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遗传厄运

Hereditary,宿怨(台),祖孽(港),厄运遗传

主演:亚历克斯·沃尔夫,加布里埃尔·伯恩,托妮·科莱特,米莉·夏普洛,克里斯蒂·萨默海斯,摩根·伦德,马洛里·贝克特尔,杰克·布朗,布赖恩·拉谢尔,海蒂·门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遗传厄运》剧照

遗传厄运 剧照 NO.1遗传厄运 剧照 NO.2遗传厄运 剧照 NO.3遗传厄运 剧照 NO.4遗传厄运 剧照 NO.5遗传厄运 剧照 NO.6遗传厄运 剧照 NO.13遗传厄运 剧照 NO.14遗传厄运 剧照 NO.15遗传厄运 剧照 NO.16遗传厄运 剧照 NO.17遗传厄运 剧照 NO.18遗传厄运 剧照 NO.19遗传厄运 剧照 NO.20

《遗传厄运》剧情介绍

遗传厄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妮(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 饰)和丈夫史蒂文(加布里埃尔·伯恩 Gabriel Byrne 饰)带着大儿子皮特(亚历克斯·沃尔夫 Alex Wolff 饰)生活,他们的小女儿查理(米莉·夏普洛 Milly Shapiro 饰)则交由安妮的母亲艾伦抚养 。实际上,安妮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十分疏远,艾伦去世后,查理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自从查理回家之后,家里便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的事件。神秘的图腾,陌生的姓名以及神出鬼没的不速之客让这个家庭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由于皮特的疏忽,一场车祸夺走了查理的性命,查理的死加快了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分裂,在安妮最绝望的日子里,一个名叫乔安(安·唐德 Ann Dowd 饰)的女人出现在了她的身边,她声称自己拥有能够召唤灵魂的特异功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谍影迷情第二季傻春她的重生探长薇拉第三季完美广播探戈“沙洛姆”女飞人嗜血追凶地狱自拍坏家伙们暗泳迷失之城上门女婿一个叫阿宝的男孩花开半夏穿越大盜普通人乔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第三季钴蓝爱恋冷冻战栗1978辣舞姐妹纹身菲比梦游奇境夏日烟火中邪R.L.斯泰恩怪物镇:灵魂密室丛林奇兵也平凡图书馆员:寻找命运之矛的探险

《遗传厄运》长篇影评

 1 ) 《祖孽》,《双瞳》和《闪灵》

在影院看了《祖孽》,我是恐怖片爱好者,但很久没看了。

这部今年备受好评的恐怖片值得去戏院看,虽然画面都很光明甚至温馨,但声效够恐怖的,这一点和《闪灵》相似,看完10点多了,我走出影院,幸亏是在香港,一个周末,10点夜生活才刚开始的样子,外面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从影院到家大概5分钟,我不敢直接回去,在外面坐了会儿接了接地气才回,回到家,把所有灯都打开了。

特意放了许冠杰吵闹的音乐。

以前看恐怖片之后我都会再看一部其它类型的洗一洗脑子才睡觉,免得发恶梦。

在影院看恐怖片的人挺多的,而且全场都屏住呼吸,无人看手机也无人出声。

我觉得《祖孽》是《闪灵》和《双瞳》的混合体,关于精神疾病,关于宗教传说。

看到最后我以为会是个大团圆,以为Annie会以己之力拯救全家,想不到结局却是宗教的大团圆,《双瞳》是我看过最好的恐怖片,除了他营造的神秘恐怖的气氛之外,还因为我们对道教多少都有点了解,对这个大仙比对这个佩蒙神仙熟悉一些。

最后那个饱受折磨的小女孩儿终于杀够了“人枭”,成功升仙了。

这部戏里,佩蒙神也被呼唤出来了--还好,他不是为人类带来什么恐怖事件的神,只是个让信众有艺术,财富和朋友的神。

和《闪灵》最大相似之处是这个独立屋,像闪灵里的酒店一样,这部戏抹去了一切背景,甚至连男主人的工作都没说,孤零零的一栋屋,坐落在森林里,大而空旷,木质家具,阁楼,对面的树屋。

对于蜗居在香港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我,这样的大房子只是存在于电影里,不知道那些欧美地区真是这样生活的人看了,会有多大阴影。

《闪灵》是一个完全由精神疾病衍生出的恐怖片,杰克.尼科尔森咣咣的砍门声,以及他拖着砍斧像个受伤的狼咆哮着追砍,留在影史成了经典,这部戏里最后三十多分钟的高潮就是Annie彻底崩溃,幽灵一样的飞速移动,而且穿着白衣(想象一下大部分人害怕蟑螂其实是它移动的方式),用头咣咣的砸阁楼地板,最后吊在屋顶自己用绳子锯断脖子,一声声越来越密的锯断声令人胆战心惊。

其实精神病和邪魔附体应该是科学和宗教对于一些相同表征的不同解释,例如忽然嘴歪眼邪,突然自残,突然做出一个普通人做不出的动作(180度转头)。

最终人被治愈了,科学上的解释是脑部病变恢复,行为恢复正常。

宗教解释是邪魔离开了身体。

这里唯一令人疑惑的恐怕就是那种需要吃药的精神病,不过驱魔可能也喂一些圣水的。

人的行为是脑控制的,因此脑出现病变什么都可能发生(声音变了,行为变了)。

神魔有神魔的体系,科学有科学的传承。

我以前有个同事,是非常虔诚的教徒,某次公司外游,我们在一组,我无意中问起关于驱魔的事,他说是真的,而且他的姐姐就曾经被附体,也成功的驱魔,然后他绘声绘影给我讲了全部过程,我听的胆战心惊,幸亏那是在尖沙咀到清水湾的游艇上,烈日当空,两边是高楼林立,游艇上人声鼎沸。

事后回想,我觉得他姐姐的症状像精神分裂症多一些,后来她还是住去了精神病院,人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据说杰克.尼克森演完《闪灵》后真的精神分裂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好的演员有几个不是精神分裂呢?

精神不分裂怎能演好角色呢?

所以好的演员能够控制自己,他们总有一个锚(有人是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度假,有人是和生活里的朋友一起谈心)在完成一部作品后赶快回到原来的自己。

《祖孽》我觉得不及《双瞳》之处除了我刚才说的文化背景之外,就是它实在是太专注于吓人了,以至于其他方面一切从简,太简洁了,失去了部分真实感,也失去了一点点烟火味,我至今还记得《双瞳》里有一个槟榔西施在夜晚的路边兜搭过路的司机。

这个角色除了引出附近大厦的命案新闻帮警察录口供之外,还令整个恐怖电影多了人间气息,从而,更恐怖了。

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是舒琪。

 2 ) 第一篇影评献给《厄运遗传》(剧情向)

我和男票都是属于对恐怖片又兴奋又害怕的那种人,Hereditary出来了以后,我们都很期待。

和阅遍恐怖片的大神来比,我属于青铜段位恐怖片玩家,毕竟喜欢开B站然后求“高能预警” >< 看jump scare的时候也会捂住耳朵观看,然后还是会被吓得不轻。。

在我个人认为最好看的两部恐怖片是《招魂》还有《巴巴杜》,我个人比较喜欢心理恐怖还有精神扭曲向的恐怖片,在看《厄运遗传》后觉得厄运遗传也是击中了我的内心!

今年也看了《A Quiet Place》 《Winchester: The House That Ghosts Built》《The Strangers: Prey at night 》《Truth or Dare》(排名按个人喜好》,但是真正很恐怖又符合我的口味的还没有找到,直到我看了《厄运遗传》!!!

然后我们看了晚上10:35分的场,然后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影院哈哈哈哈哈哈😆

看预告的时候觉得没有特别恐怖(其实没怎么看懂- -),本以为是诡异的小女孩Charlie被奶奶上身还魂的故事,但是故事剧情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是我最爱又最怕的邪教故事!!!

(申明!

