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其实太过于暴力的去表达,有十分强大的欲望去呈现汉武帝在历史上创造的那些政绩。
当历史看,又不是历史,显得电视剧。
当电视剧看,又显得很历史。
情感表达的暴力。
不是视觉暴力。
电视剧和电影是娱乐的产物。
不能过于暴力的表达某一种单一的情感。
历史只能是借鉴的东西。
我的意思是说,在把汉武帝作为娱乐电视剧表达的时候,如果能够给观者传达当年的历史政绩,那算是电视剧“额外”的收入,不是本质收获,胡玫老想表达汉武帝的东西表达的恢弘一点,很牛B的样子。
但是她也知道,历史靠那点历史学家来说,是说不清楚的。
为什么不娱乐一点,叫人笑,叫人思考。
而不是单纯的赞美。。
单纯的赞美造成的后果就是,很暴力的表达,很功利。
根本不用看,就知道结局和情节。
所有的战争场面的都是一路子:悲壮的音乐,很多马一起走路,或者奔跑。
这么多集,汉匈这么多场战争,画面全部是一样的,都是一次拍摄,多次剪辑,画面还有相同的重复运用,胡玫大导演的确是没有能力的啊!
以前大家只所以觉得拍的好,那是因为没人来拍这样的电视。
汉匈之战争在历史上具有这么大的意义,胡玫大导演都是镜头一扫而过,战争本来就是镜头的最佳对象,怎么能这样呢?
到了电视剧的最后,汉武帝变的多疑,做的事情莫名其妙,与他前面的一世英明完全不符合,很读事情都是不经过任何考虑就实施的,冤假错案不断,也葬送了可能在历史上,造成大仁政的太子刘据的死亡。
最大的错误还是在于导演,汉武帝犯错误,他也跟着错,为了表现汉武帝的错,导演的表达手法都是乱七八糟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想:汉武帝怎么会做这么荒唐的事情。
即使汉武帝再老,再多疑,也不会做毫无根据或者逻辑的事情,于是电视里面,很多事情就在导演毫无逻辑的情况下发生了。
卫子夫在历史也是一代名流,既然胡玫大导演那么急与表现所谓的历史,为什么剧中卫子夫却没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关键是,演卫子夫的这个人实在是像个小丑,表演的太差了。
年轻的时候,像个呆子和木偶,年老了像个傻瓜。
只有在争夺太子地位和权力的时候,才显得有点看头,这种效果就像是刘据,儒弱了20年,在最后一年枭雄了一把,到最后却自杀了。
不过,话说回来,卫家是悲壮的。
2005年初,每天晚上,只要我不上晚班,我都津津有味地看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长篇电视剧《汉武大帝》。
如果哪天因为上晚班耽误了,我就一定要在“午夜剧场”(晚23点——24点)中补上。
为了配合看这部电视剧,我还看了《史记》、《汉书》的有关章节,挺有意思。
《汉武大帝》整体上的恢弘气势,细微之处的巧妙雕琢,表演上的炉火纯青,引起了我的兴趣。
汉武帝真是雄才大略,在文化上很有建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招纳贤才,建立太学;对宫中以窦太后为主的保守势力,他也很策略地进行了斗争;坚持改革领导体制,不拘一格,提拔下层的有识之士,使新思想能够贯彻下去;在对匈奴的战斗中赢得了胜利,结束了有汉以来受匈奴人欺负的历史。
这部电视剧人物众多,我挺喜欢卫青,他从一个下人成长为一个绕勇善战的大将军,在作战中很有智慧。
他不喜欢阿谀奉承,不依靠皇后姐姐,总是凭真本事上升。
霍去病,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出生牛犊不怕虎,对皇上也敢提意见,英勇善战,立下了霍霍战功,只可惜死得太早了。
汉武帝在提拔他们的问题上也很有魄力,不拘一格,不计较他们出身低贱,只看他们的才能,表现了汉武帝的伟大。
我发现这部电视剧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韩磊的主题歌《等待》、《最后的倾诉》,唱得很让人爱听,让人感受到厚重的情感、亲切的魅力和无拘无束的音乐风格,音域广,酣畅豪迈,洒脱不羁。
他的歌声,把汉武帝时代的英雄们一泻千里、辉煌磅礴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视剧播完后,我买了《汉武大帝》的歌曲磁带,还津津有味地听韩磊的歌曲。
剧中前1/3是在讲汉景帝刘启 杰出的窦太后,也是一代明智聪明的君主,汉景帝身边的英雄:晁错、周亚夫、窦婴,也是雍正皇帝的扮演者,演技也是很不错,后2/3讲汉武帝,宝国老师的演技更是一绝,从汉武帝开始,匈奴人认识到汉朝的厉害!
