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应许之地

Promised Land,骗地谎言(港),心灵勇气(台),承诺之地,乐土

主演:马特·达蒙,本杰明·希勒,特里·金尼,卡拉·比安科,乔·科伊尔,哈尔·霍尔布鲁克,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提图斯·维里沃,蒂姆·金尼,莎拉琳赛,肯·斯特伦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阿联酋语言:英语年份:2012

《应许之地》剧照

应许之地 剧照 NO.1应许之地 剧照 NO.2应许之地 剧照 NO.3应许之地 剧照 NO.4应许之地 剧照 NO.5应许之地 剧照 NO.6应许之地 剧照 NO.13应许之地 剧照 NO.14应许之地 剧照 NO.15应许之地 剧照 NO.16应许之地 剧照 NO.17应许之地 剧照 NO.18应许之地 剧照 NO.19应许之地 剧照 NO.20

《应许之地》剧情介绍

应许之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GLOBAL公司派遣员工Steve Butler(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Sue Thomason(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到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柱却蕴含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小镇,试图说服当地居民和GLOBAL公司合作,一起开采天然气,此举也将振兴当地的经济。Steve本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却遭到了当地高中的一名教科学的老师Frank(哈尔·霍尔布鲁克 Hal Holbrook 饰)的反对,Frank提出要整个镇上的人进行投票,以决定是否开始天然气的开采。而一名来自环保组织“雅典娜”的年轻人Dustin Noble(约翰·卡拉辛斯基 John Krasinski 饰)的突然出现,他以自己家乡因为开采石油气而遭到破坏为证据,更加剧了当地人民对开采天然气的抵触。Steve在当地认识的一名颇有好感的女性A...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感应医学生迷失城市太阳的季节美国骗局飞机总动员2:火线救援王者天下惊天解密御天神帝4之雪国秘史午夜巴黎异世界自杀小队相亲大作战一触即发第一季矢野同学的普通日常女尸谜案应援团少女僵尸国度第五季疯狂世界紧急链接一个普通人特种兵归来1:血狼之怒小鬼特工队特别普通的恋爱海王星霜冻甜心宝贝自称贤者弟子的贤者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下一个受害者伯特·克赖舍:今夜来狂欢限时同居候八天临时家族

《应许之地》长篇影评

 1 ) 双簧砸锅记

环球公司的双簧记,两套收购方案,一套给支持者,一套给反对派。

皿煮的制度需要这套方案。

不知死活的销售良心发现的跳出来揭露这一切,投票终止。

随着能源价格的飙涨,还会有后来者,崽卖爷田心不疼的剧本还会继续循环。

控制结果要两头下注,庄家对这两个头要有绝对控制力。

公司员工要签竞业协议,防止这种头脑发热的人出来破坏大家的蛋糕。

钱或者利益是一个杠杆,他能分化出长期和短期利益,资本方永远是拿最大头的。

普通人拿什么来对冲资本的力量?

一定是一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

如果你只想岁月静好,三餐安稳。

那你一定会在通膨,货币超发,政策调整中被剥的骨头都不剩。

再次可见,皿煮不皿煮都是托词,在食利者眼里都是一样的。

要想不被扒皮,意识要跟上,否则,即使你脚下有1亿美金的气田,你也只能拿到每英亩2000-3000美元的支票。

 2 ) 孩子有时是谈判中最好的切入点

孩子有时是谈判中最好的切入点——《应许之地》观后感在我的印象中,马特•达蒙算是比较挑片子的演员,在好莱坞也算得上主旋律影片的常用人选。

他的新片《应许之地》([美] Promised Land,2012年,导演:格斯•范•桑特,编剧:马特•达蒙/约翰•卡拉辛斯基/戴夫•艾格斯;主演:马特•达蒙/约翰•卡拉辛斯基/罗丝玛丽•德薇特/ 等)的选了个有很强社会意义的题材,试图阐述在资本的无孔不入对传统生活的冲击下,美国普通小镇的农民所面临的两难抉择:是选择出让土地获得较大的生活改变,还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但经济上继续困窘?

