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看宫崎骏新海诚风格的动漫电影,画面描绘和生活细节刻画真的蛮吸引我的,这是喜欢看动漫的原因。
《天气之子》一幕害,剧情是实在一言难尽,看完甚至想心里mmp。
最近几个月看的几部动漫电影里,感觉感情刻画以及故事格局以及人物饱满在笔者心中大概从高到低是《你好世界》《企鹅公路》,然后是架构框得太大的《天气之子》,然后是这个变猫的故事,说实话一开始还蛮期待的,而且变猫的设定也不错。
①
《你好世界》《你好世界》里感情刻画细腻,并且情节推动紧凑,剧情世界架构很大并在最后一刻填满并实现反转。
《你好世界》②
《天气之子》《天气之子》着实把世界架构框太大而剧情里没讲好,主角感情推进也是略微生硬③
《企鹅公路》《企鹅公路》里的情感刻画是真的很细腻动人,也把一个夏天的回忆气息弥漫在了观众心里。
《企鹅公路》(接上文影评)看了《想哭的我戴上了猫面具》以后我想哭了。
女主的角色设定我觉得还行,性格设定在大大咧咧来隐藏内心的痛苦也很不错,主要是为了表达“要敢于说出内心”的主旨吧,可前十来分钟已经讲完了啊。
女主变猫时已经把自己对男主的喜爱在白天都表现出来了,以至于让笔者感觉这感情设定太过单薄甚至是幼稚,类似于青春期小打小闹的意思。
因为最后女主对男主说出来的东西,都是她前面对男主说过的,没啥深刻的东西也没啥升华。
最后男主所告白的,说一直以来是女主陪着他让他感到了爱啥的,实在苍白无力,生硬地表现出一个强扭瓜还扭甜它的青春爱情故事。
剧情单薄一回事,重点是似喜剧却不好笑,变猫的互动实在尬,女主动不动就旁白里告白实在让人想快进。
以及最后的打斗,害变猫的设定真的很好,可影片却把这个设定拿来只用在女主去陪男主过家常,展开的话会更精彩吧。
而且神树的情节也是同样的问题,简直就是拉出千与千寻的设定简化了就用了,神树为啥会觉醒以及觉醒了会怎样完全丢给观众脑补(=_=)主旨大概是表达要敢于表述内心,纵使大大咧咧的人也有痛苦的一面。
问题是前十分钟就看出来了,一个小时内剧情没有任何升华。
不过最后的旁白表述,女主想对“自私”的亲父母以及继母说出心里话还算升华了。
整个剧情情节推进生硬,女主当猫与不当以及黄豆米归还面具的各个心理变化看得莫名其妙。
与其说强扭瓜还扭甜了,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过于单一,分明都是被动养成的。
以及女主父亲包养女学生等,单薄又肤浅,人物形象平面。
不说了,网飞还是好好拍剧吧别整投资商业水片~
面具戴久了 再想拨下来 就得有血肉模糊的代价吧 每个人都要很多面 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 大部分的人都以自己的假面示人 因为 身边的人更接受那一面 对于心上人 当然也要伪装成他更接受的那一面 相反的 我们隐藏越久的 越没办法轻易示人 害怕露出那些别人会抗拒 甚至厌恶的真实的自己 让生活毁灭 让心上人讨厌 可是生活啊 还是得自己先接受自己 若是连自己都接受不了 又怎么会有让别人接受的底气 纸是包不住火的 要先和自己和解 再试着慢慢对眼前的有缘人展露心声 倘若有幸 眼前人是对的人 那就皆大欢喜 若是眼前人无法接受 那也不用委曲求全 生活啊 忍一时那是自欺欺人 忍一辈子那当是难能可贵呀 🐈恰恰是 我们羡慕他人的反照 傻傻的我们 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甜头 却也无法接受别人的苦 大多数人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 却往往忽视 自己所拥有的 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关于重组家庭,关于他人意志。
“放着我别管就好了,我也有自己的自由嘛”“搞什么,还再婚?
