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到惊天危机另外一个名字“白宫坠落”,根本没多大兴趣心想,围绕一个小小的白宫拍的电影能有多大看点,看来看去就是白宫,GF非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看看放映安排,速度与激情,大明星,都可以下载到高清的了,就选择了“惊天危机”。
影片一开头,哇,好温馨,哪有什么危机,能在什么时候发生危机,随着一个工人掀起手臂看数字找房间,瞬间一种不祥预感袭上心头。
爆炸第一幕太震撼了,直接把白宫屋顶炸塌,恐怖的氛围顿时弥漫开来。
情节真是一环比一环扣人心弦,但可以肯定的是爱米莉最终不会死。
影片中美国的轰炸机,总统轿车,以及武器都让我看的很过瘾,可能因为在电影院的原因,飞机飞过的声音很逼真哦。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恐怖袭击,本来想好假,恐怖分子这么容易就进入白宫了啊,导演也想到了这点,所以才安排了总统治安官马丁和议员是内鬼,这样更有说服了,有了这两个人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
一开始怎么没想到议员也是坏蛋,知道副总统班机被炸,授命议员为总统,他的真正阴谋才渐渐显现出来。
其他的不说,这部电影中美国官员的权利的追求表现的生动,谁当总统都要采取轰炸,一个不留,表面是平息事件,实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把总统给杀了。
电影惊悚之余还有一些诙谐,尤其是导游的角色设计,觉得很到位。
以前看有关电影涉及到美国总统,白宫之类的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这次黑人“奥巴马”真的很带劲,查宁塔图姆不仅很帅,演技也很牛啊,是一个硬汉,很看好他。
但是杰米·福克斯出演的《被解救的姜戈》,我很不喜欢,显示了一个黑人强大的复仇之心,杀戮之心,这部电影让我也看到了另一样的他。
文/时漆从3月22日到7月22日,恰巧相隔4个月,白宫辉煌的梅开二度,两次被犯罪团伙占领并强拆,其修复能力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早在《独立日》、《2012》中,罗兰·艾默里奇就已经将白宫毁灭了两回,此番上演帽子戏法,一改往常轻描淡写的“秒毁”手法,直接将戏台搭建在了白宫上,文攻武卫一应俱全。
按说资金的投入不菲,一线的阵容也绝佳,但看起来总感觉有点对不起“无敌破坏王”的头衔。
除却国会大厦爆破、黑鹰坠落、摧毁空军一号这三组桥段,几乎再挑不出哪儿是破财消灾的。
观影时,将近一半的时间,本人都在出戏、跳戏,想的最多的无疑是如果让迈克尔·贝来指导,他会怎么拍?
——二话不说,先直接夷平国会大厦,再三下五除二将白宫掀个底朝天,然后将场景移步至总统的地下避难所,期间顺带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牵扯住部分武装力量,带走五角大楼加半个华盛顿特区,最终多枚核弹在到达目标的最后一秒时自毁。
越寻思是越凌乱,可见,只单凭“炸白宫”的题材,就能让人思绪万千,妄图混搭所有现有的及可能出现的天马行空的假想。
估摸着英国人看时,会想着炸白京汉宫;俄罗斯人看时,会想着炸莫斯科红场;日本人看时,会想着炸靖国神社;咱们看时,会想着……当然是想和谐社会了。
很有必要把两部撞车作品的英文片名拿出来晒晒,一来防止混淆,二来以正视听,请务必无视“惊天危机”的大陆译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恐怖片或者是科幻片。
4个月前安东尼·福奎阿导演的版本,名为“Olympus Has Fallen”,由为观众所熟知的《斯巴达300勇士》的硬汉杰拉德·巴特勒独挑大梁;罗兰•艾默里奇版,名为“White House Down”,由查宁·塔图姆与杰米·福克斯合唱双簧。
片名上看,两者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就整体的格局而言,《White House Down》的完成度远超过《Olympus Has Fallen》,艾默里奇根本打的就不是特效场面牌,而是走神似小成本动作片早已玩腻烦掉的“黑白搭配,干活不累”的数路。