因为是看完第三天才缓过来决定写影评所以很多细节记不得了。。

欢迎大家指正!

)电影一开始确实很缓慢,但是把整个家庭扭曲的关系介绍地很好。

一开始祖母的葬礼,大儿子的漠不关心,葬礼上的陌生人,小女儿的弹舌头,还有女主对于祖母生平的阐述,都把这个家盘根错节的悲剧气氛渲染开来。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 (除了Peter)的都有一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祖母晚年的精神问题 (好像是DCD还是DLD。。

作为心理专业学生这都忘了可耻。。

)- 祖父在女主Annie小时候就因为忧郁症把自己活活饿死。。

- 女主哥哥在16岁得了精神分裂症,在祖母的房间自杀了- 女主自从妈妈去世以后一直都有一些焦虑的反应,在Charlie断头以后反应加剧,后面因为现实和幻觉的纠缠疯了- 女主丈夫在片中也有吃药的镜头,推断应该也是解压药物- Charlie 弹舌头神经质+有些自闭接着,当女主在翻她妈妈留下来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了墙角微笑的鬼魂奶奶。

值得一提的是遗物中有一本书叫《Notes on Spiritualism》,可见奶奶一直都有一些灵媒+通灵之类的能力。

书里夹了一张卡片,是奶奶留给女主的信,意思大概是要原谅她做的一切,因为在最后她做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然后镜头就给了女主的微雕们,然后让我特别不舒服/不安的一个镜头就是邪教奶奶把自己的胸也掏出来准备给Charlie喂奶。

在学校里Charlie把一只鸟的头剪了,同时栏杆外看到了一个女人朝她招手(后来推断可能是年轻时的奶奶来给她快递这个鸟)也暗示了后期她的头会掉的结局。

Charlie在家用了鸟的头开始制作一个类似玩偶的玩具,我的理解是这个开始可能是某种仪式的开始(例如奶奶的King Paimon的复活计划)接下来的我们通过情节可以看到女主和孩子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在电影中Peter对于Annie很抗拒,Annie在Charlie跑到院子外面看奶奶的“显灵”时责备,而Charlie回 “I want grandma”。

女主当时就是很心累的表情。

然后小哥哥Peter和大多数高中生一样,色欲熏心地想去一个Party,结果被妈妈截胡,只好带着妹妹一起去。

想要和朋友玩水烟的Peter很敷衍地让妹妹到角落里吃蛋糕,然而没想到蛋糕里有会让妹妹过敏的核桃仁。

在飞速开车带妹妹去医院的途中,因为躲闪一只鹿+妹妹探出车窗试图呼吸,妹妹的头撞到了刻着邪教图腾的电线杆。

于是妹妹gg。

这里要很赞导演的细节。

导演真的很会运用镜头来引导观众们进行想象,在大家都知道车后座有一具无头尸体的时候,他就是不把镜头往后视镜上转。

这个时候我紧张地呼吸都不敢了。

小哥哥被吓破了胆,竟然把车开回了家,把Charlie的残躯留在了车里。

早上妈妈发现了各种惨叫哭泣就不详述了。

在葬礼上女主妈妈再一次哭成了泪人,同时镜头转到了女主一行人面前不远处的一个墓坑里(草皮和土坑的横截面)。

我个人推断就是奶奶的墓坑,而当时奶奶的棺材已经不见了,奶奶的尸体也移到了后面的阁楼里。

推断的原因是后来爸爸接了个电话,来自cemetary(墓地),好像是奶奶的墓地出了点问题。

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也有可能是我听错了。

从此家里的气氛就是又僵硬又心累的,每个人似乎都欲言又止,又不知道如何回到正轨。

女主Annie每天晚上都借看电影的借口去互助会吐露心声,然后就遇见了不请自来的Joan,邪教奶奶生前的最好闺蜜,也是邪教的一员,但是并没有向Annie表现自己的真实身份。

而是借自己孙子溺水而和Annie产生共鸣,让Annie仿佛找到了精神依靠。

当Annie和Joan吐露心事的时候,Annie介绍了自己的梦游史(剧情时间顺序记不得了,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在Peter还和Charlie住一个房间的某一个晚上,Annie梦游去了孩子们的房间,手上拿了一根火柴,潜意识要烧死Peter。

这次梦游给了Peter莫大的童年阴影,从此对于Annie不是很信任。

Annie越来越神经质,还在餐桌上和儿子发生了巨大的争执。

这段演员的情绪特别好,具体说了什么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慢慢去品味!

后来Annie去了Peter房间,Peter质问Annie为什么生下他。

女主出人意料地说“我并不想生下你,我试了所有可以导致流产的方法,但我还是没法流掉你” (妈呀我忘了这是看到Peter满脸都是蚂蚁前还是满脸都是蚂蚁后了- -)Annie去大卖场的时候“偶遇”了Joan, Joan强行带Annie去了她的办公场所/家,表演了现场招魂,和自己的小孙子对话。

这可吓坏了Annie(让Annie崩溃了),Joan又强行灌输了通灵的技巧给Annie,让她有时间和Charlie试试。

现在看来Joan是打算让Annie把King Paimon召唤出来。

某天晚上Peter梦中醒来,睁开眼睛看见了Charlie站在墙角,然后她的头就“咕噜”一下滚了下来,变成了一个球。

小哥哥再次吓尿TUT然后床后面突然伸出了一双手,把小哥哥的脑袋往后拽。

这个时候Annie闯了过来想把小哥哥从“噩梦”中拍醒,但是小哥哥醒来后一口咬定是Annie在拽他的头。

此时家庭成员间的信任已经所存无几,同时大家都开始变得神经脆弱。

Annie的焦虑+神经敏感,导致丈夫都开始慢慢嫌弃她,家里的关系如履薄冰,十分紧张。

Annie进了厕所偷偷召唤Charlie,成功后说服丈夫和儿子来到客厅,一起召唤Charlie。

剧情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进入高潮。

Charlie成功被召唤,但是一起召唤出来的还有邪教头头King Paimon。

Annie被Charlie成功上身,喊出来的声音都是个小女孩的声音(我看的时候头皮都要炸了,快吓哭)然后小哥哥和Annie丈夫也是吓得要死,最后往Annie身上泼水才让她清醒了过来。

事后一家人都快虚脱了。

Annie冲去Joan的住所想要寻找答案,却发现Joan并不在(时间线上的话此时Joan应该在Peter的学校施法)。

通过镜头可以看到Joan的住所里正有一个祭祀仪式,桌上放的是Charlie之前制作的鸟头玩偶。

(所以是不是同时Joan也在召唤呢?

)通过门口熟悉的地毯,Annie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冲回家翻寻母亲留下来的遗物,在一本相册里发现了Joan原来是母亲的闺蜜。

我忘了为什么Annie打开了阁楼,可能上去找遗物吧。

然后发现了一具无头尸体,尸体上方是邪教的图腾。

这个无头尸体应该是奶奶了,因为穿了类似的睡裙。

Annie也找到了King Paimon的信息,说King Paimon是一个大魔王,要寄生在男人的身体上才能被召唤,可以给信徒带来无尽的财富云云。

期间Charlie房间的笔记本一直在自己画画,画的都是双眼被打叉的Peter。

Annie试图把笔记本烧掉,然而烧的那一刻自己身上也着了火。

同时Peter在吃午饭的时候看见Joan在栅栏外面朝他喊 “Peter Get out of the body"类似的话,意思是让他把身体让出来。

Peter在学校locker走廊被光斑(邪灵)成功上身,在教室里自残,自残后的样子很像妹妹,所以可能是被妹妹上身了。

(其实我很疑惑到底是被谁上身,包括前后母亲被上身,可能被不同的人上身都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吧)丈夫Steve把Peter接回家,却被Annie拉到阁楼上看尸体,Steve质疑要报警,Annie告诉他,这个家庭的悲剧都有她而起,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怪罪到自己身上。

