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我自己舞出生命我舞出黑暗与光明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我为我自己发声真实不虚全然可信我倾听那需要被倾听的我从不找借口我感觉我的感受深刻而深远我从不隐藏我是女性我是力量我曾备受恐惧这部电影适合的观众:需要感知真实的自我意志…需要摆脱束缚,获得更大自由和空间,需要更多勇气和决断力。
马丁·路德·金说过,“这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
”最可怕的不是人心的恶,而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作恶。
开头芭比娃娃那俩镜头简直有定调的感觉,矿里的女性不就是那个芭比娃娃吗,用力梳的头发,扯下的衣服。
当然,母题还是加油站外那车上的鹿的尸体,后来在律师和好朋友谈话的那个挂满鹿头标本的酒吧也直接点题了,羊群在一起才安全,所以只有作为群体的集体反抗才能起作用。
所以,当女主众叛亲离的时候,那是比性侵更可怕的事情。
大家明知道对错,却因为不想惹来麻烦而安于现状,受害者则是再三地容忍。
我觉得改编得挺好的,真实事件是十五人团结一致地集体控诉,主角设计得特别好,相貌出众,同在矿上工作的父亲,经历家暴的单亲妈妈,以及最关键的十六岁被性侵怀孕。
与父亲的冲突最感人,一开始最心疼的是乔被家暴,父亲却认为她“又和别的男人搞上了”。
到最后在工会走到讲台上说,“这里不让我感到羞辱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女儿”。
法庭上知道当年是老师强奸了女儿,冲上去打那个强奸犯那下,真的是。
喜欢电影从一开始就法庭和回忆交织,特别是回忆强奸的那段,观众看到了之前被强奸的画面,接着是法庭上的鸦雀无声,众人仿佛我们亲眼看到了那段惨痛的经历,当然也包括冷血的对面的女律师。
质问博比那段很有感觉,你为什么不去帮他,当然不清楚现实法庭是不是也允许这样还拿冰球的比喻做审问。
冰球的结合也不错,虽然刚才说的那个比喻略为生硬。
妈妈那段她不过是怀了一个孩子,她又没有去抢劫银行。
女性真的遭受了太多太多的歧视,最难过的是,大部分女性本身竟也把这些歧视当做是自己做得不好,是自己的过错。
如何让因为害怕而保持沉默的众人站起来,把装睡的人们叫醒,我认为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有时候甚至觉得最大的阻力不是欺负女人的男人,而是同被欺负的女人,她们不愿发声不止,还不希望别人出头,因为那样mess up了她们的生活。
所以当最后大部分人愿意站起来的那刻,前面经历的任何磨难,这一刻好像都值了。
还有很多人以为强奸才算性侵,真希望能科普教育一下男人和女人,别再做性侵的施害者和受害者。
片名:《North Country》(《决不让步》) 年代:2005年 国家:美国 导演:Niki Caro(妮琪·卡罗) 主演:Charlize Theron(查理兹·塞隆);Thomas Curtis(托马斯·库蒂斯);Frances McDormand(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Sean Bean(肖恩·宾)
年少时的Josey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个叛逆的少女对于父母的教导置若罔闻,读书时就跟班上的混混纠缠不清。
之后Josey怀孕,在小镇的风言风语,以及父亲的冷眼相待下,离家出走。
漂亮的Josey没有找到匹配自己容貌的归宿,年少时怀孕的Josey一直遭受丈夫的猜忌和暴力,在一次暴力之后,忍无可忍的Josey决定离开丈夫回到在明尼苏达州的老家。
带着两个小孩回到老家的Josey,并没有等来父亲笑脸相迎,这么多年父亲依然没有原谅自己,父亲甚至认为是她行为的不端招致丈夫的虐待。
作为带着两个小孩的单身母亲,迫于生计,Josey决定去当地的矿上工作,这是父亲工作几十年的地方,但父亲得知Josey要到矿上上班,大为光火,生存的压力让Josey没有理会父亲的意见坚持入职。
入职之后的Josey,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一切远超于自己的想象。
在矿业公司女性从事的劳动与男性员工并没有分别,这对于收入颇丰的矿工工作,Josey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她料想不到的是工作中遭遇的性侮辱、性骚扰。
作为一家矿业公司,公司员工基本上为男性,而在一个相对封闭而又荷尔蒙爆棚的地方,充斥各种各样在文明世界罕见性骚扰行为。
肆无忌惮带有性意味的挑逗眼神,毫无避讳的黄色笑话及污言秽语,放置在餐桌上的仿真性器官,车间里无处不在的性交涂鸦,女工休息室里沾满精液的衣服,以及直接对女性身体带有性暗示的触碰与抚摸。
在矿业公司上班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身不由己的原因,正如Josey一样,需要的是矿业公司的高薪养育两个孩子。
所以即便所有的女工都对性骚扰感到不适和愤怒,也只有忍气吞声和委曲求全,没有谁站出来抗争。
Josey是第一个站出来没有继续配合男性员工性骚扰的女性职员,其遭遇却是男性职员变本加厉的报复。
在一次入厕时,更有几名男性员工推翻了简易的厕所,让Josey全身沾满屎尿。
愤怒的Josey找到工会,司空见惯的工会并没有处理Josey的投诉。
相反矿工中开始流传Josey是婊子的各种传言,Josey开始在车间遭遇羞辱和殴打,在女性的更衣间被倒满污秽之物后,对Josey深表同情的受害女工也认为Josey的敏感连累了她们。