为此,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和本应时刻保持千钧一发的状态氛围,都被时而一惊一乍的枪战,时而又自嘲吐槽的冷幽默给完美稀释掉了,PG-13的分级,看来是实至名归的。
反观R级的《Olympus Has Fallen》,给人的感觉是,直接就能把后辈当成是喜剧。
尤其是15分钟占领白宫的节奏,不考虑那些逆天的BUG,不得不承认导演的对于场面的调度能力必须是一流的。
尔后枪枪爆头、血溅满屏,杀人没废话、不墨迹、下手狠,白宫门口尸横遍野的画面可是定格了好几回。
而做为商业电影巨鳄的艾默里奇,他很清楚怎么拍才能扩大公映范围,才能赚个盆满钵盈。
于是乎,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白宫四周一圈都是古道热肠的民众的场景,至少通过影片的表达,我是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可紧张的,倒不如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Olympus Has Fallen》中的反派形象塑造将负面效应进行到底,如假包换的恐怖分子,很容易就能说圆。
而《White House Down》的反派则鱼龙混杂,领头的家伙甚至已过花甲之年,仍打着为子而战的旗号,这其中的重心就容易涣散。
为此影片爆发高潮的峰值点,也一推再推,严格意义上基本就属“小萝莉挥旗”算得上是全场真正的G点。
不过话说回来,艾默里奇也没全玩砸锅,查宁·塔图姆和杰米·福克斯的表现足以给他挽回颜面。
身为编外人士的特工,如果此次总统不幸遇难,那到时候五角大楼举行新闻发布,就会宣称,救援行动之所以惨败是因为被临时工搅和了。
舞蹈出身的查宁·塔图姆,绝非硬汉但也硕壮有力,拿捏打不死的小强其实很容易,不停的翻身跳跃,就能躲过一切子弹,加上全场吐槽的强大思维逻辑,看样子就是奔着PG-13去的。
另一边的杰米·福克斯绝对是影片的亮点,亲自上阵,扫射、白刃、肉搏样样精通,身为总统,语出惊人不说,还免费打广告,这可比《Olympus Has Fallen》中始终苦大仇深的总统(由艾伦·艾克哈特饰演)要有趣得多了。
此外,不可或缺的亲情戏码,着实让小萝莉大火了一把,不用想,这便是万年屡试不爽的合家欢元素。
《White House Down》号称投资是《Olympus Has Fallen》的两倍,若真正是足金足银,即便考虑了物价上涨、美元汇率降低,那这回的效率也还是异常低下的。
联想到多年前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大部分的钱都砸在一架肢解的波音747和一艘邮轮上,看来元老级别的大师,花起钱来不心疼,砸钱也能砸得这么艺术,这么高深莫测。
罗兰·艾默里奇有个有趣的谐音:“我烂·(你)爱莫能助”,至于《White House Down》所呈现的答卷,让“罗兰·艾默里奇?
我烂·(你)爱莫能助”这中间的符号,是等于号还是不等于号,我想只要是掏钱了的,说的都靠谱。
今年有两部同样题材的影片上映,分別爲主流片商索尼哥倫比亞和新興片商千禧年影業投資的。
惊天危机 英文名 White House Down 罗兰艾默里奇导演 索尼哥倫比亞製作 查宁塔图姆 杰米福克斯主演 制作费1.5亿美元。
夏季上映。
白宫陷落 英文名 Olympus Has Fallen 安东尼福奎阿导演 千禧年影业等四家制作 制作费7000万美元,杰拉德巴特勒 艾伦·艾克哈特主演。
春季上映。
安东尼福奎阿拍的片子,除了《训练日》以外,如《太阳泪》、《生死狙击》,商业反响都一般。
同样是商业动作片,个人曾以为罗兰艾默里奇在气氛营造、节奏拿捏上比安东尼福奎阿强太多。
但从IMDB得分来看,这两部片子的分数相差无几,都是6.X的及格线。
友情提醒1:这两个片子中,奥林匹斯陷落先上映,中等成本制作的局限和安东尼福奎阿的掌控力不足暴露无遗。
CG特技已经被美国《综艺》挑出刺来了。
而《惊天危机》前半小时的铺陈时间充满旧梗,请喜爱纯粹硬汉型动作片观众出门左转《奥林匹斯陷落(国内片名:白宫陷落)》。
请喜爱黑白配斗嘴喜剧动作片型观众留座稍事忍耐。
友情提醒2:影碟爱好者注意收购《奥林匹斯陷落》影碟,因为前者是独立制作公司发行且票房稳健,影碟不见得会一版再版。
