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就在眼前,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发生在民国前后的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王满仓、陈天佑、夏德发三人结为了异姓兄弟,可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又引领着他们走向了不同的未来。
夏德发是个现实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兄弟情也是可以出卖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正义和善良的,因此当他在做对不起兄弟之事时,内心也相当挣扎,但最终利益大于了一切;陈天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聪明、帅气、浪漫,优越的自身条件,让他觉得未来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更无条件地信任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一切;与两位兄长比,王满仓真的很不起眼,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当两位兄长生意越做越大时,他依旧在经营着他的小染布坊,而且不会做生意的他,店铺和作坊还全靠小嫚打理着。
他牢牢记着养母临终前跟他说的话,因为他笨,所以人家坐着时,他要站着,人家站着时,他要走着,人家走着时他要跑着。
因为知道自己笨,他很满足自己所过的生活,因为知道自己笨,每做一件事他都做足功课,决不轻敌。
他还牢牢记着姜老爹跟他说的话,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掉别人对你的不好。
他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遇事冷静地分析原因,他不怨生母对他的抛弃,不怪大哥对他的轻视,他清楚大哥和大嫚背叛天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阴谋,他脚踏实地的处理方式不仅打败了日本人吉村,还挽回了三兄弟的情谊。
他说得对,最终战胜日本人是因为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王满仓兄弟的团结让吉村及其他日本商人倾家荡产,中国人的团结让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除了王满仓兄弟的主线外,青岛往事里还说了另一户人家的故事,那就是刘志远、谷蓝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承志。
这是一个革命家庭,刘志远为辛亥革命而献身,谷蓝接着走刘志远没有走完的解放全中国穷苦人民的道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为此牺牲。
他们的儿子刘承志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也同样在这条道路上倒下了,但是革命的火种已被革命先驱们点燃,陈宏志、夏慧以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去了。
当小嫚和王满仓的孩子的啼哭在黑夜里响起,更预示着革命的队伍中又有了新生力量,中国又有了新的希望。
不起眼的、笨笨的王满仓,就这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青岛往事。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要沉下身来做人、沉下心来做事,王满仓正直而不冲动、低调却又勇敢的人生,告诉人们好高骛远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脚踏实地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看似头脑简单的他才最懂得人生的真谛。
青岛往事是王满仓三兄弟的往事,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往事,细细地品味吧,努力并坚持着,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本来黄渤路人粉,看了这部剧,路人粉转粉,同时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有演技】先放几张图,自行感受下
第25集,得知夏德发背叛天佑,天佑被抓进大牢,并且陈妈被日本人打伤进了医院,坐在医院凳子上望向来道歉的夏德发的眼神,比起同一场景里小嫚儿和小弘志的大哭大闹(当然女人孩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眼神实在能秒到人,镜头扫到渤哥的时候我立马哭出来了,有失望、愤怒、不置信以及怨恨,渤哥一点肢体动作都没有,就给了个眼神。
下一个场景,母子相认,同样没有嚎啕大哭,就对着陈妈默默流眼泪。
比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感人多了。
打败吉村的时候,第一个表情是听到楼上开窗的动静回过神来,下面那个是看到吉村,又立马恢复傻乎乎的样子,就是这个傻乎乎的人,替天佑报了仇,第一次跟日本人的交易大获全胜。
得知承志已必死无疑告诉小嫚儿的时候,对于承志,恐怕是比弘志更亲,红着眼眶死撑的时候简直动容。
小嫚儿难产,在产房里喊满仓,保孩子的时候,渤哥使劲喊【我不要孩子!
我要小嫚儿!
】这一段建议看视频,这大概是傻乎乎的王满仓整部戏里最爆发的一段,就冲这一段,四星给的不冤。
接下来说下这部戏主要的几个败笔。
第一,大嫚儿的性格转变。
大嫚儿第一次登场,是跟着她爹变戏法,看到脏兮兮的王满仓,给了他一个包子,并且阻止小嫚儿向王满仓要钱,之后还为满仓缝补衣服。
超级超级贤惠温婉的形象啊,结果第三集长大了第一个场景就是拜金女形象,要穿洋装,喜欢天佑送的高跟鞋等等。
性格转变也太突兀了,前面毫无铺垫啊。
第二,天佑出狱后的报复+王满仓的老好人形象。
30集一过,剧情就拖沓得要死了,当然前面也拖,但不至于拖成这样,为了把爱国主义加进去,先设计了天佑的无休止报复,这里我有点烦王满仓了(不是烦渤哥,渤哥永远男神),每次出来劝天佑都是要求他联合大哥扳倒日本人和叫他停下来。
天佑报复,情理之中啊,天佑可没看到大哥去找日本人拼命,再说了,大哥当时一咬牙一跺脚帮天佑的话,天佑哪能受这份罪,大哥开始就是只想着自己,才会导致陈妈去世,天佑蹲了六年大牢。
第三,后期太红色。
这里先说一句,感谢编剧没让满仓加入我党,至少还能让我愉快的看下去,但是为什么!
