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做任何比较,就此一部电影而言,最大的感触是它又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童年。
能够 触发人回忆的东西很多,但是能让人成年后再度如此深切地感受当时那份心境的东西却很少。
而今看这部电影,是在让人感受,是让人能够有机会回到过去,在泪流满面的看着多年前那个电视机前的孩子。
那时心中的世界尚未如此笃定而真实,一切尚且酝酿在无限可能之中,怪兽,外星人,奥特曼,机器人。。。。。。
没有什么是不存在的,而自己,终将会是这个魔幻世界里的救世主。
电影里麦兜的经历亦虚亦实,毕竟谁儿时没有为那些可爱的梦想做过自以为是的傻事或者创意呢,但是我们大都并不会像影片中那样,天生就注定能去完成恢弘的旷世之作。
我们能明白要努力,要经历风雨,就会看到胜利。
但是,长大以后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中的大多数连走上竞技场的资格都是没有的,哪怕幸运透顶,能够走到决赛,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配角而已。
没有扬名天下,没有万众瞩目,更没有后面精彩绝伦的电影惯用压轴戏码。
你我皆为芸芸众生罢了。
而影片里可笑浮夸,集尽世俗之恶臭的博士,小尼奥弥和扎肉超人,才是现实世界的胜利者。
但我们仍然可以成为英雄,我们仍然可以成为救世主。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宇宙都有着一个怪兽,我们都可以成为这个世界里的救世主。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都可以尽情的鄙夷小尼奥弥和扎肉超人,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打败怪兽。
影片中小尼奥弥的强力攻击与扎肉超人的花拳绣腿最终败给了那句致命的“S O R R Y”,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以一种虚荣的心来面对困难终将失败吗?
而麦兜的大饭宝机器人,充满爱意的关怀,基本而可贵的礼貌最终却能让怪兽收手。
难道不是在暗示这些品质的可贵吗?
不是在告诉我们们所遇到的诸多“怪兽”其实也是孤独,缺乏爱的,一切恶意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吗?
兴许随着成长,那些最初笃行的品质终将备受质疑,就如同大饭宝被怪兽带走以后发回的消息,有人会觉得是一堆废铁最终幻想,但是也有人相信那描述的是事实。
成长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的边界逐渐模糊,许多事情都是无从考证,无从判别的,但是,信仰真善美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们的那份初心,那份善意也许赢不了别的,但是,它却能够帮我们取得这场心灵之战的胜利,帮我们赢回自信与快乐,让我们愈发热爱这个世界,相信这个世界。
成长是什么呢?
成长是让每个人不断地构造自己的世界的同时,消灭一个又一个怪兽,然后保卫这个世界的和平。
这不是所谓的一次又一次妥协,这是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麦兜,代表着最平凡的香港人。
家乡被大怪兽入侵。
鹰派:打他打他,无果,打不过。
大怪兽赖着不走,放臭屁,污染了美丽的家乡。
麦兜这个最平凡的香港人,靠电饭煲,夺回家乡。
怪兽你们是永远打不败的。
你们赢的方式,只有帮助怪兽的家乡富足,进步,有了按摩椅和油烟机,家乡有了米饭饱足,就不会再来打扰你们。
当家乡建设好了,大怪兽就走了。
别搞那么多斗争,好好生活,大过一切。
偶然遇到的片子。
开头的怪兽和超人设定很搞笑,看到在山上驾驶小小"帆船"的麦兜想当发明家就决定看下去了。
很多小孩都梦想过当科学家吧!
虽然麦兜的发明看起来很幼稚很鸡肋。
麦兜,一只小猪,在人的世界里显得衰衰的。
但麦兜多幸运有麦太呵护他的心灵,支持他的梦想。
被你嘲笑过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让你显得可笑。
多少孩子活在父母有心无意的打击嘲讽之下,多少人由于别人的嘲笑失去追梦的勇气。
当发明家,让自己、他人生活的更好,这个梦想本身就很了不起!
