【点映】(看完了):看这部电影的我们都是赤发鬼——要被浮夸的演技、短剧式的台词、稀碎的剧情雷到无数次。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我很喜欢第一部,也正因如此我选择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
接受了一场堪比《749局》的噩梦体验。
槽点多到你想立刻点开弹幕或者直接看Reaction。
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像电影,像是一部一点也不爽的短剧被强行耦合成了漫长的,毫无逻辑的合集。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但我觉得遭受了侮辱和中伤。
剧情很简单,网文小说家路空文的小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何种手段,反正就是莫名其妙被剽窃了。
然后他居然在六年的时间里没有采取任何的手段维权。
唯一做的事情是疯狂地看剽窃者不知道在什么平台,反正质感看起来像是2010年代的直播。
然后,这个剽窃者又找上门来,要主角写第二部小说,还表示已经公开道歉。
主角,和解了,并且愿意与剽窃者展开深度的商业合作,还因此与上一部的桔子父女主动交恶,并把自己欲望膨胀的心路历程体现在了小说续集中的邓超赤发鬼身上。
之后的剧情,主角一路黑化,又再遭遇了剽窃者用石头砸电脑,再次操纵舆论,入室抢劫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并不报警后忽然与欲望和解。
最后,书中的主角和书外的主角以各种方式(包括手持iPad,面对手持武器的赤发鬼,以手写输入尝试用闪电劈敌人)与赤发鬼搏斗。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乱,抱歉,这电影,就是这么乱。
在这样糟糕的剧本里,每一位演员,包括戏份不到十分钟的张震和超级大主角邓超,都贡献出了生涯最烂演技。
空洞、浮夸、粗制滥造!
但这不是演员的错,错的是这个烂透了的剧本。
总之,如果你生活很顺或者生活不顺都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
在这个表达欲被压抑的时代,它可以让你找回吐槽的强烈欲望,比赤发鬼的野心更强😊路阳,直接拍《绣春刀》续集就好,不要再洗钱了。
不然市场自会用“凡人的勇气”打倒你。
以下是在电影放到一半时,仅用两分钟洋洋洒洒写下的文字,保证没有错过任何有用剧情。
(看了一个小时十二分钟实在忍不住了。
)1. 网文创作以受法律保护,养成留档好习惯,遇到不公时请维权,遭遇网暴情况也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如果第一部的现代梗还算意想不到,这一部就完全硬来,情绪完全稀碎,表演刻板至极。
3. 请不要用一种臆想式的,对小说,对网络环境,对友谊,对命运,对这个世界的刻板印象,强行推动剧情发展。
逻辑的底子就是错的,只会让观众完全无法理解,也根本无法共情,很恶心。
4. “乱七八糟” 网文穿越版《749局》。
这是我给Deepseek的提示词:写一篇关于我是一名影评人,请结合我的观点写一篇《刺杀小说家2》的影评,我的观点如下:一、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还觉得比第一部观感要好很多,因为里面的动作戏有不输《绣春刀》的品质,路阳本就是动作戏见长的导演,我以为这第二部不会像第一部有那么多奇怪又不能自圆其说的设定,结果越往后看觉得离谱,尤其是当小说人物穿越到现实中以后,那剧情真是“路易十六洗头——根本摸不着头脑”我不知道导演到底是用身体哪个部位才想出这样的剧情来的。
二、同样是续集,同样有一个蓝皮肤好几只手的怪物,我觉得本片观感甚至不如《封神》第二部,唯一胜出的地方应该是没有用劣迹演员吧,不过我倒是希望本片以后也能多出几个劣迹演员,因为拍的实在太垃圾了。
三、我不想吐槽这里面的任何一名演员,但我想为时代少年团除了丁程鑫以外所有没有角色的团员鸣不平,要是最后一战时从赤发鬼身体里出来的是你们所有成员,那么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一定比现在高。
四、不过,这片子给了我惊喜的,因为雷佳音的一句成名台词,虽然只说了三分之二,但懂得都懂,如果雷佳音整部戏只有这一句台词就好了。
五、这个国庆档算上这一部,我已经接连被喂了两坨屎了(上一部是《三国的星空》)尤其是这坨屎,已经完全浇灭了我继续去电影院看国庆档的热情了。
六、最后我要发个誓:以后绝不为了赚钱去当网络水军,也绝不会昧着良心写影评。
因为,看完这两坨屎我在豆瓣都看到了水军的高分高赞的评论,实在把我恶心坏了!
