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有行动,就是大檐帽常服穿着去现场抓人,皮鞋西装裤穿穿,你以为你是上台领奖呢?
还打着领带去开枪抓人,现在的警匪剧能不能现实一点,能不能正常一点接近基层一点。
最后一幕,几个打手上山去抓罗江,警察来了,结果一看全是皮鞋常服领带大檐帽,拜托,你们是去抓人搏斗的,生怕帽子不掉下来了么?
生怕姿势不够帅么?
还有市局局长,你一个政法委副书记,天天和刑侦一起开会?
副局长都是不干活的?
现在的编剧导演有没有基层经验的?
好几个长评都不打分,感觉大家都在心疼潘粤明和陈数。
潘粤明和陈数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潘粤明演过的警察角色早已深入人心,陈数也不是第一次演警察了,他俩出现在同一个剧里,却有点强行CP的感觉,所以还是觉得是剧情本身出了问题。
让潘粤明爆红的关队既精明又有点痞还不失正义感,也能让他在警察专业户张译主演的剧里以戏份不多配角就能出彩。
而曲江和副局长这个角色的人设,从开场就比较单薄,留给潘粤明发挥的余地少的可怜,留给观众的期待也非常有限。
潘粤明的窘境如此,陈数那边的角色也好不到哪去。
严鸽的情感和事业都与曲江和有剪不断的关系,再加上理还乱的剧情设定,留给陈数的发挥空间也少的可怜。
而且陈数本身是以生活情感片里的温柔知性的女性角色见长,严鸽这个角色,真有点难为她了。
剧情节奏上拖沓,刻意的套路化痕迹太过于明显。
比如曲江和没能按时赴约,观众基本上都能猜到那个乡长的车要出问题了,果然不出所料。
部分剧情逻辑也经不起推敲,邱建设森林公安的身份暴露,警察只是对情况例行询问,运作这件事情的乡长第一选择居然是挂印跑路。。。
既然这么害怕,那当初是得到什么样的诱惑和许诺,可以让他不顾身家性命去运作这个事情的?
仅仅是因为上级暗示?
还是奸商那点碎银子?
就让他可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干这个事情?。。。
还有就是我们的破案片能不能别塞记者了,一点也不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
以前别的剧搞几个女记者还能理解是带资进组或者平台力捧小花,这次居然搞个男记者。。。
那些堵路闹事和聚众拘捕和围观起哄的更荒诞,现在谁还不知道有个词叫”寻衅滋事“吗?
还是担心看守所不够大,住不下这些仨瓜俩枣?
这种剧情也太脱离现实了看了6集,有点失望,先不评分,看看后面有没有什么亮点吧
想看推理和悬疑的就别进了,免得失望。
前面几集还算可以,节奏和剧情都拉的起来,越到后面就越烂。
最后的结尾,我也不知道导演是几个意思了。
其实这个剧的名字非常有吸引力,“消失的XX”自带悬疑色彩。
故事的大纲设定也很棒,6年前的矿难,各方利益纠葛,兄弟情深。
甚至还埋了不少线索,比如孟川生的女朋友,一直到最后才解开谜题。
但也有很多BUG,最大的BUG就是死了那么多人,官方不通报就算了,遇难者的亲友和家属呢?
也不问也不找吗?
