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电视的时候,无意刷到这部片子。
网友的评论是对的,这确实是一部不怎么样的烂片,全程忽略性带过,但部分剧情也挺真实的。
全剧有句话我挺有感触的,“我以为最糟糕的结果,是你离开我,原来最令我难过的,是不知道该如何爱下去。
”这句话深有感触,但没电影理解的这么通透,所以说人还是要多读书多看报呀!
我不記得有哪一次在電影看到周秀娜是不會因為她的生硬尷尬而立即「出戲」的。
但在《分手100次》裡,我真心覺得娜姐,好-有-女-朋-友-feel。
這次她終於不再被消費身材(不是說我不喜歡看),演來自然、鮮活,是全片最大的驚喜。
還有旦哥差不多二十年後再執導演筒,可說沒有一絲脫節。
除了分明是在扮演自己的伊健演出比較令人汗顏之外,幾乎每個登場人物的演出都討好又有情趣,導演用人把握準確,阿旦不是浪得虛名。
當然,《分》有些港式愛情喜劇的頑疾,牽強和失效的部份並不少見,但還是可喜的部份更多,更值得說。
縱使它或許不能充份打動觀眾,但那些笑中的小感動還是實在傳達給了牽著手同看的情侶們--散場字幕的時候,不少一雙一對仍依偎著說說笑笑,沒有急著離開;港男港女們在這都市裡交戰不斷,但看過這片以後,大抵能停火一晚,這就夠意思了。
影评:不再说分手,记得好好爱 - 骁珲分手迷你仓放爱一条生路 分手,分开相互牵着的手,各奔东西,在那一刻,我们的爱还活着吗?
影片《不再说分手》中,主人公阿森,在经营咖啡店的过程中,利用好朋友送的柜子,想出一个非常新奇的创意---分手迷你仓,情侣们将分手遗物纷纷以名目繁多的存储方式存放在这里,阿森配上自己写的感人的话,将这些曾经爱情的见证定格在这里。
有存戒指的,有存熊娃娃的,有存金鱼的,也有存放一把用于自杀的刀的,存放一副手铐的,等等,这里成为了曾经的爱情的见证地。
当我们爱到无路可走时,分开了相互牵着的手,可那些曾经见证过我们爱情的东西又该如何处理?
扔掉吗,如何舍得,那些是你我相爱的证据!
存在迷你仓里,封存一份记忆,定格一段爱情,整理一份感情,然后我们整装重新上路,回头望望那些东西,那是我曾经爱过你的记忆,我放我们曾经的爱一条生路,分开未必不好,对你对我,若是解脱,便该放手,日后我若忆起,我会记得你那些好,不后悔认识你,不后悔有过那样一段情!
阿森是非常聪明的,他用很好的创意,将自己的咖啡店起死回生,阿森又是悲哀的,因为他想扩大他的创意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并不理解他,认为他一直都是在---玩!
所以他也很无奈的将他准备向女友求婚的戒指,存在了分手迷你仓的小格子里,并附上这样一句话:一直以来我以为最糟糕的事情是你离开我,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最糟糕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再爱下去!
此时的他,是否也在想定格于此,放他们的这段爱情一条生路呢?!
分手咖啡谁来为我们的爱埋单?
咖啡分很多种,味道各有不同,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苦涩,爱情,有苦有甜,一如咖啡,当相爱的两个人和谐甜蜜的去调配这杯咖啡时,即使你喝的到那份苦涩,却也同样能感觉到那份甜蜜;当相爱的两个人出现隔阂,即使调配爱情这杯咖啡时加了再多的糖,喝到的一样全是苦涩,浸透到骨子里的苦,蔓延于全身。
影片中,阿森在创意分手迷你仓的同时,也推出了苦涩的分手咖啡,供分手失恋的人来饮用,当人们喝着分手咖啡,品味着分手这件更加苦涩的事情时,分手咖啡充当了爱情的终结者,它埋单了相爱的情侣们的爱情,在充斥于唇齿,蔓延于心肺间的苦涩的味道中,缅怀了一把曾经的美好,如今的分离,将已然分手这个概念正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阿森用分手咖啡,挽救了店子的生意,却在女友的强势下,终止了“分手咖啡”这个招牌咖啡的存在,这是影片的分水岭,经历过一百次分手的两人,都在刻意隐藏起自己,顾忌着对方,若他们说分手,没有了分手咖啡,谁会来为他们的爱情埋单?
