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没出息的人,才觉得这个版本是最好的叶问。
要我说觉得哪里最好——终于没打日本人了。
一进电影院,吓到了,空荡荡的没一个人,和同事两个人坐在最中间,好像包场,慢慢三三两两来了些人,看到一半,居然还走掉几个。
(说实话,被影片开头极其假极其廉价的特效吓到了。
很难想象是怎么会有那么难看的字幕。。。
)大概在很多人看来,这部戏实在没什么看点,一个拍到烂的人物,一个再玩不出花样的故事。
还没看都已经没胃口,看了的也觉得太温吞,似乎什么都没有讲,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所谓的**式“武侠世界”。
我也承认很多画面好粗糙,好多镜头很别捏,但是我居然在观影过程中抹了两次泪。
我觉得它的情感,好真。
在电影开头,就讲到了叶问身边的人,各行各业的徒弟,之后的情节也以叶问主线,徒弟们副线铺设开来。
这个电影拍得最好其实是那些细碎的生活细节。
有别于之前甄子丹版本中假人一般的徒弟,很多明星,如释小龙黄晓明不过打打酱油,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部戏里,叶问徒弟们都是有血有肉人。
虽然每一个人物不见得足够丰满,但是能体会出其中的诚意。
在师傅对面开武馆的徒弟。
开奔驰来接叶问的富家子弟。
好莱坞回来的功夫明星。
亦正亦邪,有所坚持又有所纠结的警员陈小春。
性格刚烈、正义,爱出头的女工。
左右为难,性格中庸的工会主席。
为了生活而冒风险打擂台的狱警。
卖包子的钟欣桐我本以为只会是个花瓶角色,没想到最后还挺出彩的。
当她大着肚子爬起来跟丈夫的对手过招时,没想到在戏份这样少的配角里也看出了“人物弧线”,从单纯的少女进化为坚强的人母。
这不是武侠电影,这不是功夫电影,这不是爱国电影,这是一部市民电影。
如果群戏雕琢得再细一点,会更精彩,其实这它让我想到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一类电影。
那种大家还会相互扶持,邻里之间很密切的时代里,街坊邻里讨生活,(真的是“讨”,乞讨的讨)的故事。
那种有人好,有人歹,一时结怨,一时归好。
妇人们背地里说人闲话。
发生什么事情,发现对立的一方就是自己熟人。
那种绵密的交叉在一起的生态。
所有人交织在一起,勾勒出的是时代。
如果说章子怡的那一粒纽扣是“文艺青年”的风花雪月,那袁咏仪留下那件没有纽扣口袋的上衣便是“普通青年”最平凡的情感。
他不是英雄,他不是神话,他不能飞天遁地,他不帅不酷,他没有忧郁杀死人的眼神。
至少在我的想象里,叶问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武功,有修为,写得一手好字,能做点文章,懂一点儿英语,有一点拧。
他好像我外公,在失去爱妻的时候,虽然在最心底惦记,时时挂念,又需要人安慰,想找个人陪着,搭帮着照顾生活起居。
那歌女把投去旧金山的相亲信从信筒里抽出来的时候,我抹了泪。
我觉得导演把一个时代的大人物小人物的苦涩算是拍了出来。
另外,,,这电影是为神马得罪了这么多人。。。
剧照下的留言简直惨不忍睹。。。
叶问,终极一战。
电影刚出来时,我听这片名,第一感觉就是叶问被完全,甚至可以说是过度消费了。
这位靠着红遍世界的武打明星弟子-李小龙,而走进大众视线的功夫老者叶问,已经被甄子丹连续演了2次了。
怎么还有导演去拍?
