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小孩子的感情拍电影挣钱太没有底线和人性了。
强硬插入无关内容,这个电影架构毫无逻辑可言、生搬硬套,电影中歌词无聊,曲调低俗、恶心至极,时时挑战人类忍受底线,耳朵遭到无情强奸,坐在电影院有种深深的无助感,哗众取宠建议对这种恶劣行为定罪入刑,加大整治力度,净化电影市场,促进电影行业健康发展...
我是上映的时候带着我的妹妹去看的,真的搞不明白这个动画电影的意义在哪?
是圈钱吗?在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我问我妹妹:“这电影好看吗?”她说:“动画片还行吧,但是我不喜欢看真人的那段。
”真的搞不明白命名的时候是不是脑子瓦特了,还是说昧着良心欺骗那些孩子的感情吗?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真心希望片方做点好事吧!
😒😒😒
有多少种方式可以度过大年初一,和家人团聚,给长辈拜年,放鞭炮吃饺子吃汤圆,可我们却偏偏选择了带孩子去电影院看《小猪佩奇过大年》,不单是因为那一部年前刷屏了的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更是因为佩奇是女儿最爱的动画片。
从两岁多看到了三岁多,因为佩奇,小家伙学会的第一种动物叫声就是猪叫,一到雨天就要出去跳泥坑。
买书包要选佩奇的,衣服要佩奇的,连最爱的毛绒玩具都和佩奇一样,是一只棕色的泰迪。
当然也是因为佩奇,小家伙知道了去游乐场要排队,要礼让弟弟妹妹,每每出门的时候,也总是和佩奇一样,特别开心地跟别人介绍,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
可这一次我却不得不说,《小猪佩奇过大年》真的是我看过的一千多部电影当中最尬的一部,让我生平第一次在电影放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带孩子走出电影院,也是生平唯一的一次在豆瓣打了一分。
甚至于在我看来,这都不能算是一部电影,只是用几个真人的演员讲述了一个尴尬无比的过年故事,南北文化差异,该回谁家过年,奶奶姥姥PK,再把小猪佩奇的动画短片拼凑到一起,而整体的叙事结构大概就是,一家人过年团聚,然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分别给孩子们讲一个佩奇故事,就这样把和其他短片别无二致的几个动画短片拼到了一起。
一会儿长颈鹿,一会儿熊猫,等到故事讲完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而对孩子来说,大概就相当于是一次八集佩奇连看,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中间还加上了尴尬无比的真人歌舞,对孩子来说,基本就是垃圾广告片。
我也看了网上的一些评价,有人说,这电影原本也不是给大人看的,就是给小孩看的。
确实从电影院的上座情况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基本都是一家三口,有的还带上了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连广告自己的宣传语都说,大年初一凭孩子入场,一个孩子至少是三张电影票,爆米花也是卖的最快的。
可事实是孩子真的喜欢吗?
为了这次看佩奇,我们特地提前几天在网上预订选了正中的位置,要出发之前,女儿还特地带上了她珍爱的佩奇手表,抱着她最爱的泰迪玩偶,到电影院的路上女儿遇到KFC的甜品站要冰淇淋,我只是说了一句再晚就来不及看佩奇电影了,结果女儿二话没说就赶紧走了。
对于一个三岁多的观影者来说,感觉女儿绝对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可后来看电影的一个多小时中,女儿至少跟我说了三次她不想看了,每次切换到真人的时候更是嚷着说我不想看这个了。
后排的小姐姐不停地问,妈妈这个什么时候演完啊?
场内此起彼伏地声音,妈妈我要尿尿!
爸爸我要回家!
不光是大人,连四五岁的孩子也玩起了手机。
全场那么多孩子,可整个电影看下来,居然一个笑点都没有。
本来以为会是一次很热闹的观影体验,结果却是空前的尴尬。
等到最后结束出演职人员名单的时候,感觉整场人都好像是终于盼来了解放,一个爸爸更是控制不住情绪地嚷了一句,这TM什么破玩意,这不是骗钱么!
结束之后我去查了演职人员名单,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部电影居然和那个宣传片《啥是佩奇》都是同一个导演张大鹏导的,那么要么是这个导演只适合拍宣传片和广告,要么就是这个导演真的是用心在做宣传,但却是用脚在拍电影。
赚钱没错,赚孩子的钱也没错,可能说诚意说良心都显得矫情,可如果是这样的电影便能赚的盆满钵满,那么以后也许我们真的没机会看到真正优秀的少儿动画电影了。
因为不管是对于有情怀还是没情怀的人来说,如果拼几个短片就能赚几个亿,谁还会用心去拍一部剧情完整的电影,谁还愿意花上几年的时间去锤炼一个作品,就算再有追求,可谁会更钱有仇呢?
