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没有超能力吗?
我不信。
电影《动物园里有什么?
》分明只有短短96分钟的时长,我却总觉得在电影院里坐了35040分钟。
不用算了,正好是365倍。
我确是度日如年。
步出影厅的时候,一位母亲对孩子说,“这电影不好看是不是?
是不是一点也不好看?
”孩子只是尴尬地挠挠头没有答话。
可能在他心里,妈妈工作了一礼拜,在周五下班后再陪自己看场电影已经很累了,便不想再说失望的话让妈妈不快。
末了爸爸在旁边提了一句,“明天带你去看蜡笔小新,这个影院没有。
”孩子像是突然来了兴致,语气里都是高昂,“我要看蜡笔小新!
”。
他们说的“蜡笔小新”应该是去年11月25日上映的《蜡笔小新:新次元!
超能力大决战》,如今只有寥寥几个影院还有排片。
多么乖巧的孩子,多么体贴的父母,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可这么好的观众,却在周五这么美好的夜晚,看这么一部叫人连意见都没法提的糟糕透了的电影。
贼老天。
你不公啊。
我看完也很难受。
难受的不止是真金白银的电影票钱,更是新的一年早早就到来的霉头。
《动物园里有什么?
》是翻拍片,翻拍自韩国的《秘密动物园》,讲述的是一群人假扮动物挽救经营不善动物园的故事。
原版虽然称不上什么佳作,但好在笑点方面可圈可点,细节与逻辑上也能看得出编剧有在尽力完善。
总得来说,还能看,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原版本就亮点不多,《动物园里有什么?
》在改编过程中,还偏把那为数不多的亮点都尽皆按灭,最终让翻拍作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就直接成为2024年度十大烂片的种子选手。
说到底,原版其实有个最为致命的槽点:假扮的动物太假。
假到让观众压根无法相信,这样的动物能骗到人。
这也是直接限制了影片上限的最关键因素。
如果技术到家,能把假动物弄得跟真的一样,片子的观感势必会提升一大截。
不必期待,《动物园里有什么?
》也没那个金刚钻,做出来的动物道具依旧假到离谱,非常出戏。
只靠干巴巴一句“没有人会想到动物园里有假动物”就妄想掩盖这个巨大的缺陷,根本无法让人信服,甚至比原版更过分。
原版假扮的几个动物,猩猩、狮子、树懒、长颈鹿,姑且还算在常人的理解范围之内。
本土化后,改成袋鼠、猩猩、老虎就罢了,海象甚至都能忍,但大熊猫是什么情况?
咱国宝级别的大熊猫,个个记录在册,各自俨然都是有粉圈的宝贝疙瘩,如何能让人相信,凭空能捏个大熊猫出来?
不是说电影本就是夸张虚构,较不较真的问题。
而是从创作角度出发,观众能不能轻易接受你这个设定的问题。
电影里说世上有神仙观众能接受,但这神仙是马蓉观众是真接受不了。
原版最致命的问题没有解决,倒是改了无关痛痒的身份设定。
《秘密动物园》是派男主去将濒临倒闭的动物园恢复经营,好能让别家公司收购倒卖,干成了就给他转正升职。
《动物园里有什么?
》变成了动物园即将拆迁,包贝尔演的男主作为相关职工知晓了消息,直接辞职,撺掇好友集资提前买下动物园,好赚一笔公司的钱。
80万买下,120万卖出,一周净赚40万。
改得有没有必要先不谈,反正看着还挺像本土会发生的故事,这也该是全片唯一没有出错的地方。
当然了,作为一部烂片,这里没出错,后面就必然有大错。
抵押了房子,和好友一人掏40万买下动物园的男主,在用假动物成功挽救动物园的生意之后,原公司找了上来并表示,收购价从原本的120万涨价到200万。
难以理解的地方来了,男主拒绝了。
原版这里打的是感情牌,男主和动物园的人们相处久了,看到大家对动物园的付出,就不愿公司再卖掉动物园,但哪怕如此,他最后还是妥协了,让公司收走了动物园。
逻辑合理,符合人性。
再来看《动物园里有什么?
》。
男主拒绝卖掉动物园的理由是自己在这期间找到了成就感。
其一,他的成就感建立在违法诈骗之上。
其二,他并没有和当初一起掏钱朋友商量,是私自当场决定。
其三,这不是80万变88万,这可是80万变200万,现金。
他所拒绝的每一个字都让人匪夷所思。
影片的主角是假的,配角则是空的。
原版动物园的每个人虽然戏份不多,但还是有记忆点的。
可在本片里,我看不到对配角任何有用的人物塑造。
作为主角身边人的他们,和那些跑龙套的路人甲乙丙丁没有任何区别。
做个对比。
原版中为体现男配A的鲁莽正义,就安排了一场他假扮黑猩猩去殴打女配A渣男前任的戏份。
重点来了,渣男前任的便利店是开在动物园里,影片一开始就抛出设定“人们不会认为动物园里有假动物”。
所以渣男前任被黑猩猩殴打后,真以为是动物园里的黑猩猩。
事后警察问起监控在哪,他说被猩猩抱走了也是相当有笑点。
之后渣男前任发现了动物园假扮动物的真相,女配A为了让渣男前任不再追究,就表示放弃自己借给他的多年积蓄,以求得他能放过动物园。
一场戏,点出男配A性格,引出女配A的人物弧光,最重要的,人物的行为逻辑是自洽的。
《动物园里有什么?
