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号,一个普通的日子,起的又有些晚了,像平常的周末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十点多了,昨天说好了,倩姐要给我补课,可我还是食言了,在这里很是对不起倩姐。
昨夜里,我都在干了些什么,似乎也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看着某些事,恍惚间,时间就已经那样晚了。
早上的天还是那么的凉,风雨中,总有种冬天的感觉,但又少了些什么。
沿着熟悉的路,那条走过太多次的路,一样的戴着耳机,听着熟悉的音乐,不一样的心情。
也许是看淡了,所以总有种豁然的感觉,心情是放松的,好久没有那样的感觉了,至少前些天里,我还在苦苦地挣扎。
那熟悉的小餐馆,那熟悉的人,那熟悉的饭的味道,似乎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缘分,坐在同样的位置,想着以前的事,如此讽刺,我只能微笑。
路上,下起了雨,很小很小的,如果你不去注意,你可能都不会发现,可能还以为这只是空气里的小水滴,空气是湿冷的,每一次呼吸,你都能感到那直达心底的凉。
戴上帽子,裹着外套,走过,或是路过,或是经过。
只是为了那《一个人的武林》,或是重走那一个人的世界。
这部电影我期盼了很长的时间,当然,首先是因为陈德森,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作品了,当年的各大颁奖典礼上,一部《十月围城》横扫各种奖项,那不是巧合,至少在我看完武林之前,我是那么认为的。
当年的十月把我看哭了,如今的武林把我看失望了,我不明白,两部作品,几年的时间,差距竟是那么的大,我甚至都怀疑这部武林是不是陈可辛导的,毕竟和当年那部《武侠》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
剧情上真的没有太多可以吸引人的地方,甚至有很多的情节说不过去,不管怎样,这样的一个故事,能把他从头到位说的还算清楚,也算不错了。
如果,你是冲着陈德森来看这部电影,我劝你就免了吧,毕竟,从这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陈德森太多的影子。
说完剧情、导演,再说说演员吧,甄子丹就不说了,演技还是那个老样子,估计很多来看的也就是冲着他的打斗戏了,说实话,这次的动作设计真的是超过以往甄子丹所有的作品了,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次的动作戏,那就是“精彩”了。
但很遗憾的是甄子丹只有两处动作戏,刚开始监狱的打斗,最后和宝宝的决斗,这两处打斗都很精彩,但相比宝宝的打斗那就差点了,宝宝以前和甄子丹合作过,由于那部电影实在是太烂,我也就不点名了,所以我没有去看,所以不知道宝宝在那部电影里的动作戏怎样,但是,这部武林,让我重新认识了宝宝,重头打到尾,每一处都是那么的精彩。
那一身打扮也是很精彩的,胡子邋遢的,像极了现在的我,从这部电影里,我真的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宝宝。
北腿、锁喉、兵器,还有和甄子丹公路上的决斗,真的是很精彩,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宝宝竟是这样的能打,而且每一拳每一脚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看来,以后中国的动作片绝对会有宝宝的一片天地了。
但是,个人感觉,除了动作,在这部电影里,宝宝的表现就真的没有太多的吸引人的地方了,尤其是演技,可能是对他《泰囧》印象太深了吧,话语里,我总是想笑,尤其是宝宝抱着花的时候,那一笑,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宝宝抱着那盆仙人球的场景了。
其他人,那些打酱油的,从头苦着脸的,一见面就煽情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去看吧。
还有,一个人的武林,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我是冲着名字去的。
对于我,一个人的世界,这三年来,我写了很多,只为了angel这一个读者,一星期前,我经历了人生感情上的最大的挫折,那一度让我忘掉自己,好在,我慢慢地找回了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我想,总能从一个人的武林里找到更多曾经的自己。
一个人的世界,那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为了忘掉那些伤心事,我曾决定不再写《一个人的世界》,但我后来明白了,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就真的是没有看开,人生如此,生活还得继续,不能为了一个女生而就此堕落自己吧,所以,那天,我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我还要继续写下去,不管那些故事怎样,发生的或是没有发生的,那都无所谓了。
一个人的武林,谁的武林?