可以这样说,当看完打着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甄子丹演绎的《叶问一》很是到位。
让人过足了瘾。
因为得天独厚,在现在的香港,打星中能叫的出名头的,甄子丹可以算排在前头了。
在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众多打星云集,成龙李连杰等大牌横扫一切的时候,甄子丹还是刚刚展露头角的跑腿小弟。
在李连杰演的黄飞鸿中,演了反派最终大BOSS。
不过那时就可以看出来,甄子丹打戏也是十分了得。
可以看到,在《叶问一》中不管是从何樊少皇的对手戏,还是一打十,都非常精彩。
看的人热血沸腾。
一个中国式的英雄跃然纸上。
然而看完《叶问一》,再看《叶问二》时,情节与人物完全贯彻《一》的老路,感觉就像你很饿,然后路过景阳冈,大喝道:小二,好酒好菜上来。
等吃完10斤肉,18碗酒之后,正欲上路。
这时候小二来了,说的不是“客官,山上有虎。
”而是又端上10斤肉,18碗酒。
“客官,您接着吃。
”写到这,我想对各位看官说,如果您要是带着想看看武打怎么精彩,英雄怎么牛X,对不起。
这部片子不适合你。
我到这边不是来写这个的。
所以,当看完一和二的我,听到又有人要拍叶问。
我想,我看的差不多了,该给没买票进影院的兄弟留个座,此类片子正是左手爆米花可乐,右手妹子的把妹必须片。
要给还没有用过DULEX的兄弟们一点念想,不能把所以的位置都占了。
这样一过就是数月,期间作者忙于换工作,家庭事务繁琐,也就少关注了电影。
直到,注意,是直到,直到一天呆沙发上等儿子回来时,无意间在付费频道的电影节目中,电影已到中段,,看了黄秋生演的叶问。
感觉自己投入了。
到底是很久没看电影所以如此投入,还是因为确认影帝演的精彩。
但是好戏不常,儿子回来了,老婆不留情面的关了电视。
——————————————————我是分割线到此为止,下面将有部分剧透,片子出来很久了,虽然是老坑了,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标注一下吧电影故事按中国白话小说叙述手法:某朝某地某人,镜头是从天上往地下看。
从旧香港云层之上切入到香港的某条街(特效做的真不咋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CG版的),开头以叶问儿子叶准作为第三者叙述,但到了前中期又切到了叶问的大弟子作为第三者叙述,到了最后又切回叶准为第三者叙述。
我吐槽一下,导演,您累不?
您这是打算拍叶问侦探片吗?
几个人从各自的角度讲故事。
虽然两部电影都有打斗情节,且卖点都是实打,无可厚非,有武术功底的甄子丹版叶问显然比黄秋生版的能打不少,不论从招式动作或者场面设计。
甄子丹版的打斗场景无疑更胜一筹。
我在这里把甄子丹版姑且称为年轻叶问,黄秋生版称为中(老)年叶问。
年轻叶问一上来,导演就把他放置在一个非常高富帅的环境中,并且武艺高强,一上来就用鸡毛毯子将樊少皇饰演的北方大汉打到在地。
作为一部国产片,这样的设定为后续日本侵略及以一打十打下了伏笔,有点往民族英雄套路上来拍的味道(难道甄子丹演的角色定义必须是陈真,霍元甲这样的路数吗?
