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记是谁曾经说过有关韩国电影中男性角色的话了,但就因为那句话我看《电影就是电影》,未曾想,这是那部电影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哦,忘记说了,那人都曾经说过什么,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只有在韩国的电影中还可以看到纯男人的那种粗鲁,就是很Man的血性场景,比如可以看见男人不修边幅以及极其暴戾的打斗场景,所以亚洲的男人们最男性的元素,也只能在韩国电影中还可以一掠痕迹,而比如亚洲的日本都已经开始接近女性化的阴柔,而国内电影中的男性更多的都是大腹便便的,油光水滑让人想起荷塘中的青蛙。
所以,女人们是不是会有些怀念,那有些头脑简单只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大男人形象哪,这个我不能断言,至少我还很喜欢那些比较唯武而行的干练舞蹈,那里挥毫的不仅仅是男性荷尔蒙的嗅渍,而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高昂的展示,正因为缺乏吧,所以才会被像这样的描述吸引,也才会去看看这些充斥着男性动物们那本有的血性的电影,究竟又会是一场怎样的情感交合和自由的最大向往。
只是这部电影多少让我有些失望,不仅仅没能达成像《电影就是电影》中的极端对立,以及苏志燮那般阴柔忧郁却带着原始冲动的霸道,也没有那极端二元分置线的立场分明,虽然带着一丝关于自身国家分裂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和谐的探讨,但终究没能将此两者做一个更好的结合,不像《欢迎来到东莫村》那样的温馨壮烈,也不如黑白两道兄弟情深的意切,有些飘忽了。
不过,就算这样,还是传达出了在不同政治体系下,关于国家以及组织的大体信仰和信赖下,在两个男人之间来了这么一场错位不定的,折磨和挣扎。
一个是以原则和规则为标准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情报局警察,一个是在以国家组织为最大利益标准下的间谍,他们在杀人以及抓人的两个极端现实中,相遇而插肩而过。
最后却因为命运的巧合成为同居者,那个资本主义下的成为只为钱而生活的私人侦探,而那个看似无所不干的却成为了弱小者的维护者,这就像是一场讽刺喜剧,两个好像有些格格不入的人,就如同电影中的那些放弃华丽打斗场景,而选择了正常人的打斗方式,并附上一段谐趣横生的音乐,怎么看都似乎是在看一段,有关个人之间的兄弟情,却无关所谓的庞大国家体系,但是打斗的本质却没有任何的折扣,不是半吊子,这也是作为男人应当遵守的最低底线。
故事情节基本没有什么悬念,唯一的看点便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如何铺陈,看来这方面的题材是导演所喜欢的,或者是他所想要探究的,或许他很想知道,如果人物的背景以及生活的环境不同,是否会对所谓的兄弟情有所影响。
再者便是,如此拓展开来,也顺便深究一次,关于人性在自身体内以及不可脱离的国家地球这样的格子内,是否真有那种如范蠡般成功脱壳的平凡人。
终极所想,人是否可以善良的保护自己以及家人,在罪恶来临之时,还依旧保持一个善良的本质,而非扭曲的人格撕裂,然后为自己和家人找一片宁静的土地。
2010-5-8
隶属两个对立组织的人,在南北斗争的大背景下,结下了生死之交的兄弟情义,友情只是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不分国籍与阶层。
宋志元做为韩鲜派到韩国的谍报人员,在代号441的老间谍影子的带领下,闯入首尔一栋公寓,刺杀了本国叛逃人员及其一家。
李仁奎带领的韩国安全部门也赶到现场,双方展开一场枪战,与心狠手辣的影子不同,宋志元冷静机智内心善良,在救下叛逃人员的儿子后逃离。
双方行动都告失败,李仁奎没有抓到他做梦都想抓到的影子,被上级革职。
而宋志元被朝鲜方面认为有叛变之心从此被追杀。
李仁奎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也是一个为了工作而不顾家的人。
因为工作失去了家庭,而现在连工作也弄丢了。
为了生计,他开了一家靠收钱帮人追回逃跑越南新娘的私人侦探所。
而宋志元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一心想回到朝鲜,那里有他的妻子和女儿。
六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仁奎在越南人开的工厂里偶遇宋志元,双方都心知肚明对方是谁,但是又各怀鬼胎,“掩耳盗铃”般以为对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仅没有去点破,反而“互相监督”地住在了一起,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对彼此的印象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做事略有些莽撞不注重生活细节的大哥与会做饭贴心的兄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一起靠共同寻人谋生。
而这时,俩人分别接到了各自上级派给的紧急任务。
在大局面前,一对义兄弟究竟如何选择?