不是夏侯武的,也不是封于修的,更不是陈德森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那是谁的,那不属于任何人。
武林本来就不存在,那存在的只是每个人心中的功夫梦或是武侠梦,一个人的武林,只是一个人的武林。
看到很多的人都给打了一颗星,我还是有点不太理解,我给打了四颗星,那有点高了,三颗星的话,我感觉又有点低了。
一颗给曾经的陈德森,一颗给那些台前幕后的功夫动作者,一颗给一个人的武林,一颗给自己那渐渐淡去的武林梦。
从电影院里出来,外面地上已经湿了,看来,刚才下过了一场雨,我没有遇上。
不要看电影评分,《杀破狼》是那么的经典,为何才7分???
我敢相信那么多给《一个人的武林》打低分的都是些道貌岸然的家伙,谁知道他们看过这部电影没有。
勿论如何,这是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作为动作迷,武侠迷,中国功夫迷,作为一个纯粹的电影爱好者,一定要去看!
心中牵挂着中国的武打到底能走多远,李小龙梁小龙刘家良刘家辉成龙洪金宝元华元彪元秋李连杰,而现在还能实打实真功夫的只有甄子丹,或伤病或退居幕后或者各种原因,当年的武打明星现在还在一线打的打的精彩打的让人窒息的现在只有甄子丹。
从《战狼传说》《新龙门客栈》到《杀破狼》到《导火线》《叶问12》《锦衣卫》到《武侠》再到《一个人的武林》,每一部里的打斗场面,功夫与功夫的绝对碰撞,拳拳到肉,刀刀见骨真心实意让人是热血沸腾。
《一个人的武林》还没上映就被定为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满满的诚意之作,不得不看。
1992年,《少林寺》公映十周年。
河北邢台市南和县的一户农民八岁的儿子王宝强打点行装来到了少林寺。
因为迷恋这部电影,八岁的小农民立志成为电影明星,就在少林寺作了六年俗家弟子,练了六年童子功。
光是基本功就练习了三年,晨跑的时间是夏季凌晨四点,冬季凌晨五点,周一周二素质训练,从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区再跑返回来,距离和一个半程马拉松相似。
接下来,这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觉得自己可以演电影了,便打点行装来到北京寻梦。
他先是和其他群众演员一样蹲在电影厂门口等待一个副导演叉着腰出来像挑白菜一样从他们中挑出几个顺眼的,如果中选,中午能吃上一盒和他一样被挑剩下的白菜帮盒饭。
凭借少林寺习来的一些童子功,他也为武打电影做武行和替身。
漫长的等待,为这个小农民换来了命运奇迹般的眷顾。
2003年被导演李扬挑中,在《盲井》中饰演男主角,一举摘得金马奖最佳新人,法国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
如果说李扬导演的赏识只是让这个一米六的小农民获得了业内的认可,那么2004年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就是把他的影响力抛向了群众。
2年后,他主演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更是当年大热,风头一时无两。
161公分的王宝强,虽然没种过地却一身民工味儿的王宝强,8岁离家却永远改不掉的河北乡下口音的王宝强,瞬间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是无论何时,问到他,他都会说,我想演武打片。
跟公司要机会,跟各大导演要机会,跟媒体喊话要机会。
小农民从没忘记自己的武打明星梦,从没忘记自己8岁离家时的初衷。
终于被他等到机会,和功夫巨星甄子丹一起出演这部《一个人的武林》。
在武打电影中,扮演第一反派,男二号,基本相当于爱情电影中的女一号的地位了。
虽然可以看出,王宝强在农民形象之后,在努力尝试颠覆,但是他与生俱来的小人物感、瘦小的身形和河北乡音,这些曾经帮助他获得成功的因素都成了他转型之路的绊脚石,王宝强还没有习惯于一个反派角色,显然观众也并没有接受“傻根儿”成为坏人。
他每一个用力过猛的表情之后,总让人觉得他接下来就会仰面绊倒摔个狗吃屎或者被人不屑的敲一下脑瓜。
在功夫方面,努力练出的六块肌与劈叉威亚成了王宝强成为“武打明星”的制胜法宝,但是在甄功夫面前仍然显得太过花拳绣腿。
《一个人的武林》和王宝强的成长经历太像了,他并不是天赋卓越的人,甚至有着明显的缺陷阻碍追梦。
但是坚持和卓越最终能够让他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
这武林追梦之旅,对封于修来说是灰暗疯狂的自我毁灭之旅,对王宝强来说,却是色彩斑斓的梦幻万花筒之旅。
今天才看的一个人的武林。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甄子丹这近几年拍的电影中最好的。
什么特殊身份、大闹天宫。。
就真的无语了。
关于电影的剧情就不多说了,这类型的电影看到开头一般都猜到结尾了,大体的剧情还是老生常谈。
影片中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枚堂前燕。
清朝考武状元失败之人被官府赐予一枚堂前燕,意思是说无论你武功多好,也只不过是朝廷屋檐下的意志燕子。
这令我想起旧时的一句话: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任你武功盖世,满腹经纶,还不是一样要向统治阶级低头?
