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过这么无语的电影了,无语到不想过多解释。
奉劝各位不要浪费电影票,实在因为徐峥想去看看的朋友们 坐家里看看《催眠大师》也可以啊…… 莫名其妙的情节贯穿首尾,演员的表现让我尴尬的满地找头~尽管最后强行解释一通,但我认为并不能掩盖导演这种不知所云拍摄手法的行径。
现在什么电影都能上院线了吗?
门槛这么低了吗?
一部电影名字叫《记忆切割》,我还以为是医疗科幻电影,所以我对没看到神经外科手术表示不满意!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我当然知道这是一部有关“催眠”的电影,国产同类题材电影水平极其不稳定,尤其再捆绑了“凶杀”“犯罪”“童年阴影”“原生家庭”等等一堆商业类型片元素后,这电影大概率要玄...然而这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还真的可以!
郭采洁演过的所有作品中这部电影里的台词量最小,我现在明白了,一直以来是我们对郭采洁要求太高了,人家一个歌手出身,表演不专业很正常,但电影毕竟有导演把关,还有老戏骨帮衬,不应该差这么多啊,所以客观的说,郭采洁的外形精美但演技始终不在那个“点”上。
实话实说《记忆切割》吸引我是因为它的档期,导演,刘雪华和郭采洁,实话实说这部电影没给我惊喜也没给我惊吓,预料之中的“微电影气质”,预料之中的“工业校色”,故事讲述和剧本也都比较“单薄”,矛盾冲突不够复杂,或许是我的要求太高,我觉得这是个完整的故事,但不是个精彩的故事。
所有演员的表演只有徐峥是生活态的是自然的,其他人符号感十足,这种符号还有些许逻辑不通,比如看似很专业但表现的并不专业的董教授年轻时竟然是个卖酒的,出国留学回来就能当医生,这个设定有点说不通(我怀疑剪辑的时候改了本子)...比如刘雪华的辅导员到监护人到妈妈的身份转换有些生硬等等...航拍太多,部分镜头调度混乱了,可能是后期改的,音乐铺的太满了且廉价,这或许和预算有关,但我的建议是以后还是把钱花到刀刃上,而不是主演上!
如果你看完电影你觉得有点像迷你版的《盗梦空间》和广告片版《犯罪心理》那就说明你和我的观影气质达成一致了!
而电影结尾处刘雪华和郭采洁被威亚吊在绿棚里,导演为什么要设计一只鹰划破长空?
这个象征寓意我没看懂啊...
简单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走向的最大悬念就是:张辛儿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是什么刺激造成了张辛儿精神世界的崩塌?
天天寻死觅活?
有了这层铺垫,影片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故事悬念丛生。
影片三幕剧结构明显:第一幕张辛儿精神在幼时遭受到了严重创伤,爸妈长什么样也不记得,无法正常生活。
科学家董教授研究的动物记忆切割实验打破了这种僵局,他通过切割记忆的方法尝试帮助张辛儿重塑记忆,忘记悲惨的过去用美好温馨的代替,实验第一次很成功。
第二幕辛儿不再寻死觅活,有了第一次的成果,想就此收手的董教授却被刘梅胁迫进行第二次记忆切割,但这次发生了失控,张辛儿真实的过去开始一点点被还原。
正当完成记忆重塑的张辛儿和刘梅回去的时候,意外遇到了充当假父母的实验员,张辛儿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是假的,场面再次失控。
第三幕张辛儿终于弄清楚了自己是谁,她的家在哪,和刘梅母女相认,摆脱了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变成了一个精神正常的人。
戏剧张力三个主要人物的身份随着剧情发展都有极大幅度的跳转:董教授原来和张辛儿母亲早年有过一段恋情;刘梅原来就是张辛儿的母亲,从受害者变成了杀人者;张辛儿原来是董教授的亲生女儿。
在几场戏里,感受明显,比如:蔡蔡是谁?
是狗还是人?