挠屁股,激光去痣的梗是真没想到,哈哈,晚安,
文/梦里诗书在略显稚嫩的卡通画风中,缔结已难以言状的细腻情感,一直是麦兜这个系列令人钟情的所在,但这种观感在《麦兜·饭宝奇兵》中却变成了奢望,顾左右而言它松散的节奏,难以再吸引人的英雄故事,都让电影犹如一碗白饭般食之无味。
麦兜这个系列动画电影,之所以让人有着一种真挚的共鸣,在于那源于小人物质朴的真实,在于麦兜与母亲那相依为命深深动容的羁绊,更还在于电影将虚化的卡通人物接住了香港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地气,但在这部电影中除了依稀还能所见以亲情的羁绊,剧情构思上近乎与《喜羊羊》并无差别,画风上也变得尤为凌乱,使一部本自出色的成人寓言变成了低幼童话。
那么这次的故事都究竟做了什么,从所谓的外星人入侵地球,便令人感觉到了一种迷之尴尬,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更不经令人诧异,这真的是昔日我所熟悉的那个平凡而无厘头要着鱼丸粗面的麦兜吗?
在这部电影中令人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港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英雄电影的模板套路,而于此中电影用污段子营造的恶搞笑料,不仅再也不复那昔日的忍俊不禁,也使其变的并不再适合孩子。
看这部电影不经令我想起了蜡笔小新的一部电影版《风起云涌的金矛勇者》,虽然剧情不经相同,但电影本身的问题实则都是在于将一个草根形象刻意的拔高成了所谓英雄,而这一点用在天真的麦兜身上变的更为突兀,没有了源于小人物的共鸣,没有了香港文化的奠基,一个自以脑洞大开的故事与污段子笑料的集合,虽能所见导演谢立文希望开创新的故事风格,但如此去其精华的另类,终只是令人尤为失望。
当小猪变作了英雄,诚然一个力挽狂澜挽救世界的麦兜,使电影变的不再那么哀而不伤,但我依旧还是喜欢那个单纯乐观的小猪,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盖世英雄”。
《麦兜·饭宝奇兵》继续贩卖家常暖意以及古怪笑点,但很“可惜”的地方在于,创新性的超人梦主题让这些最亮眼的精华成为配饰。
因为在这部续作里,他站得比哪一次都挺拔。
面对让人类甚至超人都束手无策的屁屁怪,他带领自己的机器人大饭宝,成功将其击退,做了一回拯救苍生的英雄。
“英雄”这个标签,总觉得很难贴到麦兜这位平平无奇的小朋友身上。
即便他再“励志”,也从未与“宏大”扯上关系。
这一部仍能看到当妈妈打鱼丸很辛苦时,麦兜就想发明鱼丸机器来帮忙,而研究激光的校长,不过是为了脱毛去痣与烧鸡。
最动人的地方,正正是其与市井、人伦的密切关联,特别是麦兜与麦太之间极其温馨感人的日常。
但这次寻常人家的生活被压缩了,视角扩至全球,再扩至宇宙。
就如一首狂想曲,总统、怪兽、超人、机器人纷纷出现,世界被连通,而背靠渔村的凡人麦兜则参与到这场宏大叙事中去。
若说《麦兜故事》中因为本土运动员李丽珊摘得奥运金牌引发了民众奥运梦,那这次帆船的重现,便成了发明家梦想的起点。
从一开始的无厘头无意义,最终开出与人类存亡相关的大作用大价值。
《麦兜·饭宝奇兵》别于以往的地方,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使命感,即便麦兜对着大海呼喊“地球!
地球!
”的时候仍很稚嫩,但匹夫有责的精神还是展现出了不同风采。
不过即使如此,麦兜故事的本质仍在。
尤其是他设计的机器人大饭宝,其实就是一个与自己长相相似的电饭煲,功能是贴近民情的做饭、洗衣、按摩、挠痒,而一路的凯歌高奏,除了一根筋以及狗屎运,便是那种对人情味的拿捏。
而可贵的是,即便麦兜成为救世主,也并没有在镜头的聚焦下失去原初的淳朴,毕竟,扎肉超人与大尼奥弥在打怪中途向各位观众大叫“Sorry”的举动,早已成为或多或少讽刺了明星作秀的手法。
说到底,还是麦兜可爱。
“功成名就”后回到家,所作所为也不过是让妈妈过上舒服日子,而最初那些幼稚无聊的梦想,也落实到鱼蛋鸡爪这种小市民的奇趣上。
诚如片中勾起观众童年记忆的那首超人歌曲所唱,“银河里问谁能做到,唯独我天生是异数”。
而这些年来培养出的麦兜迷,仍然能在这些奇异的细枝末节中咂摸到乐趣。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很大胆,不仅调转了大幅度以情动人的枪头,更着力展现一种陌生化。
比如画风上再次动用了混搭,有着3D模型的呈现以及超人家庭简单化的勾勒。
更重要的,是淡化了中国香港地区的特征,还让跟随麦兜多年的得巴、阿May等同学,连同春田花花幼稚园一并消失了。
熟悉的观感成为支离破碎的点缀,未必大众能够适应《麦兜·饭宝奇兵》这种新风。
(原载于《看电影》及其APP)
好吧,这部没有以前那么温馨那么煽情。
麦太一如既往的哪怕很辛苦也会支持麦兜的梦想。
麦兜一如以往的是麦太的贴心小棉袄。
就算是造个大机器人对抗怪兽们也不过是为了麦太能不再辛苦的工作。
可是,成了大英雄的麦兜,似乎有点陌生,我这是就见不得草根麦兜成功么。
ps:最后麦兜那首歌燃!
