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科学与灵异似乎是两种对立面,一边是真理的严谨,一边是迷信的无知,然而《诡丝》竟能出乎意料地将二者结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人死后一部分能量会被转化。
幽灵其实就是人死后积聚而成的部分电磁能量,通过科学手段(影片中虚构的孟结海绵)可将其捕获。
”“肉眼喷洒了液态孟结海绵制成的眼药水后,就可以观察到幽灵的存在。
”新鲜大胆的构思。
灵魂,这个古往今来捉摸不透的东西竟能在《诡丝》中以如此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我没想到的。
当看到张震拉着大S的尸首,后者灵魂出窍的场景时,荧幕前的你我相信都会瞠目结舌吧。
我一边想象自己使用孟结海绵眼药水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一边恨不得马上去知乎上怒答“普通人获得阴阳眼是种怎样的感受”。
在华丽系(滥用跳吓、群魔乱舞、血浆飞溅)恐怖片已沦为主流的现在,台湾恐怖片拘谨、朴素,却又总能够另辟蹊径交出一份特别的答卷。
很多日系推理小说都有个特点,就是在小的细节上提前交代结果,再在之后的故事中抖出原因,这需要读者一点点适应,如:我与A君初识,了解其是某知名财阀,却发现他从来不戴手表,更厌恶系领带。
所有这些怪异细节,在我知道他是一个靠犯罪敛财的前科者后,才恍然大悟。
因为他坐过牢,所以讨厌戴手铐的感觉。
因为日本死刑是绞刑,所以在他看来,系领带是自己犯罪败露、将走向绞刑台的不祥之举。
——我理解这种叙事方式为“细节上的小悬疑”:前面发生的事件,到后面去寻找答案。
就像契科夫说的: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它在第三幕一定会响。
刻意交代的小细节在最后都会发挥作用。
这点在《诡丝》中也得到了不少的运用:·影片一开始桥本便以瘸腿形象示人·桥本一直强调自己不怕死·困在民房里的小鬼用唇语说“要下雨了”,随后闪过病床画面·桥本和署长谈话后都会狠狠地按一下计数器·起东女友在其母亲病榻前说:“女人之间的对话,有时不需要开口的”·小鬼从居民楼游荡至教学楼的一系列行为·小鬼在教学楼下的长凳上说“妈妈,萱草花开了”……如此伏笔的运用,加之日本演员江口洋介的加入,使得《诡丝》也带有一丝不寻常的日式画风。
相较平铺直叙一条筋瞎掰的国产恐怖片,《诡丝》的剧情构思真的足够甩其好几条街了。
不过《诡丝》虽然是恐怖片,但其内核依然是家庭之爱——关于母子之爱的故事,既包括小鬼母子,也包括起东母子。
虽略显俗套,但好在回归温情,留下温馨。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喜怒哀乐的世俗纠缠,就算变做鬼,也免不了受到前世亲情的羁绊。
人也好、鬼也好,甚至神也好,总有属于各自的烦恼,在这个核心主题下,都可以编织出源源不断的作品。
虽然这些假设向来都无法证实与考究。
《诡丝》在我看来并不感到恐怖,但还是一部值得细品的台片佳作。
这部电影,其实讲了三个方面。
一是生命的意义,那是主线;一是伟大的母爱,分别体现在张震母亲和郑纯身上;还有一个就是默契的爱情,自然是说张震和林嘉欣。
生命的意义,仅从张震和桥本分别对待生命的态度及看法上就可见端倪。
张震相信,无论如何,活着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尽力挽救母亲的生命,尽力让自己躲开死亡。
劫后余生,他说谢谢桥本,让他领悟生命的真谛,他要更好的活下去。
而桥本,从头至尾就是个厌世者。
毫不避讳的声称自己从来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一直都想死,只是条件不充分,缺乏足够的恨意。
他的心理是扭曲的,害怕生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自杀时似乎很开心自己得到了解脱,其实就是个逃避责任的胆小鬼。
母爱方面,我更感动于张震的母亲。
她的魂灵不肯离去,张震本以为母亲是因为恨他而不肯走,却不曾想到,竟是为了等到白天,为儿子煮鸡蛋,了却自己的遗愿。
舐犊情深,足见一斑。
而郑纯亲手掐死儿子,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出于强烈的母爱,不想自己的儿子在世上受苦受累受人欺凌,希望他早日解脱。
但在我看来,保护儿子的方式,怎么能这么极端。
单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由生存的权利这种大道理,儿子患病、自闭、自卑,做母亲的应该积极对儿子心理进行疏导,教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才是,怎可把厌世观教给这么小的孩子呢?