小镇上子虚乌有的谣言让乔西的孩子怀疑Josey的清白,在投诉公司高层无果之后,Josey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也捍卫那些沉默隐忍不愿意站出来维护自己利益的女性矿工。
性骚扰在尚未有法律进行明确界定的时代,在大多数场合根本就不会认为是一种侵权或者是一种歧视,而性骚扰和开玩笑模糊不清的界限,让受害者很难在法律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另外即便性骚扰被认为是一种侵权或者歧视,法院普遍也认为这纯属是个人的行为,并不认定雇主需要为此承担责任,这样的认定无疑对于Josey的抗争失去了意义,她知道她不是个例,有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职业女性不得不为了谋生委曲求全。
如果没有对雇主的惩处,可以想象这样的职场性骚扰还将长期普遍的存在。
Josey在律师的建议下选择以集团诉讼的方式抗争,在没有先例,也没有其他女性同事站出来的情况下,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看不到胜利的抗争之路。
即便只有三个人就可以提起集团诉讼,对于Josey来说也是艰难的,那些背负家庭重担的女性员工,都害怕这样望不到胜利尽头的诉讼丧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还毁掉自己已经走在正规上的生活。
在是否认定为集团诉讼的听证会会上,矿业公司最大的胜算就是没有一个女性受害者跟Josey并肩作战,矿业公司的律师集中火力攻击针对Josey品行。
Josey中学时的老师,Josey前男友现为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男性工友,他们粉墨登场出庭作证,不过是用谎言证实Josey一贯的淫乱作风,以及Josey荒谬的指证。
在代理律师的针对性质证和Josey自揭伤疤的陈述中,Josey年少时怀孕是因为中学老师的强奸,前男友目睹整个事情的发生却无动于衷。
一直没有从心底原谅Josey的父亲愧疚站起来支持女儿,Josey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破釜沉舟的做法也深深打动前来听证的女性员工,大家纷纷站起来声援Josey,这个时候大家明白尊严比苟且的活着更为重要。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生活,故事的原型发生在明苏尼达州埃弗莱斯铁矿上班的单身母亲洛伊斯身上,这个27岁就到矿业公司上班的女性以及身边的女性同事一直承受令人不堪的性骚扰。
从1984年洛伊斯开始收集证据并交付相关部门投诉处理,到1998年获得矿业公司350万美元的赔偿。
历经14年,洛伊斯用最终的坚持赢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赋予集体诉讼资格的性骚扰案件。
洛伊斯案里程碑的意义在于确认了类似案件的先例,那就是公司就恶意的工作环境,应该向受影响的雇员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判例的确立让美国所有的行业开始认真对待性骚扰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性骚扰在职场的禁绝。
2012年,美国联邦法院宣判了一起历史上赔款数额最高的职场性骚扰案。
原告安妮·乔普里安认为在医院工作期间,一直频繁地遭受到了医院里一些医生和工作人员的性骚扰,在她投诉之后,医院辞退了她。
最后联邦法院支持了她的诉求,联邦法院陪审团最终决定判处医院赔偿安妮1.25亿美元,另外还要求院方再赔偿4270万美金作为安妮的失业补偿和精神损失费。
安妮的律师说“无论赔偿的金额有多么巨大,此案已经给安妮的一生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她已经很难再对别人建立信任感,这是多少金钱都弥补不了的。
”金钱不能弥补一个人在职场丧失的尊严,但是高昂的处罚,一定会让雇主清楚认识到:不能够提供一个平等的职场环境,一定会付出代价。
而为这个平等,又有多少如洛伊斯一般没有放弃自尊和坚持的人。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This wasn't the first time you'd disappointed your father, was it?↓Wasn't the first time he disappointed me either.」「You act like I'm stealing. I work damn hard every day, same as you.↓Oh. Now you're the same as me.↓Oh, no. There's a few differences. You don't go to work scared of what they gonna write about you on walls, or what kind of disgusting thing you might find in your locker. You don't gotta be scared that one of these days you'll come to work and get raped.」「Herds. They stay together, they have a chance. They separate, they're easy prey.」