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坚强的母亲,为了保护与众不同的孩子大无畏的母亲,在孩子选择自己人生道路时那么深刻的爱让人非常感动。
随着两个狼的孩子一起长大,对人生又有了不同角度的感悟。
细致入微的母爱在《狼的孩子雨和雪》中得以挚诚的传递。
电影用魔幻的基色,恬静的画风,在现实与虚幻中找到了引人入胜的融点,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与孩子成长面临选择所塑造的剧情张力,亲情的包裹之下,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成长的命题贯穿影片始终。
母亲花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成长,雨和雪同也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并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共同构筑了这人与狼的童话,细田守对亲情的诠释给予了暖人于心的温度,令人将亲情与成长深刻于脑海,久久无法褪去。
生小孩是为了什么?
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
为了有人相伴?
为了老了以后有人照顾?
如果是上述理由的话,当有一天孩子长大,找到自己的世界时,能不那么痛苦地放他/她走吗?
——“我还什么都没为你做,可你已经要离开。
”——“放心吧,他已经找到自己的世界。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你幸福吗?
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可你的幸福不一定是我所认为的你的幸福。
)“妈妈能对你做的,难道已经所剩无几了么?
当你有一天要踏上旅途时,妈妈一定会笑着目送你远行。
呜呜呜还是有些寂寞啊。
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
像是《狼雨》这样的作品总有种微妙的感觉,总觉得“为母则刚”这句政治非常正确的话,被用来限制了女性别的可能性。。
当然不是说类似《狼雨》的情节有什么不好,故事本身也确实让人很感动,只是觉得太stereotype了,仿佛一旦怀孕生子,“母亲”的社会属性就应当盖过这个女人作为“人类”的原生属性。
像是七情六欲,自私,这些人类本来应该有的特征都会从“伟大母亲”的描述中抹去,搞得母亲这个概念像是壁龛上的神像,清正美伟光正。
然而这算是真正尊重“母亲”吗?
真正尊重一个人不是应该把他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考虑吗?
我觉得接受并且理解母亲的凡人属性,甚至接受“自己的出生可能也只是情欲的意外”,是尊重和平等关系的起点。。
例えば,凡人并不会因为做了爱生了孩子就突然拥有神性,母爱中必然也有很多是出于责任感和迫不得已,我们要体谅的是这个。
单纯高喊“她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只是自我感动而已,对我来说意识到“她的付出原来也有这么多是痛苦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才是更健康的母子关系的开端。。
本来小花同学在大学里念书念的好好的,没想到某堂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比较神秘的旁听生,杯具随之展开...随着他俩逐渐深入的了解,男主是人狼混血这个秘密小花知道了,但人家不怕,还接连生下的一女一男两个小宝宝小花也因此从大学辍学,变成了家庭主妇......一家四口本可以开开心心地过日子,结果男主意外挂掉,留下小花一个人面对独自抚养两个还未断奶的孩纸的窘况......看到这儿已经快看不下去了,这走的绝对是穷摇奶奶苦逼女主的悲情路线啊(>_<)接下来,女主开始了独自抚养两个孩纸的生活,因为孩纸们经常在人&狼之间变身,更能凸显出小花同学的悲剧不过人家有精神支柱,那就是男主,所有一切的苦难都是浮云咱还能说啥呢,哎...小雪逐渐长大,她选择与周围的女孩子们一样的生活,并为此努力这条分支剧情是本剧唯一的亮点小雨这厮就让人头疼了,幼年时明明很弱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选择了回归山里,选择了接替狼群头目独自一狼在山里生活暴风雨中小花追小雨,这应该是本文的一个高潮剧情,期间还伴随着男主的托梦如果放到几年前,我会感动;可现在只是冷冷地看着,心中默念小花就是个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的杯具......估计这条影评会引来板砖无数,顶锅盖奔远...