麻烦deepseek写作的时候帮我骂的脏点,我实在太生气了的文章,写作风格为幽默,2000字左右。
这是Deepseek生成的影评
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本文版权归作者 ev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沉浸感差于第一部,前十几分钟完全是出戏的,无法融入。
最恶心的是结局处理的太过低能了,不知道为什么要搞一个合家欢恐龙战队大亮相的感觉,是张震一定要参与到决战中吗;邓超赤发鬼也很出戏,感觉在看跑男,一点没有上一部顶天立地摧枯拉朽的气质,还喜欢搞怪…属实无语;辛芷蕾刚刚拿完影后,结果面向观众的是这个电影,实在有种莫言余华拿完奖写了本《小时代》的感觉;然后一些不知名流量明星进来也是一股网大古装剧的感觉,台词功底稀烂还面部僵硬:感觉这顿操作是被资本支配了的结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塞,原本能拍好的电影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搞得乌烟瘴气。
说回剧情,必须和盗版的合作才能火是硬伤…正常直接写第二部就好了,完全不需要这些现实世界的反派,再者也不需要靠主角的堕落和自我救赎来推进剧情啊,什么定位都不清楚:观众想看的就是通过小说改编虚构世界的情节,加特林轰炸机火箭弹坦克啥的拿出来才是最好高潮爽感的来源,几个兄弟姐妹拿着冲锋枪扫射赤发鬼不比可怜兮兮几个闪电来的强吗,观众想看高达大战巨人化赤发鬼,不是最后看什么赤发鬼自刎乌江的戏码,这么厉害的高手能被摔死也是逆天。
总而言之:高概念的好牌最后打的稀烂(或许本来能打好,结果还被人换牌教着怎么打
2021年看《刺杀小说家》时,除了被现实与小说世界交错的想象力和视效场景震撼之外,也被电影中“冒着蓝火的加特林”和“代表月亮消灭你”的中二桥段痛戳笑点。
没想到时隔4年看到的《刺杀小说家2》,不仅继续用东方魔幻美学意境和异世界场景特效震撼眼球,还通过双向穿越多次元碰撞的脑洞设计,带着演员们一起上演更加热血中二的剧情,真的很颠,很疯,很抽象!
记得导演路阳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及他的“中二”信念。
他曾直言把“中二”视为创作的驱动力,他所提倡的“中二”心态是一种“总得对抗点什么”的执着,一种“做真正喜欢的事”的勇气,一种对命运与系统的反抗,一种理想主义坚持。
所以他电影中的小人物都在与强权和命运抗争,用极致的热忱对抗平庸,从而唤醒观众内心的英雄主义。
了解了导演路阳的“中二”创作信念,就不难接受《刺杀小说家2》的中二和热血,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像张震,辛芷蕾,雷佳音,董子健这些演员也会愿意陪着导演一起在电影里中二了。
没准儿他们在拍摄这些中二的戏份时,也玩的很开心。
《刺杀小说家》1和2都在强调一种“相信的力量”。
而《刺杀小说家2》更是用一场“凡人弑神”来进行自我救赎和反抗宿命的博弈。
电影里小说家路空文从作品被盗,陷入创作迷茫,到面对屈从市场诱惑和坚守创作初心二选一的创作伦理困境,最终自我觉醒,实现理想和现实的融合。
或许也是电影外,导演路阳从放弃迎合市场到遵循内心,勇于冒险突破颠覆和创新的电影精神状态的映射和写照。
看到在《环球时报》的采访中,路阳说《刺杀小说家2》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可能性”,主动突破生活中的“不可能”,促进奇迹发生,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另一个是如何认清并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以及想要走下去的初心。
于是在《刺杀小说家2》里,看到云中城,烛龙舰队,太初秘境,心树等充满东方奇幻美学的顶级视效,双世界互成镜像的小说家宇宙世界观,还有兼具力量感和东方美学韵律的动作革新打戏,成为了国产电影中的新高度。
也看到了电影在叙事节奏和角色铺垫上的短板与瑕疵,还有导演坚持“中二”的创作信念。
《刺杀小说家2》的风格,注定它会有两极分化的评论。
它更适合喜欢《刺杀小说家1》,追求视效,喜欢奇幻世界,喜欢看精彩动作戏的观众。
这类观众推荐观影一定要选择IMAX版本。
而追求严谨逻辑和扎实剧情,排斥中二热血和抽象风格的观众,建议慎入。
好莫名其妙的煽情,雷佳音还没死BGM就开始烘托气氛,每个人都还没建立起跟观众的情感链接就开始无暇赴死,BGM强行煽情,满脑子why?
