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旗帜
Last Flag Flying,老爸出任务(台),三个小生去送殡(港),特殊任务2,最后的细节2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布莱恩·克兰斯顿,劳伦斯·菲什伯恩,史蒂夫·卡瑞尔,J·昆顿·约翰逊,迪安娜·里德-福斯特,尤尔·瓦斯克斯,格雷厄姆·沃尔夫,杰夫·莫纳汉,多泰斯·詹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2003年,前海军陆战队军医拉里“博士”(史蒂夫.卡瑞尔),重新集结30年前曾与他一同参加越南战争的前海军陆战队的萨尔(布莱恩特.蓝斯顿)和理查德.穆勒(劳伦斯.菲什博恩)去执行一项不同以往的任务:去埋葬博士的儿子,一位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的年轻海军。博士拒绝了在阿灵顿公墓的军队安葬仪式,在他的老朋友们的帮助下,将..详细 >
对战争、PTSD的讨论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老白和卡瑞尔的颜值也拯救不了冗长的(几乎由老白一人牢骚撑起)的二个小时...
唯有那点幽默令人赞赏
还是有挺多细节打动人,但是这一套美国战争反思已经看得多了,回归家庭、回归个体式价值观,当然了,那种絮絮叨叨偶尔还是挺有意思的,只是还是差了更深的韵味,公路片的外壳用的也不是特别成功
湿滑的路面,桥梁,前方闪闪发光的城市夜景,廉价的汽车旅馆,电视里的新闻画面和比赛直播,棕色的餐馆,火车运输厢内的坐谈...没有什么特别的场景,台词也比较直白,但每个看似不起眼的段落都能让人身临其境,而串联起这些场景的是三个中年人,其中两个是他的旧日战友,他们要和他一起将他死去的参军的儿子的尸体运回家。在此过程,导演表达了关于反战,何谓爱国,宗教以及生活的一些思考,我不能说它很深刻,但确实具备日常味道,反正我的参与度颇高。其实这种拍法是导演的拿手好戏了,但这次他不再写年少轻狂,对准的是垂老的中年,于是就多了一点伤感。嗯,很多事情过去了,生活像是被永久定调,仅仅是如此活着,没有好事情,不期待好运气,这是同行时偶尔说几句玩笑话就算是快乐的日子,而每个人都必须去承受这种日子的重量,其实这真的不容易。
好沉重的电影。
一部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的争议之作。又臭又长的剧情,至少可以删掉半小时的对白,尴尬的笑点,游离的主题…不怪看到林克莱特就害怕;而可喜的是,你能从中发现真诚的反战,以父亲为源头的友情和亲情的感染。看得出是一部有情怀的作品,只是年纪大了,渐渐有点接受不了这种文艺的方式。保持初心,有多难
老白和steve一起拿上墨菲怎么能不看 ,很克制的主旋律片。
真不行,笑点平庸。给我的感觉是,导演因为爱在系列第一部被严重高估。
三个老男人纪念战争的方式
Linklater the Anthropologist
老戏骨们和林克莱特也就只能将这个似曾相识的题材处理的四平八稳
三个老男人主持的社会情感创伤类电台节目,时不时再插入一段抒情小曲,基本就属于那种即使关掉画面戴上耳机听两个小时对话也不会对内容理解有太大影响的电影。
每一代人都有一场他们的战争。
linklater拍的,老白演的。我怎么会到现在都没看过。音乐好听,美国老兵的自豪与落寞,老白角色塑造的超好,最后两个老兵折旗的一段演的太好啦。老白玩手机那段很有趣。
依旧是熟悉的林克莱特风格 三个老男孩送殡的公路电影 路上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整体基调却很忧伤温柔
三位老戏骨的戏 值得一看
太过克制的电影,题目不如叫惹人怜爱的拉里。
人到中年,或多或少都积蓄了半生的牢骚,三个男人的公路戏。起点时对人生国家都早已失去了信心,半场时大家调侃人生不再重来,终点时他们又再次穿上了那身以为今生今世在不会去碰的礼服。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一篇转弯抹角的主旋律,如陈酿一杯,越老越辣。
仿佛在探讨宗教和战争,带一点黄腔和嘲讽,但仍然是一副讲大道理的样子真是不待见
史蒂夫.卡瑞尔的表演不逊色于提名的那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