「How are you and the kids supposed to eat if you don't have a job? I'm your mother, Josey. I haven't always been the best at it, I know. But I'm here.」「My name is Hank Aimes and I've been a ranger all of my life. And I've never been ashamed of it until now. You know when we take our wives and daughters to the company barbecue, I don't hear any of them calling them those names like bitches and whores and worse. I don't ever see nobody grabbing them by their privates or, you know, drawing pictures of them on the bathroom wall was doing unspeakables. Unspeakables! So what's changed? She's still my daughter! Isn't she? It's a heck of a thing, watch one of your own get treated that way. You're all supposed to be my friends, my brothers. Well, right now I don't have a friend in this room. Fact, the only one here that I'm not ashamed of... is my daughter.」「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the ones with all the power are hurting those with none? Well for starters, you stand up. Stand up and tell the truth. You stand up for your friends. You stand up even when you're all alone. You stand up.」
看这部电影的前一天,我坐在公司的会议室,和我一样的员工有15名,同时还有2位领导。
这场会议在讨论什么呢?
大概就是员工发现公司承诺的年终奖没有兑现、绩效奖金在一点一点缩水、公司上市于是拖欠加班费、来了三年没有从来没有加过薪、搬了新的工位环境很差等等等。
会议上有三位同事跟领导据理抗争,剩下的同事在干嘛?
有的冷漠旁观,有的站在资本家角度,试图让这三位同事理解公司的决定,有的觉得这很正常。
不可思议。
正如影片中女主联合其他女矿工发声一样,有的拒绝有的骂她是疯子。
劳动人民总是这样,他们以为发声的人是在害他们,他们劝发声的人省省吧,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没想过发声的人维护的利益,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很开心看到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尾,影响了很多公司以及法律的修订,但不是每件事情都有好结局,生活还是得要继续。
很不幸的是,这场会议确实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领导听后也只是安抚了发声的员工,大家的底线确实很低,跪久了真的站不起来。
突然想起了一个点,昨天看完《绝不让步》的时候是感觉这是个好片子,尤其是建立在真实背景上,但总觉得哪里别扭,今天想到了。
可能是由于时长限制,叙事轻重选择上很容易把配角们的转变归于由主角弧光影响的突然觉醒,拿这个女律师来说,她开始一直为公司辩护,搜集所谓的证据,站在明显损失权利的女矿工对立面,从影片中看就像个女性族群里的“叛徒”,这样的简单处理导演可能也看不下去所以在办公室对话中安排老板拿“女律师”羞辱了一下,算是为之后的放弃辩驳加了前因,但是我觉得应该可以更好,作为律师尤其是女律师她更应该站在对立面为加害者辩护,这种辩护实质上能使被害者的证词更为严谨,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共同去追求结果无限接近正义,但是一方面电影结构不允许增加时长去这样塑造角色,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不相信辩证法,鄙视这些为加害者辩护的律师,实际上正是有他们这种身处黑暗深处的人在,才衬托出光明。
这就是别扭所在,我不太想看到大家伙为什么突然就觉醒了,这样显得女主赢的太轻而易举,然而好莱坞经典写作句式在人体承受观影极限的两个小时里又不能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复杂角色。
那怎么看待这个“别扭”呢,经常听的一句话是“艺术来高于生活”,但应记得另一句“艺术来源生活”,电影在这里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作为一个画框一定是有所取舍的,而作为观众,你又是否愿意通过这扇窗户看到更多被有意无意遮挡的东西,回到这部电影,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人遭受着难以想象的不公正,那么现实中一定还有更多,只是被写成条文的法律保护不了任何人,侵犯他人自由而获得的自由称不上平等,而不站起来也绝对获得不了任何权利
“你问该做什么,在别人以强欺弱的时候吗?
