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边缘状态

Limbo,流亡边界

主演:埃米尔·艾尔-马斯里,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刘易斯·格里本,埃莉·哈丁顿,卡伊斯·纳塞夫,卡梅隆·富尔顿,西尔维·弗诺,豪尔赫·吉迪,桑吉弗·科赫利,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0

《边缘状态》剧照

边缘状态 剧照 NO.1边缘状态 剧照 NO.2边缘状态 剧照 NO.3边缘状态 剧照 NO.4边缘状态 剧照 NO.5边缘状态 剧照 NO.6边缘状态 剧照 NO.13边缘状态 剧照 NO.14边缘状态 剧照 NO.15边缘状态 剧照 NO.16边缘状态 剧照 NO.17边缘状态 剧照 NO.18边缘状态 剧照 NO.19边缘状态 剧照 NO.20

《边缘状态》长篇影评

《边缘状态》短评

四星半。能够在视听语言上生吞阿基·考里斯马基和罗伊·安德森,并揉合出一股浓郁的nerd气息,导演本·夏罗克真是很了不起。叙利亚难民问题在苏格兰的土壤上滞留,不仅是欧洲社会对难民态度的左右游移,难民彼此间也积压了诸多矛盾。这样的争论点放在男主角Omar身上,就产生了黑色幽默与忧郁迷惘齐飞的效果。若不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无法竞赛,否则本片在卢米埃大厅绝对会爆发掌间的热浪。

5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电影语法完全紊乱

9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较差

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用厄乌德琴(这琴挺好听的,土味摇滚啥的)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有几个梗挺好笑的,台词也有点意思,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ut I don't accept war in my family,漫不经心带出故事背景啥的。如果能加点考里斯马基那种摄影美术风格就更好了。苏格兰英语比难民英语难懂100倍。。。

11分钟前
  • 小A
  • 推荐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仅仅运用摄影(构图)提供困境的场景,而没有通过荒诞的表演展示出脱离困境之法,这是《边缘状态》与《伊比利亚的派对》相似点,又是与《必是天堂》的区别。事实上,讽刺只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语言。一年之前,乐观的以色列人还在依凭《同义词》试图以「身体性」撞开西方世界的大门,现在看来,处于核心位置上的「殖民教育」在这所全球化的难民营里是失效状态,同学们已经厌倦了这种《老友记》式的自嘲和搞笑,也羞于在这种每天都引起争端和冲突的语境里「弹」论自己的艺术,因此,留学生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每个人都想「退群」回到曾经的《边缘状态》里去。最终切回自己「母语」的男主角登上了展示自我存在的舞台,优雅地完成了一场自救式表演,他富有韵律的琴声能为蔓延着保守情绪的西方世界带来新的活力吗?

16分钟前
  • Muto
  • 还行

不是特别能接受这种文艺气质太浓的展现难民的片子,本身就是一个不文艺的东西,非要拍的特别文艺就让人多少觉得有那么些做作。

21分钟前
  • Jonathan
  • 还行

故事闭环的还不错,大量定格画面也形成了难民们孤独的仪式感,而这种多次出现的静也没有影响影响影片的节奏,但最后主人公的心路转变似有些用力,看完整体感觉很工整,还好,还行,而已

25分钟前
  • 小旗
  • 还行

冒着危险用尽全力逃离战火,在远离家乡的海边小屋里探讨Ross和Rachel的爱情故事。

27分钟前
  • 金木樨
  • 还行

喜欢,风格和气质有点小独特。

32分钟前
  • 情绪稳定的dong
  • 推荐

最近看过最好的难民电影,也几乎可以把难民二字去掉。

37分钟前
  • 重生之战狠3
  • 力荐

难民成功逃到了发达国家,等于到了天堂,还是没有腿的鸟,无法落地?

4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The things between the limbo land and a Friends-like life in Manhattan: War. Endless waiting. Oud. Home that one can’t go back. Nostalgia and apricot trees that are destroyed forever. Racism. Culture that nobody cares in a foreign country. Poverty. Loneliness. Deportation. The ridiculous fact that these two life exist at the same time.

42分钟前
  • 鼻音子
  • 力荐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if you work hard enough. -do you really believe that? -i hope so.

47分钟前
  • 高潜力人才
  • 力荐

爱国主义教育片,没有国哪里有家,所以珍惜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国家

48分钟前
  • kitty62888
  • 较差

影像和叙事风格很有维德斯按的风格。个人对此片没什么感觉,15分钟弃剧。

51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没有看懂

54分钟前
  • 脑里的两根线
  • 还行

开头示范课 难民不要性骚扰和讲种族歧视字眼

58分钟前
  • 橘子樱桃椰子鱼
  • 还行

看了个粤语字幕的,让男主显得更像张学友了%……¥。。但是配乐和片尾的歌曲都很好听啊!!!喜欢前三十分钟。

1小时前
  • 骨亠
  • 推荐

之前看过一段video essay,讲两位安德森的相似性,这部电影视觉上就是两人的最小公倍数。Andersson(人物机械的动作表情,室内景深调度)和Anderson(大头贴式特写,横摇和中线对称构图)的融合,加上Channel4式剧情里的odd people。所有的似曾相识在结尾消解,画幅骤变让人一下子起鸡皮疙瘩,打光像梦一样温暖。由笑到哭的情绪变化是今年最令人难忘的一次观影体验。/还有比两个黑人难民在苏格兰争辩老友记双R恋“We were on a break”更怪异的事吗?

1小时前
  • 五加皮
  • 力荐

前后风格差距有点大啊

1小时前
  • 留半清醒留半醉
  • 还行

”We're all single, male, low priority, past the sell-by dates. Come: Afghanistan, best before 2003; Sudan, best before 2006; Iraq, best before 2005."

1小时前
  • //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