)可以这样说,《叶问一》,导演在角色设定上,一上来就把年轻叶问定义为英雄,即美国漫画中的HERO。
而《叶问,终极一战》中,开头很平淡,讲述了日本侵略中国以后,叶问作为一个落寞中年独自一人到香港讨生活,老婆为了照顾孩子留在佛山。
境况由一个富家子弟沦落到外出漂泊的农民工(本来是准备找份工作的,并不想教拳,但因为“有本事的人,就有个性,工作也不好找。
”电影原话。
在这里,导演在任务设定上,首先把叶问设定成一个人,而且是境况有点窘迫的人,“空有一身武艺,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
对比现在城市生活,80后也是背井离乡,到一二线城市独自闯荡。
中年叶问的落脚点是朋友介绍,而现实中80后的落脚点有可能是亲戚朋友,初期更有可能是毕业后的同学。
例如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投宿先落脚找到工作的同学。
DOTA好基友啊。
年轻叶问,本来一帆风顺,按照正常套路,咏春是少爷拳,叶问练成一生好武功,然后把到漂亮妹子,生个大胖小子,再教教儿子打拳,让儿子继承家业。
人生完美的很。
可是天不遂人愿。
日本鬼子打过来了,家被夺,忍了。
自己变成屌丝,手里没银子了,忍了。
但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死去,不能忍,出手了。
最后老婆还差点被人调戏,更不能忍。
“这个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虽然说这个老婆有点作,但毕竟还是心向着自己的,更何况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妹子陪你,不错了,还帮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可以说,这完全是个英雄情节设定。
人物基本没瑕疵。
可以和除诺兰拍的以外的蝙蝠侠所媲美,虽然蝙蝠侠越拍越烂,靠诺兰的暗黑系列才翻了身。
让我们再来看中年叶问,和徒弟一起在老兄婆唱歌的饭桌上,叶问还饶有兴致的多看了一眼(黄秋生表演有这一细节)。
当看到老兄婆因被调戏而受人欺负的时候,中年叶问挺胸而出。
这里,叶问并没有对老兄婆有任何感情,只不过是出于仗义。
后来老兄婆买了店里的菜,说是自己特意做来给他吃的,来讨好他时,他也是拒绝老兄婆的那份情谊的。
先说要付钱,老兄婆不让,然后借故去洗盘子,在铁制的盛菜盘里放钱。
但当自己得知妻子病逝,精神恍惚,老兄婆日夜照顾他,出院后照顾他的身体起居时,他并没有拒绝。
最后因徒弟反对,而入住老兄婆的住处。
而且最后老兄婆患癌去世时,叶问陪她走过最后一段人生路。
可以说,这里是最符合一个现实中的人的情感部分。
导演把这段给具象化了。
更能突出叶问作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一个被社会及大众承认的好男人,也会有情感的波折。
在老婆去世后,叶问是可以娶老兄婆的,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电影中没有提及,只通过叶准的嘴道出最后老兄婆来的少了,直至患癌),最后没走到一起。
一个落寞的男人,在中年丧妻,儿子又不经常在武馆帮忙。
寂寥可想而知。
徒弟只能带来物质的需求,而精神上的却无人问津。
老兄婆因为社会阶层问题而受到大家的隔阂。
其实电影交代的老兄婆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虽然在社会底层,但是坚决不碰毒品。
卖唱不卖身。
在那个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即使放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也是金闪闪的。
话不多说了,最后再来扯一扯片尾。
同样都不可免俗的提到李小龙。
甄子丹版是以叶问翘二郎腿做凳子上,面对李小龙的招牌摸鼻子动作,收了他为徒。
博大家会心一笑。
有点讨好李小龙粉色的嫌疑,瞧,我叶问就是李小龙的师傅。
大家知道了吧。
李小龙是我徒弟。
我教出来的!
但在黄秋生版叶问中,叶问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人物形象。
即使落难,即使有富二代同学近在咫尺,叶问也不愿低头求人。
碰到权贵不低头,碰到弱小扶一把,尽管自己并不富裕,能力有限。
当得知自己的朋友为了生活,卖掉自己第六个孩子时,叶问恨自己没能力帮上人家,只能帮人家敬酒。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和白鹤帮的不打不相识,到最后两肋插刀,作品始终贯彻了一个人,在自己不如意的情况下,怎么去适应,帮助,改变周围的人。
在得知自己的徒弟惹是生非,也并不大声责骂,而是叫他们磨桩。
这显示了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度量。
放在今天,不要说徒弟,你作为一个外来人员,如果自己的孩子和当地人发生过节,而且错在自己孩子,肯定会大声责骂。
而中年叶问能宽容对人,不大发脾气,这也是有容乃大。
了不起,这段情节既有爱护徒弟,也有责罚徒弟,非常有趣。
在影片最后,电影以叶准的口吻,说出李小龙学了4年,成为国际巨星。
我以为套路也是要一摸鼻子,然后叶问拍拍徒弟肩膀说,好徒弟,好样的。
结果,恰恰相反,叶问并不因为徒弟的突然得志而可以巴结讨好,仍是平常心,且看到徒弟不等自己就开吃,表现出不满。
并没有落入俗套,把师徒恩爱有佳互相吹捧表达出来。
全篇也没有给李小龙的扮演者一个全脸。
也没说那个人就是李小龙。
导演刻意回避掉了这一细节。
我觉得处理的非常讨巧。
让观众知道那就是李小龙,但老子还就是不鸟你。
我,还是原来那个那叶问。
我还是这样一个我--咏春,叶问最后影片以一副对联: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 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
及一段真实影像结束全篇。
我在这里没有要诋毁甄子丹版的叶问,两部各有千秋。
都属于国产佳作。
叶问生活剧,黄秋生演得好真实。
而且好能打啊!!
