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第八集中宴请肯尼迪夫妇的真实历史照片,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与服装。
以及在加纳与首领共舞的照片。
大家觉不觉得温莎公爵及公爵夫人都与历史上的真人很像?!
年轻时的玛格丽特公主真的是欧洲最美公主了。
下图是第四集中摄影师掌镜的原图,简直惊为天人。
步入中年以后,某些角度竟然与女王的扮演者有点像。
才华横溢的摄影师丈夫拍过很多大人物。
女王一家的照片,出自摄影师妹夫之手。
还有戴妃的婚纱照,是真的很有才华了。
第三季和第四季会上演玛格丽特与摄影师渐行渐远的戏码,戴妃也将登场。
期待!
2.在统治者和政客的眼中,战争不过是一句话。
但却是许多人的一生。
当埃及的人民在炮火中瑟瑟发抖时,英国女王正在自己精美的宫殿中担忧自己的婚姻问题。
既讽刺又可笑。
3.很心疼女王知道菲利普出轨之后的反应。
她甚至都没有人可以倾诉。
只有外交大臣给了她一定的安慰。
她的本能让她愤怒,她的本能也爱着她的丈夫。
接到丈夫的电话和听到丈夫的声音在广播中响起时,她眼中的冷酷被爱意冲刷。
(菲利普是真的渣啊…)她也真的在尽力得挽救她的婚姻。
她原本不会在面向英联邦的广播中提起她的丈夫,并表达爱意和情感,但或许是为了挽留,抑或是提醒吧,她说“你要记住你永远有一个团结的家庭。
我们永远在这儿等你。
”菲利普不爱女王吗?
是爱的,但他可能更爱自由吧,就像大臣说的,“他有着不羁的灵魂”,进入皇室后他的一切自有都被限制,作为一个在大海上自由航行的海军一下子进入到如围墙般的皇宫,就像自由飞翔的海鸥被关进了密不透风的牢笼。
冰冷的皇室规则压得他喘不过气,他也无能为力。
(当然,也是真的贱…)也或许是在加冕礼向自己的妻子下跪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就有了隔阂。
但其实女王从小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突然觉得好可怕。
当然,这也不是他乱来的理由。
结尾的音乐好悲伤。
(女王的演员的演技好棒,苦笑和眼技让人看了好心酸😔虽是女王,却往往身不由己,所做的决定往往是牺牲了自己成全国家,当然是会有一些现在看来过于保守和守旧的做法,但毕竟我们谁都不是她,也不能够站在当下看过去,她真的太伟大了。
)
incessant (贬义)持续不断的understatement 轻描淡写hoodlum 无赖repentant 悔恨的keep me informed 随时通知我hydraulics 水力学be a laughing stock 沦为笑柄restore the status quo 恢复原状What do you make of him? 你怎么看待他?thick as thief 厚颜无耻osteopath 整骨医生boil down 归结于collusion 共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吉尔伯在看剧
一年前,《王冠》第一季在Netflix放出了一整季。
这部打着“电视剧史上投资最大”口号的聚集从一开始就收到无数关注。
擅长政治题材的编剧皮特•摩根在《女王》和《女王召见》后第三次撰写关于英国皇室的剧本,而制片更是来自英国的名导史蒂芬•戴德利。
耗费巨资的场景布置加上英国优秀演员们的杰出表演,《王冠》成为第一部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剧集的网飞剧集。
12月9 日,网飞在其平台一次性放出《王冠》第二季全十集。
本季的媒体评价甚好,在Metacritic上有88分的好成绩,还高出第一季7分;烂番茄也达到了90%。
按照本剧团队的设定,《王冠》的每一季将涉及跨度为十年的内容。
《王冠》第一季从1945年二战的胜利开始,到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典礼结束。
其中大致涉及1945年至1955年之间英国国内的主要事件。
《王冠》的第二季则从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就是苏伊士运河危机开始。
延伸到1963年动荡整个英国政坛的丑闻“普罗富莫事件“,基本涵盖从1955年至1965年之间的主要事件。
从剧本角度来说,《王冠》第二季的剧本更为工整。
在第一季中,编剧需要平衡乔治六世,也就是女王的父亲;女王本人;还有丘吉尔首相三个人之间的故事。
因为这三个角色在第一季的故事中都极为重要。
从第一季的海报也可以看出,这三个角色的地位是平等的。
乔治六世和丘吉尔教会了年轻的伊丽莎白二世,王冠背后的权力与职责。
而第二季的故事,则是围绕女王的“个人秀“。
虽然剧情依然对其他角色展开深入的描写,但是最终都是在反射女王个人角色。
此外,团队在第一季的打磨后对剧本的驾驭能力更强。