》改成了一群人开着车跑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殴打女配A的渣男前任。
事后渣男前任言之凿凿地和警察说,是四个动物殴打了他。
不是长得像动物的人,也不是穿了玩偶服的人,就是猩猩、袋鼠、海象、大熊猫四个动物冲进房子里殴打了他!
事后渣男前任知晓真相,表示要曝光这个动物园违法诈骗,女配A便威胁道,敢曝光动物园她就鱼死网破!
怎么着啊?
把他挂到网上!
说他出轨了!
让网友谴责他!
然后渣男前任就吓得同意了。
这是在贬低、侮辱渣男前任的智商吗?
不是,这纯粹是在强奸观众的脑子。
或许有少数标榜“清醒”的观众会说,喜剧嘛,看个乐子,认真你就输了。
可扪心自问,假装是喜剧的《动物园里有什么》真的好笑吗?
举两个片中自以为是笑点的笑点。
宋晓峰扮演的朋友,向男主吐槽自己被台里批评了,理由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
接着他便故意咬着舌头,操着一口明显的东北话,讲了一句“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吗?
”再来,两人去动物园找员工谈话,说了半天,终于,潘斌龙扮演的角色站了起来。
“我憋不住了!
”“你憋不住你说话啊!
”“我憋不住想上厕所!
”这就是笑点?
这也能当笑点?
这笑点谁笑?
故事缺陷明显,角色塑造没有,人物动机虚浮,逻辑冲突荒谬,包袱笑料基本为负。
称它是2024年度十大烂片的种子选手都谦虚了,是必有一席之地。
坦白讲,从走进影厅到起身全片我只笑了一次,是因为电影开头一家出品公司的logo,一只河马在河里游了半天最后钻出水面,说了两个字“来啦”,这声朴实憨厚相当拟人的招呼,让我没忍住一下乐了出来。
后来仔细一想,这logo我在中国版《阳光姐妹淘》里见过,在《胖子行动队》里也见过,在《东北恋哥》里还见过。
巧了,巧他妈给巧开门,巧到家了。
他们竟都是包贝尔的作品,且豆瓣评分都是那般相近。
我对包贝尔没有任何偏见,恰相反,之前看过他几个访谈,觉得现实生活中的他似乎还是一个挺有追求、蛮清醒的电影人。
但看了这些年他的作品,有一件事我特费解,怎么也想不通。
他演的老张,谁能说不是《致青春》第一深情。
他演的赵泰,让“想打包贝尔”直接冲上热搜。
那他为什么偏要和喜剧过不去?
生存还是死亡,是哈姆雷特在仿徨之际对自己的拷问,也被无数人奉为终极一问。
但对包贝尔来说,站在喜剧的分岔路口,该往何处去,显然才是当下他该思考的人生难题。
我真的有做准备的,但是它还是烂到超乎我的想象。
本来因为婚礼那件事我是不会看包贝尔的片子的,但是那时候我刚放假回家,我妹强烈要求要让我带她看个电影,然后她选了这个片子,因为她那个时候还没放假,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多小时,还是喜剧。
后来证明,这部电影唯二的优点一个是短,另一个是看的时候真的不用带脑子。
我真的第一次在电影院听到打呼噜的声音,而且不止一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大概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然后睡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在打呼噜。
另外我想问一下包贝尔,这种毫无意义的汉化韩片到底是为什么?
为了洗💰吗?