张大鹏导演说阿里影业这次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可这所谓的自由难道就是毫无底线么?
也许对很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看的第一部电影,他们两三岁,或者四五岁,他们都爱佩奇,因为那不仅是一只可爱的小猪,更是一个幸福家庭的缩影,在佩奇当中能看到最可爱的爸爸和妈妈,最慈祥的爷爷和奶奶,他们会在家看电视里的佩奇哈哈大笑,可在看电影的时候,他们居然都静悄悄的。
我想他们几乎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讲这样几个故事,为什么电影里真人的奶奶和姥姥老是要PK,甚至是唯一一段为电影拍的那段短片里,孩子们问羚羊老师什么是过年啊?
羚羊老师说,过年就是大家在一起开Party啊!
又或许是外国导演觉得,只要加上那么一段舞龙舞狮,就是中国元素,就是中国年了。
当然未来这一代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老一辈那样对进电影院期待几个星期,可如果从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电影,要么未来就彻底没有电影这门艺术了,要么我们的孩子再也无法欣赏真正的电影了。
所以我宁可再花多一点时间也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不光是为了花出去的一百多块钱电影票,更是因为我不希望再有更多的家庭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去电影院看这样一部所谓的电影,我甚至希望它能够票房惨败,希望导演能够去反思,希望阿里影业能够去反思,到底啥是佩奇?!
如果这部电影的评价也会出现两极分化,我想那无外乎两种情况,给十分好评的,大概是想能多坑一个是一个,给一分差评的,大概是想能多救一个救一个。
如果真的爱佩奇,那就买一套佩奇书,然后全家人在一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人给孩子讲一本,我想这就是最好的中国年了。
最后,为了未来孩子们还能看到真正的电影,千万别去电影院看佩奇!
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吗?
我看了下预告片,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有个老爷爷问啥是佩奇?
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呢,是我最近在网络上看完的,陪我妹妹看的,我妹妹呢特别喜欢这部动画片,我跟着我妹妹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看到了一半,我就想说tmd这是电影啊,害我还白充了个VIP。
外婆和奶奶是在演宫斗剧吗?
编剧你脑子进水了吗?
这部电影tmd究竟要表达什么个意思?
(气得我专门来豆瓣儿打两星我打两颗星,是因为有一颗星呢,是送给编剧,还有一颗心呢,是送给导演的导演的导演真敢拍演员真敢演。
编剧真敢写呀。
)这部电影我只想他,我只想骂娘,真的想骂娘,我就是想说这tmd是个什么玩意儿?
你一部小孩子看的电影,整那些南北差异的干啥玩意儿?
我怀疑编剧还有导演的脑子进水了。
我还想骂一句tmd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脑子进水了。
千万不要以为《小猪佩琪过大年》是一部剧场版的动画片!
我就是看了标题,看了不到一分钟的预告片走进电影院的。
过年了,好不容易有空带孩子看心心念念的动画片电影,看完了开头,进入真人环节,宝宝问我是不是演广告了。
顿时明白了,有种被塞了一坨狗屎的郁闷!
宝宝都坐不住了,她是那样喜欢佩奇,却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是不是爸爸妈妈骗了宝宝呢?
呃,这绝对是赤裸裸的欺诈!
真的没看过预告片,想当然的就以为是动画片,年前就答应儿子带他看小猪佩奇和熊出没。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
打开手机查看电影票,结果熊出没只排两场,而且满员,幸好还有小猪佩奇过大年,跟我五岁的一起买了票。
但位置也是最偏僻的,全场满员,大部分都是家长抱着孩子看,开场小猪佩奇就给大家拜年了,结果画风一转变成真人真事了,大概看了快十分钟,我儿子问我这是小猪佩奇吗?
我当时有种上当的感觉,幸好孩子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变成动画片了,没过一会又变成真人真事,而且还是亲家之间的文化尴尬事,全程煎熬着看完了,电影院里没几次笑声,说白了就是有动画片就看,真人真事就溜号着等动画片,看完后我问我儿子好看吗?
他居然回答好看,我无语,初三看了熊出没,全程孩子们的笑声很多,抓钻石,抓枪头等等,我儿子依然说好看。
初六的时候手里还剩一张兑换券,我问我儿子看小猪佩奇还是熊出没,我儿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熊出没!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动画片就简简单单快乐就好,一堆幼儿园小孩看两对亲家因为南北方文化差异弄得尴尬?
他们看得懂吗?
全程歌舞剧有意思吗?
个人觉得小猪佩奇过大年里的真人秀很画蛇添足!