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和内容,但是整体又是一条完整的大故事线(有点像是公共台单元剧的结构)。
每集的50到60分钟的长度中,一个故事被处理得很完整,完成度极高。
从内容上来说,《王冠》第二季显然更为野心,除去对大时代背景的隐喻,在单集内也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来推动剧情的进展。
更多表达王室内和王室外,在同一时间所发生的事件。
以及它们彼此是如何互相影响。
在那个年代,冷战的局势正逐步恶化,全世界的反殖民主义也在膨胀。
日不落帝国正在面对着从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国际形势。
编辑巧妙地弱化大时代背景的故事,在剧集中仅为点到为止。
既为剧情的推动提供线索,也不会显得剧集的重心偏离王室本身。
正如同剧集的标题《王冠》一样,归根结底,这部聚集的重心是王冠,是女王的身份。
看似对其他角色的塑造,其实也是在强调对女王的影响。
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女王个人,又是如何影响王冠。
例如在第六集中,那一集的重点是围绕着爱德华八世展开。
但是到最后,观众会发现,它讲述的还是女王是如何平衡王冠所代表的宗教信仰和自身的情感。
在这一季的时间内,女王的几个孩子也接连诞辰。
编剧在之前受采访时所说,第二季的重心将会转移到家庭之中。
女王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感情也受到新一轮的考验。
他们已经十年的婚姻不免出现矛盾与疲倦,一直活在妻子阴影下的菲利普也产生不满。
观众们能够一窥在完美的宫廷童话故事的背后,女王面对着丈夫时的情感。
在王冠的强大之下,女王本身是也是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着属于普通人的脆弱一面。
真正让我感受到《王冠》的魅力之处,就是仅用寥寥几笔就能够对一个角色产生无比细致的塑造与描写。
第七集中,玛格丽特公主与摄影师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的故事。
第八集,肯尼迪总统和他的第一夫人。
第九集,年轻时候的菲利普亲王和年轻时的查尔斯王储。
最后三级将整个第二季拉到更高的高度。
笔者最爱的就是第八集,Dear Mrs. Kennedy这一集。
史蒂芬•戴德利不愧是擅长拍摄女性的导演。
这两个几乎同龄的女性,正是那个年代被视为世界上最有名有权的两位女性。
杰奎琳•肯尼迪和女王看似是暗中较量,其实也发现彼此的共鸣。
这可能也是为何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女王破例让大教堂为其鸣钟默哀的原因吧。
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将这两个女性的挣扎展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题材的剧集,又是关注在王室内琐碎的事情上。
这本是令人枯燥的话题,《王冠》却拍摄出一种史诗感。
女王在宫内的一举一动,与宫外尘世间的纷扰与喧嚣剪辑到一起。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王冠影响这个世界的动态。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世间的大事小事,帮着塑造王冠的地位与身份。
女王总说玛格丽特公主是比她更适合当女王的人。
因为她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很无趣的人。
不喜欢艺术,更热爱赛马和打猎等传统的英式项目,被妹妹戏称为“野蛮人“。
但是也只有她能够真正做到将王冠置于一切身份之前。
如果说第一季之中,是在探讨她是如何驾驭不同的身份。
如何一点点将王冠置于姐姐,妻子,女儿,母亲这些身份之前。
那么第二季则是在探讨她是如何将王冠的身份发挥到极致。
女王又可以说是传统保守,维护着英国王室的形象与身份。
但她也选择迎合时代的变化与开放。
她勇于去做出一些改变。
如今现实中的女王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可她依然能够对例如社交网络等新潮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与探索心。
或许观众们能够在第二季中找到答案,看到她在面对批评的同时,是如何选择踏出一步谋求改革的。
(这可能也是为何英国的君主制依然能够保持,而更多的国家则是转向共和制了吧。
) 最后还是不免要提及这部剧集的灯光,场景,服装和摄影。
虽然在第一季的时候已经被无数人夸奖。
第二季中剧组依然保持第一季的高水准。
根据时间线的推移,在下一季中将由更为年长的演员来扮演剧中的主要角色们。
让我们期待更精彩的好戏吧!