大男孩王文森的心痛蜕变---成功抑或失败?
爱情的天平倾哪端?
不再说分手,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王文森是个爱玩的大男孩,他将玩乐与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他吃早饭都是在木车上,在咖啡店工作也可以踩着单轮车,这样爱玩好动的天性,是他的优点,同时对于相爱着的他和女友小岚来说也是致命的缺点。
因为他贪玩,女友自动担任起了他的老妈子,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又充当了女汉子,咖啡店里忙里忙外,精打细算,我可以理解小岚的心情,因为爱,所以会有严肃的紧迫感,要很好的生活,要为将来两人婚后生活做打算,所以会对男友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才会那样的强势,甚至是歇斯底里,但那样的方式就是对的吗?
她强势了一百次,从来都是她对,男友阿森错,却一直不曾反省过自己,亦有责任,那第一百零一次呢?
一百次之后,男友阿森的转变,已然清楚的告诉了她,立志将男友变成熟终于成功后的她,其实错了,很失败。
她甚至于错过了一个被温柔求婚的机会!
有句话这样说,聪明的男人都很贪玩,会玩、玩的好的男人,能做出更成功的事。
阿森诚然是聪明的,从分手迷你仓,分手咖啡,和那一句句诚恳真挚的分手留言上都看的出,他不仅聪明,而且很智慧。
而阿森也同样是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从他的好朋友劝他分手,为他鸣不平时,他虽深受女友的打压,道出的却全部都是女友对他的好,对他的支持和爱,所以在分开数天僵持不下的局势下,他做出的不是分手的决定,而是求婚,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男人,虽然外表顽劣,不成熟,其实他的心态很成熟,他的为人很真诚,有情有义,当爱情走过热恋期,需要维系感情的平淡期时,需要的是那份理解,那份包容,那份担当,那份责任,而这些,阿森都有。
可一味的退让与包容就一定正确吗?
去找女友准备求婚时,女友喋喋不休的抱怨叮嘱,如老旧的唱片一样鸣响于耳边,即将出口的“嫁给我吧”,消失无踪。
从此他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好学安静,变得与女友产生了隔阂也不沟通,变得不再一味的承认错误,因为他觉得已经爱到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的爱情将走向何处,他茫然,徘徊,无措,整理了再整理,分手迷你仓推倒了,发泄了,再重新装回原位,依然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大男孩王文森的蜕变,成功了吗?
还是失败了?
感情里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赢谁输,感情就像天平,过度的偏于一方,日积月累,必然导致天平的崩塌,强势要求对方去改变,很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局面,后来才知道,我们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的心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智慧的方法去同化对方,远比歇斯底里好的多,互相包容,互相迁就,互相约束着,弯曲着,才能凑成一个完整的圆,最终得到圆满!
再评伊健先生演技,我的男神很强大!
伊健先生在不再说分手里,演技可圈可点,他将大男孩的率真、乐观、好动演绎的逼真生动,也将情义的王文森展现的很立体,很形象,让我们看到,郑重严肃起来的大男孩,其实是个很有担当的大男人。
一百次分手之后的蜕变,更是刻画的入木三分,冷静、成熟、沉默、寡言、犹疑、彷徨、纠结,以及那推倒分手迷你仓的瞬间演技大爆发,那落寞的消瘦的背影,都演绎的惟妙惟肖,真挚感染。
伊健先生颜好,这是不容质疑的,因为太过突出,所以一度让人们忽视他的演技,但他在不再说分手中,演绎的王文森真的是有血有肉很立体很形象的,在女友想要说出那第一百零一次分手的“手”字时,那凌厉的眼神,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晃,真的是很动容!
更有甚至居然在批评伊健先生的颜,容我说一句,那是大银幕,您贵庚几何敢在大银幕上露下让我看看吗?
如果您批了此,我很肯定您当年绝对被伊健先生的颜电到过,至今记忆深刻,这种说法本人绝对不阿Q!
伊健先生和周美女,在不再说分手影片中,绝配,绝对般配,影片最后定格的背影,也让人记忆深刻。
不再说分手,记得好好爱!
已经很久没完整,耐心地看完一部电影了真心地喜欢这部电影《不再说分手》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爱情长跑多年,理解个中的纠结或许是觉得剧中的他们演绎了一对恋人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分手,怎么可以经常挂在嘴边呢因为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是一直会妥协的剧情中,印象深刻的情节都在后半段里我以为,开分店之后的争吵,阿森不会哄会阿岚,却未料到阿森想要向阿岚求婚了但最后他还是没有求婚,因为阿岚说:重点不是你承认错了,而是你不知道你哪里错了错在哪真的那么重要吗?