虽然没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的高度,但主题的尖锐性,在以讨巧流行的商业片中也较为少见。

对于片中的整个进程,我并不看重。

至于较为理想主义的结尾,我也只能报以善意的理解。

倒是马特•达蒙饰演的天然气公司的销售代表steve如果说服农户出租自家土地的技巧颇值得玩味。

进入有孩子的农户家中,steve并不立即提出租地的意愿,而是从孩子的教育谈起,给农户展现一个有教育保证基金的蓝图,让农户看到自己孩子有通过教育过上与父辈不同生活的机会,这样的承诺加上对租金金额的具体估算,就算是画饼,也足以让做家长的农户当场怦然心动。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以孩子为切入点,有时候是谈判中的最佳角度,所谓软肋就得选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最触动人心!

另:早上武汉也有震感,当时尚不知雅安地震,上网才惊闻,为受灾的同胞祈福!!!

 3 ) 应许之地的两难选择

跟当年大热的电影《社交网络》一样,影片《应许之地》也是以一个喧嚣场景中的长对话开头。

人来人往的餐馆里,马特达蒙(对的,就是那个后来在火星上种土豆的家伙)饰演的天然气公司推销员史蒂文在向公司的主管解释为什么自己那么善于销售,可以轻松的说服很多小镇上的居民们将自己家的土地廉价的租给公司开采天然气。

他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一句话。

“我来自Eldridge,爱荷华州。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也是来自于一个小镇,与那些已经与我们签订了协议的小镇没有什么不同,我懂他们。

我们那个小镇边上有一个拖拉机厂,当我大三的时候,工厂倒闭了,我当时没多想;但当我毕业回到家乡,我才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多么贫瘠,我们农业城镇的泡沫完全破碎了。

事实就是,没有了那个工厂,没有了工业,我们一无所有。

我并非是要说服他们同意开采天然气,我是要给他们一条能够重振经济的道路。

”简单的几句对话就能勾勒出这部影片的一些特质。

与其它主流的环保电影比如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永不妥协》不同,这部电影中没有一个明显的恶人,没有一个观众可以带入与之斗争的对象。

男主人公史蒂文作为天然气公司Global的推销员,真诚的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在帮公司赚钱,更是在帮助小镇上的人们改变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许是对的。

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小镇来说,农田下的矿产资源也许是他们脱贫致富唯一现实的路径。

更何况比起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还算得上是一种清洁能源。

可是,如果这种清洁能源的开采过程带来了环境污染呢?

正像小镇上的一个老教师提醒大家的那样,钻井的钻头上带有多种化学物质,在天然气开采的过程中 ,这些化学物质会污染地下水源,这时大家又该怎么办呢?

显然,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是在田园风光中一直贫困下去呢,还是冒着环境污染的风险,先把钻井建起来把大家的生活改善了再说?

对任何人来讲,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有的人会选择先抓住眼前的经济利益,就像影片中小镇上的一个青年人一样,离老远就跟Global的推销员史蒂文热情地打招呼,甚至迫不及待地邀请他到家里签协议,接着在几天后就买了豪华跑车开了回来。

但也有些人在听了一个环保组织的小伙的发言后,陷入了疑惑和焦虑——那个小伙子给大家展示了一张死在他家土地上的奶牛的照片,他家的土地也曾被用于开采天然气。

面对这个两难选择的不只是小镇上的人们,也有屏幕前观影的我们。

一贫如洗的地方,凭着土地下的矿产资源,上项目、建厂、盖楼,有了越来越繁华的城镇。

这样的案例在中国实在是太常见了。

依靠脚下的资源,一个城市可以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比如当初的大庆和鄂尔多斯。

对于我国很多欠发达的地方来说,这些城市就是他们的榜样,在那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更有诱惑力的选择。

但即使如此,这些资源型城市仍要在多年后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当产业调整,他们的资源不再像原先那样被需要的时候,这些城市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就像如今的山西。

