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这应该是我看过的《蜡笔小新》剧场版里最有深度的一部。
之前有一段时间很无聊,就在网上搜索《蜡笔小新》的所有剧场版来看,可能是个人水平的关系,其它的剧场版算是好找的,唯独这一部很难找到高清并有中文字幕的。
(无字幕版倒是能找到一些。
)今天看过之后,貌似让我找到原因了:这是一部很棒的动画电影,但是……不是属于蜡笔小新的……前半段(大约整部电影的2/3)气氛是很压抑的。
除去片头5个小朋友快乐的抓鬼游戏跟欢快的片头曲之外,故事情节让人觉得很沉重。
失去友情、忘记本我……这样的事情,并不适合低年龄的小朋友观看,他们还没有这样的阅历,很难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找到共鸣。
这样的故事设定,加上不够丰富的搞笑成分,恐怕会使这部剧场版失去一部分原本支持蜡笔小新的低年龄观众。
(或许这就是我之前不太好找到高清带字幕电影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电影的前半部分是一部很棒的剧情片,成年人还是会继续爱着小新吧小朋友就不好说了。
5条红内裤出现,春日部防卫队登场,时间开始流动。
《蜡笔小新》的剧场版也终于正式开始了。
情节终于欢快了起来,就如5人的口号一般——“Fire!
”燃!
真的很燃经过一番典型“小新式”的激烈战斗之后,终于胜利了,大家也顺利回到了春日部,但是 小椿却不在。
原来她也是电影里的人物。
之前的迷惑终于顺理成章了起来:镇长没有信任外来的风间,却很信任小椿(带她去禁忌之地);镇长一直在欺负外来人(侮辱美芽,劳役广志 等)却对看起来很好欺负的小椿很平淡(还让她在自己家里打工);小椿知道镇里的事情,而且没有记忆消失的迹象(小新向其告白,她说“娜娜姐姐怎么办?
”小新都忘了娜娜了。
);看到是小椿告密,镇长的异常愤怒;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小椿从来没有提及自己在春日部的事。
小新猜想小椿在春日部的事情,小椿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这一点使我开始对小椿是否来自春日部有了怀疑。
结局果然被肯定了。
)结局让人有些遗憾,小新再也见不到小椿。
小椿在答应小新要一起回春日部的时候,很难过吧。
小新终于可以回到春日部,她的脸上却依旧蒙着一层悲伤。
这约定,却是道别。
有人说,这样的结局很合理,这就是人生,人生总会留有遗憾。
但是,这可是《蜡笔小新》的电影啊。
小新每次留给我们的不都是Happy Ending吗?
「你的男孩」没有脏辫,只会脱裤子“你回来啦!
”伴着粗厚低沉声音。
嘿yo,就是他,五岁boy,你的男孩——野原新之助,以及同样可爱的五岁集团:春日部防卫队。
今天推荐小编最喜欢的蜡笔小新剧场版:《呼风唤雨!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
豆瓣评分8.7,目前在蜡笔小新剧场版系列里排名第二。
(剧透就在面前,全军出击)延续了剧场版一以贯之的套路:冲突、挫折、最后合力解决。
本片也不例外,小新和朋友们玩抓鬼游戏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废弃的春日部电影院,于是进去看免费电影,小新去卫生间,回来发现大家不见了,就生气的回家了。
到家却得知大家都没有回来,于是和爸爸妈妈一起重返电影院,就被吸进了西部拓荒时代的电影里,到了一个叫“正义之都”的西部小镇,所有人在镇长的无正义统治下慢慢失忆,小新一家也逐渐发现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巨大秘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打败镇长、逃离电影回到春日部。
“风间才不适合当坏人呢”小新在“正义之都”最先遇到的是风间,这时的风间已经是小镇的保安队长。
但是无论风间怎么冷漠怎么否认、甚至动手打了小新,小新始终坚信他还是那个自己认识的好朋友。
风间迫不及待的抛弃现实中被勉强被期望的好孩子形象,走向极端的对立面,即便是这样,当风间一拳重重捶向小新,小新还是会生气的原谅他;在风间成为众矢之的时候,小新也还是会为他辩解;甚至是在执迷不悟的风间面临危险的紧急关头,小新依然会毫不犹豫的去救他。