好莫名其妙的燃起来,主角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主角观众就会给你加油,张震也许会但他接这部影史地位自动➖20好莫名其妙的穿来穿去,最后大战了你穿来穿去自以为很幽默吗?
很幽默,因为你们觉得观众会喜欢这种东西而幽默好莫名其妙的重庆话,出现一次我就忍了,二次三次四次我只会觉得脑壳油饼,油饼有一万个槽点又像吃了屎说不出话,为什么我要在一个玄幻电影里看到时代少年团跳舞,我买票了吗?
我不配看这个董子健从出现的第一秒就用他深沉的脸、朴素的长相、路人的扮相、苦大仇深的演技告诉观众他是全场唯一真男主。
现代的路空文剧情莫名其妙到让人觉得编剧导演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只喝露水的小仙男,一个作家自己不存档,写了东西不第一时间发布,被抢U盘夺走了作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煞笔,现在三流短剧都不兴这种剧情了,花了大几亿拍出这种玩意儿邓超在每一个环节试图秀他的演技,跟导演一起试图给观众洗脑“这是个很有趣很有魅力的大反派”,有魅力的点在哪里?
从一个屠夫变成反派就有魅力了?
现代那个小姑娘还非要在听到小说故事后来一句“这赤发鬼很有魅力啊”,笑死我了以为现在的观众还跟几年前一样能被台词直接洗脑,你们这群影视圈的人上人是真瞧不起观众啊,连最基本的糊弄都做不到,就直接给,干拔有一类男导演,年少成名,拍了个票房不怎么但口碑很好的文艺片,国内国外都拿奖,被文艺圈吹捧,被豆瓣男女当作时尚单品,早早住进大house,娱乐圈的明星流量都要尊称一句X导,影帝影后也要因为曾经出演他拍的文艺片欠他人情。
他开始拍“大制作”,好家伙明星云集、特效顶格、宣发一流,万众期待下拍出了依托答辩,在最好的档期浓重推出,硬塞到观众嘴里。
不知情的观众花钱去电影院吃了这坨屎,回家专门下载影评app骂,结果发出去被水军的“你们看懂了吗?
”“特效一流”“打戏好爽”“我们都是片中的xxx”给淹没。
这种恶心大众的垃圾男导演,古有陈凯歌冯小刚,今有路阳。
最后想说,2025年了,中国电影还能拍出这种东西,让我在国庆节第一天看到这种玩意儿,你们从投资人到导演到演员每个人都有罪,guilty!
【砸法官锤】
《刺杀小说家2》设定了一个非常后现代的哲学命题:如果我们所处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被“叙述”的(由社会、文化、基因、资本等宏大叙事所构建),那么个人的自由意志何在?
赤发鬼的反抗,是对一切“元叙事”的反叛。
他看穿了自己世界的基础(小说文本)是一个可被修改、甚至可被废弃的建构。
他的行动,是试图解构这个元叙事,并建立自己的叙事。
然而,电影通过赤发鬼的失败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一个“被叙述”的框架内,真正的自由是可能的吗?
当他的一切动机、手段都源于他被设定的“贪婪”本性时,他的反抗是否只是元叙事内部一个更激烈的剧情转折?
这映射到我们的现实:当我们以为在自由选择时,我们的欲望和选择标准,是否早已被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和教育等“叙事”所塑造?