流芳百世,他励精图治,开疆扩土,穷兵黩武,打击匈奴,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为数不多的具备雄才伟略的皇帝,他北破匈奴,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奠定了大汉王朝大盛世的基础,并且开辟丝绸之路,打通与西方各国的联系,汉武帝与秦始皇同称为“千古一帝”。
围绕汉武帝的,也有许多随运而生的英雄,大司马卫青(剧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卫青挣扎爬着台阶见武帝,他亲自降阶下去迎接扶他,曾经戎马一生,建功无数的大将军却也年迈多病了,配合背景音乐 画面回忆到几十年两人曾经的过往,两人不禁也潸然泪下,最高潮的地方,体现浓厚的君臣感情 ),大将军霍去病,司马迁!
主父偃、张汤、飞将军李广,张骞通西域,苏武牧羊,司马迁写《史记》……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灿烂的篇章,都写就在短短七十年间、一个人的一生之中。
这个人就是刘彻。
等等可歌可泣故事,感谢司马迁,写下永久的史记,感谢一切书写历史的英雄
希望历史剧都按这种标准来拍,不求百分之百还原,但至少很多细节能看出来导演是考究过的。
胡玫真的是很良心的导演了。
印象深刻的还有她说的陈宝国老师的一场戏,剧情是刘彻面对着千军万马 眼神中要燃气希望之情,然而实景需要陈宝国老师对着空无一物的草场来表演这个神情,这就是演技吧!
说回刘彻,很难想象,在汉初的宫廷中,一个从没有走出过皇宫的少年是如何萌发出惊人的雄心壮志的。
刘彻似乎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子一夜之间就成为了老谋深算的皇帝的。
这应该和他的母亲王美人和舅舅田蚡的影响有关。
只是刘彻没有忘记最根本的一点,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天下是我刘彻的!
”
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历史剧拍摄出来,倒不在于其中的场景、服装、道具、情境多么符合历史真实或接近考古学家研究的结论。
比如到底汉代人是说“诺”还是说OK,汉代宫廷女人的发型是不是像如当年引起很大争议的那样好似瀑布一般。
也不再于依靠恢弘阔大、千军万马临阵厮杀的战争场景大做文章,来追求史诗般的画面效果,当然所视听感受上来说这点非常重要。
但最重要的一点,尤其是艺术感受性上来说:好的历史影视剧应该能够把属于历史最本质的意蕴拍摄出来,即历史归根结底的悲剧无奈感。
当现实成为历史,历史幻灭为尘埃后,一切过往无一不渗透着浓重的悲剧性的宿命感受。
欢喜团圆只是历史的侧面和背影,而幻灭离散才是历史残忍到最真实的表征。
从这一点上来说,《汉武大帝》还是将孝景、孝武两代帝王中的悲剧与无奈拍摄了出来。
晁错、郅都、刘荣、陈阿娇、窦婴、包括钩弋夫人,他们的毅然赴死、引刀自裁、绝笔自挂、冷落长门、无辜被杀既是帝国前进的车轮无辜碾压下的无奈生命,也是君王贵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的狰狞不仅是展示给我们一大批贤良忠贞被无辜地流放冷落或砍头腰斩,而且是明明知道他们的方正刚毅,而汇聚了各方阴暗狡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势力形成的强大的历史合力把人逼至绝境。
明明是好人,恰恰是好人才不能够活下去。
卫太子仁爱敦厚却被逼至死、李将军忠君骁勇却成了杀敌的诱饵。
历史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用好人的生命付出代价,这既是历史的残忍与无奈,也是政治的冷酷与现实。
把这些感受传达给观众,就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历史影视剧。
死,可以带来悲壮。
活,也可以演绎沧桑。
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年度日的活比痛快的死去更能激发起年华老去,万物归土的悲悼。
汉武大帝和卫青霍去病的君臣际遇是一段历史佳话,当皓然白首的卫青踉踉跄跄地爬上石阶去参拜同是苍然白须的陛下时;当惺忪弥留之际的刘彻魂归大漠,脑海中闪现出年轻时的卫青霍去病金戈铁马的身影时,观众感受到的是岁月磨研出的沉重的沧桑感。
同样,窦太后死前嘱托给刘彻的那番话,武帝死前的托孤,卫青不停地念叨他骑奴的出身。
那些稍经人世、多少体味了尘世的酸苦的人们不难从中看到这些历史身影背后折射出来相似的心路,喟然长叹后从历史的悲剧中获得不可名状的精神力量。
历史的饱满丰富和莫衷一是在于,很少有人是穷凶极恶,罪无可赦的,他们表面的冷酷与残忍,背后也有着慈爱和温存。
城府极深的王太后隐匿了刘荣的遗书,害死了郅都和刘荣,但她小心翼翼为了皇子刘彻,低调做人也能博得我们的同情;我们也可能对窦太后的干政忿忿不平,但她死前的一番话也让观众原谅了她的顽固和冥顽。
所以知史而明智,而看透了历史深邃处的悲怆则更让人明澈生命的价值。
任何生命归结到最后都是悲剧性的,是消逝、是无奈、是感伤,但博大和深沉已注定。
这不仅仅是汉武大帝,一个帝王的人生,博大和深沉也属于每一个历史个体。
看《汉武大帝》是为了配合阅读司马迁的《史记》。
《李将军列传》中的太史公曰,写道李广“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每次看到这里都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悲哀。
电视中的李广虽是一个较为傲慢的将军,但忠君爱国、骁勇坚毅,无奈时运不济、李广难封,汉武大帝对史记李广之死也有了改写。
大将军卫青让他只率五千骑兵作为诱饵陷入匈奴阵中,战死得更加悲壮。
