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一集,看KE的时候还没哭过,但是看到Eve去精神科医生咨询的那一段真的泣不成声。
Eve真的太勇敢了。
还有一集,希望Eve和Villanelle能有个好的结局。
PS:最后一张的内容属于自娱自乐,那段实在不好解读,就开了一下脑洞。
哈哈哈,希望大家见谅。
哈哈哈哈。
我真被豆瓣编辑搞疯了,我微博号:psychopath研究所所长。
欢迎喜欢KE的小伙伴关注我!
一起讨论剧情,磕啾迪和吴三爪老师!
微博的图片清楚一些。
乱七八糟的排版和内容,还有高糊的图片,真是太对不起大家!
平时只能抽空手机码字。
各种码字app都在崩,实在抱歉。
最后,希望多多讨论!
谢谢大家坚持来看!
关于《杀死伊芙》,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双女主、百合、姬情、CP。
的确,两位女主角一个是冷酷无情的“小变态”,一个是对破案有着敏锐直觉的特工,两个人相爱相杀,是敌人,同时又很暧昧。
但两人相爱相杀绝不仅仅是本剧的唯一看点,更不是网友打出9.4分的唯一原因。
和前不久热映的《惊奇队长》类似,漫威力排众议选择了布丽·拉尔森担任惊奇队长的演员,作为对男性审美的回击。
《杀死伊芙》也是如此,女主演吴珊卓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那种肤白人美大长腿的美女。
V的冷血精神病、施虐倾向(或受虐)及表演型人格特征,E的反社会、受虐倾向(或施虐)及老妈子控制欲好了,标题就是开个玩笑,另外这篇文章是从属与另一集更帖,但因为太长了,就又单独开了一贴方便排版阅读,有兴趣看前面几集评论的同好可以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作为一个半吊子心理学爱好者,没有资格去下诊断性的判断,所以标题所提到的内容都是指这两个角色从电视剧演出里能看到的一些特征,并不是断定她们就是“什么什么”。
你也可以当我过度解读bullshit瞎叨叨。
在以上前提下,围绕EV两个角色分别展开讨论,另外这个剧里神经症的角色太多了,也会顺带说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前提,以下只讨论这些心理学范畴的特征,不涉及任何现实社会法律规则和道德标准。
看剧喜欢精神病不就是在安全的上帝视角观摩黑暗面的过程嘛,角色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复杂性更重要,不论多喜欢V或E,都请记住,她们是角色,是观众移情的对象,而不是真实的杀人狂和神经症患者。
好,废话讲完,进入正题。
V的冷血精神病(Psychopath)、施虐倾向(Sadomasochism偏sadistic)及表演型人格特征(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V的冷血精神病Psychopath关于V的Psychopath的人设讨论和科普的帖子散落网络,太多了,我无意再重复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但我想比较原著、电视剧第一季到目前第二季第五集,来讨论下V的“病情发展”KE原著第一本看完(感谢义务翻译的大大:http://jzdgq.lofter.com/,感兴趣的可以去下载,记得给大大点个赞。
)在原著的人物设定中,V是非常符合病理上对Psychopath的描述,非常“类型化”。
第一季在菲编主导编撰下,基于原著加入了很多“戏剧化”的细节表现,所以V呈现出了与以往该类型角色很不一样的性格特质。
(可以对比优雅谨慎高学历的汉尼拔看,第五集如果是拔叔跟亚伦皮尔对上,能想象皮尔会被“谦虚的”拔叔从学术上摁在地上碾压。
)第二季到第六集V的角色特征延续了Psychopath的特征,但是,但是,但是要注意这个Psychopath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型和不同以往的人物内在动力。
而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剧情推动下由“E”这个“V”的外部镜像客体带来的。
为什么Psychopath高比例的在罪犯间出现?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都多少会提到跟“自身存在感”相关。
“存在感”怎么体现?
以下我引述两段弗洛姆的观点:“一个生效的人是有能力去做某些事,完成某些事情的人。
能够对某些事情产生效力,就是确定自己并非无能,确定自己是一个活的、有用的人。
能够生效,意味着自己是主动,而不仅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而不仅是消极的。
最后,证明自己是存在的”“成人也一样,需要用能够生效来肯定自己的存在。
要达到效能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个需要也可以由另外的方式满足:有权威压制他人,感到别人怕自己;杀人者观摩牺牲者的痛苦表情;征服一个国家;折磨人或者把人所建设的东西摧毁。
”V在原著第一本和第一季里都在用“花式杀人”来感受自己的生命,体会自己的效能感存在感,直到倒霉催的E捅了她一刀,“存在感”开始有了新的体验渠道。
第二季进展到第六集,V为了能保持跟E的关系,居然学会一定程度的“自律”和“团队合作”。
我不得不说,V的角色持续保持着自身性格结构中“孩子气”的部分(这点编剧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
只不过,孩子气从打翻小朋友的冰淇淋,投注到了跟E的“较劲”中。
在跟C妈和军需官的戏中,抓住机会就演五岁(她自认高E一点)笑四岁的戏码。
在E面前直接挑衅C妈权威的show off,一方面在E面前展现自己,另一方面是Psychopath自我中心和过度自由感就从来没变过,不分场合地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以前V会违反组织要求自加戏剧化的杀人戏码,杀人之后跟K花里胡哨地炫耀(有时候是撒谎避责),但很快就会感到无聊(boring关于boring我又要在后面叨叨一堆),被禁止杀人后还要抢着去杀,都跟迫切需要确认自己的存在感这种动力直接相关。
现在好了,有了粉丝(还想睡粉),这种欲望开始集中到特定对象E身上。
“孩子气的Psychopath”不断的用各种行为跟E摇旗呐喊:“你快看我啊,我为你准备了好多你喜欢的杀人表演哦,我棒不棒?
”到了第六集,为了向E定点演出,V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杀人欲望,开始试着接受与人合作被遥控的工作方式。
我们这就来对比下,作为老师傅的K,她第一季一言不合就拿刀卡着K脖子,唯二出现的合作者里有被她二次碾压的小南瓜。
而到第六集,她只是口头警告E要尊重她,E在听筒里不断老妈子一样地打扰她,她也并未发飙。
一个Psychopath出于自发自愿地与人合作?
我相信从事心理或精神病研究的人都想来围观一下的,而做人类生物神经研究的肯定有把V塞进核磁共振或者脑袋上贴满电极的实验冲动。
关于V不断在提及的礼貌和尊重,横向跟汉尼拔拔叔对比下。
V对于帮了E审问幽灵之后,E没有thank you很受伤,而拔叔偏好吃没礼貌的人。
我瞎猜一下,礼貌和尊重大概是对Psychopath最显性最容易从外部世界感受到存在感的方式,而且反过来,也是影视作品里比较容易展现的他们对他人“有用没用”这种价值判断的表现方式。
“没礼貌”=“没用”=“没有存在价值”=“可以杀掉”V的施虐倾向Sadomasochism英文用sadomasochism,而不是用sadistic,是我个人认为,V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施虐者,而其有着隐性的受虐倾向,两相对比,V的施虐倾向占主导。
从V角色的设定看,说她是明确的施虐者,应该没人会反对吧?
另外要澄清下,这里的施虐受虐并非特指性虐待,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侵犯性暴力虐待行为。
(容我提前吐槽下E,E可能真是一个 性受虐者)佛洛依德认为施虐源于本能(性本能和死亡本能),卡伦霍尼认为施虐源于无望或绝望,弗洛姆认为除了人的内在还要加上社会性格,我这个列举非常不科学,因为他们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就姑且一看,知道学界各有各的说法就好了。
我们先来看看BORING,这个反复在台词中出现的,快成V的slogan的“无聊”。
“慢性抑郁(无趣)这些杀人事件的动机似乎不是恨,而是不可忍受的无趣感和无能感。
有这种激情的人需要证明毕竟还有人曾对ta起反应,还有人可以因为ta而受到打击,ta需要作出一些事情来,结束天天不变的单调生活。
杀,是一个办法,可以让ta觉得自己存在,让ta觉得毕竟还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效力。
”是不是很有既视感?
感觉每句话都在说V对不对?
这段话出自弗洛姆的《人类的破坏性分析》,这段话之前两页全是青少年恶性犯罪的案例,眼前是不是出现E手里oksana的犯罪档案的画面?