pps:april最后喊的那句似乎有点突兀。。。
在大多数的麦兜故事里面,我总能感受到的,是视角集中在香港街头小巷一隅里的拥挤与温情,是导演对人成长注定走向平庸的认识和对爱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的表达。
麦兜是一只失落的蠢猪。
既没有鱼丸也没有粗面,就连善良也被当做低能。
但是这部片子不一样,在《饭宝奇兵》里麦兜终于成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不再是比屁股都懒,还幻想当一个ol的废猪了。
当然,本片最特别的地方,还是导演对文明崇拜和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反思。
影片开始就是美国的街道和美式的表达杂糅日式怪兽的集合,一上来就给了我这不是我熟悉的套路的预设,甚至鄙夷谢立文为迎合大众对欧美大片的追捧而放弃之前给观众积累的对香港紧密敦实的印象,吃力不讨好。
但其实,谢立文反手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辨认出环境人设的差异,只因为我们浸润在一个多元化的地球村,文化传播便利信息交换迅速。
总所周知,国人总是热衷追求美食和对味觉的极致体验,这其实也是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而食物是载体。
因此正片交待环境背景的一首《麦记》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吃食店铺的坐标地图,电饭煲在参加比赛时能帮助补充能量的是糯白可爱的饭团,时不时就做好的猪扒饭之类的美食总能引起观众的惊呼,十大富豪出场的第一个镜头也是在吃东西,就连超人都是火腿肠的模样。
最让我天灵盖一紧的地方是,一向残暴的艾泥奥被怪兽打飞到外太空后,在大饭宝紧紧拉住它不放手的时候(有点甜),闪现了机器人性最后的光芒,或者说是早先设定好的程序方程式让它别无选择,总之为了打败怪兽保护地球,它脱掉自己装有应急降落伞的内内帮助大饭宝安全降落地球。
(在这里,但愿每个机器人的初心都如此坚定。
)而这所有的重点是,降落伞是彩虹色的。
在所有西方文化当中,人们对LGBT的认识和理解是如今最受大众关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谁都没有办法跳过它,我们一直在它的隐蔽下成长。
影片最后,导演给大饭宝安排了两种结果,或者说是命运走向。
一种是让大饭宝成为推进外星球文明进程的大使,另一种是成为太空垃圾的悲剧英雄。
但基于麦兜相信的是,大饭宝为怪兽所在的星球带来了文明,使得他们生活得安逸欢欣,开始生产种植大米,甚至学会了打麻将。
而怪兽在应对大饭宝奇特的招式时,表现出的舒服与满足,在大饭宝战败之后,小心把它打包带回去,好像也可以为此作证。
所以,我也只好相信,很多人作恶多端侵犯他人利益,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多坏,而是环境和出身或者说是阶级的落后,使他成为他。
但在见识了美好之后,也能学着改变。
仔细想想,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应该就是麦兜在深夜渔港海边教大饭宝“看看”“月月”“海海”,就像之前麦太教麦兜一样。
因为父母的意志,总会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继承啊!
