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我见过的极少数有明星、有演技、剧情有创意、有温情的前提下还能把片子玩砸的。
看过无数演技不在线,或者编剧瞎几把整给整成烂片的,这片全不沾边,就算《道士下山》也有点类似的玩脱法,但毕竟吴建豪和房祖名要背点锅的,本片并没有哪个演员拖后腿,相反表现都很好,实在让人无语啊。
2)影片讲了古天乐演的田力行在生活上遇到重重危机,母亲病逝、工作不顺、妻子要离婚,还要照顾时常失禁的父亲(吴镇宇饰),苦不堪言,这时父亲却突然脱皮,从79岁变成60、52、37、28、19岁,以六个阶段呈现,使得田力行重新认识了六个阶段的父亲,渐渐找到人生的出路。
这个剧情和我前几天推荐的《本杰明巴顿》有点类似,和《童梦奇缘》正好互补。
儿子认识某个阶段的爹,了解他的内心处境,有时就会理解他所做的不合理的事情,最后尽弃前嫌,从这个角度讲,整体剧情是成立且有创意的。
3)我想来想去问题到底出在哪,就是导演想得很多,然而走得太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忽略了观众体验。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片名就可以挡住不少观众,人脱皮,往往给人起鸡皮疙瘩的不愉悦感,和后面原本要表达的温情完全悖离,而影片中竟然也是这么做的,好端端讲父子情,却拿父亲蜕的皮玩恐怖梗,给观众的感觉是很不好的。
还有父亲突然年轻以后还能对儿子的妻子、前女友左拥右抱?
这也是让观众特别别扭的。
4)还有,6个阶段的父亲,极其容易让观众产生重复的不耐烦感,特别是后来的父子对白,冗长到几乎不能忍,很明显,如果从观众体验角度出发,3个阶段的父亲就够了,多而杂更不容易驾驭。
甚至于,让6个父亲出现在同一镜头里,或许从炫技角度讲,吴镇宇这段表演是炸裂的、令人惊叹的,而另一个方面,这个体验是极度糟糕的,试想一下,6个爸爸(还有失禁的那个)一同出现在你眼前,他一句你一句,你是不是很崩溃?
5)顺便说下,片子父亲为什么会脱皮没有交代,虽然可以说这是梦,但是和《本杰明巴顿》相比,观众就会多一丝疑虑,这里也是减分项。
既然是梦,是否可以用《无问西东》那样的手法,分别生动叙述一段父子故事,这样对观众体验而言,是不是就容易感同身受好多?
6)不得不说,影片亮点还是颇多的,无论是春夏的出场、和田父偶遇的恋情,还是吴镇宇古天乐的演技,其中还有一些对逝去港味的一些缅怀,有些地方也很有教育寓意,如不要把对不起当口头禅。
但是这些越多,越让人觉得扼腕可惜。
一个男人身上最大的魅力,就是那份责任与担当。
说过太多对不起的人,最终对不起的只会是自己。
挺好的题材,挺好的演员,却演绎的十分糟糕。
还有一部舞台剧一般感觉的电影大概就是李茶的姑妈了,期待满满,却也只是有些差强人意。
但耐心的看完,内核上还是感动了一下自己。
让一个男人最终成长的是那份责任,而让一个人最终走到自己该到的地方的,是那份担当。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种模样,却没有一种模样会如同一个承担了责任,担当了生活的人那般的诱人。
这是一部看了简介就能get到大致故事脉络的电影,但却还是挺有意思,古天乐在见证吴镇宇返老还童的一次又一次脱皮后,不仅了解了自己老爸的一生,还悟出了努力奋斗的道理,成功解决了自己遭遇的中年男人危机,这个危机就是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而被迫失业、婚姻平淡又经不起诱惑面临离婚、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年痴呆家庭压力大等等,春夏虽为女主,但是戏份主要在后半段,以鬼魂的形式(或者说是以回忆的形式)出现,我个人认为她的出场是完全挽救父子关系和激励儿子奋发图强而设定的,不是特别出彩的感觉,也有可能是吴镇宇太抢戏了吧。
整片立意比较明确,推荐如果有粤语版的还是看粤语版的吧,中途很多演员的个人魅力发挥是配音演员无法表达得出来的,使人容易出戏。
为什么可以肯定remeber me,却不能接受充满港味的电影,香港百年精神就是熬,努力打拼,在不容易的生活里拼命更好的生活。
尤其这样的特殊时期,狮子山下的港人,应该思索百年来自己的先辈是如何打拼的,而非自怨自艾……………………………………………………………………………………………………………………………………………………………………………………