封于修根本是个脱离了人群一心练武的痴人,而夏侯武这是属于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之类的人。
最后封于修死在了杨采妮的枪口之下,倒在了他自己造的堂前燕面前。
在枪械这一杀人利器面前,武术最后还是敌不过。
这是时代的进步,亦是练武之人的悲哀。
现在我们总说习武是用来强身健体不是用来好勇斗狠的。
强身健体,跑步爬山游泳一样可以做到,功夫是用来打架的。
任你武功再好,也是一只堂前燕。
(上大学以来很久没写东西了,电脑快要没电,仓促之间有些词不达意,见谅)
实在受不了这些连看都没看过就打一星,或者带着黑某人的情绪在打分的影迷了。
现在中国电影“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所谓影迷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下自己在这种场景下所充当的角色?
电影的整个故事虽然有破绽,但是整体问题不大,这点很难得,一般而言,甄子丹的好多电影,打斗都值得一看,但是往往整个故事却都是乱七八糟,这部戏相对而言,却环环相扣,甄子丹和王宝强在戏里面基本上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都是武痴,走的路也都一样,而事实上整个故事也是在不断的深化强调这一点,虽然其实甄子丹口头上讲的大道理,尤其最后结尾的台词太画蛇添足了,应该故事带动主题走,而不是台词来带动,但鉴于目前很多国产电影,连故事都讲不完整的局面,已经强的太多了。
“功夫是杀人技”,很喜欢王宝强的这句台词,跟《浪客剑心》那句著名的台词“剑术是杀人的伎俩”,基本上都撕去了所谓格斗那层浪漫的面纱,-格斗来源于战场,来源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场,他不是“武蹈”,不是曼妙好看的花架子,王宝强在戏里的角色嘲笑白冰演的师妹打的是花架子,诚哉斯言!
也正因为这点,这部戏的打斗充满了爆烈的色彩,凶狠,残酷,拳拳狠毒,而且细节处理的很好,如果仔细观看的话,会发现王宝强的角色的拳头的指节都是茧子,这才是一个练功夫的高手真正该有的,甄子丹的拳头也是,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打擒拿的那个纹身师傅,他的手太白嫩了,而且两个人对打用的是鹰爪,手这么白嫩,手指纤长,这点很不符合角色的身份。
但总体而言,除了偶尔掉威压以外,这部戏的格斗值得满分。
而且没想到王宝强的功夫底子这么好,在中国功夫电影青黄不接的年代,不知道他能不能走向功夫明星这条路子。
甄子丹的演技还是不自然,总显得特别刻意,很多人说王宝强演的不好,这点跟我的感觉恰恰相反,王宝强演的不错,但是甄子丹演的还是太浮,看来甄的电影还是只能看动作啊。
老天爷其实蛮赏饭给王宝强的,因为他是属于长得丑,气质也很屌丝的那种,根本就缺乏明星的气场,这点对于他而言,如果能沉淀下来,虽然成不了明星,但是有条件可以努力成为一个演员的。
而这部戏里的王宝强,演的也颇为惊艳,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感觉,疯狂,残暴,绝望,心狠手辣,然后一心痴迷于最强。
最令人感动的是戏中对一些过去的功夫明星的致敬,看到有孟海,有徐小明,有袁小田,尤其是故去的刘家良师傅,作为王龙威口中的“武术百科全书”的刘家良,如果他来执导这个片子,或者来设计这个片子的功夫走向,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甄子丹的设计虽然很好,但是都是现代搏击的路数,这点作为一个戏中传统门派的掌门人的角色背景,稍微感到有点遗憾,但如果是刘师傅的话,会不会传统的成分会更多一些,比如说腿战里的释行宇使用的谭腿,以及擒拿里的鹰爪,会更纯粹一些总体而言,这部戏值得推荐,应该是甄子丹近几年,或者别说甄子丹了,是中国功夫片近几年的翘楚之作
王宝强饰演的封于修是本片亮点,其貌不扬又痞又狠。
子弹哥在剧中都说了“什么年代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呢(用功夫徒手杀人),除非他是痴的。