每个人活着活着,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时候吧,厌倦如今为自己经营的人设,人生的故事反复冗长,不想一直保持这个普通的形象,想要过浓烈生猛的日子,可是风间才不适合当坏人呢。
“不晓得妮妮怎么想,不过正男倒是很快乐”正男遇到小新的时候先是假装不记得,后来又向小新吐露心声,说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而且还有需要守护的妮妮。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只有妮妮没有亲口吐露过自己的心迹。
妮妮最喜欢办家家酒,但这样极具小孩子气的游戏在妮妮这里全部变成了离婚、赌博、诈骗集团、地下钱庄等之类的主题。
正男和妮妮在小镇里的婚姻,也许就是一场最真实的家家酒。
可能小孩子谈婚姻会让人觉得幼稚又搞笑,但正男对妮妮的包容、体谅和照顾,足以见得,他不再是春日部里那个胆小懦弱的小鬼头了。
家家酒到底不过是游戏,没错,可游戏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参与的人觉得快乐。
如果妮妮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正男也觉得开心,那么这场家家酒难道不比所有假惺惺打着真爱的幌子、互相算计和折磨的婚姻来得纯洁可爱吗?
“小新,我的朋友”
只有阿呆,全程旁观在闹剧宏大的布景之外,没有被“正义之都”的规则绑架过,自由而坚定。
片中唯一记得小新的就是阿呆,他会和小新一起互相提问加强记忆,很努力的不让自己忘记有关于春日部的一切,然后和小新一起想办法离开。
有趣的是,五个小朋友化身英雄结束电影的时候,变身后的阿呆梳着极夸张的朋克发型。
不同于朋克极度的讲究个性与解放,阿呆甚至有着几分哲学的韵味。
没有深陷角色扮演,是因为心底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不想要忘记朋友、不想要忘记双叶幼稚园、更不想要忘记家乡,虽然有时候会差点忘记,不过忘记的话就完蛋了。
不否认回忆,因为过去,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忘了吧,重新出发”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正义之都”没有霸道的镇长,也没有永远不动的太阳,你会选择忘记一切,重新出发吗?
如果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你能以你梦想的身份生活,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吗?
如果遗忘能使你更快乐,你会注销这个人生、重启一个全新的自我吗?
是啊,现实真的很不如意,有些人唾手可得的一切,普通人都要费很大的劲,甚至他们嗤之以鼻的,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求之不得。
我不想只当一个普通人,我也想成为英雄在电影的高潮时刻去拯救苍生,可是命运的重启键就在你手边,你会选择按下吗?
电影给了否定的答案,因为即使是觉得自己很快乐的正男也不是真的正男啊,真实的正男是怀揣着漫画家梦想、柔软又善良的胆小鬼。
就如同臼井仪人的初衷,通过小孩子的视角和奇妙的世界来调侃成年人的价值观,对着无奈的现实还能无厘头的嬉笑,平等去表达小孩子的看法,温暖又极具思考意义,日本动画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我不想只当一个普通人,不想顺应社会的规则打磨自己,偶尔也想放纵一下变得很坏,反感世人强加在我身上那些有色的说辞,可是这些都不足以使我放弃。
痛哭流涕的次数很多,喜极而泣的时候也不少,食尽人间烟火,相夫教子,看着男神秃顶,倘若我还能对梦想保持纯真的心,有哭有笑,这样普通的做一个普通人听起来也很有趣啊。
小新他们这群小孩子也不过是普通的五岁,讨人厌的五岁,烦人精的五岁,但也是可爱的五岁,幸运的是—他们永远五岁。
©撷典文化如果你希望看到独家影评或者影视相关的创作不定期更新,请关注公众号:撷典文化
真就楚门的世界动画,不同的是… 在这个世界,人被分成了2派—当地人和外来人。
而外来人又可以分成2派—想要从这个世界逃出去回到现实世界的人和想要逃离现实世界留在这个世界的人。
Q1: 要是人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待在的那个世界,人们是不是就都能收获幸福了呢?