男人的眼里,觉得自己肯放下身段,认错就好了女人的眼里,认错是一定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错在哪呢看,这就是男人跟女人的区别,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争吵,那么多的没玩没了呀徘徊在马路中间的他们,如果阿岚不追上去,那是不是就真的说分手再见了如同现实中的恋人,一个转身或是一个跨前一步,结局都是不一样的喜欢的独白有“一直以为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你离开我,但原来最令我难过的是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爱下去”——有被戳中点,但好在坚持下来了没有一段感情是命中注定,没有一分爱是理所当然,所以当遇到一个愿意握紧你手的人,请你不要轻易放手。
《不再说分手》是一部安静的电影,故事内容波澜不惊但密布暗涌,真实生活下的婚姻、家庭百态。
让人想起了香港80年代末流行小规模流行的居家式电影,如冼杞然的《三人世界》和陈嘉上的《小男人周记》。
有意思的是,本片的导演郑丹瑞,正是当年《小男人周记》的主演。
如今在郑伊健、周秀娜的演绎之下,电影未必出色,但其中蕴藏的内涵值得玩味。
当年由陈庆嘉创作,时任香港著名DJ的郑丹瑞演绎的广播剧《小男人周记》80年代中期红极一时,随即拍摄了电影版,陈嘉上导演,郑丹瑞主演,讲述一段七年之痒的婚姻,老实巴交的郑丹瑞游离在妻子郑裕玲和同事钟楚红之间,一边是七年婚姻的虎婆,一边是美丽强硬的红姑,电影将一个上班族的平凡男人的家务事和婚姻问题,小男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私人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该片几乎成为了郑丹瑞的代表作,后者该片之后在银幕上的角色也一直都是唯唯诺诺的小男人形象,比如《风尘三侠》中的毛周朱,表面平淡但内心总是有点花花肠子。
殊不知早年间郑丹瑞可是在《害时出世》里演过变态杀人狂的角色啊。
之所以介绍这么多题外话,就是因为《不再说分手》基本上就是小男人周记的翻版,区别在于男女主角没有结婚,而是经历了多次分手,在婚姻这道坎上停滞不前。
郑丹瑞将当年《小男人周记》中的人物结构照搬的了本片之中,男弱女强的角色搭配,郑伊健周旋于周秀娜和温心之间。
只是在配角上出了很多花样,除了王苑之和何浩鹏这样的甘草角色,比如C All Star 饰演的那四个伙计明显来自于新艺城电影《开心勿语》中的草蜢组合和《吉星拱照》中的Beyond。
但一开始总是觉得郑伊健饰演一个郑丹瑞式的角色有些不习惯,或者说是不合适,当年红星街头呼风唤雨的陈浩南变成了怕老婆的小男人,虽然郑伊健也出演过不少爱情喜剧,但这样的角色从来没有演过,所以觉得不合适。
但仔细一琢磨总算找到了该片选择郑伊健当主角的原因,《不再说分手》的故事模式,与郑伊健现实生活有些类型。
没错,就是当年著名的“双琪夺面”事件。
早年间郑伊健与邵美琪相恋,那时伊面还毫无名气,二人相恋八年。
郑伊健自《古惑仔》火热之后,演艺事业突飞猛进,名声超越邵美琪,现实生活中也被塑造成为好男人形象。
然而随着梁咏琪的出现,前者与邵美琪的8年亲密关系画上句号,正式与梁咏琪拍拖,可惜两人的恋情在维持了7年后还是以分手收场。
经过这件事情后,郑伊健演艺事业迅速下滑,人气集聚下降,“好男人”形象毁以一旦。
《不再说分手》讲的其实就是这个故事。
小男人与大女人,典型的“男弱女强”搭配,当年在无线培训班郑伊健恋上邵美琪其实也是这个模式。
电影中,郑伊健是个居家男人,与事业型周秀娜相恋8年,而他们用以维系感情的方法只得两个字——分手。
每当周秀娜以分手作要胁时,郑伊健都会死乞白赖的求和,令周秀娜更加得寸进尺。
当他们经历了99次分手后,二人终于认定了彼此,因而许下不能再轻易分手的承诺,更决意要一起为未来打拼,自己当老板,合力经营咖啡店。
然而这家咖啡店随着郑伊健的主持日渐红火,后者的腰板也一天比一天硬起来(类比于郑伊健事业高涨之后)。
二者最终的导火索很简单,郑伊健打算开设分店,而周秀娜则不同意,更令后者气愤的是郑伊健自作主张的选好了位,于是又演变成了一次分手。
而这一次,随着温心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同(“双琪夺面”事件),电影的故事波澜不惊,但里面讲述的却是现实问题。
郑伊健坦言,“双琪夺面”事件后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在台上唱歌了。