可怜一个弱小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世界是怎么回事,就永远的离开了。
“我喜欢你,但是不快乐。
”林嘉欣温婉的这么说着,却也依然在张震母亲的手术单上签上了“媳妇”。
“我只想跟你一起这样活下去,好好的过每一天。
”张震的“遗言”,动人无比。
他们的爱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
之前有在朋友家看过这个片子。
没有看到开头,只是从大S将那个孩子藏在口袋里开始看起。
但还是很有感触的。
当天由于在朋友家,泪湿眼角却不肯让它掉下来,省得他们取笑我爱哭。
呵呵。
今天下了《诡丝》,从头看起。
我看着那个孩子寂寞的自言自语。
“下雨了”“妈妈,萱草花开了。
”心口紧缩,觉得心疼。
那样小的一个孩子,光着脚,走在路上。
不能不心疼的。
记得跟踪他的起东看到孩子坐在家长接送区,他说,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来接他了。
这句话,勾起我对这个孩子的怜惜。
也许,女孩子天生就有母性,所以对这个孩子,我格外心疼。
当我终于知道他那么小就被人歧视,被人看不起,甚至自卑到自杀的地步,我就在想,原来他一直都活得那么辛苦。
一直都那么绝望的活着。
以致于当他的母亲亲手掐死他之前,他会道谢。
记得师傅说,其实他妈妈是很爱他的。
是了,当我听到一个母亲在亲手结束孩子的生命,声嘶力竭的大哭时,我无法不动容。
我能体会那是怎样一种彻骨的痛。
这部电影,从一开头,就已经注定悲伤。
一个孩子的父亲被打死,而女孩还躲在保险箱里大声的要父亲说出最后一个密码。
可是她的父亲再也无法开口。
当警察打开保险箱,我看到女孩愤怒悲伤的眼神。
整部电影似乎都在围绕着孩子。
也许只有孩子能让人为之动容。
也只有孩子的愤怒绝望才能摧毁整个世界。
而这部电影里最温柔的一抹风景便是林嘉欣了。
她就那样安静简单的在一家小小的花店里经营着自己的爱情。
她爱起东,爱那个冷静到让人窒息的男人。
有时我在想,那叶起东是不是没有爱过她??
但是如果他不爱,为何又要救她?
只因为是做警察的职责么?
也许他不是不爱,男人的爱,多少带着沉默。
他未必要把感情挂在嘴边。
但是他确定自己是爱她的。
而她只不过比他爱的要多。
因为爱他,因为信任,她甚至听他的话,即使听到枪声就在身后响起,依然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只是在惊慌失措的时候,无助的叫着他的名字。
是了,这样一个女子,他怎能不爱呢?
很庆幸,她还活着,很庆幸,他们可以一起经历生死。
那么,他们可以更坚定的牵着彼此的手,不放开。
至于叶起东,我刚开始在同学家看《诡丝》的时候差点笑出来。
这不是雪村么??