但是,我又要但是了。
E跟V建立“合作关系”以后,明显在V身上出现了某种微妙的转化。
“单纯刺激,如果反复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就不再被神经系统计数,因而失去了刺激效果(这是由于神经生理的一个经济原则,一种刺激如果反复出现,便表明它不重要,因此消除对它的知觉)。
如果希望刺激继续有效,就要把程度加强,或者把内容改变(要有新的成分)”-同上来自弗洛姆《破坏性》(要注意“刺激”是不带任何褒贬义,针对不同对象则有不同意涵的。
)如果把V套上主语位置,可以这样表述,在V的案例中,单纯的杀人超过一定次数,则失去杀人带来的刺激效果。
如果希望刺激继续有效,就要增加杀人的数量强度,或者变着戏码地杀。
但是到第二季,V还保持第一季麦当劳式的“更多选择更多欢乐”式的杀戮行为吗?
第五集“免费”审了个犯人,第六集接了不杀人的卧底单耶,真忍不住想xx下,这是多么巨大的职业生涯转型啊!
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呢!
除了单纯刺激,弗洛姆分类了另一种叫“启发性刺激”,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解释下V的变化。
“这种启发性的刺激可能是一本书,一首诗,一个观念,一道风景,一首音乐或一个爱的人。
这些刺激所产生的都不是单纯的反应,而像是它们邀请你,请你主动地去回应它们,与它们共鸣。
由于你主动对它们有兴趣,你就在你的“对象”(实际上已不再仅仅是“对象”)身上不断地看见、发现新的层面,你越来越觉醒,越来越心思敏锐。
你不再是通常那样被动地让刺激在你身上发生作用,按照它的旋律舞蹈;现在,你由于与世界相连而展示出了你的功能,变成了积极主动、有产生创造性的人。
单纯刺激制造驱力(drvie),也就是让人被它所驱使;启发性的刺激则产生努力(striving),也就是使人积极地努力于一个目标。
”感觉可以解释V对于E所有的行为和态度,包括妥协性的行为。
不过关于“创造性”这点我们还是要记住V是个Psychopath,她除了写“培根”油画明信片,还是会优先把创造性发挥在她擅长的杀人上。
我们来看看V表现很好的第二次互助会告白戏码。
她在告白自己以往的内心世界,感觉一片荒芜,感受不到任何事,做看起来所谓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并不真的喜欢。
直到,有个人告诉她,be honestly,don’t be a dick。
效果不错,抹平了第一天的失败,迅速拉近人心开始操纵Amber。
V应该是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虐待倾向在转化(或许从甜蜜的捅刀就开始意识到了),但我并不认为目前的她是非常有逻辑理性的意识到这些变化的根源,而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感知和行动层面上的调整和应对。
以下是我的脑补和过度解读。
V聪明的脑瓜里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E带来的启发性刺激,产生从未对他人或物产生的共鸣和兴趣。
从绝对的自我中心与自由感中探出漂亮的娃娃脸,开始看到自己与外部世界连接的可能性(目前具体对象就是E了)。
她看到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还是E),看到了更多自己内在新的层面。
这些发现太过甜美甚至超过了对Anna的感觉。
于是她开始为了要进一步去获取这种甜美的感受,开始不惜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原则,去进一步加深与E的联系。
但是,是的,我又要但是了。
从来没人说过,这两种所谓的刺激是非此即彼的,现在的V,还是会无聊,无聊到要杀人,也同时积极主动的“变乖”,此消彼长,自我搏斗。
行为上看,人物是在做矛盾的事,但从心理层面,非常地合乎逻辑。
另外,要注意一点,V的告白除了说给监听里的E听,她还是很习惯在用Psychopath的惯用伎俩在使用自己的新感受,目标是操纵Amber进而接近Aron。
谎话最高的境界,可能就是真假掺半,比例按情况调控。
从剧情看,V不是准备型学霸选手,看资料背资料这种她玩不来,她更擅长的是假装共情的情绪控制。
又要再表扬下这集里V的自律了,换成以前,在被皮尔这个控制狂虐待狂学术羞辱之后,皮尔应该会死得很难看。
V只扇了他脸,太有进步了,所以啊,自控自律是个好东西。
V的表演型人格特征(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贴一段DSM5(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五版)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
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
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
总是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言语风格是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
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
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为亲密。
但我个人非常明确地认为,V不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但她的内在结构中有一定表演型人格的特征。
Psychopath为主,有一定成分的HPD。
而且,谁叫人物设计地又漂亮又会穿衣服呢?
怎么戏剧化,都会有E狂热追星。
K的设定则是稳定锚作用,太清楚她的底了,不吃那套。
默默吃着膨化食品,你演,我看你跟我演。
必要的时候还要劝住那个老妈子“女朋友”给她点空间。
E的反社会Sociopath、受虐倾向Masochist(可能还有施虐Sadistic)及老妈子控制欲在谈诸多特征前,我要强调下,E自我中心,极度自我中心,越来越自我中心E的反社会SociopathE在第二季里Sociopath的程度就如演员访谈里说的一模一样,持续滑向黑暗中,从一个有反社会行为的人Sociopath滑到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我看也就一步之遥。
再加上C在第五集里对任务目标高于V违规杀人行为的默认,这给了E相当危险的暗示与鼓励。
E摇摇欲坠的道德感和良知,真的前途堪忧。
V一直非常笃定地告诉E,我们是一类人,在不同场合不断重复暗示明示。
第六集里不断在表现,在抢E早餐时,在提醒E尊重自己时,都是一个意思,我们两一样,不要觉得自己比我就好到哪里去。
请允许我回溯下时间线,跳到第一季第五集,E拆穿V满嘴谎话的时候说的那句台词。
“You are an asshole。
”第一季第八集和第二季第六集,都提到了honesty。
一个叫V honestly don’t be a dick的家伙,自己才是一直都不honestly的asshole!
好想给E的办公桌贴个大标签:“认识你自己!!!
”E对待自己的丈夫,在关键问题上从来都是采取回避问题的态度,从来不说真实感受,甚至编瞎话,从第一集到现在,一直。
她对Bill绝对比对Nico坦诚,可Bill这个有利的人际支持被V给捅死了,连接正常社会的一根有力稳定柱说断就断。
反观下,E在什么时候停止他人对自己黑暗面的下意识回避或反驳,在V直接点出来她的反社会特征的时候,类似第五集V在早餐桌上跟她说“like us”的时候。
我跟朋友讨论了下,这种下意识的否定和撒谎,可能源于某种安全感需要,be normal and decent 很难,能不破就不破。
说E完全没意识自己的反社会吧,我是不信的。
你大姐大学是读相关专业的,你跟我说你完全不知道?
bullshit!
但一边享受这种反社会的快感,一边无视自己的回避,一边狂热追星V,一边跟V强调自己normal?
你个自我中心的Asshole!
一个坦荡的Asshole和一个自我否定的Asshole的权力争夺战,这心理张力够再写两季。
下面呢我要严肃回来,为什么Psychopath的V那么笃定Sociopath的E跟自己是一类人?
到DSM5(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五版),Psychopath都没有单独列项,而反社会人格障碍则有明确的列项和诊断标准,注意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特征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病理性的诊断,而后者更多用于人格特征描述。
从精神病诊断的权威标准来看,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中间有太多相似症状和表现,Psychopath有可能发展到ASPD,但ASPD的种类却比P要多。
虽然目前E还在S和ASPD之间摇摆,但很容易就明白V为什么笃定了吧,表现特征太像了。
就像猫互相闻屁股,闻到类似的信息素一样,哎呀,你好呀,忍不住就往上蹭。
真疯起来,不好说她们两谁更吓人。
E的受虐倾向Masochist(可能还有施虐Sadistic)明确单指性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第六集开场两分钟的SM大戏。
还记得第一季第三集里E贱兮兮地问Bill的同性恋倾向,Bill提到玩过五种SM游戏时她的反应么?
还记得第一季第八集,Kenny也在场,E嘴又管不住问C跟K房间里为什么大乱时没礼貌的态度吗?
Kenny本来就有点亚斯伯格社交障碍,这嘴是有多欠才问得出来。
E唯一一次有点表现出虐待倾向,是在捅刀戏,但我认为当时的杀人欲望是严重超过S倾向的,可能有一点,但微乎其微。
V在院里淋雨旁观之后,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点,V在性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S倾向,但作为一个虐待倾向比较多的选手,转化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V这段戏里的表情很微妙,微妙点在于几乎没有表情,就是严肃的注视。
我又要过度解读一下,学习力突飞猛进的V这时候可能真的在思考,E的内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
可能并没有太多悲伤嫉妒的情绪,而是试图搞明白,那到底对E来说是什么?