事实上,很多让人两难的选择并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也许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先污染后治理和维持现状之外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这一点上,台湾的九份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九份是台北附近的一个小城镇,早期因为盛产金矿而兴盛,矿坑挖掘殆尽后逐渐没落。

但1990年在这里拍摄的一部电影《悲情城市》又为九份带来了生机。

九份独特的旧式建筑、坡地以及风土人情透过影片而吸引了国内外的注目,使得九份又再度繁荣起来,现在成为台北地区极受欢迎的一个观光小镇。

《应许之地》的结尾有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大家最终发现那个环保组织的小伙子原来在说谎,他给大家看的死去的奶牛的照片居然是伪造的。

但男主人公史蒂文却发现这个自称来自环保组织的小伙居然也是Global公司派来的,他做的一切都是在演戏,目的是为了瓦解小镇居民对真正的环保组织的信任,从而更顺利的推进天然气合约的签订。

影片故事发展到这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反派:Global天然气公司。

而影片最终也以史蒂文背叛了公司向小镇人民说出了真相而结束。

应许,是一个来自圣经的词汇,它的英文promise更直接的翻译是承诺。

应许之地,本是上帝承诺给人类的一块富饶的地方。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都是应许之地,它包含的不止是上天给我们的承诺,更有我们对祖先对后代的承诺。

无论我们打算怎样开发利用这块土地,我们都应对这份承诺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珍惜。

就像史蒂文在影片的最后对小镇的人们所说的,“这是我们的谷仓,我们不能白白失去它。

”(本文已发表)

 4 ) 【应许之地】 #原创。最剧透的影评,哈哈!写完继续加班。

【应许之地】 #原创。

最剧透的影评,哈哈!

写完继续加班。

#这是一部没有暴力没有色情没有吸毒没有枪支的影片,但剧情线索的矛盾冲突一样让人神经紧绷。

#以页岩天然气为代表的现代化大工业,吞噬着农牧乡村为代表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以破环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现状,折射出人性逐利、自私、短视弱点的群体性暴发。

故事前半部分似乎平淡,就连情感线索也寡淡轻飘飘。

习惯重口味的观众一定不会找到哪怕一个有点分量的镜头。

#接下来,厉害了。

剧情的巧妙在于,没有平铺直叙国际大公司与当地村民、环保主义组织之间的斗争,而是更加透彻更加彻底地以环保主义组织也是由国际大公司刻意杜撰,并先编造了一个悲情谎言暂时占上锋,然后再以谎言被戳破村民被欺骗,国际大公司实为人民的红太阳大救星形象出现,以达到操纵舆论操纵选票,低价收购土地开发天然气的目的。

#这样的结尾,让已经给影片打上主旋律类型剧标签的观众一下不知所措。

然后,国际大公司的公关主力男猪脚一号实为被暂时性冒充环保斗士的男猪脚二号所操纵控制的一颗棋子,男一号在最后紧要关头良知发现本性回归,在投票现场道出一切。

影片又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宏大的社会性主题,拉回到人性斗争善恶矛盾的个体上来,这时候影片主旨落地了。

#常常感叹,说好电影得需要一个好故事,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故事讲好讲精彩。

跌宕的情节固然重要,而节奏感更加重要。

节奏把握好了,无论情节是平铺还是突变都会显得真实自然,反之就会怪异生硬或老旧俗套而缺乏诚意。

#所谓节奏感,我觉得就是起、承、转、合的各部分都是舒展(发展得充分,渲染的到位)而有生命力(随时有多种可能性,并且可思考可讨论)的,同时各个部分的衔接自然(符合人的正常心理变化),过渡流畅(不犹豫没歧义)。

#这是一部情节简单,但有悬念,同时节奏感很好的电影。

#好吧,可以继续开工了。。。

 5 ) 真相与利益,你要什么?