(第二次记忆切割失败的原因)刘梅在讲述张辛儿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在酒吧爱上了一个小男生,董教授意识到这个惹事的小男生正是自己。
(董教授甘愿冒着风险,主动要求做第三次记忆切割的原因,为过去的自己赎罪)张辛儿在柜子中听到的不是枪声而是爆米花炉子的爆炸声。
(弄清原因后,第三次记忆切割成功)以情绪构图情绪来自角色的眼睛,影片常常让观众有种自己也身处在故事里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演员用演技表演出来的,还有镜头语言潜移默化的烘托。
影片用了很多空镜头和第一视角镜头,跟拍,蒙太奇的技法,隔着屏幕,都能让观众感受到情节所要表达的情绪。
比如:张辛儿在柜子里的缝隙窥视外面,那狭小又恐惧的感受不禁屏住呼吸;母亲受伤倒地时伸手求助,那手仿佛都伸到了自己的面前。
线索就是悬念刘梅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是第一幕中董教授抛出来的。
随着剧情的推进,刘梅表现出对张辛儿的爱,让人始终觉得辅导员的身份很矛盾。
影片开场时张辛儿手中就拿着一个玻璃球,其实是有两个。
第二个在她找到家后获得,象征着她找回的记忆。
之后和刘梅把两个玻璃球双双扔进大海,象征着已坦然面对过去的勇气和新生活的开始。
张辛儿自言自语的“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原来是小时候母亲教她的,后半段她想不起来了,在母女相认的时候刘梅给补上了“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宝宝长大,赶车去”。
故事的内核其实讲的是爱影片表面上在讲张辛儿的真实记忆到底是什么,但其实刘梅表现出对张辛儿的爱和张辛儿渴望家的欲望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真实的记忆和被替换的记忆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原生家庭的形态。
刘梅和张辛儿母女相认后,通过类似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来具象化张辛儿心目中母亲的样子,因为拉斐尔的圣母在人们心中就是世间一切美丽的化身,美丽、温柔而典雅。
留下了一个像恶作剧一样的结尾影片中最后真相是刘梅(也就是张辛儿的亲生母亲)为了保护张辛儿而杀死自己的丈夫,正觉得电影就此结束的时候,镜头画面一转:董教授躺在了记忆切割的手术台上说:“我宣布,记忆切割失败,即便是小动物它们也懂得爱和恨,它们应该有回忆的权利,它们也一定有面对一切的勇气,任何高超的科学技术最终无法战胜生物最原始的情感,即便你还暂时没有面对过去的勇气。
”不禁又开始思考,整部影片到底是切割了谁的记忆?
是董教授年轻时候的记忆,还是张辛儿的记忆?
开头,几个变换的镜头,诡异的色彩,说实话还有点悬疑的感觉,有几个画面还有点梦核的感觉,这时候气氛还是可以的。
好,到这里为止还是可以的,虽然说那个切割我有点没搞懂咋切的,往哪一趟搞个透明板子就开始了?
之后就越发开始不对劲了,两个人去吃冰淇淋,以为他们要讲关于主角父母死因了,好,我竖起耳朵,讲半天讲一对男女的违法故事?
有点疑惑但还是继续全神贯注,好,事办完了,故事结束了。
我?
不是讲解谜团,你来这个,然后教授来反应了,你是谁?
女人轻轻一笑,我是主角的姨,你是主角她爹。
这下我懵了,悬疑故事还能这么讲,开眼界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十分不解,叹了口气,碰上烂片了,不过冲着开头姑且看完吧,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这部片子,结尾居然是母亲保护孩子强杀家暴丈夫,把我恶心坏了,期待半天的结局就这啊,四叔就一打酱油啊,前面铺垫那么多,最后屁都不沾是吧。
看到这里我已经吐血了,然而我还是低低低估了它,正当我以为这部片子要结束它罪恶的一生的时候,它又给我来了一记猛击,前面那些都是小意思,重头戏这才来呢。
女主一记,妈妈,直接打的我吐血三升,晕头转向,不,不会吧,没想到妈妈一生长叹,女儿,我对不起你啊,这下我已经面如土色,无法言语。
然后庄严音乐响起,女主与妈妈深情对视,螺旋升天,我鲜血狂喷,肝胆俱裂,全身抽搐,倒地不起。
已经倒地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世上果然只有妈妈好。
所以这几把电影是从善良辅导员求冷面医生看病的故事,到良性姨母与负心男补偿孩子的故事,最后变成一家三口的爱恨情仇。
有一说一,这玩意能恶心的我一个月不想看电影,毫无逻辑,节奏混乱,主题不明,到最后我都没明白,为什么,女主要怕狗啊?