也许同时还有点性幻想,毕竟刚刚惹过Nico,给过Nico真挚的建议(你可以跟你老婆试试)。
但我也不认为V会代入Nico,毕竟是个“放着我来”性格的V,最可能的大概是threesome。
再说一次,E真的骨子里是个Asshole,第二天早上可以沐浴在美好性生活的愉悦里,忘了欺瞒老公的事实。
这段戏跟第一季第一集里E跟老公说V的案子时反应明显的映照,说完V一个小伤口就要了受害人命,E直接赞美 impressive,老公则正常人反应 so awful,E听了才改口and awful。
现在好了,自我中心发展到完全无视老公早上起来明显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还沉浸在自己的one-night stand的愉悦中。
你个自我中心的抖M!
再贴一条:“认识你自己!!!
”Nico这个角色真的惨,先被V刺激到回家S老婆,然后又被习惯性无视。
逼着一个没有S倾向的人S别人,基本等于被喂屎。
这集标题“希望你喜欢传教士(体位)!
”黑色幽默了。
E的老妈子控制欲这条纯吐槽,纯粹是我对E角色设计的一点猜测。
一般提到这戏,说猫鼠游戏,大家的刻板印象大多是E是猫,披了个M15的皮嘛,V是鼠。
但我觉得恰恰相反,从心理层面V才是猫,第一季里玩得E团团转,E是鼠,收个行李都能被吓半死。
但现在猫鼠角色在互相渗透,对,渗透,不是简单的对调。
E的职业经历根本没拿得出手的针对特定对象的成功案例,只能算半个探案人员,终于拿到了幽灵的线索还是靠她的女巫(V的拟猫化应该是绿眼睛黑猫吧,我最喜欢的品种,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所以她在第六集整集里探案剧情中表现出来的不专业,想控制V按她的办案方式行事都体现出一种非常细碎的老妈子感。
V擅长杀人,要控制特定对象的行动,而不是摧毁,确实是个挑战,但V忍着羞辱没把皮尔给干死,应该是尽最大的努力了。
(不过给个杀人狂这种练习机会,真的好吗?
)另外聊聊那个冤死货车的女人,V的动机高比例在于扫清障碍,功能性的杀人,剩下的是给E看,用行动告诉E,不要总是不honestly,总自以为可以控制她,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存在。
E看到当面杀人的戏码以后,反应很有趣,先本能受惊身体一震,但眼神最后又转回有点意味深长(?
)真搞不清她是不是又性奋了。
每天的工作有可能都要冒着湿着内裤的风险,真的健康吗?
(好了好了,我又bullshit了。
)一个半吊子跟另一个半吊子合作,且看后面两集CK父母如何推进(调教)他们了。
我他妈太啰嗦了,终于啰嗦完了,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
#Killing Eve#出到第二季第三集了。
这一集的海报明信片是图5:口红💄。
口红是薇拉内尔悄悄放到伊芙包包里的,是关于电梯谋杀案凶手的提示。
薇拉内尔料到伊芙会使用这只口红,就像第一季里会用她送的香水穿她挑的礼服一样。
于是她在口红里加了点料——刀片!
毋庸置疑,伊芙抹口红的时候割到了嘴。
这是对第一季最后一集伊芙捅了薇拉内尔一刀的报复,只是比起那粗犷豪放的一刀来说,这口红藏刀真真是薇拉内尔最温柔浪漫的示爱,对比伊芙的拔刀相向更加凌厉细致。
你捅我一刀我就削你嘴唇一下,这样相爱相杀的暗示也只有伊芙才能体悟、消受得住。
所以说看似一正一邪两个阵营的伊芙和薇拉内尔,惺惺相惜呢。
不过,这一集里,所有人都在用“伊芙对新出现的杀手更感兴趣”来刺激小变态,而且屡试屡爽,薇拉内尔的自信遭到了打击👊
当然这一集还是有“糖”发。
当伊芙带领武装👮♀️来剿灭薇拉内尔的时候,小变态却并不在207号房间。
走廊尽头的201号大门紧闭。
伊芙走过去,用手抚摩着木质房门,门里面的薇拉内尔发出满足的沉重喘息,隔门神交那几秒简直了,两人难道不是真爱?
如果这都不算爱?
在一起反而可惜,就这种你追我藏的调调最好 ,小变态不要太可爱:她为爱挨刀,为爱走天涯,为爱痴狂;而伊芙已经是丧心病狂[捂脸]。
后续走向,期待下周更新第四集!
🎉【本集看点】隔门神交🆚口红藏刀
ke207在IMDB和烂番茄评分很高,而第二季整体评分,包括豆瓣评分,也高于第一季,ke是优秀作品毋庸置疑。
而第二季播放月里,多数深爱第一季的观众会觉得自己在看一部新剧。
当然这不妨碍第二季俘获了更多的观众。
它更像是反类型的爱情剧,塑造了迷人的角色,加入了更多戏剧冲突,引人入胜之余更多的输出了大众娱乐。
两季剧集非常典型地给出了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演绎方法下,如何走向两种风格的真实案例。
而第二季真真切切地把第一季营造的迷人的古典美转换成更娱乐的大众审美。
爱情片更专注于情感双方,塑造迷人的双方人物,并在两人之间设置各种障碍最终使其情感升华。
第二季的每一集都或多或少的呈现出这种气质。
最好的证明就是双女主不在同一场景出现时就会用交叉剪辑,同一场景就会使用升格镜头,提升了浪漫效果。
比如201,204,207(图一二三)就在结尾明显用交叉剪辑,仿佛两人心有灵犀,在情感中找寻彼此。
202,203(图四五)两人遇而不见,都用了升格镜头,慢动作让画面唯美浪漫。
201结尾
204结尾
207结尾
202的遇而不见
203的遇而不见有反类型改变的是205,本来爱情剧里应该有浪漫情节的厨房段落处理得既深情又紧张,这是对第一季的继承,虽然水准有限,但是没有明晃晃的调情让情节不落俗套。
不过205也是全季最割裂的一集,villanelle在204结尾的痛苦和觉醒没有延续,eve在集装箱外的冷淡显得莫名其妙,厨房后的黑屏和省略集装箱里villanelle与ghost的对峙都证明编剧在对205的情节处理上稍显无力,但是反观其他几集就可以知道编剧在塑造角色魅力和处理爱情关系上还是很有心得,不可否认也有神来之笔。
再次证明第二季偏情感剧就是Niko这条支线,完全是家庭伦理剧写法,无论是引入gemma这个人物还很莫名地安排Niko搬入她家和eve小闹gemma家这些情节,还是反复描绘Niko和eve性关系的不和谐,都很狗血地表现一个目的,Niko和eve不合适,引发观众对Niko的反感。
两场villanelle和gemma同时出现的戏虽然因为jodie的出色演绎非常有趣,但是让villanelle深入夫妻感情之间的情节过于家庭剧的类型化,甚至有可能触碰道德边际,这些内容原本剧集是非常淡化的。
由于208还没有出,本周引发大量猜测,其实纵观第二季的脉络可以大致预料,至少可以明确会不会是伤心难过的结尾。
如此浪漫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构架出的必定是浪漫的,也可能稍有忧伤的结尾。
但是由于第二季基调毫无宿命感,情感直白而非内敛,并不具备古典美学里的悲剧色彩,因此并不会有太大的反转,请拭目以待。
S2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知道小变态畅想未来多么美好,就一定埋着炸弹——果然,eve看见了小变态其实有枪,是故意逼她为救自己杀人的。
然后两个人大吵一架,eve坚持要走。
聊这段之前的吧。
eve的确清醒知道自己对V的爱,听到安全词的时候立马担心得快跳起来,马上去救V,连中了一枪的雨果都不管了,可以看出来在eve心里V的安全高于一切了。
即便雨果受伤在地不及时救治可能会死。
也挡不住她急切要去救V的步伐。
于是这个明明面对生死时相当怂的eve,危险来临时吓得全身颤抖,却在去救V的时候那么无所畏惧——手无缚鸡之力,不知道可能有多少保镖戒严,单枪匹马地就冲过去了。
手里唯一的武器,是一把能否近身都成问题的拆信刀。
有没有考虑过一开门被皮尔拿枪指着呢?