编剧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塑造孟和曲的兄弟情深,却不愿意多花精力补一下这些大漏洞。
导致后面的观影体验越来越差。
虽然曲江河为了查案做了很多事情,甚至最后卓越还牺牲了,但整部剧却基本没有推理,全靠反派的自爆和回忆。
回忆也很乱,六年前,八年前,几个月前……每当剧情推进不下去了,反派就直接回忆起自己犯罪的过程了。
全剧唯一智商在线的居然是马队长,陷害卓越的计策基本没有槽点。
而全剧最精彩的桥段都是老柯给的,每次的变装,可爱的口音,无不透露除一股欢乐的气息。
可惜最后死了。
导演把精力都花在镜头上,注重光影的对比,神秘气氛的营造,比如一到野人山上就是雾气弥漫视线模糊,一种恐怖片的气息,太脱离现实。
镜头语言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好的故事去支撑,不过就是花架子,还不如去搞摄影。
编剧的功力也是不到位,24集不算长,还是大量注水,充斥着不必要的回忆和感情戏,特别拉低观影体验。
人设方面,老柯第一成功,其他的中规中矩,比较失败的是卓越。
演技方面,老演员稳定发挥,但并无出彩,毕竟故事情节太弱。
唯一要拉出来说的是李大民向老局长坦白的那场戏,演员的情绪和微动作非常到位,这场戏是本剧最佳。
青年演员总是差一口气,有的太浮夸(夏中天),有的太呆板(梅雪),没有什么亮眼表现。
还有一点,女演员整容要慎重,陈数的微笑唇已经崩了,只能用永久性深色唇膏和拍戏找角度来掩盖了,她的戏路会越来越窄。
最后的结尾,是想要和另一部戏联动,还是收割情怀,实在是想不明白。
只觉得和这部戏的主题、名字、氛围都不搭,也不是为下一部留下钩子,不知所谓。
你见过人类的头骨吗?
我相信关注我的朋友们都见多识广,区区头骨,肯定见过不少。
但是你见过会“说话”的头骨吗?
2013年,金川市。
花园湖建筑工地,挖出一颗破碎的人类头骨。
众所周知,工地里挖出人骨,就和外卖里吃出小强一样稀松平常。
无非是动了谁的孤坟,惊了哪位古人。
但是这次的情况与众不同:首先,头骨缺了一块,是被砸烂的。
说明头骨的主人,并非自然死亡。
其次,警方在头骨上化验出了金沙。
6年前,这片建筑工地正是一片金矿。
那年的9月19日,还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矿难。
矿洞突然坍塌、大水淹没矿洞,整座矿脉彻底瘫痪。
然而这场严重的矿难中,居然无人伤亡!
当时的金川市公安局展开调查,得到了矿工名册,和施工方上报的明显对不上。
种种迹象表明,施工方怕担责,谎报、瞒报!
他们谎称矿井只有十层,将最底下的第十一层,连带着没来得及逃出来的矿工,一起填埋进去。
这本该是一起恶性事件,却被尘封6年毫无波澜。
为什么?
因为调查此案的市公安局局长,被人举报刑讯逼供,被迫提前退休。
而其他知情的警察,也都以各种理由被调离了金川市。
案件的卷宗和名单,更是离奇丢失!
没有这些直接证据,其他矿工的证词也没有法律效力。
照理说,那些失踪矿工的家属总该出来闹吧?
奇就奇在这儿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哪怕一个家属出来闹事,或者求助警察。
那些矿工,连同矿井的第十一层,一起消失了!
如果这颗头骨,属于当年失踪的工人之一。
那就是“死者”被埋了6年,自己钻了出来,要“开口”给自己伸冤!
一旦情况属实,从矿业公司,到办案警察,就连监管部门都要被追责。
鉴于情况特殊,现任金川市公安局的副局长曲江海,亲自带队侦办此案。
曲江海,又名金川关宏峰。
这老哥好像被什么玩意儿诅咒了,走到哪儿,哪儿就出事。
就连在路边摊嗦个粉,都能遇上抢包贼。
他这样的体质,遇上尘封6年的大案,肯定会遇到重重阻碍。
首先,金川市正处于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阶段,而花园湖的项目正是本市示范型项目。
能否成功转型,能否吸引投资商,能否改善人民生活,全看这项工程。
所以副市长那边一直在给压力,让曲江河尽快给工地解封。
其次,负责花园湖工程的建筑公司的董事长老孟,正是曲江河的哥哥。
他和曲江河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主动封工地、停工程。
工地每多封一秒,老孟的损失就成倍增加。
迫于多方压力,曲江河必须尽快破案。
但是想破六年前的悬案,哪儿那么容易?
