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能代表什么,勿喷 我是一个农村人,这里面写的是农村的故事,整部电影的画面和背景音乐都是十分温馨和朴实,我觉得很好。
里面的各个人物的经历都是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经常经历的,在外面努力拼搏,受苦受累,但是乡亲们都认为我们在城市里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有时候甚至会碰到像二蛋一样令人十分尴尬的经历,而且现实中一般很难像电影中让乡亲们谅解。
但是每一个农村孩子也都像电影中一样,希望能为家乡父老做些什么,以报答乡亲们的照顾。
这是一部乡村喜剧电影,并不是科幻大片,也不是什么有思想内涵的文艺片,它没有顶级的特效,没有所谓的思想深度。
它的制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它能让我还有其他的人感同身受,让我们笑和感动。
另外——电影中的场景是理想化的,也是我们向往的,如果我的家乡有一天能像电影里这样多好哇,我觉得这样是大部分人的感受吧!
但是缺点也不得不说,牵强附会一些网络流行语,让人哭笑不得。
我觉得这部电影定位应该是中年人,这个流行语实在没有必要,只会成为大家批评的理由。
如果这部电影你看了,笑了,感动了,就不要一味的否定它。
第一次写影评,谢谢,水平有限,不要批评。
在《越来越好》里,郭富城换上缤纷油漆裤,不时在拍摄间隙摇摆着身体,小露超凡舞技。
从现代到民族,从踢踏到爵士,被称为“四大天王之舞王”的郭富城几乎没有一种舞是跳不来的。
而在此前,郭富城鲜少在电影中展露过舞姿。
据悉,这次在《越来越好》里郭富城很有可能会带来惊艳表现,其角色身份不仅是史上最酷的包工头,也是最会跳舞的包工头。
每年的新年档都有这么几部照全百姓口味的片子。
而这部片子就是《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诺贝尔文学奖+中外神曲+破镜重圆+梅开二度+屌丝逆袭+山村流水席+玛雅末日。
杂了点。
不过新年图热闹,大家就看个开心。
“我帮你圆了梦。
以后你要做什么梦,有我陪着。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生命做长度。
”
在中国,全民娱乐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真为这片子高兴,虽然这看上去有些“傻”。
我由衷的祝愿这样的“娱乐”能蔓延开来,弥漫至中国的每个角落,真正唤醒“劳苦大众”们的娱乐精神,让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去娱乐他们心中的明星、女神、王子、长辈、朋友、上司、领导、警察以及所有他们以往想了却不能娱乐的对象们。
如此想法,定会有人笑我疯癫。
【我操!
你们他妈的才傻逼呢!
知道自己已经被“娱乐”了很多年吗?
】
本片集结了来自大江南北无数的为观众们熟知的演员明星们,一起给观众们献上了非常普通和平庸的合家欢作品。
所谓的村晚就在影片最后两三分钟才有进行时,其他时候村晚都是将来时。
表面上看全村人都在为村晚精心准备着,都在忙这忙那,实际上各角色之间发生的事都是各自家中的普通生活小事,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跟全片的主题也没有太大的关联。
虽然能感受到在乡村生活的老百姓们特别地淳朴热情,大家在过年时每家每户团圆时都特别快乐和幸福,但部分情节还是表现得非常平淡。
明显我是后面看的那一拨。
刚开始看到众星云集的演员表,心里还是很有期待的。
看到后来我想我已经看不懂张一白导演是想表达什么了,是在给中国农村拍卡通片么?
看到佟大为出现,我想大概导演只是为了拗造型;还有那农民暴发户就一定要金链子大墨镜貂皮大衣恨不得十根手指头都用金子箍起来么?
能把郭富城恶搞成这样也算是很有水平了,可以秀身材,可是段子是不是可以不这么恶俗?
天王的舞姿是不是可以不停留在棒子的骑马舞阶段?
天王都去跟疯了,我们还要在哪里去寻找自我?
徐静蕾的太空服是想雷死谁么?
导演你怎么忍心把所谓的一代才女搞的那么弱智的?
试问哪一家的保姆可以打扮出那个气质的赝品富婆?
那根本不是变身,那就是变戏法儿。
国际章是有多亲和,明年和我一起过年否?
一直没有交代任何背景的老太太吴君如关在屋子里画画有生有色,这么有文艺细胞的老太太忽然又拗成很后现代的山寨造型去溜哈士奇了,虽说文艺工作者都是半个精分,可是有必要把一农村老太太拗的这么精分么?