你们一开始就知道会伤害到我的吧?
但我还是努力接受了,尝试和你们安稳的生活啊,可是,你却让我不要强颜欢笑,你还想怎么强迫我啊?
”“我妈妈也是,明明就丢下我离开了,现在还说想和我一起生活”。
小孩子的心灵都是无比敏感且脆弱的,无限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罗琦琦也是。
在被冷落、被忽视、被抛弃、被转手之后,已经学会了不再对温暖和关注有所期待和渴望,甚至于会不自在会不知所措会害怕惶恐面对他人的亲密接触与热情关怀,他们已经在内心有了自己的小世界,独立平行又安好美丽的小世界。
他们已经失去了与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的正常交往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所以,孩子的成长与关系的塑造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覆水难收的过程,伤害了便有裂痕,难以补全。
很多时候,角色都很重要,后来者即便满怀善意,也总难完美收场,最好的不过只是维持表面的平衡、让时间给大家机会适应而已。
关于人生,关于生活。
“只有你真正想过人的生活,才能戴上面具”“她看不见生活中未来的美好,所以戴不上面具”。
一切源于心,心中有向往有期待有信心,对亲人朋友充满信任依赖,才能以更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态度生活,更好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努力迈过人生的坎坷障碍;才能更加坦荡无畏的迎难而上,因为心中知道亲朋好友永远默默站在身后支持守护着自己。
而经历了多次抛弃、背叛的人,心中充满对人生对自己对他人的不信任,对世界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更容易在困难面前弯下颈项。
关于爱情。
“——我想要见证你的另一面,不止是你的笑容,还有你生气的样子、任性的样子——让你看到那样,你不会讨厌我吗?
——然后我想对变回人类的你认真的说出喜欢,接着再看看你的笑容”“才不是羞耻,只是不愿意发自内心的心意被人嘲笑”。
每当这时候,总会想起《心灵捕手》里教授的心灵鸡汤,人无完人,而正是那些不完美,组成了我们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组成了爱情生活中最难以磨灭、最美好的部分。
爱一个人,就应该爱其全部。
并且,有时候不完美就像一面投名状,对方所暴露的不完美只会让自己的心落在实处,更加真切近距离的感受到彼此。
我们都是人,不是神。
过于完美的东西,总让人觉得背后隐藏着更大的不完美或者一切都是假的。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也许就像哥哥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不完美也是相对的,任性可以是不完美,也可以是可爱。
喜欢看日本动画的同学应该都入过“冈妈”冈田麿里作品的坑。
她担任编剧的经典作品有不少,《未闻花名》《龙与虎》《放浪男孩》《花开伊吕波》……
冈妈的作品大多情感细腻,或治愈或虐心,引人共鸣。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未闻花名》,简直就是催泪炮弹。
面码消失的画面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一首ED就能哭倒万千少女,收割了无数眼泪。
最近,冈妈又带着她的全新催泪力作来了。
这部作品却有点“不一样”——《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由日本著名导演佐藤顺一和柴山智隆联合执导,冈田麿里担任编剧。
这部电影原来是打算登陆院线的,定档6月5日,但是疫情影响最后改为线上首映,在Netflix和国内视频平台同步播出。
虽然没能如期顺利登陆院线可惜了点,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第一时间看到了冈妈的新作。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和冈妈以往的作品,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熟悉冈妈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她的作品中很少天马行空的设定。
既没有奇幻的魔法,也没有酷炫的高科技,一般都是乡间懵懂的少男少女故事,风格细腻温柔。
不过《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的设定却有点新奇,讲述了一个少女变成猫的故事。
女主笹木美代,是一名初中生。
因为性格大大咧咧,常常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让周围的人理解无能,所以女主又有一个绰号叫“无限”。
意思是:蜜汁操作无限多的神奇女子。
女主暗恋着同班的男主日之出,只要男主一出现,视线内的其他人都一律变成稻草人。
两人上学路上碰到,女主叫日之出等她。
日之出表示不想等,一个人冷漠地走了。
女主还在原地YY:“真是性感死了,你听见了吗?