●本来就感觉不太对.勉强打了三星.在看过影评《里面充斥着无法认可的爱》后果断降为二星.●不具体地分析细节.但凭感觉记录几个感到失望的点.<1>彼让花等了一夜. TM你纠结是你的事.让爱人受冻受累算什么本事.<2>让花在学业未完时怀生二孩.按现实来说.彼即便不死花可能也得退学补贴家用吧.更别提因为“本能的狩猎”身死.让花陷入绝境.还存款呢.花是班班上不了.学学上不了.还可能因小孩没手续获罪.不骂了.太多了.不行还有一条我要气死.生产这么大的事.让女人在家生.当爹的只负责浪漫是吧.<3>以为这个“一直笑”在某一刻会被老爷子打破.告诉她不用一直坚强.笑对一切不会逼疯自己吗.老爷子才是正常人.什么感谢苦难笑对创伤的破烂理念.人生够苦了还他妈让我演给自己看.<4>两个孩子的转变一点也不令人欣慰.雪逐渐被人类规训失去自我压抑本性再没有咧开嘴笑过自由奔跑过.雨从小依赖母亲的人一句好话都没跟母亲说掉头就走.给妈抱回去有什么用.捡尸这事警察也会.真死了有毛用.就不信你“山神”啥都不知道. <5>还有结局:“母亲仍然在我们那山里的家中平静地生活着”.听到狼嚎幸福一笑.我他妈.花的一生的意义就是个狼孩保育员呗.大好人生中途夭折.从堂堂大学生变成山野村妇劳作半生.最后抱着一张驾照天天做梦这就幸福了?大清早亡了.被拐卖的妇女也该有这样的觉悟是吧.不是有爱就一切无罪加上滤镜了. 你把狼的元素去掉再试试看.感觉还一样吗
丈夫意外去世,给妻子在爱情和抚养孩子两个方面造成的精神和物质损失,应该由包括妻子在内的整个社会共同承担、分担。
如果把这些损失按照社会中成年人的人数,分成若干等份,那么每人都该把自己的被摊派到的那一份付给那位妻子。
比如,今天那位妻子在爱情和抚养孩子方面【因为丧夫而多付出的那部分】损失,折合成现金是500元,这时,如果这个社会总共有5万人,那么除了妻子以外的49999人,今天每人给她1分钱,她自己再出1分钱即可。
每天如此。
如果说狼人孩子需要隐藏身份,以避过政府、商业和科技巨头等势力抓捕和榨取其价值,以避过人们的恐惧、排挤和迫害,那么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并不能用来反驳上面那个观点。
政府、商业和科技巨头,还有防卫过当的人们,应该在犯前被阻止,并承担阻止行为所带来的警力消耗,或者在犯后被抓捕、惩处和补偿受害者,并承担抓捕、惩处和对补偿的勒令所带来的警力消耗。
母亲和狼人孩子隐藏身份所带来的消耗和损失,其实也是一种警力消耗,也应该由上述的犯罪方补偿。
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不能常给母亲送些自己打来的猎物(如果不方便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现身,可以让母亲去取),或者常送些别的东西,常去帮些别的什么忙,之类的,那对生育和养育他的母亲,就是犯有失责之罪的(如果这个孩子是社会和母亲共同抚养的,那么这个孩子就都该予以回馈)。
顺便提一下,孝道、孝顺这类搅混水的词不是什么好词,我这里是只从公平角度来讲的。
本来是三星,但对某些人的逃避责任的罪过闭口不提,又把受害者独自承担一切给美化的作品,影响很差,扣一星,最终得分两星。
狼人女孩伤人如果算做监护人的过失,因为狼人本身就是个意外,所以这个“意外的监护人”的名份同样该由“整个社会”和母亲共同承担,甚至包括受害人草酱的母亲在内,草酱的医疗和后续一切花费,草酱母亲承担自己的那一份(同样作为狼人女孩监护人失责的那一份),剩下的向包括花在内的全社会索要即可。
电影里草酱母亲的行为是有主张正当权益的成分的,但却有被丑化的倾向,片方的三观是有些歪的,同样影响很差。
(好像应该再扣一星……) 片方要么居心险恶,要么封建糟粕的流毒已经深入骨髓,毒气弥漫于每一口呼吸之中,把吃【女人】不吐骨的男权与父权社会状况当作理所应当,甚至浪漫唯美,才会拍出这么一部奇葩的现代《烈女传》,包裹着漂亮的外衣,有意的、或者下意识的试图扭曲和荼毒人们的心智吧……另外,收割在这种封建文化语境内既得利益的男性的票钱和捧场,可能也在片方计划之内。
片子是很久之前看的了,当时好像是北京的一个电影节,当时还没有新冠,我们选了这部片坐在电影院里看。
过了这么久,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点:画面很美,故事令我出离愤怒。
画面美就不说了,说一说我为什么愤怒。
第一,故事真正的起始点是狼妈的意外怀孕,而无论是影片的叙述还是人物(狼妈)自身,都对意外怀孕背后的性道德问题视而不见只字不提。
说白了,意外怀孕这件事本身就是狼爸的自私不负责任和不尊重她人意愿。
(高赞的短评说遇到狼人一定做好避孕,我想说避孕不是你自己想做就能做到的,反而尊重你的意志自己做好避孕应该是男方的责任)好像是加拿大(?