赤发鬼的困境在于,他意识到了牢笼的存在,但他试图打破牢笼的工具(他的力量、他的思想),可能本身就是牢笼的一部分。
在世界更宏大、人物更丰富的第二部故事里,赤发鬼依然是备受瞩目、极具危险又富有张力的存在。
看完第二部,我才意识到原来在第一部的故事结尾,少年空文在协同关宁、黑龙一起解决掉赤发鬼期间,赤发鬼的一句台词:“不要杀我,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并不是一句求饶的话术,他的确有自己的展望,成为神是他未完成的事业,无关他是否代表正义,客观评价,赤发鬼有自己的规划和行动力,这个反派不简单。
作为一个反派角色,赤发鬼也有同其他反面角色一样贪婪无度又罔顾他人生命,冷漠无情,但是又被赋予血肉和灵魂,即便是反派,他身上也依然有很多可考究的点。
在我看来,赤发鬼之于《刺杀小说家2》的含金量,就像《神话》里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也像《人民的名义》里“胜天半子”祁同伟,都是能体现人性复杂面的“坏蛋”,是对观众来说,有独特魅力的“反派”。
在第二部的故事里,“云中五虎”悉数现身,我们得以窥见他们过往故事的冰山一角。
赤发鬼有战斗力,也很有反抗精神,敢于质疑“权威”,这在他最初挑战王权时就能够体现,其实他身上具有很多正向色彩。
当然,在他不断向上成神的路上,本性里的贪婪、自私也悉数展露,如一棵繁茂的大树成长时被害虫侵蚀,终将倾倒。
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目标感很强、意志坚定的反派。
也正因如此,他的存在令人感到恐惧。
他被小说家写死,却不甘于消亡。
既定的命运锁不住他强烈的意志,他敢于寻天问道,质疑权威。
谁说自己的命运是被神设定好的?
如果神的旨意与自我意志相悖,那他赤发鬼敢于弑神。
如果神不让他好过,那么他就自己成为神。
哪吒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赤发鬼也用实际行动同世界叫板,“我命由我不由神”!
即使他是一个反派角色。
这个反派角色可真带感!
他的目标感极强,弑神之路不允许有任何阻挠,谁要阻止他的行动,便要被其吞噬,被夺走力量助自己变得更强。
有一说一,像赤发鬼这样有上进心的反派,属实不多见。
穿越到现实世界里,见识到新鲜玩意儿也没有一味地沉迷享受,看到了高楼大厦都市繁华和豪华跑车,他的想法竟然是回到云中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赤发财富中心”,也要先进的东西在云中城出现。
正如他对路空文说的,他要创造属于他赤发鬼的故事,而他也的确这样行动了。
但他弑神失败的结局也是必然的,毕竟在一味追求成为神的道路上,他迷失了自己,赤发鬼的故事未完待续,看完第二部后,开始期待第三部的赤发鬼了。
看了一个评论,感觉说得很贴切。
路阳把这么多影帝影后聚集在一起,拍了部番茄小说。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一部庸作商业爆米花。
所有角色都工具人化,用完就弃,只有小说家得到了塑造。
你的角色比你自己更懂得如何坚持初心,空文拯救路空文,还是蛮感人的。
那种对世界的迷茫和困惑还是挺真诚的,也可能是我擅自带入。
剧情逻辑不太通,问题比较多,但是我本身也没太带脑子看,所以也还好,影响不大。
支持电影都带一带这些丁程鑫这种流量到电影里演一些影响不大的配角,比如二十一条里的刘,起码票房不至于垫底。
我在电影院里,好像除了我,都是时团的粉丝,有两个女的坐我旁边,看到丁出现了,激动坏了,嗷嗷大叫。
我挺喜欢空文和路空文的现代戏的,尤其是两个人一起玩,还是挺感动的。
董子健演废宅像废宅,演少侠像少侠,非常好嬷,很好的水仙,莫名的感动,那段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记得第一部里这个世界是有超能力的,还以为雷佳音的角色会动用超能力,结果没什么表现,有点可惜。
前一个小时的异世界奇幻片挺无聊了的,后面从心树里出来突然一群人打boss又觉得有点尬,寻思你们怎么团结在一起了。
我还是更喜欢中间一点,可能就是喜欢路空文和空文。
这是一个“当时性”和“事后性”评价差距非常远的作品。
希区柯克提出了电影的电冰箱理论,大概意思是在观影过程中被流动的视觉画面,尤其是特效和视觉奇观所沉浸后,会暂时忽略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直到晚上某个时刻打开电冰箱,被突然点亮和冷空气一激灵,就会想起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这看起来是在说某些电影过度重视感性画面而忽略了理性逻辑,但依然是对电影的褒奖,毕竟能被电影丰富的视觉效果所代入,这当然是一部好作品。
所以,如果事后反思的话,要用一组对比来精准表达《刺杀小说家2》的话,那就是:优秀的特效与孱弱的文本。
或者我换句话说,你喜欢喜剧《技能五子棋》吗?