因为苹果电脑,从朋友处拷贝的字幕格式不支持,然后自己比较懒,就没有字幕的这样看完了。

所幸没有特别难懂的词汇而且发音也比较准,一路顺畅的看完了。

看到了美国villiage的美丽乡村面貌,大片大片的绿草地,人们安静舒适的生活在那里。

可是也看到了美国人的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人们直接用钱来贿赂,在steve的一大段fuck everything 中,所有的起源,所有的目的,所有的结果都是和money相关。

小镇里人所谓的投票所谓的环保所谓的保护家园都是来源于钱,没有钱,这个小镇就要dying了。

空有这广阔的土地和资源,小镇的人什么也没有。

听到alice说着只是不想自己的farm不能在这一代stop,有一丝小小的忧伤和无奈,也许小镇的人都希望简单。

steve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这个小镇谋福利,争取利益最大化,所以我他很开心很努力的拼命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可是最后才知道自己只是global的一个棋子,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只是global计划中的一部分。

当时的惊讶和心伤似乎让自己想到了现如今的公司。

太多的大公司永远只是把利益放在最前面。

在那一个夜晚,steve应该想了很多,从最开始的兴奋到一步步的完成,他付出了多少也就在了解真相后有多少伤心。。。

当他在投票前道出真相的时候,我觉得他高大无比,在应该做的事情和工作面前,他选择了道出真相,谋取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忽略小我,保护了这个镇子里的人。

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种这样进退两难的时机,一边是大多数的利益,一边是你自己,大多数人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选择了自己。

可是steve站出来了。

感谢他,美丽的小镇也许还会保有绿色,小朋友们还会找给你零钱,alice不会在她这一代失掉自己的farm.

 6 ) 美国人这么征地吗

看佳片有约已经渐渐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是我的一种幸运,因为我正在写一个类型相似的电影,最重要的是我的电影也涉及到一些个征山占地的外事问题,同时这个关于业务员关于正山占地的故事,我的工作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或者再说一个让我喜欢的条件的就是,这个主演和创作者是马克达蒙。

回到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这个电影确实有一些人性和一些个社会问题,比如说这个业务员一开始要行贿官员要开始和村长组长和镇上的一些个人接触,然而当他费尽心机努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于他自己内心的觉醒在网上这部电影的另外两个名字,叫做心灵心灵感应和骗地谎言,而骗地谎言的这个名字更适合这部电影。

所以这个故事的反转和反应的社会本质问题提高了,这部电影在人物设置和发展的角度,我堪称绝了。

在中后部分我已经猜出他可能会觉醒。

,可能会放弃以前一直想征地的这个想法,但是我万万没想到,那个竞争对手竟然也是他们公司的!!!

这个绝对超出我的想法儿。

这个看似有点儿荒唐的举动,实际是公司一个计谋,应该是造假,大家知道我是造假者,开始完全相信这个真实的人,这样征地就完成了,这个反转符合故事技巧,也非常的让人感到惊讶。

就像佳片有约影评后面说的:他可以是爱上女孩的觉醒,也可以是化学老头的点拨,但是是因为讨厌这种技法,其实三者都有。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学习到了在工作和个人爱情方面的一些结合,比如说他的那个女助手和那个店员之间,包括他和女老师之间,在工作和个人之间如何平衡关系,以及中间反转的故事,据说这是马特达蒙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应该说这部作品没有那么多的动作戏,也没有那么特别强烈的矛盾冲突,但是他稍微的出现一些社会和人性的东西,并且很安静的很平常的。

也许这样的故事根本不会赢得太多的票房和赞赏,但是。

确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真的面对的问题,在那心中稍微省一点点的涟漪,也就够了。