因了这张脸,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添加不少喜剧色彩,至少刚开始看到他的脸,我是这样认为。
但是后来我发现,张震有一张冷峻坚毅的脸,他不是雪村那把农民脸。
他的阴郁,他的悲伤,似乎是家维欲罢不能的主要原因。
一个女人,很可能因为心疼一个男人而爱上他。
我一直认为,在这样的爱里,谁先心疼,谁就输了。
但是我发现其实我错了,也许他也一样心疼她,爱她,不然他不会把自己的母亲在临终之际托付给她。
那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爱,只是他知道自己将无法和她私守到老。
不是不遗憾的吧。
他无法陪她走完一生,惟有将亲人托付给她才能表达他对她的信任,以及对她的爱。
他肯亏欠她,因为他可以用下辈子来还。
这样的爱,沉默但比一般的爱情更具感染力。
当我看到在地铁里,那个孩子和他的妈妈终于可以在一起,当我看到起东在弥留之际还在想着家维,不能不感动的。
他们都可以在一起,我想这样的结局,是让人欣慰的。
真的很想告诉所有认识的朋友,珍惜拥有,怜取眼前人。
我们其实拥有的还有很多,很多。
那次看完金马奖,就惦记着诡丝。
诡丝每次有提名的时候,都是张震搬动大S,然后半途好像灵魂出窍般的感觉,同一个身体停留在某地。
搬了好几回,这个镜头我就不怕了。
很好奇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跑去豆瓣看看过的人怎么讲。
讲到孟结海绵,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今天并没有计划要看的,但正好10点21分的时候ppstream在播,那就看吧。
你信不信有鬼?
问过很多人呢,态度是有些模糊的。
如果把鬼称之为一种能量的话,那还叫鬼吗?
诡丝片名源于片中小孩与母亲之间的能量联系。
江口洋介扮演的患有糖尿病的科学家对于死亡怀着向往,自白小时候对于活着就没什么兴趣,他需要寻找一种能量永恒的方式,即使死去,也要不朽。
我没想到大S扮演的那位女科学家会死得那么早,可是还是对她的扮相觉得很赞的说,觉得这个女生可塑性好强。
有一些地方还是被吓着了,张震在医院里打电话给和美时,那个鬼妈妈已经成形了,瞪着白眼仁在旁边看着张震,然后风一阵似的刮了出去,是在地上爬行的姿态。
这是张震的故事,张震的困境在于卧床许久的母亲,死亡对于一直待在床上不能动弹不能讲话的病人是否是一种解脱。
张震还有一个在花店的女友林嘉欣,虽然而戏份不多,但是这是需要张震去守护的心爱的人。
林嘉欣,好干净美丽的女生,很像画像里面的女孩。
所以她在镜头里做回眸状一点也不可怕。
最后当母亲的精神能量也消失的时候,我觉得诡丝还蛮好看的,不会为了故意吓人而把音响动静弄得老大,它还是努力地在塑造人物,表达爱的概念。
平日不太看鬼片 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久仰「詭絲」大名 因爲裏面有張震 大S 江口洋介前晚終于在狸的大力推薦下看了這部片子從深夜到淩晨 從最初的恐懼到最後的感動深深覺得影片宣傳真的很有迷惑性看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大S並不是演鬼 並且出場不久就被鬼幹掉原來林嘉欣也有演哦?
好喜歡她呢原來鬼媽是萬芳...這樣會讓我覺得那張鬼臉比較親切扯回話題 「詭絲」很讚!
「臺北朝九晚五」「雙瞳」「三更」的編劇蘇照彬自編自導之作配樂是金培達 有驚悚的音調也有凄美的旋律影片節奏很快很流暢基本上我沒有把這部片子當鬼片來看這更應該是一部溫情的影片張震是絕對的主角 之前就很愛看他的戯 上一部是和舒淇的[最好的時光] 雖然一人分飾三個不同的角色 但劇本明顯偏重對女主角的刻畫導致張震的角色設定太過中規中矩 難以發揮演技 而[詭絲]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般 人物性格刻畫很細緻無論是火爆的飛車 槍戰場面還是隱忍壓抑的内心戯都表現得遊刃有餘加上他的表演很有張力 把男主角的冷靜 機智 柔情完美地展現出來江口洋介還是很有水準的 只是最後自殺場面太過噁心大S的演出就是看個新鮮 個人覺得演得太過表面化林嘉欣的戯份和大S差不多 但是完全不會覺得她是花瓶 可能我本身就很喜歡她自然不造作 不動聲色的表演方式陳柏霖真是完了他被萬芳殺死那段真是太有喜感了一個演員無論演什麽戯都像喜劇 這個...還真有點糟糕看完整部影片會產生思考那條連綿纖長的詭絲到底牽連著什麽?