拆招什么的范儿十足。
平时不动声色又温和又内敛有力量的感觉也表现得很好。
甄子丹的叶问也不张扬,但特别端着,有一种假惺惺地绷着的感觉,但生哥就很自然,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儒雅精神气。
而且真的打得很帅!
很有力道!
生哥这么大年纪又胖胖的,也能打出这种气场,太厉害了。
和曾志伟的打戏,本来以为曾志伟大概是草包吧,结果也是有模有样,一来一去打得甚是精彩。
和袁咏仪久别重逢后躺在床上的那段好有爱。
俩人脉脉相顾含情不语:“我以为你会有很多话跟我说呢。
”“我也以为是。
”然后不说话,继续看。
“都有皱纹啦,别这么看人家啦。
”“我老花眼,看不到。
”然后袁咏仪后退好远:“这样能看清楚咯。
”黄秋生搂过她来:“还是近点好,近点好。
”哈哈,太温情啦。
叶问似乎从不跟身边的人说不字,从不抱怨,生活的难处也都云淡风轻地接受,孤独的时候也不见苦涩。
身边有人也好,无人也好。
无人就自己感受孤独,有人就心里记着感激。
让人敬佩的大智慧。
又不会太过拔高,有生活气的智慧。
阿娇也能打啊!
打的那几下也有模有样的!
整部戏没什么特别的矛盾冲突,最后的“终极一战”也算是波澜不惊地胜利了,叶问也并不是什么维持人间正义承担社会责任担当民族英雄,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徒弟、为了对方下毒害人而讨回公道。
再一次没有脱离生活。
片尾在生哥打桩之后紧接着放了真正的叶问的打桩视频,更加深了真实感。
整部剧的色调、节奏和温情的感觉,鲜艳怀旧的画面,以及反映英租界时代香港普通百姓生活状态、劳资冲突、夹层中的香港警探、艰苦生活的普通人、时而肆虐的台风,都让人想起岁月神偷。
陈小春演的警察很生动啊,一个阶级的代表。
并不是在乱世中抵制住所有诱惑那么假,他也融洽地接受身边的规则融入周围的生态圈,却有保持一定的原则,在灰色地带不作为但也不作恶,关键时刻又对大是大非把握得很好,不失血性。
也演出了成长,刚开始夹在洋人上司与师姐之间无所适从,只能楞楞地给自己一棒;到后面圆滑地周旋于不同阶层之间、巧妙地把握分寸保持底线,唯一的缺陷在于反派刻画得太反派了,而且坏得很单薄,就是九龙城寨里的老大和威震天,拳脚又不厉害心又坏,而且也没啥计谋,好容易要阴人家,也只是下个毒,还没毒死人。。
然后叶问带着徒弟来,三下五除二就清场了,略弱啊。。
总之呢,片子是好片,但最后那一战撑不起终极一战这名头,改名叫岁月神偷之晚年叶问温情录比较合适。
≪叶问:终极一战≫,自从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大获成功后,许多电影开始跟风,先后已有不少版本关于咏春拳的讲述。
但这版不同的是,黄秋生版描写的是叶问晚年时期的一段往事。
本片同样有与反派对决的精彩段落,这是该系列惯有的亮点;王祖蓝的客串依旧搞笑。
国语配音很失败,感觉很别扭。
总之,爱看不看。
这部电影没有拍好,不在于演员的问题,也不在于对叶问过度消费的说法,而是这个故事不知从何说起,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叶问的后半生》。
邱礼涛一直是我喜欢的导演,但有两面性,这位什么片都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导演也需要养家糊口,不拍电影就吃不上饭,他是一个非常向商业妥协的人,同时也能不丢掉自己赖以成名的吃饭家伙,我喜欢的是他有风格的那一面,也就是B级片,《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阴阳路》、《头七》、《等候董建华发落》这些,剑走偏锋,这些领域总能给人惊喜,但这些片票房没有保障,因为小众。
相反他一头扎入商业片中,水平就没有保障,像是《战神再生》、《黄金岛历险记》、《爱情梦幻号》还有《花田喜事2010》,就变得跟二流导演没什么区别。
他甚至在不拍电影时还担任很多电影的摄像,像是好友罗守耀的片子全都是邱生章镜。
