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
Ága,雪茫寻亲(港)
导演:米尔科·拉扎罗夫
主演:Mikhail Aprosimov,Feodosia Ivanova,Sergei Egorov,Galina Tikhonova,Afanasiy Kylaev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法国语言:雅库特语年份:2018
简介:驯鹿猎人Nanook和他的妻子Sedna住在北部的一片冰封世界。他们的日常生活窘迫,但从不抱怨。相反,他们常常向彼此讲述古老神话和他们的梦境。无论他们讲述的是与动物、人类的相遇场景,还是与活着的、死去的邂逅,所有都是富有意义的。事实上,Sedna的身体状况不好,重病在身。虽然她在小腹上涂抹、按摩着自制的软膏,但她..详细 >
耐人寻味的摄影,一切都是白茫茫的,无法逃离的孤僻与生疏。虽然片名为Ága,但她的出现,似乎只在对话中,一种不存在的存在,直到最后那个梦成为现实,驯鹿也随之不再是神话,那些幻想的东西化为现实时,才有了她的出场。总之,是部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
3.5
摄影绝美,但仍是平庸的风光大片。
兼顾了寓言性跟非常克制的情绪,跟咱们藏地的电影真的很像
我的眼泪很庸俗,可止不住往下掉。
当原始与文明碰撞
这种闷片,对我来说是可遇不可求。在世界的尽头,老人每天去钻冰取水或者钓鱼,而影片开头,他和妻子说已经有四天没任何收获了,第一顿晚饭,妻子从锅里捞出一条水煮的小鱼(看上去就是白煮),小鱼一分为二,两人什么也不蘸就吃完了。第二天,依然什么收获也没,老人说明天要去那些陷阱看看,妻子说你才去看过一轮,你记性不好了,然后老人拿起刀子在一条干鱼上削下好多片,一人两三片,是今天的晚餐。第三天,老人仿佛看到了鹿的影子,但又不能肯定...第四天,暴风来了... //我特别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一两个人慢慢活着的影片,但这种片现在越来越少了,没什么人投也没人拍。
最后的矿坑震撼
镜头语言挺好的,特别最后一个拉升仰拍好美啊~
(用“阈值”标签死亡或爱)我不太喜欢剧情,喜欢Sedna死前的梦。狗狗出现在片尾的演员表中,它叫Hector!还有训狗师的名字。
各种神话和寓言,再加上白茫茫的冰雪世界,这部电影的意境氛围都非常优秀,但关于老人和女儿之间的心结却没有太多的描述,是一部相对挑观众的电影,在我这里则只能打一个平均分。三星。
世界边缘、神话、自然和孤独,就很普通了。
冰天雪地里的相濡以沫,你在等一句告别,我在等一段和解,你来不及拥抱驯鹿,我来不及拥抱你。
走神神片。浮想联翩。
看过留痕
所谓的,也是第四电影常见的原住民的怜悯又神圣化的角度,或许所谓的参与式视觉民族志,但问题也更加明显:前现代-现代,孤岛主义-城市化,刀耕火种-工业化,恋地的保守-恐地的离开。。。。种种对立主义的视角。这无部体现了深入骨髓的知识分子的对凝视目标的对象化,怜悯和傲慢的界限有时候不是那么清晰。
又一部自然主义作品,冲突最终还是要和解。[B]
《北方的纳努克》都诞生一百年了,这世界还在生产新的“纳努克”。影片的逻辑完全建立在茫茫雪原的美学和对原住民的浪漫想象上,于是主角到底是伊努特人还是雅库特人变得完全不重要,反正孤立、原始、古老、将死是北极原住民文化的代名词就对了,以至于那些凝视天地一体的苍茫、老人脸上的皱纹、北极动物的血肉、对抗自然的生活的文艺片的标志性中景长镜头都变成了对现代性的他者的刻奇,而最后的情感高潮又完全靠John Williams式的宏大悲怆交响乐推进。21世纪的原住民不咬唱片了,他们甚至能听懂马勒,不知是想说原住民审美“进步”了,还是欧洲文化真厉害呢。
睡着四次。
茫茫冰原里孤独地相依为命和自然抗争着活下去的老两口,偶尔念叨的离家的女儿的名字。沉默无言和冰冷情感都在死亡面前被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