故事分兩條綫進行江口洋介帶領的研究小組抓到了一個鬼小孩小孩從小生病被人瞧不起 鬼媽爲了不讓兒子再痛苦下去就親手掐死他所有人都以爲小孩變成鬼是因爲恨江口洋介希望變成鬼 想方設法探尋靈魂不散的原因他把鬼兒子藏起來引發了鬼媽的追殺大S 陳柏霖 張鈞甯相繼被殺後 連張震的女友林嘉欣也不放過另一方面 張震的母親患病昏迷在床醫生建議他拔下呼吸器 但他卻固執地希望母親活下去 他期待有一天 當女友接受自己的求婚 母親就能醒來 又怕母親會恨他不讓她解脫於是每天都活得很壓抑很不開心母親是他生活的全部面對女友也不知該如何表達感情車開過女友的花店門口 透過車窗望著她的身影相距咫尺也不下車見她 只選擇透過電話相聊幾句女友是深愛他的 知道他困在自己設下的枷鎖裏雖覺痛心 但也只能默默陪伴不離不棄只輕舒一句慨嘆「我很喜歡你 但是你不快樂」張震為了救女友而把鬼媽引開在面臨死亡的關頭終于想明白生命的意義「想要活著 想要過得快樂 想要人生可以改變 想要每天早上再去看你」江口洋介在鬼兒子埋葬的地方自殺妄想帶著恨意而死就能變成鬼其實鬼兒子靈魂不肯散去不是因爲恨 而是因爲對媽媽的愛因爲牽挂媽媽而留在人世間 現在媽媽也死了 他們終于可以一起走了最後張震的母親病故 女友答應了求婚 但母親還是未能因此醒來張震回到家發現母親的靈魂 他以爲是母親恨他所以遲遲不走只見母親顫顫悠悠地走到灶台前 像往常一樣為他煮了個雞蛋然後才肯安心離去詭絲其實就是代表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牽連是媽媽與兒子之間的相互記挂鬼媽含淚掐死兒子為他解脫 兒子露出淡淡微笑說「謝謝」相信看的人都會產生很揪心的感覺當張震母親煮完雞蛋離去 雞蛋也隨之粉碎的那一刻我隨張震一起掉下眼淚据説這部電影反響並不好新聞裏報道說電影院觀者寥寥 不時發出笑聲覺得特效做得太假之類的但我覺得這些小瑕疵絲毫不會影響我對影片的喜愛瑕不掩瑜啦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诡丝》,听起来一定是有道诡异的丝。
不过导演苏照彬将这道丝定义为,因爱而存在的生命之线。
看恐怖片不是为了自己吓自己,生与死的问题常常能反射出人的世界的无知和愚昧。
不过苏导显然常常善于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强大的爱和信仰可以穿越生死或改变世界,这种力量甚至是危险的或者可怕的,爱的主题有如《三更》和《诡丝》,关于信仰的例如《双瞳》。
整部电影下来,再回忆的时候印象里犹如一部默片,对白都是苍白的,神情才是深刻的。
张震和林嘉欣就是再次把闷骚发挥到了极致。
张震饰演的叶起东,甚至可以读懂鬼的唇语,却不能在人的世界里下一个决定。
嘉欣扮演的起东女友安静温柔,连表白也只是在转身的瞬间用唇语说给他看。
主角们都是郁郁地、沉默地、神秘地,包括叶起东、起东女友,还有三只鬼。
最难忘的情节,起东在经历了生死以后,得知母亲去世,第二天早晨,看到妈妈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一般人的鬼魂在离开人体以后很快消失),那时候他对于鬼魂不死的原因,推测是来源于强烈的恨。
“你是因为怪我,所以不走吗?