”说到武痴,记得香港早期漫画《中华英雄》里有个叫无敌的日本武士,为了追求武学极致,自剜双目,泯灭人性,杀死自己儿子,打败主角华英雄,真正达到天下无敌。
最后他站在人生顶点也没什么追求了,只有剖腹自尽。
然而封于修作为一个武痴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 拖着一个癌症老婆,两人都没什么收入来源,还能天天练武。
并且通过监狱里武术老师的书信指点,就能修得一身样样精通的武艺,打遍天下,而且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杀人方式,可能性值得商榷——只能推测为几位转行的武林高手们水平下滑太快。
封于修掐死自己的老婆,可以说是为了帮她解脱,并没有放下一切,还是想着骨灰。
至于最后败给夏侯武后抱拳下跪的设定,在人物个性上来说也难以自圆其说,好像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天下第一而是为了激励你,这么一来本来严肃故事的瞬间又有点搞笑了。
子弹哥的夏侯武这个角色,其实就是入狱前的封于修:他的合一门练的就是拳脚擒拿加兵器、由外而内,这不正是其妄图成为武术界集大成流派的体现吗?
只不过他误杀人入狱,才没有走上封于修的疯魔之路。
这终究是一部向现代武林人致敬的片子,在这个几发子弹就能分高下的时代里,还有多少人在坚持追求没落的功夫呢?
子弹哥现在是武打界屈指可数的珍宝级人物,打戏精彩,文戏薄弱,情节也经不起推敲是其电影的一贯作风就不用太苛求了,希望他再接再厉,更期待后继有人。
故事情节的推进有很多难以圆说的缺陷。
加上武林这么一个略显老套的话题,真是好像有太多难以言说的不合时宜。
但它是一个很纯粹的港产武打动作片(我用了武打动作片来形容,是不是太老套),单看片中的那么多段的动作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白冰的哪一段真是漂亮,动作,镜头,音效真是赞,几段打戏真是很过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什么年代了,如果不是武痴,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呢” 。
那些人们到底是为什么或大隐或小隐,说到底还是不合时宜,他们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一切终究还是几发子弹解决的。
而不合时宜的只是那些人吗?
终究还是免不了说港片,我不喜欢说隐喻,可终究觉得片子貌似有着很多的难以言说的东西。
合拍片现在的成败得失,人们自然有自己的答案。
可香港电影终究只能往前走。
片子我打8.5分,只为了那几段真心精彩的动作和貌似已经被贬义化的情怀。
有一句话终究还是没憋住,打一星你懂个屁!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20141208观影《一个人的武林》,打分4/5分一个人的武林和笑傲武林,果然是两种意思。
一种是执著,一种是放下。
从剧本角度来说,好像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以“先拳后腿次擒拿,方进兵器”这个的顺序放入到hk这种滚滚红尘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有点牵强。
导演陈德森的剧情套路不是很懂,没有看过。
动作导演是甄子丹,感觉这次的动作比《叶问》那部视觉效果更佳,但演员的表情有时处理得过于夸张。
不管是戏路,拳,腿,擒拿,兵器,还是公路上那种打斗,还是甄子丹的本戏,他还是短打很给力,好像在天台上那种情况,气势上就输了。
但甄子丹的演戏水平还是差不多,估计也没多少人看他的表情和眼神表达出来的东西,都看他动作了。
王宝强而言,演技感觉有进步啊,除了演阿呆之外,还能演偏执狂。
而一些表情和气势也颇有到位。
白冰长得真不错,但我没看过他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广告,不知道会不会和张敏一样,但愿她能找到更好剧本表达自己。
后面有致敬武林前辈那种,除了成龙那个我看了熟悉之外(小时候看过),然后更多的动作导演或动作指导,都是不认识的,因为那时候也不会看这个,特意去看也比较少。