", 2.34, "http://c2cpicdw.qpic.cn./", 2.34, "http://ddmyapp.cc.tc.qq.com/", 2.34, "http://imgcache.qq.com/", 2.6799999999999997, "http://isdspeed.qq.com/", 2.34, "http://jqmt.qq.com/", 2.34, "http://mat1.gtimg.com/", 14.239999999999995, "http://matchweb.sports.qq.com/", 9.139999999999997, "http://puep.qpic.cn/", 2.34, "http://rcgi.video.qq.com/", 9.819999999999997 ] ], [ "https://www.zhiboba.com/", [ "https://cdn.3b2o.com/", 16.959999999999994, "https://hm.baidu.com/", 3.0199999999999996, "https://www.zhiboba.com/", 2.6799999999999997 ] ], [ "http://ui.ptlogin2.qq.com/", [ "http://captcha.gtimg.com/", 2.6799999999999997, "http://imgcache.qq.com/", 3.6999999999999993, "http://localhost.ptlogin2.qq.com:4304/", 2.34, "http://localhost.ptlogin2.qq.com:4306/", 2.34, "http://localhost.ptlogin2.qq.com:4308/", 2.34, "http://ptlogin2.qq.com/", 2.34, "http://ui.ptlogin2.qq.com/", 3.6999999999999993, "https://localhos�

 7 ) 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无论影片是如何缺乏野心,还是怎么流于表面,至少所有的素材都被很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被讲述得有声有色。

——《纽约客》这部电影把环境问题优雅而精致地和盘托出,但是后半段的人物关系却冲淡了这种细腻的讲述。

——《好莱坞报导者》在影片中环境问题并不是主角,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情感戏才是。

——《Reeling Reviews》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一些人物的出现使得这部电影的戏剧性暴增。

——《综艺杂志》幕后制作典型美国人的故事  虽然在表面上有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但是在编剧兼主演的马特·达蒙的眼中,这个故事和环保的关系并不大,他想在电影中表现的,是另外一件事。

达蒙说:“《应许之地》里所出现的人物,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也是我们认识的。

也就是说,我想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是美国人和他们的生活以及选择。

那么,还有什么合适的事件能把这么多人、这么多资金已经这么多冲突囊括在其中的呢?

”按照这种设想,《应许之地》这部电影就变成了一部用角色来驱动故事,故事最终落在角色而不是事件上的影片。

格斯·范·桑特说:“美国是一个大国家,而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

这个国家太丰富太复杂了,所以,很少有机会能见到那种讲述大环境下人们生活和人性的剧本。

我之所以非常喜爱达蒙的剧本,原因就是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事件中人们的选择,展现的是人们的价值和他们的价值观。

故事里的人物、角色都是真实的,都是实在的,也都是伟大的。

”  除了这种鲜活和真实的人物之外,影片的故事本身也很具有代表性。

达蒙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环保的故事。

一个小镇上的人们被告知自己都可以变成百万富翁,只要把家里后院地下的油的开采权卖给大公司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点大公司没有告知。

最后,小镇上的人民决定站起来抵制这种公司的做法。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已经发生过了,所以我不需要再次强调环境问题,我需要强调和渲染的是人们对自己家园和国家的责任感和态度。

我觉得这是美国人的一种天生的使命和性格。

”影片的制片人查尔斯·摩尔也非常同意达蒙的观点,他说:“这种性格是使一个人成为美国人的先决条件。

在这种冲突和矛盾的背景之下,他们的这种性格就表露了出来,而这种性格的展示,恰恰是影片最需要的内容和素材。

”达蒙与范桑特的第三次合作  在本片较早版本的剧本中,故事并不是什么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而是一个关于风能发电和飞车的故事。

后来修改了几个版本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剧本。

其实,无论是什么能源背景,无论是什么故事情节,在达蒙的剧本中,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的演员和他们的表演。

为了影片能有一个合适的演员阵容,达蒙和格斯·范·桑特一起为影片找到了约翰·卡拉辛斯基、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哈尔·霍尔布鲁克组成的演员阵容。

达蒙说:“当我们的剧本还在撰写的时候,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已经确定要加盟了,加上和我一起编剧的约翰·卡拉辛斯基,这样整个电影的演员阵容就差不多整齐了。