为什么夏慧,弘志都要走这条路呢!
弘志啊,青岛政府小公务员一枚,为毛就被我党吸引了?
这个跟伪装者电视剧一样,明台加入我党的戏份太生硬,被程大妈几句话洗脑,太突兀。
看过山影好些剧,战长沙是抗战里面最好的,因为特别真实,家国这个概念,到后期才被推出来,前期都是小老百姓过自己的生活,不会无端就被洗脑上战场杀敌了。
这个跟这部剧无关,就不说了。
满仓和小嫚儿的感情戏值得一看,推动起来不生硬,但后十集真的能跳就跳,老好人太破坏整体气氛。
除了眼睛里有宇宙的渤哥,其他人演技基本都在线,小人物塑造的也很有个性,比如溥兴大爷,一个保皇抗日的老顽固,再比如吉村和溥绣,虽然很讨厌但是也感谢演员演出了讨厌,大哥的演员横跨所有剧集,性格的变化也拿捏得不错。
还有一直劝俩女儿好好过日子的姜傻子,做人有如此智慧,已属不易。
总体而言,前期值得看,30集以后,就跳着看吧。。
制片人,导演,编剧是三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制片人年龄最大,一直占导演和编剧的便宜,导演和编剧却很忠义,一直帮着制片人。
第一次,制片人坑导演的时候,制片人粉饰一番,导演和编剧二 ,逼一般的原谅了制片人。
第二次,制片人又坑了导演,这次导演家破人亡,老,娘,死了,媳妇让制片人 睡,了,自己破产,蹲了6年大牢,天天挨打不说,还经常被人 爆,菊,花。
编剧虽然比较傻,逼,得知导演他,妈也是他,妈以后,眼看亲哥被害成这样,居然和制片人站在了一起,融洽的度过了六年。
导演被爆了6年菊,花出狱以后,开始复仇,亲弟弟编剧居然帮着制片人对付亲哥导演。
编剧不但让导演原谅制片人,还让导演不要介意制片人,艹,了他老婆。
导演的弟弟,儿子,老丈人,小姨子都劝导演别介意,媳妇大家,艹,,,艹,完媳妇知道错了,害死老,娘也没关系,认个错就可以又开始过幸福生活了。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对着马桶吐了两天,用眼药水洗了一个小时眼睛。
如此三,观,不正的剧集,真是日,了,狗,了,看了这,比,比电视剧。
还有就是黄渤,一直很喜欢你,很挺你,这样的垃圾电视剧也接,脑袋被,门挤了?
虽然身为青岛人,有部分原因为了家乡,但垃圾剧就是垃圾剧,你的作品就代表你的人。
挣点名声不容易,别急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啊。
看到36集了,吐的胃都疼,三个大,傻,逼编剧,导演,制片人,会如何一起玩,3,p,敬请观众期待
接着短评,渤叔的演技没得说,本身形象也很符合王满仓的形象。
但我觉得这个角色的饰演难道排第二,黄渤的完成度必须百分百。
第二要说的是大曼儿,不得不说傅淼演技很好。
从第一次出场时大曼儿的青涩俏皮到结婚后的虚荣到别夏德发勾引后的春心荡漾再到家破人亡的绝望觉悟和入工厂后向贤妻良母的转变。
这些都很考验演员的功底!
在这部剧饰演难度排第三,演员完成度百分百。
第三要说的是姜大叔和翠翠婶子,这两个角色其实比较好演,但是难得的书既然是配角依然演的这么好!
