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戬和沉香成才的故事告诉我们:本事都是逼出来的,逼你的人越强大,你练就的本事就越大。
说这话的正是这两位高徒的师父玉鼎真人,而这也是两部电视剧最本质的主题。
2、瑶姬、七仙女、三圣母相继思凡下界成亲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真的不能寂寞太久,太久了神仙也会耐不住而动凡心,太久了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如果拥有请珍惜,如果有爱请深爱,否则等到分手时你才会懂得牵手的快乐,等到寂寞的时候你才会明白拥有的可贵。
3、玉鼎真人自己做弟子失败但做师父却教出了杨戬和孙悟空两个绝世弟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习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只能变成两脚书橱。
4、哪吒不分性质地惩强扶弱的故事告诉我们:助人为乐固然很好,但最好要有一个原则:该帮的自然要大张旗鼓地帮,不该帮的暗地里帮。
5、二郎神和西海三公主的婚姻告诉我们:一,游戏规则是给一般人定的,如果你足够强大,规则就对你失效; 二,千万不要为了报恩而相爱、而结婚,否则在一起生活一千年也依然会分手。
6、哮天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狗的最高境界是让主人把你当作生死兄弟而不是一条狗; 为了达到这一境界这条狗必须要把主人真正当作自己的主人看待。
现实生活中,每每东窗事发,总有人自觉不自觉地被当作替罪羔羊,为什么你会被选上?
就是因为在你眼中只有自己,而在主人眼里,你就只能是一条狗,一条披着羊皮的狗。
平日里你貌似忠心地在看家护院、帮忙到处咬人,干的也就是狗的活,关键时候也就应该被选中替主人往火坑里跳了。
7、哪吒、杨戬、孙悟空等牛人作妖时几乎天下无敌而招安后却能力大大缩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强大是因为我们思想自由、没有束缚,无所畏惧,当我们知道并遵守了这个世界的明规则、潜规则之后,我们的能力发挥就受到了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打起架来孔子是一定打不过老子的,尽管孔子可能会有无数打人的技巧和招数。
而我们也不必为昔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在取经路上对子对诸多妖怪束手无策甚至被制服而愤慨不已,毕竟他头上的紧箍圈和身披的僧袍已经让他变成了孙行者,也让他背负了太多原本不属于他的东西。
8、玉帝制定了天规天条但玉帝家族(瑶姬、七仙女、八公主、三圣母以及玉帝本人) 却频犯天条、不把它们当回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个世界的规则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本质是为了约束弱者的行为以防止其成为强者。
天条明文规定,神仙不可动凡心,应该一辈子单身,可是身为天地间最大的神——玉帝却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并且还生产力旺盛,十大金乌、八个公主!
真是只许玉帝一家放火,不许其他神仙点灯,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
身为老大却不以身作则,只能靠不靠谱的破天条来压抑底下的兄弟,不出事才怪!
9、玉帝把禁止神仙对凡心作为一大重要天条,甚至不惜以惩罚自己的妹妹、女儿、外甥和外甥女作为代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性欲(里比多)是人的基本欲望,也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原动力,禁止和压抑了性欲,很大程度上就会泯灭反抗意识、消磨人的积极思想。
这也是弗罗伊德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即实行了普遍而广泛地性压抑政策,使得底层的劳苦大众谈“性”色变、惟恐避之不及,这就在生理和心理上压制了大多数人的反抗欲望和意识,结果使得时至今日国人对性的话题也依然是讳莫如深、十分暧昧,给中国的性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10、杨戬猛然冲动杀死天奴欲再反天廷却又在片刻思考之后选择了平静,这个结尾告诉我们,天地之间以和为贵,和谐才是人类社会、三界众生永恒的主题。
一箪食,一瓢饮,陋室而居,环堵萧然,亦不改其乐。
而从思想上来看,其立意可谓高深至极。
尤其是在最后,当那一个大大的“和”字呈现在二郎神面前时,“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主题被充分表达了出来。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电视剧的终结,俨然一部主旋律影视剧,既很搞笑又颇有深意,导演真是有才!