她要求Steve把笔记本丢到火堆里,这样就可以间接烧死自己,只要自己死了,家里的悲剧就不会继续,儿子Peter也不会再受伤害。

然而Steve觉得Annie说的都是疯话,拒绝了她。

Annie被激怒,一把抢过本子丢到了火堆里,没想到却是Stevve全身着火,被活活烧死。

Annie痛哭的时候又一次被上身,我不知道到底是谁,可能是King Paimon或者是奶奶。

(因为后面Peter躲阁楼的时候发现尸体不见了)Peter梦中醒来,发现家里没人,走到楼下,看到了爸爸被烧死的惨状。

这时候Annie贼他妈恐怖地贴在屋顶上(吓哭了QAQ)盯着他。

Peter回头,Annie已经不见了(想到了伽椰子女士)。

再回头,开始了和魔鬼妈妈的追逐战。

Peter冲上楼被绊倒,Annie也被绊倒(看到这个时候突然(⊙o⊙)…)然后Peter抢先一步跑到阁楼上锁了阁楼门。

这个时候最高能的场景之一来了。

妈妈悬空倒贴在屋顶的阁楼门上,然后疯狂用头敲门。

(我看到这里真的吓得想跑出去了,真的真的真的很可怕)敲门声突然停了,Peter转头,发现角落里之前放奶奶尸体的地方放了一圈蜡烛,地上有一个人的印记。

这时候Peter已经接近崩溃了,听到顶上有声响,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妈妈Annie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上面吊着了。

Annie手上拉了一根铁丝/绳子,在自我割头。。

只见她越拉越快越拉越快,血液开始乱飚(我那个时候上已经没有办法动了,呆在椅子上)然后这时候角落里突然走出来3个裸体祖先,把Peter彻底吓疯,纵身一跃出了阁楼,摔在了地上。

然而Peter没有摔死,还成功被King Paimon和Charlie上了身,至此King Paimon成功寄宿在了Peter的身子里。

"Peter”起身,看见了无头母亲飞进了房子旁边的树屋里。

“Peter”爬进树屋,里面是一个加冕仪式。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包括无头奶奶和无头妈妈,还有一堆祖先什么的)“Peter”被加冕,同时奶奶说“it's okay Charlie" 大约是安慰了Charlie和赞颂了King Paimon。

最后影片在三声King Paimon万岁中结束了。

哇。。

第一次写影评还写了这么长的剧情感觉身体仿佛被掏空哈哈哈很多细节都没来得及写,也想不出来了,打算下周二刷一次。

但我还是很疑惑女主Annie知不知道邪教的事情。

我个人偏向不知道,因为她后来以为烧笔记本能烧死自己,从而保护儿子。

并且她和她妈妈的感情并不是很好。

葬礼上Annie戴的邪教项链可能是预示着厄运的遗传吧。

还是有疑点的,包括奶奶的尸体,Joan的召唤,以及每次光斑代表的都是谁。

Anyway,《厄运遗传》这本片子我愿意给一个很高的分数,打了心理扭曲和邪教两张牌的效果属实不错,而且家庭纠纷的片段也因为演员惊艳的表现很打动人,引人入胜。

最后。。

期待《修女》和RNG 夏季赛加油!

嘻嘻

 3 ) 聊一聊影片里的恶魔学

作为今年最期待的一部恐怖片,这部电影我觉得有点名气大于内容,有那么一点点失望。

本片与其他形形色色的驱魔/附体/召灵类电影相比没能有太多独特的地方,或许这个题材也是被挖掘的太透了。

然而如果非要挑刺的话,这部电影又没有太多可以诟病的地方,悬疑设计和恐怖的情节都把握的不错,尤其是女主的歇斯底里更是亮点十足,试问谁都不想有这个一个阴郁的时常还梦游的母亲和一个长得实在磕碜的妹妹吧?

然而总的看来,本片还是算不上特别优秀。

最后聊一聊恶魔学的问题,影片里的邪神派蒙出自世传所罗门王所写的《所罗门之钥匙》(或译《雷蒙盖特》)里。

《恶魔事典》里关于派蒙的描述 派蒙在书里是排行第九的大恶魔,好像也并不是归于电影里所说的“地狱八王”,而他排在前面的那些大佬诸如巴尔(游戏《暗黑破坏神》),华利弗(游戏《最终幻想X》),巴巴托斯(动漫《铁血的奥尔芬斯》)之类就更加脍炙人口了,流行文化均对上述几类恶魔都有所涉及,也让这些神秘的恶魔被世人所知。

所罗门王把自己的灵魂献给魔神为代价换取了召唤72个恶魔(又称72柱神)的能力,这些恶魔能力有大有小,也有着一定的等级制度,大到帝王、大公、伯爵小到普通的使魔,构成了一个恶魔王国。

然而所罗门王在去世后,入侵的巴比伦人攻进皇宫,以为关着72魔神的瓶子里装着的是财宝,于是打开封印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恶魔一并放了了出来,至此,恶魔在人间里形形色色的传说开始了,也有了后世这么多关于驱魔的电影。

纵观恐怖电影史,大部分驱魔/附体类电影里的恶魔都出自这72柱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此类电影里恶魔们最后被神父用圣水和圣经逼出来的自报家门,差不多都在这七十二个恶魔之列。

 4 ) 荒腔走板,又令人心生恐惧

和妻子在台湾旅行时先后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宿怨》(台译,大陆译名《遗传厄运》),一部是《2001太空漫游》。

闲话一句,这次出行刚好完美错开了上海电影节,因此在高雄商场里无意间看到电影院放映《2001太空漫游》时毫不犹豫地买了票(好玩的是,售票的妹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系统里有这部电影,解释了半天才帮我们查到票务信息),在等开场的期间查了电影的版本,居然是诺兰的戛纳特别剪辑版的世界公映,而且全台湾只有六家电影院上映,对于看过不止三遍电影以及阿瑟克拉克全套系列的我来说,真算是足够幸运。

说回到这部《遗传厄运》,也是在西门町商圈闲逛时,原本就想体验台湾电影院的我,意外发现了电影院,在当时的排片来看,多数电影在大陆也有公映,唯一独特的就是这部《宿怨》,台湾版本的海报里将其宣传为比温子仁更恐怖的恐怖电影,这句广告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排队买了最近的场次,没想到,竟成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观影体验。

《遗传厄运》是一部特别有意思的电影,在戏院里的完整的观影体验中,特别是影片终了之后我看到的两个场景就可以说明这部电影的特殊:一是散场前,戏院的灯光亮起,全场的观众都在懵逼的状态中笑场,几乎所有人在因恐惧而积攒全场的肾上腺素释放后又忍不住陷入到热烈的讨论中;第二个场景是,离场后我们在等待电梯时,一群年轻人突然抬着一个陷入虚脱的女孩子来到旁边的楼梯边沿,这个女孩显然已经受到过度的惊吓而情绪崩溃,一直坐在台阶上全身颤抖、抽泣、近乎晕厥,这是我的观影经历中第一次看到有观众真的因为院线恐怖片而崩溃的实例。

之所以提到上面的两幕,就是因为这就是这部电影给观众能带来的两种最直观的情绪:荒腔走板,又令人心生恐惧。

这两种邪典电影里特别常见的处理方式被导演很有分寸地融入了这部影片中。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一切皆可以由影片的原名Hereditary得以解释,在词典中,Hereditary有两重意思:遗传和世袭,影片中也正是用这样的两条线索贯穿了整个剧情。

遗传是影片的明线,观众可以从母亲交代的线索中构建出离世老太太(外婆)的背景:强烈的精神病态,对隔代子嗣的掌控“欲望”,以及整个家族面临的精神病遗传所导致已经发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悲剧事件。

同样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各种诡异场景直观地感受到小女儿精神上的不稳定。

人类最大的恐惧正是源自于对未知的不确定,在这部《遗传厄运》里,导演直接将一家人会面临的未知困境摆在了深渊的边缘,当女儿因为意外事件而死亡之后,整个本来就因为遗传病史而风雨飘摇的四口之家立刻就陷入了本来就预设好的深渊,并且迅速地滑落进去。