总之在这部片里,周星驰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马云还是一个富豪,贝多芬被黑了一脚,污污的镜头还不少,校长的感情线没头没脑。
回到剧情本身,其实这一切都是麦兜的一场梦。
麦兜的出场就是在看电视,麦兜和麦太在睡前聊天,说要当一个发明家,之后他又在看电视,只不过这次怪兽来袭的变成了真的新闻,于是他就一步步朝着梦想越走越近了。
然而怪兽和超人只存在于电视里,牛顿和达尔文长得并不像猪,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猪头,也没有谁需要去发明机器人拯救世界。
而我始终记得,超人才是超越次元与时空的我自己的化身。
在被怪兽打飞后回到家里跟妈妈说没事,在电视里观察比赛的进展,最后在怪兽带着大饭宝回到自己的星球后出来露脸说自己只是姗姗来迟,像极了那个一事无成只会偷偷羡慕别人的努力回头还强行辩解没有做好一件事是因为我只是还没开始努力的我啊!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部片的主题就是爱了。
如何体现呢?
比如:妈妈对麦兜的爱。
就一个吗?
还有,麦兜对怪兽的爱。
没有了吗?
还有校长失去爱,但他也给了麦兜爱,还有十大首富,和妈妈带领的团队。
也可以理解为帮助。
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哭了,第一次是妈妈追着飞机飞走,两脚跪在地上的无助,以及鼓励麦兜。
第二次是校长,失去了爱人。
不知道为什么失去,可能因为他没有钱吧,只甘心做一个校长。
还有吗?
很多之前的东西都用上了。
比如:快递员的杂志,开始是一本,结尾是另一本,呼应得很好。
还有就是剃毛的,可以转乌拉圈的椅子,饭团,分吃……很多在后面,也给了怪兽。
前面的展示既好笑,又为后面做了铺垫。
还能说什么呢?
打打打打,串得很好,原来主题曲也是有用的,不仅是配乐,也是配乐。
还有吗?
那种纯真,什么记,什么记,那种善良体现得很好。
我很喜欢香港,也很喜欢麦兜,这就是爱的力量。
影片讲述了麦太靠打鱼丸资助儿子麦兜创造设计一台拯救地球的电饭煲机器人的故事。
是的,我用的麦太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
一开始,怪兽袭击地球的事件发生了,总统和媒体呼吁人们设计机器人来打败怪兽。
在渔村安宁有序的街巷中,邮差给各家店铺送信过去,在这渔村里,麦太努力一个一个鱼丸地打,然后受到了村里出去的爱科技的青年寄来的《科学鸡鸭》杂志。
麦太喜欢和儿子在睡前闲聊,什么宇宙怪兽,拯救地球,在麦太生活中只是些琐碎的小事,可是却有一颗希望儿子不平凡的心。
麦兜设计出来的,无非是麦太教给儿子的那些简单朴实的意念支持的机器人。
平凡的人期望不凡,可是终究还是平凡,电饭煲,洗衣机构成的机器人好好招待了怪兽,和军方思维设计出来的强力机器人完全不同。
这部电影是女性主义的,伴我消磨了一些无聊的时光,心中感受着麦兜电影里浓浓的亲情,现实中,也和妈妈享受着浓浓的亲情,琐碎,无欺。
想起母亲与我也似影片中一样温馨。
母亲寄予过我的天真的厚望,而今似乎化为了泡影。
我已经长成一个平凡的成年人,在生命漫无边际的浩瀚中,拥有一个小小的存在的角落,那些拯救地球的梦想按心理学来讲又该是如何如何吧。
而我眼界中的世界从来没有发生过又怪兽这回事情,到是有烦闷城市的繁复,喜欢看城市倒塌的画面。
看完电影,我觉得幕后制作团队其实有很深的哲思,表达出来的也具有浓浓的现代哲学的意味。
By.梦境玩笑家家里养了一只缅甸陆龟,名叫汤圆。
最近汤圆脖子上的皮肤有些感染,兽医开了抗过敏的药物,每天给它换药成了我最头疼的事儿——谁能告诉我怎么让它把脑袋伸出来吗?