明晃晃一把刀拿在手上。
我想大概没有。
她就是满脑子“V不能有事”就如勇士陷阵,那一瞬间可能失去V的恐惧反而赋予她英勇。
开门那一瞬,她是颇为滑稽的从天而降救世主。
这样的体验或许也是V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
意料中是她的计谋,意料外是被人这样保护。
这份新的体验让她对eve的爱更深厚。
所以她被康斯坦丁抛弃后仍有一份倔强——还有人,至少还有eve,可以坚定地选择我。
eve于她,不仅是partner,lover,或许多上一层羁绊的family意味。
她愿意和eve浪迹天涯,逃亡也变得浪漫迷人。
她会为她做她喜欢的牧羊人派,当中好吃的秘诀还是她用枪逼eve丈夫说出来的,只为讨eve欢心。
她会和她一起在下雨天窝在屋子里看挑选的电影,在摇曳的烛光中喝下红酒。
她甚至顾虑到可能eve会担心一路上的花费,开心又宠溺地说:“Don't worry.I have money.”感叹小变态演得真好,和eve争吵时,“You’re mine”这句说得那么笃定,就像她对康斯坦丁说“No.Without eve.” 完全是个固执的小孩。
她坚信eve会来,没有eve她就不走。
等不来就笃信eve遇到了麻烦,拿上小手枪去救老婆,又耍了个小心机,故意让自己置于险地,让eve为了救她不得不亲手杀人。
拉着eve走时顺势靠在她身上,回头看着尸体得意的窃笑也太可爱了。
所以小变态飘了,得意忘形畅想未来后把枪露出来却忘记藏回去。
eve非常失望她利用她。
这一段也有比较有意思的点:eve最开始只是疑惑问她为什么有枪,尚未直接盖章V设陷阱。
V本可以撒谎,而她没有。
当然当时情况紧急,她们从酒店逃出后就一直在一起。
V没有个人时间可以制造获得枪的途径。
但她是精神障碍患者。
一个特点就是习惯性撒谎。
这一点可以对照之前她出任务后面对康斯坦丁时不眨眼说出一句接一句的谎话,丝毫不在意谎言的合理性与会否被拆穿。
V明显被eve询问时选择了逃避,而一个精神障碍患者选择逃避的方式竟然不是说谎话,这颇有意义。
至少可以表明她下意识不想骗eve/明白eve得知自己说谎话会更生气,无论哪个想法,都足以证明eve对她而言独一无二。
她在意她的想法,她想尽量不欺骗她。
这也是一段真正感情建立的前提——顾虑对方感受,对对方坦诚。
而eve坚持要走后——迎来了本季结局最高潮——小变态对着eve离开的背影,开了一枪。
镜头拉高,小变态转身就走,背后是eve倒地的身体。
再看一遍这段对手戏,会发现V的所有耐性大概都押在eve上了。
啾迪充分演出了V一次次强压怒火的忍耐,诠释在每个皱紧的眉头,颈动脉的剧烈收缩里。
她一次次压下怒火变成试图缓解气氛的笑声,eve逼问时她本能地退后,被这样质问仍忍不住想亲吻eve来宽慰对方。
甚至在eve回答不爱她后着急地说“I love you”。
她为eve示好太多次了。
如康斯坦丁所说,她因eve变得脆弱。
她努力证明自己爱eve,懂得爱的含义所说的“I do”那么倔强坚定。
没有人会不动情。
eve铁石心肠吗?
并不。
eve这一集的表现符合常理,易地而处只会比她更震惊愤怒。
第一次杀人的恐惧和阴影不是电视剧中轻松的一笔带过,何况是被自己倾心去救的人反摆一道。
eve对爱的理解是常人理解的保护,是“爱一个人就不会强迫他做有害的事”,也是“爱一个人就不应该让他陷入危机”,虽然这一点eve似乎也没做到,但不妨碍她这样认知。
只是这个常理,不是V世界的常理。
所以她无法理解,明明两个人能在一起的生活近在咫尺,eve却要离开自己。
她只知道,她唯一剩下的,最骄傲珍视的,也要离她而去了。
V的世界里没有放手,她能做的只有开枪。
这一结局完美呼应第一季结局eve捅V的一刀。
介于小变态对爱的理解是“爱一个人时,你就会做些疯狂的举动。
” V的这一枪表达了自己对E非同寻常的爱意,伴随着heartbreak。
另一种意义上,这一枪或许也能给eve更新的情感体验,推动eve的黑化。
正如那一刀让她们之间的关系成为宿命,再也纠缠不清。
这一集里eve和V分别面对卡罗琳和康斯坦丁的隔空对话是我很喜欢的。
“她不会为你也这样做。
”“你不知道她。
”/“可能她已经跟卡罗琳走了呢?
”“她不会这样做。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彼此。
我们绝不会抛下对方。
这是真正意义上两个人对对方的正式告白,对所有人的宣告,对这个世界发出的公然挑战。
这是对V费尽心思的嘉赏。
她眼里没有世俗道德,没有爱是放手,她爱eve,就一定要得到她。
V爱得自私,又独特的赤诚。
像伊甸园的蛇,一步步引诱eve堕落到她世界里真正的食色乐土。
精神障碍患者无法体验普通人的感情,但V察觉情感的能力其实远超常人。
她总是一语中的eve内心的感情,骄傲地宣告eve对她的关心。
这让她们的对手戏充满了调情的意味。
彼此吸引,又彼此救赎。
没有谁曾说尽头不能是地狱。
“如果你在我身侧,便没有手足无措,无所谓再堕落一点,与你共度地狱极乐。
”毕竟以后的下雨天,有个可以一起看电影的人了,不是吗?
不懂就问系列,我也没想到我还会来写几句。
我一直觉得205的厨房有种怪异感和别扭。
那是不是因为机位确实很别扭呢,也就是拍摄演员的高度不太一样。
图中明显eve的机位更低图中明显拍eve的摄影机更低,也或者因为她向前动了导致距离变化?
而整个s2中v和e站立对话多以摄影机低位拍摄(208最后一场戏也很明显我懒着截图了)。
到底有什么更强烈的用意我解读不出来。
低位拍摄这个事情当时看剧就感觉到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点我也归类为s2的缺点。
都是低机位拍摄
摄影机比演员面部低
前篇:关于Eve的变化Eve到底怎么想的?
Eve到底爱不爱Villanelle?
Eve为什么去找Villanelle的时候要带着一队MI6?
这集Eve为什么那么怪?
……我觉得在考虑这些之前,我们可以先捋一捋Eve这个人。
在第一季开头的几集,通过一系列故事的发展,我们了解到Eve的为人,她是一个MI5的文职人员,不在前线工作,不会舞弄刀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对英国的人事方面不懂,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她的工作性质,有出入大家可以指出)。
年纪四十多岁的样子,性格比较随和,和普通同事关系很好,有一个挺关心她了解她的直属上司,有一个非常热情的下属,也有一个吃饭很可笑的上司。
有一个很爱她的又特别顾家的老公,婚姻至少看上去是十分幸福的。
还没有孩子(可能是丁克)……她加班时候会抱怨,会开晨会时候偷吃早饭,听到同事说的养身好办法也会努力尝试……她就跟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一样,过着“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
但她其实不太满足于此,她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对罪犯的侧写有非常准确的判断,是一个天生的侦查高手,她会私下里做案件的收集和整理,她有秘密的小爱好研究她的偶像“跨国女杀手”,这个爱好亲密的人大都了解,但很可能没人知道她竟如此痴迷。
第一季第二集,卡洛琳“面试”她的时候,她详细的说了自己的动机和想法: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Eve的人设就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对罪犯研究特别痴迷的中年职场女性。
她当时觉得沉迷于研究她的偶像发展她的爱好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风险。
这个兴趣爱好就是她普通生活的调味剂,是她保持生活激情的动力。
以上是Eve在遇到Villanelle之前的人生。
过了四十多年的人生!
之后就改变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Eve,做了四十多年的普通人,突然觉得自己变了生活变了,你会怎么样?
)在第一季Eve对Villanelle的追逐过程中,其实就是Eve在探索自我的一个慢慢纠结过程。
整个来说是一个由觉得自己没什么(只是一心一意抓凶手)到觉得自己可能有什么(意识到了想这样做有些问题)的过程,分水岭我觉得应该是收到Villanelle给她的衣服和香水开始。
下面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先是简单的觉得无所谓“我作为一个狂热粉丝只是对偶像大大比较欣赏罢了”(第二集对卡洛琳的坦白)
之后“偶像大大注意到我了,我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有点小兴奋,千万不要被踢出团队不能再继续研究她呀?