所以对于《叶问:最终一战》,属于邱礼涛水平没有保障的那一类,没指望本片有多么强大,至多也就是个《叶问前传》的水平,电影拍的中规中矩,但放到叶问大环境下,横向一比,也就砸锅了。
《叶问》系列通常被称为传记片,但本片之前的四个没有一个像传记,而像传奇片,玄玄幻幻的那种飞,反倒是《最终一战》这才是传记片。
这并不是夸它,传记片你得分怎么拍,像是《林肯》这样的将大总统一生的几个剪影和关键事件侧重表面,拍的很好。
像是某些主旋律传记片(不点名了,近期一堆以人名为主的国产电影),几乎是选取一生或者半生作为故事,顺着拍,人生中的某某环节都要展示,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种片怎么拍也拍不好。
《叶问:最终一战》从片名上看还以为展示叶问晚年最后一次打斗的精华,实际上讲了叶问的后半生,就像溥仪那本书一样,但人家是皇帝,后半生大有文章,你叶问的文章就没什么内容了。
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风貌,罢工风云,旧时街市,九龙城寨,还有几首经典老歌,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有说本片在氛围塑造上很有特点,很吸引人,但仅此而已。
本片也不是没有主题,主要是突出时代印记,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生活气息,宗师的普通人生活,与当地地头龙的征战,所展现的太多,没有一个侧重,流水账般的叙事太散,电影结束后不知道这片到底在讲什么,或者说什么都讲了,但没意思。
能看出本片努力再向《岁月神偷》靠拢,都是突出情怀和时代质感,但不要忘了《岁月神偷》的隐藏主题就是生活,而与之类似的就是《浮城大亨》,展现蜑家人生存与精神。
但《叶问:最终一战》就没有这种感觉,主要也是生活艰辛,其中穿插了几个历史大事记,其下的港人生活状态,但本片给人的感觉却是什么都想讲,什么也想包括进去,但篇幅有限,每件事都擦了一下水面,都不深,让人觉得这片呼啦啦讲了一堆,画面转黑次数过多,像是电视剧剪辑出来的一样。
本片的打斗还算精彩,李忠志与冼国林的动作设计没新意但很好看,港产片的味道,也是老生常谈,这种片的卖点就是动作戏,自然会有看头。
但个人认为,本片的另一个卖点是黄秋生版叶问。
我没有看过有关叶问的任何影像记录,不知道叶问真正的举止和行为如何,但我觉得黄秋生饰演的老年叶问,确实是叶问去香港之后的那种形态。
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
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
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
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这部电影更没看头。
黄秋生演叶问,可说非常成功,但问题在于,近几年叶问被严重过度消费,目前为止一共拍了五部相关题材的电影,除了造成观众厌倦的感觉,也让叶问这个人物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
一般而言,拍摄一部人物传记哪怕是演义,人物角色都固定在个别演员身上,这才能让观众有所接受,像是说起黄飞鸿,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连杰,也是几年内拍了好几部。
或者是老一代的关德兴,拍的更多。
相反短短几年中,叶问的演员换了四个,谁是叶问的代言人,恐怕每个人说法都不尽相同。
甄子丹演了两部,但也只是数量居多而已,梁朝伟版票房最高,黄秋生版我个人认为晚年的表现非常棒,但也不能成为代言,至于杜宇航,早就被人淡忘了。
因此,叶问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像片中展示的叶问不挂招牌开拳馆一样,咏春威力十足,但没有自己招牌。
好多人都演过这个角色,但真正代言叶问的人物反倒没了。
PS:论黄秋生与曾志伟的功夫 有人说黄秋生演叶问,他会功夫吗?