他说我‘等不了了’,暗示性太强了啦!
”
并且自动脑补出了两个人的许多粉红场合。
少女,你想真多……甚至还强行骚乱男主,要用手机录下他的声音,当做睡前小曲目:“让我用我手机录下你的声音,我会在睡前听,一定可以做个美梦!
”
总而言之,就是痴女一枚,穷追猛打,如同甩不掉的狗皮膏药。
男主心里有苦说不出,刚开始还会表示抗拒,最后心累到把女主直接当成空气,无视了。
两人的关系始终一个追,一个跑,无法贴近。
但在一次机缘巧合后,女主意外得到了一副神奇的面具,这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只要戴上这个猫咪面具的人,就可以变成猫的形态。
因此,自从从得到面具后,女主每天放学后都要变成猫往男主家里跑。
蹭裤腿、求撸、求喂饭、求抱抱。
正大光明地黏在男主身边,做一些不可言说的事情。
完全就是舔狗变成舔猫。
男主呢,也是妥妥的猫奴。
小猫一天不来就浑身不自在,不仅给它取了个小名,还总是亲自下厨为它做特制猫粮。
特别爱吸猫,给小猫检查蜜汁地方伤口的时候让女主瞬间耻度爆表(///)。
变成猫接近自己暗恋的男生,这个应该是每个追星女孩的脑洞了。
简直太美好!
这个变身喵咪也是十分萌总体上来说,影片中的奇幻设定其实比较像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中是女主千寻误入神灵世界。
差点回不来现实,最后在白龙的帮助下重返现实。
而在《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中则是女主误入猫的世界。
面临将永远成为猫的危险,在男主的帮助下度过难关。
可以看出来这部分内容两部作品还是比较相似的。
不过《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的设定虽然比较具有奇幻色彩,看似和冈妈以往的作品不太一样。
其实本质上,讲的还是很有冈妈风格的治愈故事。
少女的细腻心思,在这部影片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的家是离异家庭,小学时父母离婚,她跟着父亲离开,不久后父亲就再婚了。
在霓虹国常常出现校园霸凌事件,特别是这种离异家庭的小孩,很容易受到排斥。
女主就是其中之一,在学校被同学孤立,嘲讽。
再加上父母离异带给她的冲击,让她封闭起了自己的内心。
尽管表现总是大大咧咧,但实际上每天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之所以想变成猫也是因为潜意思里对现实的逃避。
在对后妈发火的那幕里,少年时期的种种偏激、别扭,受过伤后对世界产生的敌意统统表现了出来。
虽然这幕她真的很不可爱,但所谓少年不就是这样吗?
不成熟又冲动,像带刺的刺猬一样。
而当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给男主想要表明心迹,并且鼓励陷入失落的男主时,这封信却被同班的同学抢去,还当场念了出来。
女主的羞愧、无措、愤怒都让人动容,最后对着欺负她的人倔强地吼出:“不要轻视我的感情!
