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豆还是那么搞笑,桥段做的十分精妙,新颖又搞笑,将一般动作电影里的桥段都搞笑化。
可是看到憨豆先生满头的白发,还有那布满皱纹不再年轻的面孔,让人感叹岁月的沧桑,感谢憨豆先生多年来带给我们的欢乐时光。
从剧情和场面上看,《憨豆特工2》就是《憨豆特工》的升级版,颇有点007的意思,在前作恶搞、戏谑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编剧把一个关于国际刺客集团刺杀各个国家领导人的故事融在了影片之中,虽然憨豆的搞笑似乎比上部在电影中所占的比例有所缩小,但是却比第一部精炼,也“国际化”了很多,动作场面的编排,特技效果的精致,和高科技的东西也比上一部多了很多。
演2戏的男人不少,比如王宝强,看后你会觉得这人真的是2,从此无论看他演戏还是真人,2的标签总会不自觉粘上可是bean却相反,一路追他的戏过来,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里都是深入浅出的戏,于是你明白天然呆的演绎并非人人可以憋尿看一场戏,大都因为出于对最终剧情的好奇,可是憋尿看Mr Bean系列,只因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有他挤眉弄眼的镜头你知道bean呆,可是每一次他出场都让你笑到肚痛,原来呆竟可以到这样一种境界早年的Mr Bean系列电视,哪怕隔几天再看一遍,哪怕你明明已经知道剧情,可是他表演起来,那么信手拈来,轻易就让你身上所有的大笑细胞爆发,所以你也上瘾有一阵子人生低潮,每晚晚饭时就打开电视播放早已录下的bean系列,觉得人家都2成这样还能乐此不疲的积极活着,我们更应该理所当然好好活多么励志《憨豆特工2 》有很多并不新奇的搞笑段子,但因有他,所以值得一看
不论是从憨豆还是到蹩脚特工,Atkinson总能找准出乎意料的笑点,把英国式无厘头发挥的淋漓尽致。
小时候看憨豆,觉得一点不好笑,成人了,懂得东西渐渐多了,才明白憨豆的可爱之处,小人物的卑劣,小人物的自私,小人物的无所作为,小人物的无奈和小人物的执着,笑过之余最为感动是小人物的精神。
憨豆喜欢拿严肃的东西开涮,前一集的光屁股罗马教皇,法国坏公爵,这集的东芝情报处,狠揍英女王等等,调侃古板的英国作风。
英国人很有趣:古板,冷漠,但是包容。
憨豆是对的,或许编剧在看动作电影的时候就常想为什么他们要这么这么大费周折爬楼跳墙,明明都有捷径,于是憨豆做到了。
特工就那么回事,人算不如天算,万事都因巧合而成。
憨豆不傻,只是大智若愚罢了。
对憨豆来说,他是个小人物,他只专注他的事情,他有他的福气,剩下的神马都是浮云。
这次,中国总理也被一只口红小枪逼得一身狼狈。
不管怎么样。
憨豆是好样的,为中英关系做出了贡献,哈哈哈。
在莫桑比克执行保护总统任务的特工Johnny English,在总统演讲时却禁不住美女的诱惑,擅离职守洗鸳鸯浴去了,导致总统被杀,自己去了西藏学习功夫,在练就了铁裆功和翻白眼保持头脑清晰两项绝活后,回到东芝情报局执行阻止秘密组织在中英两国总理会谈时刺杀中国总理的任务。
有了功夫和智慧,开场那段English气定神闲地成功抓到犯人。
恶搞了下007,一样有了声控的劳斯莱斯幻影座驾,有了诸如能高速飞驰的多功能轮椅、能发射导弹的阳伞等高科技的小武器,有了气质不俗的女伴帮助。
最后还在腋下夹着英女王的头颈,用金属餐盘猛击她的头。
反派的亚洲老太太杀手也着实了得。
总体感觉笑点一般。
我们永远只是在写一本书,一个作家的经历是有限的,且不论一个作家一个人他未来的可能性还有多少,但是一个作家一个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变的。
所以有说法说很多作家一辈子只是在写一本书,也许事实就是如此,只不过写作的方式和呈现出来的结果不同了而已。
罗温·艾金森所创造的憨豆系列从它一开始诞生之初(系列短剧集)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小人物努力生活的艰辛,从这一点上说憨豆系列是阳光明媚的、是充满了乐观与积极心态的,无论现实中我们的哲学发展多么地悲观多么地深刻,可是大部分人作为一种动物还是有想要好好生活、享受生活的冲动与欲望,故喜剧永远也不会消失。
努力地把生活往前看便成了喜剧,站在一个审视自己的生活变又成了悲剧。
毕竟一个是满含希望的,一个却希望暗淡甚至没有了希望。
站在喜剧的角度回看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禁想:我们艺术的出发点是都太悲观了呢?