1.如果你还没买票!
请千万别被主演名单里的徐峥忽悠入场(毕竟徐峥的累计出场时长还不如一条叫蔡蔡的狗)…2.如果你买了票,还在等放映,请你思考一下现在的困意值,准备好眼罩耳塞U型枕随时准备入睡。
3.如果你买了票也看完了,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会说前两点了…(求求郭采洁挑挑剧本吧,简直在喂观众吃屎!
)
一开始是冲着各位老戏骨级的演员大咖去的,后来被文艺的取景构图画面所吸引。
镜头中各种中心构图法运用的炉火纯青,画面感很美。
郭采洁完全摆脱了顾里的样子,很好的诠释了一个精神世界失常的病患——辛儿,会有的样子,看的出她的蜕变,也感受的出她很努力的在摆脱港台腔,一些台词的发音字正腔圆。
从剧情来看,本片围绕谁是凶手,谁造成了辛儿的失常为主题进行追根溯源,以此找到病原所在,进行记忆切割。
通过剧情我们可以很顺利的得到答案(在此就不做剧透了)第一层,切割的是辛儿的记忆,片中大量的剧情在讲辛儿的过去,通过记忆重塑,使得痛苦不堪的过往变得甜蜜温馨,白色衣裙仿佛一尘不染虚拟空间的辛儿,与蓝衣风衣仿佛蔚蓝大海深不可测的现实空间的辛儿,结尾解释谜题,白色衣裙+蓝色风衣=两者的和解(虚拟+真实)痛苦的记忆就像那两个绿色的水晶玻璃球,手中握有一个,遗失了一个,当两个重聚,便是完整的记忆,结尾时辛儿和妈妈共同抛去玻璃球,也是象征着从痛苦的过往记忆中解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层,切割的是董教授的记忆,一种解释为教授也有不堪回首的往事需要切割,关于辛儿关于辛儿的妈妈,最终他陷入的是回忆,辛儿和妈妈二人在他的回忆中实现了美好,即使他有着遗忘的过往,但依旧没有必要进行记忆切割,因为他最终发现人与动物的不同是人有情感,直面过去,是对待痛苦,突破困境,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有了爱的加持。
http://t.cn/EaBHwvj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记忆切割#🎭演员表现:郭采洁的风格终于不再“顾里”了,抛弃了本身的演技特点,重塑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把剧中女主人公弱小、胆怯、崩溃的性格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眼前一亮。
🎥故事题材:这是一个新颖十足的故事题材,也是一个很有深意的亲情故事,“母亲”通过一次次的“记忆切割”来保护女主,最后结局却出现反转。
🌟总体评价:可能是台湾导演的原因,把剧中所有的感情线都描绘得十分细致,个人不太偏向于后半部的情感体现,时间略长,显得有些矫情。
整体故事线走向很好,但在衔接上稍有些许突兀,需要细细品味,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三星给演员演技和故事题材。
前段时间,第12届金扫帚奖名单出炉,郭采洁荣获“最令人失望的女演员”称号,实至名归!