另一个世界到底会成为帮人们实现幸福的“Plan B”,还是只是沦为loser们的避风港?
Q2: 失去了记忆的那个自己还是不是自己呢?
是人的血液肉体决定了他是谁?
还是人脑中的记忆思维决定了他是谁?
结局贼有意思,很惊喜,很有趣,让人会心一笑的那种感觉吧…
在新的西部世界莫名其妙的出现下,往日的美好与自由和对未来的向往在这里消失掉了,而让我不能离开的是形成已久的生活,或许是成立的家庭,也可能是需要被填饱的胃,还有被认命的自己。
在他重新为每个人安排好的新生活下,大家都开始麻木了,面对可怕的后果也闭上嘴,好像生下来就该存在这些法则,不过镇长用极权的手段来掩盖的背后真相却一直在警惕着我应该要清醒。
或许有天会被人利用 敢于站出来发言的充满勇气的自己。
会被人穿上红内裤的特殊标签,然后再一顿奇思妙想的幻想下,消灭了镇长,终于能回到本来的世界了。
可是回去后一切可以说变了也可以说没变过,困住自己的还是自己,应该做还是不想做的选择权还是在别人手上,敢于站出来的勇气也被周围的环境而灭了下去。
(可能是我的偏见添油加醋了,但一部好的作品100个人看会有一百多种看法)
很多年前看的了,如今回忆才发现电影里陌生变得的风间妮妮正南不正是我们吗?孩童天真烂漫 ,步入社会后渐渐迷失自我,融入社会和周围趋同化异默默遵守社会的规矩。
想保持洁身自好也许只有像阿呆那样隐居,远离社会的侵蚀。
电影中的小新是位变革者,他打破了那个一成不变的圆。
那么我们身边的“小新”是谁呢?
电影的结局大家都回过神,一起打败了机器人重返现实世界,小椿却不见了踪影。
明明是许多年前看的了,可小椿不见了的那股心底落寞还是那么使我动情。
可是难道小椿回来了结局就更好吗?对小新来说是的,可对我来说却不是,其实小椿这个名字我早早的就忘了,许多情节也是靠着剧照回忆起来的。
可是唯独那股落寞、小新环顾四周的迷茫、心里的空荡记忆尤新,甚至觉得像是亲身经历一样。
正是这不完美使我让我记住了这部电影。
也许这就是the beauty of sadness。
这使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永远停留在夕阳。
在蜡笔小新的世界里,有友情,爱情,家庭,正义,英雄主义。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男人都看重的东西。
当然,应该不只是男人。
蜡笔小新活泼开朗,美伢勤俭持家,野原广志也是成熟,懂得保护家庭的男人。
在蜡笔小新的世界里没有坏的结局,好的结局是它的一贯传统。
可是在现实中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在我们看蜡笔小新系列的时候,这些烦恼都会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我这个年龄看完一部蜡笔小新就好像是一个老人走到我面前说:“你长大了孩子,好久不见啊。
我知道你长大了,但是我们依然能给你想要的,你想要的一切都在这里,他给了我安慰也给了我希望。
也许野原新之助永远不会长大,我也不希望他会长大。
我希望他永远不会完结。
就像我永远不希望我的快乐会完结一样。
“我还以为没多久,原来已经这么久了。
自从家里发生那件事以后,妈妈现在很安分工作,爸爸也很努力工作,因为害怕被鞭刑。
至于正男和妮妮虽然不晓得妮妮怎么想,不过正男倒是很快快乐,风间还是气我对他说话时没有很客气,真是个暴力分子,不过我觉得风间就是那个我认识的风间。
我和阿呆都非常努力不让自己忘记以前的事情,不过偶然还是会忘记。
有点不妙了,当我怎么也画不出来肥嘟嘟卫门的时候,我真的是慌了,现在也还画不出来。
在这个电影世界里,除了原本电影里的人物以外,其他的好像都是从春日部来的。
我到底是哪一边的人呢?