”真的令人又佩服她的坦然,又很心疼,太泪目了。
这次在影片中对女主的情感之所以能有如此细腻的拿捏,和冈妈的经历分不开关系。
冈妈3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也是成长在离异家庭,因为从小就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入小学后就一直被欺负。
之前的《花开伊吕波》《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中冈妈都写到了自己过往的经历,这次在新片中的女主身上依然带有冈妈的缩影。
这种将自我经历融入创作中的手法是比较容易引起共鸣的,很多情绪上的刻画都比较到位,十分细腻,能触动观众的内心。
但这部影片同样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影片的剧本比较浅。
只是套用了一个少女变猫咪的奇幻设定,讨论一些老生常谈的离异家庭儿童问题,但剧本并没有什么大突破,走向基本可以预测得到。
其次,结尾也太乏味无力。
前半部分的日式小情小爱还比较细腻,能让人触动。
后半部分男主为了拯救即将永远变成猫的女主,冒着危险奋不顾身地闯进了猫的世界。
两个人一片你为我、我为你的郎情妾意和中二,完全就是煽情得太用力了,反倒让人尴尬。
大团圆的结局也十分乏味,套路化很明显。
总而言之,《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还是一部经典的日式纯爱动画,有令人触动的场面,但也难免中二和落俗桥段。
尽管如此,影片中那些关于猫猫的那些场景还是值得一看。
简直就是云吸猫必备,相信就算猛男们看到都能瞬间被萌化
青石电影编辑部|Leslie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主题曲:ヨルシカ-花に亡霊
花に亡霊8.1ヨルシカ / 2020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永远变成猫,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在《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这部动画电影里,女主角美代(无限)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现实中,她喜欢的男生日之向对待她的态度比较冷淡,甚至有一种故意的躲避感但通过戴上猫面具,她可以转化成猫,然后以猫的形态去见自己喜欢的那个男生,并对这份甜蜜欲罢不能
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无限把自己就是猫的事实告诉给了日之向,那么日之向会怎么对待她呢?
他会厌恶猫太郎吗?
还是说会更喜欢现实中的无限呢?
01关于无限这部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非常立体和饱满在别人面前,无限一直以笑容现身,并被日之向羡慕“能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口”
其实不然,她也经历了许多痛苦,幼年时母亲的抛弃,父亲再婚等等都给她留下了许多精神创伤,所以不难理解她为何如此痴迷于日之向,因为这或许就是她心目中唯一的精神支柱了
尽管无限一直被日之向认为是坦率,但其实自己和日之向一样 都无法说出真实的想法,害怕自己会被讨厌,难以将自己就是太郎的真相说出口
02无限的选择作为人的我们,其实有无数张面具,在面对不同人时我们会戴上不同的面具,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的本来面貌人的世界如此复杂,有如此多的烦恼,想要逃离想要舍弃而做一只猫就简单多了,没有什么烦恼,还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干脆就做一只猫吧,就没有人那么多的忧虑了”因而在承受了日之向的拒绝与家庭压力双重打击下,无限萌生了舍弃人的身份做一只猫的想法她原本以为变成猫之后就能甩下所有的烦恼,再幸福地依偎在日之向的怀里
黄豆粉也是,为了给薰阿姨永远的幸福,而变为了人结果她们都错了,当无限消失后,家人、朋友、心爱的人都焦急不已而当无限再次出现,而黄豆粉消失不见时,薰阿姨也只能强颜欢笑,这时黄豆粉才醒悟薰最惦记的还是身为猫的自己
在故事的后半段,无限来到了猫岛,并了解到所有来到猫岛选择变成猫的人都是为了逃避某种事物但无限不是,她还有自己喜欢的人,还有想要传达的心意,还有要回应的情感但也正是只有在失去了人的身份后,才知道还有那么多话没有说出口,还有那么多情感没有认真对待,才懂得珍惜身为人的自己
03总结其实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原本的自己。
纵使我们有多重角色,也只有原本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只有原本的自己才是最让人牵挂的而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在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时,你会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无限用行动给出了答案:面对生活的挑战,不要逃避,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咬牙迎面而上,只有这样你才能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依然热爱生活
碎碎念其实最早是因为夜鹿才知道这部作品的hhhh,歌太好听!
以及这部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好细腻!!
青春期的少女吃到喜欢的人做的芋头回家后兴奋踢腿这个太真实www对角色的塑造很棒很立体,心疼又欣赏背景太好看了,联想到了新海诚(壁纸狂魔)的作品hhhh
片尾好可爱!
感觉大家有所成长呢wwww没想到最后片尾还有糖hhhhh请大家务必看完!!