之前看到Johnny English 2的拍摄现场照片,看到Rowan Atkinson白花花的头发和不用挤眉弄眼就布满脸颊的皱纹,我的心顿时就酸了。
看到他沧桑了,我觉得我将很难再笑出来了。
殊不知,在Johnny English 2中 ,编剧很巧妙的利用了Rowan的年纪特点:从第一幕开始,喇嘛寺的大师就告诫Johnny,你年事已高,不得狂妄行事,一定要谨慎,一定要以智取胜。
Johnny很虔诚地在关键时刻运用了大师的忠告:他以典型的英式淡定将笨拙的港式武打羞辱得一败涂地。
说实在的,其实这部电影里的笑点还是蛮老套的,假如换一个人主演,也许这一小时四十分内我就会面无表情,而不是不停地笑到抽筋了。
很多很恶搞的场面,很恶毒的对话,通过天然呆的Rowan Atkinson表达出来却不再显得那么恶俗。
毕竟大家看了二十多年的憨豆,都知道他是外星人了,于是他再怎么出格再怎么离谱大家都能原谅他。
而同时,憨豆系列电视剧里的一些老包袱也为这部电影加了许多分——当观众看到憨豆在男厕所里遇见一个老头、飞机上试图跟空姐调情、在严肃场合玩转椅的时候,就忍不住联想到那些经典的片段,就会本能地笑起来。
不想过多评价了,因为评价笑点必将剧透,而说穿了就没看头了,nevertheless……1 涮完了法国人François Sauvage, Johnny开始挠中国人的痒痒了……从西藏喇嘛寺到新葡京赌场,从九龙的老太太到国家总理(但是那个演员太!
挫!
了!
还不如直接换成咱们宝宝啊),无不是敏感部位。
不得不感叹,Johnny English你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2 “以硬攻软” 这一主题在该片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嗯,Johnny在西藏锻炼到不再有任何软弱点的境界了。
谁还敢欺负他,除了他自己?
3 苹果和拖洗把一定是出了好多钱来赞助该片的吧?
植入广告那么明显……不过幸亏编剧够有自嘲精神,那个巨大的“We spy for you” 让我笑得够呛。
4 好开心豆女郎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Rosamund Pike! 她的眼神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cristal clear,在银幕上多看看她或许真能净化心灵!
5 那架直升机是谁开的,膜拜一下技术帝!
还有那个轮椅是谁设计的,真的能开么,看起来好好玩啊!
Johnny 在关键时刻总是因为得意忘形而失去了成为救世英雄的机会。
可Rowan Atkinson却比他强许多,这么多年来他不断地牺牲自己的形象,为的不就是向我们证明,ridicule never did anyone any real harm ,相反,自嘲能够拯救世界?
不得不说和1差别很大,1里面不断闯祸之后故作镇定小心掩饰的憨豆在2的开头变得成熟稳重,很有些身手矫健的007的感觉,不过憨豆就是憨豆,还是会四处犯错,即使到了最后也弄错了武器,但这一次他勇于承认年轻人的智慧,不再只强调国家需要,而是坦诚自己也需要别人,整部片子笑点不少,但细看却偶尔会感到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不知道罗温是真的有了白发还是为了电影效果,总之一头白发的憨豆特工沉稳淡定的追疾风的那段给人的印象挺深的,“你不年轻了,但你有年轻人没有的经验”,罗温大概属于年长之后会比较有魅力的脸,虽然因为他是憨豆先生,不得不做出夸张的脸部表情来增强喜感,但感觉得出他扮特工时已经难掩绅士的魅力了,剧情方面不多说了,总之值得看,特别是那些蹩脚的中国话,至于相平。。。。。。
不多说了,虽然不多不过里面拿政治开的一个小玩笑还是能让人莞尔一笑,追逐场面也还算精彩,既有特工片的视效,又有憨豆系列的诙谐,是部可看的片子
强大的意志力能够控制你的身体,忽略身体上的疼痛。
秘密中的秘密部门?
我在这里,因为我的祖国需要我。
而它也需要你。
安布罗斯,你这块五星级狗屎。
不知道为什么分值那么低,我觉得这部片子bug很少,情节合理,比如缆车对决,憨豆的铁档功居然都用上了,首尾呼应,片尾明显那条裤子还是被枪打过的,总之细节相当到位,憨豆大叔的肢体没得说,再配上一个冷艳MM绝了,这部片子可谓屌丝逆袭典范。
周末电影,看看就好笑,特别英国首相和憨豆开会,升降椅,笑死我了!
豆瓣这些狗青年就知道IB有的没得,电影好看就是王道!
从剧情和场面上看,《憨豆特工2》就是《憨豆特工》的升级版,颇有点007的意思——事实上,罗温•艾金森在《憨豆特工》系列中塑造的这位英国特工强尼•英格利施正是007的恶搞版,从人物来看,强尼•英格利施跟“憨豆先生”其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由于“憨豆”形象的深入人心,华语世界将此片译为“憨豆特工”,也算符合情理。
大银幕对特工形象的喜爱,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界电影史,一来这是因为职业特工的神秘性,及其随之而来的浪漫主义色彩;二来,特工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带有其他职业所没有的象征性和威压感,如果正说,那就是风流帅哥詹姆斯•邦德的银幕传奇;如果戏说,那就是《憨豆特工》们的天下了。
为什么要戏说特工?