E1丘吉尔和他的学徒安东尼都是帝国主义者,不适合在战后风起云涌的反殖民主义中领导英国。
龙亲王和菲利普亲王,一个去梦游,一个去巡游,一下就是好几个月,也不给家里写信,女王也拉不下面子主动写信,就这么僵着。
e2菲利普亲王以为自己要艳遇了结果面对一场严肃采访,特地查了年轻时的照片,选角是有几分像。
但我觉得记者也不是个好记者,一上来就全是尖锐问题,暖都不暖一下场。
救人还送到家,这样不计成本、形式大于实质的事最有利于宣传了,但此时船上已经没有记者和摄影师了。
不给家里打电话也不写信,但给绅士俱乐部的朋友写信,还讲桃色经历。
e3资深外交家安东尼艾登被背刺了,但也是因自己犯了错误,女王给候任首相的下马威挺厉害。
剧中的女王有超越年龄的老练。
一对平民的离婚王室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无论是派出暗杀小队还是控制舆论。
他的戏路很窄,只能演躁动不安的亲王/王夫。
原来菲利普亲王的名号是这么来的。
e4妹妹总抱怨姐姐,但妹妹的生活比姐姐丰富多彩且自由多了,得亏姐姐承担的责任。
那个年代的帝国真保守。
e5女王被过时、守旧的官僚所包围,就很难形成对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准确判断,尽管她总体上是个年轻人。
基本上,这演讲可以说是在侮辱英国民众。
书呆子气勋爵讲得真好,如今帝制也是少数、逆流。
不知道查尔斯国王是不是如我们中国网络舆论以为的那样想当国王,他妈妈替他多戴了几十年的王冠,是好事。
his majesty 则无视时代的变幻,坚持让我们活在他想象的世界里,把世界形塑成他想要的样子,棒极了。
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从六项意见里采纳一项最简单的都如此困难,我都不敢想帝制国家的决策环境会是什么样的。
e6希特勒也想要有自己的伪满洲国,确是在别的书里读到过,这种丑闻对于脆弱的王室来说是雪上加霜。
前国王是个平庸、没有担当、交友不慎的二世祖,这没什么,只是不适合当国王,也不适合担任公职。
e7他们在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在大炼钢铁,想想真不公平。
玛格丽特公主是王冠的附带伤害,总是被伤害。
女王秘书汤米就像是真实世界版的汉弗莱爵士。
否决掉第一个准妹夫,挖出第二个准妹夫的黑料,妹妹当然会恨她一辈子。
女王分娩还是全麻的。
菲利普亲王是从广播中得知自己多了个儿子?
真是糟糕的结合,新娘是为了对前男友复仇,新郎是为了对母亲复仇,婚礼还在威敏斯特教堂办。
e8对杰姬的勾画耐人寻味,真够刻薄的,这种两面三刀可是交际花的品质。
道歉的那番话好像更显虚伪。
女王保持沉默保持高贵是对的。
e9没有小孩会想在这种地方坐牢。
未来国王的人格健全是很重要的,看看乔佛里、伊耿。
菲利普对这所学校有特殊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他孤独,说不上有自己的家庭,学校就是他的家庭,但他不能指望查尔斯也有同样体会。
菲利普真的越看越像戴蒙。
查尔斯可不像菲利普,没有那股狠劲,这地方容易毁了他,菲利普当年只是个没有自己国家的王子,查尔斯可是帝国的未来国王。
在这样的地方坐了五年牢,菲利普和查尔斯的亲子关系有多差能够想象。
没苦不要硬吃,他要这勇气来做什么呢,具体的活有首相在干,他妈也替他上了很多年班,幸福平静地过完一生不好吗。
e10菲利普真不让人省心。
女王的婚姻并不愉快,还生了一堆孩子。
首相的婚姻也挺一言难尽。
谁能想到午餐俱乐部、绅士俱乐部是个如此敏感的词汇。
女王36岁就生了四个孩子,还有那么多公务,是没什么时间受教育的,一个平凡的人其实做得很好了好,这季的主题是婚姻不容易,皇家婚姻更不容易。
最后一集最后的对话升华了,然后,女王从青年步入中年。
想必龙之家族的编剧有认真看这部剧。
看完了《王冠》前两季,实在是太喜欢了。
特别是第二季,有几集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季第五集,因为女王一次不妥当的演讲,奧特林厄姆男爵公开批评英国王室、英国女王,称女王没有人情味、拘谨刻板、代表了衰落的英国王权,称历史潮流是共和政体代替君主政体,王室也应该更加民主、平等。
特别喜欢奧特林厄姆男爵在电视上和主持人进行辩论的一段,两个人都风趣幽默又不失体面;更喜欢女王接见奧特林厄姆男爵的那一段,女王的气氛、傲慢甚至一点点屈辱表现得非常好,但面对指责,王室最终选择了退让,尝试更加现代、亲民的运作方式。
在剧中看到几代不同立场的争锋,女王一直深谙妥协的艺术,想必这也是她一生令人尊敬但同时也令人唏嘘的原因吧。
第二季第八集,女王和肯尼迪夫人争锋,为了展示自己的政治能力和影响力前往非洲加纳参与政治谈判,直接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同时也展示了二十世纪英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这一集实在太有张力了,非常喜欢两位女性之间细腻的情感(从暗自争锋到惺惺相惜,肯尼迪夫人道歉时女王的眼神和表情太丰富了),以肯尼迪被刺后女王看电视说“让她穿带血的衣服一定是故意的”作为结尾也暗示了政治斗争中的小心思。
第二季第九集,我看得最难过的一集。