老头老太太的乡村爱情故事中一场莫名其妙的私奔来得快去得也快,以老太太莫名其妙的出走,然后莫名其妙的回归而告终。
那么漂亮的村花景甜的爱情生活居然无人问津,无关戏份问题,只是人之常情。
还有一句,影帝梁家辉是来给王宝强打酱油的蛮?
最后那个把好好一座村子刷成798的镜头,还有村晚现场煞有介事的欢乐,张灯结彩张的没有一点农村气息。
越到后面越觉得,导演是在内陆山区农村的外衣下,上演了一出台湾偶像剧中村民要多团结有多团结,要多欢乐有多欢乐,要多悠闲有多悠闲,要什么人才立马就会冒出什么人才的繁荣景象。
我不明白是导演不懂农民,还是农民不懂导演。
反正这一定是史上农民最看不到自己生活轨迹的农村题材电影。
只有让农民生活在山寨798 里,才能表达文艺改变命运么?
看过之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不是抄袭TVB或者港版的贺岁片吗?
N+1的明星阵容讲述一个不能仔细推敲的故事。
但是接着想到的是,不能抄袭吗?
这只是部电影而已啊。
电影在我这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电影,看过了,该哭哭该笑笑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有一种是哭笑过后还能品出点儿出电影之外的某些东西的来。
当然我完全没有觉得二者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她们首先都是电影,至于能看到什么,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和电影本身无关,是观影者自己想多了,或者多想了的结果。
如此说来,《越来越好之村晚》应该算是一部合格的贺岁电影。
一个稍微有些经济基础的山村想要通过举办一场村里的春节晚会——简称村晚来实现对上层精神建筑的追求,于是首先慕名而来的是村里首富张译,而首席粉丝头子黄觉也被母上大人给召集了回来,于是一场关于谁办村晚的竞争自此来开大幕,各路人物分别登场。
村里面热火朝天,各显神通,村外边的城里面各色人物也被这台村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
这样的两条线互相的回应,又有交错。
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要线索。
其实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可讲,所有的笑梗都很多次的出现在不同的电影里面,很多的场景我甚至都猜出下一个镜头的结果,譬如说黄觉带领的粉丝团去给扔花盆的杂技演员喝彩,再比如吴君如要吴刚站好了方便自己作画结果后者掉下了山坡,再比如张译给佟大为送村晚创作费用的桥段,真的是看到就猜到。
可是即使这样我仍旧会在这些笑点笑出声来。
因为它虽然古老,但是确实在那个瞬间触到了我的笑神经。
这倒是真应了那句话,办法不怕旧管用就行。
如果过分认真,就没有必要了。
当然这部《越来越好之村晚》另外的亮点就在于她无下限的恶搞——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算什么亮点,N多的电影已经用烂了。
确实是,这部电影的恶搞在于不分领域,你熟悉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都可以看到被导演用自己的方式或直白或含蓄或者故意曲解的表达了出来。
甄嬛元芳哈士奇还有什么是你没想到的?!
甚至我都怀疑王宝强和王珞丹是影射了《后厨》而郭富城和徐静蕾说的是《将爱》,当然要是不多想,这些就仅仅只是为了凑数而已。
但是当你所熟悉的网络语言恶搞桥段真实的被演绎在了大屏幕上的时候,那种无法言说的幽默感还是会触及你的笑点,给你愉悦的。
更何况从电影本身来讲,这一次这样的笑点分布的确实很密集,都快赶上相声了。
真正的贺岁片本身其实有很多不能绕过的弊端,这些必然会使她的情节看上去薄弱,但是贺岁片本来也不是靠情节来出彩的,所以如果看贺岁片是为了看一个靠谱的故事,我觉得不如看记录片更合适些。
贺岁片,尤其是从港产贺岁片一脉相承下来的这类贺岁片,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用密集的笑点信息轰炸观众,然后让你在应接不暇中完成一次身心的愉悦。
按照这个标准《越来越好之村晚》合格了。
更何况她还贡献了另外的福利,就是堪比《建国伟业》的明星阵容。
内地港台老中青各色人物一个不少。
看着这些人或者扮屌丝或者演大款或者耍时尚,或者卖萌或者装傻或者充愣。
也是一种花钱难买几次的享受。
对于国产电影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期许,这个很自然,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持续和坚持的过程。
中国的电影人在努力就好,如果这样的努力因为故事因为剪辑因为什么什么而没有很好的表现,也不用非得把被愚弄的心情表现的那样强烈,在该笑的地方笑该哭得地方哭也累不死不是?