姜大叔的敦厚善良已经饱经沧桑后的睿智与面对儿女不争气的无奈,这些的表现度大家都有目共睹。
婶子的无奈爱子以及被封建思想的压迫不肯妥协,最后却因为母爱迷信鬼神之说向现实低头。
这种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扭曲乡村妇女形象一览无余。
然而在天佑结婚后一直对大曼儿的宽容有展示了她的善良一面。
饰演难度第五,演员完成度百分百。
小曼儿和天佑我想一起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两算是这波主角里面演的比较差的。
首先说说小曼儿,这个角色与演员本身形象还是比较相符的,看过大生活的都知道黄小蕾几乎也是这种形象,可以说演员本身擅长饰演这类角色,再加上外形性格相符!
不过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她真不会演哭戏,几乎每场哭戏都感觉出戏了,不知道是她本身的哭腔就这样还是功底就这样。
天佑出狱后性格转变一点都不明显,相比他行动昭示的性格改变,表情动作上感觉依然不够火候。
饰演难度第四,演员完成度百分之八十五。
夏德发压轴!
必须我发压轴!
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夏德发这个人物,有点经济头脑比较贪财却也很重义气。
看上去似乎可描述的不多,其实这个角色的难点就在这里,钱财与义气的权衡!
'这是现实中很多人都得面临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做到像王满仓那样视金钱如粪土。
我们看年轻的时候的夏德发,比较重义气,但是因满仓笨有点看不起满仓。
再一次分钱的时候起了争执,夏德发要求442,天佑觉得对满仓不公平要求433,在争执一番后夏德发还是向义气妥协了!
然后就是兄弟三发家了,夏德发又对满仓有片偏见了,最后满仓为了兄弟情选择妥协。
从这里开始很多人都觉得夏德发不是人吧,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
接着是夏德发的店面被烧一直找王满仓借钱,这里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夏德发就这样,地痞无赖而已!
渐渐的在遭受了各种人的冷眼之后债东拼西凑也算还清了,还做起了小本买卖。
接着就是日本人来了,夏德发为了钱和吉村合作了。
可以说选择的夏德发刚刚经历了穷困潦倒被人瞧不起,继续挣钱的心理爆发。
但是当发现事情牵扯了天佑就想收手,然而吉村一再威胁,最后为了保护天佑不惜坐牢!
这里其实表明了夏德发虽然看不起满仓但是却特别重视天佑。
接着就是搞银行天佑做期货,这时天佑找到夏德发贷款,夏德发听说和吉村做生意决定支持到底,然后夏德发却小看了吉村也高看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最后在吉村的压迫下在自己的利益和兄弟的利益之间选择了自保,到这里他的形象几乎被做到最坏了,包括我都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了,相信很多人要不就是痛恨夏德发要不就是不明觉厉!
最后就是天佑除了夏德发各种赎罪以及爱女之情,可以说'这个人物完成的非常好,实实在在完完全全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饰演难度第一,演员完成度百分百!
写出这样的标题,多半会被吐槽,冠以“标题”党,然后一言吐之。
但在我心中,黄渤的这部电视剧,却妥妥的可以担当起以上两个断句:“最不出名的作品”;“必看的年代经典大剧”!
它便是上映于2015年的《青岛往事》。
【一】:黄渤最不出名的作品(01)两大明星前后坐阵,不火反灭黄渤出生于1974年,成名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但那个时候的黄渤也只是小小配角,真正的大红大紫要等到2009年的《斗牛》,其后的黄渤便如同开了外挂一般,直奔巅峰。
《青岛往事》上映在2015年,那一年的前后,黄渤刚刚拍完《心花路放》,然后转战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同一年上映的电影还有一部票房过10亿的《寻龙诀》。
2015年对于黄渤是忙碌的一年,几条战线同时行进,几乎各个都是业内顶峰,除了这部电视剧。
当所有的媒体焦点都对准了黄渤的电影和综艺,进行大肆宣传时,《青岛往事》反而成了被遗漏的一颗明珠。
而除了黄渤以外,电视剧里的其他演员可以这样定性:实力派颇多,但当红和流量明星却无。
