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大狗民导演:韦西·沙赞那庭主演:Mahasamut Boonyaruk / Saengthong Gate-Uthong上映:2005年泰国电影新浪潮的几个旗手,基本上都是从广告界转行过来的,他们对脚本、创意、摄影、镜位、剪接、画面、颜色有一种接近偏执的追求。
《大狗民》的导演韦西·沙赞那庭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为Wrangler牛仔裤等很多国际品牌拍摄过广告,深谙一部电影的创意决定了观众的口碑。
《大狗民》用艳丽的色彩,MTV式的镜头,跳跃的音乐,漂亮的帅哥美女,天马行空的创意,讲述了一个人们会长出狗尾巴的现代城市里,童话一样的爱情故事。
友情、爱情、人鬼情、人狗情,在明亮时尚载歌载舞的故事里显得奇趣好玩。
被称为泰国版的《天使爱美丽》。
乡下青年邦来曼谷打工,爱上了同一个公司里上班的女孩金。
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特立独行有些神经质,她对邦的爱意不冷不热,整天拿着一本厚厚的白皮书翻来翻去。
原来白皮书是某一天从天而降,突然落到金身边的奇书,她认为这本书一定带着某种神示,只要能读懂它,就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化不高的她求教了很多人,但是大家都读不懂这部“天书”。
后来找到了一个叫“彼德”的人自以为能读懂奇书,追随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着了魔地搜集塑料饮料瓶。
邦默默爱恋着金,为了接送金当起了出租车司机,希望金有一天能发现自己的良苦用心,一起过正常的生活。
邦在出租车营运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怪人,有长不大的侏儒、喜欢自己主人的忧郁玩具熊、经常忘记地址的大叔、喜欢用舌头乱舔东西的男子等,非常有意思。
而金收集的塑料饮料瓶渐渐增多,房子里已经无法堆码。
最后,塑料山越堆越高,宛若一匹山脉高耸入云,成为曼谷市区的著名景点。
饱受打击的金已经知道手里所谓的天书,竟是一本外国的黄色小说而愈发伤心,邦的适时表白赢得了美人心。
片中各种奇怪的创意穿插其间,比如在罐头厂工作时,邦的手指被切掉后,装入到罐头里,会动的指头居然自己找到了主人;邦的朋友因为挤公车认识了一个中国美女;一个骑摩托的朋友因为天上下起了“头盔雨”而被砸死;邦的奶奶在死后几经轮回变成壁虎来教导邦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各种笑料鼓胀全片。
韦西·沙赞那庭导演拉到了松下电器、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赞助《大狗民》,颇有国际视野。
吕克·贝松见到此片后相见恨晚,签下了国际放映权。
并决定扶持韦西·沙赞那庭。
存了好久才看的片子。
第一感觉是主题曲好好听,第二感觉是镜头角度绝妙,第三感觉是画面颜色好美,然后是小片段的标题好吸引、主角的外表和性格很相符、情节很麦兜。
总之,很好很好
看完之后有太多感慨,太多想说了,首先它绝对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比如断了的手指原样接回,甚至还能和别人互换,刚开始看到这里我还以为这是一个魔法电影,甚至还关注到,邦喜欢敲桌子的是右手食指,而切断又找到的却是左手食指?
我一开始以为,这是穿帮镜头吧!
可细想之下,可能正是导演的用意,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荒诞故事的开始。
还有,晶的家乡飞机失事事故、死了仍不甘心继续工作的电动的士司机康、红色的摩托车头盔雨、邦的长尾巴的传说、会抽烟和说话的皮皮熊、奶奶的投胎转世之旅、堆满曼谷直达月球的塑料垃圾山等等这些,都是带着魔幻色彩的。
说到奶奶的投胎之旅,那段突然开始的rap真的出彩,挺喜欢的。
其次,它又映射的现实中很多东西,导演好像有很多东西要讲,但他却并没有给人一种杂糅之感,在讲不同的东西时又能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处,邦向晶表白之后,她这样拒绝他:“邦和晶这样的穷人怎么能结婚?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尾巴,也谈不上梦想,我没法忍受没有梦想的人生,也不想孩子埋怨我,给他们没有梦想的人生,那比没有尾巴更残酷。
”这一段话真让我深有感触,因为还有几个月我也要做爸爸了,我也会经常像晶一样想。
可残忍的是,我不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还有选择的机会,我能做的只有努力,给孩子一个有梦想的人生。
而不是让孩子在缺少爱的环境下长大,就像电影里那个只有皮皮熊为伴的小女孩一样,为了获得所谓的"噪音",她甚至在家里到处砸东西,而她的爸爸妈妈却跟木偶一样坐在沙发上无动于衷,夸张的手法无不表现出导演对现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忽视家庭教育的现象的担忧。
还有,环保,梦想,爱情,这些东西太多了,想细细说来还真是不那么容易。
最后,电影里的搞笑部分着实给了我惊喜。
记得最深刻的,最捧腹的有两个地方,第一次是邦载了一个到处舔东西的失忆男人德,"德来到邦家里,邦家里瞬间变得一尘不染了",这句画外音加上德在邦家里到处舔东西的样子,真是乐死我了。
还有一处,邦找不到了晶,他的好基友旭的女朋友梅也离他而去,两个人在桥下散步互诉苦水时差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骑车撞着时,旭大吼说"急着找你爸啊",然后司机真的出来一下跪在路边一个乞丐旁边,大哭"爹……"。
真把我笑死了。
因为这个乞丐在开头有和一众路人一起唱主题歌曲,所以这个情节安排虽说和整个电影情节没有任何关联,但却不显得那么突兀。
总体来说,真的称得上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之作,值得推荐给大家。
诚然,只需看一眼,你就能发现并看懂此电影中包含的各种寓意,也因此我才觉得其为好电影,可为什么大家都好像对这类电影极力吹捧?