谢谢你的观看(✿ ̄︶ ̄)︿
《无限》跟《隐秘的角落》一样,是一个发生在炎热夏天的故事。
带着创伤成长的少女/少男在明晃晃的夏日阳光下,过着隐秘的内心生活。
他们的人生仿佛一盘录像带,向阳的A面明朗,避光的B面阴郁。
与《隐秘的角落》不同的是,《无限》用动漫的形式,给粗粝而残酷的现实问题覆上了一层柔光滤镜,用“少女为爱化身为猫”的萌系外壳,隐藏了一个“创伤少女不想当人”的暗黑故事核。
如果说《隐秘》中的朝阳/东升是互为镜像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明晃晃的杀人狂,《无限》中的美代/虎斑猫妖就是“一体两面”的照妖镜,是暗戳戳的诛心魔。
下面我就截取《无限》中三个片段,结合日本特有的妖怪文化,聊聊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1.夏日祭的驱魔烟火,反而定格了小美代的心魔夏日祭,是日本的传统庆典,通常在7月至8月举行,人们穿上和服,吃小吃,捞金鱼,赏烟火,相当于我们的夏季夜市。
跟着妈妈逛夜市,是孩子们开心而满足的时刻吧,抛弃过小美代的妈妈,却在这样的美好时刻给了女儿又一次重击。
美代的妈妈在美代很小的时候就走了,爸爸有了新的爱人薰阿姨。
虽然薰阿姨努力示好,爸爸也对女儿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可小美代还是关闭了心门,开始学习用礼貌乐观的态度去掩饰内心的苦恼和日益增长的愤怒。
其实在这个夏日祭,小美代的心门还是留着缝儿的,假如她妈妈能别那么自私的话。
可惜,就像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朱晶晶的母亲王瑶一样,美代的妈妈也是一个不懂如何正确爱孩子的、而把孩子当成实现某种目的那种大人。
在电影中的夏日祭夜晚,小美代捞着小金鱼,听见妈妈对她说:“你爸爸跟她结婚了吗?
没有吧?我现在后悔了,想回家,你去跟他说说,让她走。
”
这样的妈妈,没有问一句美代现在过得好不好的妈妈,在小美代心上又重重戳了一刀,她扔下小鱼网,说:”你们大人真是太自私了!
“记得吗?
这熟悉的台词,朱朝阳也对周春红说过。
美代愤恨地甩开妈妈走了,走上一条僻静无人的小路,嘴里恨恨地说,“希望世界现在立刻就毁灭,全部都毁灭。
”
黑暗的念头,会触发来自黑暗的回响。
在美代起心动念的时候,路边的“御神灯”(驱妖除魔的灯),变成了“猫灯”,美代来到了猫妖的地界,相当于希腊神话中踏入冥河的少女。
胖大的虎斑猫妖,狞笑着向这个受伤太重而导致厌世的小女孩,兜售神奇的猫形面具——只要戴上它,就可以化身为猫,交出人类的灵魂。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属于黑暗的交易,却因为“小猫咪”的可爱属性,而显得像个随机的游戏。
更令人心惊的是,美代后来跟朋友说起这天的经历,却是完全失真的。
在她的讲述中,这一天是她跟日之出的“定情日”,他们在烟火的绚烂中亲密相依,美代还轻轻吻了日之出。
伊坂幸太郎曾说:“烟火带来的那种原始的畅快感,洗涤了在场所有人的疲惫与各种无意义的执着,让每个人都回到了最天真无邪的孩提时代。
”
这意味着,美代从出卖灵魂的那天起,就将自己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日之出身上,即便化身成动物,也要得到跟他在一起的机会。
夏日祭的烟火,将美代内心的黑暗变化,定格成梦幻甜蜜的一吻,从妈妈那里求而不得的爱,已经转移到日之出身上。
少女美代,正式进入了危险的“神游”阶段。
2.青春期的三次“跳楼”,背后是“九命猫妖”的文化原型日本的妖怪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大学里甚至专门开设”妖怪学“,一本《日本妖怪大全》也冲出日本走向世界,在中国也有不错的销量。
在形形色色的妖怪中,猫妖又是日本妖怪文化的重要分支,猫的形象席卷日本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门类。