而《惊天危机》市场反映不太乐观,作为大公司的索尼影业可能会急于通过影碟市场捞回成本。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感想。
和当年《天地大冲撞》与《世界末日》一样,这两部影片肯定要有一番争议的。
但请各位不要轻易得出结论。
当年《天地大冲撞》最初是作为描述地球被彗星撞击的1951年派拉蒙公司经典科幻片“When Worlds Collide”的重拍版,由理查德扎努克于1970年代开始筹划,但是遇到重重困难,被搁置到90年代。
1993年,斯皮尔伯格购得科幻大师亚瑟C克拉克短篇小说“The Hammer of God”的版权,小说“The Hammer of God”描写的是地球人派遣宇航员炸毁可能撞击地球的彗星,从而使地球人躲过劫难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找到派拉蒙,希望派拉蒙能投拍此片。
刚好派拉蒙手上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本子,而且理查德扎努克当年帮助斯皮尔伯格拍了《大白鲨》,两人交情甚好,于是一拍即合,两部作品的idea合为一体,就有了现在的《天地大冲撞》。
定稿剧本是1993年起草的,那时距离《绝世天劫》的策划案还有三年之遥,跟诺查丹玛斯大预言更相距甚远。
=====================================惊天危机:西方左派价值观 反单边主义 反军事产业复合体Olympus Has Fallen:西方右翼价值观 间接地为军事产业复合体服务 《赤色黎明》同路人
诗人狄金森说:“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那要造就一部美国大片,只需一个英雄一些紧张,一点幽默,一点煽情,再加上美国梦。
《惊天危机》就是这样一部合格的电影。
肌肉男查宁·塔图姆扮演的男主角去应聘驻白宫特工未被录取,但在随之陪女儿游览白宫的过程中,白宫遭到恐怖分子占领。
时事造就英雄。
此前因为经济形势不好,男主做过修车啊、电焊啊等诸多份杂工,终于在解救白宫的过程中都派上用场。
时事还造就父亲!
男主不光要为国家勇于拼命,还要表现英雄儿女情长的一面。
所以当总统要他跟自己一起逃出去,她拒绝了,因为他要去救自己的女儿!
一直觉得他没有多大出息、对其颇有微词的女儿最终当然通过这件事成为了父亲最大的崇拜者。
紧张当然是必要的,而且情节一环扣一环,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
前面不过是占领白宫,接下来就是黑客进入五角大楼电脑,启动导弹,再接下来,启动核弹!
躲在暗处的小女孩不小心被恐怖分子发现了,观众揪心。
还有更揪心的在后面,恐怖分子又发现她就是拍了他们视频并传上网的人。
接下来又发现原来她是男主角的女儿,要用她来威胁男主角……虽然你早已知道这样的大片一定不会让男主角和他女儿死掉,可电影还是会时不时吓你一下。
除此之外,电影还努力制造悬疑,原来所谓的恐怖分子后面还有内鬼,而内鬼又不是一个人。
到了电影最后甚至还来了一个反转。
一部大片能做到这样,夫复何求?
幽默呢,比如一天之内换了三任美国总统,一个总统被困在白宫生死不明;副总统就职后被恐怖分子用导弹炸死了,然后换议长就职……然后议长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大家把白宫炸了……还有那个白宫导游,最终雄起和男主一起对付敌人的原因是他见不得恐怖分子破坏白宫的文物!
煽情自然是必要的,比如小女孩孤身冲出去,面对着前来轰炸的军用飞机,挥舞旗帜,迫使新任总统下命令取消任务,免得白宫周围生灵涂炭。
狄金森在《要造就一片草原》最后说:“有白日梦也就足够了/如果找不到蜂。
”是啊,其实有美国梦也就够了。
只要有美国梦,这样的电影就可以一部一部地拍下去!
《空军一号》里空军一号被导弹攻击护航战机是挺身而出挡导弹,《白宫堕落》里护航机是直接扔了组干扰弹就规避了,直接卖了空军一号;白宫被劫,总统被困,副总统上了空军一号刚宣誓就职成为总统不到5分钟飞机就让打下来了,副总统仆街之后镜头一转,马上又就职了另一个新总统。
人生真无常,电影里的总统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变成了前前总统。
小萝莉看见一辆总统的凯迪拉克被恐怖分子击翻想都不想大喊一声“爹地”,车窗玻璃都没放下来,人都没看见,这萝莉是在炫耀自己有透视眼吗?