所以因此,有时我又会感到对自己,对电影,有一种深深的不齿和厌恶,难道非要用讽刺、寓意等方式拍出来的电影才能被称为好吗?
这难道不是一种失去自我的随波逐流吗?
我觉得这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思。
我们生下来长了那条尾巴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长出什么,必失去什么。
我想Wisit要么是没那个基因的尾巴,要么是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去美容院修眉毛的时候顺便革除。
城市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城市加快了我们的成长,也带来加速的衰老。
如果基本生活条件能达到一定标准的话,我想很多人愿意回到没有长尾巴的人的地方,花一秒钟走好一步。
而不是掰开一秒钟,走上四五步,一边往嘴里塞着早餐,脑子里想着怎么样与令人生厌的客户沟通吧。
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充满奇幻色彩,蓝色裙子这条线索从开头一直贯穿到结局,刚开始看着可能会不知所云,但看到最后会意犹未尽。
我的理解是:尾巴象征财富,手指象征友谊,小熊象征追求者,小壁虎奶奶象征亲情,白皮书象征白日梦,塑料山象征梦想。
当然了“一百人个眼中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同。
最后邦终于也长出尾巴了,是因为他终于和晶在一起,得到了想要的感情,那也是他最想要的财富;在邦决定自杀时,小壁虎奶奶出现劝说了他,是在暗示我们亲情永远是我们最后时刻也难以割舍的与所能依赖的。
最后晶兜兜转转才发现幸福一直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之前从没有在意和相信,小女孩也选择了和小熊结婚,是在告诉我们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有能相信与接住幸福的能力与信心。
最后邦表白的那一段话最深刻与感人:晶,我一直在想,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悲哀忧愁,令我们变得麻木,我对你的感觉从未变过,就算你仍然喜欢由早到晚拖地,抑或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的香菜,甚至继续追求梦想,或者想要尾巴,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角色的设定也都是普通的来城市的务工人员,拨开迷糊,最终看清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这大概就是平凡人想要追求的幸福吧。
不能小觑泰国电影啊,好作品真的越来越多了,创意和镜头表现很有冲击力,色彩很鲜艳。
一个国家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能体现文化的进步,比如韩国,原来崇拜香港,日本流行文化,现在反过来影响它们。
泰国的音乐也很有味道,流行性中带着特有的柔美味道,最后几个戴墨镜的有点土气的乐队唱的歌挺好听,有点温柔大叔版BEYOND的感觉
Wisit Sasanatieng拍片节奏感强,以前拍摄广告片的经验起了大作用。
2005年作品改编自他妻子、泰国作家Koynuch的作品。
虽是轻松喜剧,逻辑却并不重要,古怪意趣多多。
影片整体节奏流畅顺达,算得是一部佳作。
影片被比作泰国版的《Amelie》,不知因何而起?