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
片长是不长,预告片是不错,虽然画质没有提升,但是挺有意思。
但到电影院看的时候,大跌眼镜,这是个什么玩意,综艺节目,就是播了几集普通的?骗压岁钱的电影,不建议观看,仿佛是写作文偏题硬拉回来一样。
这是综艺节目吧,哪来佩琪,还小猪佩奇过大年,明明是一堆大人在尬演。
到此为止,不多赘述,这电影不适合孩子看,不适合大人看,不适合全家看。
如果把这个当贺岁片,对不起,片中硬广告让您呕吐不止。
第一次写影评,其实也不算是影评。
大年初一我俩带着俩孩子,去看佩奇,全凭ip买的票,没有预先看豆瓣。
之前一直在构思是一个大故事,没想到是几个动画短片加几个真人歌舞剧,成本基本是0的动画串烧,毫无诚意与底线的抢钱骗钱,毫无廉耻。
没看的听句劝,别去恶心自己了,买了票的也别去看了,浪费时间。
记住这个导演了,一直黑米。
第一次写影评,就是为了黑这个电影,太恶心。
又到了春节档被电影塞满的日子,我被迫在这么多大片里一个选择了小猪佩奇的原因是——谁家没个孩子呢?
我也真的体会到春节档的电影圈钱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我后悔没有提前看一眼各大票务平台的评论,有不少明眼人已经提示了这是一部“不看就知道很难看”的电影。
同时也是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
估计大家都以为《小猪佩奇过大年》肯定是以小猪佩奇为主的动画电影,直到我看到朱亚文、方青卓、归亚蕾这些熟悉的电视剧面孔一张张莫名其妙地蹦出来后,我才后知后觉,少儿频道和cctv8黄金时段串台了。
真不是我要diss这部电影,是我的孩子接二连三地询问“小猪佩奇”呢,我也疑惑,这到底是为儿童准备的春节惊喜,还是企图笼络成人的八点档婆媳连续剧?
英式动画强硬地加入中国灯笼、年画等喜庆的春节元素,和家庭矛盾的论点切入实在是两边不讨好。
而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切片式地粘贴在一起的行为,大概稍微会点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人都可以做到。
回顾从我下单买票的心路历程,主要还是被《啥是佩奇》的温情脉脉蒙了眼,其实导演早从预告片就在提示各位了:“我们文不对题”。
既然宣传片可以跟正片完全无关,那么营销宣传的底线在哪?
无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上当,我也是其中一个。
光《啥事佩奇》就有2.7万人评分,真心希望这些豆友们,能看到我的文字,不要上当!
堪称现象级的春节档,作为一个影迷原本欢欢喜喜,万万没想到,大年初一第一部片子就栽了跟头,发誓再也不敢随便相信宣传片了。
这是欺诈吧,这么明目张胆地骗钱。
这是电影?
我家孩子四岁,全程都看的很开心,即便是真人部分。虽然我觉得真人部分刻版印象略尬,但整体还是很欢乐的一家人。独生女并远嫁的我也期待能像这样和和美美地两边老人一起过个年~
孩子愿意看,就陪她看了n遍。毕竟是拍给孩子看的,就没必要拿大人的眼光去过分挑剔。没有评分那么不堪。
看看有没有
2021.11.13
强烈建议豆瓣设置半颗星、甚至零颗星的打分。
大年初一陪孩子看的
说实话比《啥是佩琪》差远了,把《啥是佩琪》开展一下,估计都比正片好看
哈哈哈哈真是太好笑了一到动画片了全场就安静如鸡一到真人演全场小朋友就躁动不安哭声四起(我娃就会说“不看广告还要看小猪佩奇”然后我就给零食来安抚她然后我环顾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小朋友都被塞了吃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歌好听~能让三岁小孩能在影院安静地待一个半小时,很好~纪念跳总第一次看大荧幕~
看这部电影时,我出国六年,不论多远多忙多没气氛,每年春节那些套路,却从来没有少过。宣传片比电影本身更用心,这是真的。多年以后没几个人会记得《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正片,但应该会有人记得《啥是佩奇》。那些有条件能回老家和讨人嫌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过年的人们,恐怕是很难喜欢这部电影的。豆瓣现在是4/10分,我觉得可以给到5/10,因为我已经七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我根本就没看,我就是来当畜生的,票房差就骂人是畜生的的导演还是第一次见
温馨 没有教育启示 没有打打杀杀(光头强) 没有 好人坏人之分
合家欢电影,猪年就应该一家老小都去看佩奇!365天都是你微笑的脸,欢欢喜喜过大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一星?既然不能客观的去看待事物,为什么要评分?怎么说一星都不至于,真人也演的挺好的,四星是为女儿打的,她觉得好看。我自己觉得三星👌
喜气洋洋的,没有传说的那么差。
真人和动画之间真尬
带侄女去看的,她们喜欢
尝试这样的形式也算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