电视的最后杨戬身着司法天神官服,站在云层之上,手中是师傅玉鼎真人给他的八个字:一如既往,忍辱负重。
杨戬要修改天条,他要培养出一个能够建立新秩序的人。
1我开始是冲着杨戬的颜值去的,越看越被剧情吸引。
这是一部悲剧。
悲剧的开始是杨戬母亲瑶姬与凡人相爱被压在桃山之下。
悲剧的结尾是杨戬妹妹杨婵与凡人相爱被压在华山之下。
2杨戬与杨婵被天蓬元帅所救,开始了为了救母而拜师之路。
杨戬投身于玉鼎真人门下,玉鼎乃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天下事无所不知,却囿于自身因素,法力低微。
他教出了杨戬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大闹天宫。
时隔几百年化名为菩提又教出了孙悟空,又大闹天宫。
杨劈开桃山,却没能救得了母亲。
玉帝令命金乌晒死了杨戬的母亲瑶姬,晒死了他自己的亲妹妹。
3杨戬看不惯玉帝与王母的残暴无情,行事只顾自己颜面,丝毫不关心三界众生。
治理弱水后,杨戬受封为昭惠二郎显圣真君,听调不听宣,一直住在灌江口。
所行之事只为三界众生。
不为天庭,不为高官厚禄。
4杨戬在天庭受封后回到灌江口与西海三公主寸心成婚。
也许这就是错误的开始。
杨戬不是为了爱才娶的寸心,而是感激与恩情。
从第二十九集二人成婚开始,成婚当天晚上二人就吵架。
为了嫦娥送来的月饼吵架,为了嫦娥吵架。
吵架吵了一千多年,可真是神仙活的长,吵架时间也长。
为了杨婵吵架,为了杨戬的兄弟们吵架,为了玉鼎真人吵架,为了哮天犬吵架,为了杨戬不报效天庭而吵架。
二人鲜少有和美的时候。
寸心希望杨戬能上天当司法天神,杨戬不去。
为此又是吵,也可以说是寸心单方面的吵架。
杨戬:“你知道我去当司法天神的条件是什么吗?
”寸心:“是什么?
”杨戬:“就是休了你啊!
”此后寸心不再提此事。
5二人的最终分开是因为寸心扔掉了一个孩子,是狐妹的女儿。
杨戬抱回来希望能与寸心的关系缓和,寸心一定会喜欢这个孩子的。
寸心怀疑这个孩子是杨戬在外面的孩子,于是扔掉了她。
6杨戬接受了司法天神的职位,天庭解除了他与寸心的婚姻关系。
7一千多年的怨偶,就此分离。
8杨戬不愿意助纣为虐,于是表面上沿用天庭的天条天规,背地里有一套自己的天条。
和哮天犬,梅山兄弟们一起这样默默的保护着三界众生。
9两套天规的事情败露。
杨戬的处境越发艰难。
他不得不把自己的亲妹妹压在了华山下。
10他要修改天条,准备培养沉香成为创立新秩序的人。
11前路愈发艰险。
《宝莲灯前传》完结。
他背负了太多,又心怀仁爱,怜爱苍生。
每个人都依靠他,他只能依靠自己。
一如既往,忍辱负重。
小时候只认真看过正传,原以为前传的故事根本不及正传,没想到前传才是真正的宝藏,二郎这一生要比沉香艰难的多,年少时父兄丧命,救母路上多艰难,好不容易劈开桃山,却解不开天规化成的锁链;想要复仇,却又母亲的做法感到动摇。
兜兜转转,终于立下治水之功不再受到通缉,却又陷入婚姻苦海。
千年之后再归来,想要做一位真正的造福于民的神,却不得不对杀亲仇人卑躬屈膝,造化弄人,终于对唯一的亲人也下了手。
前传大结局是对沉香满怀着的希望,我看完却只剩下心酸。
1.天规是沉重的枷锁瑶姬身上的枷锁是有形的,而在天庭,天规是套在每个人身上无形的枷锁。
天河中的弱水苦于寂寞,眷恋人间不愿回去;广寒宫的嫦娥说“只有绵延的思念支撑着我”;杨婵更是直言“寂寞的滋味只有寂寞的人才懂”。
可以说每个人都深受其害,杨戬也不例外,如果没有陈腐的天规,他应该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嫦娥。
然而,被嫦娥拒绝、天奴以北郡百姓相逼这些因素的种种作用之下(在正传之中还有他对司法天神职位的眷恋),他终究是从一个规则的反抗者变成了捍卫者。
规则陈腐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规则约束的人或被渐渐磨平意志,或深陷其中无力周旋,成了拥护规则的一份子。
当然杨戬并不是完全放弃了,但他也不得不在处理妹妹的事情时成为规则的执行者。
2.改变秩序难,改变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前传》结尾杨戬本意逼宫修改天条,被金蝉子和师傅用“和”字劝住。
我看完这一段很久都心绪难平,我很想看他快意恩仇,杀上天去。
我不懂杨戬为什么把事情留给沉香做,沉香未必能练出杨戬的本事,再说由沉香主导反抗,流血牺牲就会比现在更少吗?