当时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确实有点犹豫,面对好莱坞大片与宝莱坞大片,我最后还是选择了香港电影。
说实话,影片的故事是相对老套,也就是当你看的时候没有什么闪光点,这就是港产片,看的也就是情怀。
故事剧情也就简简单单的,主角失意,经过一连串的奇怪的事情,对父亲改观,自己也重新振作。
就是猜都能猜到的剧情,才能考验演员的演绎。
吴镇宇饰演一个脱皮的父亲,从79岁的痴呆到60岁、52岁、37岁、28岁、19岁,一步步重现父亲人生的阶段。
作为儿子的古天乐在隔壁和父亲回顾他的一生,好像在回味当年父亲的日记一样。
慢慢了解爸爸这一生都是围绕着家庭在转,从而对爸爸有着不同的看法。
古天乐的演绎表达出他对父亲又爱又恨,怀念起与父亲去看足球比赛,一起吃零食。
口口声声说父亲当年去玩女人没好好养家,可是最终还是放心不下他。
最后当看见母亲和父亲相恋的时候,儿时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着吃面,也找回当时一家人的幸福感觉。
父母也就这样走了,父母也作出最后的教育,自己也该好好振作起来了。
吴镇宇演绎起6个不一样的父亲,从青年时的壮志凌云,恋爱时的羞涩,中年时的犯错,初老的回归家庭,年迈的糊涂和痴呆,都表演得无可挑剔。
觉得不足的地方可能是化妆和特技上没有体现到他越来越年轻。
当他意识到自己老了,自己犯错了,反省过后就要好好照顾好家庭,偷老板的球票和儿子去看足球比赛,仿佛是想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也就成了父亲与儿子之间浪漫,虽然没有说我爱你,可是每个件事都是为了儿子开心。
6个自己聚集起来吃着面,互相责骂自己哪个时期的自己多没用,可听到爱人一句话也一同闭嘴安静吃面,那也是典型的爱妻子尊重妻子的表现,无论什么时期的自己表现都是爱着妻子。
春夏的镜头并不是特别多,也没有几个阶段的演绎,就与吴镇宇的初见和相恋的时期,可是这写镜头都足够觉得影后的实力。
可能是气质的问题,那股浓浓的乡村气息确实能看到一个农村少女的清纯可爱,到了对自己儿子的教导,这个跨度比较大,可是依然可以看出春夏的慈母的演绎。
不知是不是吴镇宇与古天乐的电影看多了,已经习惯他们的演绎觉得还可以更好,所以觉得春夏的表演会眼前一亮。
电影剧情是比较老套,可是就有一种情怀吸引着你,平淡但当中有你,已经足够。
《脱皮爸爸》我给7.0分。
我喜欢吴镇宇的表演,他真的是太帅了,而且演技炸裂,难怪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惜败给《树大招风》的林家栋。
精彩片段有:古天乐上吊、推销女楼震、六个爸爸聚餐、结尾的大飞机。
全片洋溢着怀旧的情怀,又突出励志的主题,不乏奇幻的穿插,加上超高的颜值,我很喜欢。
美中不足的是节奏有点拖沓,不缺尿点。
回顾2017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林家栋凭借在《树大招风》中的精彩演出夺下了最佳男主角奖项,而事实上这一年里,最佳男演员的角逐在如今不断萎缩的电影市场下,称得上激烈空前。
而无论最终奖项的归属是否令人满意,我们都不能否定,这几位演员带给我们的精彩演出。
无论是同在《树大招风》饰演贼王的任贤齐,《寒战2》中大义灭亲的梁家辉,还是《一念无明》里面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
而这其中,尤其吴镇宇在《蜕皮爸爸》中,一人分饰不同年龄段的多名角色的一场对手戏,更是精彩绝伦。
不同年龄下,吴镇宇都赋予了角色完全不同的特质《蜕皮爸爸》这部电影,虽然早在2017年四月就已经上映,然而引进到内地已经是今年3月的事情,而我因为执着于等待粤语版本的缘故,也迟迟没有观看。
虽然至今也没有粤语资源,不过父亲节把这部作品拿出来讲讲,感觉算是相当应景了。
《蜕皮爸爸》的剧情十分简单,中年失意的田立行(古天乐饰)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田一雄(吴镇宇)非常厌恶,在一次父子二人的冲突后,奇迹发生在父亲田一雄身上,他开始出现返老还童的症状,而随着田一雄不断恢复到青年时期的状态,田立行也对自己的父亲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影片的表线上看,本片的主线无疑是通过父亲变年轻的事情,让孩子们感觉到一名好父亲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令子女们回忆起父亲曾经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陪伴。