架构上略有类同,也是近年电影的趋势而已。
电影的色调相当绮丽,乡村显得温暖迷人,城市则炫目多彩。
颜色的质感已不必多说,在感觉上更是童话意味,不时穿插的天空镜头亦是通透美好。
最妙的是主题曲与场景的结合,众多人物对准镜头齐唱一首歌的感觉真似极了MV,嬉闹的场景定下电影的基调同时亦是烘托气氛。
旁白絮絮叨叨,却让故事更显纯粹气息。
一部地道的都市浪漫童话。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名为《…Before》,来自泰国摇滚乐队Modern Dog,主唱名字亦是此部电影的主角名字Pod。
这一首歌相当够味。
主角是没有梦想的男人“Pod”(Mahasamut Boonyaruk),作为一个Loser男,他从家乡来到大城市曼谷,第一份工作是做沙丁鱼厂的切鱼工人,这一段故事中,场景切换的MV感特别强烈。
Pod在切鱼的过程中不慎切下了自己的食指,而整蛊的是切下的手指却可以自动接上,这一段故事中,Pod遇见朋友Yod,为了不至于继续切下手指,他们两个一同辞职。
期间零碎出现因热爱电单车而还魂的单车司机以及自认为皇族后裔的Yod女友等等人物,都用心进行了场景与背景音乐的搭配,细节繁杂却让故事有趣。
Pod养的犬崽则是憨稚可爱。
第二段故事中Pod改行做大楼保安,遇见虚幻的女子“Jin”(Saengthong Gate-Uthong),这是个有着妄想偏执与严重洁癖的女清洁工。
Pod对Jin一见钟情,认定自己“可以永远凝视她”,这一段的处理相当浪漫,爱让Pod只看得见Jin的脸庞,而因为Jin身着蓝色的工作裙,在Pod的世界中,全世界的人便也都穿着蓝色的工作裙,小狗亦不例外。
有梦的人总遭非议,Jin的同事都觉得Jin是十足怪人,碎嘴地嘲她:鬼倒有人见过,有谁见过梦想?
Jin的梦想,是看懂一本从天而降的外语小说,她顽执地认为这本书能够改变她的人生。
能够让她“长出尾巴”。
“长出尾巴”在电影中喻征梦想成真,而没有梦想自然也无法梦想成真的Loser男Pod,想的是与Jin更近一些,为此他转行当出租车司机,只为载Jin上下班。
然而Jin只耽于自己的梦中,一厢情愿地去误会一个有同一本小说的外籍人士为环保分子,并转而成为反对塑胶制品的环保组织成员。
她说道:没有梦想,比没有尾巴更为残酷。
这一次的故事中,Pod还遇见有装熟的八岁幼齿女Mam与她唯一的伙伴、爱抽烟说脏话的玩具熊,这被遗弃的人与总被遗弃的玩具一样悲伤难禁。
恋物或许仅因是寂寞。
耽于梦的Jin,自以为要做的是致力于环保,因此使自己家成为植物乐园,而更是到处搜集废弃的塑料瓶,高高地堆成了一座山。
可惜的是,梦的崩塌却是一刹那,当Jin知道她认为注定改变她命运的书只不过是一本意大利色情小说时,虚渺的理想瞬间幻灭,她决定要离开已知的一切。
失去Jin的Loser男Pod愈加迷惘,和Yod走在深夜的曼谷街头,他决定回到家乡。
于是,吉他声中,家乡麦田,轻风慢节奏,Pod依然是一个Loser男。
故事未完,当Loser男Pod重回曼谷,命运却又有古怪,Pod成为了城中唯一没有尾巴的人,因而备受瞩目。
Pod依旧不知何为梦想,他所想的仅一个人,Jin。
想与她重逢。
黄昏的曼谷天空,巨大的塑胶山,箱琴与口琴营造一派温软。
重遇Jin的Pod如此说道:“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把与Jin的爱情当作梦想的Pod使城中再不存在没有尾巴的人。
故事结局自然是Happy Ending,一一交待角色命运,Pod与Jin自然相爱,Yod继续找爱情,Mam和玩具熊结婚互煲电话粥。
塑料山成为最热门情侣约会场所,噱头又好玩。
在电影其他场景中,趣味亦是铺的满满,例如天上落头盔,甚而无厘头故事一则:Pod与Yod避开飞驰的豪华车,Yod大怒而斥“开这么快,找你老爸啊!
”,车应声而停,冲出车门的男子跪倒在街边老流浪汉身边说道:“老爸,找你好久。
”。
影片最有料的场景当属是巨大的塑胶山,于宏大中更有瑰丽感,魔幻的相当有趣味。
如果在看《Citizen Dog》之前,先听主题曲的话,还会不会立刻就被莫名的甜美拽着,远离现实的地面?
