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相信很多人心里面都憋着一句国骂没有骂出口:薇拉要有多傻 X,才能容忍渣男初恋带着妻子住进自己的闺房,深夜还要听着近在咫尺的喘息。
但是这人世间有多少人戒不了烟、戒不了酒、戒不了毒、戒不了网,就有多少人断不了情思,斩不断孽缘。
你可以骂她傻,骂她痴,骂他渣,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性,同样的剧情可能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正在上演。
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缉毒警为了帮助爱人戒毒,不惜铤而走险,故意染上毒瘾,再与其一起戒毒,结果当然不会是童话故事。
人可能做出的最蠢的行为就是挑战人性!
因为我是希里安·墨菲的影迷,再加上朋友的推荐,我看了这一部电影,可能是深受《浴血黑帮》的影响,整片看下来,我恍惚在看Tommy Shelby的成长记,看他如何从William 一步步的被生活、战争、爱情逼成了一个剃刀党,不得不说影片中墨菲抽烟、喝酒、持枪的动作细节,都让我感觉到跳戏了。
影片完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感受到窝火,可能是因为一个正直、浪漫、英雄式的人物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幸福,也可能墨菲与生俱来的散发着忧郁的眼神,一直提醒着我William的人生必然是坎坷的。
等我躺在床上回味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得不说四位主演中,更让我觉得耐人寻味的反倒是凯特琳和迪伦这一对,这样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到底想从爱情从得到什么?
或是在一段关系中我们对另一半的期许是什么?
“Vera please never chang”这是迪伦在电影中反复对维拉说过的一句话,也更像是他自己的人生格言和对爱情以及婚姻的价值观。
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迪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在影片结束时Dylan is still that Dylan,他的胆小、懦弱、自由、随性一样都没有改变,身边的人、女人、伴侣有的走了,有的还在,但是他的处世之道从没有受到过半点的干扰,他很清楚的知道在一段感情中他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不同的角色那里他能获得的是什么,在凯特琳那里,他需要的是包容、庇护和家的感觉,他喜欢像襁褓中的孩子一样,趴在凯特琳的肚子上给她读诗;在维拉那,他要的是维拉对他的迷恋和痴迷,是情窦初开的年纪那种对一个人不顾所以的喜欢,所以维拉最后才会说“迪伦你要的不是我,而是海滩上那个15岁的姑娘”,他享受被偏爱的感觉,因此他接受不了另一个人分享维拉的爱;在其他形形色色人那里,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泄欲,可以用他自己的台词来形容“诗人是需要体验生活的”。
如果是happy ending结尾的话,我们本应该看到迪伦最终顿悟,和凯特琳厮守终身,或是凯特琳最终离开了迪伦,但是都没有,还好他没有。
在一段关系中,有些人像维拉,比如说我自己,我们在感情中获得的幸福来源于另一半的满足,所以我们愿意改变和付出,就像维拉对William的评价“我不喜欢为我沉沦的人”,我想后一句应该是“我更愿意沉沦的喜欢一个人”;有些人,极少的人像迪伦,极度的自私的爱着自己,我才是最重要的人,我不会为了任何人改变,也没有人值得我去改变。
很多人都有一时的自我,但想要一辈子自我的活着,也需要莫大的坚韧的意志。
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都仰望那些活的真正有意思的人 那些真正酷的人 那些毫不掩饰自己欲望的人 他不需要多说什么 自然有人沉沦”,可能说的正是像迪伦一样的人把。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像William一样,被一个人所吸引,无法自拔。