”(第三集Villanelle专门用她的名字签名以吸引她去德国,周围人都担心她安危的时候,她自己在担心被踢出团队。
)
再之后,仇恨:“这个死变态居然杀我朋友我让她不得好死”(第三集Villanelle杀了Bill,Eve在葬礼后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想其实法持续了一季)
接下来:“我靠这变态居然给我送了这么对衣服给我赔罪?
我要继续找她!
”(第四集Villanelle寄了满满一箱子漂亮衣服,周围人都担心她的安危,劝她缓缓,但她表示坚决拒绝)
「这里表白一下KillingEve的配乐,Eve收到Villanelle送的衣服和香水那一刻,应该是她心底开始改变的时刻,可以看一下配乐,真的恰到好处」:
我觉得,在这前面,其实都是Eve在心无旁贷的抓Villanelle,没有注意到自己对Villanelle的关注度已经不太正常。
再接下到第五集,开始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这个变态对我如此不同,如此感兴趣,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不能错过她,我需要冒这个风险,我一定要亲眼看着她!
”(第一季第五集,冒着自己和同事被杀的风险,面对同事的恐慌,独自下车和Villanelle对峙,这时已经能感觉到Eve对Villanelle已经开始某种产生特殊的感觉,下车后Villanelle的试探及“飞吻”可能又加深了Eve感知种奇怪情愫的程度)
然后,越来越不对劲,也越来越复杂:车站前的捶碎玻璃:“我是怎么了?
我为什么会这样!
”回家后闻香水试衣服:“我到底是怎么了?
”「这两段的变化,吴老师刻画的非常非常深刻,我之前分析过,所以就不多描述。
」和Villanelle吃饭之后,提起最让她伤心的bill,Eve还是坚定的认为:“虽然我有不对劲,但是她就是个变态,我要给bill报仇,我要杀了她。
”
再接下来,面对老公Niko的质疑(这个质疑其实我们观众都觉得是对她最了解的评判,但是她完全不承认,表现在打了Niko一巴掌,然后推开他,还推了两次:这就说明要么当时的Eve觉得Niko在瞎胡说,要么就是被突然的指出了自己的错误而出于自尊的下意识的回击。
不管是哪一种解读,都能看出,她是非常矛盾的。
)
争吵过后的Eve还是毅然决然的和卡洛琳去了俄罗斯去找Villanelle。
但无比纠结的她一到了就给Niko打电话:
后面还有一次打电话是在去见了安娜之后(可能是听说了安娜老公被切的原因,出于对Niko的担心?
或者是看到Villanelle对安娜的上心让她略嫉妒?
)Eve对Niko说了很多好听的话,其实这也能表明Eve对内心的纠结。
我们如果把Niko当做是Eve内心的“正常生活”,那她在Niko和Villanelle的问题上的无比纠结,也能代表是她对正常生活和自己向往生活的选择的纠结。
卡洛琳在酒吧的开导也为Eve后来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抓住Villanelle”而做了铺垫。
(后来发现,Eve把“为了全世界的安危”这种扯淡的话当做了所有后来她行动的借口,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催眠”,她靠这个来自我忽略“自己已经被Villanelle深深吸引”的这个最接近她本我的真实内心)
其实,我觉得一直到第八集Eve找到了Villanelle巴黎的住所的时候,她还是处在“虽然我有些不对劲,但是你是变态,我要给Bill报仇,我要杀了你”的那种自我“催眠”中。
所以,Eve的大段表白,我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真的是为了抓她而日思夜想,一方面是通过这种“软话”来欺骗她使她放松警惕。
真正的觉醒,来自于那一刀捅下去,Villanelle反应。
“I really liked you,It hurts!”
Eve看到了Villanelle的脆弱和真心,顿时慌了神。
我们都知道,这一刀是教会了Villanelle感受疼痛和爱,但这一刀,何尝不是让Eve认识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呢?
之前建立的“催眠”“假我”在这一刻顿时土崩瓦解:“我是不想让她死啊!
我不想看着她死啊!
我在干什么?
我要救她!
”这样,突然的发现自己内心的恶的萌芽,发现了自己一瞬间的对杀戮的渴望,发现自己也承认了自己对这个精神病的不同寻常的情愫(这里感觉也不是爱情)。
然后,第二季,我们自然而然的看到了Eve的变化,完全就是,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之后的那种恐惧的蔓延。
按照Eve本身的性格来讲,她当然会继续选择“否认和逃避”。
而且这里的逃避是从第一季的没有特别清楚的状态转变成现在的这种完全刻意的回避。
卡洛琳都看不下去了:
所以第二季第一集用那么大的篇幅描述她的害怕和纠结,第二集也是重点表现她那种自欺欺人的否定,都是在给Eve后来的各种行为做着铺垫和解释。
所以再回到开篇的问题: Eve到底怎么想的?
Eve到底爱不爱Villanelle?
Eve为什么去找Villanelle的时候要带着一队MI6?
这集Eve为什么那么怪?
这都是因为,Eve还在纠结啊,还在和自我做斗争啊。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她更不知道自己爱不爱Villanelle,带MI6是因为她觉得她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全世界的安危”而必须这么去做;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怪。
在最后,Villanelle在车里哼唱的歌曲,何尝不是V对E的隔空喊话呢?
Listen to your heartI know there's something in the wake of your smile.我看出你微笑中的忧伤I get a notion from the look in your eyes,yea.我看出你眼神中的彷徨You've built a love but that love falls apart.你经营的爱已分崩离析Your little piece of heaven turns too dark.你小小的天空已黯然无光Listen to your heart倾听你的心声When he's calling for you.当他呼唤你时Listen to your heart倾听你的心声There's nothing else you can do.你别无选择I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我不知道你会去何方And I don't know why,我不知道为什么But listen to your heart,但请倾听你的心声Before you tell him goodbye.在你要与他道别之前Sometimes you wonder if this fight is worthwhile,有时你不知道是否值得一战The precious moments are all lost in the tide,yea.宝贵的时光都已烟消云散They're swept away and nothing is what it seems,它们荡然无存,一切都变了样The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your dreams.只有回归梦想And there are voices心灵的声音That want to be heard.忍不住要呼唤So much to mention要说的太多But you can't find the words.你却不知所措The scent of magic,魔幻般的香气The beauty that's been曾经的美丽When love was wilder than the wind.当爱比风还要疯狂I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我不知道你会去何方And I don't know why,我不知道为什么But listen to your heart,但请倾听你的心声Before you tell him goodbye.在你要与他道别之前正文:这一集看完觉得实在是太精彩了,反复看多少遍都不为过。
看完我就在想,Eve和Villanelle还非要啥同框呢?
这对CP已经达到了一种随时都能隔空神交的地步了,刻意在一起倒没什么意思了。
这一集给人的感觉就是挺细腻的,描述两个人感情的细节做的很好。
所以为什说可以反复看很多遍呢?
因为两个人的表情变化都很有戏呀。
这一集Eve的变化比较大,而且她的行为比较不容易让人理解,所以我先从Eve的片段看起。
1.Eve和康斯坦丁本集开始,紧接上一集,卡洛琳带Eve见到了本以为已经死亡的康斯坦丁。
Eve看到活着的康斯坦丁应该是非常震惊,但是她此刻的目的其实比较明确,就是套出关于Villanelle的确切位置。
这里为什么Eve一定要找Villanelle呢?