再说世袭,这个词义一直埋伏到影片的结尾,当悲剧终结之时,阴影终于显现,“世袭”的字面意义跟随之而来的真相一起呈现出来,给所有在此前十分钟的高潮戏里因为各种用邪典电影的方式处理而不断跳脱(妈妈在墙上游泳的一幕实在是太“有趣”了)的观众巨大的文化和心理上的冲击。

关于这部电影所阐释的真相,很多评论里也已经有所提及,以信奉邪教的外婆为首的教徒们将影片中出现的这个典型美国中产阶级的四口之家视为宗教传承的火种,因为教义中的预言规定,邪神要在男性身上转世,但外婆又无法直接掌控大儿子,于是教会先秘密将这个家庭的小女儿当做邪神的临时宿主,在时机成熟之际(外婆的去世,以及小女儿的事故),一步一步将母亲拖入招魂的陷阱中,并且在最后不惜献祭了父亲和母亲,从而导致大儿子的最终崩溃,从而意外坠楼身亡,最后顺利召唤教会所崇拜的邪神转世附身于目标之上。

这部电影里将邪教对于人性所施与的恐惧和魅惑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比如马路上小女儿的头颅,最后招魂仪式中跪拜的断了脑袋的外婆和母亲的躯体以及一群垂暮之年的邪神崇拜者,还有大儿子卧室窗外可以看到的不断亮着红灯的木屋(最后献祭完成的地方),以及影片高潮部分各种邪典元素的运用。

与传统好莱坞恐怖电影不同的是,导演阿里·艾斯特显然受到了乔治·A·罗梅罗、彼得杰克逊等前辈更深的影响(那些荒腔走板的处理方式有一度让我陷入了看《群尸玩过界》时的情绪中),他并没有将一个简单的邪教故事处理成普通的惊悚片,而是通过Hereditary的双重隐喻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坠落,而在整个坠落过程中,无人能够挽回败局,甚至于告诉各位,尽情享受这场绝望的狂欢,这种深深的绝望之情正是这部影片感染到所有观众的特殊之处,至于对邪教的处理,电影里的留白既是给续作提供了可能性,又将这一份绝望,在当下这个极端宗教泛滥的时代里,留给众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e\��V�h

 5 ) 或许期待值过高了,关于一些情节的疑问

烂番茄和豆瓣上都是超高评价,带着极高的期待去看,结果有点失望。。。

坐标西雅图,影厅基本上满座,结果一个恐怖悬疑电影,老美们看得集体笑场多次。。。

女主的出演有点用力过猛,尤其是烧女儿画本的那一段。。。

女儿的相貌和行为都很诡异,儿子呆呆的,一家人就爸爸看着还是个正常人。。。

全片看完多少觉得有点故弄玄虚,从头到尾都在等那个高潮,揭示那种种铺垫,结果片子都结束了也没等到那个点。。。

很多好片子都有一个开放式的的结尾,但那要结合一个够有说服力的剧情,如果情节不管严谨,并不觉得开放到难懂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看了一下剧透和影评,对剧情还是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1. 有人说Annie知道外婆是有问题的,还曾为了保护Peter不成为Paimon的宿主想办法流产,还把Charlie交给外婆让Paimon附身,那么她应该知道Charlie在某种程度上是危险的,Charlie扭断鸟头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Annie为什么非要让Charlie跟Peter去那个party,而且是在Charlie不下去,Peter不想Charlie去的情况下非要逼她去?

2. 有人说Charlie的死是邪教精心策划的,但事实上Charlie是因为对蛋糕里的坚果过敏,Peter急着开车去医院被突然出现的鹿吓到,Charlie又在碰巧在那个电线杆处打开车窗把身体伸出车窗外,这些看上去都是非常随机的情况,邪教教徒如何能策划这一系列的巧合?

3. 那么在Charlie出意外的时候Paimon在她体内到底有没有意识?

如果有,杀死Charlie对他有什么好处?

这样在他能附上Peter之前就等于无身可附了,这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那么他杀死Charlie的诉求是什么?

4. Annie的哥哥自杀身亡,如果是哥哥的灵魂抗拒paimon附体,那么为什么Paimon不干脆就直接在哥哥灵魂因为死亡而消失的时候附在他身上而费劲周折弄出后面这一出出戏?

5. 有人说Peter自杀后Paimon得以最终附身,这又说不通了,因为在Annie哥哥的案例上自杀身亡的身体并没有被用来附身。

6. 另外Peter其实是被吓傻了慌不择路从窗户坠下,并不是自杀7. Peter最终被附身的时候是否还活着?

如果活着,那就说明paimon其实是可以随时附身,干嘛要折腾一大圈?

如果已经死了,为什么他当时又没有附在Annie自杀死去的哥哥身上?

反正只是要一个body8. Annie和爸爸到底是怎么死的?

9. 外婆的尸体是谁弄到阁楼上去的?

 6 ) 首评给注定留名青史的影片

其实Annie才是最值得挖掘的人物,多重人格特质又伴有女巫身份的关键人物。

尽管后来的诸多人物刻画都是在像观众解释她本人是多么逃避母亲所信奉的邪教对家庭带来的影响,包括对自己父亲哥哥身世的陈述,让自己儿子回避Ellen等等,但是她遗传或者承袭上一代的使命是笃定的。

关键就在她母亲的葬礼已经完全表明 - 胸前佩挂的邪教样式后来反复出现的饰品,和棺木里躺着母亲的是统一的。

后来她的角色多次出现神经错乱,情绪失控,都将观众误带入招魂被上身的即视感,其实只是她本人身份的另一个映照。

这也恰好符合影片名称遗传厄运,而她们,奶奶,妈妈,女儿,三代女性都是在履行为恶魔服务的使命,厄运从未停止。

邪教对家庭命运的摧残,才是这份厄运带来最细思极恐的事情了。

 7 ) 说,你有多久没看过这么讲究的恐怖片了?

文/牛三牛如果说2018年的必看片单里只能保留一部恐怖片的话,那么这个位置早早地就被这部片子预定了。

今年1月,影片在以先锋怪异著称的圣丹斯电影节试映以来,就获得了超高的评价和期待。

烂番茄100%新鲜度,豆瓣开分9.1,海外媒体更是把它夸破了天:“注定名留青史的恐怖电影。

”对于国内影迷来说,还有一份期待来自影片的发行方——A24公司。

这家业界后期之秀近年来发行制作的影片有口皆碑,《房间》、《月光男孩》、《机械姬》、《龙虾》、《女巫》、《皮囊之下》……大有“A24出品,必属精品”的趋势。

迫不及待看完全片,只觉得,窗外暑气逼人,脊背阵阵发凉。

默默赞叹一句:讲究!

安妮一家其实,《遗传厄运》的剧情非常简单。

作为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专业是制作精致微缩模型的女艺术家安妮和贴心的丈夫育有一儿一女。

在母亲艾伦夫人过世后,安妮时常感受到母亲挥之不去的存在,与此同时,各种异象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自己儿女的身上。

随着逐渐挖掘出的真相,安妮对家庭身世的认知彻底崩塌,她开始试图带着孩子逃脱家族的险恶宿命。

接下来,让我在尽量不剧透地细数一下,《遗传厄运》的这种讲究劲儿,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首先,卓越的氛围营造,技术上讲究。

与其他恐怖片相似,《遗传厄运》在音效处理上花费了很多心思。

声音为何在恐怖片中如此重要?