看剧的过程中我一直不太喜欢菲利普亲王(他无法真正理解女王的责任和压力、他在婚姻中的不忠)。
这一集看到他在飞机上呵斥查尔斯王子的时候真的很愤怒,他自己经历过被压抑的童年,但又把这种痛苦传递给自己的儿子,用一种极端父权家长制的教育让儿子变得敏感、脆弱。
因为第一季花了大量笔墨对比女王和玛格丽特公主的性格差异(一位严谨、自律、无法犯错、毫无个人偏好,一位热情、开朗、随性、自由自在),导致我在这一集看到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与父亲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时觉得非常难过,不同代际的悲剧重演,“王冠”的重量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了。
保持平均一天一集的速度,刷完了这一季的《王冠》。
2/5讲爱丁堡的公爵各种出轨事件(1-3和10),1/5讲玛格丽特公主的悲剧(4和7,还没讲到离婚),1/5讲捕风捉影,又有一定依据的故事(8杰奎琳肯尼迪出访,9威尔士亲王上学),1/5是我更喜欢的侧重(5第2代Altrincham男爵给女王提议,包括电视直播圣诞演讲;6爱德华八世和希特勒的故事)。
前三集和最后一集讲爱丁堡出轨的故事,也勉强算是有头有尾了[Facepalm]虽然我更喜欢5、6两集,但相对正剧的走向是无法吸引观众的目光,反而在狗血的剧情里面当作调味剂,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季类似单元剧的改革,不够彻底,有一点杂乱无章的感觉,10集想讲清楚这么多内容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收视体验也证明了,Peter Morgan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但其中最为烂俗的并非爱丁堡或者玛格丽特,而是杰奎琳和威尔士那两集,虽然PM想尽一切可能扯出各种历史依据,但依旧无法逃脱“瞎编乱造”的嫌疑。
值得欣慰的是,俗套的爱情故事,为该剧迎来了续订。
两季10集,克莱尔福伊在这一季第5集,贡献了她最为“伟大”(marvelous & fantastic)的表演,女王首次电视直播圣诞演讲。
她没有模仿,这一点从布景刻意的不同就可想见,却极为还原了这一段。
但最大的败笔是,因为剧情设计的关系,没有谈到加纳,可在第8集,至少用了1/3讲了这段历史,简直是不可思议地毁掉了这段剧情能带来的最大的效果。
7/10,+1给克莱尔福伊的最后一季=8/10。
ps.强烈建议去看女王1957年的录像,甚至可以看到小女孩的紧张。
ps2.非常期待下周的第60年圣诞演讲>_<
第六集《过往》是我翻看再翻看的一集。
温莎公爵爱德华念念不忘要回国,他觉得在外面流放的生活毫无意义。
但正如女王所说,他曾经有最好的服务这个国家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放弃的同时改变了女王一家的一生。
原本女王可以过一个养养马的闲散公主的一生的。
(先不论爱德华生不出这历史事实。
)但是爱德华不止是放弃了奉献一生的机会,还出卖了自己的国民,在那个时代就是卖/国/贼。
他的所作所为让女王终于把他赶出去了,亲王,王太后和Tommy欢天喜地的庆祝。
如果单论辛普森夫人,只能说爱德华生错了时代。
但是论到马尔堡文件,那就是他的不是了。
过往不能抹去的。
上集中菲利普还在巡访中,在澳大利亚受到了女记者的暴击,针锋相对的问题让菲利普几乎崩溃。
这个野性难驯的丈夫,开始在旅途中思考家真正的含义
然而,他人还没有回到英国,就玩出了大事。
一个女人要离婚,引发了一场公众对于王室的信任危机,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菲利普及其好友和助理的风流韵事,以及女王夫妇的婚姻危机,女王也遭受了登基以来最大的羞辱。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负责菲利浦私人事务的秘书迈克帕克因为整日和菲利浦形影不离,忙于公务,常年不回家,冷落了妻子和孩子。
妻子几乎可以肯定迈克对婚姻不忠,但苦于没有证据。
这位不甘忍受丈夫冷漠和对孩子的忽视女人,决心和丈夫离婚。
但是她的律师告诉她,除非丈夫违反了教规和不忠于婚姻,否则女性是不能单方面提出离婚的。
也就是说,她必须拿到丈夫出轨的人证或者物证才能够提出离婚。
这在五六十年代,一个女性想要拿到丈夫出轨的证据简值太难了。
即使到今天有高科技手段加持,难度或许降低了点。
而且她的丈夫是女王丈夫爱丁堡公爵的私人秘书和密友,整日和王室的人同时出入,如果揭开丈夫出轨的内幕,势必会殃及到王室的丑闻。
果不其然,她很快受到了王室资深事务官汤米有份量但却克制的提醒。
这要放一般的女人,面对的是整个王室的权威,取证又如此艰难,早就打堂鼓了。
而且丈夫身居要位,给家庭和子女所带来的豪华房子,私立名校,和远高于普通人生活水准的待遇,这一切都曾让这个女人激动和兴奋不已。
然而,所带来的一切美好都不敌她独自带孩子,打理家务时的孤寂,她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情感慰籍,而这一切丈夫却做不到。
是什么时候有了离婚的念头的呢?