同样那一年的王凯,刚刚在两年前凭借《北平无战事》小有名气,再到2015年《琅琊榜》、《伪装者》接连成为爆款,而《青岛往事》中王凯的戏份相对偏少,只在最后时刻才有了寥寥戏份,从哪个角度都成了王凯最鸡肋的一部作品。
所以两大最该有流量的明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都掩盖了这部电视剧的光芒,时也命也。
同样网上搜索的任意推荐榜单中,属于这二人的经典作品中,基本都不会寻见《青岛往事》的踪迹。
(02)豆瓣打分人数,惨不过万黄渤也好,王凯也罢,他们二人任何一部作品的豆瓣人气基本都是在五万+,而《青岛往事》在豆瓣的热度:参与打分人数只有五千人。
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的热度极其惨淡。
当然7.9的得分,以及47%的四星好评,却是相对比较高的一个得分。
所以虽然热度不够,但是质量却是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下面我们说说:为何它是必看的年度大剧。
【二】:必看的年代经典大剧衡量一部作品,是否适合自己看的标准很简单,直接去看,能否看的下去就是最好的参照,但推荐给所有人,可以参照的便只能是大数据。
作品想要满足所有人的喜好,这一点是奢求,豆瓣评分中4星+5星的合计占比是73%,如果四星代表的是这部电视剧值得一看,那意味着10个人里就有7个人认可这部电视剧。
当然前面说了,由于打分人数偏少,这一数据的参照性并不强。
所以我们从演员和剧情两个层面,具体的去看下这部电视剧的优秀之处。
(01)实力派明星主演黄渤恰恰是山东青岛人,对于黄渤来说演《青岛往事》,有一种回到了自己过去的感觉,剧中人物王满仓的性格,内敛、有些愚钝,这样的人设和黄渤本身的气质很是贴切。
而王满仓身上最大的特点,除了愚笨以外,应该是一种韧劲。
满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别人坐着我站着,别人站着我走着,别人走着我跑着……”天资愚钝就意味着你需要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就,剧中三兄弟一起创造的“德祐聚”,满仓连署名权都没有,其后的生意中,兄弟二人越做越大,满仓却守着一个小小店铺,一守多年……
但他却最终成了三兄弟中,做生意最大的那一个。
这样的经历也和现实中的黄渤颇为相似,黄渤从酒吧驻唱出道,到外形被人诟病,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星,他成功的最大法宝便是王满仓拥有的那股韧劲!
除黄渤以外,剧中的刘向金、穆淼,以及萨日娜、陈逸恒,名气不大,却是个顶个的实力派。
(02)无断点剧情《青岛往事》的剧情简单来说便是:王满仓的一生,从被遗弃的孤儿到成长为率领青岛整个商界对抗侵略者,其中横跨的几十年岁月,便是青岛这个城市的岁月变迁。
而牵涉在这个剧情之中的,是三条感情线:亲情、爱情与友情!
爱情线上:满仓与小嫚、天佑与大馒、夏德发与溥绣三兄弟的爱情故事,基本诠释了爱情里的三大种类:相守一生、恩爱如初的满仓;因爱结缘,磕磕绊绊,差点夭折的是天佑;因利益结合,最终全部失去的是夏德发。
而亲情线上,满仓与天佑的兄弟情,以及满仓和亲生母亲的感情,一个真挚热烈,一个含蓄内敛,萨日娜饰演的满仓母亲,在抛弃孩子时候的那种不舍,一步三回头,再到儿子就在面前,却不敢相认的心碎,以及最后母子说破一切,逝世之前的得偿所愿。
友情线是《青岛往事》的主要剧情线,三兄弟小时候相识,一起打拼天下,到成年以后,理念不合、各奔东西,再到中年以后误会频生,分崩离析,最后和好如初,三位大叔共斗日寇。
上面这三条线,每条都很饱暖,没有任何厚此薄彼,或者说为了营造一条,而淡化另一条的情况存在,三条线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做到了尽可能的极致。
故而从剧情内核到演员演技,《青岛往事》都堪称优秀,值得一看!
(文/影评菌)
片子故事情节很不错哦,时间线推动的也有理有据,有些重要的事件也表现出来了演员的个性明显突出了出来,但是细细品味下来,突然联想到今年的“山东大虾”事件,可不可以理解在为此事件买单的成分呢?
说宰客的老板不地道,但是此片黄渤上演的满仓是不是特别实在,特别诚恳呢?
此外黄渤还是山东青岛人,会不会有一些这方面的因素掺杂在里面呢!
青岛,被德国占领、被日本占领,后来主权回归祖国,片子也演了出来,是不是试图告诉广大国人不要窝里斗,青岛人其实也是很朴实的呢?
导演的用意其实很明显,而且也是成功的挽回了青岛的颜面!
这才是本片最深的用意!
如果要说最深的用意,就是要告诉观众,国人的朴实,历史的厚重是不能丢掉的,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一下拍死一片人!
顶本片!