读史可以学习做人,这一点卫青的为人和做事非常值得思考和学习。
从技术层面来说,音乐、音效的使用也大大浓化了悲剧感受。
韩磊的几首插曲浑厚悲壮、撩人悲绪。
《心灵睡过的地方》、《千百年后谁又记得谁》等歌曲,尤其是老年卫青和汉武大帝相见那段,也是极具煽情效果的。
以下奖项截至本片拍摄的2002年。
1.陈宝国饰汉武帝1982年 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刘思佳 获1983年首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5年 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咱爸,咱妈》。
1996年 电视剧《北洋水师》 主演邓世昌,该剧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中国电影厂优秀电视剧大奖。
2001年-2001年度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观众最喜爱的优秀电视剧演员。
2002年在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饰演汉武帝,于2005年获第25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该剧获2005年第25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2002年 电视剧《汉武大帝》汉武帝 2005年最佳男主演(《北京青年报》结合观众调查及2005年荧屏电视剧收视率数据)。
2003年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第四届金鹰电视艺术节)。
2.焦晃饰汉景帝 曾经荣获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首届上海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文联首届文学艺术奖;第八、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飞天奖”;第十七、二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六届佐临奖最佳男主角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3.归亚蕾饰窦太后1966年第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烟雨蒙蒙》1970年第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家在台北》1970年第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家在台北》1978年第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蒂蒂日记》1993年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喜宴》1996年第三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女儿红》1991年二十六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她的成长》1997年三十二屇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圣母玛利亚》4.陶虹饰刘陵1997年:以电影《黑眼睛》中丁力华一角获第十届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叙利亚妇女联合会最佳青年女演员奖、获法国第二届多维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8年:以影片《黑眼睛》中丁力华一角获第四届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1998年:以影片《黑眼睛》中丁力华一角获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9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九八年度最佳演员奖。
1999年:以电影《美丽新世界》中黄金芳一角获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00年:以电影《黑眼睛》中丁力华一角获法国第二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0年:以电影《说好不分手》中鹿欣欣一角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2年:以电视《空镜子》荣获第20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5.宋晓英饰王娡(王皇后)1984年宋晓英因电影《十六号病房》获得第四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1991年因主演影片《烛光里的微笑》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