首先,你要挺身而出,你要挺身而出,来说明真相,你挺身而出,为了你的朋友,你挺身而出,就算你孤零零一人。
你要挺身而出....”《North Country 》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几个女人,第一个是在柴静博客上看到的:帕克斯是美国的一个黑人女裁缝,1955年12月1日,在蒙哥马利市,42岁的她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就座。
按照当时的惯例,美国南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座位分为前后两部分,白人坐前排,黑人坐后排。
那天晚上人很挤,白人座位已占满,有白人男子要求坐在黑人部分最前排的她让座,遭到了拒绝。
当司机要求乃至以叫警察恐吓黑人让座时,坐在前排的其它三个黑人站了起来,唯独帕克斯倔强地牢坐不起。
如果是一个孩子或是老人,也许她会站起来,但这次,她厌烦了她和其它美国黑人每天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她说:“我只是讨厌屈服”。
她成了50年代美国第一个拒绝给白人让座的黑人。
然后她因公然藐视白人而遭逮捕。
她的被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组织者是当时仍名不见经传的一名牧师马丁·路德·金,这个名字后来被冠以反种族隔离斗士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荣誉。
这场运动的结果,是1956年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帕克斯从此被尊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
事实上,她并没有组织或领导50年前那场民权运动,她只是在适当的时刻表现了一个平凡人的勇气,而这种勇气迫使整个国家重新审视并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
五十年后,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第二个女人,很多人都知道,她的书几乎每个书店都可以找到:1851年6月,一位瘦弱矮小的白人妇女开始在华盛顿的《国民时代》周报上发表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揭露了奴隶制的野蛮和残忍,使奴隶制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并最终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那个女人的名字叫哈丽特·比彻·斯陀。
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第三个女人,三天后,是她去世九周年纪念日,她就是特里莎修女(Mother Teresa),以下是从吴晓波博客上看到的:特里莎修女创办加尔格答“儿童之家希舒·巴满”,里面都是被遗弃的病童、弱智儿、受虐儿或沦为稚妓的孩童,他们是弱者中的弱者。
特里莎修女把自己变成最穷的人,当87岁去世时,她的遗产只有两套衣服、一双鞋、一个水桶、一个铁造的饭盘和一张床铺盖,她相信唯有如此――变成最穷的人――被照顾的人才不会感到尊严受到损害。
当她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她谦卑地说,“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枝铅笔。
”下面这首诗歌《不管怎样,总是要······》,抄自“儿童之家希舒·巴满”的墙上: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之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冥王星很不幸,被从九大行星里开除了。
它其实不用多悲伤,因为太阳系里,哦,或许是整个银河系,甚至整个已知的宇宙,真正称得上幸运的星球其实只有一颗,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个死寂、沉默的宇宙因为有了地球这颗蓝色、瑰丽、生机盎然的星球而变得有了梦想和希望。
宇宙之幸运在于它拥有地球,地球之幸运在于它拥有生命,生命之幸运在于有了人-每个生命都重要,但正是人,成就了其壮阔与恢宏、绚烂与不朽、深沉与流动。
如果宇宙有感知,如果宇宙有眼睛,但假如没有了人,她有多孤独?
