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五月之恋

五月之戀,Love Of May

主演:刘亦菲,陈柏霖,田丰,许安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五月之恋》剧照

五月之恋 剧照 NO.1五月之恋 剧照 NO.2五月之恋 剧照 NO.3五月之恋 剧照 NO.4五月之恋 剧照 NO.5五月之恋 剧照 NO.6五月之恋 剧照 NO.13五月之恋 剧照 NO.14五月之恋 剧照 NO.15五月之恋 剧照 NO.16五月之恋 剧照 NO.17五月之恋 剧照 NO.18五月之恋 剧照 NO.19五月之恋 剧照 NO.20

《五月之恋》剧情介绍

五月之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九岁阿磊(陈柏霖 饰)跟很多时代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星,他与几个死党都喜欢五月天这个乐队,更一起维护属于五月天的网页,他们竟然充当乐队的成员给其他歌迷回信。 阿磊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结识了同样喜欢五月天的瑄瑄(刘亦菲 饰),瑄瑄是哈尔滨京剧团的学生,她趁着随团到台北表演的机会偷偷到了三义。 瑄瑄要求与阿磊见面,更要求阿磊能带她到三义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来到了三义,瑄瑄要求阿磊闯入一位老妇人的住宅里。两人双双被带到警察局。 这时候阿磊才知道她是来自哈尔滨的,却不明白她要到三义去的原因,对于瑄瑄的行为也深感困惑。然而,短短的数天相处中两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了。 瑄瑄还是离开了台北,阿磊却与她失去了联系。日夜想念瑄瑄的同时,阿磊也决定到三义,去发掘瑄瑄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FE特工局我不是妖怪三姐妹魔法学园MA秘密防御波尔尼第五季谜案女王第二季警视厅零系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爱与泪的告别吾等何处去第五大道看世界宫锁连城红玫瑰黑玫瑰罪案终结第六季七日复仇金钱之花潜水黑色协议魔道象人是爱非友玛丽莲房车之旅半个尼尔森谈谈天,上上床女子无畏第一季爱在高中圣诞劫醒来看不见的TA之时间裂缝假期惊魂暴裂无声

《五月之恋》长篇影评

 1 ) 五月之恋的刘亦菲

第一次写影评,冲着天仙姐姐的颜看的 ,14年了,在B站看的是剪辑版的电影以刘亦菲为主,67分钟,对整个故事的路线不是很了解。

但还是想写份影评,算是人生影评的开头。

分两个部分1是表达我对刘亦菲美的认识,2是说我对整个电影背景的认识。

1:我是97年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神仙姐姐的神雕侠侣,很小时看的几个片段,认识只是遥远的天仙确实美,但和其他的女明星美的没有区别。

再后来神仙姐姐退隐了,大概在我对世界认识最基础的几年,所以虽然一直听说刘亦菲美,但是像标签一样的美,觉得没有灵魂或者说有些俗,再后来看到这个片,见到豆蔻的刘亦菲,算是认识了她的美先说五官,之前一直认为迪丽热巴的颜无人能敌太完美,但当年的刘亦菲胜过迪丽热巴,刘亦菲的五官在于浑然天成,每一处单独看很美,组合起来更美,无死角,一颦一笑都有韵味,是飘着仙气,自然娇嗔有傲气但又落落大方,天仙的身材和气质柔中有型,常说女生变美要找一个目标,对于大部分女生,刘亦菲却是是终极目标了。

2整个电影讲的是台湾与内地的种种牵连,哈尔滨的喧喧和台湾的阿磊正好承载了两岸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青春片或是五月天的音乐电影,应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冯小刚的芳华是说经历了战乱的时期的情怀,那这部就是两岸冷战的后遗症,用青春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台湾同胞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有那么一批人 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家乡,他们都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有父母有后代,无法团聚的痛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状态挖出来并示众,算是展示也是思考。

整体可以说是一部既青春又有深度而且美的电影,第一次影评,词穷且胡言乱语,留作纪念。

 2 ) 《五月之恋》——关于青春的纪念册

08年,在《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等佳作集体发力之后,台湾电影终于有了那么点复苏的迹象。