如今郑伊健的女友已经换成了蒙嘉慧,也是个事业型女强人,这段恋情明显低调了许多。
也许郑伊健打算借着这部电影诉说一下当年的经历,完成一下自我救赎,能否造成相应的结果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郑伊健在片中变成了一个供大家研究的标本,无论是自我经历,还是大众感情问题,片中的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男弱女强”的搭配,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比较容易出现危机的。
但婚姻专家却表示,主动选择“男弱女强”的一般都是男人,就像当年郑伊健疯狂追求已经成名的邵美琪一样。
男人既希望老婆温柔贤惠,又希望她们经济独立,但他们未必像女人想象得那么大度和坚强。
所以,男人在选择优秀“大女人”的最初,却并未做好甘当“小男人”的心理准备,所以会出现问题。
但是婚姻不是数学题,精打细算固然有时候可行,但是却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出路。
电影的结尾,没有重复当年“双琪夺面”事件的结局,而是选择了一条折中的路线,也就是所谓的“留白”,片中只是展示了郑伊健与温心之间的暧昧,没有进一步表示。
周秀娜最后在好友的鼓励下也选择了妥协,追逐郑伊健而去,而这个“小男人”呢?
他拉住了周秀娜的手,却没有回头去看她,电影结束,一切都存在着变数。
十个指头有长短,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是手掌。
婚姻也就是由男女这两个“手指”组成的“手掌”。
这部电影没什么大风大浪,却很现实的在讲问题。
或许《不再说分手》在七夕节上映有些另类,电影之所以没有照搬《小男人周记》中的婚姻而是选择了八年的情侣估计也是因为这个问题。
谁家过日子都是柴米油盐,极少山盟海誓,这是一部平静的电影,平静之中透露着情感生活中暗涌的波涛。
PS:郑丹瑞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与杨千嬅搭档(可惜不是郑裕玲)饰演一对经常路过咖啡厅的巡警,还是当年那副小男人形象。
观影完的总体感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港式小清新影片,亦是伊健近年来能放心推荐的电影。
维系“永远对”与“一定错”消耗的是爱情,维系100次分手与相守消耗的是爱情,当爱情消耗到临界点,是否还敢理直气壮的说出分手。。
看着前半部总觉得是伊健在本色出演,一个贪玩的长不大男孩,凡事以兴趣为出发,可以不计后果。
一段感情里总有一个要稍显成熟才能继续下去,小岚被无奈的摆到了这个位置,并不是她想要的。
于是她在不断改变阿森,一次又一次用分手来置换自己的条件,最终希望阿森能成熟,能认真规划两人的未来。
不可否认,小岚出发点是好的,女生不过是求一个安稳,但简单粗暴的方式却让她的期待与现实越走越远。
阿森带着莱莱去新店铺规划未来的时候,影片气氛是欢快的,但我内心是酸楚的,小岚竟这样的错过了。。
如岚所愿,阿森真的变成熟,不再游戏人生,承担起了所谓的责任。
但同时,真正的阿森跟着那两枚指环被摆进了“分手迷你仓”,等着被人祭奠。
影片最后阿森不再拖起小岚的手玩闹般的赶绿灯,望着阿森独自行走的背影,不禁让人唏嘘,这是成熟了,还是不爱了,很多事如店名般一经改动便不再是那个味道,也再回不到过去,胜利了100次,拴住了一个人,可那又如何。。
两人的爱情奠定了全片的基调,从香醇的咖啡变成浓郁的红酒,其中的甜蜜与苦涩,自饮自知。
PS:4大boy的英文插曲相当好听。。
港产粤语爱情片这几年在大陆的票房差强人意,郑丹瑞执导的《不再说分手》在竞争激烈的七夕档要走出百慕大三角谈何容易。
症结除了出在普通话对粤语的翻译问题上,更在于故事本身的环境离大陆太远。
在大陆青年男女普遍30岁前完婚并买房生孩子的社会环境中,拍一对奔四的香港情侣不务正业开咖啡厅的故事显得不太合时宜。
然而,如果不讨论剧情的合理性,套用香港的人和事去品味这部作品,其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点。
和大多数观众一样,看完《不再说分手》,我第一个的感受是:一条线的剧情没有起伏,而且这是资深编剧郑丹瑞时隔20年重执导筒的作品,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有点大。
以郑丹瑞的才华,何尝写不出卖座的曲折剧情,为何化繁从简?