”他问。
鬼魂不说话,轻轻站起来,走到炉子旁边,给儿子最后做了一次白水煮蛋。
起东妈妈用自己的鬼魂给了儿子一直在找的答案,然后鬼无可避免地魂飞魄散,剩下人开始失声痛哭。
之后便常常想起张震的神情,矛盾、落寞、孤独、执拗;还有嘉欣的回眸,信任、坚定、温柔、安静。
其实整个故事以“反重力”研究为背景,感觉还是蛮奇怪的。
大概,是未来让“研究”可以拉到大人物背书,这样可以让“科学家”办事儿的时候有很多方便吧。
但是,想要大人物背书,其实也需要看成绩的。
这“科学家”事儿没看到有什么进展,人倒是死了不少,虽然是“外聘”(人家把临时工说得很优雅),但至少是个影响不是。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是有备而来的。
这个反重力研究究竟是怎么和“鬼”联系上的,完全不可考。
但是,如果你说研究个“鬼”,大人物大概会立马停止支持。
但研究反重力,那就绝对不一样了。
在这方面,“科学家”其实也是很懂的,随便忽悠个课题,然后堂而皇之的骗经费,这属于“科学家”的必备修养。
这个研究,那必须是“资产”啊,这一点,专利法中规定的好好的。
拿钱办事儿,那专利权必然属于公司,甚至利用公司资源研究出的成果,也属于公司。
扩大一点,那就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给你70年用用难道还不满足?
张震之所以加入,完全是因为张震会读唇语。
而“科学家”团队研究的“鬼”会无缘无故的说话,但彼此频道不通,急需一名会唇语的进行翻译。
好了,到了这里,故事基本就演绎成真·张震讲鬼故事了。
陈柏霖和张钧甯,当年还真只能在故事里头打酱油。
而大S在故事里头也就脱了个衣服,立马被责成领了便当。
故事,完完全全就开始围绕张震讲故事了。
故事里头的张震,一方面要调查鬼故事,一方面又得面对自己和老妈的纠葛。
作为准儿媳妇儿的林嘉欣,也是挺为难的。
当然,故事对插管还是拔管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探讨和思考。
由于张震的加入,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此时的“科学家”有话要说。
说做鬼看起来还是蛮好的,又没有升学压力。
这……这……真特么说得对啊。
而且,还不用担心长大后要找工作,要交税。
尼玛的,旁边的陈柏霖听了,一直翻白眼。
人不如狗也就算了,现在,混到人不如鬼的地步,简直连“死”都死不起的节奏。
关于这小孩儿为什么“阴魂不散”的原因,最后还是被张震调查出来了。
说起来,这是个非常“扯淡”的逻辑。
小孩因为先天缺陷,老妈就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
她有勇气让孩子死掉,但没勇气让孩子活着。
她有勇气让孩子死掉,自己却选择了苟活。
这全程饺子,最后母子团聚的结局,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概,只是想着“阴”小日子一把吧。
这哥们研究了半天,得出个结论,只要死前怀着强烈的恨意,在正确的地点嘎掉,就可以“阴魂不散”,从此摆脱糖尿病的烦恼。
但是,导演明明说的是爱可以长久永恒啊,阅读理解错误,代价很大。
看了《诡丝》。
这是第一部打动我的恐怖片或者说惊悚片。
如果在“豆瓣”上打分,我会毫不犹豫的给五星。
一部台湾灵异惊悚片,却拍出了国际水准!
它将是2006年我的影事当中排名前列的影片。
编剧出身的苏照彬首次自编自导,就不同凡响。
张震的表现尤为出色!