以2013年的刑侦技术,光是给头骨做面部修复,就需要至少10天。
除此之外,曲江河还遭到了舆论攻击。
前金川日报记者,因为死追9.19案被报社开除,吊销了记者证。
如今成了自媒体人,还在盯9.19案,误会曲江河和老孟官商勾结,徇私枉法。
他在网上肆意发布报道,凭臆测对曲江河发动“舆论审判”。
曲江河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好在编剧送出助攻:警方在调查野人山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在逃杀人犯。
此人名叫邱社会,居然也和6年前的矿难有关。
那晚邱社会纠集一群打手,和另一群人在矿场爆发械斗。
即便警方及时到场,鸣枪示警,也无法将双方分开。
疯狂的邱社会居然抢夺警枪,当着警察和一百来号人的面,枪杀了对方的头目!
接下来的6年间,邱社会仿佛人间蒸发了。
没想到悍匪邱社会再度现身,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森林警察王大山!
杀人犯当警察,你说离谱不离谱?
邱社会显然熟悉地形,很快甩脱了警察,再次失踪。
好在编剧再次送出助攻——邱社会的父亲死了。
邱家是金川市开发区的地方宗族势力,邱社会的父亲就是村长,堪称马鲛村的土皇帝。
父亲去世,邱社会又是个带孝子,肯定会偷摸回去吊唁。
曲江河派人蹲守,果然抓到了邱社会!
可他却连连喊冤,说警方抓错了人。
原来他不是邱社会,而是小时候就被过继去外地的弟弟邱建设!
在潘粤明面前玩兄弟换身?
你怕是不知道他还有个名字叫关宏峰!
不过警方没有证据,又同时遭受来自多方的压力,只好先释放邱建设,转换调查方向。
向下走不通,那就向上追索,查查是谁给在逃杀人犯办了个警察身份。
这一路波折不断,顺藤摸瓜查到了金岛乡长赵明亮。
然而警方总是来迟一步,赵明亮早在两天前就失踪了。
眼看着线索又要断,这赵明亮却主动联系曲江河。
他说自己手里有一份6年前的图纸,约好单独见面。
不出意外的话,就该出意外了。
曲江河赴会途中,刚好路过一处车祸现场。
没错,车祸的死者正是赵明亮!
有人剪断了他的刹车线,显然是杀人灭口。
警方在他车里找到两块金砖,用区政府的信封装着。
难道赵明亮只是执行者,上头还有人在幕后操控?
然而百密一疏,幕后指使没想到赵明亮临死前留下了线索!
他用血在驾驶座底部,写了三个数字:“三 三 四”这组数字代表了什么?
六年前的图纸又画了什么?
前方剧透预警!
想自己补剧的小伙伴们赶快撤离!
别忘了今年的西瓜PLAY帮忙为我投个票!
*辛苦爆肝8集,给投个票吧!
其实早在第一集的开场,编剧就已经剧透了谜底:2007年的矿难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为造成的惨剧。
勘测员早就发现矿洞附近有水源,但老孟还是执意要用炸药开洞,最终导致矿难爆发。
整个第十一层四处漏水,而矿工还被困在底下。
老孟非但见死不救,还下令用水泥封死出口!
他的亲老舅劝他救救第十一层的矿工,也被他一锤子灭口了。
不出意外的话,花园湖工地挖出的头骨就是老舅。
而当年的勘测员,正是现在的乡长赵明亮。
“三三四”是储物柜号码,他手中的图纸,就是当年的测绘图,足以证明老孟的罪行。
所以曲江河的目的,就不单单是破案。
而是通过这起悬案,揭开慈善企业家老孟的真面目,揪出老孟背后的保护伞。
悬疑新剧《消失的十一层》的故事,目前刚更新到这里。
开播前,它确实有过爆款潜质。
潘粤明和陈数主演,“简不知”重出江湖,演技方面有保证。
导演执导的上一部剧是《淘金》,虽然故事不行,但拍的其实还不错。
《消失的十一层》还有原著作背书。
原著小说《掩盖》,作者武和平曾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宣传局局长。
所以在办案流程、案件侦破方面,应该能保证真实可信。
扫黑+反腐的题材,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年初的爆款《狂飙》。
剧中也确实出现了熟面孔——别看小虎西装革履的,干的依然是杀人埋尸的活儿。
潘粤明+刑侦悬疑,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夜追凶》。
然而《消失的十一层》比《白夜追凶》差的不是一点。
我“审判”了8集,发现一堆脱离实际的情节和问题。
请问:为什么收买赵明亮的机密电话,会堂而皇之地在按摩店里接?
