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
The Andy Warhol Diaries,安迪·沃荷:时代日记(港/台)
导演:安德鲁·罗西
主演:比尔·欧文,Jeffrey Deitch,Jessica Beck,Bob Colacello,Christopher Makos,Vincent Fremont,Glenn Ligon,Donna De Salvo,Benjamin Liu,肯尼·沙佛,Jay Gould,Pat Hackett,周英华,Fab 5 Freddy,大卫·拉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该片由监制瑞恩·墨菲和导演安德鲁·罗西共同打造,共六集,以惊人的信息量描述了安迪·沃霍尔的传奇故事,这些在他去世后出版的日记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窗口,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非凡的一生。剧集开篇讲述了他在匹兹堡的童年,追溯了沃霍尔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彩旅程,他以(既受人推崇又遭痛斥的)艺术家、导演、出版商、电视制片人、..详细 >
unique soul,率真,浪漫,执着
天呐,第五集太温柔太让人心碎了… 真的是太好的一个纪录片了,感谢它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一些了解
竟然有那么一些时刻被甜到了。。
内容丰富,手法细腻,后劲绵长的纪录片。
起因是Spotify的推曲,后来在优衣库看到联名,才开始注意起 Andy Warhol这个名字原来那些玛丽莲梦露 金宝汤罐头 波普四重画 专辑香蕉封面是他的作品那些美国80年代的影像 带着颗粒感的胶片 他们都还年轻谁能真正了解Andy?日记也只是一面之辞。但到最后大家都不会留下。那些偏见、排挤、无措、失落到最后仍烙在深处。“我不相信死亡,因为人已不在世而无法感知死亡。”
不太喜欢安迪这个人 他孤独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他是不是不懂怎么去爱,感觉他最爱的永远只有他自己 。他的艺术作品前期可能开创了一个时代 后面就真的是商业艺术家。怎么打动别人,怎么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留下点什么?
一个迷幻的时代,听着AI Warhol平淡地念出他跟朋友们改变世界的故事,就够了
确实再讲时代,但六集实在太长了,一集就够了
人世缩影,人世虚无。
Resemble AI读日记太逼真了,影像资料也很多……人过世后,他的日记只好任人摆布,他再也没办法干涉哪些不可以发表了……生前把日记交给助手打印,似乎准备好了要被别人看见,这给日记的可靠程度、私密程度打了折扣,加上助手又以时过境迁的视角重新梳理过去发生的一切,解读其中的因果。至于比较少谈及的艺术,杜尚曾说:任何一个天才艺术家,一生数得上的创造也就四五件,其余不过是投稿交稿,类似商人做买卖……安迪·沃霍尔擅长批发,以量取胜,也一直努力开发下一个热销模式。
乘兴而来
看完。很想哭但是已经没有眼泪了。难说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看得稀里糊涂的Saturday Night Fever在安迪78年的日记里被点明了真谛。那是一个关于要不要过桥的故事。是选择留在布鲁克林还是越过桥去到曼哈顿?过去人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总在彼岸,但在当下,人们开始认为彼岸会带给你痛苦,所以不如留在原地。我这才懂了那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太透彻了,他看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瑞安墨菲的参与,在pop fame media 的那段叙述里看到了feud的影子。名望 流量 关注度都是金钱游戏,但商业又未必不是艺术。相比被资本玩弄的好莱坞明星们,AW这个玩弄商业的草根艺术家,实在是天才式的人物。或者是神一般的人物。
AI voice有活儿干了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别的都不太一样,主要是和我预想中的不太一样。安迪沃霍尔之前在我心里就是一种冰冷的机械的形象。看完了之后觉得他单纯就是很脆弱(非贬义,单纯描述)。有种小心翼翼的脆弱感和易碎的感觉。很容易联想到绿皮书里的谢利博士。说是白男但又是同性恋/无性恋;说是同性恋,在那个年代备受歧视,但在和让相处的时候又有人说他不能理解黑人的感受。他的整个一生给我的感觉就是夹在中间,无法被理解也无法逃脱。其实从做人的角度看,他在现代的视角下还是很成功的:没有割裂艺术品艺术性和商业性,大方承认了,创业也成功了。但很难说他自己会怎么评价这一生。看了只会很感概,又不知道在感慨什么……
浪漫
AI人声模拟的噱头+故事汇编了一下确实说来说去就那些事
看了一集,一直再说gay
这几集看的我直打瞌睡….他做画的色彩和他的气质完全成反比,鲜亮的波普却阴气十足的个性….不管性取向的问题,他肯定属于社恐,所以除了第一个亲密伙伴和他一样阴柔,其它几个正好都属社牛…而且莫名巧合,有两位都是双胞胎弟兄。看完这纪录片才知道安迪的白发是假发,我一直以为是天生的。
关于一个时代的热烈与惆怅!感谢他们的存在!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