是深夜归来丈夫沉醉的酒气和陌生的香水味?
是丈夫忘记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孩子的生日?
是留她独自处理家族事务,孩子起居和教育,还要打起精神盛装出席宴会,做他的贤内助?
是他的冷漠、疏离和不在意,每一次,在她需要有人倾诉的时候,她面对的却是空荡荡的床。
她和寡居女人没什么区别,而这个男人却想将她关在婚姻这个牢笼里。
她过上了曾经想要过的生活,但却看起来如此的疲惫和懈怠,远不如几年前在海军基地时她的特立独行和精气神。
离婚的念头应该是很早之前就有了,心头兜兜转转,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激发。
孩子生日当天,她此前不断提醒丈夫要打来电话问候女儿,然而,终于还是让孩子失望了。
所以,这个女人艾琳,要以残忍非法的遗弃和通奸的罪名将丈夫告上法院,离婚,给自己以自由。
这个一心想离婚的女人,决心自己去找证据。
她找到了丈夫经常出入的俱乐部,在门外静静等待。
当一位年轻美貌的金发女子正打算从后门进入去上班时,被她拦了下来。
她说:你在那里上班对吧?
我是帕克的妻子,迈克帕克,你认识他吗?
“她紧盯着美貌女子,注视着她脸上的细微变化:“你认识他,是的,你认识他,你是他喜欢的类型,他一定会想办法认识你的。
”
美貌女子非常不耐烦的问艾琳还有什么事吗?
她要赶着上班。
艾琳说:你现在还年轻,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嫁人。
美貌女子露出不屑的表情。
艾林继续说出了她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嫁给了让你不开心的男人,肯定希望能够轻松的,没有痛苦的摆脱那个男人。
所以,如果你能告诉我些事情使得我的摆脱更容易些。
”正是这句话打动了美貌女子,那个时代女性地位低下,想要离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许在美貌女子的身边,就有这样想要摆脱却无法摆脱不幸婚姻的故事,这句话激起了美貌女子的同情和信任。
因为艾琳不是象其他的女人一样,鄙视年轻美貌的女子,咒骂她们诱惑自己的丈夫,艾琳是如此勇敢如此与众不同,她一心想要摆脱婚姻,离开丈夫。
美貌女子在俱乐部里拿到了帕克写给俱乐部成员的信,在信中帕克大肆炫耀他们在五个月的巡游途中所受到的礼遇,风土人情和女人。
也许帕克不会想到,他们的朋友会在俱乐部公开的读这封信,就算想到了也不会在意,因为这个俱乐部他和菲利浦都是创始人,进来的都是圈子的人,身份都是经过严格审核,不会有人泄露出去。
可没有想到,他的妻子更是勇猛老辣,打通了俱乐部里的女招待,拿到了这封信。
整整五个月,他们每个港口都会狎妓。
要离婚,这封信足够了。
艾琳单方面委托律师发出了离婚声明。
在发出声明之前,女王特意去见了艾琳,她俩都怀念在马尔它的时光 ,那时她们只是海军军官的妻子,一起买菜、做饭,都尽情享受新婚夫妻的甜蜜。
艾琳即使面对女王,仍然无惧,且说话非常不留情。
她告诉女王,她和帕克的婚姻已经没有救了,因为一直以来丈夫什么都没有改变,她给女王看了那封信,她说:我只是对自己和孩子太过尊重,以至于无法忍受这种羞辱,尽管有些女人自愿容忍这种羞辱。
她虽然用了“请求”这个字眼,可是语气可丝毫也不示弱,她请女王不要将这件事封杀下去,因为“你们一点也不懂为你们服务,会对家庭和婚姻造成多大伤害!
”
这个在全剧中唯一喜欢穿长裤的女人,她曾经为了丈夫能够得到这样一个职位而虚荣势利得让人讨厌,她为了能拿到丈夫出轨的证据不惜示弱、威胁女招待,她面对女王说话放肆,那句“有些女人自愿容忍这种羞辱”简值太扎心太刻簿,可你不能不佩服她在面对层层压力下的勇敢。
看剧投入太深时,我们总是站在女王的角度,你可以说艾琳自私,不顾及他人的生活和颜面,可是她敢于面对那个时代,那种压力,面对自己的心,突破重重困境也要离婚,哪怕放弃现有的物质、地位、待遇。
活得自我的女人,总被认为是自私的。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类的女人,她们总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得到自己想要的。
那边在航行的途中,菲利浦和帕克已经看到了报纸,几乎全世界的报纸都在报道这一消息。
猜测爱丁堡公爵是否也出轨,女王是否会原谅他?
帕克还想尽力挽回局面,却被菲利浦告知,你已经没有机会。
并要直接中途就下船,主动提出辞职,保证面对媒体无可奉告。
菲利普直言:你应该一早就知道,我们是谁?
是如何运作的?