如果你喜欢的话,那《刺杀小说家2》就能给带来相同的抽象感受,如果你不喜欢,那就得快进到“我再也不玩抽象了”。
《刺杀小说家2》的画面确实是相当奇幻,可以说几乎是把特效顶到天花板上了,正儿八经的云中城就应该是这么奇幻的样子,从上面俯视几乎是永无太阳之下一股末日红焰的风格,回到云中城的地面和海岸前,那就要明亮一些。
云中城五虎的过去故事里,用了相当震撼视觉的粒子水墨动画,五虎一个又一个渐次登场,然后在水墨波纹中随着墨迹的脉络又消失幻化。
这幅水墨画本身又是赤发鬼自己回忆的故事,形成了很明显的多重叙事套层。
我上次看到这么流畅的水墨风,还是在动画电影《深海》上。
五虎的技能也确实是各有千秋,触物通灵、火器攻击/复生疗愈、石甲术、隐身术,加上赤发鬼自己的吞噬术,在不同环境下发挥也确实是各不相同。
整个小说的高潮结构点也是真的很网文,总之就是一个一个送,送的时候不断换新地图。
新地图确实也是很有讲究的,都是有中国传统民俗地理文化的结合,五虎使用的兵器也确实是非常中式武侠风格烛龙,就天空飞的那个很喜庆的龙,是来自福建的草龙文化。
那入云龙会火攻很合理吧,因为本来草龙就是要在烟火中燃尽自己。
云中城的楼层确实是很重庆帝傲娇龙,赤沼附近的塔来自辽北佛教文化。
张震破风八刀,丁程鑫双刃,疾风步,都是传统武术套招,一招一式拼的就是近身冷兵器格斗的血脉偾张。
辛芷蕾挑战武术门槛最高的兵器双尖槊,耍得干脆利落。
巨斧花纹来自唐朝朱雀花纹,现藏于望野博物馆…九天剑火焰纹,来自西汉错金铁短剑,现藏于河北博物馆…
虽然问题的关键也在这里,因为《三国的星空》《毕正明的证明》都是这种查可依据的风格来源。
我相信赵毅衡老师肯定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的很符号叙事学的风格,在不同叙事层之间来回穿梭,既可以叙事沉降,也可以叙事回旋。
甚至特别抽象的是,那个非常大煞风景的小米手机。
我能理解小米手机是投资方,但这个植入真的太神奇了。
双穿我都可以接受了,这个手机进入梦里是真笑出声来了,只能说实在是过于抽象。
但电影看完之后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只是逻辑上的不合理,同时也是隐喻和剧情上的不合理。
之前说的那些神奇特效,一方面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视觉结晶,另一方面也确实和主线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连我看到好几篇影评宣发都是这么说的“这些与主线情节无关的背景,都被不厌其烦地描绘”——原来你也知道这种杂糅风格根本凑不齐一副完整的幻想地图呀。
当年托尔金在作幻想文学的时候,构筑出来的地图应该是这样的:它们不仅告知我们地方和空间的面貌,而且讲述发生在此之上的故事,也形塑与之相关的角色,地图给予这些地方以生命和意义。
在《刺杀小说家2》里,幻想地图做到了吗?
没有嘛,基本上就是完全没有这回事。
不仅没有,而且是梦到哪里画哪里。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蝉,电影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为什么他在自爆抄袭的之后,竟然还是翻身再做局?
路空文身边的人都看得出来蝉就是故意在埋陷阱,难道路空文看不出来吗?
为什么他可以随时进出路空文的房间?
为什么他们总是出现的匪夷所思的地方讨论剧情,是为了多拍一些重庆的景点吗?
包括后面连续在重庆不同空间来回快闪,也是这样的目的吧,就和《749局》那样吗?
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唯独不能理解的是,蝉的后续呢?
他看到赤发鬼变成真身被吓晕过去,然后呢?