隔壁《狂飙》的黄翠翠,录到省纪委书记参加银趴都要被灭口啊!
请问:金川市公安局除了副局长是不是没人了?
为啥不管大小事都是他来办?
剧里的警察是不是只会一招守株待兔?
邱社会跑了,不派人继续封锁,而是去他老家守株待兔;
赵明亮跑了,不派人盯紧他的上线区长,还是去他家里守株待兔。
就硬等罪犯自投罗网呗?
老孟是涉案企业的老总,每个人都知道曲江河和他亲同兄弟。
他为什么没有遵守人民警察回避制度,依然主办此案?
国产剧里的警察,向来是没有理由顶多拘留嫌疑人48小时。
为什么这部剧里的警察,可以顶住闹事的群众和舆论压力,拘留邱社会好几天?
甚至变相刑讯?
为什么曲江河去省厅鉴定科复原头骨,可以凭关系插队加塞?
为什么剧里所有警察都公私不分?
群众的举报信直接拿给当事人看?
为了引蛇出洞,公安局副局长监守自盗偷走关键证物,还将它交给犯罪嫌疑人。
这算不算违规?
为什么一个自媒体人,能够自由进出被警方封锁的区域拍摄?
请问:为什么这部剧里,有一大堆哩哩啦啦的废戏?
老人走丢去跳广场舞、老孟给曲江河的女儿讲故事、曲江河给女儿买礼物……光包饺子就拍了两场,咋地编剧是贾冰啊?
我知道编剧要立人设,但这类事件安排一两件就算了,你别没完没了啊!
观众是来看破案的,不是来看曲江河的家长里短的。
为了保证大家的阅读体验,这些废戏我已经全部删掉了。
是不是完全没有影响?
把这些水分挤干,24集的剧能缩短到12集,我当年毕业论文水字数都不敢这么水!
*开始注水!
请问:这部剧的最终剪辑版是不是没人审核?
不然第五集曲江河入室殴打自媒体人的剧情,为什么出现在了第三集?
都说演员和剧是互相成就,烂剧本也会毁了好演员。
为了贴合警察形象,潘粤明比在《鬼吹灯》网剧时瘦了很多。
眼神里不光是长期吃减脂餐带来的空洞。
*这眼神,吃草减肥的同学们都懂还有对角色拿捏不准的迷茫。
你要说曲江河是个好人吧,从第一集他就在乱纪,后面还收受贿赂。
要说坏吧,他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好的。
他的设定,大概和《狂飙》的李响一样:觉得前路渺茫,试图和黑恶势力极限一换一。
但是李响的人设,花了十几集才真正树立起来,有着活人般的层次感。
而《消失的十一层》,对人物的解读则十分浮于表面。
以至于演员本人都没整明白,自己演的到底是啥。
陈数就更不用说了,作为本剧目前的女主,演的却是个边缘角色。
工作上,她负责帮曲江河擦屁股;
生活中,她是曲江河的暧昧对象。
没有主动权,全程被动,纯纯工具人。
也难怪陈数演得没有人气儿,更像个端坐在神坛上的泥胎菩萨。
得亏是俩演技派,换做是我,可能在曲江河放下关键证据,跑去和师父钓鱼的时候就忍不住笑出声了。
太弱智了,真的。
*建议与编剧家盯着总而言之,国产悬疑剧这回又又又没支棱起来。
希望编剧仔细打磨剧本,别再白白浪费优秀的演员阵容。
也希望这类改编剧,能对原著持批判态度。
某瓣只有7分的原作,肯定存在很多问题。
单纯地依葫芦画瓢,也顶多是个7分剧。
要是去其精华,自创糟粕,那估计6分都悬。
如果你赞同我的看法,不妨点赞关注,把它分享出去。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大力