首先这是来自民间讽刺的幽默感,苏联文艺理论巨擘巴赫金在分析拉伯雷的《巨人传》时曾指出,(中世纪以降的)民间文化中,贩夫走卒们常常营造一种狂欢节式的文化气氛,用来揶揄、嘲笑、颠覆各种官方的价值秩序和语言体系,对于权力代言人(特工)的捉弄,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再者,自二战以后,世界历史进入所谓的“后现代”阶段,解构大潮汹涌澎湃,把代权力行事的神秘特工“解构”成人见人笑的小丑,也切中受众们的接受心理。
就各种喜剧手法而言,对权力的讽刺永远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也易于塑造出彪炳电影史册的经典人物(想想《大独裁者》吧),艾金森早就是享誉世界的谐星,凭“憨豆”形象独步天下,为何要煞费苦心再粉墨登场一个强尼•英格利施,恐怕也有这种考虑。
对英国电影人来说,007堪称他们的银幕坐标之一(当然好莱坞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英式幽默向来长于自己人捉弄自己人(“英格利施”就是“英国人”的意思,“强尼”也勾连着“约翰牛”),拿自己的标志性人物开涮,007当然不能豁免。
不过恶搞007最成功的旧作,还得数好莱坞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斯主创的电视剧集《糊涂侦探》,此剧在1960年代风靡荧屏,剧中对007系列中的许多细节都做了令人忍俊不禁的改写(譬如那些高科技间谍用具),直到四十多年后,《糊涂侦探》还在被不断的改编、重拍,其生命力和吸金能力,完全不亚于007系列。
而在华语世界中,整个1980年代,香港新艺城戏仿007的《最佳拍档》系列,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喜剧电影品牌之一;进入1990年代,喜剧天王周星驰接连推出《国产凌凌漆》和《大内密探零零发》,一部现代,一部古装,都是恶搞007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国产凌凌漆》,不仅对詹姆斯•邦德进行了从头到脚的全方位解构,还饱蘸着“九七”临近之际港人对大陆权力体系的想象,可谓妙趣横生。
由此来看,《憨豆特工》的创意并不新鲜,罗温•艾金森无非是按照套路打而已,不过英式的讽刺大闸一旦打开,难免会有些无所顾忌。
在第一集里,反派还只是个妄想攫取英国王位的法国坏蛋;到了《憨豆特工2》,反派已经卧底在军情处内部,更要命的是,强尼•英格利施对女王也失却了恭敬,误会之下,居然在腋下夹紧女王的脖颈,操起金属餐盘对着女王的头顶就是一顿胖揍,下手之狠,无疑令整个英联邦的元首颜面尽失——当然,讽刺女王跟讽刺007其实都是对权力讽刺的具体表现,《憨豆特工2》的喜剧路数并未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憨豆特工2》把国际政治也纳入了恶搞的范围里,也使影片带有了更多的东方色彩(在香港取景甚多),英格利施的终极任务,居然是阻止刺杀中国总理的阴谋——片中有一位亚裔演员饰演中国总理,可惜连国语都说不利落,而此片的香港译名,也是令国人会心一笑的《救国大业》。
令人遗憾的是,艾金森在此片中似乎找不到黄金时期的状态了,其表演重复甚多,笑料包袱不够令人尽兴,是不是还没完全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月9日)
笑点没有太多,全看豆子先生一张脸了
老咯
T^T一个人看未必会觉得有那么好笑,还是大家一起看顿觉欢乐啊
欢乐啊
调椅子笑死我了
憨豆苦苦支撑英式幽默,铁裆功想必名扬天下了这次~~
cock puncher怎么破?去西藏找姓王的方丈学铁蛋功!
吸尘器声后遗症……JE还挺有魅力滴嘛
男女主,男配,我都很欣赏。憨豆先生的电影其实只有两部,已是无限回味。
这么蠢的人怎么进特工组的哦- -
一如既往的憨豆,一如既往的Johnny English
升降椅那里笑疯掉了XDD还有那个碉堡了的轮椅,最后做饭和BGM的同步也很不错
成熟了许多,梗也不再是单纯肢体上的犯傻。调侃的更加有趣,不是滑稽。就好像开篇的那句台词“你已不再年轻,但经验却随着年纪变多”,憨豆也稳重憨厚了,但搞不清楚状况和轻信让特工变得更可爱。
居然没有笑点!我还傻逼呵呵的坚持一个半小时让自己放松逗乐一下。可是现实真尼玛残酷无情。。。
还好 挺逗···
少林寺又被神话了……
终于知道汉奸和内奸是不同了!!!!! 我爱你 憨豆!!
竟然还有续集|||
乱打胡扯一百分钟还当不到最后字幕切了两分钟的胡萝卜好笑
虽然很经典,但是有种炒冷饭的感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