当田一雄首次蜕皮,褪去了老年病的枷锁,田立行看到了父亲还是正常人时的一面,开始失去原本对父亲的厌恶。
而再次蜕皮后,五十二岁的父亲,回到作为顶梁柱撑起这个家的年纪,田立行更是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的照顾,以及那些对自己生命产生过影响的言传身教。
而再往后,田立行更是一步步见证了自己父亲如何从一名青年,成长为一个可以撑起整个家庭的男子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好又对处于人生拐点的田立行有着极大的教育作用。
而片中关于田立行的转变,就是电影的另一条主线,也是导演真正想要强调的一条故事线。
讲述父亲的影视作品,和讲述母亲的作品尽管从立意上大都是教导观众学习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可最终的落点往往会有所不同。
讲述母亲的电影,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母亲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或者带着孩子相依为命的艰难困苦。
而以父亲为主题的作品,则大多数会以父亲对下一代产生的影响为主,讲述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虽然如今已影帝加身,古天乐的演技相较吴镇宇还是有所不及片中的田立行,正是因为以这种神奇的方式见证了父亲的一生,对照自己的不足,才改正了性格上的诸多缺陷,摆脱困境,开始了新生。
那个原本只懂得抱怨世事的田立行,开始脚踏实地的前行,开始扛起自己肩头的责任,开始直面遭遇到的挫折,开始为自己说过的每一句“对不起”而改变。
从影片的品质上讲,编剧出身的导演司徒慧焯在对影片节奏把控上还有待提升,但是多年了从事话剧工作的经验,也让他的这部作品有了不太一样的滋味。
不过也许是笔者当前的年龄与状态有田立行有许多重合之处,即使没有什么高明的煽情设置,依旧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而如果让我们将时光倒流十二年,2015年的时候,刘天王曾出演过一部叫做《童梦奇缘》的电影,巧合的是两部作品都选择了相近的主题,但是在呈现形式上却又截然相反。
《童梦奇缘》中,刘德华饰演的小光在短短一周内经历了从小到大的成长,懵懂间进入大人世界的他,在浮光掠影的奇遇后,于死亡降临之前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小孩子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结局时,他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放下了那个年少的自己对他人的误解,也传达给青少年观众许多积极正面的思想。
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自己还小就可以任性妄为,告诉我们长大后除了获得更多自由,也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
《童梦奇缘》上映那一年,笔者十三岁,尽管当年对于影片的理解远不如现在来的深刻,但也依旧清晰的记得,这部电影曾传达给我的那些感情和教诲。
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蜕皮爸爸》与《童梦奇缘》这两部极为相似的电影,用同样的方式,解答了一些在我当前这个年龄段所遇到的迷惘和困惑,这份跨越了十多年的经历,恍惚间令众多记忆浮现于眼前。
而一部影视作品,能在光影间带给人的享受,莫过于种下一颗奇异的希望种子,又或是唤醒一段深藏在心底的记忆而已。
说回父亲节这个主题,《童梦奇缘》和《蜕皮爸爸》从两种方式上对父亲这一角色进行了塑造。
《童梦奇缘》中我们跟随小光的回忆、认知以及判断,对黄日华所饰演的父亲陈文进行了一番评判,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片面的认识了这个人,这就像很多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忘记了父亲对于我们的帮助的指引,只将他们定格在了某一个我们不喜欢甚至于厌恶的瞬间。
