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换肾,换肺这些病例是“常见病”,印象模糊,奇难杂症港剧有眼球突出,创作于17年前的美剧有。
港剧有吞虫卵减肥的,美剧有吞整条线虫的。
港剧有分离连体婴的,美剧里既有连体婴,又有成年男和女的。
港剧有清醒状态下开颅的,美剧神外两兄妹都不止做个一次。
例子不举了,接下来的病例都在美剧里找吧。
回到剧情,港剧有了主角苏怡出意外,美剧里基本每个主创都被开刀。
不需要看剧透,港剧编剧既然这么懒,剧情走下去肯定又是那个主角要动刀,哈哈
在tvb剧《白色强人》中,出现了很多医生为了治病救人而违反规定的事,他们违反医发局的规定和法律的规定,医院内部的人相互包庇(保护),医生并未因此受到制裁和惩罚。
在大陆的很多电影中,里面的好人因为被逼无奈或者一些大爱而违法,即使电影内容中不体现,片尾中总会出现“xx已自首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字幕。
客观说,香港的法治比大陆高了几个层级,法治不高的地方在标榜法治,法治高的地方早已在考虑情理法之间的事了。
五星。
本季我是追着一集一集看的,不过没钱付给优酷,我找了个免费的网站看粤语原音版。
本季依然保持了同上季一样的高水准。
应该是预定了TVB的年度最佳剧集无疑了。
主线剧情依然围绕着医改和医疗草案展开。
YT实在是个理想主义者,全面开放药物名册实在太过理想化,不过看过第5集结尾处后大家一定会认为:医疗从来就不该是暴利行业,因为无论怎样,生命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本季结局是好的,可惜那是虚构的电视剧而已,真心希望现实世界也能如此。
本季好多外景是在上海拍的,这让本魔都人看了觉得很亲切。
本季唐明和YT都不像上季开了挂一样无所不能,治疗的病患死亡率比上季高了些许,被打回普通医生了,有点突兀。
上一季的何广沛演的大眼仔德仔和冯盈盈演的cici还有李家芯演的kennis都没了,作家兼TVB编剧兼演员的吴沚默大概也是跟着信号王,王祖蓝,张振朗和高海宁去参加内地的综艺了也没加入。
不过新加入的胡定欣演的叶晴和陈豪演的李文信完全不会让人讨厌,他们不是来拆CP的,他们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本季尊哥也不在了,不过还是通过一个VCR客串了一把,而且秦沛的女儿姜丽文加入也算是维持姜家人在这部剧集的影响力。
唯一惹人讨厌的就是张庭这个角色了,刘温馨长得很漂亮,但是这个角色我估计她会掉粉。
陈豪演的李文信医生简直是一个行走的桃花收集器啊,也太多桃花了吧,而且还都是美女!
所以港女其实都喜欢有国外生活背景的熟男?
苏怡加入无国界医生后去的那个地方明显是内地的一个偏远山区,结果村民都是一口港普我也是醉了。
好在大团圆结局,双Y和酥糖CP都he了,这样就很好,不然肯定有人给编剧寄刀片。
这一季是郭晋安离巢前的最后一部剧集了,应该也就不会再有《白色强人Ⅲ》了,还是比较可惜的。
去年TVB医疗剧《星空下的仁医》播出后,我曾写过一篇勉强夸一夸:《星空下的仁医》真的是今年最佳港剧吗?
老实说被吹上神坛的TVB医疗剧近年来一直有每况愈下的感觉,可能滤镜用久了也会腻吧,而“白色强人”系列加上权斗更是在我的雷点上跳舞,毕竟作为普通观众没法代入自己是医生,却很容易代入自己是病人,这边心急如焚求医生救自己,那边医生在忙着权斗,很扎心很窒息好吗!
△△△瞧瞧这整得超级阴间的海报所以这次我要放肆吐槽一下《白色强人2》了!
槽点一:老套到掉牙的作女主其实这样的女主经常出没在TVB各种职业剧里,就是一方面工作起来不要命更不计较个人得失,给人一种独立自强理智清醒特别能吃苦能耐劳特别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感觉,对待自己的客户无条件春风化雨宛如一个天使,随时随地都有圣洁的光辉照耀大地,这么一个人,然而她在感情上面就会莫名其妙一根筋,小小问题就拎不清想不通,矫情来矫情去作天作地最后成功把男主推开,然后玩一玩远走他乡去散心、被男主努力追回后还不给确定答案、留一个开放式结局的戏码,怎么说呢,这属于TVB的一贯操作,方便开续集,不然你说万一续集换演员了咋办?
总不能每次都提一嘴上一部女主出意外走了就算交代了吧?