如今我想法是,如果你确认你爱着那样一个人,能够接受“迪伦和维拉”那种从不加掩饰和闪躲的关系,能接受她一切的好与不好,那就像凯特琳一样去爱吧,即使最后迪伦被所有人唾弃,陪在他身边仍然是凯特琳。
如果你接受不了,哪怕心里有一点的芥蒂,那么乘早说不,这一点点的芥蒂迟早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你,让你寝食难安。
愿意也好,说不也罢,但是唯独不要做的就是,让另一半为你改变,因为那才是你最不想要的。
就是想记一下这个妞。
想必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第一眼看过去,诶,好像娜塔莉波特曼啊。
再多看两眼,比波特曼小姐英气啊。
其实也算不得特别关注她,甚至连先看的加勒比海盗还是亚瑟王也记不清了;有一小段时期还挺乱的,比如总觉得她演了巴黎我爱你,发现不是后又觉得她演了十分钟年华老去。
总算有一天不纠结这个问题了是看完了多米诺。
帅T look简直无与伦比的美丽。
那部片也是心头好,就跟最近看非常了得,突然发现挑战者里有曲家瑞一样捡到宝的感觉。
真人改编,多线叙事有些两杆大烟枪的fu,御姐刘玉玲串场,加上那时正残到谷底的猥琐大叔米奇洛基与越看越sexy的无名氏男主。
这部片的奈特莉小姐愈发渗透出骨子里的强悍硬朗,那份刚硬甚至区别於女性本质柔能克刚的韧性,而更多是男性向的不屈、坚强、或者说是执着与顽固。
一直觉得凯拉奈特莉与斯嘉丽约翰森简直就是魅力女人最两端的诠释,五官其实都很美很女人,身材么一个前凸后翘不过时一个消瘦凌厉正当红,气质也是天差地别。
有一年奈特莉小姐选上了全球最美女人,我俨然有了一种“嘿,我眼光还不错嘛”的强烈认同感。
然后是更为风生水起的几年,慢慢腐国片里的闷骚暧昧越来越对胃口,傲慢与偏见、赎罪、公爵夫人与爱的边缘,看得人不亦乐乎,精致华丽的布景、缠绵悱恻的爱情、学院的英音秀美的田园装腔作势浮华空洞的绅士淑女,愿奈特莉小姐在腐国这片沃土上不断耕耘不断美丽。
完毕。
和《赎罪》一样,因为是Keira Knightley,所以即使电影是牵扯了战争,我还是会看。
对于影片中的诗人我并不了解,可他也许太文艺了,掉进了过去的甜腻中无法脱身。
爱情的成全是需要两个人的顺从的,因此即使我多么不喜欢这个飘渺糜烂的诗人,我都得承认若只是他一个人的不忠,是无法完成这段恋情的。
当我看到归来的大兵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俊朗挺拔时,心里不禁酸涩,战争毁掉了我们的一切,他的大脑里被搪塞进太多残忍血腥的画面,它们抹去了他对妻子的信任,差点就忘记了自己还心怀爱恋,甚至不去触碰那个孩子,他以为,那是妻子和诗人所生。
也许是我没有看懂他们之间的纠结,我以为Vera为了自己的大兵丈夫留守,我以为诗人一直都是个混蛋。
我还以为大兵一直误会了他的妻子,孩子是他的,Vera也是爱着他的。
似乎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团聚以及互相和谐,才是我们毕生的归宿。
有人见到据掉手臂的那一幕吗,这种场面要比任何恐怖片都恐怖。
四位年轻演员确实表现都非常不错,凯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虽然有误入此类角色之嫌,不过还算驾轻就熟,拍得很美;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除了口音一切也都很投入,渐入佳境的优秀女演员;马修·瑞斯 Matthew Rhys外形、气质、表演感觉就是艾丹·奎因和詹姆斯·麦卡沃伊的综合体,只是没有后者的幸运罢了;希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虽然戏份最少,但据说是最受托马斯的女儿肯定的角色。
无关传记,一场多角纠缠。
影片的艺术指导不错,只要不过分苛责,看看也还成。
2008-10-16
《爱的边缘》套用了一个战争背景,描写的是4人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这种类型的片子我倒是比较爱看的,比纯战争片来得丰富,可能我确实对满屏特效,飞机大炮那种巨震效果无感吧……而越是描述细腻情感的片子更需要功力,最需要拿捏的点就是情感迸发的点,如果劲使得过大,为了感人而感人,有时候就会有些刻意或者显得不真实,这片在这几个点上做得蛮好的,据说是这故事是根据真人实事改编的,值得一看!