也许杨戬是想积蓄更大的力量,毕竟到时沉香就算是“朝中有人”了。
思考良久,我明白了编剧的意思。
改变天规势必会是一场大战、恶战,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也看过战争片、看过书中对战况惨烈的描写,和平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只要有一线希望避免战争,都应该争取。
这也暗合了我国的形势,改革势在必行,但追求稳中求进,政府绝不会以社会的动荡作为改革的代价。
秩序可以改,但体制却是没可能改的。
看完《前传》我觉得比天规更恶臭的只有玉帝,杀人不眨眼,独断专行,只要面子不顾百姓安危。
玉帝本身德不配位,但换个人做玉帝也未必能好过多少,真正的毒瘤是玉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结合时代背景,真正的毒瘤是封建制度。
《宝莲灯》前传、正传两部,都是救母亲、改天条的故事,没错正传中天条改了,但那个面目可憎的玉帝依然稳坐宝座。
从杨戬个人角度看,他永远要服侍这个杀死父母和兄长的仇人;从三界看呢,这个动辄下暴雨、播撒瘟疫的昏君还要一直统治下去,悲哀啊悲哀。
所以说《宝莲灯》是喜剧是悲剧呢?
二郎忍辱负重多年,一个法力高强、一身傲骨的真正的神忍受着世人的唾骂,在玉帝王母面前伏小做低,他成功地救了不少百姓,也终于培养成了沉香改了天条,苦没有白吃,不过终究翻不出玉帝的手掌心啊!
我只庆幸他在凡间的一千年与兄弟们一起打猎,度过了快意时光,千年后也终能被所爱之人理解。
这几天看《封神榜:杨戬》有被二郎神帅到,一翻到焦叔的二郎神又想重温小时候的经典,宝前剧情更丰富,讲的是杨戬成神的经历(比正传的嘻嘻哈哈少点)看到一半,我有点不明白寸心和杨戬的这段感情算什么?
pua杨戬,深爱谈不上,婚后一到她的镜头几乎都是在吵架???。。。
最后一直以来的三观不分手了。。。
属实是磕不起来这对1.寸心当初救下杨戬仅仅是因为他的容貌。
寸心情起于一见钟情,如果二郎不是这副皮囊,寸心对二郎的感情还有几分?
在杨戬和哮天犬灵魂互换的时候,她就接受不了,“早知道当初是这个样子就我不救了”,???。。。
2.一厢情愿又前后矛盾。
情起于色,后来一腔追随杨戬,就因为他长的好看,就和一个天庭重犯在一起,不在乎西海与天庭为敌?
也不对三公主的身份负责?
后来还拿这个反复pua杨戬,“我都为了你与整个天庭为敌了……”可是当初杨戬一直提醒你跟他在一起没有好结果的,我不明白人家都说明后果了是她自己硬要贴贴,自己一厢情愿惹来了麻烦,婚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们有过相濡以沫的时光吗???
杨戬讨伐商纣,这时候她又提出来希望向天庭请恩赦免她。。。
既想要得到杨戬的心,又想要恢复三公主的名誉,两全其美根本实现不了。。。
3.心胸狭隘又争风吃醋。
寸心最大的情敌就是嫦娥(她自以为)但剧里我并不觉得杨戬对嫦娥有分外之想,月宫对杨戬兄妹从小二人有着特殊的情愫,这点杨婵后来也说明了,但她还是不依不饶。。。
后来还因为这个威胁哮天犬赶走他。。。
婚前如此,婚后二人嫌隙更大了,emm简直算是无理取闹了吧。。。
让我觉得很不能认同她的就是,寸心每次都会在重要事件上抓住一个醋点然后撒娇耍赖(画弱水图她嫉妒杨戬找嫦娥,去讨伐商纣她因为看月亮的事吵起来???
看月亮?
)还有很多,吃醋可以,但没理也不饶人。
还有就是对梅山六子和杨婵一直住在灌江口有意见又大吵了一架,一个恩人,一个亲人,这住着也没什么要赶走的理由吧,以杨戬的义,一起杀敌奋战过命的交情赶走太绝情了,但寸心不体谅反而还搞的大家不欢而散。。。
总之,我不知道编剧角色写得烂还是林湘萍自己演绎得。。。
整个就是一救命恩人不停pua杨戬小家子气的恋爱脑,杨戬是神,我理解要在神化他之前经过感情之后更加沉淀,但是当时这个角色演的时候不会很别扭吗??