除开致命吸引力一说,从现实上考虑,她也必须找到她。
我们知道,Eve已经完全接收了前两集Villanelle给自己发的“信号”(法国的苹果和巴斯尔登的马桶刷以及电话里的谩骂)知道了Villanelle不仅没死,而且还在杀人,更重要的,她对自己可能很生气。
Villanelle骂她“piece of shit”那点,可能也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Eve作为一个大体的正常人,她是怕死的,怕自己死,也怕家里人死,所以为什么后来带一队MI6,除了之前分析的自我认知不到位外,还有一点就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考虑吧。
知道了这些,再来跟着剧情走:Eve首先对康斯坦丁“重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和卡洛琳绝对有什么交易”,前面两集看来,Eve对卡洛琳还是很有防备的,第一集卡洛琳在很多事情上明显的对她保留,让她对卡洛琳也是各种保留。
卡洛琳总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透露给她一些信息,关于Eve在意的想知道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剧里第一季挖得坑,卡洛琳是一个都不填,所以Eve知道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谁,只能靠自己来想办法。
于是,一个回合下来,Eve很快就了解到了康叔的“软肋”就是他的家人,这也为她以后以家人来诱惑康叔说出Villanelle地址的情节做铺垫。
之后Eve“自然而然”的提到了Villanelle。
我觉得这一幕里,Eve的动作做的蛮值得推敲,她在问Villanelle的去向的时候,没有直视他,而是边问边摸着额头。
前面问卡洛琳开什么条件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动作。
(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掩饰心理,Eve下意识的选择了摸头来显示一种不经意,其实更体现了她对于这个问题的在意性,对Villanelle的在意性)
之后康叔发表了他对Villanelle的看法:“好饿的毛毛虫”理论。
康叔认为,Villanelle是一个特别消耗他人的人,侵蚀你的思想,让你脑子里除了她什么都没有,最后完全占有你。
我专门去找了原绘本来看,这是一本在国外普及度非常高的幼儿读本,讲的是:从一个卵里钻出了一条毛毛虫,它很饿,于是便开始寻找食物。
它从星期一吃到星期天,从小毛毛虫变成了大肥虫。
它给自己造了个茧,在里面待了大概两周,然后,啃了个洞钻出来,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主旨在于教导幼儿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以及对“饮食节制”的需要。
在我看来,除了觉得贪吃的毛毛虫确实和那个嘴不停歇的Villanelle比较像外,其他的倒还没发现别的有趣的梗。
(第一季里我们的Villanelle从第一集吃到第八集,这一季倒是节制了不少)
除了“消耗你”外,康叔还指出,被Villanelle爱的另一个恐怖点:她会爱你至死。
并且列举了三个“典型”,安娜,娜迪娅和他自己。
关于理解这一段,我们先再来看看psychopath的表现(我们大多把psychopath翻译成“精神变态”,和反社会人格有些混淆,但我后来查资料发现,这两个还是有一定差别的,psychopath更多的表现其实是“冷血”,也就是情感感知的障碍)他们对他人没有怜悯心、很charming、有超越普通人现实的自大感(即便被抓了也还是坚信自己肯定能脱身)、操纵他人等等等等,我们知道Villanelle是很典型的一个psychopath。
按照这个说法,再看看第一季Villanelle的表现,发现她其实是几乎体会不到人类复杂情感的,所以说老康列举这些并且如此“苦口婆心”,对Eve了解Villanelle有意义吗?
我个人觉得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信息。
康斯坦丁此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家人”,所以他绝不会单纯的好心的无偿的给Eve提供她想得到的信息,所以他采取的策略:1 吓住Eve,别让她再继续搞事情,因为她继续搞事情会让Villanelle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2 提供必要的信息:他没直接否认他知道Villanelle在哪,但也不会轻易的告知她到底在哪,so如果Eve想了解更多,除了等价的交换,没别的办法了。
还有,他本人真的很关心Villanelle吗?
我认为,也许可能有那么一丢丢,但是他更关心的还是他自己。
所以说,对康斯坦丁一席话就否认Villanelle的变化,以及CP关系进展的,我觉得还是先别下结论的好。
Villanelle在第二季的表现真是惊艳全场,目前为止已经解锁了“稍稍的同理心”“惊恐”以及“嫉妒”等人类基本的情感体验,你再说她毫无感情,只会恨什么的,未免也有些片面。
还是那句话:理论上psychopath无法治愈,但是如果Villanelle只是个普通的psychopath那故事就不会这么精彩了不是吗?
本集第二次Eve和康斯坦丁的碰面就是Eve拿“家人”的地址来要挟他说出Villanelle的地址这一幕。
加上前面康斯坦丁和卡洛琳吃饭聊天时的铺垫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但是KE毕竟不是普通的剧集,康斯坦丁也不是普通的人物,加之后来康叔带走Villanelle“干票大的”这个操作,让我不禁怀疑,这个老狐狸是不是又在像第一季那样,打完感情牌后反杀?
他现在是在拿着“家人”做挡箭牌,来挡住其他人窥见他其他目的的视线吗?
且看下一集发展吧。
2.Eve和Niko上一集已经做好了铺垫,这一集我们看到Eve和Niko的关系持续恶化。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此时的Eve还是处在“我要讨好Niko”“我要回归正常”的那种自己给自己建立的行为标准里。
但是又做的不情不愿。
比如她大清早给Niko做了奇怪的早餐,却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被女同事嘉玛刺激后,在Niko教室里各种“美女诱惑”,却在发现一个苹果之后马上警觉的搅乱了Niko的聚会。
这种矛盾设计的其实很好,至少让Eve这个人物更加具有现实感。
下面,重点讨论一下“Eve吃醋了,所以是不是还喜欢Niko”这个问题。
在谈论这个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嫉妒这个心理状态。
心理学上说嫉妒可以分为三种“envy(嫉妒)”“jealousy(吃醋)”和“shame(羞耻)”。
他们都是由不安全感引起的。
这三种感情,在一定程度内的表现,其实都是人类的天性。
小孩从生下来起就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但又会时常觉得自己不是父母感情中的一部分而产生嫉妒,当有新的成员出现时,也会因为父母对新成员的更加照顾而产生嫉妒情绪。
这三种情感是不太一样的,我们重点讨论此刻Eve正在经历的jealousy(吃醋)这种心理。
如果说Envy是“羡慕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那么jealousy就是“害怕自己失去本来拥有的东西”,他来源于我们对没人爱的恐惧,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怀疑,还夹杂着对假想敌的优点的嫉妒。
这是在“无安全感”的情侣关系中最常见的表现。
由此可见,其实很多时候吃醋就是人类正常的心理表现,单纯以吃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还喜欢别人,未免有些有失公允。
由这个问题再加深点可以探讨一下,亲密关系的两种不同的“喜欢”,以来区分普通占有欲和真的喜欢。
亲密关系中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自我服务导向的喜欢”:我们所喜欢的对象,是我们某种欲望所指的对象,我们在这种喜欢上,本质渴望的是对自己自身需求的满足。
第二种是“自我付出导向的喜欢”:这种喜欢可能仍然是出自于自身的欲望,但是却不止于此,在这种喜欢之中,我们尊重我们喜欢对象的主体性,我们能够把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必要时我们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开使得对方获益。
这两种都是“喜欢”,但是第二种当然要更适于正常人类所体验的情感,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心,要看的正是每个细节,看看他有没有适时的妥协。
了解这些后,我们再来看看Eve,她吃醋,她有占有欲,但她是出自真心喜欢吗?
并不。
她其实对Niko完全没有妥协,可以看看我上面所总结的她的“不情不愿”的做法,这些完全看不出一丁点的关爱,可以说,她的吃醋和占有完全是出于人类的本能。
她此刻对Niko属于一种“自我服务导向的喜欢”,是她对“保持家庭完整性”“保持自身的正常性”的欲望的喜欢,“喜欢”Niko是她对自身需求的一种满足。
这也跟她一直以来的人物性格比较匹配,所以我并不觉得Eve真的有多在乎Niko。
3.Eve和肯尼这一集Eve在对待肯尼的态度上确实有些“混蛋”,当然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变化和纠结那就是追逐Villanelle已经成为Eve此刻最重要的一切,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已经到了魔怔的程度。
肯尼一直以来对待Eve都是忠心耿耿,第一季的时候我们看到,肯尼即使违背母亲的意愿也会帮助Eve,甚至有的帮助是不合规矩的(第一季为了帮助Eve找到筹码甚至拿到了母亲和康斯坦丁的情书)。
所以在谈Eve和肯尼之间关系的变化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下属,肯尼一直无条件的无保留的服从Eve管理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想原因应该是:那就是出于对Eve工作的认可以及她自身的人格魅力。
当然还有对Eve的信任。
然而,我们看看这一集Eve对肯尼做了什么,为了拿到“筹码”,Eve要求肯尼为自己提供康斯坦丁家人的位置,这无疑增加了无辜的人的危险程度,善良的肯尼肯定会拒绝,但Eve为了逼迫他服从,说的什么?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这里的Eve就像是一个不近人情的领导,原本的平易近人和善果敢的形象全无,化身成了一个为了私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纯粹的管理层。
所以,即使事后,Eve道歉,主动求和,也很难挽回这段信任关系了。
Eve为这段干瘪的道歉所找的借口,连她自己都开不了口:
值得思考的是,肯尼是唯一知道Eve捅了Villanelle的人,也可以说是Eve目前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可以完全信任的后援。
肯尼的离开,对Eve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在她继续“我行我素的找Villanelle”的道路上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而之后,卡洛琳的重点也将放在寻找新杀手上面,孤立无援的Eve将如何继续搞事情,也挺值得期待的。
4.Eve和Villanelle群里很多朋友说这一集的Eve让人去看不懂,因为在对待Villanelle上,她显得无情又冷漠。
不仅还在为Niko而伤神,找Villanelle的时候甚至带了一大队MI6持枪人员一起。
而不是像第一季那样悄咪咪的一个人去行动。
有朋友把这个差别类似于剧本的前后不一,其实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安排。
为了找寻答案,我昨天又看了一遍第一季,重点捋了捋Eve第一季在对于Villanelle的情感变化。
我发现一直到捅刀前的Eve都是处在一种“她是变态,我要报仇”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也可以称为执念。
然后那一刀下去,不仅Villanelle震惊了,Eve自己也震惊了。
我更倾向于Eve那一刀让她看到了真实的自己,这个说法。
所以第二季一直到现在,她都处在一种不断的否定的状态下。
这种找到自我与否定自我的冲突,在这一集,应该达到了一个最高点。
她现在对Villanelle的恐惧,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是V对自己生命安全上的威胁,二是V对她自己内心邪恶敢的激发。
这一点又证实了,她执意找Villanelle完全是出于私心的表现。
我们看她在与Villanelle失之交臂之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这时她情绪的大发作,正是她无比矛盾的极致体现。
这么的痛苦和不甘心,然后不顾众人的莫名反应开始疯狂酗酒。
我想说,这一段真的很Eve啊,瞬间想到第八集打砸Villanelle公寓后的酗酒。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很多影评把Villanelle的贪吃,解读为弗洛伊德理论里典型“口唇期”的表现,那我们看到Eve的不断酗酒是不是也是“口唇期”的一种表现呢?