Before:“当天空仍未变蓝,太阳仍未照耀,鲜花仍未绽放,美梦仍未将我释放之时,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在星夜来临之前,我的人生,了无意义,在我失去信念,还有最后一口气之前,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在这冷漠的世界里,我的心与灵魂,属于你,我答应在这一生,永远为你奋斗,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
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泰国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是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用“意象”表现“潜意识”,所以通常这类电影都会比较新奇、抽象。
解读起来也会略带个人色彩,当然这也是这类型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大狗民》作为亚洲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在制作上具有非常独特的电影风格,首先一点,就是鲜艳的色彩,整部影片犹如油画般绚烂多彩,极具视觉冲击力,第二点,在音乐上,具有典型的泰国地域特色,又与故事十分契合。
第三点,凝聚了亚洲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东方人的角度向世界展示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片采用片段式结构将不同人物巧妙的通过主人公“邦”的经历串联在一个故事里,每个人物都在表达着不同的人生感悟,看似零散,却又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故事开头,奶奶对准备离开家乡前往曼谷的邦说:“当你找到工作,第二天屁股就会长出尾巴。
”于是“尾巴”就成了整部影片的主要线索,要想看懂整部影片,实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尾巴”的含义。
但是想弄明白,就必须把影片看完,这是多么深的一个坑呀!
没有梦想的男人——邦(没有理想) 来到曼谷的邦在一家沙丁鱼罐头厂打工,他喜欢敲食指(生活空虚无聊),总觉得别人别人碗里的食物比自己的好吃(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没有自我追求)。
一次偶然事件,邦的食指被切掉(打发无聊时间唯一的嗜好都没有了),于是他开始寻找自己的食指,却无意间找到了别人的食指,也因此认识了旭(原来空虚无聊的人不止邦一个)。
因为不想再切掉手指,邦换了工作——一家大公司的电梯警卫工作。
但是有人一起乘坐电梯,他就会紧张(社交恐惧)。
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孩——晶,因此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因为晶坐公交会出红疹,邦为此又辞掉工作开启了计程车,这样就可以接送晶上下班(和晶在一起成为了邦的理想)。
由于晶的拒绝,邦想到了自杀(没有了爱情,他的生活依然无聊乏味)。
受到打击的邦回到了外府的老家,家乡的节奏变得特别慢(与城市快节奏相对比)。
当他再回到曼谷,曼谷的所有人都已经长出了尾巴.......
这幅画很有意思,羡慕别人生活的人。
的士电单车鬼——康(罔顾安全) 一个曼谷常见的的士电单车司机形象,与众不同的是,他竟然死掉了,而且变成鬼之后还可以继续骑车载客。
更为讽刺的是一个电单车司机竟然是被头盔砸死的(其实这样的超现实设置意在表达“安全”的重要性,电影中康每次骑车都不戴头盔,导演用“不戴头盔却被头盔砸死”这样的讽刺的手法提醒着人们安全的重要性,至于一个鬼还能继续骑车载客,其实康活着或者死亡已经不重要了,这样不注意安全,出事故只是早晚的事)。
邦的手指搭档——旭(缺乏自我) 旭之所以和邦成为朋友是因为弄错了彼此的手指(两个人同样的空虚无聊),因为邦辞去了工作,旭也辞去了工作;因为梅的离去,伤心欲绝的旭学起了中文;因为看到邦和晶幸福的生活,决定忘掉梅,开始追求新的爱情(无论是工作、学习,谈恋爱,旭都是在受别人的影响,完全没有自我,他的生活从来不存在主动,就如同丢手指事件中所说的一样“找不到一直想要的东西,不如先停下来不找,失物可能随时找上门来。
”)。
皇帝女——梅(极度幻想) 幻想着自己是中国皇族后裔的梅最终离开了爱着她的旭去了中国(生活中有的人就是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自己还深信不疑)。
舔东西男——德(失去思想) 德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唯一拥有的怪癖就是随处乱舔东西(有的影评中把德这样一个人物解读为是对社会冷漠的讽刺。
我不能苟同这样的解读,舔这种行为完全是动物属性,是对没有思想的人的一种讽刺,电影中邦和德在出租车上相识的一段接下来的镜头是一只狗狗在舔自己的幼崽,而后来被德舔过的乘客也大骂德是狗转世。
当然舔是一种爱的表达,但是这是动物的表达方式,不是人类的意识行为)。
是女孩还是女人——敏(幼稚缺爱) 22岁却长着一副童颜,抽烟还爱打游戏。
(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虽然已经成年,但内心依然没有长大;渴望朋友,却任性、缺乏交流经验;总在抱怨,又不愿意改变自己。
他们整日以游戏和手机为伴,无法融入现实,只有活在虚拟世界里。
但是影片在短短的篇幅里也分析了造成这一下现象的原因——家庭的冷漠。
敏是缺少关爱的,唯一的倾诉对象也只是一只玩具熊)。
悲惨故事——熊熊(受虐痴爱) 超现实主义是无所不能的,一只玩具熊也能说话、抽烟,最后还和人结婚了。
(其实玩具熊在电影里依然是一种意象的表达。