郭采洁被称为是台湾小花,拍摄了多部颇具特色的影片,也贡献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若说郭采洁的演技自是没话说,演什么像什么,精炼的短发、犀利的眼神都自带灵气。
不过,或许是“体质问题”,郭采洁接演的影片大部分都是烂片,豆瓣评分平均3.0,在及格线以上的很少。
本以为《小时代》系列已经是史上最烂了,没想到《喜宝》获得了3.5的评分,《爵迹》3.8分,《下一任:前任》2.8的评分。
最新一季的《吐槽大会》邀请了郭采洁,全员吐槽她的电影烂。
不过演员在选片上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选上烂片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有些演员有专业的团队帮忙选作品,郭采洁显然没有。
她更像是一个比较仗义的孩子,总是打人情牌,由于和郭敬明合作过《小时代》,于是不仅出演了“小时代”全系列,还参演了郭敬明的另一个烂片《爵迹》。
这一次,郭采洁带着新作品《记忆切割》归来,梗姐有幸获得了免费看片的名额,虽说拿人的手短,但梗姐还是想客观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豆瓣目前还没有开分,不过显然,这部电影也并非优质,预测豆瓣评分也不会超过5.0。
整体剧情的走向都偏于狗血。
前面开头的悬念设置得比较好,讲述一个由于童年创伤而患上自闭症的少女不断地想要自杀,她的监护人刘梅想要拯救她,于是请求刚刚研究成功“记忆切割”技术的动物学专家董教授帮少女完成记忆切割。
在少女的回忆中,童年的可怕阴影并不完整,她想不起来真相是什么。
为了消除自闭少女张辛儿对童年的恐惧,可以继续阳光乐观的生活,董教授利用“记忆切割”的方法,帮张辛儿改变记忆。
在张辛儿的记忆中,父母双方是被人枪杀的,他记得是四叔来找父亲还钱,结果掏出了手枪。
董教授为张辛儿重塑了一段开心的记忆,但就在张辛儿治愈之后,她发现了真相……
剧情也就是在影片的后半段日益狗血化,原来刘梅并非是普通的福利院志愿者,而是张辛儿的亲生母亲,她与董教授还有一段青涩的过往。
张辛儿也并非是刘梅和她印象中的父亲所生的孩子,而是大着肚子嫁给了那个酗酒吸毒的男人,张辛儿则是刘梅和董教授的孩子。
似乎这种悬疑剧最终总是要回归到伦理,真相也由一场可怕的枪杀案,转变成了夫妻矛盾,转变成了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和自己失手杀死了丈夫。
当然,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存在了bug,如果是父母互相伤害然后双亡,那一切还解释得通。
后来凶杀现场只有父亲的尸体,母亲逃走了,为什么警察没有继续调查这个案子?
在张辛儿的记忆中为什么是父母都死了?
火化现场没有母亲的尸体,张辛儿竟然毫不知情吗?
问题如果深究,就发现剧本的漏洞了。
不过虽然剧本的bug比较多,但导演镜头拍摄得还不错,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张辛儿回到自己的住所,天花板上仿佛有细细的白色粉末倾注而下,这个白色粉末像是毒品,映衬了张辛儿父亲的职业。
这部电影是果靖霖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果靖霖扮演的就是董教授,他设计了董教授紧张就会眨眼睛的小动作,使这个人物变得鲜活了起来。
郭采洁的演技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将少女对外部世界的害怕演绎得很生动,败笔就是在于母女相认的桥段,看得让人出戏。
徐峥在电影里惊喜客串,只有打麻将的一场戏,非常短暂,正脸镜头也只是那一回眸,前后台词也不多,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整体就围绕着三个人展开,也就是亲生的一家人,他们的情感和反转不足以撑够一个多小时,所以整体还是显得有些单薄了。
好在创意的高概念很吸引人,全片看着也并不无聊。
只能说,《记忆切割》这部电影还是有些中规中矩且套路满满的,希望郭采洁今后选角要慎重一些,不要只看自己的表演空间,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整体品质吧!
抖音刷到了徐峥的一个片段,兴致勃勃的买了票,结果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没有结局,我勉强还能给个5分,好家伙,这结局,这是嘛呀?
还飞天上去了,难道不尴尬么,刘雪华老师的表演直接让我回到了琼瑶剧。
逻辑不通,思绪混乱,最后的两分是给徐峥的。
这个结局牵强的我直接笑场,不明白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母爱的伟大?