绝不允许犯错,绝不允许丑闻,也不推崇人性。
在得到了帕克绝不会给他造成下一步困境的保证后,菲利浦眼底露出一丝不忍。
帕克的前途彻底栽了。
身败名裂,只能回到老家。
帕克恐怕此生都不会忘记,成也菲利普,败也菲利普。
因为菲利普喜欢他,厌恶王室派给他的那些不苟言笑的秘书,所以帕克平步青云。
帕克有才干,有头脑,有活力。
即使没有菲利普,假以时日,他依然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只是老天意外的提前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认为那是菲利普力主的建议。
所以他事事忠于菲利普,挖空心思投菲利普所好,两人一起创建俱乐部,一起泡妞,一起喝酒,一起放纵。
人人都道他是菲利普的密友。
时间久了,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目前拥有的一切,真的都是自己应该享用的,将一切视作理所应当。
膨胀了野心,模糊了边界,忘记了身份,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助手和秘书,出了错,永远顶包的是你,不会有任何人庇护你。
我们年轻时不也这样吗?
肆意执剑闯江湖,打下一片小天地,自以为智勇双全,眼高于顶,看不惯周围的一切,看不惯上司保守的作派,却不知,离开了平台,你不过如此。
走得远的,恰是那些脚步稳健不张扬的人。
当尘埃落定,风声渐渐平息,菲利普给帕克送别,帕克要回澳大利亚了。
两个男人一如在海军基地时喝酒、碰杯,开玩笑:“敬我们的妻子和甜心,祝她们永不相见。
”海军聚会时的专用祝酒词,此时说来竟充满讽剌和悲凉。
司机鸣笛催促,帕克终是要走了。
菲利普有些感伤,他知道离去的不仅仅只是帕克,还有他自由随性的过往。
他伸出手:以后就叫我菲利普。
帕克微笑而正色的拒绝:不,我只能称您为“Sir”忘记身份的代价,帕克永远记得......他犯错后一无所有,菲利普却由爱丁堡公爵升为菲利普亲王,海军元帅。
公平吗?
因为他的妻子追求自由,一心想离开他,菲利普的妻子是女王,她是英国教会的领袖,教义和脆弱的王权都不允许她离婚。
不能离婚,那么婚姻中的两人都需要退让和付出代价。
公平吗?
很公平,因为很难说,谁比谁更容易。
昨天看了《王冠》第二季第二集,真是良心剧,虽然节奏慢了些,但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是立体、鲜活的。
这一集真的让我对饰演菲利浦亲王的演员刮目相看,演出了得意、虚荣、骄傲、纠结、伤感、愤怒,后悔,然后只想骂自己是猪的一系列心理过程,一气呵成,画面感极强。
话说为了安慰老公菲利普烦躁不安的少年之心,女王听从了母亲的建议,菲利普总是必须站在妻子身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照相背景板。
王室繁琐的规定和礼仪对于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男人来说,是有些压抑,而他又是王储的父亲,不能总是无所事事,牢骚满腹,也不利于夫妻关系,所以特意单独为菲利普安排了一次巡游。
可以说这次巡游就是为菲利普私人订制的,几个月的海上航行,充分照顾菲利浦曾是海军军官,喜欢在海上的特点。
漫长的海岸线,经过非洲、大洋洲到达澳大利亚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再去南极。
在船上,在无际的大海上,没有那么多约束和规范,记者也追踪不到,可以尽情的享受自由,呼吸、大笑,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而非洲的从林、草原、热带气侯、再到澳洲的风光,然后是极地的冰川、企鹅,滑雪、科考,这简值是最适合大男孩的探险、放飞自我之旅。
然而,过度放飞自我,就容易玩出边界。
猎艳不成,反成猎物在澳大利亚出席外事活动巡访时,遇到了一位极有魅力的女记者,这位记者一直追随他们在澳大利亚的所有活动,菲利普格外的留意她,并且在演讲时开始放眼风,瞧这相视一笑。
菲利普一向讨厌访问,这次却为她破了例,单独接受她的独家采访。
菲利普看着女记者曼妙的身姿,早已心猿意马。
他没有按照采访的惯例坐在记者的对面,而是坐在了她的身边。
看这轻佻的坐姿,讽剌的是他身后的墙上挂的正是他老婆-英女王的画像。
英俊的菲利普漫不经心的回答着问题,等待美女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
然而,作为当地最有影响力报纸的职业记者,这位美女可是有备而来。
沉稳 、老辣、犀利,步步紧逼,才不过三个问题,菲利普已经招架不住了,开始不由自由的扯领带。
女记者:我们先来谈谈您对埃及局势的看法。
菲利普:(有点懵,她看起来不太友好啊)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女记者:因为伦敦的街头有大批的游行民众,艾登迫于国际压力做出妥协宣布停火,您不认为您的国家正处在一种危机时刻吗?