找个搜都搜不到的导演,不带脑子的翻拍一部烂的不能再烂的片子,顺便坐实了自己烂片的口碑。
这种行为除了洗💰我想不到任何理由。
剧里石途一伙假扮动物骗消费者,剧外包贝尔翻拍烂片骗了我四十多块钱,这部戏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
这个就是现实中泰州动物园的原型吧,电影应该是改编的前作,但情节应该是现实取材,狗涂颜色变熊猫,鸡插翅帮变孔雀,但这里熊是真的啊,贾冰和熊那段笑死了,里面几个员工各有各的问题,园长也是通过一系列方式给大家聚在一起,还挺有团队感的,就是过于生硬,中间被揭穿那段宋晓峰是真像狒狒啊,本色演出。
📌剧情上虽然是是动物园的命名,但其实就是社畜的伊甸园。
一上来就把城市打工人的辛酸非常密集的展示了出来,就像排比序列一样。
让一个参与项目细节的小助理做上了发家致富的梦,把公司准备购买的动物园盘下来想赚笔钱却因此失利,在各种阴差阳错的布排下成功逆风翻盘📌中国的贝尔很适合这种唯唯诺诺的形象,演技好外加外形看起来就像受了委屈,经常会有反差的喜感出来。
扮演吴总司机的演员塑造的角色真的很贱,是会成功让人讨厌的那种角色。
他扔毒竹笋的片段很搞笑,特别是把有泻药的竹笋扔进熊猫饭缸里以后那种激动的状态以及旁边女路人嫌弃的眼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片中假熊猫被熊猫研究院的人带走以后,全员解救熊猫的桥段拍的很好,在喜剧片中仿佛看到了速度与激情的效果,刺激又有趣📌高光台词“就你那工作,狗都能干”“舔一口应该没事吧”“我就上个厕所的功夫,它能跑多远”“我不喝酒,喝酒那玩意儿放大情绪”“昨天晚上打我的不是动物,是人”📎整体看下来节奏是鲜明快活的,但很多情节的喜剧设计有些刻意,因为现在观众的审美提升,阈阀值也变得很高,刻意制造的喜剧效果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片中一些动画穿插的效果做得很好,会显得可爱。
片子还是有一定深意的,成年人游走在社会的刀尖上,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了自己好不容易维持的人设、形象、业绩等等,在如今急功近利急,人人都想快速成功的当下,都想成为那幸运儿。
影片虽然表面看是假扮动物的人,但动物园却像我们身处的社会,很多人都戴着面具,假扮着些什么,伪装着些什么,又逃避着些什么,又想成着为什么,可能不仅有假扮动物的人,也混杂着假扮人的动物。
而我们身处在水深火热中,个中辛苦也唯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唯有保护好大环境,保护好动物,坚持好自己,就是在保护自己,也同样是在保护全人类。
所以,动物园里有什么?
有假动物和真人带来的人情味和一点点英雄主义吧
动物园里有什么?
(2024)4.12024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安小满 / 包贝尔 宋晓峰
这部影片的定位是喜剧,但是作为一部喜剧片,笑点在我看来并不密集,而且我发现笑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影片中的吴总也就是喜剧演员贾冰老师身上,而作为主角的石途给人一种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影片本身想要表达的唯一一点主题思想就是保护每一个动物,即便是在动物园里面,但是这点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才提到,同时还要吐槽的一个点就是假扮动物这一件事太荒唐,有些与事实明显不匹配皮套务质演技也不是很好,很难让人信服。
光靠这假扮动物可以把动物园救活这件事,这部电影感有点不符合逻辑。
推荐指数:⭐⭐ 类型:喜剧 导演:安小满 上映日期:2024.01.12 时长:96分钟 语种:汉语 --- 动物园里有什么?
有人扮演的动物……好吧,其实这部电影看之前在想怎么会评分这么低,看完之后感觉,豆瓣人还是挺实事求是的。
我觉得很无语的地方是在于,明明名字是个疑问句“动物园里有什么?
”,但是宣传海报里面还都是人戴着头套,这不很明显是告诉你都是人扮演的动物嘛。
所以这是个喜剧片,不是个悬疑片。
里面的主角倒都是喜剧人,甚至感觉自己穿越到欢乐喜剧人的现场。
整部电影的立意我觉得很奇怪,它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呢?
保护动物?
爱护环境?
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故事情节冲突而强行捏造一个梗,这种人扮演的动物,真的能不被发现吗。
感觉是在嘲讽电影里面游客的智商,以及顺便嘲讽一下去看的人的智商。
只能说幸亏自己没买票去看,花钱看完之后得是多愤怒啊,觉得自己像是冤大头一样,然后去给个一星两星的评分,这才合理。
看完之后我最不明白的就是导演想表达什么。
说是要保护动物的话,我是不赞同的。
就冲最后把躁郁症的熊自己放回到保护区就觉得不怎么靠谱。
怎么弄进去笼子里,又怎么进行的考察,最后又是怎么放回去的呢。
这个自然保护区就在公路旁边,下面还嗖嗖跑车,这是多危险的一件事啊。
突然觉得,不仅是对动物不负责,对人类也不怎么负责了。
还不如常远演的那个博士呢,至少人家是真的跑到了森林里面,哪怕是放到森林里也好啊。
到处都是槽点,不带脑子看就觉得尚可,带一点点脑子看都觉得侮辱智商的电影。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定位应该是喜剧片。
但是有点无厘头了,没大有笑点。
剧里喜剧演员看出很努力了,但是我觉得剧本的问题,改编的不好。
情节上没什么亮点,最后结尾也有点生硬。
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很多时候很难较快的提升精神层面的需求,因为200万收购动物园的时候,拒绝的很牵强。
真的希望能有好的喜剧片,让我们能够放松下来,享受电影带给我们的愉悦和轻松。
他演的挺好的一个电影,想不起来了,搜一下包贝尔演的那叫东北恋哥!