演员还有江口洋介、林嘉欣和大S。
林也是我很喜爱和欣赏的女演员。
在片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一个几年前同在网易电影论坛混迹的朋友说,一部影片她最先关注的是编剧。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好的电影都有一个好的编剧,这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不然,再是大导演名演员,也会遭人不屑。
就想起《好奇害死猫》的编剧,相形之下弱智得不说也罢。
刘嘉玲怎么会凭此片获金马影后,除非评委也同样弱智。
感谢金马奖让我知道了《诡丝》,让我看到了一部好影片。
故事好,讲的其实还是人性!
母子之爱,惊心动魄;男女之爱,轻描淡写中聚集力量!
就这样被深深震撼和打动。
对于《诡丝》,我要说,一部2006不容错过的影片。
它有点吓人,有点感人,非常好看!
我从来不看恐怖片。
因为觉得,只有心灵空虚,追求心灵刺激的人,才会去选择这么无聊的节目。
今年年初却无意中被朋友硬拉着看了一部台湾的《诡丝》。
张震我觉得是有款有型的,何况还有江口兄,所以也就壮了壮胆,看吧。
没有想到过,导演会安排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来演这么令人胆寒的一个鬼。
苍白的面容,失神的双眼,仿佛漫无目的的游走,冥冥中又似乎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在牵引。
谁想要扯断那根线,谁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而一旦招惹到了,不管你是否愿意,或者尽力摆脱,他都象一个怎么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粘牢了你!
更恐怖的,是他盯死了你!
你无处可逃……有一种极端去叙述另一种极端,这是《诡丝》想要讲述的故事。
因为母子间的爱,让母亲为了不再让儿子受到欺负和歧视,武断的结束了儿子的生命。
她以为,这样儿子就可以快乐了。
而儿子,因为对母亲的信任和爱,也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正是那种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导致他们一致对外界的排斥,不管是友善的关心还是贪婪的利用,他们都选择了杀戮来解决。
所以,为了追求名利的大S会被小男孩掐死,那种被放大的人形,反映出人内心的无限恐惧和失措。
生命,就是这么简单,也易流逝。
而江口洋介,那种掌握神秘能量、操控一切的野心,让自己陷入疯狂的境地,这是一种可悲、可怕的人类欲望。
最终会导致灭亡。
他的死,的确不足惜。
因为,到死,他都不会明白,那种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死亡,而是爱。
片中积极、真诚的代表--张震,正是因一份对母亲的爱,对女友的爱,让他最终逃过了一劫。
感化了那对惊恐、暴力的母子。
那颗被捏瘫的心,在那只小手的揉捏下,重新跳动起来。
母子终于平静下来,久别的重逢让彼此更加珍惜。
而张震也打开久久的心结,安详平静的送走了母亲。
生活恢复了阳光,详和,世界和平。
只要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珍惜身边的爱,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贪婪和欲望,那就没有什么值得害怕和恐怖。
那致命的诡丝,原来是血浓于水,能够抵挡一切侵略的爱。
没怎么看过恐怖片,但这部我觉得比起那些血淋淋或者邋遢不堪的视觉冲击要高段得多。
人往往不能战胜的,是内心的恐惧。
是自己内心住着的贪婪、欲望、冷漠和野心。
那都是,心中的鬼。
最后说一下,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江口洋介抛弃帅哥形象,展现成熟古怪男人面目,大S倒是十足的本色演出,林嘉欣玉女依旧,张震戏份最多,也是实至名归。
台湾电影,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比较好的。
如同韩国电影,和当地的电视剧南辕北辙。