有时候遇到很开心的事,我就会差点被忘掉春日部和小白,我得小心一点才行。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蜡笔小新里最富有创意也是最富有寓意的一集了。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之于蜡笔小新就像贝克街的亡灵之于蜡笔小新。
而且居然真的是给大人看的!
电影里的世界寓意是什么?
那是我们长大的样子啊我们不停的成长为了生存而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从儿时与小伙伴玩耍的口号开始,到儿时老师的名字,到我们家中对我们充满期待的小狗狗,到故乡,到家人,最后甚至是最好的朋友也忘却了。
一开始我们也不愿意忘记,可是我们依旧不能阻止成长。
偶尔有一天,我们会想起自己最初的梦想,也会有一些人奋起站起来反抗,可是我们依旧在生活的淫威之下不得不屈服。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大多数的我们停在了眼前的苟且,忘记了诗和远方
毫无疑问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编剧强大的想象力,电影被主角控制,于是呼唤观众来帮助打倒反派,但是以强行卷入观众这种求救方式是否太过于粗暴了一点,不过对于这样的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这部电影还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观影体验呢……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是奇幻动画我们就不要过分在意一些逻辑合理的问题,其实只要将电影当做人来看,那一切都能够顺理成章。
到最后接近尾声的战斗场面相信更加能呼唤醒观众们的童心。
其实这部剧场版有许多内涵都回归了连环漫画剧的本身,比如小心一家三口的团结,春日部防卫队的齐心协力等等,这是评判连环漫画剧衍生的剧场版电影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显然这部剧场版是优秀的。
这部剧场版还有一个核心内涵,那就是: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当主角,做人不能忘本。
"记忆被电影夺去"这一设定着实有趣,这暗示大家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有坚持不懈,不忘初心,你才能成为场景当中的主角,就像小新一家人,春日部防卫队,以及热爱春日部生活的电影爱好者米口先生。
最后电影结束后,小新久久不能忘却电影中的小椿,但在看到小白后,立即就把电影和小椿给忘了,这才是孩子的天性。
这部电影除了有点小黄色真的挺适合一家三口观看,也能吸引绝大部分有想象力的孩子们。
再放眼国内动画界,就编剧和人物形象设定和刻画,那还得有一段漫漫长路……最喜欢也最右内涵的一句话:出自米口大叔的真实感受:最可怕的是,虽然忘了这么多事情,却越来越不放在心上。
对这句话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做人不可同流合污,而是要不忘初心,但这非常人所能做到,俗人的生活就像米口所言,老之将至,一直在忘记事情,但却越来越不放在心上,越来越麻木。
但是对于有灵魂的圣人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
(海明威因自己后半生失去创造能力和感知力,吞弹自尽,他或许是一个最不能忘本的人,这种忘本的可怕他宁愿用生命的代价来结束这种可怕,因为他拒绝庸俗,拒绝忘本,但这或许就是海明威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我还以为没多久,原来已经这么久了。
自从家里发生那件事以后,妈妈现在很安分工作,爸爸也很努力工作,因为害怕被鞭刑。
至于正男和妮妮虽然不晓得妮妮怎么想,不过正男倒是很快快乐,风间还是气我对他说话时没有很客气,真是个暴力分子,不过我觉得风间就是那个我认识的风间。
我和阿呆都非常努力不让自己忘记以前的事情,不过偶然还是会忘记。
有点不妙了,当我怎么也画不出来肥嘟嘟卫门的时候,我真的是慌了,现在也还画不出来。
在这个电影世界里,除了原本电影里的人物以外,其他的好像都是从春日部来的。
我到底是哪一边的人呢?
