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后又看了众多的评论,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在写电影如何不真实,如血浆过多、画面上才几百人的土著怎么能干掉3000人的第九军团、第九军团的阵形太低级不可信等等,其实作为一部电影何必要苛求这么多,电影就是电影,与真实无关。
剧情、画面、人物、对话等等好看就行了。
虽然这部片子不能算完美,但个人觉得只能就电影和电影比,不要拿电影和历史、和真实来比。
本来历史题材如果驾驭得好,完全可以做到史诗级的恢弘篇章,但一个拍恐怖片起家的导演在对于这类题材上的拿捏还是欠火候。
抛开本片不要钱似的乱喷血浆以及各种卖肉,其实本片对于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可圈可点,尤其对于片中两个重要女性角色的设定上。
第一个是将第九军团引入陷阱的复仇“狼女”,女性最坚韧顽强的特质在她身上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作为一个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给第九军团带来了无尽的噩梦,被她追杀的幸存七人小队更称呼她为“恶魔”!
连将军最后都折在她手里(虽然我认为那场决斗更像是一场屠杀)。
第二个是被族人驱逐的“女巫”,女性的温柔和母性光辉闪耀。
无关种族与国家,当几乎落入绝境的三人误闯小屋时,她还是施予了援手,为伤员疗伤,为他们准备食物与篝火(不排除她是因为看上了法鲨的帅脸),起初对她诸多怀疑的老兵也笨拙的向她致歉!
更是男主眼中的“天使”。
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如此极端的对比,你无法去指摘她们谁对谁错,这只是不同环境下人性的不同表达。
冷兵器的杀戮就是痛快,300是追求华丽的,百夫长更真实点,剧情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讲述当时名震一时的第九军团因为罗马帝国高层的战略失误而全军覆没,高层最后为了国内人民和军队的情绪稳定而把第九军团在军队中的所有记录和谐了。
就像男主角那个百夫长说的那样,这不是我故事的开始也不是我故事的结束,第九军团这样的故事不是第一件也不是最后一件。
影片讲述的是罗马时期最具神秘色彩的第九军团的故事。
第九军团是罗马远征英伦的常胜部队,但在历史上却神秘的消失在不列颠大地上。
《百夫长》讲述的就是由Michael Fassbender饰演的罗马军队百夫长昆图斯.迪亚斯被皮克特人俘虏——逃亡——被救——再逃亡的惊险过程。
一部描述历史战争的史诗电影,剧情节奏安排上极其类似一部怪物惊悚片,不断地享受惊心动魄的追逐过程。
历史、战争、冷兵器是本片的背景,但战斗场面均以小规模打斗为主,最大的场面是第九军团遭受皮克特人埋伏一役,参战人数在100人以下。
从这个角度看,《百夫长》或许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影,但真实、血腥、剑剑到肉的打斗场面和厚实的主题还是具备史诗片的特质。
作为一个士兵军官,昆图斯.迪亚斯是影片的绝对主角,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他开展的。
镜头的铺排和诉述亦是已昆图斯的第一人称为视觉,多次出现男主角的内心对白为电影突出主题。
以罗马为故事背景的题材,大多数定位于侵略与反抗的故事,此片同样也不例外。
罗马军团对大不列颠的侵略,造就了罗马人和皮克特人的长年战争,也令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了无休止的仇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已没有绝对的正义和邪恶。
蛮族皮克特人无论如何的凶残,也只是为了保护家园,为了生存。
罗马人的进攻与杀戮,亦是强大势力基础下,利益最大化的必然举动。
不同的是,皮克特人是为了自己而战,罗马人是为了利益集团而战,只不过统治阶级赋予了罗马军人一定程度的荣誉,让他们战斗工作添上了一些精神色彩。
从此可以深刻体会到,人类的社会正与邪是没有本质分别的,关键是实力的区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强化自我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从社会的角度看,落后的国家只会受到欺凌和侵略,强大的国家可以选择扩张,也可以选择繁荣稳定。
从个人的角度看,求生状态下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举动则体现了人格的差别。
人格的差别决定了人类个体的善与恶。
有人会将信义和友爱看做人生的核心所在,为承诺和情谊不惜牺牲生命。
有人会以生存为最终目的,为了求生可以不择手段。
人性的复杂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只要忠实于自身的需求就不应分对与错。
人生最可悲的是为了他人的目的,而奉上自己的一生。
这个观点感觉上是每部战争题材电影必会表达的主题。
所以,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应该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断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电影结尾被罗马追杀的昆图斯回到深山中寻找同样被族人遗弃的“女巫”,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态度。
这部电影其实是导演和编剧对于神秘消失于苏格兰的第九兵团的一个解答,这支部队当年一去不复返,具体原因直到今天都是一个谜团。
电影场面还算宏大,就是色彩偏暗,故事情节本身真的一般,轻敌冒进中了埋伏,劫后余生的人历经千难万险逃了回去,最后被自己人灭口。
不过我有几个疑问,既然是赫赫有名的第九军团那应该战斗力不弱,可是在中了皮克人的埋伏之后各自为战,乱成一锅粥,没有保持罗马人一贯的战斗队形,而且骑兵和辅助兵哪去了?