然后发现,妈耶,他都演了那么多电影了吗!
人总是有各个枷锁束缚,都是被逼的。
钱钱钱生活真不容易,自己的日子也不都会变成喜剧。
知道是喜剧,可我一点笑不出来。
这样的电影就不要在电影院上映了吧。
女演员挺周正的。
王千源惊喜。
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动物园里有包贝尔🙃
动物园这部电影里面有包贝尔贾冰致胜,三人好搞笑啊哈哈哈。
电影一开始就笑点不断,包袱一个接一个,真的太喜欢他们三个了。
电影创意很奇特,萌趣的动物园,会翻单杠的大熊猫,会炫啤酒的大猩猩,会摇花手的大袋鼠,影院全场都笑的合不拢嘴。
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
当时电影中也有温情的部分,催人泪下。
最后希望所有的动物都被善待。
笑点足
延续了小包导演的一贯风格
还要蹭一下大人物?omg
眯眯眼,假的也就成真了。
02/50-2024VA
6.5分,起初没有抱太大的预期,反而就笑得挺欢乐,很适合用来放松消遣。假扮动物那段的笑点确实比较密集,聚拢了那么多喜剧明星。特别是贾冰与真熊对峙那段真的挺有意思的,大家都有些忍俊不禁。另外在荒诞的剧情中包含了一个较为心酸的内核,看完回头想想同为打工社畜的自己似乎也就能更加理解动物园的主题,尤其是这部电影一定程度可以映射东北凋敝后尝试振兴的种种努力,而最近哈尔滨的旅游爆火似乎也形成了某种电影内外的呼应。
没有逻辑硬搞笑,小品拿到了大屏幕,一点没惊喜,却能哈哈哈笑!不说了,笑一会吧。
奴仔们自己看的,我没看。
作为一个东北人,对贾冰、宋晓峰、常远的笑点根本扛不住,一开口就有那个味了。
可以确定安小满就是导演包贝尔的化名,但也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观感,韩国原版就是一部不算出色的平庸喜剧,翻拍基本就是照着汉化,无效碎片情节太多,倒也不算烂但就是无聊。
整体上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喜剧片
前面的笑点还算可以,但是后面从渣男出轨开始时不时的准备插入感情线时就崩了,而且整体上看这帮人确实是一直在越过法律底线,要饲养国宝不知道报备,路上还伪装路政进行拦截,相比之下欺骗观众确实是小问题。结尾就更离谱了,黑研究人员就算了,警察总不作为也不说了,圈养动物放归野外叫做没有伤害?最后一看是翻拍,感觉原版会比这个好看
整体很一般,本来看到评分这么低不想看的,不过还是看了下,剧情有点无聊和假,不过里面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搞笑的,也有笑点。常远有点搞笑。用手当手枪这个看起来真幼稚和尴尬。
把人当傻子的电影吧,人扮动物怎么可能瞒得住?票价便宜就勉强给个2星
带着全家想找部轻松搞笑无负担,不硬煽情上价值,不喜头悲尾强说教的喜剧片真的不容易,没带过高期待去看《动物园里有什么》,没想到基本满足了我们看个纯粹喜剧片的需求。老人看个东北喜剧人团建的乐呵,孩子看个人扮动物们的热闹,而中年社畜看到的是219动物园遥遥领先的精神状态。回想过去的一年,能让我共情的作品和主角或多或少都有点“疯”,影片里石途和员工们为了挽救动物园的奇葩举动,既可以看作是打工人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看做是小小的幻想。无论哪种,都是人们在努力找乐子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表现,这种努力,最为可贵。
片子是临时的大脑寄存处,正好寒假带着娃,买个爆米花,看看发疯文学还是很过瘾的。尤其扮动物的部分笑点很密集,熊猫抡单杠是咱们的特色招牌~最靠谱的是后半段没整太多煽情,强行上价值,冲这点就很加分。
买票进这动物园的是傻子 电影院里包场的我们仨更是傻子 四年级的我妹都说编剧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都不如去看评论区的四星评论好笑吧哈哈哈哈!
一部老少皆宜的轻松大喜剧,比较热门的职场、友情、爱情、对动物的关爱。
2024-3 1贾冰跑的时候好笑2常远看手机好笑3联动《大·人物》好玩4梁颂晴好看5有点尬
小学生可以去看看,注意,不要超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