把观众都当傻子了
《记忆切割》:虚实之间不过梦境 文/王珉导语《记忆切割》,乍一看电影名,还以为是高概念科幻片。
看着看着,不禁为这个暗黑的悬疑犯罪片拍案叫绝,直到最后画风斗转变成亲情片。
欣赏这部电影,不由得让人想起希区柯克影片中的象征意味,《记忆切割》中“蔡蔡是条狗”成为精神分析、符号学象征,在电影最后也被赋予亲情的内涵,像极了希区柯克影片《爱德华大夫》,因为童年阴影而深受精神创伤的患者,最终在梦的解析下洗清了杀人犯的身份。
剧情简介《记忆切割》讲述张辛儿在童年受到家庭贩毒枪击案的巨大心理创伤后,始终走不出记忆的阴影。
著名生物学家董教授对于记忆切割领域的突破,让张辛儿的姨妈刘梅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张辛儿忘记过去,刘梅死缠烂打董教授,求他帮张辛儿重塑这段痛苦的记忆。
张辛儿也愿意尝试第一例有别于动物的人体实验。
原本顺利的实验,却因试验员扮演张辛儿的父母穿帮而走向失控,最终失败,但张辛儿却和母亲得以相认。
正文希区柯克曾说:“我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会失望。
”《记忆切割》同样带着很多悬念,郭采洁饰演的张辛儿怕狗叫,通过电影语言技巧给观众心理产生压迫,制造悬念。
张辛儿的姨妈在请求董教授帮忙拯救张辛儿的路上,看到一只狗被撞死,这样的意象和音效,在心理悬疑的运用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导演果靖霖不是依靠蒙蔽观众的双眼来制造悬念,而是尽量让观众处在全知的地位:张辛儿被董教授催眠,陷入水波深处躺着的梦境,她幻想自己变成小时候的模样,躲在柜子里看大人交易贩毒。
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成张辛儿的父母,寻找她。
当他们在欣儿面前展示那条黑狗说:“蔡蔡来了”时,张辛儿直接倒下被送医抢救。
影片可以说,运用狗这个道具制造悬念无处不在。
董教授异常吃惊:“怎么回事看到狗就晕倒”。
张辛儿的姨妈解释:“小的时候,她们家养的狗。
”镜头切成四个切面,观众仿佛跟随剧情而受到惊吓。
观众没有事先看到那只狗,所以无所谓。
因此无论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张辛儿的父母在屋里聊什么,观众都不会感到胆战心惊。
最重要的是张辛儿的父母被毒贩枪杀,狗才如约出现。
紧随其后,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讨论,张辛儿现在稳定下来,但是记忆混乱,人和狗分不清,这就是片名《记忆切割》的佐证。
这条狗堪称《记忆切割》最多出现的恐怖道具,“蔡蔡”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蔡蔡是谁?
张辛儿父母怎么死的?
张辛儿想回她的家,你为什么不告诉她?
”张辛儿的姨妈被董教授逼问,梦境让张辛儿头晕目眩,同时也伴随着张辛儿对父母被枪杀的惨叫声。
后来,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谈话中,好像想起了什么,董教授的眼角有个痣,他想起张辛儿被抛弃的母亲,原来董教授正是张辛儿母亲的初恋。
镜头聚焦于两人的对话,营造了紧张气氛。
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张辛儿被刺激罹患精神病,为了探究谁刺激张辛儿才能找到症结,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被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的行为牢牢吸引。
董教授诧异地问张辛儿的姨妈:“我还没弄清楚,蔡蔡到底是狗还是人?
”在回忆场景中,董教授认为徐峥饰演的四叔,也许是蔡蔡。
董教授一路跟着,心里又嘀咕:蔡蔡应该就是一条黑狗。
当他们再次通过梦境回到张辛儿父母被枪杀的现场时,呈现出窥视性视角。
张辛儿屏息躲在柜子里,试验员打开柜子的瞬间,张辛儿见到蔡蔡,抱起那条黑狗说:“蔡蔡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好可爱,乖!
”在某种程度上,摄影机就像在张辛儿的记忆阴影中开了一扇窗。
原来,董教授年少时的“风流轶事”,导致张辛儿的降生。
这种原生家庭的痛苦记忆,让一个孩子迷失、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
董教授通过科学的记忆切割,想要治愈张辛儿,最后得到新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都值得肯定。
《记忆切割》最终揭示出母爱伟大的主题,为何张辛儿的姨妈,不顾一切求董教授治愈张辛儿,原来她才是张辛儿真正的母亲!