没有恋人去仰望,流星只会垂头丧气地划过; 没有成人去探索,苍穹也将陷入永恒的落寞;没有孩子去畅想,星星的眼睛不会一眨一眨;没有老人去讲述,月亮就不会有美丽的嫦娥。
人对宇宙是必不可少的,人的力量也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从一性分成了两性时。
如果亚当、夏娃在天有灵,他们看到如今这个宏富、庞杂的世界时,会有多惊讶阿--这一切可都是源于他们当初做得功或是惹得祸阿。
这个世界很精妙,因为有了男人和女人,这个世界很蹊跷,因为有人发明了比较。
父系、母系、男权、女权,分工、地位、强弱、平等.....我不知道这些划分和比较是否重要,但我知道,若只有两方,就无法比较-谁是那个可以判断的裁判?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难受,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因为性别引起的犯罪而对簿公堂,这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人”这个字发明得意味深长,两划紧紧地靠在一起互相支持,少了谁,对方都得倒下,不再有资格称其为人。
SO,为什么不多给另一边以尊重呢?
看完总觉得这部片子诉求太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太多,而导致失去了让人能够印象深刻的闪光点。
虽然从头至尾,都是在双线讲述故事,而贯穿始终的性骚扰法庭审理,也试图在把万法归一点,可性骚扰,社会歧视,家庭暴力,母子代沟,很多很多的问题都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想要说的清楚明白,说得透彻,可在我这却枝节显得过于庞大,无法理清。
这或许和我自己的喜好有关。
故事本身的多重社会意义,以及所涉及到的各种社会问题,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驾驭性。
女主角塞隆尽管因为此片,让人觉得她想再度以扮丑博得奖项,可我仍然觉得她将这样的一个女人饰演的较到位。
这种精神是我们全社会都要学习的,敢于面对敢于说不。
一位朋友说:最怕的就是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揭露的都是残忍的社会现实。
为了这份工作还得忍辱负重面对儿子的质疑以泪洗面,最后打赢了官司,获得了尊重。
但是为何16岁那年不去状告那个禽兽老师也不告诉爸妈,这才导致了她爸爸误会了她很多年?
说明那个时候的她内心还不够强大,不敢反抗,当能做主时终于为自己发声。
超坚强的女性!
坚定!
勇敢!
可怕的社会舆论压死人,女主不幸被高中老师强奸,本来就是受害者,可是她被骂成婊子,社会舆论对她的伤害更加无法磨灭!
哪怕父亲都不支持她!
都认为她是麻烦的制造者!
她没有屈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去矿场工作,饱受欺凌,被男性明目张胆的欺负,不能自由上厕所,男人在墙壁上写满骂人的脏话,在女工的餐盒里放性玩具,在更衣柜里放精液,在女性进入移动厕所之后,无耻的大男人门猛烈晃动厕所直到把厕所晃倒,污秽之物浸透女主全身…女主去找老板说理,可是却被要求辞职,甚至其他女工都认为她自讨苦吃,她们不相信她们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被欺负的状况能够被改变,甚至因为女主的反抗带来了男人火力更旺盛的攻击,女人们也怨恨女主,甚至自己的儿子相信了别人散布的的关于母亲是行为不检点的荡妇这样的言论因此憎恨母亲 女主孤立无援 可是依然去起诉公司 那种坚强和坚定真的太难得的 而且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消化自己的情绪 自己的悲惨经历没有愈合的伤口还要被当众撕扯 然后找律师找证人支持自己 一个弱小的女人真的好坚强 女人啊一定要坚强 即便整个世界遗弃你 也不能放弃自己 放弃希望 外界的极度不公平的舆论 对你的说三道四 不要care!
女人想在矿场工作不易,想维护自己权益不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和心理承受力的
theron想继续monster的路数,本子不错,表演也到位了,但也仅此而已
男人也会遇到某些阻力和歧视。不如说有些潜规则,上不了台面,又是天然存在,无法对抗。群体不知为何要维护潜规则,即使他们可能并没什么获益,只是因为群体里每个人都受过这个潜规则迫害。
慢慢吞吞的比较沉闷,25分钟,弃!