元彬和刘家良也算听过。
现在电影也有这样的风气了,就是在一些不重要的角色上,邀请了一些幕后的人员出演,有时甚至是本色出演。
就想到了老罗的天生骄傲的司机了,呵呵。
都花时间看过这部电影了,就花时间随便写点什么吧。
由于电影的主演之一甄子丹近年来接戏水平十分吓人,加上身上还有些负面传闻,因此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对本片抱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我就劝他们,这电影的导演是陈德森,从之前的《十月围城》来看,应该是个很认真的电影人,所以这部影片也许不差。
就为了一个甄子丹错过一部好电影未免得不偿失。
因为对导演还有所期待,所以看完本片之后更难掩失望之情。
《十月围城》的最大成功在于以情动人,本身是个比较主旋律的故事,但是通过与一帮子小人物、失败者的人生轨迹的交叠使普通观众产生共鸣。
这一优点在本片里完全丧失了,没有一个人物让人喜欢的起来,导演似乎也完全没有试图通过故事与观众进行感情上的交流。
感情丰富当然不是电影拍的好看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导演不屑于渲染情绪的话,那么能冷静的讲好一个故事也行。
电影剧情拼凑感极强,故弄玄虚,主角的行为逻辑匪夷所思。
最典型的莫过于中间夏侯武跟师妹去请教前辈堂前燕的由来,顺便套出了封于修这个人名,这里完全是故意做戏给观众看。
电影要制造悬念有时候是要通过观众与戏中人的信息不对称来进行的,但是戏中人违反正常人的行为逻辑只为误导观众这就不好了。
甄子丹可以做戏给观众看,但夏侯武不可以。
夏侯武是电影中的人物,他根本不会意识到银幕外还有观众在窥视他,所以从夏侯武的心理出发,他只会做戏给电影中的其他角色看,比如给陆玄心看。
但是当时的场景里只有夏侯武、师妹以及两位武林前辈,他跟在场的其他三个角色没有利益冲突,根本犯不上做戏给他们看。
从后面的闪回来看,在这一幕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夏侯武的师妹刚刚在武馆里问过他,“你是不是早就认识他(封于修)?
”然后在这里又看到师兄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给陆玄心打电话,她不会怀疑师兄是神经病吗?
一个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到了佛山确定了师妹安全然后就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陆警官。
还有就是,夏侯武身为一个习武之人,渴望与封于修一战,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真的有必要拿其他同道中人当诱饵吗?
他其实可以说服警方对潜在的受害者进行统一保护,然后自己出马跟封于修约架。
王宝强扮演的封于修是个类似于魔人布欧的角色,活着的乐趣就在于杀死强者。
擂台比武也要按照基本法来进行,所以一般的点到为止的比试满足不了封于修的欲望,但如果是水平比他不知高到哪里去的夏侯武发出挑战,相信他很难忍住不约。
从后面他被夏侯武打败后请对方杀死自己来看,他并非怕死之辈。
所以如果夏侯武真跟他约架,哪怕明知道是警方的陷阱,与高手过招的强烈欲望应该也会刺激他约约约。
何况以夏侯武的身手,摆脱警方的监视是分分钟的事,他完全可以一出狱就先配合警方安置好其他潜在受害者和师妹,然后去跟封于修约,无论警方同意与否。
那样的话电影大概半个小时就能演完。
本片的打戏当中,一开始的监狱风云和最后的公路对决都比较精彩。
中间封于修杀死几大高手的部分,则有凑数之嫌。
第一场压根没演出来,第三场通过闪回演了一半,也就第二四场释延能与樊少皇出场的算是比较实惠的武打戏,但也没能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我严重怀疑是动作导演甄子丹为了保证最后自己出马的压轴戏份足够拉风而把前几场戏故意设计的稀松了一些。
在这儿稍微跑点题,貌似释延能和王宝强都是少林弟子吧,怎么这俩人的艺名风格差异如此之大?