)新出台的法律说,如果x行为双方一方要求另一方戴t而另一方没有戴t判处qj。
从这个角度看狼爸多少也算是个qj犯了,除非妈妈当时也准备好了怀孕,但那样就不属于意外怀孕了。
第二,为什么会有人歌颂怀孕退学这种事情呢?
是m国共和党给钱了吗?
就算退学是妈妈独立的个人决定,她也至少要挣扎一下吧,为自己放弃了的大好前程懊悔惋惜一下吧,不然还像个正常人吗?
更何况(我似乎隐约记得)退学生娃似乎不是她的独立决定,而是和孩子爸爸的共同决定,或者说,是(不戴t的)狼爸的决定。
她如果是个现实中的鲜活的人,难道不会有一瞬间恨这个男人毁了自己可能的一生吗?
难道不会有一瞬间考虑要不要把孩子堕掉重回校园吗?
我可以接受她贤妻良母的设定,但哪怕能展现出一两幕的,她的犹疑和懊悔,她对男人的愤怒和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我都会觉得这个人物是立得住的。
第三,整个故事完全围绕着狼妈做母亲养育子女展开的,而对她自己有什么生活,孩子们离开家之后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全都一笔带过,或者说,只字不提。
如果纸牌屋或者绝命毒师里有一条支线开局之后就不讲了,观众会寄刀片的。
但在这个片子里,孩子离开之后母亲自己的生活连一条支线都算不上。
狼妈虽然是这部片的“女主角”,但她唯一的身份和功能只有妻子和母亲。
当然可以说在这个故事里,突破重重困难把孩子们抚养长大是角色的主线任务,可连侦探片都要展现侦探工作之外的私人生活的好吧!
连警匪片里的警察都会有一团乱麻的家庭矛盾,酗酒的毛病,身上的旧伤和面对危险一瞬间的犹豫,因为这样才像个人啊!!!
怎么换成女主角,换成一位母亲,就不需要像人了呢!!!
最后,我想起最近看的书《阁楼上的疯女人》里面讲的,女性自古以来或是被高捧于社会文化之上,或是被贬低于社会文化之下,但始终不在社会文化之内。
换言之,女性或者被塑造成天使(如这部电影中的狼妈)或者被塑造成恶魔,但永远不会被看做人。
女主角过于轻易地顺从了(由他人设定的)自己的命运,这已经足够让我愤怒了。
而比这还令我难以忍受的,是这一切被呈现得如此美好和谐甚至感人,以至于让观者差点就相信了,如果不是真的相信了,一个好女人就应该退学生孩子,即便做单亲妈妈她也应该感到幸福。
比剥削压迫更残忍也更邪恶的,是一面啖尽人脂一面粉饰太平。
它让我想起了我在巴斯的服装博物馆里看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束腰胸衣。
它紧得惊人,我看着它仿佛能感受到肋骨被挤压的疼痛。
导览上说它周长只有50余公分,我难以想象它曾给它百年前的主人带来过多少疼痛,厌食,呕吐和眩晕。
可它的做工精致漂亮,光滑的缎面上是精美的刺绣,穿着时外面还要包裹层层叠叠的华美珠缎和蕾丝花边,让人在美的渲染中可以对活生生的痛苦视若无睹。
它就像三寸长的花盆底绣鞋,就像将耳朵拉扯到变形的黄金耳环,就像泰国长颈村(令我触目惊心的)一圈圈的铜环。
它美得让我恶心。
它越美,就越让我感到恶心。
是多么根深蒂固的权力,才可以把刑具都制作得如此优雅,让一代代的女人心甘情愿的,过于轻易的顺从的,自己套了进去。
所以,从昏暗中醒过来的人,请别再让美模糊了善恶。
一切对女性所承受的苦难的美化,都是优雅的刑具。
不,我还可以格局更大一点。
一切对人所承受的苦难的美化,都是优雅的刑具。
制作是优良的,内涵太差了……狼的孩子雨和雪,狼不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缺失,还要由人类母亲养大。
父亲的死因交代的很敷衍,留下钱包死掉是隐喻只给钱的丧偶式育儿吗?