6.张世饰田蚡1989年《香蕉天堂》(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93年《五个女子与一根绳子》(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受邀参加东京影展) 1994年《五魁》(又名《验身》)(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入围,获荷兰鹿特丹影展最佳东方电影,观众票选最佳男主角) 1998年《抓奸强奸通奸》(受邀荷兰鹿特丹影展) 2000年《大惊小怪》大陆中国电影集团2001年贺岁电影 2001年《挖洞》(台湾辅导金电影)7.沈保平饰梁王刘武1999年,参演的话剧《太行山人》获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铜牌奖。
8.孙飞虎饰韩安国1981年 新时期电影十佳演员奖和第二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西安事变》饰演蒋介石。
1989年 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巍巍昆仑》饰演蒋介石。
1990年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和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开国大典》饰演蒋介石。
1994年 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重庆谈判》饰演蒋介石 。
第二届电视十佳演员奖 电视剧《少帅春秋》饰演蒋介石 。
9.陆剑民饰卫青陆剑民1988年在电视剧《大学》中成功地扮演了军医唐格非而获“飞天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91年《跑马溜溜的山上》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短剧奖;1992年主演的电视剧《白马》获得第十三界“飞天奖”最佳中篇电视剧三等奖;1993年在中日合拍的连续剧《离别广岛的日子》中饰蒙古硬汉塔拉,该剧在日播出后获日本放送大奖;获得第十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2001年在电影《一曲柔情》中饰演的新派画家陆放获“中国电影家学会奖”最佳演员奖提名2002年主演的《导弹旅长》获得获第十五届全军“金星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24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2005年主演的《汉武大帝》获得第25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10.刘莎饰薄皇后 2003年第七届中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亚军第八届北京市专业舞蹈大赛金奖11.高发饰伊稚斜单于2002年由高发主演的法制题材长篇电视剧《盛世青天》荣获"金剑奖"2006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鹰节最具人气演员提名奖 提名作品:《汉武大帝》。
12..言萌萌饰春儿2001年浙江《稠城杯》第十二届小品邀请赛《相亲》荣获全省一等奖13.娄际成饰刘安 1982 上海首届戏剧表演奖 (《孙中山与宋庆龄》 饰孙中山) 1996.5 中国话剧金狮奖 1997.4 首届佐临话剧艺术奖男配角奖 1997.4 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 1997.4 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 (《商鞅》 饰公子虔)14.侯祥玲饰主父偃 1993—1994吉林东北亚音乐台主持人大赛冠军1994—1999年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曾三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四次获得嘉奖 电影《但愿人长久》获得 澳洲拜伦湾电影节最佳影片 电影《我的长征》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7年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军事题材特别奖 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荣誉奖
昨天看了半本《前汉演义》,再加上胡玫的《汉武大帝》,汉朝果然也是人才辈出。
以前对汉朝真是关注不多,就是唐诗中常常以汉代唐,如今看,汉代真是个璀璨的时代。
窦婴,韩安国都是一等一的人才,李广,卫青都是一等一的武将啊。
一首关于李广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让这首诗位列唐诗三百首的压轴之作。
原来不止明朝那些事儿,汉朝也很精彩啊。
从哪儿说呢,从王美人(汉武帝生母)说吧。
综合来说,汉朝还是很宽容的,王美人进宫之前已经结过婚生过孩子,居然还能选入宫,这在明清是不能想象的。
更不可思议的是,王美人不仅能入宫,还最终成为皇后皇太后。
从史书来看,王美人姿色并不是特别过人,但是情商很高,加上弟弟田玢的帮忙,终于使自己儿子从胶东王变为皇太子。
电视剧演绎得很好,王美人真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啊。
看王美人,觉得她的奋斗过程,比虚构的甄嬛还精彩。
她的外挂就是弟弟和长公主。
并且联络长公主过程中,王美人简直是外交家般的能力,一句句话说得滴水不漏叫人正中下怀。