逻辑上感情上都不对,反正以现在的眼光,寸心和他我是真磕不起来。。。
看过宝莲灯后很喜欢二郎神,终于看到了这个,杨戬的故事我觉得比沉香的更好看,更喜欢,杨戬的一生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因为母亲和凡人相爱结婚生子被天庭所不容,母亲被压在桃山之下,哥哥和父亲被杀,幸好哪吒救了他和妹妹,小哪吒真是太可爱了。
后来杨戬遇到玉鼎真人阴差阳错的学会了那么厉害的本领,好笑的是他学飞的时候那个半吊子师傅居然没有教他怎么降下来,不过这里他遇到了他最喜欢的女子嫦娥,嫦娥一把拉住杨戬的这个镜头拍的真好看。
杨戬那懵懵懂懂的小眼神太吸引我了。
后来杨蝉和她母亲一样被人间男子吸引成亲,我觉得她是一个人太寂寞了才会这样,其实以杨戬的本事根本能救出妹妹,以前看宝莲灯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妹妹关起来,看了这个终于明白杨戬这么做不是为了妹妹一个人,而是为了很多和他妹妹一样的被天条逼的天人永隔的人都能团聚,才想出来这么一个非常人能忍受的计划,他真的是瞒过了所有人啊
兼具悲剧审美和现实意义的杨戬鞭尸史。
悲剧性在于把一身傲骨凌迟摧折给人看,现实性在于指出依托体制的变革者难以回避的和光同尘。
虽为09年出品,剧终“一如既往,忍辱负重”八字真言几乎与新时期某著名政治口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高度重合。
人物塑造方面仅有杨戬一人为立体人物,配角基本上均非常扁平,除主角以外其他人很少展现出存在成长过程。
剧作者较擅长书写悲情与冲突,而对温情和谐的剧情则笔力疲弱,尴尬僵硬。
各宗教民间神话传说素材串联比较好,值得一赞。
中加合拍的1999版动画电影宝莲灯可以说已经毁掉了我们这代人对二郎真君的最初印象。
前传此剧虽然相较于神话原典可以算得上是极度ooc,且据传也只是为了填先行播出的宝莲灯正传的坑,但是其意义应该是将宝莲灯神话原本中负面形象的二郎神与民间信仰中正面形象的二郎神重新贴合。
综合三星,是因为有些包袱实在俗不可耐,部分场景对白甚至尴尬到令人备感煎熬,不过考虑到毕竟不是什么正剧,还是娱乐为主(我好像也只是因为无聊加好奇才看下来的?
),并且在同行衬托下已是佳作,就不苛责了,给个四星。
关于主角多说两句:真的好惨一男的。
心里骄傲得紧,同理心、感受力和责任感过重,被环境压抑到心理亚健康迹象明显,加上被灭门的设定、被排挤的剧情,如果他不是天生神通的杨戬,那大概率走的就是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的同款路线。
而能力极大的后果就是必须担负极重的责任,而主角又确乎擅长给自己揽事。
所以最后一幕这个司法天神手托官印立于天堂霞光之中,给人的观感依然是压抑多于高敞。
此外,在我的理解里二郎神就应该是强力、孤独且清明的,所以,一切强凑对象的行为,我都认为多余。
最后一集有一幕印象较深刻。
构图为真君神殿正面焦点透视,从内部逆光拍摄主角身穿朝服的剪影,一个原本高贵简傲、光明磊落而视权力如粪土的人,就那样被吞没在司法天神的潭府黑暗之中。
杨戬至此完成了从犬儒的理想主义者到一个彻彻底底的实践主义政治家的蜕变。
我特么就适时地想起了和中科院在读某朋友的对话:我问,既然你知道PI大多数都在压榨研究生并且痛恨这些人和这种现象,那么你会选择留在科研圈当一个PI吗?