这样操作方便是方便了,给人的观剧体验却很不爽,就我个人来讲,我更希望干脆没有感情戏,也好过看一个性格如此割裂的女主,这样的女主是不是做她的客户比做她的男朋友幸福一百倍你们凭良心说说!
本剧女主最最赶客的转折点,出现在她被流掉的孩子上面,咱不说别的,就说科学:2022年了,还有编剧在“保大还是保小”上面大作文章,认为自愿“保小”最能体现一个女人伟大的母性和奉献精神……醒醒!!!
这在医学上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任何时候都必须保大!
必须保大!!
必须保大!!!
通常如果情况坏到大的保不了的话小的也别想保得住,别天真了!!!
这种事情,医生会在术前跟病人说得清清楚楚,病人不清醒则会跟家属说,绝不会问什么“保大还是保小”的屁话,家属跟医生叫嚣一句“保小”试试,医生心里骂你一千遍SB再表面笑嘻嘻跟你说:对不起哦,这是不可能的哦,我们做不到哦,我们会尽力哦,不过风险都在这里您看一下,麻烦您签个字哦~心里再补一句:最后一尸两命的话不要来怪我,我真的会谢。
而主角们作为医生没有一个人说出这一点,安慰的话都是“这是个艰难的抉择”,抉择什么呀抉择,以前夸TVB医疗剧拍得专业都白夸了吧?!
另外,一个对“保小”有如此深的执念、深到可以为此对自己心爱的男人+救命恩人产生怪罪嫌隙的女人,居然可以不定时去产检、要旁人三番五次三催四请,居然不顾一切往最危险的前线去冲、仿佛一点都不需要在乎自己的肚子一样、一点心理挣扎和犹豫都不带有的,居然还劝病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性命才可以重新开始、不要用自己的命去换取男人的内疚……所以这个人物的逻辑到底是怎样?
真令人摸不着头脑啊(摊手)。
然后转头就轻飘飘一句“我的孩子是她爸爸选择放弃的”,excuse me?
钢筋都插到你肺里了你要怎么不放弃你的孩子?
带着钢筋一起生活直到顺利生下孩子吗?
还是在不用麻醉药的情况下强行拔出钢筋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了?
还是把四个月大的胚胎掏出来不知道养到哪里去不知道养不养得活这样咯?
好的就算你伟大的母性能支撑你做到这么极端,那怎么叫你去产检跟叫你上刑场一样呢?
怎么你就是不能为了孩子抛下自己那点身为医生的圣母心呢?
哦留守在医院做好本职工作已经体现不了你的伟大了,非要大着肚子上前线是吧?
承认吧,编剧就是为了给两人的感情制造波折,不顾女主的人设也不顾男主的人设了,不然以男主一向不听所有人劝阻固执地“两个都要救”的调性,怎么就不能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方案来同时救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又引发全城医生来围观的那种,怎么这时候又不需要男主展现他精湛的医术了?
哦,需要虐了啊,逻辑和创意什么的都先放一放是吧?
△△△惨惨猪我要是编剧我也想虐一虐马萌萌
△△△哪有什么“老天”,全是编剧在搞鬼
△△△一边莫名其妙分手一边藕断丝连地拉扯,编剧在“下一部到底会不会换人”之间的纠结肉眼可见槽点二:不知道在斗个什么劲的鸡毛草案要不说编剧贼有创意呢,就叶晴那个她为之沾沾自喜的草案,没十斤脑血栓都想不出来,为了建一个药物研发中心关一家医院,为了十多二十年之后能救更多人,可以在这十多二十年间先死一死人,管他们是因为赶不及抢救而死,还是因为找不到工作饿死?
除此之外就没别的更好的草案了吗?
背靠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祖国,你哪怕去北京哭一哭穷呢?
YT去上海开个会也不找一找这方面的路子,跑去向世卫倾诉,世卫才是唯一的救世主呗?
王祖蓝都知道靠内地救TVB,你们TVB编剧倒是有骨气得很,偏就不学他,骨子里的崇洋媚外和傲慢一点都不掩饰呢。
最后女主跑去做世卫的义务医生,去的也不是什么非洲、中东之类的,去的是说普通话的农村,那里穷得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但是有咖啡供女主享受,牛逼。
槽点三:剩下的槽点大集合1、洗脑英文歌真心难听,第一部的英文歌就很平庸,大家夸一夸那是给CP面子,这一部又来个英文歌,还动不动就播,我整个就。。。。。。
2、镜头做作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星空下的仁医》里看到这种镜头就觉得好燃好热血,并肩作战的感觉,在这剧里看到这种镜头就觉得很装很假很做作3、可能问题出在假喝咖啡吧,不明白喝个咖啡怎么为难我们的主演们了,你们哪怕喝水代替呢?