有时候遇到很开心的事,我就会差点被忘掉春日部和小白,我得小心一点才行。
”
第一次看小新的剧场版感动的落泪,小新之前的剧场版看的时候就会觉得煽情和搞笑的部分综合的很好,或者根本就没有煽情,就是很可爱的冒险故事。
但是,夕阳下春日部的男孩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小新和小椿太动人了。
小新朦胧的爱恋太让人共情了。
可以大胆地承诺回到现实世界要和喜欢的人做得事了;也会有害羞,被拆穿喜欢你的人会不好意思;还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女孩就算不是自己的理想型也还是心动了,在陌生的世界,懵懵懂懂地喜欢。
小椿就像这部电影的精灵,安静温柔沉默。
小椿是第一个向小新他们家伸出援手的人,也一直陪伴小新和提供情报,温柔地接住小新的喜欢。
我真的好喜欢小椿,也好喜欢这部电影里面描述的她和小新朦朦胧胧的心动,有种在荒野喝到了水果汁的幸福感。
虽然最后的结局很悲伤,小新也许就会像在电影世界里面一样,回到现实世界也会慢慢忘记电影世界里的事;但是,小椿看电影的每个我们都不会忘记你。
这部评价一直很高,但我实在是不喜欢进入电影世界后几个人性格的改变
...
看得最多的一部。在时间停滞的沙漠里小新与阿呆复习记忆的片段最让我感动。有多少人一路走来愿意和你共同守护记忆呢?因为有可以共享的记忆,才能证明彼此的存在。最后小椿的设定非常惊艳,小新的很多剧场版都有一些无奈与别离,这一部尤其难以放下。
还不错,喜欢小椿
2004
呃,真有那么好看吗?为什么评分那么高?
那么好的idea给玩烂了的感觉。很喜欢一开始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出现一个电影院的那种城市冒险的氛围。
动画作品的极致之一。 国语配音版也难得没有失望。
没期待中好看,奋力欢闹后的无可奈何,皆大欢喜后的不无遗憾。终究是舍弃,或早或晚,佯装或坦诚,或无时不刻地,忘记。
小椿画风都跟小新不一致,也许是在暗示些什么。
小朋友也有逃避现实的时候
哈哈哈。小孩子就是容易见异思迁。
搞什么啊好ooc
有点吓人
高达9分却是这样的质量,很失望。看到一半的时候大概就猜到小椿的来历,打斗场面也普普通通味同嚼蜡,既没感受到想象力的丰富,也没被热血到。而且可能是长大了,再看蜡笔小新里对大龄女性的丑化已毫无趣味,不对这部童年回忆上纲上线,但是一句无聊的cliche它完全担得起。
讲春日部防卫队 在电影里打败了镇长,然后全剧终回到现实世界。挺好看的,但是没有《蜡笔小新之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感人,或许我长大了,或许你不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看,所以少了些欢乐吧。希望长大的你们永远像个孩子,一直有着欢笑。
这次和西部片结合了,影院的走廊上的海报是《关山飞渡》,看看别人家的动画片。高潮戏有点拖,整体节奏不如原惠一拍的那几部。看电影还是不要入戏太深的好。
在这个充满怀疑的时空里,每一幕却都关于相信。知道这个世界哪里出了问题,所以决定改变它;知道旧日的情谊有多真,所以不允许有人忘掉它;知道是非曲直的标准是什么,所以看到恶行要大声反对。以上种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而言,一样也做不到。
其实我们的童年都有一个大梦想,就像这五个小朋友一样,扮演不同的角色,看影片时有一丝悲伤,或许这是真的,在未来某个时候我们就要分离。
蜡笔小新版西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