李仁奎说:“叫我一声哥吧,就叫一次,我很喜欢你呢”宋志元说:“才不要”。
本以为是悲剧结尾,谁知结局很暖人心。
今年2月初,《义兄弟》在韩国上映,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用主演宋康昊的话来讲,这是一个融动作、喜剧、幽默于一体的大礼包。
事实上,这些元素在片中运用得的确得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影片的故事动人,节奏比较流畅,具备卖座潜质并实施成功。
这些之外,影片在题材上涉及的南北问题,为影片增加了话题性,它用虚构为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和解范本。
我们无法知道,假如这部电影在朝鲜上映,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人物的身份、背景是行为选择的最大原因,也是影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开始的二十几分钟,让人以为或是一部动作片,好莱坞式或港式的双雄斗。
然而它不是动作片,在这之后,影片开始缓和,两个男人的关系发展成为主要焦点。
如果两人换成异性,也会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互相跟踪,像是恋人之间的感情溶剂与偶尔的猜疑。
结局自是如片名一般,二人成为兄弟,和爱情喜剧的结果一样。
相对于现实中的南北问题,这种结局显得过于完美。
假定编导对南北问题的看法如电影所呈现的一样,也不能为影片提供一个合乎现实的理由。
这不是一部动作片或喜剧片,它涉及的话题、对现实的关注,让它无法成为一部纯粹的娱乐电影。
港片《省港旗兵》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看的枪战动作片,与其它因素的擦边球,都无关紧要,只增加点话题而已。
而《义兄弟》不一样,它涉及的南北问题是整个片子的基础,抽掉这个设置,整部影片就无法立起来。
两个特工握手言和,生活平安无事,似乎所有问题都已化解。
这是电影对现实一厢情愿的治愈,现实中的南北问题远比电影中插播的新闻播报严重而难以弥合,可以说是一次浪漫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改造。
众所周知,在文学史的历程中,是现实主义干掉浪漫主义;电影方面,西部片从约翰•福特(《关山飞渡》)到萨姆•佩金法(《比利小子》)再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可饶恕》),每走一步,其中的浪漫、理想主义成分褪掉一些,英雄逐步走下神坛、走进现实。
如今的商业电影如《义兄弟》,是反其道而行之。
影片中兄弟关系的建立、概念,与通常港片中兄弟情义的戏剧化破裂、恢复完全不同,而是像美片中常见的二人由对立到和解(如《完美的世界》、《老爷车》)。
《泰坦尼克号》中的真爱跨越了阶级,《义兄弟》中的情谊跨域了意识形态,本质上,都是一种梦的形式。
韩国的观众看完电影讨论起了一系列问题:意识形态分裂、朝核问题、南北和解等,这些后续的连锁反应,证明了影片的成功。
不管这是不是导演的初衷,他设计的结局带着明显的讨巧——对韩国人而言,过于美好的结局与其说是浪漫主义,不如说是商业主义对现实问题的简单处理。
金基德作品《收件人不明》中,有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父亲,对一个炫耀勋章的人讲道:打死的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可夸耀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问题,无论对于朝鲜还是韩国,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痛。
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曾在1984年,从他童年时生活过的扎赫兰出发,一路走遍了东西德的整个边界。
他认为分成两半的国家没有真正的核心,在它的心脏地带听不到心跳声,东西德是必然要合在一起的。
他还认为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南北朝鲜终有一天,最终成为一个国家,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除了文化和政治上的命运,它还有一种地理上的命运。
如果赫尔佐格的预言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成为现实,那时,南北朝鲜的人民关系就不用克服种种障碍才可如影片中一样美好,一个本就是兄弟的民族,无须在电影中构造兄弟情,再也不用念叨:如果可以做兄弟……
就是冲着姜东元来看电影的东元的演技现在是越来越好了,本身又很偶像,一瞬间觉得他跟吴彦祖好像,都是偶像外形的演技派东元羞涩的抿嘴笑简直是杀必死中的杀必死!!
喜欢就是喜欢!!!
面貌清秀的宋志元(姜东元 饰)是来自朝鲜的谍报人员,在代号441的老间谍影子的带领下,他们闯入首尔一幢公寓,刺杀了本国叛逃人员及其一家。
期间,他们遭遇韩国安全部门的追捕,一番激烈枪战过后宋志元等侥幸逃脱,但他被上级认为有叛变之心而从此弃用。
另一方面,行动的失败导致韩国一方的行动队长李仁奎(宋康昊 饰)遭到革职处分,他只得开设侦探所,靠收钱追踪逃跑的越南新娘养家糊口。
不久,金正日和金大中实现历史性的会见,朝韩双方局势缓和。
六年后,李仁奎在某个越南人工厂偶遇宋志元,他希望抓住志元及神秘的影子赚大钱,而志元也想利用仁奎洗脱自己叛变的罪名。
两人别有用心住在了同一屋檐下,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的想法渐渐发生改变……
剧情弱+导演控制能力差=烂片。
但是好歹有宋康昊和姜东元撑着。
宋叔还在里面各种露肉。。。
笑死我了,这种以色诱人的桥段不是该交给姜爷吗!!!