我朋友说,会,因为由她来做PI,至少可以使选择她的学生不受到压榨。
这真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实践者。
突然不太合适地想到因爱画大饼、高谈阔论、身为学者参与政治而广受质疑的,创办西湖高研院的11g,这也是一个实践者。
似乎西高院是个前景犹待观望的四不像,但我们总是忘了,“一次革命论”,对于改革来说,是最为危险的论调。
可我终于还是不敢实践。
如果我能力足够强大,强大到有把握营造一个哪怕只有几个人的理想国度,那么也许我不会排斥去机关当差,去谋求公职,去当硕导教授,甚至去钻营登攀,和其光同其尘。
毕竟世界并不美好,人间还需改造,倘若不是因为这样,又有哪个天生骄傲的人愿意弯下脊梁来呢。
也许能力并非不够。
然而我还是怕,怕草创凿空多艰险,怕有生之年看不见。
我只是选择当一个孟尝门下。
鸡鸣狗盗。
写罢泪奔。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①在规则里超越规则,这是最难的。
②不入洞穴,不成为黑暗,又如何唤醒沉睡的面壁人。
③以死明志固容易,乘桴于海固容易,而求死者与逃亡者置忍辱负重之士于何地。
④当因无法控制暴力革命造成的牺牲而选择改革,依托体制的变革者将无法回避摧折傲骨与和光同尘。
⑤“一次革命论”是成功之敌,凿空草创多荆棘。
需要选择当垫脚石,还是仅在有限一生中仅完成自己。
不是正文提到的那个逆光镜头,我找不到那几帧了
不知道这都是什么楹联
以前的剧很自然,这部剧的女演员都好漂亮,瑶姬,杨婵,嫦娥,听心,弱水,七儿,八妹不同风格的美,而且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风格,符合人物性格。
还有打戏也很棒,二哥的打戏自然不必说,瑶姬杨婵弱水的打戏也都很帅,嫦娥的舞蹈也很美,身段仪态都很好看。
突然想起这剧都十一年了,小学的时候在电视前看了好多次,每次央视播都会看。
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宣传语“他是赫赫有名的二郎神君,他有着痛彻心扉的前尘往事……”
这一幕印象深刻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神话剧,《宝莲灯》《精卫填海》等等,现在重温觉得以前的编剧的讲故事能力还是很强的,《宝莲灯前传》和《精卫填海》都是以一个主角为切入把很多神话故事传说结合在一起,最后呈现出来的故事很流畅,逻辑也在线,最终都能自圆其说。
还有就是也发现以前的主角人设也好,《宝莲灯前传》中二哥自然不必说,从他母亲与父亲的相爱开始了这个故事,瑶姬最后不惜灰飞烟灭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情感。
腐朽的天条代表着对人七情六欲的遏制,到最后三圣母也重复了母亲的命运,对这种扼杀人性的陈腐规则的反抗也算是这部剧的主线。
重温发现瑶姬和杨天佑这条感情线写的比杨婵和刘彦昌的好很多,第一集还蛮搞笑的,两人的相识相爱也蛮合理的完全不令人突兀反感,共用一颗心怎么可能会不爱上彼此呢。
杨天佑人设比刘彦昌好很多,傻傻呆呆的书生但遇事不怂也不逃避,敢作敢当,当他意识到情爱会害了瑶姬的时候他选择了远离,他们从一开始在一起就知道最后会分离甚至不得善终但选择了共同承担。
小时候觉得这个造型很好看 重温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面的女孩子瑶姬、嫦娥、杨婵、听心、狐妹都是勇敢善良又深明大义的女子,女性人物设定都蛮好的。
关于感情线蛮喜欢这版嫦娥的。
和杨戬初遇时出场真的很惊艳。
杨戬从初见时对嫦娥有一种异样的情愫,看她月下起舞时他们的悲苦是相通的,他在嫦娥面前自卑羞涩又纯情的样子就是少年最初的心动啊,那个眼神演的太好了。
后来嫦娥的“爱是付出,欲是索取”又进一步启发引导了他,让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是爱而非欲,逐渐引导他拥有博爱之心。
对二哥来说嫦娥一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他对嫦娥似喜欢似仰慕又似一种执念,他决定走入婚姻时他是真的决定放弃了,扔掉月饼时也是真的想努力去爱另一个人,不过最后还是没做到。
他真正去面对自己情感去告白是做了司法天神之后了,“若能得嫦娥真心,我死不足惜”但那时嫦娥已经不再能理解忍辱负重的他了。
虽然很喜欢这条感情线,却也没想过两个人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觉得这种经历了很多也做过很多努力后兜兜转转发现还是忘不掉你的感情很戳,这种理想化的感情现实也许很少存在,但在文艺作品中还是希望看到的。