菲利浦:(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心烦,开始扯领带)也许的确如此,但我不予置评。
(呼,官方回答总不会出错)女记者:妩媚而意味深长的打量着菲利浦“但你总有自己的考量。
”菲利浦:(妈呀,她是不是看透我了,这也太咄咄逼人了,扯领带)当然,我又不是木头,但是我对于此类事件的想法属于我的私事。
(不上你的当)女记者:我这边的观点是英国被公开羞辱了,持有进步观点的你,一定对此有所顾虑(继续下套)菲利浦:哦(开始下套了?
)我有进步观点??
女记者:电视直播加冕过程,提倡现代化。
被菲利浦直接打断:那不过是常识。
这么说吧,我早就学会了不要将所得一切视作理所当然。
女记者:你是在指你的家人???
(终于抓到机会了,你的家庭背景好复杂的,人家可是做过周密准备的哟)他们在革命中被迫离开希腊,你的祖父被枪决,你的父亲为了避免被杀流亡海外。
人们还有好多不了解你的地方。
菲利浦被戳中了不愿提及的往事,但是他主动答应的采访,再难堪只有硬着头皮扛下去。
站起来倒了杯酒,掩饰自己的心虚。
装作很淡定的说那些传闻不过是被人修饰过的经历,其实很乏味。
精明的记者太清楚哪里是可以撕开的伤口了,马上追击:”乏味?
被装在放桔子的藤条箱里坐船逃出希腊乏味?
然后整个童年都在流亡,四处奔走,那肯定不容易。
你觉得是不是因为流亡期间的打击导致了你母亲的病?
这时菲利浦才惊觉本来想猎艳,可现在他自己才是那头猎物,而且猎人相当狡猾、凶残。
于是流露出警觉、愤怒的眼神。
女记者:我听说后来您母亲精神崩溃了。
然后她被从你的身边带走了,送到了精神病院。
而你的父亲却突然抛下了家人,和他的情妇离开了。
菲利浦开始反击:我不知道你从哪里读到的这些,但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子女的生活中都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女记者不甘示弱:所以你在你父亲在世的最后六年一直不愿与他见面,这些都不是事实?
!菲利浦开始强硬:“如果我们还想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我想可以问下一个问题了。
女记者无奈:好吧。
我可以问你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吗?
菲利浦强调:请称呼我先生。
表情开始严肃,坐姿也开始端正。
轻佻的表情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凶狠、防卫的姿态。
女记者反手一刀:你在德国上过寄宿学校,你的其中一位姐姐嫁给了希特勒的一位密友,你的背景复杂有趣,我面前这位跟随在世界上最出名女人身边的男人,仪表堂堂,你究竟是谁?
菲利浦:我只是个普通人,虽然生活方式看起来很奇怪,但是真的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女记者微微一笑,继续捅刀:我不认为你和别人有一样的地方,你从小就孤身一人,你最爱的姐姐塞西尔 一名纳粹死在了飞机事故中,那会对一个男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种会影响到你自己的孩子,和英国未来国王成长的创伤。
菲利浦痛苦的脸都变了形,往事历历在目,却意外的被人揭起伤疤,他咬着牙沉声说:往事就别再提了吧!
女记者一脸镇静中还带着挑畔和轻蔑:国民有权利了解他们的领导人,不是吗?
尤其是那种无法通过自由公平投票赶走的。
菲利浦情绪几乎崩溃,愤怒的起身离开。
走出门外,对他的助理兼好友迈克帕克痛苦的摆手说道:以后别再让我的虚荣心控制我了!
说的好!
菲利普,但愿你能学会反思。
你虽然有些才干,却没有毅力和恒心,空有抱负,却更喜爱享乐。
一边享受着王室成员所带来的光环和种种便利,一边却不断报怨着这场婚姻让你失去了工作、自由和尊重。
对比女王的成长,你简值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是夜,海上颠簸,在剧烈摇晃的船身上,菲利普紧紧握着一张照片,一张他孩童时代的照片。
他的童年没有得到多少温暖,他拼尽全力,和女王结婚后,才真正有了一个家。
野性难驯的丈夫,在经过一次难忘的采访和失败的猎艳后,开始思索家的意义。
《王冠》剧本的精致之处在于,无处不体现着对人性的思考。
在真实的生活里,我们一样会遇到和菲利普同样的问题,如果生活不如我愿怎么办?
如果改变,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怎么办?