这或许与郑丹瑞几年前的一次郁闷的凑拍经历有关。
话说郑丹瑞在写出《分手说爱你》等佳作后,早就想趁热打铁,拍一部自己的电影。
虽然资金不算充裕,但他还是很快准备好剧本。
然而,在送审的过程中,“旦哥”的剧本却被一砍再砍,最终改成毫无起伏的故事后,仍难通过审批,让他相当郁闷。
好友陈可辛的片却没有遭遇如此刁难,究其原因,是陈可辛的片投资额多了个尾数。
相关部门对郑丹瑞“小制作”的态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再说分手》则又是一小成本的作品。
“唏嘘中带点沧桑,幽默中带点无奈……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显现出一种平凡的优越感”,郑丹瑞写表面屈服,实质宣泄对经典狗血剧情的以及审批程序的抗议,正是香港仔市井精神的写照。
换个角度看,郑丹瑞把爱情写成了平淡中点滴,笑点不牵强,泪点不刻意,反而更接近生活,海枯石烂的爱情在现实中从来不是主流。
郑丹瑞写的剧本,一直力求贴近生活,甚至把真实故事搬上荧幕。
郑伊健的本色出演为《不再说分手》增色不少。
爱打游戏、崇尚自由的郑伊健,哪怕在演完《古惑仔》后红得一塌糊涂,在事业上也没有更上台阶,和片中不求上进但生活多彩的阿森如出一辙。
感情上,郑伊健和梁咏琪、邵美琪分分合合,始终不肯结婚的经历简直就是“分手100次”的现实版。
无论是邵美琪,还是郑伊健现任妻子蒙嘉慧,都是女强人,和剧中“女强男弱”的编排正好对号。
梁咏琪则像是温心扮演的清纯玉女莱莱。
女强男弱的情感状态在当下社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自强独立的女性究竟应该如何与另一半相处和经营爱情成为了大众感情问题,把郑伊健的香港爱情故事摆上台面,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片中有郑伊健的纠结,也有钱嘉乐的不纠结。
这位曾经是浪子已经成为好爸爸,还和妻子汤盈盈一起客串演出。
开放性的结局,成功提示观众以自己经历代入和思考。
剧中的咖啡厅Cafe La Jetaime是剧组为拍戏专门搭建的,郑丹瑞坦言,在香港要找一个合适拍电影的场所越来越难。
在城市审美和悠闲程度上,香港近年确实减分不少。
据说这间Cafe真的会开业,导演再一次把剧情穿越到真实生活。
C-All-Star在咖啡厅精彩的Acappella(无伴奏演唱)成为片中一大亮点,香港观众看了或许印象会更深刻,因为版权限制以及噪音投诉,香港不少咖啡厅在播放音乐方面远不如大陆自由。
郑丹瑞早就表达过不满,认为香港社会应该适当包容,鼓励创作。
缺乏包容,又呼应了片中小岚“一定对”的性格。
(文 八戒,你瘦了)
在相爱的时候,对方为你做过很多事情,于是慢慢习惯,于是变得理所当然,于是觉得他就是离不开你的。
影片中那一段,女主再次提出分手后跟朋友去泡温泉,朋友问她你不怕他这次不道歉了吗?