人才就是人才啊,一介女流之辈,却决定了汉朝的走势。
反观太子刘荣的衰败和毁灭,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太尉周亚夫最后的悲剧,这一幕多熟悉啊,胡宗宪好像也是这么死掉的。
大凡出色的武将,如果没有战死沙场,凯旋回朝的,都逃不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的下场。
前有韩信,后有徐达。
这么说的话,杯酒释兵权的赵匡义算是仁尽义至的皇帝了。
看景帝治国,还是那句话,皇帝不是人干的活。
难,太难。
不管家底好不好,百姓日子难,各部都喊困难;匈奴时时骚扰,各地封王又觊觎王位;回家吧,老娘又偏心弟弟。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
汉朝前期还是很宽容的时代,门客幕僚,颇有春秋战国的遗风,人才辈出。
看了汉朝故事才觉得自己很没文化,看了没多少,已有金屋藏娇、死灰复燃、细柳劳军的典故。
或许封建制度还不够完善,那些时候思想还很自由,故事也多精彩。
如果觉得自己缺心眼,想脑补的筒子们,可以观看《汉武大帝》。
胡玫的这部戏的确不错,大气精彩,还有补心眼儿的功效,我正补着呢。
真觉得以前书都白看了,只是用眼睛看了书,没用脑子看。
御驾梁王执箭歌。
晁错腰斩一杯酒。
南宫和亲风铃悲。
临江王刘荣自缢。
王皇后截取遗书。
苍鹰郅都剖腹自尽。
周亚夫囚中绝食吐血。
梁孝王见亲不得四月恶疾。
孝景帝托孤赐诏病逝未央宫。
武帝送别太傅卫绾。
建元改革期年而废,赵绾王臧狱中自杀。
窦婴田蚡去职。
绝域大漠从此去,十三年后持节归,绝域第一人。
张骞。
甘夫。
王太后烧遗诏干政:灌夫自杀。
窦婴坐矫诏罪腰斩灭族。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主父偃斩首。
藉福一人相送。
李广已老再难封。。。
一次前锋一生尽。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
卫青平阳。
霍去病射杀李敢,二十四染疫早逝。
汉武帝怪霍去病不能容人射死李敢,然而他只是说了一句让他滚去朔方,他就虽染瘟疫不肯返京治病,终致身死。
天威如此,斯是炎凉。
一丝光明,于世即是普照,一片乌云,人间风雨凄凄。
一个镜头便十八年后。。。
长长台阶,君臣永远的距离。
有为之君与国之良将又如何。
从唇无髭须征战到鬓发苍苍。
父子持戈,皇后自缢。
子何以必定肖父?
奈何推波助澜。
泉鸠里赶尽杀绝。
昔年刘荣,今日刘据。
轮台罪己。
不免。
很久以前断断续续看过一些片段,突然想起来特别霸气的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于是终于翻出来完整的看完58集,比较好看的一部历史剧。
关于窦太后。
不知道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是什么形象,汉武大帝的窦太后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太太先前几次三番要景帝让位于刘武的时候,逼着景帝杀晁错的时候,后来汉武帝继位后被窦太后掣肘只好规避到上林苑的时候,几乎想为什么这个老太太怎么还活着不过更多时候,还是觉得这个老太太挺可爱的跟里头其他的所有女性比,窦太后无疑是眼界最高远心胸最开阔的一个,她很多的决定是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出发,例如杀晁错,例如立老庄,与皇帝的分歧在于政见不合。
后面能让东方朔把一个时辰拖成三个时辰,我猜她也不是那么想废刘彻关于窦婴。
说起来全集里最喜欢的是窦婴,简直解决问题小能手,哪有问题往哪搬。
初登场就打断了窦太后猝不及防逼景帝离梁王为储的决定,引得窦太后将他去除宗门。
七国之乱王庭飘摇,窦婴出山任大将军,守住洛阳边线。
后来洪水泛滥无人敢演皇太后和国舅的地,这个时候也还是把窦婴拎出来上。
每次出问题都拎他出来,每次问题解决以后又都被帝王扔到一边,也是有点可悲。
景帝知其才华与忠义赐下密诏,密诏却反而成了催命符。
想不明白窦婴的问题出在哪,大概是因为太能干心思太多一直没能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吧。
如果窦婴迟生20年,跟卫青刘彻一个年纪,一起成长成熟,一定能成为武帝的左膀右臂,可惜在武帝一登基,照面的印象就是个老谋神算的老狐狸,也许忠义,可心思缜密到武帝都看不透,加之又有一个窦家人的身份,所以始终没能被武帝滑倒自己的内圈。
最后王太后销毁存档,窦婴是不是必死呢,如果汉武帝不想,也是可以不死的,甚至之前将窦婴下狱也是不必要的。
可惜武帝也有心借机干掉窦王两大家族,集中权利,全剧最有智慧的窦婴就这么被灭了关于汉武帝。
小说里都说完美的帝王是无情的,这样才没有弱点。
汉武帝应该是这样。
对亲人、对妃子,对臣子,他的感情都有限。
他对人的好是控制在你服从听话的范围之内,稍有越界,他对你的好就会变成帝王的权威。
随随便就诛个九族什么的不要太多,我很看好的主父偃,指望他有好多戏份呢,前一秒还是心腹大臣,后一秒收受了写贿赂就被诛九族了。
这一点帝王之心全剧塑造得特别好,各种细节体现,君王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什么的。
臣子在他手里更像一个个用的趁手的工具,能用则好好用,有点毛病了扔起来也是毫不留恋。
跟唐太宗真是不一样的风格。
到晚年了,说他穷兵黩武呀昏庸呀什么的,也不绝对,大概就是上位者久了,成就多了,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他跟太子讲,你不爱打仗,我就把仗都打完,之后给你安抚天下,也是真的这么想。
关于卫青。
想不明白最后一面那首歌是个什么意思。
当时你给我一个笑脸,让我心跳一辈子?