在dvd里,补充了一个绝望的结局:张震最后打给江口洋介的电话以后,江口的鬼魂就坐在电话和尸体的旁边,终于得偿所愿,在得意的笑声中,江口洋介突然发现自己不但不能站立,甚至根本无法动弹。
他惊恐地看着自己地手臂慢慢抬起,完全不能控制,重复着自杀的动作……随后,在那幢关鬼的大楼的顶层,他又自杀了一次……第三次,在江口洋介幼年的幼儿园场景,一个储物柜里,他失控的继续重复自杀的动作……江口洋介绝望的发现,他只能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无限的重复着他死前的最后一个动作:自杀……另外,3区的dvd里也没有那场大S坐在江口洋介腿上的热吻抚胸的激情戏。
其实不该删去,这样在后面江口把大S关在禁闭室就更能突出江口洋介自私阴暗的心理。
导演苏照彬,还曾经编剧《运转手之恋》、《台北晚九朝五》、《双瞳》、《三更》。
这些片子都是我很喜欢的台湾片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故事讲得非常好。
以前老觉得中国电影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没有好的故事(剧本),大多数情节瞎掰对白作呕……惨不忍睹。
其实还是有很多相当有功力的,反过来想想也是,很多好本子电影局直接就枪毙了,领导们一分析就替我们做了主,觉得我们不能看这样的片子。
yu……这个话题又扯远了。
片子里林嘉欣这样好的姑娘居然在里面只是花瓶,唉,可惜了,不过花瓶也是很到位滴。
大s花瓶戏还算多些,虽然早早就死了,死相和扮相都是给人印象很深的。
大s绝对是片子里最漂亮最时尚的角色,那双高跟鞋,那条黑色九分裤……嘿嘿,我坚信她的服装肯定是自带的不是剧组出的。
不知为什么,一看到大s我就也能想到她妹妹小S,姐妹俩赤裸裸的要出名要有钱的宣言,自称姐妹俩穿衣打扮时尚出位绝对是台湾第一,多少次在主持的节目里大飙特飙演技……这种直来直往真性情小S比姐姐还要更直接一些。
我很喜欢,就该这样,不虚伪。
但是俺觉得大s抢戏有点明显。
从片子里的穿衣打扮到表情和动作,完全就是为了突出一个印象深(确实做到了),太露痕迹,戏有点过。
她在电影里这样的本性这样不经意的流露,一看就觉得这人在演戏。
或者说一看这就是大S,而不是那个角色。
看结尾演员表我才看到万芳的名字,居然在里面演妈妈,女鬼,呵呵,我说怎么有点眼熟,但是因为妈妈形象吓人,就没细看,也就没认出来;另,长发遮脸胡子一嘴的江口洋介第一次露面的时候,我也差点没认出来。
拍的挺有国际水准...其实并不怎么恐怖...我也是相信世间是有鬼魂的...
万芳!
其实这个在亚洲的恐怖片里算好的,结尾也算不错;后来看了花絮里的另类结局,真要命。555,江口还是帅啊~
很纯粹的烂片
大s没有演技……
真是比较像样的“鬼片”,没有冠冕堂皇的借口也比较自然不做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能让观众看得很爽。
大S就那么死了
仅做标记,没张震大概我不会看
母丝牵鬼子,子丝牵鬼母。人鬼虽殊途,人鬼情未了。
这电影涉及物理知识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懂物理(比如我这个纯文科生),还真容易觉得不伦不类……不过苏照彬剧本赞。
这部电影还金鸡奖????有病!
居然是一则很温情的故事
没什么意思
略有制作,毫无突破
4.5分左右。好无聊啊,全场戏就感觉只有张震一个人在认真演戏,这么烂的电影居然也可以演的那么认真😂唯一眼前一亮的时刻是大S死去后,被人拉走时拖出的幻影效果,把鬼比作精神体还挺有意思的,可是后半段长长的煽情,简直无聊死了。
应该不会留下阴影的恐怖片....
配乐蛮好听,开满萱草花的山头很美~其余价值两星~
没啥意思
1.阴魂不散,是因为爱;2.用最残忍的方式对待,却是充满着最悲伤的爱;3.苏照彬导演的喜剧片确实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在其他类型片里,他对人物(配角)的塑造却依旧保持着喜剧片里的模式,这就让人非常出戏。《诡丝》有一个挺不错的故事,但人物表演、细节等等,通通不及格。
三星半。苏照彬还是很天才的,对“鬼”的见解和叙述方式都特别牛逼,就是每到结尾都会被矫情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