当然会,黄秋生以演技闻名,但他也是习武之人,大圣劈挂门的传人(网上说他是大圣劈挂门的掌门人,这个小弟不清楚)。
什么是大圣劈挂?
是结合了大圣和劈挂两种门派的武术流派,大圣门,也就是猴拳,劈挂门,是中国北方一种长桥大马之拳法。
黄秋生师承陈秀中,后者人称“猴王”,他师父就是大圣劈挂门创始人耿德海。
陈秀中的徒弟包括很多香港明星,陈观泰,黄秋生,钱小豪,钱嘉乐,高雄,白彪,冼灏英等人,所以论起来,黄秋生是大圣劈挂门的第三代传人,陈观泰的师弟,功夫自然不在话下,只不过进入圈子,以演技为名,基本上不打了。
片中另一位打斗的就是曾志伟,同样会功夫,只不过是草台班子。
曾志伟是龙虎武师出身,行内话叫“红裤子”,在刘家班(刘家良,当年很器重曾志伟)和洪家班(洪金宝,当年一度和曾志伟闹翻,但后来不得不亲自打电话找回曾志伟)手下都呆过。
当年并不是个小胖子,而是个小矮子,经常戴上假发演女角色的替身,另外还担任动作指导,并一度升任副武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70年代的老片《黄飞鸿与陆阿采》、《哪吒》等片,里面有曾志伟开打的镜头。
后来曾志伟就不干这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龙虎武师的工作一方面比较危险,另一方面很多龙虎武师都没什么文化,当时这行业报酬很高,很多武师拿了钱就花天酒地,打架泡妞,晚年都混得很惨。
所以曾志伟改行学编剧学制作,武打也成了旧事。
香港对“叶问”这位一代宗师的传奇以一拍再拍,同时是在短短的五年间就拍了五部,而印象比较深刻的却是甄子丹饰演的《叶问2:宗师传奇》和这部黄秋生饰演的《终极一战》。
说回《终极一战》,给人的感觉与风格有些像《岁月神偷》,都是一部香港的回忆片,人物、色彩、时代背景都是香港旧时代的生活写照,观看时会觉得影片中的角色极具生活化与朴素的真实感。
(本人十分喜欢)《终极一战》并不像以往的《叶问》一样把重心放在动作环节,而是更多的在称述香港旧社会、“叶问”与“徒弟”们的情感和传授思想方面,有轻度教育片的感觉。
(也是本人最喜欢的)最近总结,个人觉得《终极一战》中的“叶问”,是所以“叶问”中最真实的一个,也是“叶问”的一个自传。
第一次听到这个电影,我和大家的反映是一样的:怎么又是叶问?
真的是审美疲劳了,但看了预告片后,觉得黄秋生的版本可能更有真实叶问的味道,于是想看看。
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真实叶问后半生是这样的,而不是像甄子丹版本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原来还有个歌女的暗恋这档子事。
应该说甄子丹版的叶问像电影情节化的叶问,而梁朝伟版的叶问带着浓郁的王家卫风格,简直就是梁朝伟而不是叶问;而黄秋生的叶问,我感觉更接近真实的叶问。
很多人称赞这部电影的是黄秋生的扮演,他确实是一个演技很强的多面演员。
但本片还不能称之为好片的就是,剧情没有主线,既表现叶问的生活,又插着好几个徒弟的故事,让人觉得故事有点散,没有一个完整的吸引人的故事主线。
不知道叶问的儿子叶准,看看拍父亲的这么多电影,是何感受?