甄子丹设计的武打风格我一直欣赏不了,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接战之前,双手一定要不停在空中翻飞舞动,就像圣斗士在放大招之前要先摆一会儿pose。
除此之外,由他设计的打斗戏,人物的手臂动作幅度总是特别大。
既然大家都很清楚功夫是杀人技,为什么还要反复使用这种在体力消耗方面很不经济的招式?
甄子丹这些年来演过的口碑最好的电影恰好就是洪金宝而非甄子丹本人担任动作指导的两部《叶问》,我想绝非偶然。
这部电影最令人失望的莫过于王宝强了。
一开始宣传这电影时说王宝强要演个变态杀手,很多人都觉得是个笑话,我却不这么想,反而觉得导演有识人之明。
之前《天注定》里王宝强的表现有目共睹,其扮演的冷血杀手真是看得观众不寒而栗。
越是他这种平淡无奇的长相,越能反衬出角色的变态和冷酷。
有武术根底,又成功演绎过变态杀手,这样的履历让我觉得王宝强很难把封于修这个角色演砸。
结果导演又让我意外了。
本来只要让王宝强重复自己在《天注定》里的表演然后再加上一些动作戏份就可以了,导演偏偏要给他加上夸张的表情和令人蛋疼的台词。
表情方面,王宝强只要目露凶光的站在那儿,一个安静的变态美男子的形象就跃然银幕之上了,结果电影中的他却时刻歪鼻子斜眼的,配合上本就亲民的长相,根本不会让人联想到连环杀手,顶多是个村头恶霸。
那些略显风骚的台词配合上宝强犀利的普通话,也是几乎要把观众的耳朵给听醉了,让人觉得这就是个患了中二病的乡村非主流。
曾经化春哥为神奇的陈德森这次手握王宝强这样一个公认的演技派却只发挥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惋惜。
顺便说一下,本片导演陈德森似乎一向都对调教内地实力派男星的颜艺这件事十分上心。
早在这一次宝强鼎力贡献表情包之前,就有《十月围城》里的胡军在大银幕上尽情展现五官的风骚走位。
只不过那部电影本身情感充沛,看得观众时时热血沸腾,因此演员偶尔表情夸张一点也不会让人太容易出戏。
如果拿主演甄子丹近两年的其他电影作为对比,那本片简直可以称为惊喜之作了,但以陈德森的水平,却只达到如今的效果,恐怕他自己和观众都不会甘心。
这部电影跟去年的《金刚狼2》一样,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最后的彩蛋。
只不过本片的彩蛋可是长达两分钟的对香港武打片的致敬,因而仅凭着彩蛋就把电影整个的可看性给拉高了一个凳次。
听着激动人心的《如来神掌》的音乐,看着画面中闪过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与一个个令人敬仰的名字,回忆着那些年看过的以及憧憬着那些年错过的一部部经典香港武打片,几乎被前面无趣的电影情节冻住的热血终于在最后又沸腾起来。
只不过,经典不会过时,但经典的吸金能力会。
观众怀念经典,但并不表示观众会允许电影人们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功夫是杀人技,所以如何不断设计出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杀人招式是动作片拍摄者们应该始终放在心上的。
希望经典的存在能为现在和未来的电影人不断提供灵感,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思路。
这部《一个人的武林》完全比近年来的动作片都要出色,也是《叶问系列》之后最能打的一部,拳拳到肉是必须的,拳,腿,剑,棍,擒拿都有单独的表现,,以悬疑警匪+功夫武林争斗为剧本内容,但也实在太普通,唯一好处就是剪接得较紧凑,关于剧情方面漏洞也不少,逻辑有问题,看了自然都知道。
当中并非甄子丹的武打戏份最多,而是王宝强的,从小少林寺习武自然有一定的功底,自然不虚,但是与甄子丹一对比还是有不少差距,力度速度和精准度都能察觉,大部分打戏都是王宝强与高手PK,而甄子丹文戏较多些,与王宝强最后的公路终极对决是最有可看性的,但是显得杂乱了些,不像《叶问》的传统国术,《杀破狼》的MMA综合格斗,都有着明确的动作导向。
角色塑造方面王宝强是让这部片扣分的,始终还是驾驭不了这么内心复杂的角色,更何况还是冷血杀手,声线较尖缺少磁性,不少观众都笑场了,作为主角之一怎能不扣分呢?