爱的边缘.The.Edge.Of.Love.2008.BluRay.720p.x264.AC3.mkv
偶然在PPS上发现的。
因为Keira Knightley,就不假思索的看了下去。
和《赎罪》里的角色一样让人铭心。
战争题材为背景,剧情的发展为情感注入了更多元素。
事实上看似狂傲,烂漫,有才又邪恶的DYLAN在片中有很多戏份,虽必不可少,却仅仅是线索,让人探索Vera最终的情感归属。
——让WILLIAM“back to me"。
back toVera。
恍然大悟的是她最爱的不是儿时青梅竹马。
虽然他们一起伴着音乐起舞的融洽,默契让人着迷,羡慕又无法介入。
虽然她能给DYLAN的作诗灵感是唯一。
但迷幻的爱情在浴缸的出轨后就预警般地瓦解了。
身为人妻的Vera终于挣脱年幼的枷锁,对DYLAN,对DYLAN的诗作才华,更多的是多年来无法自拔的迷恋而已。
意识到这些的Vera,抱着自己怀里的生命,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救赎,对WILLIAM的等待,愧疚及爱。
也是在同时,在经历了与CATHY最早两人的妒忌,猜疑,钦羡及至亲密无间后,她从背叛后的初期对CATHY的掩饰,谎言到最后痛心的纠结... 无一不在体现原来和CATHY微妙的情感才是她最珍视的。
她希望CATHY也能“back to me”。
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她绝对不会伤害CATHY。
然而正是因为我们的渺小和普通,种下因,犯错,结果时才愈发清醒。
知所想所要。
想来DYLAN是可悲的,他到最后因为愤恨将WILLIAM告上法庭,面对Vera的祈求,竟让她回到他身边。
Vera一句反驳惊醒梦中人“那你能跟CATHY离婚吗?
你离不开她......我爱的是WILLIAM。
”是的,DYLAN无法离开的其实是CATHY。
那个对他不离不弃的,无数次凶吵,绝望,就算知道他把心给了Vera,知道他放荡的私生活后只能折磨自己后又继续依偎回他怀抱,和他同甘共苦的CATHY,其实才是他身陷贫困潦倒时给他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的人。
为什么人们常常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却遥忘不可及的曾经的梦想呢。
珍惜眼前人才是爱的真谛吧。
而CATHY,这个什么都心知肚名的女人,守着一个糜烂又不忠的诗人,还与他的红颜知己相知相伴。
尽管两个人的背叛令她痛苦不堪,她却以宽容释怀——在最后搬家与Vera告别时,复杂交织的眼神及Vera的一句“写信给我”... 她身上闪耀的光辉人性及——对丈夫的爱及视Vera为闺中密友至高的情怀让人流连。
是个隐忍,有大爱的角色。
WILLIAM呢,他的变化是以战争为转轴的。
他给Vera的,无名指的戒指象征着爱情的承诺。
带着爱他光荣地赴战了。
岁月流转,当他负伤回来,经历了战争惊悚的场面,他在梦中血淋淋的战场里醒来。
伙伴们走了,他带着并不被称颂的荣耀回来,看DYLAN与政客饮酒作乐,不名就里地谈论战争...看Vera与DYLAN携手漫舞,听着小孩的哭闹声,似乎大家过得一如既往,眼前的现实却不真实般地模糊了他的思想,就连经历的战争也变得飘渺起来,他迷失了自我。
他需要Vera的支持,爱的支持。
然而Vera与DYLAN的不约而同,CATHY无所谓似的漠然,让他心生妒意,看着自己的骨肉却影射到别人的影子。
极其可悲却又令人怜悯。
战争的时光——无情,血腥及寂寥让他害怕,不敢回首及正视。
他举起了枪,想和DYLAN同归于尽...最后,Vera的爱终于唤醒他,爱的结晶也终于拯救了他。
我们其实更像WILLIAM,有意气风发的时候;而战争就像是必经的风景及变数,于是我们变得脆弱,不堪;但终究我们都会觉醒,找回自我,从爱里重新开始自己的旅程。
爱实在有太多的边缘。
太爱;不爱;没有不爱也不是很爱...你是哪一种呢
整个故事大部分除了热火朝天的战地就是同样有温度的房间和床第。
可看起来就是觉得冷冰冰。
严格说,我看不懂吧。
两个女人其实长得有点像,所以晃来混去的最终,老分不清谁是谁。
反正大概讲的就是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
OUT 感情哪里需要分析呢 身体就更不需要理由 特定时间场合下 莫名其妙或者命中注定的发生 当今天来的时候,也就是结束当你生下来就是要死去 不谈情爱 一些画面 抽出来当作相片 有浓郁的 英伦
画面很好,构图很好,光影很好,色调很好.也只有这样啦.明明就是一个JP男人夹在两个女人之间两头讨便宜的故事,硬要扯点百合的擦边球进去.问题是不甜的瓜打多少催熟剂进去都不甜,两个女人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争风吃醋,没有感情就算玩暧昧也不会有感觉.于是那一大堆煞有介事的同床啦,共游啦,blablablablabla的桥段全都成了装腔作势假得可以.要不是看在画面的份上,不会给3星.