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透过猫的眼睛透视人类,最近火遍全网的伊能女士,年轻时尝过一首《我是猫》,其中便有这样的歌词:“如果你厌倦去做个人类,不如跟我们做猫”。
几百年来,日本人始终认为猫具有神秘的力量,它们眯着眼睛洞悉人心的样子,在《无限》中既是虎斑,也是黄豆粉,让人产生一种”成了精“的畏惧感。
九命猫妖,在日本传说中是可以幻化成人的,甚至由此衍生出”化猫节“,专门祭拜猫妖,后来成了cosplay爱好者的节日。
人和猫妖的界限消融,在日本文化中是有清晰路径存在的。
在《无限》中,戴上面具化身为猫的美代从阳台上轻盈一跃的样子,让我后背发凉,无论那只小白猫多可爱,我还是被牢牢地困在”少女跳楼“这个意象中无法自拔。
尤其是第二次跳楼,发生在美代学校的楼顶。
美代听见楼下两个男生在说日之出坏话,就立即奋不顾身地从楼顶一跃而下,朝男生扑去,穿过树丛,两条小腿被树枝刮得血迹斑斑。
这一跃,是人形的一跃,因此更让我心惊肉跳。
初二的美代正是13、4岁的年纪,打开各种媒体,这个年纪跳楼的青少年数量不算少,而《无限》中这样的情节设定,会不会也像前段时间曝出的某位大陆儿童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宣扬“从楼顶一跃而下是多么自由多么美”那样,给青春期少年带来某种危险的误导呢?
尤其是,跳楼受伤的美代,还因此引起了日之出的特别关注,让少女心里甜丝丝的,这是不是也有可能让身处暗恋中的少女,为了引起对方关注而伤害自己?
美代的第三次跳楼,是决绝地离家出走那一跃。
因为日之出说讨厌她,她便再次化成猫形一跃而下。
这次,她在虎斑猫妖的带领下,朝着彻底出卖灵魂的方向继续前进。
3.人猫互化,爱是连接光明与黑暗的唯一通道《无限》中,梦幻般的猫树岛上,聚集着一大批化身为猫的“厌人者”。
他们受过各种伤,做够了人,他们冷眼旁观,他们牢骚满腹,看似超然物外,实则落寞悲哀,是一群实打实的“loser”。
这个地方全然黑暗,“太阳从不升起”。
这里虽然让美代感到不适,却也同时令她感到某种亲切感,归属感。
正当她准备做出最后的决定时,听到了赶来寻找她的日之出的声音。
此时,日之出手掌和小臂已经变成了毛茸茸的猫爪,看似萌萌哒,细想很可怕。
猫在日本的多神宗教中扮演着“跨界”的角色。
日本作家赤濑川原平在《猫的宇宙》中说,“人总以为失去了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还有狗还有鸟还有鱼还有蛇还有牛还有猪。
但人忘记的一点是:人原本是猫的本体,或猫的本体是人。
”
而寿数将近、洞悉美代秘密的黄豆粉,为了能永远陪在主人薰阿姨身边,竟然趁机幻化成美代的样子,试图取代她的人生。
这又是一个看似充满爱,实则黑暗惊人的设定:美代是通过黄豆粉与虎斑猫妖之间的灵魂交易,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打开心防拥抱生活,重新作为一个人类少女而生活。
在我看来,《无限》并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样平顺阳光,那样“轻甜治愈”。
它的厉害之处藏在夏季、撸猫、纯爱、少女心等“可可爱爱”的泡泡中,等待观众去戳破泡泡,碰触到青春期少年少女脆弱而容易滑向黑暗的内心,碰触到“爱无能”的、自私的大人们的心,让父母和孩子们不必通过任何黑暗的方式,彼此可以在阳光之下亲密拥抱,真正地沟通和交流。
这电影真不咋地,故事线也比较老套都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剧情。
我看着是不咋地你们看这好那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没出时还挺期待看完之后太差了,我感觉这电影太幼稚了没有什么营养,这电影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也不可能有出奇的票房才选择在网络播放同步上映。
没什么好看的你们看不看取决于你们自己,这电影还没上映就被捧得高上映之后自然会经历摔得惨。