嗯,虽然各种猜测俩个人有点不可说的关系,这种大戏里这么搞真的大丈夫?
不过细想想,这么处理也挺好,最后汉武帝自己都说了,很多事只有天知道。
也许有,也许没有,没人可以说绝对,所以这么拍,你觉得是英雄惺惺相惜也好,是不可说的暧昧情愫也好,你愿意相信什么就是什么。
关于霍去病。
死得好可惜。
用兵风格跟卫青截然不同。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是人间见白头,就是说他把。
如果霍去病没死,卫青老去后他再接着打十年,情型又会截然不同吧。
没有于匈奴残部战十几年还打不死,没有李广利自私为个人功名屡次出战,更没有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下凑出来的7万男儿最终亡于大漠的结局。
而且,霍去病在的话,戾太子和卫子夫也不至于被巫蛊之祸所害了。
太可惜!
关于司马迁。
汉武帝的朝代真是能人辈出,灿若星河。
58集出现的人物太多了,每发现一个从历史书上见过的人都有点奇妙的兴奋。
武有卫星霍去病战匈奴,文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交还有个张骞开了丝绸之路,这都是奠定华夏民族地域及文化格局的创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写长门赋的司马相如,牧羊十几载的苏武,易学成就非凡的东方朔,最廉洁的酷吏张汤,难封侯的飞将军李广以及他孙子名声最好的汉奸李陵,还有废立皇帝的霍光各种出彩的人物,也不知道是这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还是因为有了司马迁史记的记录才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人物的存在。
以下皆来源于微博@未城s如要转载请联系@未城s本人授权原博地址 https://weibointl.api.weibo.cn/share/90574015.html?weibo_id=4041969640741623https://weibointl.api.weibo.cn/share/90573996.html?weibo_id=4044325840810146多图预警
没想到图片发上来还挺清晰
回头想想,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陶虹的刘陵,真是不可多得的女性角色。
剪辑稀烂,爹味十足(。着重看了卫姐卫青霍去病刘据的部分,万万没想到卫青爬台阶那段给我看得哭晕,这一家人我都好怜爱(。巫蛊这事太傻逼了,野猪,你后悔吗!
提前拍出了后世大国纪录片的自嗨劲
诺······
小学三四年级时看的~当时还看得特起劲儿~
硬着头皮、断续三次看到12集实在看不下去了。长公主和王美人妆太丑了,哪个皇上贵族看了不恶心,这是什么化妆?长公主的一口京片子、田玢一口台湾腔。“心态、占着茅坑不拉屎、跟你家荣荣亲上加亲、其他的大臣都拿皇上赐的宝剑拿去换房子、换地、面子、暗杀……”这都是什么鬼畜对白?梁王暗杀十余名重臣,如同儿戏,这是什么编剧?本想坚持到陈宝国上场,但原谅我,实在难以下咽。可惜了这么多好演员啊……
为毛老三国木有让保国演吕布??
配乐不能更差。。。
霍去病好帅!
当成一个纯虚构的故事看还不错,但作为一个历史剧,完全不及格。
断断续续
全方位的凑合、崩塌 。最可怕的要数台词和音乐,编剧一人实在力有不逮;作曲脑子真的是进水了,可怕至极……《雍正》有多精致,这剧就有多拉胯
我汉帝国气势磅礴,无可比拟!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时代!想想现在是2012年,国际上发生的事,你懂的。。。。可惜豆瓣没有十星制!!!
从未看过特效加了这么多的电视剧,剧情进展节奏极其缓慢,和其他经典历史剧相比观感不佳,演员还不错。
除了参考《史记》《汉书》外。还把《世说新语》里曹操的故事加到刘彻身上。太美化刘彻了,与《史记》作者的初衷不符而且台词漏洞百出,从编剧,导演,演员都没发现吗?
不错
卫青好帅啊
狗血剧
tv
感觉不如大汉天子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