”虽然在达蒙退出执导这部电影之后,有些演员也离开了剧组,但是这三个主演还是非常忠诚地留了下来。

查尔斯?摩尔说:“虽然经过了不少起起伏伏,也经历了一些人事上的调整,但是麦克多蒙德、达蒙和卡拉辛斯基的主演阵容一直没有变过,我觉得,这才是剧组最大的财富。

而且,在达蒙离开导演的位子之后,他找来了自己的老朋友格斯?范?桑特来执导这部电影,这也是意外之喜。

”  对于第三次拍摄由达蒙撰写的剧本,格斯·范·桑特显得很开心。

他说:“达蒙的剧本总是充满了灵气和意义。

《心灵捕手》和《杰瑞》都是如此。

虽然说达蒙在这个《应许之地》的剧本里放弃了讲述青年人的成长故事,但是这个剧本还是充满了那种灵动的感觉。

达蒙在这个片子中,加入了他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理解。

充满了那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和情感。

对我来说,拍摄这么一个剧本,而且还是由他来主演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花絮·这部电影原本是马特·达蒙的导演处女作的,但是因为过短的筹拍时间和一些创作上的冲突,达蒙放弃了执导,导演更换成了格斯·范·桑特。

但是达蒙并没有完全离开剧组,而是作为编剧和主演留了下来。

·这是马特·达蒙第三次做编剧,前两部电影分别是《心灵捕手》和《杰瑞》。

达蒙的这三次编剧,导演都是格斯·范·桑特。

·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和纪录片《天然气之地》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但是据影片的另一个编剧约翰·卡拉辛斯基透露说,影片最初的灵感来源是美国的风能企业。

获奖记录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第63届 (2013)提名·金熊奖(竞赛单元)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8 ) 感情描写的突兀

虽然在表面上有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但是在编剧兼主演的马特·达蒙的眼中,这个故事和环保的关系并不大,他想在电影中表现的,是另外一件事。

达蒙说:“《应许之地》里所出现的人物,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也是我们认识的。

也就是说,我想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是美国人和他们的生活以及选择。

那么,还有什么合适的事件能把这么多人、这么多资金已经这么多冲突囊括在其中的呢?

”按照这种设想,《应许之地》这部电影就变成了一部用角色来驱动故事,故事最终落在角色而不是事件上的影片。

格斯·范·桑特说:“美国是一个大国家,而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

这个国家太丰富太复杂了,所以,很少有机会能见到那种讲述大环境下人们生活和人性的剧本。

我之所以非常喜爱达蒙的剧本,原因就是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事件中人们的选择,展现的是人们的价值和他们的价值观。

故事里的人物、角色都是真实的,都是实在的,也都是伟大的。

 9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两点成一线,数点成一面,导演把电影拍得起码超出三点的高潮,观众大概就可以忘掉自己。

看这部电影的话,需要一点耐心。

因为你总是发现自己还活着。

吸引人的是,景色挺美,能置身其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市值九十亿美金的国际天然气公司为了得到一个乡镇的开发权,派出了两位职员到镇中做促成和游说的工作。

在巨大的收益面前,很多居民都表示支持。

在一次交流的会议当中,一位教年长的教授以技术的不成熟和开取会导致的污染提出抗议,一时间意见纷纭。

期间一位环保组织的人员闻风而至,其充足的证据和尖锐的言论,瞬间让其成为反方的意见领袖。

故事也顺理成章的,本来打算用三两天就结束的工作,两位职员必须要逗留下来一段时间了。

慢慢演变成正反两方的拉锯战。

快到结尾,我心底里就想,这部电影适合推荐给文化保育的那帮人看看的。

说不定也可以成为钉子户的精神食粮。

说实话,故事的平铺直叙,并不算吸引人。

但那迷人的景色,故土情节还是打动了我。

时代在高歌猛进,那些流逝的东西,存留之争,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弄得满城风雨。

总有一些柔软的东西让你挥之不去。

即便如此,我心里一边看还一边追问着,就是这些吗?