虽然不清楚这股暖湿气流能持续多久,影响多大,但由它们的出色表现看来,至少发出一个可喜的讯号,文艺片绝不只是亢长乏味的闷片同义词。

它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一样可以拍的很好看。

尤其是《海角》,它的奇迹不止是超过5亿台币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而是相信以后若干年它都将以一个商业和艺术取得平衡的文艺片标杆出现而备受推崇。

因为它与传统文艺片相比,一点也算不上另类,甚至不少地方不自觉地让人想起以往的台湾电影,比如说“五月”,老少两代人,以两条线索展开的情节,抹不开的陈年伤怀心事,如同历史重演般的离情别绪与两难的抉择。

连镜头下流露出的那抹温情的底色都是相似的。

然而两者境遇却迥异。

这可能是突然兴起重温五月的动力,说实话,很久没看了,特别是毕业以后,那些青春,飞扬,的字眼越来越遥远,所以原先看得兴致勃勃的东西却好像变了味,美丽但不真实。

但也许因此可以真正平心静气的审视这部电影,而不是被美女迷的五迷三道。

电影以萱萱——阿磊作为明线, 一次偶然的台湾之旅,两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

那时正值五月,油桐花开的时节,如同鹅毛雪一般的油桐花翩然飘落,将两颗悸动的心系到一起。

如果电影仅止于此,那么这只是一出电车男的青春简化版。

讲述网络时代下,一个头发蓬松,自卑,有点二的少年如何获得靓丽可人的京剧小花旦垂青的故事。

显然导演的野心并不只是构造一个梦幻童话,这也不符合文艺片一般规律。

于是导演埋下了一支暗线,萱萱为何选择在书店碰面,为什么一个人跑到三义,为什么油桐花下的独自清唱却有着不符其年龄的凄楚悲怆,它都给以了解释和足够的动机。

原来萱萱的爷爷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人。

全片一以贯之有着五月雪譬喻的油桐花正是他之于乡愁的寄托。

由角色的选取不难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一个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新生代,一个是内地迅速蹿红新晋女星,这对南北少年组合演绎的恋恋风尘,给人以新意,有助于其拉动内地市场的商业诉求,而旨在促进两岸情谊的主题也符合电影局老爷们的口味。

我们并不排斥主旋律,可是有时如果立意太过献媚,不但倒人胃口,也使电影失之造作,生硬。

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其糟糕在于情绪铺垫不到位,感情爆发又过于刻意。

在回忆萱萱爷爷的部分,影片一直以一种含蓄而且克制的基调,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场面上虽然热闹,轻快,但仍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冰冷无法逾越,这是长久分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的隔阂,镜头这时大多运用远景和剪影表达人物的孤寂矛盾,不被理解的内心。

萱萱的爷爷在五月天的签售会上一点小煽情也是到位的,一众处于半痴狂状态追星族当中白发苍苍的老人,阿信对他轻轻的点头以示敬意,大多数看到这里都忍不住落泪了吧。

这手以静制动也堪称高明。

煽情之难正在于必须恰到好处,过或不及都无法达到效果。

片中人哭稀里哗啦,观众却没有共鸣显然不是导演的原意。

然而在末尾处就犯了这个毛病,爷爷带着哭腔着说道,票早买了,我不是不想回去……为点题而点题,深沉内敛的情感被撕裂,只剩下浓重的政治宣讲, 导演过度的自我企图盖过电影本身,充满了说教意味。

比之《海角七号》里,友子拿起信之后立即嘎然止,予以观众无限怅惘,伤感的余韵,实在是高下立见。

据说《海角七号》里面的七封情书全部由导演魏圣德亲自操刀,以其老辣的文学功底,创作这个关于伤逝爱情的典型性案例。

对于男女主人公,它无异于一部反面教材。

笔者的无奈,伤心,追悔,痛苦都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面临的同样的困境,也必需作出抉择。

于是两线叙事有了交集,仿佛跨越六十年光阴爱情顿时有了种宿命般的美感。

双线叙事的好处在于二者可以作为互文式的映照,可惜的是,五月中的两条线索仍旧是割裂开来,虽然冶于一炉,却无法融为一体。

阿磊是个怎样的少年?