既然不想喝,那安排那么多喝咖啡的镜头干嘛呢?
4、还有插袋
△△△马明好型我不反驳,但是动不动就插袋并不型咯,还有点土哦,这句话麻烦谁转告一下马明5、茶里茶气的某女神我之前专门写文骂过她,不要再给她这种角色了行不行,不会真以为这种角色可以捧她吧?
她再这样下去除了“老娘最美你们男人都得无条件喜欢我”这一条戏路以后走不了别的路了啊!!!
△△△之前收张振朗、王浩信那种级别的兵就算了,现在收陈豪?
陈豪啊!
她凭什么???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觉得这样没问题吧6、人设前后矛盾什么的,反正编剧就是摆烂了,才不管打不打脸呢
△△△flag说立就立
△△△说倒就倒好了吐槽完了,接下来该夸一夸了,也不能说是夸,就是看剧的时候,一些被触动到的点罢了——1、关于人性的光辉:制度在作恶的时候,可以理解大多数人都选择尽可能地自保,这无可厚非,不要求都像电视剧主角们一样,冒着自己置身于危墙之下的风险也要做为别人争取权益的事,但至少,能不能有一点起码的恻隐之心,保持一点点生而为人的良善?
△△△穷人看不起病真的太惨了,我真的狠狠共情
△△△很多时候你根本不能怪任何人,也不能向任何人倾诉、求助,不然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谁欠你啊?
你只能怪老天爷,问问老天爷,能不能大发慈悲,放过你
△△△然后那些极度自私的人,只从你身上看到于它们来讲有何价值,趴在你身上敲骨吸髓
△△△别人也许真心实意为你担忧,而它们满脑子只有自己的那点盘算,从不为此感到愧疚
△△△会切切实实站出来,为你大声疾呼,为你负起重担,为你承受刀枪棍棒和冷眼非议的人有吗?
大概凤毛麟角吧,希望无论是故事还是现实,这样的人都不要被辜负(虽然他们常常被辜负)2、陈豪是什么人间宝藏!
△△△热情、风趣
△△△清醒、自持
△△△该霸气时霸气
△△△该风骚时风骚
△△△四处散发完魅力又温柔地保持边界
△△△还有他独特的、谁都替代不了的喜感总之一句话:有陈豪的剧,不会难看到哪里去!
3、胡定欣是真的有演技在身的:
△△△一开始看她在这里做作地凹造型我还挺担心的(做作镜头缔造者——导演请出来挨打)
△△△后来看到这里我觉得稳了,前一秒天不怕地不怕女强人,后一秒想到唐明名草有主黯然神伤,眼神切换毫无压力
△△△最爱看她怼坏女人
△△△同样地,一开始恨编剧强行给男女主感情制造波折,非要把她扯进来,恨屋及乌,觉得她本该很讨厌的,但她成功用演技把我掰向了她那一边
△△△就是说,换她跟唐明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这种可爱的小女人情态,再给唐诗咏一个视后奖都演不出来别说我日常黑唐诗咏,有对比给你们看:
△△△唐诗咏你醒醒,你是已经拿过视后的人了,你看看你自己的表情吧,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演啥?!