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总是扮演着痴情汉的角色,一次次被需要,又一次次被抛弃,结果仍痴心不改。
)影片最后熊熊还是和敏结婚了,理由是他们发现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倾诉对象(一个缺少关怀,一个极度痴心,两个极端的人遇到一起,那当然是最相配的,无论多少人觉得这样的爱情是可怕的、不被理解的,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辈子只有彼此是最适合自己的)。
伯爵与莲香——(童话故事) 一对连载杂志故事里的情侣,晶眼中幸福的一对。
(晶的精神寄托,善良的晶把自己的感情需要完全依附在故事里。
而当她自己认为拥有了自己梦想的时候,故事才真的成为了故事)。
活跃分子——彼得(幻想神灵) 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导演给彼得的称号为“活跃分子”,可能翻译上存在着一定的异议,但是这不影响对这个人物的解读,彼得的存在,就如同那本白色书籍的存在一样(象征着某种至高无上的神灵)。
追寻梦想的女子——晶(信仰、纯真) 来自乡下的晶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她喜欢整洁(强迫症),她喜欢看连载爱情故事(情感寄托)。
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奇怪的梦想——看懂一本从天而降的白色书籍。
单纯的她认为这本书是上天给她的旨意。
所以她决定搬到曼谷,在街上偶然遇到一个外国人也拿着同样的一本书,于是晶认为这个被她称为“彼得”的人能够帮她解开白书的奥秘,机缘巧合,晶误认为彼得是一位环保卫士,于是就跟随他的脚步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白书好比一种宗教信仰,“彼得”好比“神灵使者“,不能说的太深,但是纯洁的晶将自己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注入到这种信仰之中)。
于是当真相揭开,纯真的晶顿时崩溃。
轮回转世之后的壁虎——奶奶(东方智慧) 影片中所表现的轮回区别于中国人灵魂转世学说,更具有哲学思想,有一点类似”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万物皆有灵性,万物轮回。
于是这样一位智者告诉邦”尾巴的故事“。
那尾巴到底是什么呢?
尾巴——生活到底是什么?
工作?
—— 奶奶说”当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就会长出尾巴。
“但是到曼谷之后有过两份工作的邦并没有长出尾巴,所以尾巴不是工作。
理想?
——邦是一个没有理想的男人,所以即使他有工作,依然没有长出尾巴,但是追寻梦想的女子晶也没有尾巴,所以尾巴不是理想。
爱情?——当最后邦和晶在一起之后,邦第二天也长出了尾巴,那么尾巴就应该代表着爱情?
但是最后旭并没有等到梅回来,也没有遇到下一份爱情,但是他也长了尾巴,所以尾巴不是爱情。
了不起?
——当邦和晶第一次谈起谈起”尾巴的故事“,晶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例如政客、名人,有钱人。
“但是后来整个曼谷的人都长出来尾巴,反而没有尾巴的邦成为了名人,那么按理说邦既然成了名人,已经算是了不起的人了,但是他也没有长出尾巴,而全曼谷的人都成了了不起的人?
这种几率似乎不是很大吧!
所以尾巴也不是代表了不起的成就。
否定了这么多,依然无法找出尾巴到底什么的答案。
其实回到尾巴最原始的意思——尾巴指动物的身体器官,因其在身体的后部,后来延伸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随部位。
这是对尾巴的解释,也就是说”尾巴“是动物才有的器官,人类 因为进化之后,是没有尾巴的。
也就是说“有尾巴的是动物,没有尾巴的是人”。
然而我们看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对于“尾巴”的描述都是一种褒扬态度——奶奶说”当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就会长出尾巴。
“;晶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例如政客、名人,有钱人。
“这样看来“长出尾巴”应该是一种幸福的事情。
但是到了影片后半段,当邦回到曼谷时,所有人都长出了尾巴,只有邦没有,而邦却成了名人,成了受众人追捧的对象。
虽没表述“长尾巴”有多好,也没表述“长尾巴”有多不好,但是曾经担心自己结婚后生出和自己一样没有尾巴的小孩的晶,竟然面对邦说:“我们结婚后,你也会长出尾巴,我们的孩子也会长出尾巴,变得和普通人一样”。
显然,她所表达的是对“长出尾巴”的忧虑。
为何前后有如此差别呢?
其实我们无法给出“尾巴”的确切含义,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运用排除法一一将不合理的答案排除。
然后加以分析理解。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尾巴”看作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本片中文名字译为《大狗民》,英文名字《Citizen Dog》,我特意请教了身边英文比较好的朋友,还是比较恰当的译名。
那么“大狗民”也可以看作是“狗公民”。
再引申一下也可以解释为“像狗一样的人”,那么再进一步解释也可以看作“像狗一样活着的人。
” 如果这种解释合理的话,再结合“尾巴”是动物特有器官这一属性,主题就一目了然了。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像“旭”一样完全失去自我,跟随着别人的脚步,人云亦云?