做什么都只是三分钟热度,设计服装,练吉他,学画画都是如此。

自己做的不够好,却喜欢对别人发牢骚,无论是帮哥哥的乐团处理一点杂事,还是发掘到了新人自己没能选上。

队友把关键的一球交给他,他却狠狠将球抛向天空,他就像一个没有定型孩子,什么都随随便便,无所谓,对生活缺乏热情。

通常所做的选择就是放弃,怯懦对于他或许是个比较适合的注脚。

网友要求见面,他贸贸然就答应,还可以看出他冲动,不顾后果。

随后到了碰面的地点,又退却了,暗暗的跟踪一个女生,怎么看,都觉的有点猥琐的气质,尾行可不是个光明磊落的举动。

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他不折不扣是个生活的loser。

但是阿磊只有16,7岁,这样年纪的孩子,什么都容易被人原谅,因为青春总是有无穷的变数。

这是青春片常有的套路,无非是要强调他不够坚持这一设定。

可是他如何蜕变的成熟?实在看不出来,暗线的内容解释了萱萱台北之行中一连串的神秘行为的动机,这说得通。

但是怎么在了解到老人思乡之苦后,他突然变得执着,有了抓住爱情的勇气。

一个少年人的成长,或者说这青涩之恋,与老兵的怀乡情结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

老人对故乡和亲人不能割舍又无法亲近矛盾心理,显然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

而且两人所面对的困境也没有可以类比的性质。

导演在这有点生拉硬凑的嫌疑,逻辑性思虑未够周全。

如果感情戏还是点瑕疵的话,这则是个不算小的硬伤,故事没法相互交融,所以综观全片就少了一个实质性的升华与高潮。

记得05年从本片的预告片惊艳亮相,就整天巴望着电影上映。

后来着实有点小失望。

不过凭良心说,“五月”称的上中规中矩。

因为它与常态中台湾电影一样,叙事上一贯拖沓亢长,影像与细节精致而且颇具匠心台湾虽然与香港靠的不远,但电影丝毫没有沾染港片里那种骨子里散发出的草根气息,总是副文人腔调,故事讲的不温不火,没多少波折。

即便偶尔想情节生动点,也很闷骚的样子,比如书店的约会,萱萱和阿磊都遇到个怪胎,阿磊的那个性向应该有点问题,仅仅也只轻笑置之,逗趣而已,乐而不淫,不要你大笑。

但摄影则值得赞美。

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看到了壮阔的北国风光,火树银花,高高的白桦树伫立在中央大街,覆盖着雪的索菲亚大教堂上飞翔的白鸽,人在这白茫茫的一片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那样渺小和无力,雪后万物萧条,更呈现出一种寂静辽远的成熟之美,宛若进入沉睡,等待迸发的时机。

而台北的三义仿佛青春的写照,空山中飘落的油桐花,配合计算机技术的后期制作,绚烂之极,缤纷热烈,隐现在群山绿树之间的废弃车道,混合青草味,落叶,泥土,枯枝,和铁锈气息的空气,错落在乡间具有民俗风味的村舍,一丛丛茶树,少年和女孩在其中穿梭腾挪,隐约传来他们的细语和肆意的笑,长发扬起,多柔软的风,抬起头,耀眼的光迷得睁不开眼。