母亲这个角色是《记忆切割》的观众感到最好奇的人物,影片中不断强化她的存在,又在最后真相大白时给了观众最强烈的震撼,她整容为了张辛儿不受任何伤害,但却一直以姨妈的形象陪伴张辛儿的左右。
《记忆切割》重复利用许多镜头,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张辛儿的记忆场景,也是为了烘托最质朴的人性和最伟大的母爱!
不由得让人想起郭涛自导自演的《欲念游戏》,同样讲述用梦境治愈人的噩梦。
终日钻研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郭实(郭涛饰演),丧女后郁郁寡欢,与智能机器人为伴,却被好兄弟和爱徒觊觎科研成果,导致意外发生,使其沦为杀人犯。
为证清白,他重拾“化蝶系统”追查真凶。
层层反转后,却发现这其实是众人为了治愈他情感的一场梦境。
《记忆切割》像极了《欲念游戏》,也像《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是一部高科技兼具现实题材的亲情佳作,它告诉观众: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与人类亲情相提并论。
在母爱的支持下,世人可以战胜所有困难。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科学技术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也能满足精神诉求。
但世间万物,都应该有自己回忆的权利,而不是被植入一个梦,看起来如《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般,伪装身份演绎别人的人生。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电影虽然不好,但是郭采洁演技在线!!五分全给郭采洁!!希望下次不要再接烂片了… ToT
最近感觉想看,如果觉得看过,快进一下有点印象,确实是3年前看过。(2024,11.5,8:16)
闪爆了
郭采洁很适合演这样的片子,但是真的导演导的技巧比较生疏,剧本也是醉了,亲情让一切团聚,结果还是一部父母和子女相认的感人电影,哎记忆交换完全是幌子,完全亲情电影。
什么鬼……到时首尾呼应但是又没头没尾的乱七八糟……一点都不好看
郭采洁还挺适合这个角色,不过剧情也太套路了,而且很狗血很扯淡啊,郭采洁真的要变成烂片女王了?
我以为结局还会反转,没想到导演躺平说别想了,就是这么简单
🎬 其实不是悬疑惊悚片也不可怕。如何让一颗受伤的心获得真正的自由?童年的负面情绪回忆或是创伤压力,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遗忘或失忆是人类与生具来的保护机制。整理创伤记忆,或许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疗愈的一个做法吧,与亲情连结,与自己和解,放下过去的伤痛。郭采洁饰演张辛儿,她表现出恐慌郁闷的状态,演技在线哭戏很投入,她说想死的那个表情感染力很强,我并没有觉得出戏或是有顾里感。
前面还有点悬疑片的感觉,后面俩人飞在半空中,然后一只老鹰绕着她俩飞,还发出声鹰叫,绝了。
好久没看过80分钟的电影
啊啊啊啊我疯了。
给我看吐了。
其实有些设定还是可以的,悬疑部分,有点泪点,但是后面就莫名其妙
反转片反转太少啦
电影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在推进故事前进,记忆切割实验观众不知道是如何进行,估计主演自己也不知道…无法得知是记忆还是现实重现,所以根本无法进入剧情。
一半一半吧 不要期望太高 就不会觉得片子不好
正在看电影院只有10个人没人看后悔了
最后芜湖起飞然后云端里的拥抱(顺便飞过一只鹰)真的是……年度最鬼畜。
剧情烂,逻辑烂,台词烂,刘雪华还是去演高贵的太后娘娘吧。。。最后母女身穿白衣飞天是什么鬼,还飞来只老鹰。。。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太匪夷所思了。。。。
平心而论,郭采洁在这个片里表现很好,很用心用力。看得出来她向实力派努力。还请来了老戏骨刘雪华。这个片的剧本也不错,是典型的那种日本式剧本。可惜的是,导演水平太差!不是一般的差!镜头的运用非常业余而且老套的手法,基本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那种电视剧状态。好演员好剧本,但是没有好导演,全毁、一切归零。这个剧本如果拍成日本黑色心理剧,或者美国赛博朋克风格的,就漂亮了。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很棒!这两颗星给郭采洁和配乐。另,整个放映厅就我一个人看,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