姜爷这部的演技真是不错,在宋叔面前竟然也没掉链子。
而且长胳膊长腿演打戏实在太酷炫。
姜爷凭这里的演出拿韩国影评奖的最佳男演员奖,并非浪得虚名,虽然最后在飞机上与宋叔相视一笑的表情还是土傻土傻的。。。
2010.5.7哎又是没有图片的电影!
真是!
这部戏完全没有了解过,按说这种特务类型的也不是我很喜欢的,纯粹是为了看姜东元才看的!
但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又很多搞笑的戏份呵呵宋康昊演的也很幽默东元就不用说了但为什么东元总是演这些不好的角色呢?!
反正都是命运很坎坷的角色……最后一幕,从楼顶掉下去的那一刹那,我真的有点崩溃,因为看的比较投入,真的就以为东元要死掉一样,哭的相当的伤心,貌似还没这么哭过呵呵,看来,东元,我还是最爱你的!
从太极旗飘扬 到共同警戒区 还有欢迎来到东莫村 加上这部义兄弟每看一次都感到一次无奈震撼激动与感动 愿天下永远没有战争也不要分什么南北 就这样平和的向兄弟一样共同生活吧!
我不敢说我看过很多电影,只是最近看了不少亚洲片子,日韩泰的都有。
我很想对长久以来的影视作品做些评价,因为我想一种思想、意识形态被烙印在影视里,是很难改变的。
一些西方的爱情片励志片包括印度的一些电影,渲染的最浓郁的是对人性、道德、善良的煽动和歌颂,哲思的色彩仿佛依旧映射着亚里士多德般悠远的智慧光芒。
小国意识和小国性格未必是坏事,他们的电影往往求实,即使很矫情文艺,抑或很淡雅清新,都是生活最细腻细致的感悟。
电影不求多么高的立意或多么伟大的主题,也不求多么睿智或启迪,只要一点点感动领悟回味就好了。
不过要说极端一点,一个民族的弱势也能在电影里显山露水。
亚洲电影看多了,现在就觉得东亚简直就是一变态国家集合体,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去。
中国人狭隘、浮躁、僵化、投机;韩国人高傲、肤浅、自负、自卑;日本人狂妄、隐忍、变态、意淫;朝鲜人闭关、守旧、固步、自封。。
这些在电影里显露无疑。
不想抨击某某民族主义,因为任何文明都曾经是落后劣根愚昧的,但如果不做出牺牲改变,那就是大问题。
换句话,我们和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普世价值的演变。
如何适应融入新的国际化的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是全球化中远远高于形式的灵魂核心的关键,求同存异,学习优势摒弃糟粕一直是亚洲人尤其东亚做的最烂的。
看到很多亚洲国家,同源的民族、自己人相互嘲笑鄙视,竞争排挤,偏见歧视是进步的最大障碍。
东方文明是善良宽容合作的,但是继承者太弱。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真正连在一起,那么有一天世界舞台里也会真正出现令人敬仰赞赏的亚洲主题。
悲情的结尾是不是好点?
导演对皆大欢喜的结局貌似很热衷,作为一名善良的观众我希望大团圆。
不过,这个升华是不是有点牵强?
happy ending来的有点唐突。
相反妻离子撒,全部死翘翘好像更能使整部影片上升一个高度。
也比较符合整部影片的基调。
看了才明白不是所有电影都要有个happy ending才能让人happy啊!
和谐
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战士就这样被万恶的资本主义给腐蚀了啊
虎头蛇尾~如果没有宋康昊的演技和姜东元的脸蛋儿~简直没法看~
套路,没大意思。猜得到的情节,大团员结局。半路开始看更没感觉。男主角有点像吴彦祖和王杰的合体…不是我的菜…
这片子真挺烂的,白瞎了宋康昊啊
巧妙的把政治因素融入到了电影里。冷酷和干脆都有,难能可贵的是,一片黑色中有不动声色的幽默点缀。从去年到今年看过的韩国影片中可以排上我心目中的top10
宋康昊很不错
剧情很腐,特工大萌,结尾太烂。
多年不见,姜东元oppa还是那么惹人心疼啊,简直就是激发女人母性潜能的灵药!!话说怎么韩国滴天然帅都是一单一双呢?根锡也是这样。。。
看不下去
看到一句话无比赞同这电影只有宋康昊的演技和姜东元的脸蛋所以一样一星... 才知道原来姜东元81的啊,一直以为是85后呢
5694--间谍—2013.07.15
星是给俩主演滴
韩国的意识形态片
男人,这就是男人,韩国人这么喜欢隐形基片啊?
不温不火
前面节奏太慢了,后面渐入佳境
玩得也是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啊
7
原来是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