嫦娥对杨戬是什么感情也说不清,前期就是把他当成后辈知己,快结局的时候那个擦肩而过后的回眸感觉应该是受到了触动。
“我每天站在这里,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月光普照了一代又一代人”她一个人在广寒宫数千年,只有回忆支撑,“数千年来,能看懂我舞蹈的大有人在,但能陪我一起流泪的你却是第一个”旁人只看到她的光芒却从没有人看到她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她对那个陪她流泪的少年是带着些好奇。
她能理解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但她从来没想到杨戬会走上一条忍辱负重的道路。
她足够理智虽然不认同旧秩序但懂得明哲保身自己不去触碰。
杨戬的计划没告诉任何人,连三妹后来都觉得他变了,又怎么奢望嫦娥能理解。
嫦娥对他的了解停在了一千年前,看着曾经桀骜不驯心怀大爱的少年变成了维护权威的工具,她心理落差过大难免失望。
虽然宝前宝正人设有些不同,但这么联系起来也是说的通的。
相比《宝莲灯》里的冷漠女神嫦娥,这版的嫦娥多了几分温婉,身怀大爱,善解人意,智慧通透,无论是阳奉阴违救杨戬还是后来治理弱水时的深明大义,都使这个角色的形象立住了。
这版嫦娥满脸的胶原蛋白有时候看起来好萌啊。
去补了采访发现这是李欣汝第一部戏,比《丑女无敌》还要早,演员还是应该保持些神秘感,小时候看压根没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
男性作者写大男主戏时大多会写出一个理想化的女性角色,就如女性作者写出的理想化的男性角色,本质都是对理想的另一半的想象罢了。
嫦娥这个角色作者赋予了她很多美好的品质,重温发现无论是这版还是《宝莲灯》版嫦娥,在弹幕和评论中都被骂的很惨,有些人几乎不联系前后剧情,看到一个点就“绿茶”“圣母婊”等等,其实很多剧都是这样,男主爱而不得的那个都被某些观众骂的很惨,有些粉丝像没脑子一样极尽恶毒去辱骂女性角色。
甚至现在的大女主剧都是如此,弹幕评论厌女非常严重,善良也要被骂虚伪。
我见犹怜的感觉
少年初心动
构图太美了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送弱水上天这段,所有人齐心协力,为众生奔波。
送弱水上天后一切好像都尘埃落定了都变好了,但杨家兄妹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二哥在婚姻中苦苦挣扎,三妹一个人孤独了一千年。
小时候看剧时很讨厌寸心,对这个人物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天天摔东西,不停地吵架挤兑别人,最讨厌这段剧情,不明白好好的神话剧里为什么要插进一段鸡飞狗跳的家长里短。
现在重看感觉他们这段婚姻的失败确是两个人都有责任,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这是编剧给杨戬设置的成长路线的一部分。
杨戬为了报恩娶寸心,他一开始是真的想对她负责,想和她好好过日子的,也很多次想要挽救婚姻。
但杨戬并不是一个恋爱脑的人,爱情对他并不是最重要或者必须的,他过去的经历很坎坷,过去的很多人都对他很重要,他的妹妹,兄弟,哮天犬等等都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些都比爱情婚姻重要,所以寸心想要的专心只对她一个人好他给不了,他也不会为了寸心去改变,最后在互相折磨中把仅有的情分都磨没了。
寸心是真的很爱杨戬,但从开始到一千年婚姻结束她都没有真正理解过杨戬,她的爱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只能通过闹别扭吵架来找存在感。
再就是从一开始他们两个人的三观就不合,杨家人骨子里都是有反抗精神的,杨戬更是桀骜不驯,但寸心长于西海对天庭一直是讨好的态度;杨戬拥有了博爱之心,他所做的很多事情是真的希望造福众生而非为了邀功,淡泊名利,而寸心觉得做了事情就要领功劳,她不是回不去娘家,而是怕丢人不想回去。
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没有人设崩塌,为了这个角色辱骂编剧也是大可不必。
总之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分歧太多了,又都不会合适地沟通,一个吵架一个躲,最后把问题越积越多。
也许寸心最后终于理解了杨戬,但他们没机会了。