是像“梅”一样活在幻想里,做着白日梦?
是像“德”一样失去思想意识,完全靠动物本能存活?
还是像“敏”一样永远长不大,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曾经没有梦想的“邦”最终还是长出了尾巴。
而他长出了尾巴是因为和晶在一起。
而他们的生活也变的简单而纯粹;而曾经追求梦想的“晶”在失去所谓梦想之后也长出了尾巴。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每个人也都会迷失,但是不必强求那么多,也不必因为失去而自卑,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自己,像动物一样平凡的生活,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简单自在,就是最好的存在。
”当我们看着别人的生活羡慕不已,当我们成为别人又会后悔失去当初的自己。
别人怎么样生活,那是别人的生活,未来怎样生活那是未来的生活,不必计较错与对,不必忧心未来,不必在乎得失,即使再伟大,我们也只不过是这世界渺小的一个生灵而已。
“(原创文章 抄袭必究)
《最后我们都会长出尾巴》写手:小肉 微信公众号:黑馆小舍《大狗民》04年奇幻喜剧影片,评分8分 推荐观看 观看地址腾讯视频免费观看当天空仍未变蓝,太阳仍未照耀,鲜花仍未绽放,美梦仍未将我释放之时,我的内心空空如也,直至得到你的爱,打开了我双眼,空虚的心灵,得到你的慰藉,给我力量勇往直前。
这是一部有一些浪漫,有一些无厘头,有一些诙谐,有一些伤感的电影《大狗民》。
色彩很大胆,各种撞色,奇怪的想法,有趣的旁白,这部电影十分推荐,这是一部只看第一个镜头就能知道是好电影的影片。
不知所措的男主角(邦),眼睛如死鱼一般。
却配上了温暖的金黄,柔和的碧绿,绮丽的橘红与天蓝,这个梦幻,充满希望的配色,瞬间抓住我的眼球。
邦的奶奶在邦离开家乡去曼谷时,对邦说:如果有一天你在曼谷找到工作,第二天醒来,屁股就会长出尾巴。
晶说:只有了不起的人才会长出尾巴,像名人/歌手/政客/有钱人/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只有他们才有尾巴,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没有机会。
尾巴似乎是一个地位的象征,把人与人之间区分开来。
追梦的你,遭非议,依旧五彩斑斓晶,我们的女主角,她有一个梦想,梦想来源是从天而降的一本外语书,晶相信这是上天的指引,即使一个单词也看不懂,晶也每天盯着书中看,晶说:我相信等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书中的意义,我也会长出尾巴。
于是晶离开偏僻破旧的家乡,来到了曼谷。
晶是一个有清洁洁癖的人,她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每日上班下班无时无刻追梦,周遭的同事每日碎碎恋,觉得晶是一个十足的怪人,每天盯着一本破书。
对晶在书中追梦这件事感到可笑。
一位同事嘲讽说:我们村里很多人见过鬼,但是谁见过梦想?
但是追梦的晶,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依旧继续追梦,去偷听学习外语,但过了好几周晶还是看不懂书中的内容,直到有一天在街头遇见拥有同一本书的被警察追赶的外国人,晶误以为他是环保人士,于是从此走上了环保的道路,收集塑料瓶子,在自家门口堆成了一座高山。
晶说:没有尾巴不可怕,没有梦想才可怕。
直到后来再次见到哪位外国人,哪位外国人告诉晶,其实这本书就是一本小黄书而已,知道真相的晶瞬间倒下,追梦之后,留下的只是心碎。
追梦时,晶的家五彩斑斓,色彩丰富,晶两眼放光。
梦碎后,眼如死灰,家也变成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
晶离开了,离开了这个满是心碎片的地方。
异想天开,闲鱼男(邦)邦,我们的男主角,没梦想,没方向,邦在一家沙丁鱼工厂做切鱼工人,流水线的工作让邦觉得无聊,邦喜欢用食指敲打桌子打发时间,有一天工厂的冷气坏了,管工大叔很不耐烦,意外将输送带调至最大,邦不慎切掉了自己的食指,将食指封入了罐头盒里。
于是邦每天都去超市寻找食指,终于找到食指,将食指接上,没过多久邦发现这不是他的食指,他的食指在同事旭手上。
两人为了不再误切手指,于是决定一同辞职。
于是邦去一家大厦做了警卫。
每天都要从一楼搭电梯到顶楼,他和其他人一起搭电梯特别紧张,唯独一个人。
和晶搭电梯时,邦挺胸台头的站在晶的旁边。
邦爱上了晶,其他女人觉得晶是个疯女人,但邦觉得晶很特别,尤其是看书时,眼睛会发光。
开心时会抖腿,晶的一举一动都令邦着迷。
邦晚上睡不着觉,不管他看什么,都看到晶的脸。
灯泡是晶的脸,墙上的海报是晶的脸,电视里的主持人是晶的脸,连蛋炒饭都是晶的脸,邦不敢吃饭,生怕把晶吃进肚子里。
他也不敢闭上眼睛,怕从此以后看不到晶的脸。
于是邦不吃饭,不睡觉。
为晶着迷的邦,再次见到晶时觉得此时的晶身穿蓝色长裙真好看,即使他只见过她穿这种颜色,晶的蓝色制服。
邦觉得自己可以永远凝视着她,这里的场景很有趣,此时整个街道所有人都换上了蓝色制服,不管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就连家里的狗狗都穿上了蓝色制服。
晶对公交地铁过敏,会身起红疹,心疼晶的邦于是决定辞职,去做出租车司机,让晶不再挤公交地铁。
鬼魂司机对邦说:告诉晶你爱他,免得将来后悔,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于是邦鼓足勇气决定向晶告白。
晶对邦说:向邦和晶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结婚呢?