是和菲利普一样,他以王室的束缚为借口为自己不断开脱责任,还是象女王那样,虽然才智和容貌都不是最好的,但不断的补足自己的短板,不逃避,努力踏实的践行自己的责任,一点点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会对亲人发火,会对子女发火,很多时候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无能,痛苦都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喜欢《王冠》,因为在这部历史正剧中,能看到我们自己。
下集解析再见。
人物很有意思;很好奇亲王自己怎么看第二季对他的描述? 经典的既要…还要…女王光环的背后也要承受心酸与无奈;相比之下,维多利亚女王虽然成长过程比较辛苦,但婚姻还是更幸福一些,维多利亚绿的明亮与舒适也体现了这一点;
女王真是太宽容了……
难说,最讨厌第十集。所以菲利普亲王花天酒地干了那么多没法见光的事儿有一句“I&#39;m yours”就得啦?(然后之后继续花花花花是吧,不是很懂你们男的💧)也别老一个劲儿强调女王有多隐忍多坚贞了,更希望省着点这股力集火过错方,这么整好像菲利普亲王搞的那点事被淡化了一样……以及“婚姻就是妥协”这种观点真的可以扔进垃圾桶了,简直称得上现代裹小脚,醒醒,3202年了。镜头还是讲究的,除了这个也没啥了,平平平烂烂平平平平烂。
喜欢!如果知道这是这几位主演的最后一季,我会更加珍惜。
制作层面依然无可挑剔,第二季的剧情比较多的关注在女王身边的人和女王的感情线上,少了些女王个人的成长故事,不过还是非常精彩~
s2e4那集好棒 公主探寻自我后的快乐和女王按部就班的婚姻生活切换对比
除了有几处剧情略显刻意,整体都比较好,托尼的剧情可以更放肆更大胆一点,come on,这种尺度也太令人失望了。最不能忍的就是菲利普亲王非要把查尔斯王子送进那所破学校,很多父亲都想让儿子活得像自己,却不知道拿镜子照照自己有多糟糕。
女王也是不省心啊。国家大事虽然没有实权,却每样都要关注。即要在全世界面前扮演一个从容大度温和优雅的女王,又要时刻维系着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保持着皇家的体面和安定。辛辛苦苦生四个孩子,操心教育他们,而他们的爹不仅自负还很贪玩,而且像大多数男人一样好像永远都长不大。还有一个永远都在跟皇室叛逆较劲的妹妹。
心疼女王,身边尽是些不能省心的人儿。从小养尊处优的公主更容易被“坏男人”吸引,女王和她妹都是(顺便也心疼不懂事的王妹一秒钟)。
三星半 有了Matthew Goode 剧的颜值提升了好多 但他这条故事线很乏味 女王和亲王这边的故事抓人 可一想到现实又觉得颜无法忍
台词好,只是这剧情大概是让人默默体会王室专注于家庭是如何无趣的吧……
蛮无聊的
这季的时间段里基本没有类似上一季的重大历史时刻,相对平淡,整体看着很无感。每集的叙述都是独立的,剧情又没有特别抓人的地方,容易放了很久才想起来看下一集。最后一集坑啊,都是成年人,正面接球行不行!居然一段诉衷情就过去了,呵呵,婚姻,心疼女王。玛格丽特公主大美~也让人心疼…
看完爱尔兰人继续补完这剧,都拍到肯尼迪遇刺。Matthew Goode出现的部分都有点画风不合,但实在太帅!菲利普青年戏看得有多痛心就有多反感成年戏,第一季时就想说Alexander Skarsgård好像很适合演菲利普
2022.01.09 在看第一集。2022.01.11 看到第八集。越拍越像三流八卦小报了。影视作品虽然不必完全忠实于现实且可对其再创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把一切人物和历史都娱乐化低俗化。第八集的内容对肯尼迪夫人对伊丽莎白女王乃至全体女性都是一种侮辱。男人都是高谈阔论处理天下事的政治家,女人就只会小肚鸡肠背后嚼舌根了?我不相信肯尼迪夫人会说出那样肤浅的话,也不相信女王仅仅是靠“女人的魅力”就“诱惑”了加纳领导人从而促进国事顺利。再加上前面根据低俗小报对温莎公爵“纳粹化”的失实杜撰,让人不得不对这种披着历史剧的外衣却到处充斥着下流八卦野鸡狗血内容的家庭伦理剧无语。2022.01.11 看毕。给这胡编乱造的八卦花边狗血片子打高分的大概都是些幻想嫁入王室的三级趣味八婆。
玛格丽特和肯尼迪那集好。最后一集和查尔斯那一集结尾好,但整体heavy-handed。就算这是耐飞最贵剧,也不要动不动来拍个纳粹德国、再拍个非洲大会、还有埃及战争和空难?有时less is more好不?皮特摩根的剧本从来不隐晦,但老戏骨能撑起来。而这季想什么都拍出来,于是很多无必要的边缘人物撑不起来
都说女王平庸无奇,但作为一位平凡的人在其位谋其政恪尽职守并从一而终就是一位伟大的人,作为君主,女王配得上头顶的王冠和鲜花掌声,是最优秀的民众典范。这剧最神的地方就是将这些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同样拥有平凡人的爱恨忧愁
明显不如第一季啊z
停!编剧!别再赶进度了(不再能持续使我产生兴趣
跟第一季比起來是更迎合觀眾窺探心情的故事劇 我猜這是編劇的策略,第一季比較貼近事實,皇室會給Netflix繼續開綠燈,到第二季自由奔放一些,第三季再收斂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