同理,小萝莉大喊“爹地”的时候恐怖分子就在旁边,他也知道车里坐的是总统和男猪脚,但是他居然在后来看到了白宫通行许可证的时候才发现萝莉是男猪脚的女儿,这智商是有多令人捉鸡啊。
美利坚最强部队之一的三角洲就是领盒饭专业户啊,还没过完白宫前草地就被灭了一架黑鹰,最后一架黑鹰在离房顶五六米高的地方被击中,离房顶已经不到三米的三角洲的队员们还死死地拽着速降绳不放,最后跟着飞机一起滚到了白宫前的草坪上嗝屁了。
看完以上,您要是觉得三角洲部队是最酱油的,那就错了,真正酱油的是围住了白宫的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
),只在总统的车被追的时候让一辆M1撞开围墙开了一炮然后就让一发RPG给打沉默了。
三角洲的三架黑鹰强攻白宫,陆军部队依旧在墙外围观,连镜头都没有。
恐怖分子在地下逃生通道里装上了炸弹,最后那位无比天才的黑客居然把自己炸死了,这是在嘲讽天才也有间歇性智商抽风的时候吗?
一开始被集中关押看守的人质们到了影片后半段突然就自己跑了出来,恐怖分子们简直是丧心病狂,眼看快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不管人质了?比起白宫陷落的中规中矩,老套路老剧情来说,这片子的吐槽点和秀逗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可以跟几位毒舌朋友去影院边看边吐槽,欢乐无限。
我这一辈子和理科无缘,高中物理从来没有及格,大学数学拿了全班倒数的41,好在不是强制学分,不然估计我现在梆子井公寓旁的地下室里准备补考。
所以,唯一能拿出来说说的就是文科类的成绩,从小学一路杀到毕业,除了复制黏贴的论文,作文可一直都是我原创的心血。
每次语文课,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朗读,对于那时年幼无知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皇恩浩大的赏赐。
于是,每逢《我有一个梦想》、《未来的世界》、《我的父亲(母亲)》等等命题,我都要绞尽脑汁从一堆想要做科学家、开着飞船回母校看老师以及极尽所能把父母弄残的同窗中脱颖而出,以便可以站到讲台上享受片刻的优越感,像马丁路德金一样颤抖着双手向全世界宣布I have a dream……(后来,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我还是放弃了治疗)我是不知道美国人是有多恨华盛顿的那栋白房子,每隔几年就像摸底测验一样,总会翻出同样的命题,拍出一部让人觉得“不是吧,怎么又来”的八股电影,特别是今年,在那个二次元世界里,白宫共计被两拨人各自炸了一遍,总统、副总统、议长、国防部长一字排开轮番被屁民殴打。
说老实话,整天看这种老掉牙的套路——在我们这种买个西瓜都要小心翼翼免得被和谐的街头——真他妈的过瘾。
讨论《惊天危机》注定要提及它的孪生兄弟《白宫陷落》,两部情节大纲80%雷同的电影就像是我和小明的作文,在同一个命题下究竟谁受到老师大人的垂青,不靠教师节的超市卡,那么只能靠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答案是显然的。
能够有幸排上院线的《惊天危机》成为了那些年站在讲台上朗读的范本,《白宫陷落》作为失败者只有默默成为种子,为小区光宽带建设添砖加瓦。
得益于两倍的预算投入,《惊天危机》在视觉呈现非常直观的KO掉了不争气的对手《白宫陷落》,同样是飞机大炮机枪扫射,前者和后者之间相差了一百部《富春山居图》。
不是说有钱就好办事,艾默里奇作为《2012》的导演成功在气场上压过了《训练日》的安东尼。
有意思的是,《白宫陷落》的黑人导演选了个白人当总统,作为礼尚往来艾默里奇镜头下的美国领袖变成了黑人影帝。
杀手、黑帮电影拍的太多,安东尼的《白宫陷落》身上总让人觉得有种挥之不去的匪帮气息,头脑单一的北朝鲜大逆袭看着热闹,余韵不足成为硬伤;《惊天危机》选择将美国人的政治反省和讽刺掺入到虚构的暴力事件,在震天响的爆炸声和一边狼藉中,即表达了一贯的美式情怀的英雄主义和家庭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忘挑几个笑话段子拍一拍总统的马屁。
简而言之,《惊天危机》成功的将《白宫陷落》里那幼稚单薄的外部阶级斗争化解为人民内部矛盾,是符合毛泽东同志“与人斗其乐无穷”精神的好电影。
但哥们,说真的,你们堂堂美国白宫特勤局轮番被虐,真的不考虑从咱们这儿招几个城管过去吗?