在线等,挺急的。
度娘给出的答案有两个:1.头朝下倒吊着提溜起来,凭重力让脑袋掉出来;2.把它四肢都赛到壳子里去,脑袋就被挤出来了。
两种物理疗法分别试了几次,很成功地将汤圆身体上的痛苦转嫁到了心灵上。
它每天龟缩在壳子里,变得担惊受怕。
先生实在看不下去,于是每次上药的时候都把汤圆放进温水,再打开一盏温馨的台灯,不一会儿,汤圆遇热慢慢地探出了头。
先生用涂满药膏的手指轻轻抚摸它的脑袋和脖子,它也很享受地配合着,身心都在这温柔的抚摸里被滋养和疗愈。
麦兜就是这样一双温柔的手。
地球上来了一个懵逼兮兮的怪兽,它长着厚厚的绿毛,拖着榴莲形的尾巴,不修边幅,最可怕的是它的看家本领,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比广、破坏性特别大,是的,他爱放屁。
科学家们竞相发明可以战胜它的机器人,那些机器人个个威风凛凛,身怀绝技,浑身都是武器,简直无所不能——除了打败怪兽。
麦兜也加入了机器人发明者的行列,他的发明是一个叫做大饭宝的电饭煲。
大饭宝是一个内心戏丰富的电饭煲,堪称家用电器之集大成者,它不仅会煮饭煲汤,还兼具洗衣机、吸尘器、电熨斗、电动鼻毛机、按摩椅等多种功能,耐力极佳,还可以给自己充电呢!
科学家们纷纷表示,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电饭煲。
发明的灵感当然来自发明者麦兜小朋友每一个深夜里对自己灵魂的拷问:“——怪兽的鼻毛那么长,谁给他修剪呢?
”“——怪兽的肚子那么大,饿了怎么办呢?
”“——怪兽的手臂那么短,怎么给屁股挠痒痒呢?
”当所有的科学家都在想如何让怪兽痛苦的时候,只有他在想如何让怪兽更舒服。
当所有的科学家都在想如何打败怪兽的时候,只有他在尝试更懂怪兽。
大饭宝本着海底捞的服务宗旨,想怪兽之所想,急怪兽之所急,耗尽自己最后一格电量为怪兽送去最贴心的服务,在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怪兽打理鼻毛,喂饱肚子,做马杀鸡……无坚不摧的怪兽先森就在这无微不至的全套护理中松弛柔软下来,带着可以手提的大饭宝,离开了地球。
大饭宝打败怪兽的躯体了吗?
没有。
它只是赢得了怪兽的心。
攻心为上。
忽然发觉很多电影都喜欢拿家用电器说事儿,多年前周星驰的《百变星君》如是。
只剩一颗脑袋的残障人士周星星根据《家电宝典》被改造成了机器人,从此可以变幻冰箱电锅微波炉等各种家用电器,最后打败了根据《武器大全》制造的杀手机器人。
《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也是一个软萌的家庭医生机器人,除了会做大保健简直百无一用,可是最后,它也让可怕的黑恶势力低头。
于是,天真打败怪兽,温柔拯救地球。
汉朝刘向的《说苑.敬慎》里有这样一个老生常谈,叫做齿亡舌存,大意是有一天年轻的孔子向耄耋之年的老子请教学问,老子指指自己的牙齿,很坚硬却已经掉光了,又指指舌头,柔软却长存。
吾辈深以为然。
年纪越长就越明白温柔的力量,表面的狰狞往往来自内在的虚弱,越是平和安详的就越蕴含着能量,能量的来源不啻悲天悯人的善意和德兰修女那般不畏爱至成伤的凛然勇气,而所有这些都来自一颗强大的心。
可是如何温柔呢?
《圣经》上有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爱人如己。
这就是对温柔最好的诠释,假如我是他,我希望被如何对待?
麦兜在深夜里一遍遍追问自己。
他的心里有别人,并且把别人当做自己,哪怕那个别人是一只怪兽。
几年前,外婆中风以后,她开始行动不便起来,于是终日待在家里,很少外出。
今年仲秋节那天带她去湖边赏月,推起轮椅的那一刻,我发觉自己太天真了。
公园为了制造园林的古典气氛,环湖的一周全都是青石板路,常人走在上面闲庭信步,可是轮椅的轮子完全无法灵活地转动,于是短短几百米,我和外婆走得颠沛流离,车子每一刻都在颠簸震颤,环顾四周,并没有一条平整的残疾人通道,外婆就像一个流落到荒岛上的难民,由青石板铺就的汪洋大海将她层层围困,她的神情尴尬而无助,看上去那样没落,让人不禁唏嘘。
《超级演说家》来过一个残疾的台湾姑娘,她去过很多地方做演讲,鼓励过很多人也接受过很多人的鼓励。
一次她说起有一件事情很让她心酸,就是她经常听到大家对她说:“要加油哦!
你能行的!