电影有的时候像大字报,你可以穿透字面的褒贬看出真身境界的高低。
有些导演喜欢大动干戈大场面大明星大故事讲大道理扮大师,但是训人的口气一出,立刻露了操控于人的马脚。
邱礼涛是个很神奇的导演,他烂片的拍得多,偶尔也想探讨一下人生,还往往词不达意。
但是看看他的题材,看看他的角度,透过那些蹩脚的表达,你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诚意。
就像至尊宝说葡萄:“你只是强盗啊大哥,别学人家做学问!
”而葡萄会反驳:“强盗也有学问。
”更何况,这部片子一点也不烂。
大飞哥和山鸡,小鸟和饭焦,看到陈小春站在黄秋生身边简直要喜极而泣了。
黄秋生的好我已经不能言说。
其他角色虽然不如他那样泛着柔和的神光,但也称得上恰如其分。
洪天明终于不再面目模糊,即使摇摇欲坠的假肚子抢了不少戏份。
以前的袁靓靓已是叶夫人,虽然唏嘘岁月无情,但夫妇二人枕上对视,叶问说老花看不清皱纹时二人的含情脉脉真令人暖心。
令我眼前一亮的还有蒋璐霞,火爆娘子和大卷发很有冲突。
最后与熊欣欣对决一场,黄秋生目光炯炯,举手投足的宗师风范超出伟仔几个车身啊。
熊欣欣雨中的那刀疤脸的特写正扣住我心中香港电影的影像。
本片另名《叶问终极篇之香江岁月》,露着点枭雄片的调调,比《终极一战》好太多了。
没有之前叶问电影里要和老外对打的对战,以擂台作为拔高立意终极舞台。
的确也是以叶问为主线,铺开了香港当年的社会画卷,从一代宗师到一位师傅。
有人觉得琐碎,好似拉年表,或说是二三事更准确,但是并不无趣。
我也希望其中人的因缘际会有更多折合,比如多一点廖启智和罗冠兰的戏,他们戏好,也是我喜欢的演员。
我睽违久矣,在这里找到本色。
--补,片中很多小对白小动作小表情都很到位。
四妹问李琼有没有叫邓声吃饭啦,叶问夸白鹤派师傅文采风流,抱拳的微笑啦,邓声在车里琢磨金表的那场戏啦,真不错。
我认为,邱礼涛这是做了“叶问”系列电影的“终极一战”,叶问和他的咏春在之前,甚至没有蔡李佛在中国名气大,更不要提霍元甲和黄飞鸿,能提取的娱乐价值,也就在这里做个完结,好似《黑暗骑士崛起》。
更像是对从《叶问前传》到《一代宗师》的补白,在这部片子中,动作戏只是添头,仿佛在诉说一个宗师的下半生,如何被世事人情弄到内伤。
没说叶问的关门弟子,却讽刺了徒弟中的风光人物,没给珍妮个具体的交代,却以拍摄木人桩结尾,没说跟英国人打擂台,却扫平了九龙城寨,没说洪金宝的洪拳,却招惹了白鹤门。
珍妮小姐的命运,倒是让人想起梅艳芳来,要是唱《女人花》就到位了。
不知道为什么片子里徒弟们对她敌意很深,即使在张永成去世后也如此,可能一个人太好了,影响力就是这么大,又或者当时风气就是看不起街头歌女。
估计能扫平九龙城寨的话,邓声怎么说也该坐总华探长雷诺的位子才对,所以实际上,英国小混混和九龙城小混混应该是教训过,但是没搞那么大。
白鹤国术总会不知道花了多少公关费,才捞到这个角色。
袁咏仪现在是大妈专业户了,不过演的还挺到位的,有《一代宗师》中的影子,也可能实际就是这样。
邓声这个角色挺复杂的。
然而世道如此,便是强如叶问,也是点到即止。
“你天下无敌,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学武功有什么用,朋友有难都帮不上”,其实中国的事情,李耀华的事,到现在又有几人能帮上。
中国乱了一个世纪,各条路都试过了,幸好底子厚,折腾得起。
社保体系建立多年,我们现在能做什么,真出事还是只能靠亲戚朋友,也不过是救急不救穷。