春节期间看了部历史商战剧,青岛往事。
这部剧是我爸推荐给我和我哥看的,他也没说什么,就是说看了你会感悟到很多人生道理。
这部剧是一个讲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孤儿在养母死后,去青岛找亲母,在当地结拜了两个兄弟并齐手发家致富的故事。
看商战真的挺有意思的,你会觉得有种原来人生那么长,长到足以让你经历慢慢积累财富到一个失败,然后失败又一个翻身的过程,大起大落以后,发现原来不过才中年。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种题材的剧,第一部是鸡毛飞上天。
这两部剧的主角都比较仁厚,算比较正能量吧。
我还挺喜欢看这种剧,赚钱的过程又复杂又精彩,人与人之间关系又真实又微妙。
在旧社会贫穷时人们是怎么挣扎下去的,在社会动荡混乱中人们是怎么寻找商机的,在道德与私欲间人们是怎么做选择的,在这种剧中都能够看得到。
越长大越想听大人说说前人的故事,未来嘛谁知道会怎样,多听听总觉得能够有个大概的认识。
现实的生活总是比电视剧狗血,听大人讲,才会知道人生总是有好多好难做的选择。
有时候有毒辣的眼光看到了商机的是你,放弃它的可能也是你。
也知道有人原本有机会把握自己的人生,却一直在泥潭里深陷不出,就算旁人怎么拉也拉不出来。
也才知道有些人就算亲如手足,有一日也相煎甚急。
看电影,看电视剧,听大人说事情,其实也是在学习,学习怎么做人做事情,学习别人的思维模式,听前人怎么踩坑的然后学会避坑。
其实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很多时候人自然就淡定了。
大人总说小孩子天真,天真有时候就是不去想,不愿意想,知道也不愿意相信,人际关系背后的利害关系。
本来除了父母爱孩子以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际关系就不存在。
小孩子建立在空中阁楼的世界观总是摇摇欲坠,等到真正面临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观有种玻璃裂开的感觉。
今天给大家的一句话是黑格尔的名言,谦虚使人进步,希望大家能够在踩前人的肩膀上前进。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黑格尔
更多影评,精彩英语句子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英文句子图文
该剧不仅仅讲述了第一代青岛移民的创业之路,更是体现了家国情怀。
剧中三兄弟的命运跌宕起伏,最后却能冰释前嫌,为了国家的前途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日本人,这是三个人的觉悟,更体现了危难之际中国人的觉醒,中国人终于能一致抗敌。
该剧也一贯体现了鲁剧题材厚重、方正大气的特质,对得起山影这块金字招牌,堪称经典。
黄渤不愧是影帝,老实巴交也演的出来,但是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火线三兄弟》里霹雳脾气的老三,出生不久就被亲生母亲嫌弃,一路乞讨来到青岛又被拒认,大嫚儿的一心想要过好生活,小嫚儿的泼辣好强,大哥为生活处处算计,天佑仗义聪明伶俐,而翠翠婶子确实是让人心生恨意,大嫚儿要嫁给天佑的时候,她知道大嫚儿心高又贪财,就要把大嫚儿推给满仓,刚开始我以为是她心里惦记这个傻一点的孩子,没想到这个时候她也是偏心,乱世不易,生活不易,可是母爱去哪了?
大嫚儿无疑是大多数观众讨厌的角色,我也讨厌。
越到后来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不想过穷日子就要出卖自己的亲人么?
不想过穷日子就可以违背自己的良心么?