再联想到本集的片名“好饿的毛毛虫”,想想这条好饿的毛毛虫不仅是代指Villanelle吧,是不是也有暗指Eve的成分?
这点刚好不又是她们两个人“难舍难分”“极端匹配”的又一有力证据?
所以说,Eve对待Villanelle冷漠么?
我倒觉得恰恰相反。
要知道吸引到爱上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暧昧”要走。
我不觉得Eve已经深陷爱情,也不觉得Eve对Villanelle毫无感觉。
我更倾向于她们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超越了单纯爱情友情亲情等等等一切人类正常感情的阶段。
更像是人类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追逐,本我对超我的一种追求。
当然我坚信她们之前互相有着情感,但是单纯用爱情来解读,未免有些太俗套了。
5、Screw You!
Eve涂口红这一段,我觉得跟第一季第五集她试穿Villanelle送的衣服那一段比较像,所以我去回顾了一下,顺便做个对比:1.准备第一季的Eve在试衣服之前,甚至还需要香水的“助攻”。
而现在完全不需要,这好像在说明Villanelle对她的那种吸引力已经大到不需要其他感官的指引。
(想到这一集Villanelle教嘉玛做小三的时候,提过的香水策略,真的是很有效哦。
)
2.开始在试穿衣服和涂口红这里,第一季里还带着些许赌气的意味,而第二季已经是在单纯的享受了。
感觉Eve涂口红这里有一些情欲色彩,她涂的非常用力,音效也恰到好处的扩大了唇周涂擦的声音,更是有种她在跟口红舌吻的感觉。
所以当被刀割破了嘴唇,我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她像是在接吻时候用力过度,被对方咬到出血。
3.欣赏穿上衣服后的Eve,把头发放下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而现在,在意识到这是Villanelle专门针对自己的恶作剧之后,笑着,看向镜子中的自己,露出了得意神采。
4.抚摸第一季里,Eve略待忐忑的用满是Villanelle闻到的双手,抚摸着臀部然后到胸部。
之后像是觉察到自己的不对,突然清醒般的赶紧去喝了床边的红酒。
而现在,即使抚摸伤口而造成的疼痛刺激,都没有让她改变一分一毫,反而越来越坚定。
对比这两季的不同就会发现,Eve似乎由一个纠结的,矛盾的,无法认知内心的人,转变成了一个立场坚定的,已经确定内心的人。
她似乎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突然觉得,此刻Eve的心情会不会就像背景音乐的名字一样呢?
“去你妈的!
去你妈的Niko!
去你妈的MI6,去你妈的Villanelle!
我只会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后这一幕,但愿是听到Villanelle隔空呼喊“Listen To Your Heart”之后的美好回应。
「完」
继小v的红苹果🍎,第6集出现了新的隐喻--鸡蛋!
各种形式的早餐鸡蛋!
卡妈拒吃的鸡蛋,和关于一直有鸡蛋的早餐的灵魂拷问!
一、鸡蛋第一次出现。
(蛋卷)一大早,老康自来熟的出现在了卡妈厨房里,家庭煮夫似的,轻车熟路又开心的准备辅料,要做蛋卷早餐。
结果,卡妈前一夜的某黑汉老情人裸着上身,只穿着小短裤,猝不及防的和老康撞见在厨房里,颇有点小惊吓,误以为厨房里居家版的老康是卡妈的现任丈夫。
显然,此前,该男与卡妈的某任前夫有过类似的清晨碰面(估计结果很不愉快)。
这里,老康立即表白自己是客人啦,还酸溜溜的表示,卡妈有好多老朋友哦,你我他都不算啥。
但是,我可以在她家做饭,想想吧兄弟,我和卡妈关系可比你要熟哦!
后面老康一见卡妈,就感紧表白道,回来真好呀(分明是在炫耀,以前我可是住这里的,哪像这个一夜情的可比!
)
这是一个铺垫吧。
早餐吃鸡蛋可能只是爱好与个人习惯。
但是,此刻,做鸡蛋的老康象征了男性-丈夫的角色。
而,他认为鸡蛋,是健康的(正常的?
必须的?
)二、卡妈的早餐鸡蛋否定论--鸡蛋君本尊未出场
卡妈一下楼,先低头闻了旁边的花束💐(可能是黑人情人昨夜送的吧),再一抬头,才正眼看到老康,但她只喝了橙汁。
so,猜想,老康以前也常常做早餐,但卡妈从来不吃吧。
卡妈的儿子一进厨房,看见这么多人,呆了下,面无表情,转身离去。
猜想,这可怜的娃,从小到大,经历过很多次这样齐聚一堂的早晨吧。
即使是老妈和老爸还没有离婚的时候。
有点习惯了吧。
早餐一直有鸡蛋的拷问?
why?
此时的伊芙表情困惑,内心独白:毛意思啊?
尚未摆脱束缚的伊芙,表示完全get不到要点(放心吧,你早晚会明白)镜头一转,卡妈约见伊芙,在某餐厅。
家常版状态的伊芙,想当然的认为这里是吃早餐的地儿。
但是卡妈,立即反驳,甩出一连串见微知著的灵魂拷问!
表示我受不了早餐,因为总有鸡蛋,凭什么?
谁规定的?
这里很奇特,根据卡妈的世界观,她抗议的并不是吃鸡蛋本身(也许她本来爱吃鸡蛋的),她并没有表示自己不爱吃鸡蛋或者对鸡蛋过敏啥的。
而是发问,早餐为什么必须有鸡蛋?
每天重复的早餐,一直持续的有鸡蛋?
why?
是她小时候父亲的规矩?
还是后来历任丈夫的规矩?
还是老康这类所有男性的规矩?
为什么,要重复鸡蛋?
卡妈,提出的质疑,为什么早餐一直一直持续着要有鸡蛋,这有点像后面小v在戒毒会里、第二次发言时的有力的控诉,人们每天重复,一直这样无聊,为什么?
太奇怪了,为什么别人竟能忍受?
(记得那个疯人村的故事吗?
有一个村子只有一口井,井水会令人发疯,所以整个村里的人都是疯子,这时候,一个外乡的正常人路过,进入了这个村子,他成了村里人眼中的那个疯子。
)卡妈早就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很多默认的习惯、规则,没有人去质疑,好像“沉默的羔羊”,等待被宰杀。
so,发现问题,就从根本上干掉它!
卡妈不是早餐拒绝总吃鸡蛋,而是连早餐已然不吃了!
改为大清早,在早餐餐厅里,抽水烟(或者喝酒,或者别的什么)。
虽然一把年纪,卡妈却丝毫没有一板一眼的成年长官模样,无论工作、生活、还是sex,她都像在青春期,鲜活、好奇、顽皮。
帅气的,继续特立独行,丰富多彩每一天。
三、鸡蛋第3次出现。
某男的煮鸡蛋早餐!
一早刚听过卡妈的早餐鸡蛋否定论?
咖啡厅里,监听任务中的伊芙,看着旁边这个面相不喜人的某男(正惨不忍睹的抠剥着煮鸡蛋的蛋壳)。
伊芙,陷入了深思。
她在想啥?