更别说应该出现的投石车和弩炮了。
奇怪的是那个向导是奸细也就算了,那其他的斥候都在打盹?
我倒是很喜欢那些皮克人的装扮,蓝色的迷彩状,一身毛皮大衣,感觉像维京人或是撒克逊人,或许他们真的有所关系。
我是觉得导演貌似想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引起人们的反思。
那个女奸细是因为全家人惨遭罗马人荼毒才立志报复,罗马人在营救行动中又错手干掉了皮克人国王的儿子,国王已经失去了妻子,现在连儿子也离他而去,悲痛之中要血债血偿,逃跑的过程中有人为了自己得以存活不惜牺牲他人,最后仅剩的百夫长还要因为荣誉的问题被自己人灭口,最后依偎于那个被皮克人视为女巫的叛徒怀里。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即使是修筑起哈德良长城这样的堡垒也不可能保护罗马帝国永世太平,因为刻骨的仇恨已经扎根于所有在战争中遭受痛苦的人们心中。
这部电影最多6.5分,看在场景和拍摄的面子上
不知道是不是分两天看的原因,感觉比较一般,霸气的名字和不怎么气势磅礴的故事情节反差有点大,总觉得这次故事写的太小了,用罗马史作为故事背景却叙事不够充分,故事内容显得干瘪;爱情在其中的部分连点缀都算不上,虽说要想了解一个时代就要抓住其中的典型人物,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升华,既没有对当时政治势力的描写(或者说太少),也没有对平民命运的思索,仅仅是讲个第九军团的故事?
表现战争的悲壮和人性的多样,都显得草率有余。
或许这种平淡的叙事风格与导演的信仰有关,就像少盐的菜虽然健康但终究不可口,又或者适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记得当年看《天地英雄》时,影片到了尾部,一众护卫舍利子的爷们儿,被追杀的逃了一路,来到一个舍弃的边营,终于厌倦逃亡,干脆就地整装,要与敌人殊死决斗,那一刻,看的我也热血沸腾,真够爷们儿的。
看电影,相似桥段在你观影经历中出现的时间顺序,对于给你的效果非常重要,所以,当《百夫长》中,百夫长昆图斯•迪亚斯等人被皮科特人追的也没了脾气,在被抛弃的罗马据点要死斗时,我心中一惊,靠,难道这几年的英国恐怖片新贵尼尔•马歇尔来次疑似转型,就在向中国电影“致敬”不成?