女主一脸坚定的说不会的,便开始回忆起他们以前分手和好的经历,说她有次分手跑到澳洲,男主也过去把她带回来,又说起某次分手。
看到这里真的觉得男主被折磨的次数很多了,可是女主却觉得理所当然。
这次男主依然回来道歉,但是心境却开始了变化。
女主开始慌张,她终于发现,原来男主不是没有脾气,原来他随时可能离开。
这下终于慌了,开始极力弥补,那句经常挂在嘴边的我们分手吧,再也不敢说了。
可是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变了,是回不来的。
影片的最后女主走过去主动牵起男主的手,至于那么还能不能走下去,我觉得即使走下去,也会走的艰难吧。
因为心里已经有了裂痕,其实他们俩是受不了的。
情侣之间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不要等到那个人真的走了才后悔莫及。
不要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你以为的真的只是你以为的。
鄭丹瑞的作品,出乎預期的好看,說著男女都市的感情,有說不出的傷感和細膩。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似乎是感情逃不過的線。
以鄭伊健和周秀娜一對為主線,帶出另外幾對,以及一些人的情感。
鄭伊健扮演大男孩比任何角色都適合,他應該本來就這樣的吧。
和周秀娜相戀8年,感情總以周秀娜生氣說分手,鄭伊健去求複合。
這樣的感情模式,在他們之間重重複復上演,樂此不疲。
當身邊的損友都勸鄭伊健和女友分手的時候,鄭伊健總是維護女友,想到她的各種好。
是的,她真的為他好,他又真的常常把她惹得很生氣,她只是爆脾氣她只是想他可以長大一點她只是用自己的青春去賭他的愛護。
只是在感情的世界里誰是誰非又有誰說得清楚,當99次分手後,他們立約“不再說分手”,但感情卻在微妙地在變化。
每天晨跑的一對俊男美女,所有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天生一對的璧人。
他們誰也沒有否認,別人的美好誤會,甚至女生都覺得這是真的。
直到有天,男生說要結婚了,遞來請柬。
女生驚訝,他不是她的嗎?
每天每天並肩在奔跑,她以為這是永遠,她不知道他有女朋友,更不可能接受他要結婚,她接受不了,哪有怎樣?
她不再晨跑,她不再和他說話,她始終不敢和他表白,然後她想放縱自己,卻只是哭成涙人去祝福一個深愛的男子。
在茶餐廳的太子女,戀上一個不能說的戀人,不能說不能曝光,只能在狹窄的茶餐廳里偷歡。
當男的說分手,她發現她居然連一張合照都沒有,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戀愛過。
她愛他,在街頭碰到他和他的妻子結伴而行,她眼裡全是情。
她愛他的方式是遠離他的生活,祝他生活美滿,於是唯一一張合照,她渴求已久的合照,她親手讓毀掉,如同她的愛戀。
各種形形式式的戀愛中、戀愛過、或未戀愛的人,在愛情的路上跌跌碰碰,原來愛情很難,忘掉一個不可能的人也很難。
在周秀娜和鄭伊健開的咖啡館里,有失戀的人寄託的物件和心情,有一杯又一杯像喝著心情的咖啡,他們是苦也是甜。
說過了分手,然後分手。
訂立“不再說分手”的鄭伊健和周秀娜,再咖啡店的經營中,像是互不合襯,又像互相彌補,像他們的性格也像他們的戀愛。
他們是真的不再說分手了,然而原來愛情最可怕之處不是爭吵,是無話可說,連“分兩個字都不想說。
感情冰凍,是因為人心,鄭伊健沒有出軌,卻在掙扎中想明白關於自己,關於和女友。
但他說不出口,但身體卻誠實地避開曾經被甩了好多次又緊緊握住的手。
究竟愛情是不是就像他和她那樣,究竟愛情還在嗎?
導演沒有說不來,其實分手說或不說,最後的片尾已經只是個形式罷了。
牽著兩個人的心的線被冰冷剪斷了!
文/公元1874《不再说分手》的原名是《分手100次》,这个名字有点像亚当·桑德勒那部《初恋50次》,但我觉得这几年经历过《分手说爱你》《分手达人》《分手大师》之后,再来个《分手100次》,就快吐了……所以把句子更改一下语序,不再说分手!