贺岁片,不用那样的沉重,说到底,也不过是电影而已啊。
话说我是被海报忽悠着看的这个电影横竖四个人头闪亮亮的十六个人头纵横排列在电影院的大墙上我是为了吴莫愁去看的我看了一流十三刀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就看那姑娘出来走个秀唱个歌出来仔细一看,头像下面有个友情客串的字样我了个去海报上头的演员半数都是客串的加起来台词能超过十几句就不错了剩下我看到的就是老年黄昏恋一个苦逼的文艺青年自我救赎还有农村小保姆和小洋房装修工凄美的塑胶爱情故事西瓜头工地杂工跟四星级大酒店主厨姑娘恋爱的故事我的人生观一下子就彻底崩塌了然后把12年的各种老梗都拿出来说了一遍什么元方你怎么看世界末日,什么非诚勿扰什么巴拉巴拉的就像是一个集2B于一身的超2B电影白瞎那些演员了最白瞎的就是我的钱我感觉我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2B的行为不是看了这个电影而是我现在上网突然发现网上已经有高清下载了我被八一电影厂坑了我谢谢你了
张一白的名字从未如今天这般让我厌烦。
如果以往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个三流导演的话,现在他的形象在我这里则完全变成了臭水沟中那浮起的灰色泡沫。
这样一部假大空的乡村吹牛逼喜剧,让我观看中途频频唉声叹气,对中国当今的电影创作水平心如死灰。
太多像张一白这样拿观众当傻子的导演了,他们拿着钱和演员资源,大肆浪费,以为自己才华爆棚,随便搞一出戏都能调动别人胃口。
“村晚”这个恶心人的玩意儿,在张一白抱着和谐社会大腿的蠕动中,越发恶臭扑鼻。
如果一个中国的山村,能够真的存在于电影假想的世界里,那么现实也算可喜。
可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参演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洋溢着假兮兮的喜庆。
假笑、作揖和皆大欢喜根本没一点儿趣,张一白如此水平,能在中国电影市场翻转腾挪,真是应了同事那句话:谁在纵容《小时代》,谁便在摧毁大时代。
这电影不矫情,带人情味,喜庆,说的是好好的故事,好好的小人物。
有的地方过分美满主义,可是过年了,图一个越来越来团团圆圆的气氛,日子有酸甜苦辣,人总要像电影里这样,乐乐呵呵地过。
电影它源于现实,也超越现实。
非要找出点深刻内涵写写解析,那肯定满足不了。
影评这么差,骂的这么凶,觉得可笑。
讲人事儿的电影,小成本,不做大宣传,这是电影人想做就做了的电影。
吃饭需要鲍鱼海参也需要小米粥,电影发人深省是好,博人一乐也好,哪怕博的不是高知不是你,是举家到电影院图热闹的亲戚长辈,是轻松一把的劳工和农民。
挺好的,虽然不值五星,但它称得上一句好看,有创意,有温情,有正能量,不白瞎票房。
文艺党们轻黑吧,黑这么一电影高端不到哪去,哪那么多商业分析,累不累。
导演,我操你妈的老呆逼!这种货你也敢拍出来见人,你这是缺德你自己知道吗?!
国产片真敢走极端啊
因为是在电影院看的,气氛上加一星。笑料还是有的,只是过分的混搭和牵强的组合让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章子怡是全片唯一的女神。郭富城演民工很到位但是生搬硬套江南style和最炫民族风实在是让人难过啊,难道这个江南style上了春晚还不够吗?还要来毁我们的电影T_T
模仿TVB么?
好吧,我还真笑了
难得看国产 居然还不错 配乐略屌
如果是花钱在影院看,我可以一边看一边说脏话。烂爆了。
就当我俗好了,其实我还是蛮喜欢的。
这三星是给郭富城的
提前锁定2013年度烂片前三的位置
我。怎么。可以。傻到。花钱去看这样的一部电影。。。简直是。。。。。第一次。。电影都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和朋友提前离开了。。。。。为什么不可以打负分。。。。。。。。
瞎胡闹,图一乐,村子是天津蓟县的,挺亲切
那篇文章写的真是不错!!!
老家电影院看的,竟然满座,明星大杂烩,将2012的主要元素都融了进去,成成的骑马舞和最炫民族风的混搭印象很深,绝对的贺岁搞笑片。
挺好的呀~乐呵~
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说它很烂,但是我被感动了!
除了明星多没了,3分不能再多了
就是一锅粥的搅合。。。明星大腕的罗列。。。大家一起完了一场cosplay,当一回村里人。。。过年嘛,图个喜气儿。这么多明星,怎么也值个三星。看个热闹。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段子不错。
透着一股子傻气。明星还蛮多的。
发福绝对是灵气型美女的恶梦!于是这里面最好看的姑娘竟然是景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