”每每听到这些话她在欣慰的同时也深知这些空泛的鼓励意义不大,她需要的其实不是有一个人在她无助的时候给她加油呐喊,出于自尊甚至不是让对方伸手帮一把,她真正需要的是无助的时刻越来越少,假如有更多的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卫生间、残疾人可以乘坐的公交地铁和更少的台阶,让她可以自理、自助、自主,不再索取帮助也不再期待一双搀扶的手,那么她就不会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无法自立的残疾人,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平权和自由。
也许我们城市的设计师大部分都很健全,于是没有人想到还有这样一群寸步难行的残疾人,那都是别人。
所以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城市越是人性化,那里就有越多残障人士的坦途,那条步道考量的不仅是市政建设的文明程度,更是这个城市里人们心底的温柔。
而社会文明的程度,其实就是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所以,冷漠未必不热情,温柔却是润物无声。
我爱你,就像爱我自己。
天真的麦兜教我们温柔。
PS彩蛋:1、该剧已集齐马云爸爸为首的十枚首富爸爸,可以召唤电饭锅。
2、麦兜唱给妈妈的歌,感动到哭!
《麦兜响当当》影评传送门: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71884/
有一种特别萌蠢的喜感啊!!正儿八经的说笑话才最好笑!!另外全片都散发出麦兜独有的温情氛围,就是舒舒服服的一部电影。香肠嘴的怪兽真的太喜感了。
麦兜系列最差,没有之一。满满的尴尬,满满的老少都不咸宜。麦兜的童心变成了尴尬的所在,希望导演可以好好打磨一下电影的剧本,实在让观众不忍直视!
颠覆得有点过,太多暗喻晦涩得有点冷,所幸是音乐还可以~
昨天在飞机上看的,看到半截儿竟然鼻子酸了,给成人看的动画片,小朋友应该不喜欢吧?虽然剧情颠三倒四的,但麦太会让每一个人想到自己妈妈吧
3.3星。非常奇怪的一部,麦兜发明机器人打跑怪兽,这感觉像是小时候看“孙悟空大战变形金刚”“葫芦娃大战圣斗士星矢”这种山寨故事一样。接地气是麦兜最大的特色,这部的故事拔太高。前半段从麦兜妈砸锅卖铁支持麦兜到参加比赛都还算有趣有泪,后面打怪兽之后就崩了,我们爱的是小人物打不死的麦兜。
电饭锅大战外星人,也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里了。
4.0/麦兜系列变成这样 想想春天花花幼稚园可以吗?想想常餐,烧鸡翼,可以吗?现在沦为圈钱,这口碑都卖完了
香港人民爆发成为太空奴隶兽,建制派香肠超人无力支架,中央武力对抗不果,还需要麦兜教大家回归生活的快乐。这样一想,就觉得不会太政治错误了。但更喜欢之前几部把重心放在人生家庭感悟上啊……在坐飞机离开渔港之前的段落还是不错的
这个不是麦兜啊
饭桶救地球
和以往麦兜电影反差比较大。拍大战怪兽,但又反类型。片尾波不急待地表明宗旨,好好生活。剧作上流露出来的疲惫,可能也是创作者心态的真实流露。怪兽被伺候舒服了,就自行离开回太空过日子去了,而盘桓在港岛人上空的阴影,如何才会散去?
每一处反套路都是深情!每一次反差萌都是愤怒!大饭包是粉红色的!
港(国)产动画精品系列
音乐太棒,我永远都爱麦兜。
最失水准的一部,曾经的百分百香港制造也成了妄想,故事低幼到发指,程度是学龄前儿童的睡前故事,制造机器打怪兽,节奏松散垮到一个不行,努力想按着以前的成人视角来解读,结果没有感动没有爱,只是个烂俗的天才小英雄的歌颂会,描写小人物情愫的部分已经被压榨的所剩无几,曾经的麦兜只能活在记忆中
尖沙咀的猪样小朋友小朋友变身成打怪兽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这该是系列最油腻的一碗心灵猪汤,让习惯了以往恬淡微苦的我有点不适应。只有那首“麦记”依然是古早的味道。
跟以前看的麦兜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很低龄化,很商业化,以及,很不好笑。
脱离了市井气的麦兜不再是那个熟悉的麦兜,小渔村一段还算维持水准,从进入高大上的机器人大战开始故事就变得无聊了。
两年前带小侄子去看的,不到十分钟他就吵着要回家。
喜欢开始的歌~大饭煲出现之后的剧情就很拖沓了...但是反正有下一部的话,也还是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