可能 长大之后再看 就会觉得“怎么年轻人都这个样子”之类的 但是 昨晚看完之后 我却一直无法入睡 因为电影里的ムゲ(無限) 太像我了一直无法敞开心扉 一直无法说出心里一直想说的话 不让自己信任别人 也不让自己去喜欢别人 不想去了解更多 想着“这个世界干脆毁灭了算了”之类的东西 却不知道其实身边还有人 一直还关心着我 还爱着我一直以来的提心吊胆 是为了让自己不再被算计一直以来的笑颜 是为了掩盖心中接近绝望的痛苦一直以来的无所谓 是为了不让自己身边的人也受到伤害 受到由我带来的伤害想着 要是自己变成一只猫就好了 “无忧无虑 每天有人爱 开开心心的” 但是这样的话 心里的话就永远无法说出口了啊然而变成了猫之后 也终将会发现 用自己所舍弃的东西所换来的那所谓的快乐 也没有那么快乐罢了所以会试着再重新拾回希望吧 重新建立起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让自己能够h有力气活下去所以会重新开始试着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好一点吧所以会重新开始试着 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吧今天天气真好啊
题材非常新颖的动画片、爱的真挚、青春的美好,都让人意犹未尽。
女孩美代认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对家庭不满,对学校生活不满,各种失去信心的她,偶然的一次机会,获得了一个能使她化身成猫的面具。
因为变身成猫,受到了温柔的对待,她爱上了这个男孩,她同班的日之出。
她疯狂的去追求这个男孩子,却被同学们嘲笑。
她晚上又变身成猫,陪伴男孩。
男孩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美代就想通过自己让男孩拥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快乐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里,男孩被猫和美代的个人魅力所打动,也曾暗自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美代因为表白的变故,想着成为猫有多好,于是她变不回人了,渐渐也听不懂人的话语。
她害怕,她要寻找出路。
但是她的个人力量让她无能为力。
而日之出知道了这一切后,奋不顾身的去猫的世界寻找美代。
爱的力量总是让双方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当再次化身为人之后的美代,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重要。
身边爱的人都挂念她,都对她善良友爱,她的家庭,她的闺蜜,她的日之出,这一切,都让她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当你被困在一个窘境的时候,你也许无法自拔,也许无法看清周遭的一切。
总认为谁人都不关心你,你的世界黯淡无光。
但是当你跳出这个无法发光的圈子,你会发现,身边有义无反顾不求回报爱着你的父母,有用尽一生对你忠诚、陪伴你的宠物,有你朝夕相处的朋友,有会陪伴你左右对你好的爱人。
爱让世界让内心都会变得柔软,当你心中有爱,这世间的一切才更加有爱。
1星给剧本的创意,1星给动画的风景画风笹木美代。
无限。
太郎(猫形态):中二叛逆少女恋爱脑,蠢萌无下限日之出贤人:理性的伪傲娇白甜少年猫面具店主:弱鸡小恶魔,只能欺负小孩深濑赖子:自卑的闺蜜伊佐美正道:理智且正直的少年坂口智也:喜欢恶作剧,调皮,不顾别人感受的少年水谷熏:很努力做一个合格后妈的典型日本女性笹木洋治:比较关心孩子的父亲斎藤美纪:泼辣脾气的日本女性黄豆酱:一只离经叛道的猫主子无限出场的中二行为,让我对这不动画的期待直接没了,到现在犹记得动画的PV,一个少女从高处摔落变成一只猫咪,轻巧落地。
这个画面让我对人变成猫充满了期待,可在无限闭锁自己的心门,只对自己所幻想的理想对象各种尬撩让我失望透顶。
因为父亲的再结合而叛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无限甚至一度觉得做人好累?!