这大概源自人类数万年来的生存本能——漫长黑夜里,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你能够发现危险临近的唯一警报。

这种你看不见,但能真切感受到的恐惧,诱人而致命。

《遗传厄运》做的更绝,它把非常日常的东西进行恐怖化处理。

毕竟,日常一旦反常,惊悚效果翻倍。

例如,贯穿影片始终的,女儿弹舌头的声音。

这种谁都可以发出来的,非常普通的俏皮舌音,被电影不断强化,强化,最终把女主和观众都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如果氛围仅止于声音,当然不能称为讲究。

正如有人曾经调侃,如果关掉声音看恐怖片,很多片子都成了喜剧。

《遗传厄运》不然。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遗传厄运》就不断地用影像语言告诉你:这里的一切都是诡异的。

这个移动的长镜头,从窗外的树屋开始(可以不剧透地说,影片结尾时又再次以树屋结束,首尾衔接,但生活/生命早已天翻地覆),慢慢摇过安妮的微缩房屋作品,最后推进一间卧室。

卧室里,丈夫推门,喊醒了安妮的儿子。

仅用一分钟,被监视、被控制的诡异氛围和无力感已经气象全出,令人叫绝。

开场镜头其实,影片的许多镜头,都是以这样不易察觉的方式,在慢慢逼迫着可怜的主人公。

大量的对称构图和框架构图,配合着慢慢向前推的镜头,让观影体验随着时间流逝,越发窒息。

尤其是中间段落一个对称镜头的180度旋转,以魔鬼的视角,全方位地监视着你,也算是提前预言了女主的命运。

魔鬼视角《遗传厄运》属于铺垫非常缓慢的恐怖片,前一个小时完全没有一惊一乍吓唬人的画面,但诡异的氛围却始终笼罩着你。

一个个的镜头铺陈,一个个的伏笔堆积,直到后程,才忽然发力。

这时,你会发现,前面你看得越认真,后面你心跳得越猛烈。

本片作为导演阿里·艾斯特的长片处女作,能用这样讲究的镜头语言,配合绝妙的声音设计来讲故事,着实令人佩服。

其二,极度的绝望,剧作上讲究。

如果只是有成熟的影像语言做支撑,那么,《遗传厄运》就还只是停留在及格线上的水准。

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本片达到或者一直在靠近恐怖片的极致:绝望。

将绝望主题演绎到极致的恐怖片,如《恐怖游轮》、《迷雾》、《万能钥匙》等等,无不是影史经典。

而在今日绝大多数恐怖片中,即使再强大的恶魔也总会有弱点。

比如去年大热的恐怖电影《小丑回魂》(It),开了绝佳的头,最终,正能量爆棚的结尾实在是让人泄气。

在本片中,同样引入了一个传说中的强大恶魔,地狱八大神灵之一的派蒙,西方实力最强的魔王。

但编剧技高一招,将恶魔与家庭进行绑定锁死。

试想一下,当恐惧的起点从原本应该成为精神支撑和避风港湾的“家庭”中诞生,你该如何进退呢?

答案是,你无路可逃。

印象极深的一个镜头,坐落在密林中的小家瞬间从白天转换成夜晚,房子周围,全是裸体的人。

家庭,已经陷入重重包围。

昼夜瞬间转换,你已无路可逃这种绝望是逐渐弥漫开来的。

女主在母亲的葬礼上致悼词,发现来宾中绝大多数都不认识。

有人在母亲的唇边做不明的仪式,有人冲着女主的小女儿诡异的笑。

即使你坐在温馨的家中,黑暗中,有无数眼睛在监视你。

当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规律,找到了恶魔的弱点,其实只能换回引火自焚。

恶魔有恶魔的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这种显而易见的绝望中,导演甚至会采用反恐怖片的套路,危险不再遮遮掩掩,也拒绝用那种镜头一换出现丑陋恶心鬼脸的方式来吓人,干脆把危险的影像摆在主角身后。

主角一无所知,你却明白:万劫不复是肯定的了。

危险近在咫尺正如导演在采访中说的,这部影片讲的,是一场获得长寿能力的仪式,只不过,是从作为祭品的羔羊的角度。

这种无力的绝望带给观众的,是观影结束后更加漫长的心悸和震撼,以及自发地拷问:面对注定失败的绝望结局,你该如何选择?

无法提升的职场、无法摆脱的贫困、无法治愈的疾病……甚至,更绝望的,很多从出生起就注定的东西:你的家庭,你的身体,你的精神。

是抗争?

还是放弃?

就此,一部影片完成了从单纯的感官刺激,进而到情感上的共情,最终引发对终极问题的探讨。

今天,我们似乎很少会用“讲究”这个词来夸一部恐怖片,除了已经载入影史的《闪灵》《恐怖游轮》等少数杰作。

但对于这种把“吓死你”作为奋斗目标的电影类型,也只有用这份讲究,才会让观众在一刷、二刷之后,仍会被吓到。

拍恐怖片难,要拍出这么讲究的恐怖片,更难。

(本文首发于“万达电影生活”微信公众号;谢绝转载;欢迎评论转发)

 8 ) 《遗传厄运》剧情梳理

派蒙,是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中位列第九位的魔神。

艾伦就是一个信奉派蒙的邪教徒,她生前的照片就是证明。

该邪教致力于给派蒙找一个宿主,等宿主死了以后继续找下一个宿主,从而让派蒙实现永生。

艾伦首先找到的宿主是丈夫马丁。

由于马丁被派蒙附体,所以表现得很不正常,所以人们认为马丁有精神病,就像查莉、彼得、安妮给人的印象也是得了精神病。

 9 ) 《遗传厄运》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双鱼草(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90509757/我认为《遗传厄运》是一部非常耐人咀嚼的片子,原因之一在于它是一部由细节和隐喻组成的电影。

我在初次观影后,觉得其中有很多隐线没有被重视,但于情节铺垫和呼应十分重要,于是忍不住又回到片头来重新细看,然而,即使反刍多次,有些逻辑链条依然无法连接,自圆其说。

尽管如此,反复观看和琢磨本身就很有趣味。

一、剧情解疑首先我想谈一下剧情方面的疑点。

第一个问题是,片中提到召唤魔王拜蒙成功后,需要找到让拜蒙附体的容器,而且必须经过一套仪式后才能将拜蒙锁定在容器之中,同样,若想实现容器的转换,也需要进行仪式来解锁。

那么,实现拜蒙的召唤和锁定容器及解锁的仪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通过影片叙述,我们能发现仪式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斩首”。

影片中最早出现的斩首,是查理用剪刀剪下了鸽子的头。

据相关影评分析,查理在降生时就已经被拜蒙附体,而剪断的鸽子的头后来也出现在了查理的画本中,而且,鸽子头上戴上了王冠,这是魔王拜蒙的标志之一,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斩首”与“锁定”及“解锁”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附体。

在影片中拜蒙附体的状态非常怪异,与我们在许多影片里见到的附身并不相同。

《火影忍者》里大蛇丸不断更换容器寻求长生不老,但他的主体意识从未遇到容器的妨碍,仅仅是同样的灵魂不同的皮囊。

而在本片中,尽管查理是拜蒙的附体,但是拜蒙在查理身上的显灵是忽隐忽现,似乎拜蒙的意识与查理的意识是浑然一体且如未成年孩童般懵懂无知,这也许跟拜蒙一直追求男性容器而不得有关。

拜蒙在片中的出现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具实体,第二是不具明确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不具实体,是拜蒙在脱离容器的状态下几乎很少出现,但是,它真的出现过,表现为片中那一点倏忽而逝的蓝色闪光,而这种蓝色闪光在片中至少出现过三次:注意看屏幕左边注意女主头部两侧注意人的左腿边而且,要特别注意这几次蓝色闪光出现之前,都有人被“斩首”了,第一次出现前女主母亲的遗体被“斩首”,第二次出现前斯蒂芬被“斩首”,第三次是女主将自己斩首。

说拜蒙之灵不具有明晰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因为片中拜蒙之灵总是处在被召唤和被引导的过程中,它需要自己信徒的帮助。

举例来说,查理之死显然并不全是拜蒙自己找死,查理撞死的栏杆上刻有拜蒙的印章,这应该是拜蒙信徒的幕后所为,查理之死是事先预谋的。

而且,即使在影片结尾,被拜蒙成功附体的皮特从草地上醒来,他依然表现得非常茫然,依靠着信徒的召唤来到树屋,这时,他的信徒为他戴上王冠,还对他进行着安慰,并且告知,他,查理,已经摆脱了女性的容器,成为了真正的男性,而这时,他终于可以真正指认自己为拜蒙。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女主为什么要让查理参加party?