可真能扯,发生在美国政坛金字塔尖的阴谋,白宫沦陷,总统被追杀,核弹待发,先后更换两任临时总统,皆为阴谋,只为能让美国战争机器重返中东,背后的利益核心自然还是无法无天的军火商。
但这部片子吸引我看完了,原因有两条。
1.拍得确实好,场景扎实逼真,演员倒一般;2.危机构想可谓全面,攻防利索,不拖泥带水,导弹说发射就发射,战时代总统说毙就毙,多一个表情都不给,这是对以往程式化叙述的改良,也是故事对危机与应对的不断加码升级,体现了自信,当观众正纠结这场祸事越来越无法收场时,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机是超越智慧是所有人难以计划的,千钧一发之际也总有人性向善驱动了事态向好。
谢天谢地,此片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弱了一些……【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惊天危机 (2013)7.32013 / 美国 / 动作 灾难 / 罗兰·艾默里奇 / 查宁·塔图姆 杰米·福克斯
👻👻👻👻👻👻👻👻👻👻👻👻👻👻👻👻👻👻👻👻👻👻👻👻👻👻👻👻👻👻👻👻👻👻👻👻👻👻👻👻👻👻👻👻👻👻👻👻👻👻👻👻👻👻👻👻👻👻👻👻👻👻👻👻👻👻👻👻👻👻👻👻👻👻👻👻👻👻👻👻👻👻👻👻👻👻👻👻👻👻👻👻👻👻👻👻👻👻👻👻👻👻👻👻👻👻👻👻👻👻👻👻👻👻👻👻👻👻👻👻👻👻👻👻👻👻👻👻👻👻👻👻👻👻👻👻👻👻👻👻👻👻👻👻👻👻👻👻👻👻👻👻👻👻👻👻👻👻👻👻👻👻👻👻👻👻👻👻👻👻👻👻👻👻👻👻👻👻👻👻👻👻👻👻👻👻👻👻👻👻👻👻👻👻👻👻👻👻👻👻👻👻👻👻👻👻👻👻👻👻👻👻👻👻👻👻👻👻👻👻👻👻👻👻👻👻👻👻👻👻👻👻
白宫又被攻陷了,连续两个月第二次被攻陷。
不过感觉这一个电影比上一个要好一些,剧情啊人物啊包括台词,都更饱满一些,也就是更有人情味,看起来更贴切。
每当看到反派拿着枪指着主角脑门叽哩哇啦一大堆时我都跟着着急,屁话就是多。
有机会搞死主角的时候千万不能手软,先开一枪然后再说。
电影有些显老套,很多东西都有点模式化,太好莱坞式,不过没办法哥就吃这个。
这已经是美国总统的老窝——白宫,在短短一年内第二次被灭了(实际上是三次,《特种部队2》里白宫也被占领,但电影没有表现)。
对于喜欢动作片的影迷来说,《惊天危机》让人闻到了动作片黄金时期硬汉独闯龙潭的火药味。
而该片用传统动作片的模式,加上一个全新的噱头,大有让动作片“借尸还魂”的感觉。
可实际上,噱头的新鲜也不会持续多久,老派动作片终究已经没落。
这部《惊天危机》票房虽不算好,但平心而论是被安东尼·富奎阿的《白宫陷落》抢了题材的先机,单论看点,《惊天危机》不比后者差,而两者的所遭遇的瓶颈问题也是一脉相承。
关于本片,也听到了相当多关于“剧情烂”方面的评论,关于这点,小弟在那篇《白宫陷落》的帖子中已经详细阐述过来,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47424/类似这种孤胆英雄深入敌后的“潜龙式”动作片,剧情没一个不是这样的。
90年代的传统动作片是怎么没落的?
还不是因为模式化的剧情导致电影的新意最终黔驴技穷?