所以即便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但不能否认它有种炫目的美。

萱萱在春风中行走,花树下清唱,谁也不会否认那是美的,因而不管是不是因为刘亦菲看这部电影,只要认真看完,都无法不被她的美所打动。

就像东京日和里的中山美穗,逆着风走在街上,那种美,都脱俗出世,似乎只是不经意的给影像抓住云裳丽影。

所以宁愿相信那次跟踪,只是出于耽美的小情怀,只是善意的希望美多停留一刻,不被打扰而已。

谁也不能否认坐在街角嘲弄阿磊,嘴角掩不住笑意的萱萱很美,就是撅撅嘴,就是咯咯的笑,青春本不需要太多雕饰,不要多少演技,本真就够了。

那一年,她16岁,这样的年纪出演这样的电影可谓正当时。

那一年,还是青春期的我们又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是和女友躲在街角啃棒棒糖吧,呃,大概是这样

 3 ) 18年后看《五月之恋》,是爱恋也是乡恋

今天看了六公主的节目单,去央视影音找到了这部电影。

首先,它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没有现在误会堕胎的套路,只有朦胧又真挚的少年爱意,或许并不是爱意,只是好感,但是不影响它的美好,没想到会在18年前的青春片里找到共鸣[awsl]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和陈柏霖饰演的阿磊既青涩又鲜活,他们在分开后各自变成了更好的人[孤寡青蛙]又重新相遇其次,五月天串联全片所有线索,这个安排很妙,我觉得它代表了一种沟通方式,瑄瑄和爷爷素未谋面,却通过五月天表达出专属于他们的爷孙情[锦鲤附体][锦鲤附体]。

在这部电影中,沟通无处不在,瑄瑄所在的剧团去台北演出、瑄爸去台湾学术交流、五月天来内地开演唱会,还有包括两岸网络的沟通等等。

最后,“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结合时事,不可避免地感到悲伤,希望早日统一,让那些还在等的人等到一个结果[泪]

 4 ) 玩豆瓣的人都可以看一看

刘亦菲很早以前的电影了,原来这个风格就是台湾小清新啊。

里面演员选得不错,本来不了解五月天的,现在都开始有感觉了,刘亦菲也很美,男主角也很配,整个故事比什么山楂树还纯美,毕竟是21世纪的网络爱情……刘亦菲还是挺不简单的,电影里面有京剧表演,值得看一下。

 5 ) 关于五月之恋

按照我看电影的习惯,看这个名字我根本不会搜索来看,可是昨天我再看完后,却有了很深的触动,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爱情片”,在两个年轻人懵懂的青春里,却是无尽的乡愁,而放在今天环境里去看两岸关系,更是唏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但很多剧情设计很值得玩味。

一个哈尔滨学京剧的女孩,和在台北乐队工作的男孩,他们因为“五月天”而相遇。

一南一北,传统和现代,冬天和夏天,隔着遥远的距离,但他们还是相遇了。

他们比分隔两岸三十年的老人要幸运,借着两岸交流的放开他们才能到了对方生活的城市。

对两岸关系有了解的应该知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两岸三通,而这部电影应该是在04年上映的,那个时候的两地往来仍然不通畅,受到各种阻碍,这部电影柔性的也表达了普通民众最朴素的愿望。

而在这部电影里,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几乎我觉得就是她本人的16岁,甚至哈尔滨背景我都觉得也太巧合了一点,几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很真实的展露了青春期女孩的状态。

她有着国外留学回来的那种自信,也有中国女孩的娇羞,她自己本人开朗活泼的个性完完全全在电影里真实的呈现给了观众,我想没有人不爱这样的刘亦菲。

可是这类题材不要说上映了,以后根本都不会有人再触碰了,纯纯的爱恋和浓浓的乡愁,16岁的刘亦菲赢走了我的心,却又觉得已经失去了她。

更让人难过的是,两岸之间曾经还有着很多淳朴,善良的交往,如今被意 识形态裹挟着,不知何时才能重启。

 6 ) 纯纯的puppy love,淡淡的乡愁

⭐⭐⭐⭐⭐ten out of ten, 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电影,纯纯的puppy love,以及淡淡的乡愁。