被猫店主一阵恶魔般的蛊惑,居然就褪去了人的身份。
这波操作真的是让我惊呆了。
对人物无好感,对剧本的铺垫无好感,当时看声之形都没这么反感,可能是因为他的剧本相对来说人物构造的比较成熟吧。
让后一顿戏剧性的追逐和场外援助,男女主两个人就挽回了一切,找回了自己人类的身份。
坂口和黄豆酱在中间承上启下的带动了剧情,坂口就像所有人学生时代的调皮捣蛋鬼一样,做事不经脑子,喜欢发掘人家的隐私以作自己的快乐资粮。
黄豆酱好好的猫主子不做,居然想以熏女儿的身份陪伴着她,只是因为猫的寿命不够用,猫主子的品格呢?
居然想去做铲屎官的女儿?
不是合格的猫主子啊。
也许是电影限制了剧本的发挥吧,很好的创意却打的一手烂牌,也就不和别的大作去做对比了。
最后啊,只想告诉大家,告诉自己,好好爱着身边关心你,爱护你的人吧,也许不用你去理解他们,但是请尊重他们,他们是爱你的,只是可能用了你不喜欢的方式,用错了方法,往往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经历了才学会理解。
观影前:冈妈编剧,催泪预警→观影中:什么嘛这么傻白甜不符合逻辑太弱了→呃或许初中生就是这个样子很真实啊→很好我开始胃痛了→观影后:冈妈制药,稳
就没有一个人设是有吸引力的好吗!比前两天看的知晓天空之蓝还差(既然那个给了三星这个就只好两星了)。
除了女性线之外都很糟糕,冈田麿里不合适做这样的故事(。然而她又合适什么呢?)
明明就是太阳,却像月亮一样对我说谎。
少女想要变得无忧无虑,于是向一只巨猫购买了猫面具,白天做人,晚上做猫,一心想要接近班上的“男神”同学;后来因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被同学讨厌和家里人责骂,于是再次交易放弃了做人的机会,之后才发现家人四处寻找失踪的自己,原来还是不乏有人在关心自己,当她再找到巨猫想赎回人面具,却被拒绝,最后同学在多猫的帮助下与巨猫战斗,少女恢复人身,与同学相互表白心意,成功相恋。
青春的烦恼,大概就是如何“长大”吧。°(°¯᷄◠¯᷅°)°。
还可以
剧情设定很有意思
好慢的節奏
长大后才明白,如果童年的时候有一个这么闹腾和开朗的盆友在身边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故事还行,如果多一点猫星的剧情就好了噗(对我只是想纯吸猫你有什么意见吗),另外,里面的曲子都很好听啊~
三星半,非常纯正的日式奇幻青春片,画面养眼,音乐好听,每年夏天都有这么几部。冈妈这次居然不虐了?故事其实非常吉卜力啊。只不过角色都刻画得比较一般,不够让人喜欢。
二星半陪表妹看的,开头有几分钟没看。刚开始还行,越往后剧情越脑残。部分人物、场景画风不错,很不喜欢电脑模型或现实场景加了些效果后的场景。
虽然女主感觉很中二,但人猫角色变换,各种丰富的内心戏和和贴近现实的矛盾冲突,刻画得很到位。作为爱猫人士,挺喜欢这样的设定。另外画风和音乐也是相当不错,非常值得一看。
哎……现在的霓虹动画电影太多宫崎骏老爷子的奇幻故事及人物设定+新海诚的唯美画风及纯爱走向无聊啊无聊
设定好温暖!日本电影总那么严肃,动漫却充满活力呀!
「因为他喜欢猫所以就做猫好了」以及「被当众表白很难为情所以就对她人身攻击」这种看上去好像能说得通,但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设定实在是令人充满尴尬。所有人的感情都是「设定」,充满了一种「反正我都能给你说圆了,我都有理由」的塑料感。
好尬
人物长得毫无特色,故事设定挺有趣,又是那种男生喜欢拿女主撒气的桥段。。。
似曾相识的元素+平庸的人设+ "冈妈"拧巴的故事+女主不讨喜的音色,哎呦…
小貓貓太可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