美国的动作片,与中国的新武侠电影一样,经历了如火如荼的疯狂后,最后噎死在它唯一的美德——毫无节制上。
如今的动作片,曾经代表上世纪70年代后战胜经济滞涨美国梦想,已经沦为了笑柄。
既然《惊天危机》乃至之前的《白宫陷落》在新世纪依旧敢这么拍,当然有他的道理。
像是白宫被端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大事件正是该片吸引观众眼球的最好方式。
这属于“转移视线”大法,将观众的目光从剧情甚至动作戏成分转移至“白宫危机”的事件本源上,然后编导再编制一个合理的动机和结尾,一切水到渠成。
“白宫危机”是美国人自己的头等大事,总体身陷囹圄、内阁成员被揍的七零八落,美国本土引以为傲的堡垒土崩瓦解,而此时突然神兵从天而降,有如神助的搞定一切,结尾揭露黑幕,星条旗永不落,这才是美国观众所关注的内容。
所以《惊天危机》乃是一部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立场正确的“参与政治”之双赢方式。
《惊天危机》与《白宫陷落》两部电影有对立的地方,也有共同之处。
这个要撤军那个要打仗,一个是外来阶级斗争势力,一个是美国人民内部矛盾。
立场完全不同。
而共同点在于,两部电影的美国总统都中弹了,其里面涵盖的噱头不言而喻,这是美式“小兵扛大旗”的主旋律味道。
片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白宫内部祸事不断,外面剧集了无数民众围观,连新闻直升机都动用了。
片中有大量新闻镜头展示白宫内部的人质、草坪上的飙车、总统那火箭筒发威,和一连串爆炸。
这更像是一场“作秀”,片中的民众和电影观众统一战线,大家都在围观:“我靠,总统老家出事”。
说穿了,这就是一场政治秀。
从这方面来看,侧重点就非常明显了,这类电影永远逃不掉的就是老套狗血问题,索性不管剧情,跟当年的《空军一号》、《特工绍特》这类电影一个路子,去白宫闹事比去自家厕所还容易。
是美国人自我消遣的产品,利用了民众的普遍思想,从政治立场出发,再加上总统舍身取义,为了普世价值做出牺牲,或者如《白宫陷落》里那样让总统被揍的七荤八素,这也可以让一些对立党派过瘾。
这在美国人看来是非常有噱头的地方,相反,其他国家的观众是无法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内涵的,而是将之当成传统动作片来看,自然会在剧情、动作方面找乐趣。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有一部类似的作品,比如让中*南*海被端了,无论故事多么烂,结局如何,恐怕也没几个人在关注这些方面。
剧情方面就不说了,这不是我们该关注了的地方,这里只是单纯的说一下东西方人民唯一的共同语言——动作场面。
罗兰·艾默里奇拍动作现在比较少见了,而他本人却是老式动作片粉丝,当年他拍的《宇宙战士》是尚格云顿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向来以大场面著称的导演,平时灭白宫都不带眨眼的,《独立日》、《2012》里二话不说白宫轰的一下就没了。
这回文章做的挺足,开场几个俯拍镜头能看出这位对场面的驾驭能力,视觉效果十足。
同时前20分钟也以游客的视角介绍了白宫的历史,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这方面同样也是上面提到过的表现“政治秀”的方式之一。
而且罗兰的特点在于在极端环境下很注重家庭因素,这一点和迈克尔·贝很像,总喜欢在人质中安插一个家人,让主角时刻身处左右不能顾及的局面,也会在指挥团中安插一个女性角色,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电影张力,这一点是《白宫陷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还有电影中的冷幽默和小笑话,时刻调节气氛。
杰米福克斯的总统颇有正气,却有点马大哈。
查宁塔图姆饰演的角色一贯的英勇无敌,却有点愣头愣脑的感觉。
这里面的人物显然更加多元化,不过却遭遇到《虎胆龙威5》同样的问题,以往诸如《虎胆龙威》、《勇闯夺命岛》这些电影,主角虽说有不死光环在身,但属于“打不死”而不是“死不了”的类型,而本片主角恰恰属于后者,人物开外挂往前冲,各种巧合和幸运光环,总是无法死去,而不是在那些经典动作片中,主角与反派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进行的捉智游戏,人家才是真正的“小强”,本片只是属于外挂类型,枪总也打不着,反派关键时刻再次犯了“唠叨症”的致命错误,终究而言还是剧本的问题,说了半天又回来了,不提了。