这是她有意为之?

我想,尽管前面说拜蒙之灵缺乏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这不代表它不具有潜意识,它不仅局限在查理体内,在来到这个家的多年之间,它弥散在这个屋子的角角落落,而女主的意志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拜蒙的影响。

综合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魔王拜蒙被召唤成功后,拜蒙之灵会自动找到附近最脆弱的肉身作为过渡容器,而要将拜蒙之灵真正锁定在一个容器中,必须要将召唤之媒介斩首,而要将拜蒙从容器中解锁,必须将现有之容器斩首。

那么,可以进一步推想,女主的母亲扮演的正是将拜蒙召唤出来的媒介,并且她想努力把召唤出来的拜蒙引向自己的家人,女主的哥哥首当其冲,结果被逼自杀,随后,女主母亲又盯上了女主的第一个孩子,即皮特,但是遭到女主的严拒,使她无法靠近皮特,女主也因此感到内疚,所以后来生下女儿查理时,她将查理交到了母亲手里,而母亲虽然对查理的性别表示失望(因为拜蒙希望自己能得到男人的身体),但还是紧紧抓住了查理,甚至亲自喂养。

直到女主母亲去世,她的尸体被挖出来(具体是谁挖的有待讨论),且被切去了头,完成了“斩首”仪式,这才将拜蒙之灵牢牢地锁在查理身上。

而查理被斩首后,拜蒙从查理体内解锁,女主在乔(拜蒙信徒)的引导下成为了召唤拜蒙之灵的媒介,同时成为拜蒙过渡容器的一部分,她本想牺牲自己阻止拜蒙,但却无意中害死了老公,在悲痛欲绝之际成为了拜蒙的过渡容器。

随后,被附体的女主将皮特逼入阁楼,以进行最后的转生仪式。

在影片结尾的树屋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影片中出现过的所有与拜蒙转生有关的事物,笼中关着鸽子,塑像上插着查理的人头,斯蒂芬被烧焦的无头身体与女主的无头身体,他们作为拜蒙转生的过渡,最终都拜服在拜蒙脚下。

谈到这里,有一个残留问题,即女主的丈夫——斯蒂芬是如何参与拜蒙转生的?

为什么女主第一次焚烧查理的笔记本会让自己自燃,但第二次焚烧笔记本自燃的却是查理?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重新梳理一下拜蒙之灵在影片中出现的线索及去向。

我想要明确的是,在拜蒙寻找容器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召唤阶段,即由拜蒙的信徒将拜蒙从上一个容器中解锁出来,并引向过渡容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一个容器被斩首之后,拜蒙之灵被解锁,但没有被立即锁定在下一个容器之中,而是先找到一个脆弱的身体作为临时的过渡容器,此时拜蒙之灵就像那倏忽即逝的蓝色闪光,处于游移的不稳定状态之中。

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锁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想实现拜蒙之灵的锁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召唤媒介要被斩首,第二,将要被锁定的容器在被附体之前要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这一点从图一中可以得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查理出生时本身就处于十分脆弱的幼婴状态,加上女主母亲的引导,她很快被拜蒙附体。

但是,由于作为召唤媒介的女主母亲尚未被斩首,所以拜蒙并没有完全锁定在查理体内,而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附着状态”,直到女主母亲去世,其尸体被挖出斩首,这时拜蒙之灵才真正锁定在查理体内。

随后,在女主冥冥之中的策动和教徒的幕后引导下,查理被斩首,拜蒙之灵解锁,进入游移状态。

随后,信徒乔引导女主,让女主在自己家和丈夫斯蒂芬及皮特一起进行召唤仪式,成功地召唤出查理——即拜蒙之灵,这时,拜蒙之灵仍处于游移状态,但是,由于被召唤时女主、斯蒂芬和皮特同时在场,这就使他们三人全部成为召唤媒介,拜蒙之灵同时附着在他们三人身上。

随后,女主第一次焚烧笔记本,发现自己会自燃,也许这是拜蒙之灵发出的警告,因为它不希望女主被“斩首”(自燃可以理解为“斩首”的一种形式),她还有别的用处。

随后,女主第二次在丈夫斯蒂芬面前焚烧笔记本,拜蒙之灵让斯蒂芬瞬间自燃,作为召唤媒介他被“斩首”,而目睹这一切的女主陷入彻底的惊恐和绝望,这时,她十分脆弱,锁定拜蒙之灵的两个条件全部满足,拜蒙便锁定在了女主身上。

最后,在阁楼内,女主作为召唤媒介被“斩首”,拜蒙之灵又被解锁,下一任容器皮特被吓得从阁楼窗户跳出摔在草地上,满足了脆弱条件,这时,拜蒙顺理成章地被真正锁定在皮特身上,转生仪式正式完成。

二、镜头分析恐怖片的视点镜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以非人的角度和运动方式营造出一种“鬼视角”,比较典型的就是“漂移”和“穿墙”,这两种镜头效果在本片中都有表现:还有一种常用的拍摄方式,即恐怖出现的地方往往与主人公视角方向相反,所以,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不容易被吓到,因为他们总能凭经验预测到“鬼”会从屏幕的哪个地方钻出来,诀窍就是往主人公视角的相反方向看去,一般都会有意外发现,而比较厉害的恐怖片就是能够做到让观众想不出“鬼”会从哪个地方突然出现,比如《午夜凶铃》中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咒怨》中从被窝里探出的鬼脸,类似这样的设计都非常经典,也非常缺德,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屏幕,而被窝往往是胆小者的最后庇护,这样的阴影一旦成形往往很难消散。

而在本片中,类似的镜头也不少:相比正面面对恐怖的出现,这样的镜头会更容易给观众留下后遗症,因为它即使在影片结束之后,也依然在提醒人们:也许在你的视域不及之处,可能就有某种恐怖的东西一直在窥伺你,甚至就与你近在咫尺。

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人们就开始疑神疑鬼,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夜晚蜷在被窝里捂出一身冷汗。

而在我看来,本片最恐怖的镜头莫过于开始:本片的开始镜头锁定在窗外的树屋,试点镜头是从窗内往外看,然后,镜头开始摇移,同样是一种诡异的漂移感,接着,镜头中出现了房间的摆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间工作室,桌子上摆着模拟真实建筑的微缩模型,然后,镜头停止摇动,开始向前推移,逐渐锁定在镜头中央的一幢模型上,接着,镜头继续推进,我们似乎以为这是对模型中一个房间的特写,或者说,此时我们以为镜头与模型的距离非常近,达到了特写的程度,但忽然,房间的门被推开,斯蒂芬走了进来,我们又恍然大悟,原来镜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换成了实景,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瞬间变成了中近景的视点镜头,而此时,导演已经把本片的主题之一埋在了镜头之中。

三、主题探讨在一般观影经验中,如果镜头中出现了镜子、画框中的画框和明显的相对位置对比,我们往往要予以特别重视。

本片的开场镜头就是如此。

首先,它是一个空镜头,房间里并没有人,那么,视点镜头的视点发出者是谁?

答案是,并没有人处在摄像头的位置上。

那么,是谁在看?