以上,完。
“因为我觉得你搞医改,搞草案的时候是最charming的。
”第一部的时候,没有人懂YT在搞什么,都觉得他是为了争权,其实他从来追求的都是制度的改善。
因此到第一部结束的时候,唐明,吕仲学应该都认清了YT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前者成为了他的朋友,后者放心的退休了,本季还为YT的草案站台。
也正因为如此,在本季开头的时候,YT就绝不可能重复第一季的人设了。
他还是那个虽然不择手段但病人至上的大国手,但是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明成北院长,他也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的身边,有朋友,唐明,琛哥,苏怡,包括新加入的李文信;有爱人,Yan的心里从来只有他。
所以他不再像个刺猬似的,天天怼天怼地,他展示了更多仗义与温情的一面。
这些在第一季其实也是有展现的,Martin开车撞康桥,他拿自己的身体去挡,即使他对她从来没有兴趣,只是出于朋友的义气。
这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到了本季就变成,天天到处背锅,给唐明兜底,给李文信的朋友拿子弹。
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不然也不会以市民的健康为己任。
关于草案,第一季医改的失败,对他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教训。
公营医院私有化,在世界其它国家是有的。
美国就是私营医疗,因此可以给病人提供最高水准的治疗,他的坚持并非没有道理。
但是方案被商家劫持,是他作为医生未曾考虑过的问题。
所以本季,他就提出,“政府是有责任为市民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
”至于全面开放药物名册本身是否现实,是有一点不现实,但是包括中国大陆,都在尽量往这个方向靠。
两季白强都结尾于YT说“以民为本”,在权谋斗争与不择手段之下,掩藏的是一颗赤子之心。
与guan员打交道是需要一些手段,他自己其实从来都不喜欢。
两季都说过,草案通过,就退下来,只做一个普通医生。
他不在乎钱,也不在乎权,他只是希望自己的理想可以实现,for the greater good.至于这个实现之路中间要踩过一些灰色地带,是难免的。
但他从来没有跨越作为医生的底线,即涉及生命,一步都不会让。
Martin停他的手术,就算被解约也头都不回的回到手术室。
为了让唐明做器官移植,一点没犹豫要停掉对自己很重要的记招。
并且他始终是理智的。
生病之后,他是拖延病情要去推草案,但不是硬拖,只是选择了另一个治疗方案。
并且最终,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真的不行了,万般难舍还是将草案扔给了叶晴,自己去做手术了。
为了这个草案走到了不能再走的一步,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即使最后依然不行,也只能是这样了。
上海的那个背影,是英雄折戟的叹息。
本季还有个亮点,就是双Y。
意料之外的神来之笔。
又是半个师徒,又有年龄差还有身高差,buff叠满,但是竟然可以说是十年来最好嗑的CP。
真的做到了灵魂伴侣可以超越世俗的一切。
剧本从没有避讳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合适的地方(还挺有别样情趣)。
但同时,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绝对尊重,绝对信任,交流沟通及时有效。
这段感情对双方都只有成长,没有任何消耗。
本来YT是Yan的半个师傅,又大这么多,很容易就会有爹味,但是他对她是绝对的信任和尊重,什么手术都相信她可以做好,直到最后把自己的命交给她,跟所有人都是一句“主刀的是阿Yan,我对她好有信心。
”从来对她只有赞赏和谢意,Yan说什么他都听。
可以说在这段关系里,掌握主动权的是Yan,表白是他主动但是她抓住了想逃跑的他;疯狂暗示YT求婚,YT也接茬;到Yan拿出戒指他什么都没问给她戴上;到最后,压根没问他就给他接了个活。
他们始终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YT想陪她,Yan希望他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她真正懂得他,从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要为千万人谋福祉,她也欣赏这样的他。
而杏仁核少2%,对人类情感不是很明白的YT Yeung,会把结婚照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出了手术室就戴回婚戒,望了一眼对面的Yan就拒绝世卫组织的邀请,足见他对这段感情的珍视。
第一季的时候,他说,“我怀疑你的杏仁体比一般人大2%,如果我们俩加在一起除以二,那么就刚刚好。
”第二季他们真正实现了加在一起除以二,Yan开始独当一面,在处理很多事情上坚决果断冷静沉着,和YT如出一辙;而YT会试着去安慰别人,会和Yan撒娇,很多时候的放松和狡黠很难不说是受到了Yan的影响。
他们在第二季真正的成为了灵魂相通的同路人,在专业上要求极高水准极高,处理事情冷静果断,对“敌人”都很凶,对朋友都很好,两人之间像小朋友,总有一些温暖的小情趣,互相依赖互相扶持。
真的是理想爱情的模样。
✨在白色强人1 的时候,已经超喜欢Zoe这个角色, 觉得唐诗咏演活了这个角色。
(我是被她出场的那一个名场面回眸迷倒的!
一箭穿心💘就被迷住了!
有没有有同感的!
😂)现在白色强人2已经更新到了中段部分,很惊喜诗咏能将Zoe这个角色演绎得更细致动人🥺虽然感觉2里面Zoe 的人设有点被编剧写歪了,但无可否认,在上半部的剧里,诗咏有很多让我难忘的part,可谓是演技炸裂,她也将Zoe这个角色演得丝丝入扣, 情感自然流露,是在是剧中的一大亮点。
下面我来说说另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part。
第一个让我难忘的part, 就是在第二集里,当Zoe 再次听Kennis之前在做手术之前的电话留言的时候, 她合上眼的眼皮在不停颤抖,慢慢张开眼,眼眶含泪,真的是给人一种眼泪在心里流的感觉,非常动容!
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一份心痛,这是内心有故事才能做到吧。
她这个演绎方式是很适合当时的心态!