继续冷眼斜视,这个侧颜好像蓝精灵里的格格巫的某男。
伊芙边偷瞄,边想,男人早餐都要吃鸡蛋吗?
皮都不会剥,还要吃?
他每天都这样重复吗?
导演给了煮鸡蛋的大特写!
无名指上的算是婚戒吗?
是在比喻已婚男性必吃鸡蛋吗?
四、鸡蛋第4次出场。
某男继续重复上一次的煮鸡蛋早餐!
监听任务第二日,同一个座位,同一个男子继续重复一样的早餐,煮鸡蛋!
继续艰难的抠碎一桌蛋壳,毫无改变。
而紧接着,下面小v也马上要发布她极具震撼力的重复无聊论。
这里,不同于上一次,伊芙只敢偷偷瞄两眼该吃蛋男子。
她直接和男子对视,直接表达了否定的、甚至不满的态度(他每天都这样重复吗?
他怎么能够忍受?
)(伊芙内心大概在猛甩头,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和他一个德性!
)。
该男子仿佛察觉到伊芙的不满,随后迅速起身离店。
第6集,niko都上线了,点好多,目不暇接,感觉刚看了开头,一集就演完了……第7集鸡蛋君疑似第5次出现。
第1盘吃撑了,为了去罗马的任务,干掉第2盘!
恶霸男约谈小v,包下整个高级餐厅,并给v点好了他认为菜单上最好的菜。
估计是恶霸男自己爱吃的吧,看起来就像普通的鸡蛋卷嘛(鸡蛋皮?
)。
但又说一年只有一周供应,我猜测是加入了黑松露之类稀有的、又时令的材料吧。
(纯猜测)
恶霸男点了自己认为最好吃的早餐,小v一落座,就迫不及待的问小v好吃吗,一副馋嘴的样子。
有钱人家的小变态,自己感官功能丧失,没办法自行品尝,所以给v姐点上,通过小v的品尝间接吃到食物,实现食欲。
即使如此富有,恶霸男的早餐,也遵循了常规惯例--鸡蛋卷!
而不是别的什么创意早餐!
而v姐,吃嘛嘛香,早餐吃什么,不会对她造成影响。
就是再撑,第2盘上来,也照样能吃下。
她本就活在一切常规之外,如此稀有。
强烈的吸引了酷爱收藏的恶霸男!
这是早餐近照,我觉得像我妈小时候给我摊的葱花鸡蛋饼哈。
也许不是!
嘿!
s2e4元素特别多,是编剧对内容难以取舍还是这一集用来后四集埋线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不谈论关联性,本集是灾难性地暴露了编剧力量薄弱的一集。
从本季第一集开始,看过s1且有过思考的观众就已经发现了,本季是直白的和浅显的,是恨不得把所有内容和表达都用对白表达的。
e4最明显的两点,第一个是v写明信片,粉丝称其为villanelle情书。
这种直抒胸臆在s1是不多见的,除了s1e8两人见面的重要时刻。
剧情主要靠v的疯魔做法吸引着v,有种尽在不言中,不说你也懂的感觉,这种张力被“我希望你还记得我”的卑微口吻完全破坏。
而且她抬头就被三口之家的有爱画面吸引,编剧大量直白地塞给观众你看你们的小变态她变了,她对eve的爱甚至上升到了家庭观念。
之后还提出了“回家”这种感人至深的期盼。
第二个是hugo和eve的对话部分,是非常失败的设计,信息量却很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编剧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eve对白的那些感受,所以让她说出来,而且让hugo化身我们观众,直接问eve和villanelle是什么关系,eve你既然和她没有性层面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这个人。
这些情感本来eve自己也说不太清楚,是非常暧昧也是本剧最迷人的部分,就这么被完全破坏,后四集找补回来的可能性极低。
本季对s1的延续主要在符号化运用,但是运用不是很妥帖,有刻意为之的嫌疑。
荷兰国立博物馆中无辜者的屠杀对应了之后eve所说的有更多无辜的人会死。
吊死的兄弟对应了villanelle的杀戮方式,唯一可以解读的是之后villanelle可能会进入无辜者屠杀事件。
其他符号话内容也可以总结一个文本仔细讨论。
除此之外,除了这种填鸭式信息传递,本集依然着力于villanelle内心情感崩塌,这也让我怀疑如果v的情感趋于正常和世俗之后本剧是否流于平庸与一般都类型片趋同。
舞厅嗑药戏在展现villanelle的痛苦上非常表面,只是给出一个新的暗示:v对于eve的迷恋已经从头发开始转变。
而s1对头发,不止eve的amazing hair,v迷恋任何人的浓密头发。
不能不说剧情趋于平庸。
而唯一称道的只有Jodie的表演,尤其是哭着哭着就笑了,那种痛苦绝望孤独但是又疯魔不顾一起重燃自信,我是期待在之后四集见到的。
名场面
小变态和阿姨在一起指日可待啊
Eve人设有点崩,感觉编剧掌握不好
05.25 像这种百里挑一的好剧,就要攒一季齐齐整整后一口气刷完嘛~~ // 05.30 朱迪·科默瘦了两圈,时装杀人秀轮番登场,But剧情走向逐渐色气……失去王不见王的悬念,是愿有(搞)情(百)人(合)终成眷属?/ 5⭐祈祷第三季别崩
故事水准开始下滑,变成为了炫酷而炫酷,变成偶像剧的节奏。
剧情滥爆了 纯听歌看脸
eve的人设已经婊到不行了,圣母也是她,牛逼是她,怂逼也是她,整个她就了不起了,连神经病的美丽都无法拯救这个讨厌的女人给剧带来的伤害了。Eve is such a huge cunt.
没得编了,就感觉全世界都迷上吴珊卓这件事很不合理.. 而且康斯坦丁这个角色到底是干啥的??sexy??? V看着也越来越壮,这剧的审美真是离奇
这也能打8.9分豆瓣怎么了?第一季还能看,第二季就开始鬼扯了,吴珊卓跟Oksana的感情线也是有点牵强。。。第三季看了两集正式弃剧。
林永健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每个人都会爱上她???
只剩一点别致的趣味和幽默,没别的了,追不动了
小变态下手真狠啊,爱也深,恨也深
敌人变友人,第三季,是不是变爱人呢?
激情燃烧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了茶米油盐和锅碗瓢盆的生活阶段
虚高了现在完全 是她们彼此之间的吸引没错 但是埋线太多现在还不解释清楚说实话就有点乏了 逻辑解释不通的地方也就算了
狗屎粉丝剧,为了遛粉脸都不要了
伊芙本来是受卡罗琳、军情六处之命抓住薇拉内尔,却渐渐开始质疑卡罗琳、军情六处的善恶;薇拉内尔本来是受康斯坦丁、十二门徒之命杀死伊芙,却渐渐开始和康斯坦丁、十二门徒为敌。说不定后面的剧情会演变为伊芙和薇拉内尔化敌为友,共同对付更可怕的敌人。毕竟一个是智商超群但战五渣,一个身手敏捷但不懂谋略,两人正好互补,产生1+1>2的效果。总的来说《杀死伊芙》融入了男女平权意识,对男性审美的反击,重新定义了“美”的含义,告诉我们女性不只有美貌,也充满智慧和才思。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谍战剧,逻辑缜密,剧情在线,并非百合剧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惊悚剧,有对专制的反抗,对体系的抨击,也有对命运的不屈服。的确,双女主相爱相杀是本剧的一大看点,但如果只看到了这一点而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说这部剧算是白看了。
这一季剧情已经彻底无逻辑无亮点了,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完全没有整体连贯性,所谓the twelve啥也不是,瞎jb弄。军情六处也是没有任何行为逻辑地瞎用人。这片现在算是调性明确了:就是个chick flick的玩意儿。最大魅力点是villanelle演员的精彩表演。
就。。。。。。恩。杀手女并没有灵的感觉 总觉得她在装特别orz 纯亚洲演员坏就坏在这辈子基本没有演这种片子的机会 不然 中日韩挑还是能挑几个比她演的好的orz 说女二貌美啥的她哪儿有啊(⊙o⊙) 就一般的欧洲女演员吧 总觉得她很适合演英国名著里大庄园女佣之类的角色 壮壮的钝钝的看起来不聪明orz
这种融合了类型片优点的反类型片,其实很适合做个miniseries,捧腹大笑吃完就忘,非常合适,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只会耗尽观众对角色的爱
人物多了,线多了,就变得有点hold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