《蜕皮爸爸》中的田立行是幸运的,当他与父亲的关系僵化到即将无法挽回时,神奇的剧情走向了给了他一次重新认识父亲的机会。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如果有一天父亲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他佝偻的背影,请不要忘记他多少年间曾经如何支撑起了这个家,如何守护我们一路成长。
总体而言电影还是很有诚意的,开头的节奏略微有点拉,后面渐入佳境。
尤其是不同年龄段的吴振宇在一起飙戏,表演的难度,场景的调度,可以说是近年来看到的港片当中最出彩的一段戏。
故事主要是讲古天乐饰演的田力行人到中年,面临种种困境,却在濒临绝境的时候经历了一场与父亲不断和解的奇幻历程。
你可以认为整个过程都是儿子的幻想,也可以认为是父亲在弥留之际给儿子上了最后一堂课。
爸爸脱的皮是故事的外衣,其实映射着父亲不断自我剖析的过程,借此给观众抽丝剥茧的呈现了一个男人一生的跌宕起伏。
影片开始,力行对父亲充满不屑与怨恨,认为父亲一生碌碌无为,毫无用处。
父子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与隔阂,甚至可以说古天乐将自己失败的人生归咎于父亲。
影片的立意起点很好,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在受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好也有坏,但是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会好奇父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鸿沟与隔阂究竟从何而起?
父亲第1次蜕皮成为六十多岁的老者,原来这个时期的父亲虽然到处欠债,但是父亲依然活在当下,没有抱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冷与热。
第2次蜕皮父亲变成了一个似乎洞穿世事的中年,我们看到一个父亲陪伴儿子度过了他的青葱岁月,他们一起看球吃小吃,一起跟母亲打打闹闹。
年幼的力行甚至快忘记了父亲作为一个男人曾经也是对家庭有所担当的。
父亲教导力行不要总说对不起,不然的话,讲多了就会变成口头禅,忘记了自己也应该对这三个字负责任,慢慢的对不起这三个字。
父亲告诉儿子:为人处世要做到几乎就让人讨厌,但又没真到这个地步。
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可以说父亲一辈子都在遵循这样的人生准则。
确实父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从这里开始古天乐对父亲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3次蜕皮,父亲变成了蛇形刁手里成龙的模样,那是七十年代香港的黄金时期。
他每天拿着小吉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甚至想和儿子的妻子和情人组建乐队。
原来,父亲有自己的才华和梦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变成了后来这个样子。
影片给了伏笔,那就是一个发夹。
虽然父亲很满意自己这个时期的皮囊,但是力行坚定地告诉父亲,即使只是一张皮,他也不会让父亲流落在外,于是冒雨捡回了父亲的皮。
这段剧情是在隐喻儿子对中年时期的父亲十分尊重,因为这个时期的父亲给了儿子重要的人生经验。
但是接下来剧情就直转之下,力行忆起了自己小的时候父亲的堕落。
他拿家用去赌钱,每天喝的醉醺醺的,只有靠自己的妈妈打工挣钱维持这个家。
父亲甚至还养小三,这些记忆都令力行痛苦不已,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思进取,为什么会堕落。
他所有的怨恨几乎都来自己于父亲这个时期的不堪,两人矛盾激化,打起架来……现实中,儿子被债主威逼,父亲为解救儿子困境完成了第4次的蜕皮。
一句始终无法说出口的对不起,更让我们看到了父亲身上那种坚韧执着的一面。
即便父亲没有为这个家拼尽全力,但是看到自己身陷困境的时候,父亲仍然会挺身而出,父子感情升级。
在危难之际,父亲第5次蜕皮,变成了壮硕的青年。