我们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有可能是暗指这个家庭一开始就处于拜蒙教信徒的关注和监视中,也可以是在冥冥之中拜蒙之灵在看。

而我认为,不管是谁在看,开场镜头是一个典型的无人在看的空镜头,这种空镜头在提醒我们,有一种外在的、超越认知的力量在窥伺着,统御着一切,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只不过是被监视和操纵的对象。

(我们可以将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索拉里斯)》的开场镜头拿来做对比,这部影片的开场也是空镜头,寓意也与本片相类)随后,导演又将影片主题“书写”在镜头缝隙之中:黑板上清楚地写着:“主题,逃避命运。

”所以,非常显著地,我们可以把全片看成是女主一家试图逃避,或者是抗拒所谓的“遗传厄运”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无疑是悲剧,对此,导演在影片前半部也给出了“明文注解”:片中的这段字幕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形容女主一家:“如果所有事情无法避免,这意味着夺走了人们的希望,他们从未有过希望,因为他们就是毫无希望,他们就像是,可怕绝望剧幕中的小卒。

”而对这段话的镜头表达,就是本片的开场镜头,女主一家身处画框中的画框,他们就是受人监视和操纵的对象,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魔教教徒始终在他们之上,而在教徒之上,还有拜蒙之灵。

(此处让我想起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主人公竭尽心力试图寻找真相,摆脱控制,结果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处在三重模仿的第二重中的一个普通的数据单元,连同《飞向太空》,这两部科幻电影揭示出了人类在面对超越自己认知的无法反抗的力量与压迫时表现出的恐惧、脆弱和无力,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惧较之恐怖片有过之而无不及)本片的主题除了与“逃避命运”有关,也许还有一个,那就是——关于爱与责任的家庭神话的破灭。

在影片一开始,我们知道,尽管女主对于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悲痛欲绝,但是她实际上深爱着母亲,母亲的去世让她觉得“一切都毁了”,而通过女主发现母亲留下的短信,我们觉得,女主母亲实际也深爱着女主,只不过背后有某种难以言明的苦衷。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所谓“遗传厄运”的始作俑者,就是女主的母亲,但我们也许还要试图站在女主母亲的立场上想,她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通过召唤魔王拜蒙,女主母亲在教内享尽荣华和威望,这在影片中是给出解释的:“咒法师享尽荣华富贵”而且,在母亲留下的相册中,有一张母亲身披婚纱被众人围绕的照片:并且,在影片的结尾,树屋的墙壁上挂着女主母亲的照片,注意照片下面的注名:“Qeen Leigh”而在影片开头出现的讣告上,我们能够看到女主母亲的全名是:Ellen Taper Leigh!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作为最初召唤魔王拜蒙的媒介,女主母亲在教内的地位是:女皇,拜蒙之妻!

所以,我们进一步可以知道,女主母亲在短信中提到的“奖赏”,就是魔王拜蒙给予教徒的恩赐:知识,荣誉,财富和密友。

而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传说中,拜蒙在艺术技艺方面也有颇高造诣,而从女主母亲能够绣出华丽图案的坐垫看来,女主母亲在艺术技艺上也得到了拜蒙的馈赠。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难道女主母亲为了得到 魔王拜蒙的馈赠,而不惜以毁掉自己家族所有成员为代价吗?

也许不完全是。

从女主母亲留下的短信来看,她提到:“我们的牺牲在奖赏面前一文不值。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女主拥有制作惟妙惟肖的微缩模型的才华并以此为生,查理拥有绘画的天赋,这些都可以看做得自拜蒙的馈赠遗传,也许女主母亲认为,自己虽然牺牲了家人,但是相比于拜蒙所馈赠于她及其家人的东西,这种牺牲不值一提。

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女主母亲所谓的对于拜蒙馈赠的重视及感激更多出于身为拜蒙教徒的宗教狂热,她与自己的家人之间没有正常连接,她所谓的对于家人的爱和奖赏,对于家人自身来说是一种绝对的诅咒和苦难,因为她的家人不是教徒,而且家人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拜蒙教徒。

也许从母亲的角度看,让自己及家人成为拜蒙转生的过渡容器是莫大的幸福和荣誉,而对于始终被蒙在鼓里的女主和家人而言,他们没有知情权,更没有协商的余地。

女主一直努力尝试去修复和维护自己与皮特及斯蒂芬的关系,她时常强调自己对于家人的爱,为了家人她不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自始至终,皮特与女主的关系一直紧张,斯蒂芬也与女主渐行渐远。

而查理,则当着女主的面说自己怀念外婆。

女主爱家人,并想保护家人,但一方面她的努力没有收到家人的回馈,另一方面,这种愿望反而成为使她受到教徒诱导的动因,连对家人的爱与保护欲都成为被利用的对象,成为造成厄运的导火索,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10 ) 《遗传厄运》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昨晚看完了电影,意犹未尽地找了好多影评和解读,但总感觉说的不透彻,所以决定自己来写点什么。

电影中有很多的隐喻象征和暗示,有些涉及宗教故事,自己也不是很理解,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交流。

为了便于表达以下使用,外婆,母亲,妹妹,哥哥,丈夫,邪教神婆以及母亲的弟弟来代替称谓。

1.断头的象征电影中不只一次提到过断头,妹妹剪掉了鸽子的头,妹妹被撞掉的头,外婆的无头尸体,以及母亲死时一直在试图锯断自己的头颅。

好多影评说妹妹剪掉鸽子的头是在暗示自己将要断头的命运,实则不然。

妹妹剪掉鸽子的头之前,有一个镜头是妹妹坐在教室里摆弄手中的玩具,玩具和鸽子的头在之后被妹妹做成了玩偶。

妹妹用玩具和鸽子头制作玩偶

官方制作的周边玩偶而这个鸽子头玩偶第二次出现,是在邪教神婆的家里。

鸽子头玩偶在右侧,面前摆着三个头(虽然看不清是什么动物,但能看得出是三颗头颅),左侧是三个没有头颅的躯体在跪拜鸽子头玩偶。

这个画面对应了电影最后,派蒙完成附体的仪式。

没有头颅的外婆尸体和母亲尸体向挂着妹妹头颅的玩偶跪拜。

鸽子的头象征代表着妹妹的头颅。

妹妹在图一中制作的手工正是图中的黄色玩偶也就是说,自从外婆去世后妹妹就一直在计划进行一场仪式来占有哥哥的身体。

是不是可以推测,外婆和派蒙约定,要为派蒙寻找男性躯体帮助其附身来换取洞察世事的能力。

契约只能在血脉之间生效,也就是说外婆要献出自己的男性后代,才能获得能力。

于是,外婆为了献祭才结了婚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有关母亲的家庭和成长经历我们知道,(1)外公有精神分裂,很早就把自己饿死了(互助会自白);(2)外婆很希望母亲是个男孩子(哄妹妹睡觉时提到),(3)母亲的弟弟因为母亲要把别的灵魂放到他的身体里而自杀(互助会自白)。

关于(1),外公的死很有可能是人为的。

外婆为了生男孩和外公结婚,生了男孩后要将儿子献祭,遭到外公阻挠,外公被锁起来饿死了。

关于(2),因为献祭需要男性身体当容器,所以外婆希望生男孩,结果生了母亲,所以就一直把母亲当作男孩子照顾,直到后来生了母亲的弟弟。

关于(3),外婆最初是想把自己的儿子献祭给派蒙,结果儿子自杀了,所以外婆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女儿生的孩子身上。

2.弹舌音的象征电影里多次出现的弹舌音,不得不说为气氛渲染加了不少分。

也有很多影评中提到, 派蒙名字在美索不达米亚语系里,形容一种“滴答”,“叮当”的声音。

(大聪看电影)类似弹舌音。

所以,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弹舌音可能就在暗示观众,派蒙的身份。

在外婆的葬礼后,妹妹在房间里听到多次弹舌音和蓝色的光晕,等妹妹再次出现的时候就是自己在发出弹舌音了,这是否暗示着,外婆死后派蒙没有了躯体,后又附身到了妹妹身上(而妹妹制作鸽子头玩偶又恰好是在被附身之后,所以制作鸽子头玩偶和模拟祭祀仪式等行为很有可能是派蒙给信徒的指示)。

妹妹死后,母亲也在车里听见过弹舌音,说明附身的躯体死亡后,派蒙就表现为蓝色的光晕和弹舌音。

最后,哥哥跳楼,蓝色的光晕消失在哥哥身上,哥哥站起来发出了第一声弹舌音,恰好说明了哥哥被附身成功了。

3.蓝色光晕的象征蓝色光晕在电影中也多次出现,笔者认为是派蒙的存在的表现形式,妹妹死后,蓝色光晕就一直在跟着哥哥,实则是派蒙一直在等待时机对哥哥附身。

4.树屋的象征树屋作为最后献祭附身的祭祀场所,一直在电影中若隐若现。

两个细节值得关注,(1)葬礼的早上,丈夫发现妹妹睡在了树屋里很生气,说树屋晚上很冷会得肺炎的;母亲在妹妹去世后也在树屋睡了一夜,但是却开了两个红外线取暖器。

(2)从哥哥的房间窗户正好可以看见树屋的灯光,然后树屋的光线颜色是变化的。

关于(1),妹妹能在寒冷的树屋里睡觉,是否暗示着妹妹已经被附身了?