直到尾声,导演还是留有一手的。

职员A君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反方环保组织那位做伪证的证据。

本来处于下风的A君随即热情高亢起来。

如果反方所做的是伪证,其信用度自然就下滑,其所说的所坚持的提取天然气会引起污染的认可度将会大大的削减。

信心十足的A君立刻去告诉了曾经在酒吧里邂逅的美丽老师。

随即打算去找环保组织的C君去耀武扬威,碰巧C君收拾好行当准备离开小镇。

意外的是,谈话间,C君漏了口风,原来他压根儿就不是环保组织的,他才是国际天然气公司真正派来小镇出谋划策说服小镇居民的主力,整个拉锯战都是他设计的,包括那些他做的伪证也是他亲自寄给A君的。

A君哪怕现在很轻易地就可以得到居民的支持,但自己只是一只棋子。

演好了一个被设计的角色。

A君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司从来没信任过他。

电影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喝上一杯原汁原味的果汁以后,A君上台把整个事情的原委都和盘托出。

谈到天然气的提取是确实有害的,说到动情处,教授的眼睛几乎禁不住泪水。

没有什么悬念他被解雇了。

说出真相,与其说是A君的良知,我更认为是针对自身价值迷失的一种反抗。

从一开始,公司就没有预备把这个小镇的游说工作放手给他,原来从来就没有这块“PROMISE LAND”.原来自己一直在做梦。

 10 ) 能不能让大家自己选?

在当前中国举国拆迁的背景下看这部电影别有一番意味,抛开片中对人与土地、物质与精神的思索先不谈,观影过程中我不时在想,怎么会这么麻烦,要在咱们这,你影响地方发展一阵子,地方就影响你生活一辈子,不听话要当钉子户的还有强拆等着你。

不像马特达蒙和他的搭档,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宣传,为他们勾画美好蓝图,就算成功贿赂地方官员,也得组织大家开会讨论,遇见不好糊弄的主,也没有社会闲散人员去找麻烦。

电影的推进温温吞吞,剧情也比较平淡。

马特达蒙饰演的天然气公司员工斯蒂夫和搭档一道前往小镇,因为当地可能蕴藏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小镇经济发展非常一般,主要是养养牛放放马,工程的开发对地方经济是不小的提振,所以两人以为此行将十分顺利。

不料接受贿赂后的官员组织居民公布此事时,一名退休教师表达了不同意见,并造成了三个月后一人一票投票决定的局面。

此时一名环保组织的人员也来到此地,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告诫大家天然气开采对土地的严重破坏,斯蒂夫和搭档节节败退,但他们不肯认输,不断想办法希望赢得胜利。

现代化风卷残云,没有什么能抵挡它的威力,世界是平的,再也没有什么世外桃源。

小镇恬静的外表下隐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安,如同斯蒂夫向居民们宣传的那样,没有钱其实谈不上什么美好生活的,你的孩子要读好的学校才能有好的前途,你家的土地可以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可以让你搬到城市。

为了让大家尽快签约,他们避而不谈天然气的开采也可能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召到环保组织工作人员的揭露和抨击时,他仍然愤愤不平,酒吧和当地居民发生争执那一段,他不满地冲那几个貌似要找碴的人说,我就不明白了,我是给你们送钱来的,你们还唧唧歪歪保护家园,每个月还在领政府救济金吧。

然后,他挨了一拳。

其实斯蒂夫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维系有时确实是两难的,能够兼顾当然更好,可惜很多时候无法兼顾。

如果你要坚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那你自问能放弃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吗,而这种便利、这种现代化本来就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那些领着政府救济金的人,可能那些救济金的税收支出就来自于其他地区发展的矿业开采。

但另一方面,他们当然也有自主决定的权利,因为,土地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有时候做出决定,失去可能就是永远无法恢复的故乡与家园。

就像斯蒂夫自己,只能从已经破败的家乡飞快逃亡,溶于城市,偶尔地,会在沉思中追忆过去。

事情峰回路转,原来环保人员的故事是编造的,照片是虚假的。

斯蒂夫如获至宝,以为自己反败为胜,但环保人员告诉他,原来他们其实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他来只是故意编一个故事,取得大家信任,然后自己暴露,令居民对他反感,从另一条战线实现目标。