2005年的一部《黑暗侵袭》让我对尼尔•马歇尔欣赏有加,那部恐怖电影在营造恐怖氛围的同时,将困境中的人性之坚强和凶恶可谓表现的极端而狰狞,此后的《末日侵袭》虽然没有更出彩,但是依然有这样的调调。
而这部《百夫长》虽然不是怪兽横行的恐怖电影,但是却依然带有些与其恐怖片作品相似的脉络,即,一群人,陷入被数量众多,且能力强大的敌人围捕的境地。
甚至在《末日侵袭》中,苏格兰爆发病毒,英国政府为了阻止病毒蔓延筑起了横穿英国中北部的封锁线,这也与《百夫长》取材的史实情节中,罗马帝国在远征英国北部失败后,为阻止皮科特人南下筑起哈德良长城如出一辙。
而影片的背景乃远征英伦北部的第九军团消失之谜,对此欧美野史甚多,但是主流观点大多为其被当地皮科特人围歼,在这点上,马歇尔没有做太多演化,倒是于其中挖掘出一丝阴谋论的线索,进而表现一场荣耀光环下战争的虚伪实质和士兵的悲歌。
影片上映前,从诸多剧照看,我还以为这会是一部类似《300勇士》的视觉风格化影片,但是看到影片后才发现,画面上它并没有走漫画加油画般的风格,而是一副写实粗犷的风格,荷尔蒙气息依然弥漫其中。
影片起点颇有史诗片的宏大,第九军团浩浩荡荡杀向北方,接着就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围歼,这种中世纪风格的大战往往要将战场的残酷与英雄气息一并展现,对于马歇尔来说,表现战场的血腥不难,这场混战场面,虽然发生于狭窄的林地,但是依然拍出了荡气回肠的效果。
而同时,第九军团那种被伏击的悲壮也在这个过程展现,无助的士兵,绝望的哭号,直到最后最高将领被俘时的挣扎和不甘,一派这场战争的末日气息。
从皮科特人营地逃出,半路加入军团的昆图斯•迪亚斯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带领剩余人马,开始了与皮科特人艰难的游击和逃亡。
在这场逃亡的开始阶段,马歇尔极力表现着这群士兵身上的荣耀感和尊严感,他们尽管只有数人,却依然要去营救被俘的将军;而被俘的将军,明知死路一条,依然宁死不屈的维护罗马帝国军人的尊严。
而这一切荣耀的张扬,让观众当时感受英雄主义感觉的同时,更是在为后来揭示战争的虚伪性做个铺垫。
战争的吊诡和无奈之处常常在于,它往往是上层阶级为了自身利益发起的争斗,却总要附上光鲜的理由,让民众在山呼海啸声中,去参与到毁灭他人和自我毁灭的残酷游戏。
而这个过程势必伴随对敌人的塑造,敌人往往被塑造的凶恶、野蛮,但是同时如同蝼蚁,可以被随意的剿灭、残杀、侮辱。
于是,这个过程中,一方残酷的对待另一方,包括其中被动卷入战争的平民,而受害者本身或者受害者的家人又会在仇恨驱使下,进而主动的选择加入战争,上层阶级仿佛按下了一个自动机的按钮,只需要加入些催化,接下来,“仇恨”将驱使这台战争自动机不断运转,提供给上层的人们金钱和荣耀。
《百夫长》中,罗马帝国的军队对皮科特人的领地不断征伐,其中也包括了百姓遭殃,而片中那位生猛的皮科特女武士艾泰恩也在家庭惨遭罗马人灭门的仇恨中,成为了罗马逃亡者们最强悍的敌人。
接下来,如罗马士兵闷死皮科特首领幼年儿子这样的行为又让这样的仇恨愈深,而逃亡过程中,将战友割断脚筋,任其被狼群围困的行为更是让罗马战士的荣耀大打折扣。
接下来,三位筋疲力尽的逃难者受到的却是一名皮科特人的庇护,而她的抉择是因为自己遭到了同胞迫害,对其憎恨所致,战争中基于立场的荣耀在这里又显得不太牢靠了,而罗马军队主动撤出营地,让满怀希望的逃亡者希望落空之余,更对自己曾经奋战的目的性产生了怀疑。
马歇尔到了最后想让战士们爷们儿一把,但是他显然想High的过头了,已经全然不顾逻辑性,只见当初七条汉子的时候,众人只知逃亡,只剩三人倒是勇猛无比,能将追击的皮科特人全歼。
而在前面嗅觉灵敏,机警果断的悍女艾泰恩到了这里突然成了猛张飞一般莽撞,没怎么施展功夫就被干掉,这场决战来的仓促,打的仓促,收尾也无比仓促。
而最后的结局,马歇尔的收尾本颇为精妙,让发起这场征伐的政客们,有意要诛杀幸存的昆图斯,让第九军团的历史彻底消失,以便维护罗马帝国的荣耀,这无疑是对这场战争有力的自打耳光,也让马歇尔在尽情施展自己钟爱的视觉风格后,揭示了一个颇为深刻的主题。
但是,最后,昆图斯同样仓促的反击和再次逃亡,仓促的带给了这部影片一个有情人再相见的结尾,总感觉差了些什么。
从视觉和节奏上,这部影片依然带着马歇尔Cult味的暗黑风格,同时也依然表现了马歇尔擅长的关于人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主题。
为了生存,皮科特人全民皆兵,在林间与罗马人血战;为了生存,幸存的罗马战士要在林间、雪山不断奔跑,其中有人表现的更加像英雄,也有人表现的更加卑鄙险恶。
不过,毕竟基于颇为严肃的历史题材,马歇尔似乎又受到了束缚,同时本片总体讲格局也比《黑暗侵袭》这样的作品大了不少,让马歇尔在内容表现上,虽然追捕与逃亡的主线清晰,但是其中衍生的支线还是显得有些凌乱,分散了导演的精力,甚至让其逻辑上也处理的不够清晰,更未能张扬这部影片本令人期待的风格,这让让我也感到一丝遗憾。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77bed916aa1abc17962b4341.html
百夫长,还是那经久不衰的自由主义套路,政府(组织)是邪恶的,它只会做出反人性的机械、功利式选择,而主人公的自由意志最终萌醒,使其驶离苦难的此岸。
这影片的前半部分和集结号颇为神似,而发展、结局正好体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间的差异。
对这部电影,如果不用动任何脑子,看看你来我往的砍杀也未尝不是一件挺过瘾的事儿。
但回过头仔细琢磨琢磨,就觉得实在是太扯了,简单说两处吧。
三千人被野蛮人全歼,野蛮人应该有多少?