这部电影来自于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1945年3月6日,在英国的纽奎小镇,一位战场归来的军人威廉·柯里克对着著名诗人迪伦·托马斯的房子持枪相向,并连放数枪,惊得诗人和妻女以及一屋子朋友容颜失色。
所幸最终无人受伤,威廉以蓄意谋杀罪被捕,但最终因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
当然还要再添上一笔背景,历史才能愈显摇曳生姿:威廉·柯里克的妻子是迪伦·托马斯少时青梅竹马的恋人。
战争、爱情、诗人,荡气回肠、浪漫瑰丽的要素具备;两个女人与两个男人,恩怨情愁、目眩神迷的画卷昭然若揭。
这样的故事,不拍成电影还真有些浪费。
不要以为有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存在,就把这部电影当传记片,它其实更像编导对这个故事来龙去脉的全新演绎和自我解读——所谓借前人旧事,抒自己心中块垒。
电影说到底关注的是两个女人——迪伦的妻子凯特琳和旧情人薇拉,她们互相之间因对同一个男人的爱,而结成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莫逆于心,那里面融会了理解、交心、嫉妒、扶持等诸多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如《太阳报》的评论所言:“假如托马斯还活着,他一定会对这样黑暗地描写自己感到强烈不满。
但是,这基本上不是一部迪伦的人物传记片,所以你也没有必要对《爱的边缘》感到不满。
”******即便我不把本片视作一部传记片,我还是有不少不满。
影片前半部分飘乎得犹如脚下无根,不知所终;朦胧得仿佛雾里看花,不明就里,看得人颇有些不耐烦。
就在我以为这部电影就要这么醉生梦死下去的时候,真实的战争氛围终于扑面而来,随着威廉的归来,电影突然注入了生活的质感,重新回到了地面。
如同薇拉在法庭外为挽救丈夫威廉,而对迪伦毫不留情的一语道破:“你想要的是沙滩上那个15岁的女孩,不是我。
”“你有的只是脑子里的故事、词语,我得现实一点,威廉才让我真实的活着。
”******要特别谢谢希里安·墨菲、西耶娜·米勒的表演,他们挽救了这部电影。
希里安·墨菲饰演的威廉,夹在两个光彩照人的女人和一个离经叛道的男人中间,是最普通的一个,初看颇不起眼。
但随着剧情衍进,却光彩渐露。
初时的纯真热情,战争后的呆滞与疯狂,还有历经沧海后的平静坦然,都被他不着痕迹的演绎出来,目光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被他吸引,心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被这个人物打动。
西耶娜·米勒,我几乎没怎么看过她的电影,但是拜娱乐八卦所赐,即便我搞不清她到底和多少男明星卿卿我我过,但至少这名字是记住了。
至少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她不仅是个够八卦的明星,也是个够水准的演员。
那种看似不在乎的疯狂,那种痛过哭过的挣扎,那种看透命运的随遇而安,都让人触碰到凯特琳不羁外表下的柔软。
至于另一女主角凯拉·奈特利,她的表现如同这部电影,后面部分比前面部分好。
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奈特利小姐,可不可以请你不要演什么电影,都扬起你那骄傲的下巴好不好。
希望有一天你的表演,让我彻底忘记你是凯拉·奈特利。
******我不知道该怎样评价扮演迪伦·托马斯的演员马修·瑞斯,他其实演得很好,让我看见这位诗人就心中不耐,但这样的不喜情绪,却让我连带着对扮演他的演员都不想置评。
电影中威廉愤然举枪射向迪伦的小屋时,颇有大快人心之感。
我无法掩饰自己对这个男人的厌烦——任性妄为,却天经地义;恃才傲物,但无力养家;纵情声色,偏还自私善妒。
这样的男人,在文学史上是了不起的诗人;但在生活里,他只是个无用的混蛋!