男性主导的圈子对女性的霸凌和性骚扰,这个世界要实现男女平权,任重道远啊。
# THFF 1st【D】
真好看,我天!感谢查理兹塞隆,女神总是出演这些对女性特别有益的电影和角色!在她的演绎下女性既是妈妈也是女人也是女儿也是一个人而已。尽管后来一些男性角色也逐渐加入到正义的阵营,但是整部电影的百分之八十,就像男性群体里的百分之八十,...怎么说呢,就不说了,真的脏了我的嘴。女生都来看看热血澎湃的先驱者,男生就只管来看看,就说里面男的这个死样子,你们自己厌不厌男就完事儿了,你们这些无奈的中立者,以为自己不是很恶心,其实你们在这里就最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就鹰眼演的那个Bobby Sharp,坐在证人席最后无能狂怒“我还能咋样”,冷漠的旁观,视而不见,袒护同性,只会用渺小为自己开罪,这角色就是你们。科恩嫂这个角色太好玩了,简直是先定了她出演才写的她的剧本。
后半段性骚扰案和强奸案衔接不够自然。又是塞隆女神扛起女权大旗对抗如山权势的性骚扰案件,另一部是爆炸新闻。结尾BGM一响起,女性力量燃起烈火。
同样是女性平权视角的电影,15年前的这部与当今的电影相比,显得扎实细腻。塞隆和科恩嫂的搭档非常成功。
站起发生和选择拒绝,是女性抗争的第一步,当然还需要「英雄」无畏的孤军奋战来为广大弱小者发生,弱小者则紧跟步伐,「集体诉讼」乃是弱者对抗不公强权的关键之路。电影艺术表现得煽情且充满「标签化」,大牌明星云集也是好莱坞对于女性被欺凌问题的一次政治站队。
塞隆在这部片子里的表现不如monster里出色
补老早看的 现在不太感冒了
就为了看Amber Heard
决不让步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查理兹·塞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精神力量掩盖不了粗糙的制片
All she wanted was to make a living,instead she made history.塞隆扮演一个在采矿业工作的女工,从愚昧地接受骚扰到主动地起来反抗,她经历了亲情及社会的巨变。When Josey Aimes returns to her hometown in Northern Minnesota after a failed marriage, she needs a good job.A single mother with two children to support,she turns to the predominant source of employment in the region of the iron mines. 详见影评
当你感觉这世界完全冰冷时,请你一定不要对他失去希望,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爱和正义存在,只是, 或许他们现在迟到了
年纪大了,看什么都想哭。实话说,的确是没有《永不妥协》拍的好,从女性崛起这一方面来看,这部电影描写的没有《永不妥协》深刻,后面结尾反而是感觉有些匆匆忙忙,感觉案子才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反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女主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女儿的时候的角色,不过这位女性性格也很不错,敢爱敢恨,坚决离开家暴男,并且对自己儿女的爱也是真的,里面我最感触的点是女主父亲站出来和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上,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当年不敢说出口的被强奸,在同一个地方一家人释怀,不过女主妈妈的性格也很刚烈,以离家出走来抗议爸爸的态度和行为,总得来说还是不错吧,在矿里工作的男的真的见到女的跟个没见过一样,干的事一件比一件恶心。的确在工作权利上实在是太不平等了,即使是那个女律师也是受歧视,特别是在管理层都是男性的情况下做下来也很厉害了。
故事4星,电影没张力。
tmd这个电影看得真Tmd糟心,女主从头到尾被男的伤害,被性侵,被家暴,被性骚扰,从头到尾相信男的,我完全无法理解直翻白眼,被家暴不会打回去吗?片中所有女的都是默默忍受性骚扰,能在矿洞里干活想必力气不小,而且有好几个体格非常壮实,被性骚扰不会一巴掌扇过去吗?她去起诉了,但是还要靠一个刚认识的暧昧的男的帮助,还要追问他帮助自己的原因,可见女主对男人依旧有可笑的幻想,觉得他们会为了正义帮助自己?电影也充满了爹味,女主在工会讲台上发声,没一个人听,反而把高光让给了爹,让爹成为站在聚光灯下为女性发声的“好男人”总之我觉得这部电影里全是假女人,逆来顺受的没有一点反应的木偶,来成全男权对女权的意淫,更可笑的是把男人放在拯救女人的位置上,爹摇身一变成正义号召者,男路人摇身一变成女权男精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