看电影里面驻地,估计能住下千八百人也就顶大天了,还要减去老幼妇孺,三五百人对着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能全歼三千人,难道这是日月神教前身不成?
高潮桥段当中,三个战斗力谈不上多强的罗马人能搞定六七个追踪者,还包括战斗力超强的女战士,要是在绝境当中都能迸发出这个能量,怎么就能被全歼呢?
杀了野蛮人头领儿子的兄弟,按理说潜入敌营杀个把人怎么也算不上是大罪过吧,充其量也就是个嗜杀的罪名,怎么到后来就弄得好像罪大恶极不得不杀人灭口一样呢,就之前表现出来的智商来看,不应该如此之低啊。
女战士到女巫师房里,既然好像狼一样的追踪者,站在下风处都能闻到气味,就在脚底下居然闻不出来了,怎么忽然伤风了难道?
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所以多说无益,权当看了一部血腥战斗片算了,唉
公元117年,罗马帝国在不断扩狂。
但在不列颠北部,扩张却遭到了当地野蛮人——皮克特人的阻拦。
百夫长昆图斯(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因在皮克特人袭击中幸存而被任命带领罗马军团中的常胜军团——第九军团前去歼灭皮克特人。
但第九军团还是遭到了皮克特人的伏击,军团统帅维流士将军(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饰)被俘。
昆图斯与敌人殊死反抗,带着部分人逃出。
他们不但要面对皮克特人的追捕,更希望可以救出将军。
他们并不知道,全家被罗马人杀害,自己也被割了舌头的艾泰恩(欧嘉·柯瑞兰寇 Olga Kurylenko 饰)正充满了怒火在对他们展开捕杀。
一场逃离罗马边境的危险反抗战正在打响……这是这部影片的剧情介绍。
第九兵团被称为罗马的常胜军团,可以视之为罗马的荣誉之士。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部队,在进攻大不列颠北部地区的一次战争中被击溃,甚至是战争还未开始,第九兵团就已经惨败。
侥幸逃脱的士兵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罗马驻守的阵营中去,最后,罗马的国王决定却以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名义而将其杀害……最终,昆图斯从虎口中逃脱,回到了自己认为自己该去的地方……英雄虽是英雄,但国家却不一定需要。
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迫害一个英雄,即便这个英雄为这个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冲着那么多血咱给2星吧
kill the time
一部莫名其妙的打斗片。
短板不多,但优点也不多的历史剧。
我操他血妈,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悲情的士兵
除了开始的那个一般般的伏击战,后面剧情深得我朝历史风景片之精髓
男女主角蛮养眼的
既没场面又无剧情
我管你历史的真相,我管你编剧的水平,我管你导演的特色,它就是好“看”啊
场面血腥 剧情空洞啊 还有那女的真恶心 不喜欢
法斯宾德令人失望
当第九军团的电影快被看成{xx游击队}之类的故事的时候……3星男抠门了一下。
追杀升级版Man vs. Wild 古罗马番外
血腥,小朋友就别看了
没看完 拍得很烂
其实还是挺好看的。
史诗战争片要想在出彩,真是太难。权且一看吧。
一部古装版的闽南苦情剧
高地风景,干净利落的航拍,荡气回肠的配乐,b级片血腥,总之非常和我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