看剧的时候看到这一段就觉得很疲惫,特糟心。
但这段其实挺有现实启发意义的:三观不合的人不要想着进入婚姻会变好,婚姻只会把这些放大,让两个人更加厌恶彼此。
杨戬后来在和三妹聊天时说的“我不是因为爱才娶寸心的,这桩婚事一开始就是错误。
”他自己的错误自己也承认了,他最后知道是他的选择害了他们两个人所以关于那一千年他也从没去怨过谁。
宝前本来就是以杨家兄妹二人尤其是杨戬的成长线为主,他从身负仇恨到心怀大爱,从不懂情爱到找回本心,这个人物有缺点至少在婚姻这件事上他的确有错但在最后真正成长强大的时候他自己认识到也承认了自己的错。
一个悲剧式英雄的成长史。
他该承认的错在剧中已经承认了。
这样一个人物被某些人用渣男二字概括只能说明某些人眼界狭隘。
把整部剧连起来看,而不是带着戾气去看,会发现很多都是合理的。
人都会犯错,有缺点但会成长。
我最喜欢这一版的三圣母,感觉这部戏是周扬的颜值巅峰。
看剧时觉得和二哥最有cp感的是三妹哎,两个人站一起太美好了。
杨婵因为有可以依靠的哥哥,所以她的仇恨与痛苦都没有杨戬那样强烈,她有仁慈博爱的心没有那么多痛苦的包袱。
相比正传兄妹间的客气疏离,前传两个人真是理想的兄妹情,彼此关爱彼此理解。
关于三妹和刘彦昌虽然不喜欢这条感情线但也可以理解,杨婵离开了充满温馨回忆的家,离开了亲人,一个人在华山孤独了一千年,当有一个人可以陪着她时她就义无反顾了。
最后这套真的超美
弱水也好美 相比正传,前传更具悲剧色彩,成功塑造了杨戬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也更具内涵,有了一些对人性的刻画,天庭就像一个腐朽的官场,玉帝王母大金乌等都是旧秩序的维护者,但粗暴地去毁灭它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前期杨戬以为仇恨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去毁掉不公正是应该的,但由他而导致的金乌暴晒,弱水下界却是给无辜之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部剧的男女主角是二哥和三妹,主线是兄妹二人的成长,爱情不是主线也并没有喧宾夺主。
以及它传导出的观点: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正,“不要因为你个人的遭遇,就不讲公道”即使身在黑暗,也要心向光明。
09年的央视剧价值导向还是很正的。
反观现在的大部分仙侠剧却是动不动要天下苍生为一人陪葬,天下人做错了什么要为了你的狗血爱情做陪衬?
重温感觉现在好多人看剧时戾气真的好重,不是骂角色就是骂编剧。
不带着偏见去看,其实这剧里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是鲜活灵动的,他们各有缺点也各有苦衷但也在不断成长。
宝前整个就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啊(ಥ﹏ಥ) 哪吒被亲爹逼死,父子相残;小狐狸一生追随五哥,最后因五哥而死;瑶姬杨天佑萌生真情,最后一家被戮;寸心爱二哥虽然爱的变态尖酸,但也因此为从小长大的西海所不容,最后与爱人分离,落魄回龙宫,连公主称号也丢了(ㄒoㄒ) 而最最让人心痛到极点的当然是二哥。
满门被屠杀,父亲兄长死于眼前;不惜代价救母亲,却因年少冲动,间接害了母亲,眼睁睁看着瑶姬晒死却无能为力;为报救命之恩娶了寸心,却被互相折磨几千年;心高气傲,绝不上天为官,最后做了众人唾骂的司法天神;唯一的亲人三妹,最后却只能由自己亲手压到华山下(╥﹏╥)“黑暗中独行”宝前的评分让我不相信豆瓣了,要相信自己
故事新颖,真的不敢相信,居然在那么经典的宝莲灯故事的基础之上,创新出那么多不同且吸引人的人物故事,既符合性格特点,又觉得出其不意,完全想不到,而且还符合逻辑,仿佛事情原本就是这样,只是被说出来了而已。
而且把西游记,七仙女这些全都联系起来了。
顺便说一下,因为焦恩俊是原音,所以我喜欢前传胜过宝莲灯。
瑶姬这个人物形象真的是我多少年的女神啊,可居家温柔,也可独当一面,还有那么优秀的儿女,这个人物设定简直太棒了!
还有杨戬和寸心公主这一段,真的很让我意外,没想到真的结婚了,可后来的一切走向似乎又是必然,合情合理,两个人之间存在遗憾,却没法继续走下去,也为后来二郎神喜欢嫦娥埋下伏笔,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人无奈、可惜却又无法置评。
杨婵一直以来是大爱的形象,她善解人意,前期没那么厉害,却从未做过蠢事拖后腿,对哥哥很信任很支持,却没有那么依赖,是绝佳的妹妹形象了,不会让别人觉得圣母,反而很喜欢!