恩,好,坚定了把分手这事断绝的决心,好像也不错。
这么多分手题材的“爱情电影”,无非是恋人吵架,吵来吵去不可开交,度出桥段,折腾男男女女的爱情观罢了。
因此,想把故事拍得不雷同化,需要导演和编剧有自己的一套独立见解才行。
《不再说分手》的故事是郑丹瑞所写,他在这个故事里,发挥出了当年写《六楼后座》时候的架构,以男女主角在开咖啡店的过程里所发生的种种故事,勾勒出对“分手”这个主题的见解。
影片里,郑伊健扮演的阿森和周秀娜扮演的小岚谈了很多年恋爱,阿森性格温和,对小岚百依百顺,每当出现吵架,小岚说分手,总是让阿森去求爹爹告奶奶,给小岚台阶下。
日积月累,分手90多次,每一回小岚都屡试不爽。
终于,到了这“分手一百次”的时候。
出现新的女人,阿森终于忍不了了……请注意,以上只是主线剧情,其实副线还要更有意思一些。
副线讲述的是阿森和小岚开咖啡店的经历。
这咖啡店开得很随性,两人都不是管账的料,聘请的店员更是只会唱歌和卖萌不会当服务生,所以咖啡店很快就濒临倒闭。
但是有一天一对男女吵架分手,留下了信物,爱意淫的阿森因为这个信物而幻想出了一个分手的故事,写了一句话并且把信物放在咖啡店里,一来二去,竟然开始有人把分手后恋人送的礼物都放到了这里,咖啡店成了分手主题,生意也越来越火爆,火爆到了要开分店的地步。
而这时候,咖啡店的男女主人,也走到了分手的境地……写这个故事的郑丹瑞虽然已经50岁,但对于年轻人的情感捕捉,还是充满了独特的趣味。
特别是男女主角的生活,玩游戏,谈恋爱,不愁吃喝,还开了绝大部分小资情调的姑娘都梦寐以求的咖啡店。
我靠,整个一文艺青年的日常嘛!
郑伊健+周秀娜+C ALLSTAR这样的组合,对我充满了一定吸引。
特别是C ALLSTAR,这对香港的新生代组合出道没多久,最出名的歌大概是那首根据重庆爱情天梯故事有感而发写就的《天梯》。
他们的和声很有意思,这次在电影里也没浪费,从头到尾都在咖啡店里营造出不少beatbox的和声。
这部电影和郑伊健、蔡卓妍主演的《我老婆未满十八岁》《我老公不靠谱》系列一样,都可以拍续集,继续阿森和小岚咖啡店的故事。
不过对于大部分而言,分手是否真的要扔掉恋人送的东西?
我觉得大可不必。
买卖不成情义在嘛!
东西还是要用的,哪能说扔就扔呢。
大不了淘宝二手。
要将分手利益最大化!
挺不错的,创业之路,相处之道,爱情之衡,看到心里去了,感觉开个咖啡店不错
没错,我没看过。
剧情老套。
朋友推荐看的,说有很多共鸣,很好。但自己并不是很喜欢,一来是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二来是两个人怕分手怕得要死,能多在一起一天已经是万幸,怎么有这样的闲工夫。
写香港的故事,又想赚人民币,同时又看不起大陆客,近年来,这种精神分裂的港产片,滥又烂
我来看周秀娜的,二星~不能再多了!
女主说男主长不大幼稚的时候有共鸣,两个人都有问题,最后两人握紧手,应该是选择一起成长成更好的彼此吧。
意料之外的还不错,剧情不雷表演不浮夸,台词和情节还蛮让人深思的,这在现在的港片中已属难得了。感情之中真的没有对错,一段感情,就是彼此一起不断磨合,直至磨光了自己的棱角和尖刺,各自多为对方想一想就少了许多伤害。难得的是47岁的伊面倒也不显老,演爱情片居然也不觉得牵强。
很温馨很细腻很sweet。王菀之好可爱啊!不太喜欢周秀娜。我面的独轮车是故意骑成那个德行的吧?我面都47了依旧是帅哥一枚,尤其笑起来的时候萌萌的完全就是小伙子的状态。而且,越看越觉得他在演自己,不知编剧是不是也是这么考虑的。结局真是有点意犹未尽,会有续集吗?
要分手就麻溜利索地分啊拖到一百次是不是有病
一直以为最糟糕的情况是你离开我,原来最令我难过的,是自己已经不知道如何爱下去。美好的爱情不是妥协,不是变成你想象中希望我的样子,是我做自己,你也因这样的我而着迷,我们不争不闹不心平气和,相濡以沫。
细腻
好像没讲完似的,看的好惆怅
觉得结局戛然而止非常棒
原本二人的亲密感还未好好地讲好咁快讲到中间伊面感情转折的变化太仓促,道理大家都懂的。
还行,
冷暴力比其他分手手段都来得要狠。
周秀娜出乎意料的好,郑伊健的脸居然不跨。少点套路的话其实还不错
郑伊健面瘫,周秀娜泼妇脸,王苑之太丑,故事莫名其妙,或者根本没有故事。
文艺小清新,剧情不说了也没什么好说的。适合真的很无聊又不想看什么激烈的片子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