绮丽的诗句和绚烂的意象都是天才燃烧换来的。
天分太高,就成了事事理所当然的资本;燃烧过度,就难免伤及无辜。
本片中的迪伦·托马斯无疑就是他人的地狱。
而能无怨无悔爱上这样男人的女人,都是了不起的。
电影里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位写出过“太高傲了,以至不屑去死”句子的天才诗人,于1953年11月9日,在喝下十八杯纯威士忌和两杯啤酒之后死于纽约白马酒家,终年39岁。
诗人永远生活在诗歌里面就好,现实里生活的诗人都是不可爱的。
爱诗就好,爱诗人还是罢了。
故事如果组织的再有条理点,再悲感点也许就可以用The Dying of Light这个标题了,而不是The Edge of Love这个勾不起观看欲望的标题。Cillian Murphy那张看着欠扁便又明显修炼成精的脸比Keira Knightley那张暴牙脸更杰出一点。
The.Edge.Of.Love.LIMITED.PROPER.DVDRip.XviD-NEPTUNE
Sienna Miller
剧情有点让人受不了,男主角也不知道在干嘛,样子不好看也莫明其妙的。喜欢连个女主角啊,好漂亮好坚强。她们在一起的时光感觉很美好。
一个诗人一个兵,诗人的老婆和兵的老婆,“秀才遇到兵”的升级版。前半部分太乱,后面好点,片子里两个男人都非常招人烦,倒是奈特莉和西耶那·米勒的关系更有回味,一下就看出导演或者编剧必有一个女性,果不其然。
凯拉·奈特利、西耶娜·米勒和希里安·墨菲等主演,剧情有些简单,但演员表现都还不错。
to find someone who make you real
对诗人的爱像是悬崖绝壁。
人物设定并不讨喜 各有其厌恶点 实在看不出有个人魅力的角色 来掩盖平庸冗长的泡沫剧情 战争下的爱情总必不可少深情款款的书信戏份 抱着看女女情怀的心显然会失望 唯一能让我坚持看下去的也就是那该死的强迫症了 KK哭起来可真不好看。
感觉Keira Knightley很多角色都是一副天真无邪,不管我事的模样伤害着所有人,自己却浑然不觉,然后继续天真无邪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你”,这种女人太恐怖了
丑化诗人......另,没人觉得Cillian Murphy长得像Emmanuelle Seigner吗吗吗吗吗?
这是要毁掉迪兰·托马斯吗!沉闷无趣
各种暧昧,不好看,不喜欢。
配乐和画面5颗星,Cillian Murphy&Sienna Miller5颗星。如果英雄爱上了你,为什么还要向不靠谱的诗人献上无谓的爱?
前半部太散乱,画面很精致,故事让人窝火,西耶娜·米勒、 凯拉·奈特莉两位美女的激情戏。
Dylan Thomas很惹人生厭. 演Vera的Keira Knightley很漂亮. 還有她動人的英腔. 不喜歡. 除了看人故事真的悶到徹底. 要耐著性子才看得完. 額不懂做麽有人label同志片. 比<遊園驚夢>更含蓄噢. 還是我看的是刪減過的?= =
为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友情,也为了多情又专一的诗人。给4星
女人确实是比男人高一级的生物~
要不是看在墨菲的份儿上。。。
有点无聊=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