这个阶段的父亲是充满迷茫,充满困顿的。
他和力行母亲从大陆偷渡到香港,为了一口吃的,活得毫无尊严,也由此变得玩世不恭,郁郁不得志。
但此时我们仍然无法得知父亲为何沦落至此,剧情在父亲第6次蜕皮之后开始揭开谜底。
父亲变成了十几岁的少年,原来父亲口中的天路式战斗机曾真实地属于他的人生,并不是力行以为的吹牛。
曾几何时,父亲也曾翱翔于天际,可因为一次偶然事故,也就是那个发夹,导致了自己左眼失去了二成的视力,从此再也无法成为飞行员。
影片通过古天乐的视觉,详细的介绍了父亲如何坠入爱河,曾经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至此,故事基本讲完,但是导演又安排了6个时期的吴镇宇互相飙戏的桥段,也可以算是影片的华彩篇章。
6个父亲代表六个人生阶段,每个阶段的父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缺憾,他们相互推诿责任,追咎着不完美人生的原委。
但是古天乐的母亲表现出了对父亲极大的包容,因为她原谅、接受了父亲所有的缺点。
自大也好,固执也好,倔强也好,幼稚也好,堕落也好,母亲始终如一的陪伴着父亲,陪伴着力行,陪伴着这个家的起起落落。
由此力行也明白,一个家其实不需要多么辉煌多么富贵,两个人的相濡以沫,执手偕老,才是幸福才是成功。
6个父亲最后再次登上飞机,向终于成长的儿子挥手告别。
回顾父亲人生的同时,影片也穿插了古天乐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感情纠葛。
原来他曾经是一名导演,红极一时,但是随着影片不再卖座,人生的剧本也急转直下。
面对女人的诱惑也没有把持住自己,整个片场也因为一把火而燃烧殆尽。
这是为什么妻子执意要离开自己。
不是因为他人生困顿,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再振作起来过。
在亲历了父亲的人生后,他决定重新开始,签署了妻子给自己的离婚协议,跟着又拿出了结婚申请,并且郑重的向妻子说了那句对不起。
这个时候的对不起已经具有不一样的意义,他代表古天乐将为这三个字负起责任并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古天乐在此片中贡献了较为出彩的演技,但是和吴镇宇充满层次,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表演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尤其是6个时期的父亲,虽然有化妆和特效的加成,但是每个时期那种感觉还是拿捏的很精准的。
少年时期的懵懂青涩,青年时期的迷茫困惑,中年时期的浪荡不羁,壮年时期的成熟洒脱,还有老年时期的睿智淡然,最后是临终前的神志不清,都演绎的十分具有辨识度。
我个人感觉豆瓣的评分偏低了,略微看了一下影评,大致的意思就是说这部电影拍的过于直白。
确实,影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就艺术价值而言,影片确实无法达到世界级电影的高度,格局还是偏小,很多地方似乎是怕观众看不懂,还要去解释。
比方说有一段古天乐的独白,十分清晰的表达了影片当中知了这个意象的隐喻,在我看来虽然不突兀吧,但是略有些尴尬,和剧情的缝合不是那么的自然流畅。
总的而言形式很新颖,但是故事内核是十分老套的。
无非讲了一个失败的男人,通过追溯父亲的人生历程得到了自我救赎的故事。
但我想说的是在近年来,港片逐渐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有导演愿意如此用心的去讲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我十分感激这样的初衷。
我还是那样的观点,真正具有电影情怀的人一定会抱着宽容之心去看待每一部电影,只要这部电影是用心去拍的,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拿它去对标世界顶级?
本来国产电影起步相对西方而言就较晚,就好比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我们见过中年的睿智,就一定要苛责这少年的幼稚么?
如果我们希望这少年健康成长,难道不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心吗?