最开始女主还在上学,后来因为怀孕两次退学,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先不说做爱不带套,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点规划,男方也完全不考虑这些,在此之前这个男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做爱都要到女方家里,这是直接拎包入住还给性服务啊😰怎么,因为少子化就要鼓励退学生子了吗?
怎么全世界政府都把女性子宫当作公共品呀😓征用都不带给补贴的。
弟弟出生以后,妈妈大部分精力都在弟弟身上,弟弟出事明明妈妈只看见两个人湿漉漉的在河边,一句话不问就抱着儿子,对女儿一句关心没有,最后雨天也是,跟老师联系一下都没有就去山上追儿子,你女儿还在学校你一点不担心?
结尾入学式照片妈妈眯着眼睛笑,好像看着山峦给我恶心坏了,你女儿还在看你呢,你就记得自己的好儿子?
动画剧情的侧重也是,自从女儿选择做人之后就没什么戏份了,怎么,只有传承狼性的好儿子才是父亲的继承者?
还有母亲刚来时候对女性的训诫,需要帮忙就需要帮忙,非得由男性角色来引导吗?
与此对应的邻里之间年长女性的闲话,和后续小学女生之间传的闲谈,女性话多的刻板印象被强调的不能再突出了。
再说回题目,影片中从一而终的人物,花,是孤独的女学生,是体谅男友的女友,是爸爸的好女儿,是贤惠的好妻子,是伟大的好母亲,那她自己呢?
她自己的人生追求呢?
花作为花,而不是作为孩子的抚养者,狼人末裔的情人,她自己的身份呢?
如果说花最开始的身份是学生,那么就是母亲的身份让她失去了最开始学生的身份,而这又有什么好鼓励的呢?
虽然全片似乎在赞扬花作为一名妻子的包容,作为一名母亲的伟大,但是这种赞扬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花找到一个戴套的男人,如果花根本就不谈恋爱,而是去结交普通的朋友,那她之后所受到的苦难和辛苦根本不会发生,也就是说,本片歌颂的是女性不必要受之苦。
所以各位女性同胞们,本片的最大启示首先是,不要找连家都没有的男人,其次,就算找了也不要不带套。
期待了半年终于看到了细田守第三部电影作品《狼之子雨与雪》,秉承了他前两部作品的优良质素,这部电影治愈系的电影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亲子之间的羁绊让我们反思自己之于父母的爱和付出是不是不够多。
花拥有不可思议的像童话一般的恋情,她爱上了狼人并为他生下一对儿女,狼人被死神夺去了生命,而抚养孩子们长大就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了,悲痛欲绝的花暗下决心,无论将来孩子们选择何种身份(人或狼),也要好好抚养他们长大。
为此,她带着孩子远离繁华却令人窒息的大都会,搬到景色秀丽、充满大自然气息的乡下居住。
在当地的深山密林腹地,花选中了一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旧民房,雪马上便喜欢上了这个新家,而羞涩的雨则迟迟不能适应。
可喜的是,人迹罕至的山林赋予孩子们极大的自由,姐弟俩在布满积雪的山中恣意奔跑,随意变换着人与狼的身姿,体会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他们的妈妈一边注视着孩子跃动的身姿,一边用心修葺他们的新家。
经过一番努力,了无生气的旧民房重新焕发生机,母子三人的新生活就此展开。
但是生活的现状不得不令花眉头紧蹙。
丈夫当初所留下的存款越来越少,为了节约开支,花尝试着自给自足。
她从图书馆借来园艺农耕方面的书籍,学习农作。
可是任凭她如何努力,秧苗还是一次次枯萎。
为此,她向居住在村中的老爷爷韭崎求教。
以此为契机,村民们开始频繁造访花的家,庄稼也在韭崎爷爷的指导与呵护下茁壮成长。
原本为了避人耳目搬入深山的母子三人,不知不觉得到了村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花的心中涌起点点感激之情…这样的人情也彰显着普通老百姓的情怀和美好。
有趣的是雪小时候顽劣,时不时就露出了狼的原形,而雨则安静又敏感。
但是随着成长,两人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雪渐渐收敛了自己野性的一面,让自己尽量淑女,适应着人类的生活。
而雨则是见识到了自然界的真正力量而选择了狼的生活,最后在暴风雨之夜,他独自上山,母亲一路寻找他,而他却执意要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母亲在昏迷的时候梦到了父亲,父亲叮嘱母亲不必担心雨,他已经长大了。
母亲在山里昏迷之后被雨带到了安全的地方,而她醒来时发现变成狼的雨毅然的朝着山里走去,一开始还想叫回儿子她听到雨在山顶的嚎叫声便破涕为笑,是的,他选择了他想要的生活,作为母亲的花只能期望孩子健康、平安。
不论是那个母亲,都会有这样简单又平凡的愿望吧,离家的孩子健康平安,父母就会欣慰。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打败一个独自撑起一个家庭的母亲!