关于(2),树屋映出的光线不同,有红色和黄色,如果说红色是母亲在树屋睡觉,那么黄色是否意味着邪教徒们在树屋集会?

5.母亲的身份信仰动摇的邪教徒母亲在外婆身边长大,对外婆的信仰几乎不可能一无所知,从葬礼上她戴的符号项链猜测,她可能一直都是一个信徒,但是,因为怀孕做了母亲,所以信仰曾经有过动摇。

母亲怀孕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儿子注定要献给派蒙当容器,但出于母爱的本能,母亲想让儿子避免这种命运,所以选择流产,失败后只能带着儿子远离外婆,以此来避免儿子被献祭的命运。

这一点,在后半部分母亲和丈夫告别时也有暗示。

母亲为什么把妹妹给了外婆?

笔者猜测,母亲认为派蒙需要男性躯体附身,所以妹妹是安全的,才把妹妹交给了外婆。

母亲这一角色一直在“母性本能”和“派蒙信仰”之间摇摆,出于母性本能,她选择保护孩子,但出于宗教信仰,她又不得不协助参与献祭本身,例如,很多影评出提到了,是因为母亲强制妹妹跟哥哥去参加聚会,才导致的车祸。

车祸和妹妹的死是为了打破哥哥的心理防线,使派蒙容易附身。

母亲发现事情真相后,想通过牺牲自己来拯救儿子,于是就有了让丈夫烧画册的那一幕。

当画册扔到火中,丈夫被烧死的时候,母亲才明白,儿子被献给派蒙的结局无法逃避,而自己只能选择顺从信仰。

《遗传厄运》短评

该片应该会垂名青史

5分钟前
  • 力荐

勉强两分。一开始就扔出来两条线,一是主角一家的严重精神病史,还有老娘的邪教背景。但全片的节奏推进的极度缓慢,这中间是靠摄影在撑着,用类似意大利艺术电影的均衡构图和让人想起红酒的配色,再加上大部分似乎在致意《闪灵》的运镜,慢慢构筑一个渐渐失衡的内部世界,不过这个过程并无什么血腥惊悚的段落。女儿演员的选择(她的鼻子太奇怪了,鼻尖撅出来鼻孔往后扩,不知是否一般意义上的女巫鼻)和母亲卖力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下巴快从脸上掉下来了),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母亲做的那些缩微模型,把女儿掉脑袋的场景也做成模型,我是看笑了,剥离这个装逼故事,这场景很丧了,另外让白人夫妻生养一个印度儿子,不知是不是也是导演的恶趣味,所以编导自己对这个邪教的扯淡故事也在自反吧?

7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期望极大,却大失所望。

8分钟前
  • Foley
  • 较差

回国前一天深夜电影院看的。凌晨一点多看完,心情复杂…用纯剧情片的手法拍出来的恐怖片:布景棒,配乐和摄影(尤其摄影)也是加分项。可惜,整个故事有点虎头蛇尾,最后也变为了俗套神棍片,不过这都可以接受,但是犯了我最反感的关于电影拍摄的问题:各种埋伏笔但是都不去填。不过,肯定会是一部之后经常被人谈论起的恐怖片。

9分钟前
  • 銀河映像創作組
  • 推荐

A24,全世界最会剪预告片的公司。

13分钟前
  • Hownán
  • 很差

这片最可惜的是:恐怖片的套路真的是用一个少一个

16分钟前
  • 左耳的幸福
  • 还行

虚高了!就是一个鬼畜片呀🤖承认妈妈演技很好 很神经质 剧情推演也很出色 如果没有结局 我真的会觉得这片子精彩 然而结局一出来 我们整个厅发出了嘲笑的声音🙂裸男裸女xie教趴 被恶心到了 爸爸全片最惨 心疼一秒//发现危险苗头的时候 请开灯 请call police

21分钟前
  • 车站
  • 还行

前面的问题家庭关系处理铺垫缓慢沉闷,从烧笔记本开始进入比较过瘾的惊悚高潮,又以命中注定的奇怪类宗教厄运收尾。

24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3.5

29分钟前
  • 群魔將死於盛夏
  • 还行

A / 谁知道「家庭」这个噩梦,到底是神的诅咒,还是人自己的互相折磨呢?

3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剧情臃肿,人物非常干瘪,尤其是父亲的角色,很多叙事的部分铺垫的不知所云。最惊悚部分莫过于妹妹,结果早早领了便当。

36分钟前
  • Eco
  • 较差

小妹的长相如果不演恐怖片真的浪费了

37分钟前
  • 王神爱
  • 还行

最吊诡的是,新电脑和两个播放器我看了几百部电影都没事,就看本片的时候各种掉帧,虚化,失真,形成的马赛克画面,老司机们,那种惊悚感不亚于当年看各位“老师”时突然就……啊!!!!!!!!!!

4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戛纳补课3。第一幕尚可,此后过度表演与情节过度推动,导向温子仁电影。

44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较差

可能所有精彩片段都在预告片里了,两小时正片前一个小时基本上是磨磨叽叽,后一小时逐渐拐到邪教的老路上了,有些片段连接的地方缺乏逻辑性,叙事节奏也不够紧凑,前面顶起来的一点悬念后面都散了,可以这么说,演员表现很精彩,但故事真的没有那么好,如果一部片子被观众解读得很详细,但你却没有在观影的时候感觉到这些,就说明片子叙事还是有问题,总不能什么电影剧本写得差强人意都指望观众脑补剧情逻辑吧?

4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对我来说,这就是那种一年才能遇到一部的恐怖片佳作。制作、演员什么的都很好,重点是:气氛真他妈的有感觉啊,好久没看到那么吓人的新片了。

53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都是无辜之人被出卖沦为邪教牺牲品的悲剧,此片还是没有跳出主角咎由自取越往后越作死的陈规,不仅家人之间不存在基本的沟通和信任,甚至连一次正面的反抗都没有,比起罗泓轸《哭声》中进退维谷和万念俱灰、锐挫望绝的情境构建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到最后彻底泄气了。

56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较差

语境不一样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中国的语境中,抑郁症梦游症就都是铺垫,为了证明后面的所有一切都是幻觉。美国的语境中,这些病症则是为神秘主义做的铺垫,为了更形象化人物的心魔以及真实存在的巫术。演员找得很好,唯一不爽是音乐太刻意,什么时候恐怖片不用恐怖音效了,那才是真·恐怖。

1小时前
  • 开膛手贝塔
  • 还行

受“闪灵”全方位的影响,不靠一惊一乍来吓人的恐怖片。用了整整1个小时做铺垫,后1个小时抽丝剥茧。邪灵、诅咒、招魂、巫术...各种元素玩得嗨,男主真不知该说他是狗屎运还是惨2333333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论压力如何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虽然有点心理惊悚,但吹捧媲美《闪灵》相也太言过其实了吧。很多细节以为是伏笔,结果真的只是细节,扣解得非常不好,结尾WTF,有必要在邪教也来一次Me too运动了。

1小时前
  • 喻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