如果我们接受蝉这样抽象的性格,那蝉下一步肯定是继续在营销上大作文章,甚至还会找到赤发鬼进行二次开发IP——因为他们就是那样的人。
但蝉的结果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他掉线了,后面有他没有都一个样了。
但我也还是愿意给它4星,因为电影角色和演员实在是太贴了。
董子健、邓超和郭京飞是最贴的。
董子健一人两角,是那种刻意模糊差别但又能明确分析出来到底谁是谁的那种人。
要说到底是什么微妙差别,那我想可能是路空文更日常化,更容易情绪不稳定;而空文更坚定,即便是经历绝望也完全不会放弃。
邓超那简直就是神了,不过这是神金的神。
因为邓超经常上综艺,尤其是现在《五哈》上得很多,那种想起哪出是哪出的神金性到底应该在怎样的角色里才能过得去,让人觉得没有违和感呢?
那在这个《刺杀小说家2》里的赤发鬼算是完全吃对口味了。
赤发鬼靠吞噬技能获得别人的能力,他表现比较神金,基本就完全接受了小爱同学的指引,还能和手机玩游戏。
而且但凡换一个剧本,赤发鬼想要掌控自己命运这个念想就是妥妥男主。
——虽然我真觉得很像《狂野新宇宙》里的[蓝],高度相似的一个类型。
虽然说郭京飞全程没有露脸,但黑龙那个腔调一出来我就知道是郭京飞,那京片子气口加上当年我看《龙门镖局》得来的经验。
要没有郭京飞,这戏的喜剧感可能要逊色不少。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看到那种奇幻文学一步一步电影化的视觉奇观,确实是要去看《刺杀小说家2》。
但如果你想在叙事层研究上找到合理性,那还是非常困难的。
看完这个片子我真的很质疑导演的能力,还有编剧也是应该全行业避雷,能把电影拍成这样反正都是乱来,给我的感觉是你上你也行。
全篇没有一人物形象是立住的,在毫无逻辑的剧情推动下,明明那么丰富的赤发鬼拍的像人格分裂,董的演技和气质都撑不起一部电影,其实设定还是能看出新意的,就是呈现出来的结果堪称灾难,特效在复杂也消解不了剧情带来的不适,很多剧情没有必要,这就像一篇作文,看着是一个整体但是仔细看每一个段落都不挨着,什么都写什么都写不好。
看完第一部我就开始期待了,等了这么久,在特效升级和演员阵容如此强大的背景下,搞出这部电影比过家家都不如,我看完都不敢相信这是从业这么多年的导演拍的,
期待“小说家宇宙”的未来,这是一个充满东方哲学思考与无限想象力的故事平台
没看过1代,个人感觉把常远删掉,不如直接写路空文六年没憋出续集,在自我表达和编辑商业需求之间的拉扯,这样现实线都没现在这么扯淡。然后小说线,你既然塑造了赤发鬼这么大的野心,能穿越现实,他不起兵备战攻打现实都对不起前期对他的铺垫,前期找去现实的路剧情又多又散,三个将军一个个送的莫名其妙,赤发鬼给了那么多不由天的内心描写,看到现实后居然东施效颦的去搞商业楼,导致最后处理又疲软又小家子气,五人出来的时候,尬死我了。最后蛐蛐一句,不是说主角不好的意思,但是他和张震真看不出是父子。
小爱请把我空投到这部电影还不存在的世界。
简直就是视觉盛宴,特效真的太哇塞了,打戏也是很绝,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酷炫的设计了,每一帧都是经费在燃烧。没看过第一部的其实也能看,有“前情回顾”但还是建议补看一下第一部。导演真的好会拍,辛芷蕾在火中的那几个镜头真的太帅了,当然赤发鬼邓超也帅,最帅的还是董子健,身材太顶了镜头再多点就更好了😘最好一句,演员全员演技在线,题材新颖,打戏很帅,笑点也足,可以看
很大制作的爽文。第一次get到邓超的帅,对比之其他主演能看出断崖的适合大屏幕的帅。不过张震出来立刻共情了赤发鬼,有这样天人之姿的大哥,很难不生心魔啊。
异世界和现实世界互动的设定好带感,第三部啥时候出,特效一定不要比这部差啊
这么写剧情是因为接了小米广告吗?