还可以,王宝强有点潜力~~
这么一个独步武林想要天下称雄的题材,咋拍成这个样子了呢?以武林为噱头,声称内外兼修,各种功夫皆能的电影,却没有将武术的美演绎出来。带来的却是对于功夫的另一种理解。从颠覆对武功看法的角度来看,立意还是比较新的。
除了最后一场打戏毫无可取之处,编剧用最无脑的方式讲了这个故事。苏照彬你真的该亲自写这个剧本,而不是当鸡毛剧本顾问,明显没给人办事啊。
王宝强明明演的比甄子丹好……
我一看见王宝强就想把这个傻逼捏死。
打片…为了宝强的腹肌…
说实话,同样的功夫片,可比冰冻啊,还有那部某女做主角的好多了
老套 尴尬 宝宝转型失败 有些和车的镜头挺爽的
王宝强可能功夫是实在,但他这卖相有点…本来红起来是靠演技,这会儿演技不讲了讲武技,那就没啥看头了。加上角色本身就一根筋二缺,武术是杀人技这点在他口里吐出来简直是中二X无限…甄子丹在偶看来是正常发挥无功无过的,于是还有点苦劳。结束前的一段打斗挺好。
武林的终结,王宝强那种癫狂到扭曲的表情和电影本身的暴烈气质相得益彰。甄子丹那种故作镇定但是遮掩不住的戾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比之叶问里的修身养性大师形象更贴合角色
可以说这是一场功夫对决的盛宴 主演个个身怀真功夫 而且片尾对台前幕后电影人的致敬还蛮让人感慨的
片尾致敬全面超越正片,令人动容,香港功夫片的黄金时代跃然眼前。
甄子丹看长相都越来越尼古拉斯凯奇,炒啊炒啊炒冷饭,炒的都馊掉了好么。宝宝宝强你面部表情那么丰富多采以后就别说台词了,两者你放弃一个吧,两个同时进行就像一个不会爆炸的闷弹。片名不如改成《武林去哪儿了》吧,都去干副业了
大概是期望不高,所以还是很惊喜。将武术与探案结合不失为功夫片的一个有益尝试。王宝强果真敬业,功夫精进颇多。小街一段打斗非常精彩,高潮也酣畅。可惜比起辉煌时期动作片,少去很多新意,人物、价值观也不够完善。能看到那么多熟脸动作演员也很感动。
每个人都在尬演,编剧也是该切腹,感觉警方不是在抓捕一个杀人魔,而是在严阵以待一个哥斯拉,把武林和现代制度以及警察联合一起,不伦不类,从影片名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个透着中二气息的故事
Kungfu Mystery#意外地感觉还不错#
电影频道播了,本来冲着这带点中二带点张扬带点降智(既然是现代片又不是功夫足球那种风格起这个名字真是烂片暗示)的片名我是没打算看的,大概是听到警察叫男主去接电话吧,然后就好奇看了下(王宝强那个半裸恶人仰拍视角+烟雾+昏暗光线特效也是有点老旧反而土气,虽然可能是在致敬),看到后面在码头乱斗我真是无力吐槽...你要搞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什么中二壮举别拖累整个警队好吧,人家很无辜的好吗?又被踢又被锤又被砍的,男主被怀疑不由分说开始暴走,然后师妹去送死了,真·不作不死,我不懂这样安排有何意义?以此凸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想要贯彻古时武侠道义已无法实现的绝望?你俩自己私下打一架决战紫禁之巅为啥要去霍霍人家警察呢??搞个警队不鸟你,主角自己孤军奋战也能惹个悲愤怒气吧...过于MDZZ评分应该给个新评价叫:满头问号级别
给最后的致敬
比起古装大片,历史正剧,香港电影人确实适合警匪动作片这样小而美的类型
两星半。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花絮,向台前幕后致敬。对我来说,香港影坛的名宿、大佬、幕后的客串的吸引力,远超过甄子丹和王宝强的对决。陈德森拿出了些许诚意来拍摄这部影片,却全部被伪3D抵消。影片的动作戏尚可,但和《突袭1&2》比起来,还是差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