因Kennis出事已经过了两年,已经过了伤心大哭的阶段,但每逢想起又会内心波澜的感觉。
第二个令我难忘的part是第五集庞贝氏症这个案件,诗咏也将医生的角色演得很到位,作为急症室医生,在急症室处理不同个案,急症室里要做到冷静去处理每一个病例,面对一个庞贝氏症的男子,当知道他们两母子没有钱医病,选择放弃治疗,两母子一起自杀,母亲跳下来那一刻,Zoe 就立刻满腔的眼泪流露出来!
一种眼看着却又帮不上忙的无奈。
令我深刻的第三个part是第八集她怀疑染上HIV在医院走廊等待HIV验血报告的时候, 诗咏完美演绎出了害怕自己被感染害怕自己连累bb的那种内心纠结不安的情绪。
她没有很大的情绪崩溃,没有哭,而是用非常细致的面部表情体现,但也能让观众感受到,可能只是别人看来短短几分钟的等待时间,而在她这里却十分漫长煎熬。
未完待续……诗咏实在是太棒了🥺她会一直是我心中的NO.1在她身上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这么棒的宝藏女孩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写于第十集播出时)TVB重磅医疗剧集《白色强人2》能够提到年中与观众见面,一靠倒塌的《金宵大厦2》不够争气,二靠强劲的《白色强人》太过硬气。
也就是说,它被提前推去救《金宵大厦2》没能救下的市,而这信心的来源,同样是前作超高的口碑与人气。
原本投入不过二线水平的《金宵大厦》,在劏房里成就了一段草根逆袭传奇,只不过升到高位,再用原有配方调制,就再也没有当初察觉「禾草盖珍珠」的惊喜,只会感觉禾草反客为主。
但《白色强人》系列走的是精英化路线,大投入,高期望,互不相负。
种子选手不需要黑马姿态,天然就有碾压优势。
《白色强人2》确实维系了高段位与高水准,从回归第一集高效率、高密度的剧情编排就能看出王者气派——它是冲着年冠而来的。
照目前播出的十集来看,它心愿达成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而总被唱衰的TVB,每年孤注一掷的,就是这类可以随意横行台庆档的作品。
这里有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
虽然这些年屡屡尝试多线探索,甚至以小博大,譬如泡制《降魔的》《香港爱情故事》《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但是TVB最稳固且最愿下重本的王牌,依然是职业剧。
香港曾经的经济、文明高度,长时间在镜头下赋予许多职业一种高度的自觉,敬重,坚守,发奋,无私,让观众信赖乃至着迷。
这些职业剧有更接近欧美的塑造、叙事模式,哪怕在尺度上与准度上还有一些差距,但上接大局的从容,下接市井的适宜,既有热血正气,又有本土风情,是能最大程度融入对人情世态的关照的。
这种成熟气度,又跟日本职业剧囿于职场僵化等级体制的挣扎、反抗动作有所区别。
而绝大多数内地职业剧专注产出飘在半空的种种塑料甚至废料,似乎连对比都浪费笔墨。
回到香港职业剧,正因为有这些特质,所以警察、律师与医生最易出彩。
不过近年,警察剧输在质量,律师剧败在数量,少而精的医生剧反倒不输黄金时期,乃至可以媲美欧美。
譬如去年,制霸的就是《星空下的仁医》。
多线穿插,伏笔深埋,节奏迅疾,风格凌厉,以病童折射社会、家庭的百般温存与无尽问题,又以权斗呼应钱权腐蚀医者与仁心的失信世道,着实精彩。
《星空下的仁医》但其实只要看过《白色强人》,就能发现许多师承的印记。
无非是科室换了,医生与护士换了,于是案件、困局、斗争的方向也换了,只是想要接续新经典,对功底的考验依旧一分不少。
最终这部剧的品质越好,就显得《白色强人》的价值越高。
可以说,2019年的《白色强人》,已经是TVB一座难得可以承上启下的重镇。
先说承上,它对应的是九十年代开始,以「仁」为核心的医疗剧,比如《妙手仁心》系列。
《妙手仁心》医疗剧的主要角色,自然是上上下下的医护人员,而医者的本心就是一个「仁」字。
马国明饰演的主角唐明正是一大典型,在斗得天昏地暗的明成北医院,即便身处漩涡之中,他依然执着于非名非利的手术,把救人奉为第一要旨,体现的就是最纯粹的医者心态。
事实上,他周边的绝大多数医生,都是这类对得起本职的人物,尤其突出的是三位闺蜜女主,急症室的苏怡、心胸外科的程洛雯以及脑神经外科的吕霭宁。
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医院高层在争斗,在撕扯,可哪怕彼此不在同一阵营,需要力保唐明这些医术高明的医生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做出不殃及池鱼的决策,因为医院需要,病人更需要。
大是大非之前,这底线是维系角色、剧集乃至行业共情力的关键。
明成北医院集中体现了一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格局。