斯蒂夫震惊了,没想到公司竟然如此卑鄙,加上退休教师和小镇姑娘对自己的影响,加上体育馆门口不肯多收一分钱买柠檬水的小萝莉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居民大会上坦诚相告,天然气开采有可能的问题,环保人员其实是公司员工,然后,居民震动,他被解雇。

事业失意,情场得意,电影最后,他成功地约上了美丽的小镇姑娘。

每个人的家园都在沦陷,要物质发展还是不曾改变的环境,能不能把选择权还给当事人,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应许之地》短评

看在马特达蒙的面子上看完了⋯⋯太平淡了哈哈哈

7分钟前
  • piaoran
  • 很差

老套的题材 和永不妥协有差的可能只是一个马特 一个罗伯茨

8分钟前
  • Kiven阿文
  • 较差

好无聊,有点意义,但欧美反转心眼子真的不够看

13分钟前
  • 咋地呀
  • 较差

【蓝光原盘收录】:“自我检讨”“自我赎罪”“自欺欺人”———未来节奏,政治正确,是最坏的东西。

18分钟前
  • 月色真美
  • 较差

这不就是比尔.福斯《南方英雄》的翻版吗?剧作上却没有其灵巧劲儿,只是起到了对能源产业的宣传。史提夫和达斯廷作为同一硬币的两个面,来阐述鸡和蛋哪个更重要,结尾的反转完全在意料之中。除了几场乡村特写,这完全是编剧的电影而非导演的。

2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要不是到结局,没一个角色讨喜的话,就5星了……DVD-Rip 13/02/12

26分钟前
  • 人皮動物
  • 推荐

沉闷之作

28分钟前
  • 查禮譚
  • 还行

结尾大逆转很棒

29分钟前
  • 笑子
  • 还行

美国式的拆迁房活动,却感觉干拆迁动员工作人员好苦,心好累。虽然也一样有暗黑面,但我总为马特同学担忧。当然每次看电影都会有收获,去一个新地方穿当地衣服,去当地酒吧喝酒唱歌,是一个快速融入的好办法。如果静得下心还是可看的

31分钟前
  • 方不正
  • 推荐

说好的高潮呢

34分钟前
  • 邹逊
  • 还行

不是范桑特的水准之作!遗憾!

35分钟前
  • 全面回忆
  • 较差

这是部给老年人看的电影。远没有预告片来的好。但是感觉很小镇很温情。女配角好好看。

37分钟前
  • LoVe
  • 还行

1.贾森·瑞特曼+索德伯格。2.最后的反转不难猜到,全片就是一个hoax。3.没有范·桑特的范儿了,调子很中庸,能源话题可以看到些许隐喻,结尾很正义很主流。4.各演员均无突破,卡拉辛斯基还是一副Jim面孔。

39分钟前
  • 还行

环保题材一般。

43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没有太大意思...

45分钟前
  • 马西嘿嘿嘿
  • 还行

从开始到一个半小时都有种资本家大战钉子户的感觉,然后再来个大逆转是要说前面都白拍了么?其实我还挺喜欢这个题材的,演员也都挺好,可是把政治/社会事件拍成文艺片真的好么?中间好多谈情说爱的片段真的还挺闷的。同意“这片就是编剧的不是导演的”。可能只有电线上的那只鸟才是导演的吧。

46分钟前
  • 么什叫定决能不
  • 还行

Matt Damon现在开始出演一些有深刻内涵的电影。貌似这个也是他一直的风格。但是其最出名的还是那个Borne吧,谍影重重。这部电影整体不错,小清新。

47分钟前
  • 阿基里斯
  • 较差

原声不错

49分钟前
  • ButtMan
  • 推荐

GVS这部片让我蛮失望,标志还有但丢了风格,格调不错但剧情不温不火,结尾的反转也波澜不惊,马特-达蒙等演员而尚有看点,但失意柏林在所难免,范老头还是去拍钙片吧。

50分钟前
  • 南悠一
  • 较差

把让人提不起兴趣的题材毫无悬念地拍成了温吞水。

54分钟前
  • 齊楊森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