我更加坚信这句话,因为要维持生计,她忍痛干起农活,面对挫败和打击,她依然可以微笑地坚强面对,这就是母亲的力量,也是女性的力量。
细田守的三部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穿越时空的少女》里的有超能力的绀野真琴、《夏日大作战》里篠原夏希以及临危不乱的外婆阵内荣,这一点和宫崎骏很像,宫崎骏的作品一直都是以女性作为主角的,因为女性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被放大和歌颂吧。
说到宫崎骏,实际上细田守和宫崎骏的吉卜力也是有一点渊源的,早在2000年受到吉卜力的邀请成为《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导演,但是当时正处于《千与千寻》的制作末期,人手紧张,《哈尔的移动城堡》制作停顿,细田守和手下的制作人员发生了冲突,最后彻底丧失人望,无奈下离开了了曾经一直梦想着进入的吉卜力,此后吉卜力与宫崎骏一直成为了他的禁忌,甚至一度想放弃动画。
而06年7月《穿越时空的少女》上映,在口碑上力压当年的吉卜力作品《地海传说》。
《夏日大作战》更是创下了很不错的票房纪录。
观影完毕会更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我们能够回馈的太少太少了,感恩父母的爱,你会拥有更多幸福的体验。
当我看到“选哪一边都可以的地方”时,我非常激动,因为这就是我正在面临的问题:离开新西兰快要九个月了,到今天也没有找到容身之所。
我在城市/人类社会里幸福生活到25岁,幸福不意味着完美,人性的恶一直让我无法理解。
尽管我也对自然有无与伦比的爱和亲近,但我始终没有机会见到原始自然——直到到了新西兰,也许是注定,也许是巧合(我还是觉得是注定)我过了七个月的荒野生活。
我好像从未那么幸福,并且真正地自由了:完全独自一人和一切在一起,与一切相连(除了人类)可这也并不完美,我偶尔也有非常孤独的时候:比如寒冷的冬夜或者自然灾害让我辛苦、狼狈、害怕。
这时候我也羡慕那些亮着的窗口,也想坐在火炉边的沙发上。
还有每个月生理期前几天的那种难熬,我有生理欲望,还会很想去亲近人类。
(也许这就是我的人类本性)我每天晚上做的噩梦都是人类对我的伤害(可一旦现实中与人有了美好往来,就不再做这类噩梦)我还频繁梦见与野生动物/神兽相恋,梦里也是有甜蜜有不安😅可以说是切身体会过电影里的各种滋味。
但总体而言,我在新西兰的城市、小镇、荒野都住过,它们各有各的可爱和独特。
在那里,城市和自然、人类社会和原始的荒野没有很明显的界限,也许是那里还生活着大量毛利人的缘故,我时常可以看见野到不可思议的、生机勃勃的女人,和小时候的雪没有区别,她们虽然是成年人,也可以那样,那样是被允许的,大家都和谐相处。
可离开新西兰后,一切都糟透了,我没有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当我回到家乡,我以为是回家了,和爸妈相聚,温暖的家。
结果却是一种全然的陌生,家乡的一切让我震撼(虽只是小城市但已经让我非常惊讶了)父母看我的眼神很怪,走在路上,每一个人都会打量我,可能仅仅因为我没穿bra或者走路太快?
精神面貌太青春、元气?
或者我穿t恤,而他们穿毛衣?
我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但我能感觉到人们看我的眼神不对劲(非常像狼人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感觉,自己完全是格格不入的)而我也明显感觉到我是一只被关在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
只要在家就想出门,但到处都没有我可以奔跑的地方,我家乡那个小城里最大的山,对我来说也放不下我一根脚趾。
我第一次发现交通工具是不必要的,我可以从城市的一头跑到另一头而没有任何疲惫感。
“你到底要去哪里?