许多束缚医院与医生的规则,无非是坐在空调房里的人拍脑门想出的,所以唐明、吕霭宁他们在紧急施救时,但凡遇到不合理的死板条律,都会以救人为先,毕竟要与时间赛跑。
奈何救人一命不是胜造七级浮屠,但凡有些微不拘一格的操作,都难免上有监管部门的施压,外有社会大众甚至病患及家属的声讨,加上媒体煽风点火,他们还会面临停牌威胁,哪怕医疗资源如此紧缺。
《白色强人》系列在多方斡旋态势下,频频推高这类冲突。
由此,在「仁」字外头,挖出了一种尖锐对立,顺势令人拐向反思,在真相稀缺的当下,医患矛盾如何产生,又如何被别有用心地利用,而医生在繁重任务下,如何消解自身困顿,坚守本心。
在戏剧化的大起大落里,浓缩了许多基于现实的病态,不只是说病人,而且关乎社会症候。
上至要员,下至流浪汉的众生相,连绵续写被权钱驱使或压迫的真实境况,于是生老病死都牵动超脱医者的利害。
这种羁绊延续了TVB职业剧精英化的水准。
那首先是指业务水平过硬的从业者,专业与敬业的体现,把观众引向职场,也引向敬畏,由此会认可他们的自我定位,也信赖他们的职业道德。
特别是,内地差别颇大的医疗体系,以及我们现实看病的落差体验,予以了剧集一个神化或圣化的空间,既有理解的通达,也有反省的自觉。
其次是都市属性被凸显,除了衣食住行的适宜,还有至少半上流社会的呈现,譬如酒会、饭局的点缀。
哪怕随着经济地位差距缩小,刨除艳羡成分后的都市观感,依然有独步之处,而那会回馈到观众对角色的赏识与牵记上。
再者,精英化更重要的表现则是,在与升斗市民攸关的百态里,有对更高眼界的擢升。
这意味着这类剧集跟内地许多想当然的单细胞角色汇编不一样,所表现的人物要经得起职业光环的照射,也经得起逻辑乃至人性的拷问。
这个「更高眼界」,在《白色强人》里是公营医疗私有化。
「医改」之前,百姓无论贫富,180元就可以看病,财政税收予以补贴大头,而「医改」是想通过集资,解决医院运营和发展经费,并补给市民。
到了《白色强人2》,则是关于开放罕见病药物名册,避免相关患者因为高额医药费而落于等死命运,这在《星空下的仁医》里也有带过。
剧集最大的权斗,与民生扣得很紧。
相比此前各大医疗剧强调的「仁」,《白色强人》系列兼顾了,甚或说侧重了「强」,这种强势、强能,硬碰硬地带出决策层面的对撞。
主创罗永贤前有《律政强人》,后有《破毒强人》《企业强人》,为TVB破局的意图十分明显。
这过程中,塑造得最出彩的杨逸滔,有三届视帝郭晋安正邪相融的演绎助阵,注定会在TVB乃至港剧史上留名。
他力推医改,不惜动用阴招,可在咄咄逼人的气焰下,一旦涉及病人安危,便会立马放下自身利害关系的考量。
基于医者本心的「恶人」,特别契合利弊权衡的辩驳,而他斗赢之后却坚定转态,终归是发现官商钻了空子,违背当初「以民为本」的核心,这时候的他,是不惜鱼死网破的。
从腌臜中淘金,是剧集作用于杨逸滔这一灵魂人物身上的试验,塑造上的大获成功,把《白色强人》超拔出《On Call 36小时》这些同类剧集的高度,后者光是让医生负担理智与感情的抉择,就已算复杂,如今为民请命的权斗,赋予了医生更高使命的崇高,以及剧集对现实判断的前瞻和关切。
说到底,是把「仁」字在承上中,拓宽,深入。
而这,就是《白色强人》系列启下的动作。
眼下,《白色强人2》里的杨逸滔依然要与唐明等医者并肩作战,新加入的叶晴一角,同样看似反派,与他们针锋相对,然而实质上目标一致,只是路径不一。
终归医者层面的斗争,不是为了一味反映黑暗人性,而是体现民本关怀。
它好看就好看在,复杂医疗以及民生权斗,占据了重大篇幅,杜绝了频繁注水的可能。
但当然,TVB一贯的感情戏,同样没有放下。
《白色强人》构设了两段云淡风轻的多角关系,再加上同性友情的填充,情感成为大半部戏的恰意调剂。
但拖了些后腿的情爱结局,在《白色强人2》里反而有些变本加厉。
人气角色苏怡的人设变更,略微打破了专业性的护持。
而男女配对演员年岁动辄相差十几二十岁,也显出女演员被花期束缚的不堪。
多角恋比重的增添,稍不注意就会给后续埋下败笔。
可以说,陈豪与胡定欣的加盟,确实能给阵容增添资历。
就像是第一部100来台手术细腻、大胆的展现,已是当年创举,如今更是要增加5集,并扩到130台,场景、拍摄都有对标自我的精进。
但是,恋情甜度调高、调稠,搭配略微空中楼阁的权斗任务,单靠依旧扎实的医疗戏份,很难不让人担心它会落得跟《使徒行者》《金宵大厦》等口碑之作后续那般差强人意的局面。
这些年,TVB急需树立新经典,打造新IP。
《白色强人》如果作为《律政强人》的续集,那是有超越的,而如果它作为开篇,那《白色强人2》的振兴责任则更大一些。
它是《白色强人》大获全胜后的必然成品,对于第一部留下的悬念,观众急需一个答案。
而对于第一部高开低走的遗憾,那又存有一个挽回。
最终能否延续口碑与收视的成绩,对于想反败为胜并且持续赢面的TVB,甚至港剧而言,非常重要。
而我当然十分希望,早已凌越了条规、纪律等等冰冷公式的白色强人们,斗得过续作潜在的贪婪与妥协。
TVB拍说回演员,一如既往的喜好郭晋安,而胡定欣和陈豪的加入,让整个故事线又丰满了不少。