整部电影无一处直言“喜欢”或“爱”,但是你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说喜欢,萱萱送票时娇蛮的一句“你一定要来”,离别时阿磊一直追问的“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青春年少,脸上情绪不加掩饰,一嗔一怒一喜,孩儿脸一般,因对方言行而变化,比如萱萱在五月天演唱上开心摇摆,阿磊不开心的嘟嘴,又比如萱萱在阿磊说完“数完三秒,你就会离开这个房间,我们再也不会见面”后留下的一滴泪…… 我们不说喜欢,引得对方猜,却又在言行中释放喜欢的信号,别扭又坦率。

大概十几岁的年纪,最不缺的就是满腔勇气。

所以阿磊可以孤身去到哈尔滨,即使夜深也等在冰天雪地里,怕两人迟一刻重逢;萱萱骑车追在巴士后天,挥舞着生长在台湾的油桐花画,那是爷爷对故土的思念,也是此刻萱萱对阿磊的感情。

配角之间的感情同样动人,祖孙素未谋面,爷爷老赵却因爸爸提过的一句“萱萱喜欢的男歌手乐队”而去听五月天的演唱会,即使他在挤满少年人的现场是显得多么得格格不入;芳姨理解、尊重老赵对故土的思念,在爷爷去世后将他的骨灰送回故乡;爸爸对父亲、女儿的感情,有无奈,更多的有无法抑制的亲近孺慕;以及哥哥石头对弟弟的教导和宠溺。

看完有点甜又有点愁,跨越三代人的事故,爷爷在世时牵挂、羁绊颇多,历史遗留、故土、台湾的爱人和大陆的亲人,难以取舍,近乡情更怯,死后终于如愿回到了故土。

相信萱萱和阿磊没有历史这个因素,他们的故事是更好的结局。

 7 ) 五月雪

看完片子,最触动的是日记里的话:虚构的60天,比不上真实的第一天。

是啊,再真切的想念,再美丽的爱恋,如果是虚拟的,那会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是自己的舞蹈,即使再美丽再动人。

还有就是感叹这人世间的相遇,有时候你会觉得某一个人会是你命定中的人,跑不掉了。

可是,或许,这个人不过就是个过客。

因为,所谓的随缘,并不是真的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就像故事中的男主角,如果他不再去哈尔滨,一切就都会画上句点了。

而他们在五月里的美丽遇见,也就不过是年轻里的一段回忆,留在时间里,给日后年老的自己更多值得回忆的故事罢了。

所以,不要真的去相信什么随缘是什么都不做。

而,应该是,缘分如果真的到了,就尽力争取。

毕竟,能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一生中不会很多,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比较感动得还有那位老人家,“我不是不想回去,我票都买好了。

”是啊,落叶归根的情节,特别是对于老人,就会显得更加强烈了。

不管历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痛苦的分别,可是,时间就是这样历史就是这样,总会在另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吧,不是不想念,不是不想回去,只是,一切都无法原原本本的回到过去了。

最后,就是五月天了,很喜欢他们那是真的。

可是,看到他们越来越多的拍这样的片子,把什么都归于自己、归于五月天,就会有失望的感觉。

毕竟喜欢他们的情感,这样的内心东西,在心底留着就够了,如果一定要表露出来,一次也就够了,真的没有必要反反复复的记录。

唉,真的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歌颂自己的东西了,让我们对你们的爱,深埋心底,然后化作心里的一部分吧。

不要再歌颂了……时光机,可以把我带回过去吗?