剧本用力过猛但没用到点子上,恨不得处处点题,却忘了好好发展各条支线和每个角色,以至于该燃的环节却索然无味,找”蝉“团队算账的现实世界故事线不知所终。动作戏只能说合格,缺少上一集的惊喜。就这种异次元穿越加玄幻题材的戏,最易流于浮华无稽,这一部也未能免俗。高楼登基一段借鉴”见龙卸甲之五虎封将“了吧?那条热气球龙其实好好经营一下,可能还有点意思,可惜了。
我们大家伙儿,都一起看了那么多年欧美商业片了,不用那么客气了,本身这个玄幻里面一个城五个将军内斗的设定就相当单薄,时间全花在给观众讲解背景和作者对小说的影响上了,如果想好好讲角色对小说家的“弑神”就更深邃复杂地去讲。虽然现在网络舆情确实可怕,但这两年太多编导把对于网络评价的恐惧拼命表达,这样能“教育”到观众吗?并没有用啊,因为即便瞧不起,整个作品也是为了更广更“下沉”的市场,才在解说和添加笑料的。到底能取悦到谁,看不懂的人还是眼花缭乱,毕竟结尾彻底放飞,对年轻人来说又是大部分内容都无聊得让人郁郁寡欢,大家都没有爽到。讲道理邓超和董子健的演技已经算是很不错,各种影帝影后助阵,路阳要还是好好倒腾古装,那可能还是真神,打戏一如既往地强,摄影调度丝滑漂亮,美术设计也好看的,路阳不许再看漫威连续剧了。
翻翻评论区,看看大冤种们在电影院赤丸,再来评论区看着被操纵的评论区在吃一遍,吃个饱。
很敷衍,没有第一部的架空想象。烂尾了。
太颠了太颠了,莫名其妙的逻辑,莫名其妙的设定,本重庆人受不了了,突然冒出几句重庆话几个意思,整个厅都是各种“啊?”赤发鬼好惨一反派,一个没杀吞进肚子里变结石,最后全吐出来成复仇者联盟了😅
华语电影里的奇幻武侠,路阳自是独当一面,所以很难不好奇对小说家的刺杀,在续篇中能玩出什么花样。重返云中城,更见恢弘,尤其是云中龙,拓宽了空中奇想的呈递,而弑神主体与客体的变更,不仅让纪实和虚构玩出更多穿梭互文,而且让重庆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承载甚或成全得了或酷炫或脱线的奇诡幻想,不得不说一句“大胆”。及至第二部,对于被定义的身份、被限制的命运,有更多角色自发的量度,这也是系列在精神探索上得以继续行进的关键。对不爱看演员表的人来说,张震、辛芷蕾的客串实在惊喜,一整个“绣春刀”混搭,像是另一个宇宙的界线也被打通。
现实与书中世界相互穿越这种设定虽然在小说里屡见不鲜,但是影视化还是很难能可贵,各种奇异的设定也是让人大快朵颐,只是主角真的不咋讨喜……辛芷蕾和张震的戏份太少了。
赤发鬼的设定很特别,他既是心魔的化身,也带点荒诞意味,手机桥段让我笑到不行,导演的脑洞挺大。
整个电影的沉浸感都很强,开头赤发的回忆和独白,像把人拉进了故事里,和赤发一起觉醒,一起弑神……
从第一部找孩子到第二部找自己,喜欢第二部的剧情,更有代入感。且双向穿越让剧情更丰满。这部戏很像喜人的《技能五子棋》,又癫又中二,别带逻辑地疯狂傻笑就是了。《弑神》世界每个场景都十分精美,东方美学拉满。打斗很有看头,看过一些幕后花絮,是下了功夫的,非常燃。视效比第一部又精进了,超喜欢开头的水墨动画,可以说是国产奇幻视效电影巅峰了,建议直接冲imax场
路阳以“神”为脉络贯穿小说家宇宙,自以为是的资本家、想得到钱财的小说家、意识觉醒的反派人物,都在暗示着“神”不过是自我疯涨的野心欲望,弑神就是弑己之恶
一个从小说里爬出来的神,用现代科技重塑权力,这种混搭风居然毫不违和感
至少路阳有一点是真诚的,面对这个时代的红果短剧、番茄网文、直播带货,他确实感到一种无法自处的困惑迷茫,正如片中一度失去表达欲的路空文。但很遗憾的是,他就这样任由自己被这种虚无的浪潮所裹挟,成为自己戏谑、讽刺的存在本身。于是那个十年前拍《绣春刀》的人,现在只能拿出《刺杀小说家2》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国产片都很爱拍网络暴力,把网友当成假想敌,有点累了,网友真的没有得罪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