胡定欣饰演的叶晴和第一部的YT真的很像,表面上是个竞争者,但实际也是一个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医疗剧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3年前的《白色强人》可以说是近几年我最爱的TVB剧了,3年后等来了第二部,老实说确实没有第一部的惊艳,而且某些剧情让人直呼离谱,但TVB要表达出的中心思想,让人还是觉得有血有肉。
好喜欢这张合照和第一部的剧情类似,第二部除了有大量医疗案例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剧情重点:全面开放药物名册草案的博弈。
这个草案,是为全港患有罕见病的病人提供药物资助。
剧情为了突出草案,讲述了普通老百姓在患有罕见病面对高昂医药费的无可奈何,一个母亲带着患有罕见病的儿子一起跳楼,一名普通打工人因为患有罕见病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放弃治疗……就像剧中的YT一直在强调,如果有一天自己换上罕见病,会怎么样?
特意搜了一下这个事件的真伪,确实在2005年开始香港分阶段推行统一药物名册。
前阵子看了《星空下的仁医》,整部讲述医院儿科的故事,真的觉得年纪越大,看这些医疗剧的感触越来越深。
这三年的疫情,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越发觉得身体健康才是人一辈子的福分。
喝咖啡的医生们说回这次的演员大部分沿用了第一部的班底,郭晋安一如既往的我的最爱,这次又有胡定欣和陈豪的加入,故事线更加丰满。
胡定欣饰演的叶晴,和第一部的YT很像,表面上是所有人的竞争者,但实际上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而陈豪表面的玩世不恭,却也恰恰反映出他对病人对朋友的责任心。
这次的班底依旧是满分。
通常第一部赢得口碑的电视剧,第二部很难再创造辉煌,就像《金宵大厦》系列,第二部真的让人大失所望,尽管《白色强人》第二部也达不到第一部的水平,但依然在医疗剧里面算是比较能抗打了。
作为骨灰级的TVB粉,真的很希望TVB能持续辉煌下去,尽管大牌演员逐年流失,希望更多新生代演员能扛起大旗,别让TVB真的成为历史。
白色强人1看得我一个文科艺术生想学医救人白色强人2今晚的大结局让我真的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没有剧透,都是一些看剧的片段随感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只是生命而已,无关健康或不健康,贫穷或富有,肤色、国籍…… 由得隔壁台踩TVB,但拍职业剧讲人情他是真的行 第三部快点出来啊,真的想看安仔谈恋爱 双y的感情是这个现实主义剧集里最理想主义的存在,我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不止讲医疗改革,还有讲感情 哲学家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虚伪的。
白色强人2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尊重与信任的。
两个灵魂的相遇相知,永远抵得过一些需要者的现实,这是发生在他们六个人之间的,无可冲击的灵魂的相遇。
感谢白色强人2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上演一套所谓逆行者的剧,三观正到太平洋了,好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坚定的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目前比较欣慰的是,港剧里不会觉得双y在一起怎么样。
但是放在内地,就很有可能会谈两个人年龄、职位相差太远 在这个无语的医改面前,这条线真的让人很欣慰,他们谈的只是平等的恋爱而已,和其他东西都无关。
适当的直球、及时沟通、不留误会,相互理解尊重信任,yan在不断变pro,yt也在为理想奋斗,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真的很棒 而且两个人真的完全的尊重和理解对方,没有狗血及时沟通 yan在不断进步,yt在时刻考虑yan的感受,还会想自己不能让yan穿高跟鞋,自己生病了这些,没有说教没有不平等,太难得了,而且yt真的一看到yan就笑,无论何时,所有负面情绪都不给yan看到,yan也是真的全心支持yt,自己也在不断独立这种cp多多来好嘛感谢我们在1的坚持,让2的双y这么甜,多多支持2让3也出来吧大结局为绝美爱情哭泣而且商人没有退步,反倒是政府退步这个设计太好了!!!!