不能了,就是因为不能重来,所以才会无法忘怀,才会把心情唱成歌。

五月天,是我看世界的另一只眼睛。

 8 ) 哈尔滨的白雪和台湾的油桐花。

大陆,台湾;少女,戏曲;少年,吉他;热闹的五月天,哈尔滨白雪一般的油桐花。

祖孙三代情感的联系,两岸的缩影,萱萱不愿直面却偷偷去探望,头发花白的爷爷为了萱萱去五月天的演唱会要签名。

在图书馆偷看女孩的少年,写信的少年,写日记的少女,骑单车举着画的少女,青涩的没有未来的情愫。

写亲情穿插其中作为线索,没有套路,没有大篇幅的煽情,一点点碎片,花和画作为连接和线索十分动人。

写青春,没有太多亲昵暧昧,一次车票的探险,来往的书信,少女头盔下可爱的脸庞,和少年结结巴巴的话语,蓬松的乱发。

我想这可能是刘亦菲一生最棒的现代电影了。

也是我看过的很棒的青春和亲情电影。

这样好的剧本和这样懂的制作团队或许她再也碰不见,很多大投资的制作是否懂得这样清爽的刻画情感呢,尤其是越来越流水线的现在还不如从前。

部电影封存了少年时代的刘亦菲,青春活泼傲娇,电影角色就像她自己一样,所以表演一点也不做作。

对她的喜爱也封存在这里。

 9 ) 五月之恋

去三义,去胜兴火车站,去寻访爷爷工作生活的地方是故事的初衷。

因为五月天而串联起的台北少年和哈尔滨少女之间淡淡的懵懂情愫,淡得恰到好处。

除了少年人的恋,五月之恋更是故乡之恋、亲人之恋,把五月飘落的泡桐花当成故乡的雪景、一辈子收藏那张1948年到哈尔滨的车票、为素未谋面的孙女进城买五月天的专辑……车票早就买好了可是回不了家。

一道海峡不知分离了多少骨肉至亲,“要团圆,除非是梦里 相逢。

”太悲切了。

随京剧团到台湾演出的孙女和到跟随五月天到大陆的阿磊是两个象征,一个为了到三义寻找爷爷,一个为了到哈尔滨找暄暄送奶奶的画,但目的是一样的,海峡两岸情其实是双向奔赴的,因为那里有想见的人。

最后想说,2004年的五月天太青涩了,金发主唱好帅,石头和阿磊气质还蛮像的都憨憨的,玛莎扔雪球很符合他的形象,怪兽还是越大越帅,冠佑像文质彬彬的学生。

蒙太奇手法写爷爷看五月天演出的时候崩不住眼泪,阿信那个挥手致敬很喜欢。

刘亦菲的颜人间仙品,这里更想说她好灵啊,男女主都演得很好。

 10 ) 哎,你还会不会打给我啊?

阿磊看着瑄瑄的背影大声问道“哎,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瑄瑄没有回答。

2004年的时候,我只有12岁,还在上小学。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然后它就成为我的一部宝藏片,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就会看一遍。

最爱的片段是海报上,瑄瑄拉着阿磊走在高架铁道上,恐高的阿磊盯着瑄瑄向前走,瑄瑄问“哎,你为什么老是盯着我”,“是你让我看你的啊”阿磊笑道。

五月的微风从铁道那边吹来,带着春日的绿色,吹拂着少年和少女的脸庞,一种微妙又美好的情愫在蔓延,那是青春的样子。

所以说,即使豆瓣只有四万多人看过,评分只有6.7分,那也没关系。

因为它是专属于少数人的宝盒,宝盒里有刘亦菲和陈柏霖最青涩又美好的样子,还有阿信出镜的温柔。

没错,它也是我第一次认识五月天,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里,听五月天的歌,看阿信的微博,搜集他们的消息已经慢慢融入我的生活,去看了五月天现场,沉溺在阿信的温柔里,很庆幸以这样一部电影开始与五月天的缘分。

电影里面最感动的一段,从没见过的爷爷为了瑄瑄到台北看五月天的现场,一群青春活力的五迷中有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阿信远远的向爷爷用手势表达敬意。

围绕瑄瑄三代人的故事其实将整部电影的基调变得更加厚重和沉淀,因为年少 时的爱情虽然美好,但是少不了给人一种轻飘飘又无足轻重的感觉。

而跨越了大陆与台湾,连接其祖孙三代的故事让我们得以在电影中思考更多,两岸关系从来都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即使十多年过去后的现在,在网络上发表一段关于两岸关系的言论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论。

但是这部电影中,我们却能从瑄瑄的爷爷出现的几个片段中,感受到那段历史对个人命运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能够从阿磊和瑄瑄的彼此喜欢中看到了超越ZZ之外,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那,青春里面曾经出现过的那个少年,你,还会不会打给我啊?