我们没办法给孩子尾巴,也谈不上梦想,这样的结果晶没法忍受。
晶不愿给孩子没有梦想的人生。
对晶来说没有梦想的人生,那比没有尾巴更残酷。
晶拒绝了邦,邦觉得人生似乎没有了任何意义,决定悬梁自尽。
被转世成壁虎的奶奶唤醒(这一段奶奶的轮回转世很有意思呢)奶奶对邦说:抹掉你那愚蠢的念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吗,说不定我那天又变成什么东西了,再见面时你就会知道了。
变成环保使者的晶成为了活跃分子,邦和晶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邦也没必要开出租了,因为晶已经不需要邦载她了,邦每天都等晶,走到晶的家门口,此时的晶的家门口堆积的塑料瓶已经成了一座塑料高山,这里成为了孩子嬉戏的场地。
邦爬到山顶大声呼唤晶。
再次找到晶时,已经是失去梦想的晶,世界已经崩塌。
晶再也不提起那本白书,不再外出也不开口说话,连对邦也不例外。
眼前的一切,有时真,有时假,有时强,有时弱,时而芬芳,时而腐朽,我只有一双眼睛,只看到污秽和浪费。
其他人目光远大,仰望繁星。
然而天上光芒太耀眼,我看不见闪亮的星星。
不过晶仍是内心欢喜,至少看得到尘污里的明星。
那天晶又看到了那本书,心想它又在物色着那个无知少女,就像晶一样,一生尽毁。
晶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了家,离开了邦。
坐上了黄绿相间的出租车。
邦没说话,邦内心煎熬,仿佛全世界所有人都在对邦说:晶要离开邦一阵子。
邦脑袋很混乱,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如油画版的家乡,父母依旧每日重复这劳作。
风景还是那么美,但此时对邦来说家乡的节奏异常的慢,想念晶,半天才敢叹一口气,于是邦决定再回曼谷,要告诉晶自己想念她,他要告诉晶,不爱他没关系,但不要拒之千里之外。
等邦再回到曼谷的时候,此时的曼谷所有人都长有尾巴了,尾巴已不再是稀奇事。
而此时没尾巴的邦却一夜之间变成了曼谷的大明星,因为邦是唯一一个尾巴的人。
邦依然在寻找着晶,从旭哪里得知晶现在也长了尾巴。
但不知道晶在哪里。
邦再次去到塑料山,看着这个高楼遍布的城市,邦拿着那本晶看的杂志,书起书落,看到站在另一头的晶。
穿着一身蓝色长裙,只不过已经不再是工作制服。
邦对晶说:晶。
我一直在想,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了,太多的欢笑哀愁,令我们变得麻木。
看不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我对你的感觉从未改变过。
就算你仍旧喜欢由早到晚拖地,抑或是开心时摇腿,或者挑走炒饭里的香叶,甚至继续追求梦想。
或者想要尾巴。
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我着迷。
就在那一刹那,晶发现自己像摇腿时一样开心,但她不需要摇腿了,她一直寻找的幸福,不论是拥有尾巴还是梦想或是破解白书。
感觉其实都一样,而这感觉在第一次遇到邦时就有了。
但是晶以前从来就没有停下来看,幸福其实就再眼前。
从此曼谷再也没有不长尾巴的人,尾巴是什么,尾巴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晶变成了邦为之奋斗的动力,邦的人生意义就是一生为晶奋斗。
影片其他的几个小插叙也很有意思,荒诞有味道康的士电单车鬼康告诉邦,那天下大雨,一个头盔从天空掉下来,正中康脑袋,康当场死亡,但因为太热爱工作了,又继续开工,总是舍不得自己心爱的电单车。
这里提醒看影片的,开车记得带好安全头盔,谁知道天上会掉下什么东西,这里的头盔雨很创意了。
旭与梅(皇帝女)梅是中泰混血,一直觉得自己是皇室后裔,沦落民见的公主,但却只是在中餐馆当服务员。
梅和旭是在公交车上认识的,公交车上做夫妻,没错,梅和旭就是因为公交车太挤在一起的。
此后他们只搭乘拥挤的公交,他们开始收集车票留恋,梅认为车票越多,他们就越爱对方。
但最后梅还是离开了旭,去中国寻找自己的梦想去了。
而旭决定再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去公交车上挤爱情了。