没有虚浮,很现实第二部真的好好看!!!
人设更加充实了,主角团和配角团都有相应的成长和完善,yt柔和,yan成熟,唐明会演戏了,急诊室一直该上的时候就上了,zoe也比以前的感性相比多了一些理性,就是心胸肺科最不敢担责任的都上了,阿mo和定欣的角色也很讨喜第三部快点快点啊
之所以喜欢看港剧,尤其是职业剧,喜欢的就是剧中表现出他们工作的那份专业,从容和淡定,本剧亦是如此,作为医生的临危不乱,技术的精湛,尤其是对信仰的坚守,让人动容。
我也是名医师,可能更加能理解他们的坚持,虽然看似理想化,但如果连想都不敢去想,更别说去实现。
该剧好就好在看似一个理想化的命题,实现的过程却无比真实,非常客观的,可见编剧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过生命和金钱的价值这个主题。
童话故事未必不能实现。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医患关系的描述,没有说教,让大家看到的是医患不是对立的,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生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病人也充分理解,全力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战胜疾病的可能性最高。
也让我们看到,医生不是神,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救不了的人,治不好的病,不对医生抱有幻想,这才是健康的看待医生的视角。
虽然该片在专业性上还是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他对生命价值,对全世界都面临的医改难题的探讨能看到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也给出了最理想的答案。
这远比套着职业剧的外壳,其实只是谈情说爱的片子强太多。
因为共同的目标让立场不同的人最后殊途同归,真的特别棒。
槽点满满 还好最后he 不然会寄刀片
好闲啊他们
老土到看不下眼。
角色都好圣母好失真啊,想法好幼稚(两个草案都是),一群人装精英,但是干想当然的事情,不专业(外面的医生随便参与手术).YT毫无角色光环,像个圣母,苏怡也是,为了制造困难而硬制造困难(hiv事件),情节俗套无聊(hiv阴性,认老爸等)里面的角色没有一个立体的,都非常片面,立不住。YT和阿嫣一点cp感都没有,剧本太差了,为了争斗而争斗。叶晴这个角色更是无法理解,还有医发局主席,行为动机不明确,太差了,不自然。那个张庭,温什么,叶晴,三人作为高层,一点都没有关于他们能力的展现,就是一直搅屎棍,搅屎工具人,毫无人格魅力
一口气看到第七集,然后发现TVB又打拳了......然后苏怡怀孕,根据第一幕出现的枪第三幕要响的原则,估计剧情安排会流产......上一次医疗剧流产那个是钟嘉欣。PS:马国明又演医生了,唉.......不要再放那首英文歌插曲了,听得快吐了。
擦!你以为我为什么要看?就是看酥糖cp啊!居然强行be??
完全没有第一部的味道…
全局没有坏人是个遗憾,两大反派搞到最后也是大团圆收场
这医疗剧的节奏可以,案例也非常真实,非常有共鸣。
爱他就为他开脑。Paul说这个我熟啊。
马明很适合演医生。
tvb的顶配卡司,但还是像时装剧
太儿戏了
现在tvb女演员最有胡定欣还能打了
20220721 后半段靠陈豪苦撑,还有上海外景复兴中路,远景都穿帮了。。。
医疗剧挺好看的,可惜就是硬要加点医改权谋……全片最烂的居然医发局主席,和那个电视台总监,真的是让人恶心,服了……也就剩唐诗咏支撑看下去了!//怀孕不告诉男友,还两次意外,这种无语剧情接受无能…………………//E17是真的越来越不好看了…
跟第一部比人物的一些动机我真的觉得有点傻哈,不过还是好看的。
慕第一部的名来看的,差强人意,治病救人可比矫情的感情戏和表演痕迹过重的推动草案戏份好看多了…
2022年新冠肆虐的香港,急诊室医生都至死不带口罩的吗?
药研中心草案有点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