我给这部电影打4颗星。
为着人到中年,还在苦苦力撑香港电影的吴镇宇和古天乐。
当然春夏饰演的母亲角色也非常出彩。
脱皮爸爸人生总有高潮和低谷,不如意时需沉淀、回味和重启。
在妈爸相继离世这段时间里,田力行在中年困局中挣扎,在迷茫消沉中苦恼,通过追忆父亲五味杂陈的各个阶段的人生,通过重温母亲一如既往的慈爱亲暖,终于悟到,不计前嫌,避短扬长,努力向前的重要性。
人生从无绝路,只要肯起飞,你就拥有天空,只要肯脱皮,你就拥有新生。
做人是需要思考、总结的,要有勇气抖落生活中不如意的灰尘,摈弃不应该的错误,要有责任改正自己对不起,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哪有完美的人生,哪有完全讨人爱的人,做到几乎要讨人厌而不讨人厌就好,就会赢得别人和自己的尊重。
本片在故事上有点致敬《返老还童》的意思,但在故事内涵方面比大卫芬奇的《返老还童》相差太大。
而在叙事上也不是以返老还童的为主线,更多的是在讲如何让吴镇宇饰演田一雄如何修复和古天乐饰演的儿子田力行之间的父子情。
本片主要看点是吴镇宇一人饰演多个角色,挑战不同年龄层次的角色,吴镇宇演技充分发挥了。
但无奈故事太垮,很多剧情莫名其妙,很尴尬。
就算浓墨重彩的父子情,也在本片中显得不感人。
本来像这种感情饱满的剧情电影,所展现镜头应该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让人看就能从内心发出感慨,这是我所经历的。
不知道是不是看的国语版,感受不到本片任何港味。
费曼出场的几段戏还是算不错的,吴镇宇父子同台,很和谐。
田一雄这个角色给人的启示就是,年轻吊儿郎当,老了还是一样吊儿郎当——《脱皮爸爸》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脑洞大开的奇幻构思,演技精湛的演员,然而《脱皮爸爸》最终却并没能如很多的同类佳作那样动人以情,导演对节奏把控的不善,不仅令其有着颇为刻意尴尬的舞台剧痕迹,同时过于直白的说教,也令本自慰籍心灵的感动,变成了索然无味的空洞。
最近幾年的香港電影果然都開始走懷舊路線了,吳鎮宇一人分飾六角,從九十歲逆回十六七歲絲毫不違和的演技也是厲害。影片的細節把控也很棒,六十年的時代變遷,彩色黑白畫面的轉換都很自然,最搞笑的是台灣片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的梗,莫名戳中我的笑點。P.S.片尾彩蛋又出現了謝霆鋒,估計導演也是覺得他好幾年沒拍電影了,然後代替我們這些粉絲來呼喚他,嘿嘿嘿。
很无厘头啊,看着没劲
欢庆电脑修好了
痕迹有点重,不如童梦奇缘自然。
有个创意点,但是感觉拍得还是平庸了,说教也较多,不够预期。里面两首歌都不错
实话实说,算是比较优秀的港片,就是主题扣得不紧,中心不太明确,若果古仔角色稳一个年轻演员可能更给力,春夏的粤语依然一般般,不过睇得出,演技在线的,吴镇宇也是演技很好!打6分以下的都是耍流氓或者一一群不爱看粤语文化的人
????????
全片处理的过于平淡,趣味性较弱,怀旧过去年代(情感)也没能带来感动。而且就做了一个梦就修复好了父子关系还赢回了婚姻爱情及事业,实在太轻易了这个结局。。。
前面剧情有点漂,后面有点尴尬,几个爸爸一起飞下去的时候,我都快被节奏哭了,想想却没啥感动的。放映完吴镇宇从我身后座位起来,近距离看着走了两步就感觉超级有气质!古天乐日常耍酷
还好吧
强行情怀又丝毫不让人感动,到最后还爱国了一下。不过比吴镇宇最烂的那些片好些
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啊 虽然有些尴尬的戏份 但是到后期真的蛮感动的 我觉得至少7分差不多 还有 我女神春夏真的太美了!
片场一支香烟引起的火烧了三天三夜?那时两人不正在小屋里tq吗?难怪后来会有六个脱皮爸爸出现,男主是那时候就被烧死了一切都是他的鬼话吧。加一星给吴镇宇的演技和可爱的费曼
不知所谓的表达
屎一样的剪辑,特别随意儿戏匆忙的台词衔接,把影像和剧作上的那一点想法全部拖垮,太尴尬。看到片尾舞台剧改编,难怪看的时候就觉得很多戏都很舞台剧,可是也不能这么随意啊。
2.5 空有好的片段,没有好的逻辑,每个阶段的爸爸只是在实现表演功能,并没有解决戏剧矛盾。
还是挺值得鼓励的。儿子见证了爸爸的所有“蜕变”,每一次触底反弹,都会变成一个全新的爸爸,靠一副老皮囊撑起一个家。
片子不错呀,评分太低了。
早知道就回家午睡!国配真的太影响观影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