《五月之恋》短评

虚构的60天,比不上真实的第一天。 《时光机》。

5分钟前
  • brucerain
  • 力荐

索菲亚大教堂和台北小巨蛋,流行音乐和京剧,根本是不搭杠的青春。

6分钟前
  • 安狄
  • 还行

喜欢清纯的刘亦菲,加一颗星

7分钟前
  • 贪贪
  • 推荐

真的好无聊好无聊阿。。。。冲着刘亦菲的侧脸去的。。。

12分钟前
  • ◾️Shea
  • 较差

神仙姐姐带的眼睛真的好土啊!男主造型也土。

13分钟前
  • ╯^╰
  • 很差

不喜欢刘小姐。但太喜欢五月天和berlin。

15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看不懂豆瓣的评分……淡淡的青春和乡愁 很好看

17分钟前
  • 施瓦辛可
  • 推荐

完全没有印象的片子...

18分钟前
  • 斑马 平安是福
  • 较差

节奏慢,淡淡的基调。很可爱很喜欢的故事~

20分钟前
  • 一只盐
  • 力荐

看一半看不下去了,刘亦菲的电影大多都好烂啊。越来越觉得刘亦菲离开电影圈是对的,好的电视剧远远好过那些烂片。

23分钟前
  • 两眼空空
  • 较差

因为 演员 去 看 然后 没有 多深的 印象 大概 唯一 能想到的 就是 刘亦菲 有 用过的 一个 白色的 耳机

28分钟前
  • <A>
  • 还行

这个简直不要太青春靓丽了啊!陈柏霖那个鸟窝一样的头发真是笑死,他好像跟景甜拍了火王啊,也想看那个!

32分钟前
  • 力荐

亦菲很美,角色很纯,电影很商业...2005

34分钟前
  • llao
  • 较差

最感动的一处是年迈的爷爷去书店买来送给萱萱的书,去拥挤的五月天演唱会现场。看到在人群中的爷爷,阿信关切的望着他。爷爷写好书签夹在书里,然后舒心的笑了,这是不是就是阿信唱出的最重要的小事呢。

37分钟前
  • 有有
  • 还行

刘亦菲少女时期的颜简直惊为天人,陈柏霖也是一个能驾驭爆炸头的男人。火车、隧道、傲娇少女拉着恐高少年在废弃的铁路上慢慢走,喜欢这个画面。

41分钟前
  • 日向
  • 力荐

剧情平淡,索然无味,也就看看颜,好在男女主那时候都很年轻

43分钟前
  • telula
  • 很差

海峡两岸和平友好文化交流风光片是吧。。。此外,哦,对,陈柏霖还是一样的美好,穿个军大衣戴个狗皮帽子都还是那么好看啊,真发指%>_<%

44分钟前
  • 木木月@blancos
  • 还行

看到最近这片子好像还挺火就去看了一下,刘亦菲演这片的时候应该年龄不大,但是这片子我觉得可以排她电影作品里的前几,两位主演颜值不用说,演的也都很清新,很自然,片子的立意很好然后文艺气息很浓,画面也很美,我本身就很喜欢看文艺片,然后这个片子看似是在讲两个年轻人的故事,实则以小见大在讲两岸,真的很棒,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很多作品都喜欢通过一些苦大仇深的表达来传达一个宏大的主旨,但是这个就是讲两代人的故事,年轻人追星恋爱什么的一些很小很普遍很简单的事情,感觉是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娓娓道来,但是就能让观看者意会到这样一个很大的主旨,还蛮绝。而且这个片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是放到现在看也是完全不过时,感觉如果现在上映口碑也会很不错。

46分钟前
  • miomio
  • 力荐

时隔多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五月雪。什么时候,一起去看五月的雪吧?

50分钟前
  • Finch
  • 力荐

我没记错的话,这部片子是在家里小小的电影院,和高中时代的男朋友一起去看的。

55分钟前
  • Leprintemps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