电影的动作场面,除了几处大场面,实在有失艾默里奇“场面系”导演的身份。
黑鹰坠落的戏份与飙车戏十足可看,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过于吸引目光的动作戏份。
比起《白宫陷落》,后者简单粗暴,杀人之前从不废话,招招致命,给人一种很硬气的感觉。
《惊天危机》则选择折中,剧情在人物的配合下润滑了许多,动作场面则从人物方面根本性的“硬”不起来,只能依靠艾默里奇的镜头调度来弥补,不得不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白宫陷落》是R级,《惊天危机》只是PG-13。
关于《惊天危机》这个译名实在不想吐槽了,看电影时有人还以为这是恐怖片。
特别提一点,关于里面的软广告设定,非常精彩。
美国电影同样不乏广告,但人家可以巧妙的安排到电影中,比如艾默里奇的《2012》中,宾利车声控启动系统的情节,就很有意思。
《惊天危机》同样,由“美国总统”亲自打出的乔丹鞋的广告,这段情节既不突兀,又觉得好笑,这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高度发达的象征。
什么时候国产片里面的软广告看的不让讨厌和出戏,说明国产片离飞黄腾达也不远了。
还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好看,今年两部描写白宫被入侵的电影中,一部美国击败了境外势力,另一部粉碎了国内反动势力的阴谋,很好的宣扬美国精神;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国产电影,比如《中南海陷落》,《中南海危机》
基本值回了打折的票钱。看起来和当年的生死狙击一个感觉。比较平稳。无聊的美国政治和独胆英雄。当然不能缺少个别正能量的存在。查宁在男人的审美观里不吃香。女儿表现的太过了
中国政府应该警醒,失独家庭很可怕!
播新闻时把视频拍摄者名字播出去这种脑残设定无法接受,这不是让人白白送死吗。
各种美国式主旋律正能量大放送。 传统的拯救世界拯救家人拯救自己的人生,不过还好最后是导游约上了前妻。小姑娘舞旗和开头有了呼应,也是全篇最大的泪点。嘈点很多:副总管各种表情帝。小boss妻子的反转,各部门争夺控制权的戏也是好莱坞的老梗,乔丹的植入广告good job。中国航母昙花一现
闷得慌
看资料发现大陆版时长比美国版还要长,也难怪,把白宫炸了,我天朝不但不删,还得加长。罗兰·艾默里奇最差的作品。
可以用国家政治中心白宫被攻占作为故事外壳,来塑造处于人生低谷想要向女儿证明自己的父亲,塑造临危不惧摇身变为动作英雄的总统,这就是美式主旋律,又娱乐又主流。影片各个环节都极其称职,保证了影片整体上的不失,虽然这样的商业片难免会有种种情节漏洞。
中规中矩
两星,给罗兰艾默里齐勉强加一星,感觉比白宫陷落都还要烂,人物各种烂,政府内斗就算了,就连敢炸白宫的恐怖分子还内讧,每个阵营都是混乱的,白宫就像富豪的别墅,随便就抢了炸了,总统下的命令不遵守,反倒小女孩挥两下旗就撤了,男主长得有的像皮特,杰米福克斯在里面真挫
子弹的数量跟影片的质量不一定成正比,但是没有RPG没有黑鹰没有爆炸没有一地子弹壳的电影肯定是无聊大闷片。另外,这个片子的摄影真是棒啊,那颜色,那光,而且怎么那么清楚呢?
这是喜剧吧,这是喜剧吧,这是给奥巴马拉选票的片子吧。白宫都被攻陷了,美国群众跟看巴西狂欢节游行似的。媒体都是傻子似的,想到最近缉毒警擦的事了。这片子还告诉我们脑残粉是多么的可怕,总统为了乔丹鞋踹晕(还是死)一恐怖分子,导游为了文物砸晕(还是死)一恐怖分子,小丫头为了总统打一老头。
猪脚光环严重! 烂片
節奏,節奏!
比白宫陷落bug还要多
白宫还想被烧第三次?
一般。
呵呵,老美经常拍白宫被打下,这一部还算不错了,效果挺好..节奏挺快,就是剧情肯定是一开始就猜的差不离了,模式了嘛..White.House.Down.2013.BluRay.720p.DTS.x264-CHD
总统刚从姜戈片场赶过来,不然这身手不科学。
总统想要做那件事。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