看完宝前,既心疼二哥又心疼寸心,每次都在心里默念“二哥,别在偷摸看月亮了,你媳妇不比它好看呐。
寸心啊,别再摔东西了,二哥的万贯家财也经不起你这么造啊”。
对于他们婚姻的不幸福,好多人偏向于责怪寸心,今天我要为寸心说句话🙊①二哥在不喜欢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娶了寸心,本身就为他们的婚姻留下了祸根。
②二哥经常让兄弟,师父住在家里,在他心里把兄弟师父和妻子看的一样重,没有小家这个概念,虽然重情重义是好事,可亲朋好友经常住在自己家里,还怎么过自己的小日子,二哥在这件事上太忽略一个妻子的感受了,也不怪寸心作妖赶走三妹师父和兄弟们了,就算换成二哥心心念念的嫦娥也不一定能受的了。
③二哥不理解寸心,好多人说他们三观不同,二哥淡泊,寸心功利,总是想让二哥做官。
其实我觉得寸心不是功利,她只是想名正言顺的回家,二哥杀了玉帝九个儿子,玉帝晒死了二哥母亲,二人之间不共戴天,使西海不敢与寸心来往,如果二哥上天做了官为天庭效力,西海与杨家便是同僚,寸心便可带着心爱的人回到养育了她的西海。
可惜二哥不懂,二哥作为丈夫既没有给予寸心足够的关心,又没有为她创造获得家人关心的环境,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或许只有在砸东西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二哥的妻子,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④二哥太闷了心思太重,什么事情都不跟寸心说,让寸心感受不到作为一个妻子被需要的感觉。
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孩子没有一句解释就让寸心养着,对于一个本就不和平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他们这段婚姻要说的真的太多了
补标。
小学五年级我记得!比宝莲灯好看呐我恍惚记得。
一级棒!再也不相信豆瓣评价!从此只相信自己的赶脚!
乍一看很雷,其实故事很悲哀
本剧最大败笔就是把玉鼎真人编的太弱了,如果玉鼎真的那么弱,连一个妖怪都打不过,他怎么可能是菩提老祖?他又怎么可能是二郎神师傅?所以应该把玉鼎真人编的非常非常的厉害,且是性格古怪的世外高人,那他是菩提老祖就比较合理了,否则就是扯蛋,狗血,编导没脑子,脑子长S了,瞎编,本来这个剧是个好剧,可惜就被这一点毁了整本剧,难怪不火,可惜!
还有魔幻手机真的哔了🐶了
还不错,看过,二郎神和沉香叔侄两个命运实在相同啊。。另外好像一代不如一代哦,瑶姬好歹找了个高富帅过上大户人家的日子,三圣母真找了个穷书生,杨戬和杨婵好歹有二分之一神仙血统,到了沉香只有四分之一了
二哥杨戬真的是虐心。。。焦恩俊演的很好很好呀~~不过女主是脑残么。。。编剧应该给女主也加点戏吧。。
楊戩養成史,《寶蓮燈》正傳拍攝時想必比沒有想到紅了二郎神
什么鬼 还是《宝莲灯》好看。 小时候可迷了
很早以前看得,当时先看得《宝莲灯》,这部剧感觉焦恩俊状态真的没有《宝莲灯》状态好了,而且杨戬劈锁链救母时当时我脑子里一直是沉香救母……编剧就完全不动脑呗,神话传说可没有杨戬救母吧?就非得套沉香救母?而且真的很喜欢《宝莲灯》里的嫦娥低眉一笑,这个剧给我感觉嫦娥和弱水一直在尬舞……更别提《宝莲灯》的三圣母美丽、大气、清醒,唯一比较好的点就是寸心和丁香长的一模一样,圆了《宝莲灯》杨戬第一眼看丁香时的震惊。
国产算是不错的了
更喜欢看前传呀,因为焦恩俊是男主啊!
焦恩俊演烂片也不是一部两部了,浪费了这张曾经无比俊美的脸。
这部剧是后拍的,把宝莲灯的一些事情解释的很好,大爱这里的小哪吒,太可爱了!
豆瓣对国产剧有种天生的歧视。
- =来舔颜的没想到……宝前串的意外好
帅哥美女一大堆,故事剧情不错。
不知道为什么前传的分要比宝莲灯高,其实看宝莲灯的人应该比看前传的人多几倍吧。对于杨戬的爱情,其实他真的很坏,他真的不爱寸心,但可能因为烂好人娶了。三圣母很漂亮,演技也不错,但真心感觉沉香他爸配不上别人,一无所是还害了三圣母。三圣母爱上他更多只是因为寂寞吧。
我是看过多少烂片,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