几部片子里的武术宗师们,不是肺痨就是胃病,大概因为迷踪、咏春、洪拳、蔡李佛、截拳道这些都是外家拳,如果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常常进补,仅仅练来健身还好,勤练不辍,恐怕确实对身体负担太大,一上年纪,就容易脏腑不调,不知道练柔道和空手道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其实总体来说,我觉得追的上《黄飞鸿》的水准了,但现在不是十几年前了,片子掌声寥寥,也是因为珠玉在前吧。
自从甄子丹版的《叶问》走红之后,一大推的关于叶问的影视作品问世,但是纵使这么多的跟风者,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却只对甄子丹的版本印象深刻,不过在这之中黄秋生版的《叶问终极一战》貌似却显得另有一番风味。
对于没有功夫底子的老牌演技派的黄秋生来说出演叶问这一角色,也着实令本人吃了一惊,不过当看到导演是邱礼涛的时候,这种不解便瞬间释然了原因在于俩人的私交甚好。
其实就《终极一战》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出彩夺目的剧情设计,可以说基本上就靠黄秋生那炉火纯青的演技就撑起了整部影片。
在黄秋生的演绎下,相较于甄子丹的版本,显得一代宗师的气派更加的足,而且举手投足间更能展现叶问的那种情怀和气质。
不得不说黄秋生演技一直受很多人追捧,因为在一部本很普通的影片里面,也能被他演绎的出类拔萃,这就是演技。
阿娇现在只能演小配角了吗。叶问还是不要再拍了吧,过度消费了。
本来是带着嗤之以鼻的心态去看的,却不知道为什么会看出泪来。其他的人都不说,单说黄秋生的叶问。虽然他明明比叶问胖很多,却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他才是最像的那一个。安安静静的生存认认真真的过日子,不显山露水,却明白将武术传承下来才是真正的好。宗师,就应该是这样的气度。
这样的叙述比劈头盖脸的动作片来的文艺多了!
感觉,很实际的感觉,然后,没有了
看看可以
甄子丹的叶问,叫霍元甲也成,是我最不喜欢的;梁朝伟的叶问,是天外飞仙,是我最喜欢的,但我却怀疑叶问是否就是这样?黄秋生的叶问,是最接地气的,这部电影也最有浓浓的老港味,是我最认可的叶问。只是,真正的叶问,到底是什么样?
假大气。几乎近几年怀旧成为了香港影片的一种主流氛围,从民生到民粹,从喜剧到武打,处处皆可看到港人对于时代的敏感。只不过邱礼涛“烂片”经验已入骨髓,使得一部可以完整叙事的怀旧影片变成了片段式的走马灯。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叉开时间档自有邱礼涛的用意,但总归觉得用意过浅,观众太易看穿
不算好看,但也不烂。
叶问要累死了!!!
为黄秋生加一星
平民的生活。
现在不拍叶问就算不上导演么
没看,票房1062万。
编剧导演都在侮辱观众智商
1.造景所展示的年代,港味十足;2.黄秋生版的叶问有了他自己的味道,行;3.曾志伟、王祖蓝的气场够大,一出场,在某段时间内,影片风格少少改变。
直接把流水文搬上来了么
没有了动作的流水账很难让我有太多的好感
TVB+影视城风,人都老了打不动,一天到晚吃饭聊天。大腕角色不少,被国配毁得很彻底,大师阴阳怪气,很久没看过如此幼齿生硬笑点不断的大片了。香港演员断层啊,黄秋生依旧喜欢,片尾cos叶问遗影。叶准旁白试图拎起一本流水账(失败)。嫌一代宗师不好好讲故事的赶紧看这部吧,里面满满的全是故事哟
主角是陈小春的堕落与救赎么。。。武打没亮点,黄秋生演的太刻意平易近人了
黄生对晚年叶问的表演非常到位,可是全片感觉就是在做一个年表,想表达很多东西,却又表达不出来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