这都不是借口,因为大嫚儿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优越的变化,一般人都会知足的,只能说本性难移。
后边我还没看……
整部剧有两条线。
一条是人物成长线,一条是客观存在的民族矛盾线。
人物成长线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通过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述说着当下的人物成长状态。
又通过不同事件的影响,解释了人物心灵的变化。
难能可贵的是,编剧对于王满仓身边人物群像的刻画同样详细,通过明示与暗示推动人物的性格转变。
民族矛盾线根植于青岛自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的50多年的历史,仍是通过大背景下,个人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解释了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为何众不敌寡。
又通过刻画两代积极探索的青年人的抉择,表现当时中华民族寻求国家前途的曲折艰难。
为一己私利搞绥靖的窝囊和为国捐躯的慷慨激昂,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部剧主次鲜明,没有过渡渲染,自我感动。
对于人物的刻画有理有据,贴近真实,使观众能够在荧屏上看到鲜活的人物形象,沉浸其中。
以下是对于三兄弟的思考。
三兄弟的个人特征较为鲜明,他们的家庭各有特点,他们的经营策略也有很大差异。
大哥爱财,重利轻义。
天佑记仇,睚眦必报。
满仓则大智若愚,聚集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品德。
三兄弟的个性特点也和他们的配偶各自对应,相较于满仓,另外的两兄弟缺乏精神内核,表现得摇摆不定,他们的配偶也同样如此。
在经营方面,大哥缺乏底线,天佑缺乏风险意识,满仓则踏踏实实。
在人物成长的过程中,姜傻子作为全剧的线索,慧眼识珠,促动满仓的成长,而后,在满仓的影响下与努力下,身边的人逐渐醒悟,最终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满仓的起点充满坎坷,为他带来了容易满足这一原生特质,成为他接下来能够抵住诱惑,散尽千金助人为乐,追求进步的感性基础。
但细细想来,命途多舛并不是容易满足的原因,能够感到满足,王满仓的底线思维,思考和努力才是满足的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身边人的教诲,王满仓的成长道路中的大家,多是以善意为他提供指引,为他指明了理论道路的方向。
他自己,也在剧情的末尾讲述了其中的智慧,那便是姜大叔的一分好与十分好,满仓能够以补强的思维看待身边的人,从最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因此收获了内心最大的宁静与满足,另一方面,他善良的言行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用善意去回馈。
最后,还有与世无争,满仓的人生态度,还包含有道家思想的智慧,众多因素串联在一起,使满仓和他的家庭、产业,像开了主角光环一样,几乎没有蒙受损失,也没有树敌,遭到仇人破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满仓的人物成长线,和其他人物有很大的差异。
他的初期成长,是理论成长,即听到道理,然后践行,对外表现,则是其善意与木讷。
而其他人物的成长,多是在惨痛教训之后。
在当兵归来后,满仓的成长,从原先的对外求索,变成了向内求索,此时的满仓,已经初露锋芒,他的基本盘坚实稳定,对人性的思考不在仅仅停留在善良,他的眼光变得长远,看事情的角度变得多元,拥有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慧眼。
到这一步,既感到突兀,又感到精妙。
因为满仓产生了突变,这样的变化在一夜之间,没有途径可言。
反复思考,发现这正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所谓量变的积累达到临门一脚的程度,而这样的抽象过程,难以言明。
最后,切不可把这部剧当成一部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爽剧来看,也不要简单地把自己与满仓做比较,预测未来。
剧中没有明确透露,但充满暗示。
完全体的满仓,在传统美德、先天性的拙和后天超于常人的努力之外,还有堪称精准地悟性,表现为面对分叉路口时,总能选择正确的路线,换句话说,他的成长经历,表现为坎坷,但并不曲折。
另一方面,满仓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却没有提到思考的重要性,他努力求索的,其实是事情背后的原因,而不是重复的努力。
此外,满仓表现出的社交能力,判断力,风险意识,情绪的控制能力,伪装能力等等,都不是故事中的常人所能具备。
因此,正如姜大叔所言,满仓不傻。
满仓正站在高处,继续他的扮猪吃虎。
王满仓我要嫁给你
渤哥的脑残粉在此🤓
我已经猜到了结局
剧情稍有些拖沓,但男主演技没得说
我爱渤哥。
黄渤真是国民好演员!
喜欢黄渤,陪家人看的电视剧。
真不行,三流的配置找一流的演员也没用,想指着黄渤撑起一部戏,至少这个人得正常点吧……
结构和节奏都奇差
終於看完了,我昨覺得王滿倉的結局不大好呢~那結尾字幕寫的那些我看了不禁冷笑
青岛商界异姓三兄弟
黄渤演得不好,装傻,浦秀演得最好
黄渤不愧影帝👍🏻👍🏻
无脑片
总之一句话:坏事不是日本干的就是被日本人逼着干的。
男主角这人设换成女的就是圣母了吧
还是一部很不错的正剧 姥姥特别爱看
宽宏大量的人不要带入有仇报仇的人,有仇报仇的人不要强迫宽宏大量的人,人和人是相互不理解的,自己玩自己的please
最开始几集这个男主气的我心梗,我太生气了,这个男主究竟是什么傻子啊,就让人骗啊,善良也不是这样啊,这是缺心眼啊!
镇鸡儿扯犊子的电视剧。虎头蛇尾,剧情真是一言难尽。。。可惜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