景区吗?
”父母这样问我,我这才明白原来我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城市文明/人类文明里是「景区」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特殊区域,甚至还需要购买门票,并且在里面与一堆拍照的游客们在一起。
于是我离家,去了泰国和老挝最偏僻的村子,这下好了,没人用奇怪眼神看我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有了特权,因为原本就不属于他们,便不会被看作“异类”。
有个好笑的现象:人们看见我都以为我是日本人——我今天看了这电影,又想起日本有无数个拍城里人到乡下生活的电影,想起《小森林》,才明白日本人确实在这方面很突出!
在老挝一个没电没热水没网的村子里,一个把自家房屋拿来做民宿招待旅行者的村民,看见我非常惊讶,他开民宿二三十年了,什么国家的人都有,就是没有中国人。
我一直被当成日本人……可实际上我也不觉得我是哪个国家的人,我只是我。
离开了新西兰,我一直在找家,找一个我可以生存的地方。
我去了塔斯马尼亚,体验了恶劣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最深的绝望和孤独,在那边完全失去了作为社会人的一切身份证明(手机、钱包、证件)家被入侵、洗劫一空。
我到墨尔本,又迎来了新的问题:因为无法理解衣服在御寒之外的功能而买不了衣服,我像个猴子突然被要求要穿西服、打领带。
我不能像雪一样因为新裙子而被朋友们接纳、喜爱、称赞就天天穿着它,也没有因为喜欢上一个男生,就要把狼性给收起来。
因为我本质上对人类社会的很多规则都非常质疑。
雪的改变其实有一点让我不满(忍不住觉得这不愧是东亚电影)有人说一个外向的人确实就会选择拥抱社会。
这没错,但为什么她所做的不是去发扬自己的天性,在人类社会里创造奇迹,成为先锋式人物,去解放人们对于女性就要“文雅”,穿花裙子的“驯化”,而是立马就快速地“为了融入集体,我怎样都可以”。
为什么她想过一种温暖、热闹的生活就一定要压抑自己的本性呢?
她真的就完全不喜欢小蛇小青蛙了吗?
她不想自在地撒野吗?
她只是必须要让班上的女孩们、她在意的男孩子接纳、喜欢自己。
当她表露了身份时(这原本也就不应该成为她的“脏秘密”)她确实被喜欢的男生接纳了,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 不过这不意味着她的未来就没有难题,某一天吵架时她依然可能抓伤自己不想伤害的人。
她的狼性注定会让她在人类社会里遇到难题。
她在抓伤了男生后极度地自责,况且给妈妈也舔了麻烦(好吧,这是日本文化)但其实她的行为也是合理的啊,她原本就是被人给逼到了角落里,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没有控制住自己为什么要有那么强烈的自责呢?
男孩本身的行为也有错。
两个人的错,不应该变成她一个人的罪(我是说在她的思想里,她只觉得是自己没做好。
这个真的很日本。
包括她的各种各样的“耻感”也非常日本)而雨的人性也会永远存在,他曾在人类社会里生活过——他作为日本最后一只狼,他会非常非常孤独。
尽管多数时候都非常好,但他也有一定要面对那种彻底的孤独的时候。
我说的不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孤独,而是你作为唯一一个物种,你哪里都不属于,尽管天地为家,你都有那种最孤独最孤独的时候。
狼也是群居动物啊!
雨也是上了学,因为不像雪一样是外向、爱社交的性格➕身体矮小被欺负,他可能对学校教育也没兴趣,发现山林更吸引他。
山林是他的家没有错,但学校、社会里他的不舒适,这个难道就没有环境的问题吗?
那甚至说得难听一点,他这样有没有一点点逃避的意思呢?
如果他也像雪一样一进学校立马成为人气王而被人们爱着,立刻就体会到了与人类同胞们来往的幸福,他在那种幸福里,还会偷偷地一个人去找那个被关在笼子里的狼来当老师吗?
(即使知道找错了,但他没有选择啊,他急需一个导师,因为他一直都无法“正常地生活”啊!