敏和泰迪熊敏自己说她22岁了,父母很冷淡,在家从不说话,陪在敏身边的只有泰迪熊,敏每次生气都会把泰迪熊仍在垃圾桶,马路边,等。
但等气消了就会去找回泰迪熊,敏和熊熊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倾诉对象,于是敏和熊熊结婚了。
没错人和玩具熊结婚了,很荒诞,但合理。
人生苦短,别为了追求个性和特别,或许早日承认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才能更快找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及时停下脚步,回首身边,或许你所追寻的生活意义,已守候在身旁。
最后,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尾巴,都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或许会像邦那样晚一点,但别争,别强求,坚持下去。
影片资源在腾讯视频就可免费观看愿我们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点赞,关注
虽然对《天使爱美丽》模仿的痕迹太重,但还是一开始就被它精致的美工设计惊艳到了。包进罐头里的手指以及堆成山的塑胶瓶也有很强的讽喻效果。比较遗憾的是故事性太弱,但这部风格强烈的泰国电影足够让人另眼相看。
欣赏不来
表演奇差 画面很NICE
欣赏不了……像《肌肤》全片色彩鲜艳,相较于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感觉太艳了,感觉像拼凑出来的东西,不过那一座塑料山确实震撼,那是我认为全片最闪光的点。
这片子看完,我对奇幻片就彻底失望了
绚丽的色彩,轻快的音乐,让人无限遐想……还有美好的追梦的过程……
怎么回趟老家再回大城市 人人就都有尾巴了呢? 底层人民大部分永远没得尾巴。扫地妹可能有车 可能成为公司组长 但是再高的岗位基本不可能。万里挑一的概率都不如。而且完全没感觉到晶也喜欢男主,结尾很多方面就很牵强。
一部需要“割除大脑”的寻找型电影,而我只对路上全是“蓝裙子”有触动,因为爱你时候真的满世界都是你的影子。
朵朵》一样的风格,但是不好看。情节,唉,我不懂了~~人们都单纯得有点犯傻
陪你去爬塑胶山,一场童话一场梦。
色调很特别,有很多好玩新奇的小点子。
好个红蓝配.....挺有意思的,只是奇幻爱情不是我的菜.....
泰国男版《天使爱美丽》?色彩真的很棒,最后又是泰国喜欢的轮回那一套。
本以为这么有趣的拍摄手法再搭上好故事应该会很不错,可惜看完了才知道是个无聊的烂故事
很早就收过DVD,今天终于在林象朗园给看了。开头群像对镜头唱歌的MV结尾盲人乐队街头表演的主题曲真好听,古灵精怪天马行空无厘头cult的风格确实像热内,特效和色彩也很大林宣彦和中岛哲也。导演看似在编织一个炫丽的幻想童话,实际却狠狠地给梦想主义者施以重拳。手指头、瓶子山、壁虎秀等出彩的名场面想象力真是没得说,全变成一个人的照片、衣着、声音的场景表现得也很会拍。不过中后段女主被环保理想洗脑后似乎节奏逻辑都出了些问题观赏度下降,好在还有很绝的几位神配角。
挺有意思。但我不喜欢这类型的,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对东南亚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感。
虽然都说好,但是这样浓艳如画的电影已经不是我所喜爱的了。
给三星半颗,影片色彩很好看,但是在大家眼中看来很美的童话片段,我竟然欣赏不了了,看天使爱美丽的时候多雀跃啊...
这是一个童话调调的电影,对比色调下大城市人的忙碌和小城市人的憨厚也成了对比,城市的节奏太快,人们都不清楚该怎么追求梦想.电影里有个特有爱的调侃:”你相信梦想么?””我宁愿相信鬼,至少有人看见过鬼,但没人看见过梦想”。我很喜欢邦回到乡下时候的那一段,还有电影让我有点相信来生转世的说``
更多是给的形式 内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