)我非常理解雨的心情——一直都没有人理解雨,姐姐、妈妈都不理解雨。
妈妈虽然很善良,也表示一直支持雨,但那不是真正的理解,那是爱、温柔、支持,但不是真的懂他。
雨从小一直孤独到大,他第一次找到归属就是跟着老师在山里。
他有自己的世界,这很好,但如果他能够有所选择就更好了。
雪和雨最后的“选择”的确是个人选择,可是这里面「自由」的成分有多少呢?
这是一个讲亲情和成长的故事,但由于个人经历,我更多地看到了「一个生命是如何在“社会化”过程中被迫压抑天性➕无法融入也不想融入社会从而“归隐”」这实际上就是我在国内的感觉。
我回新西兰不就好了?
是,也许。
但我生在中国,想永远搬家就需要经过一个残酷的过程。
为了做野生动物,我必须先狠狠做一次人,还要做人上人,打败所有人,在竞争中获得“强人”的资质,拿到身份,可以合法居住在新西兰,从而才能在我最爱的荒野里奔跑。
这挺讽刺的,不过是现实。
最初妈妈不就是说到一个选哪边都可以的地方吗?
当我看到一家人自给自足➕与邻居拥有了美好的往来时,我以为他们真的可以在“人”和“狼”中间取得平衡,过一种“人”“狼”结合的美好生活,在他们DIY的创新生活方式里,“人”“狼”的优势被最大地激发,弱点被减少,他们可以过得比人或者狼都更好,或者也用不着更好,总之就可以融合:融合,这不就是杂交的美妙吗?
我也曾天真地以为偏远地区的村民由于没有被大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给影响,又亲近自然,从而可以接受“狼人”的存在……最后咋还是必须要二选一呢?
他们没有制订自己的规则,还是一个选择了人类的规则,一个选择了丛林规则,都是旧的规则,没有开创出新的东西来,我感到可惜。
但正如我所说,雪的狼性、雨的人性,都注定让他们一辈子都是“四不像”,哪里都不是家。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与自己的特性去相处,而不是二分法地把其中一个抛弃掉。
我也认为应该存在不用选、两边都可以的地方,那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所没有的。
(对不起我又开始乌托邦了)至少我在新西兰时从来没有考虑过“我要做野生动物还是做人?
”,我在那里只感到自由,我就是我,我很快乐,也没有任何身份上的难题。
我从来没意识到原始和野性与文明社会是只能选其一的,在城市里工作赚钱和在大山里自给自足是不可兼得的。
一切好像都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了,像一大盘炒菜,不同食材的味道相互渗透、融合。
如果人人都可以像女主角或者被雪抓伤的男孩那样能接纳“与众不同”的存在,他们也不用那么挣扎了。
如果人人都可以像主角一样在看见狼人时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原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就好了。
写了一篇非常私人的废话,抱歉。
PS 我其实很好奇有没有符合我想法的电影或真实案例?
无感
我就觉得女主很可怜
好动画!虽然部分设定显得老套(如妻子怀孕丈夫车祸……),但在执导艺术方面,本作完全超越了《穿越时空的少女》和《夏日大作战》。虽然有裸露镜头,但一点也不邪恶(在这年头太难得了!)。除了女主角外,最强悍的应该是草平了,为了把到妹子,把话隐忍在心中N久,最后一击必杀,嗯嗯~
太扯了这也太扯了
辛劳的狼妈妈。选择,人或者狼。
“有些人就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式来达到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
无条件为家庭孩子付出奉献,没有自我,从不抱怨,永远坚强,男性导演意淫下的“完美”母亲形象,真是恶心。
。。。。。。
这货不知道有木有漫画。。。设定好既视感。。。。
这个题材很难把握,细田守各方面做的都相当到位了,这两只小时候真是太萌了~~~
愚蠢至极,稀里糊涂恋爱生子,放着好好的大学不读,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花痴脑残恋爱脑,我呸,鄙视这样的女性!
剧情硬伤。
男导演yy作,感动个屁
XXX出品必属精品,细田守没理由不是这XXX。
变成狼人那晚就滚床单,这个也太不合理了一点吧,或者说我本身无爱
这位妈妈做得太辛苦了。。。。。。
细田守近年来最低龄的一部吧?不及夏日和少女。
日本人你们虐女是这个👍
为什么感觉跟《夏日大作战》水平差好多...还是因为我年纪大了再也理解不了治愈系的fighting感觉...除了小幼狼很萌之外真心无感了...
okay以后有机会遇到狼人或吸血鬼的话我会注意避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