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和掌控感,他不用直接像说明书一样的告诉你这个场景发生了什么,而是用那种特别有浸润感的方式去把整个氛围感和情绪给你勾勒出来,让作为观众的我们自己去感受。
我觉得电视剧能做到这种程度是挺难得的,有那种看大片是一帧一帧分析的感觉,能看的出来,导演是拿着十足的精力和用心去拍的这部剧。
看到一个偷拍视频和一个匿名举报信就把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搞下去了,我就知道这个剧完了,几乎所有俗剧都是这个套路:男主公安桀骜不驯与领导不对付、但就是牛逼就是有能耐你就还得惯着我宠着我……敌对势力要搞垮我们是不是太容易了?
我们的纪检部门督查部门在这种烂剧里唯一的作用就是为虎作伥?
男主和陈数之间的私人情感纠葛合着就靠强行解释强加?
俩人几乎没有一点细节表演,女的冠冕堂皇一嘴官腔,男的阴阳怪气片儿汤话连篇,你告诉我这俩人之间有情感戏?
不是演员的问题,是整个剧本设定完全没有抓手,演员无从着力。
女助理那身材袅娜风情万种,居然只有新局长从视频里看出来这是个女人!
我的妈呀,公安警察这是全员眼瞎还是全员弱智?
刹车失灵必然车毁人亡,这种不动脑子的设计再配上完全没有说服力的车祸现场,赵明理真是死得太冤……类似让人无力吐槽的bug比比皆是,不忍卒读啊。
情节不合逻辑,终于让我忍无可忍,即便再喜欢潘粤明陈数也忍不了导演和编剧的业余和弱智了。
剧中的滤镜恰到好处,不仅把演员真实的皮肤状态给显现了出来,也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氛围感,你能看清演员的肤质和微表情,也能感受到整个剧情发展的那种氛围,这种审美我之前只在电影里看到过,能在电视剧里有这种感受,太绝了!
每一个镜头细节都值得反复细品,难道不是吗?
这灯光确实很不错,和剧情推进配合的很好。
进村子的卧底警察卓越和邱社会相互认识,然后让卓越扮成扶贫干部进村子,而且这个警察直接走到邱社会旁边儿?
俩人在那儿定定地相互瞅着????
然后开始追捕打斗,村子唱戏的人还在那儿接着唱??
目前看到第二集。。。
已经有点看不下去了。。。
这个剧目前来看细节方面经不起推敲、逻辑也对不上。
不知道后面剧情有没有什么发展。
目前来看,这个角色对于潘粤明来说没法发力,其他人的演技也都还行,但是这剧情也不能太粗糙了吧,毕竟是刑侦悬疑剧呢。。。
刷完前八集,这剧不太行啊。
第八集,曲江河被下放,众同事不约而同为他送行,这种尽在不言中的送别戏,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当然,观剧感受大家见仁见智,我不否认,会有人对此景热泪盈眶。
我没有被它打动,是因为我很难代入曲江河。
在此之前,他是金川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而他长期穿便衣,工作状态也像是刑警队长的角色,类似于《狂飙》中安欣或者李响的角色。
市级公安局副局长是管理层,他的主要工作应该是队伍建设,而不是扑在第一线。
我也不能自作多情地认为曲江河是新官上任,没有进入副局的工作状态。
毕竟严鸽建议过,曲江河可以转正,他担任副局极可能有一段时间了。
曲江河的业务能力没得黑,但他的级别和工作状态是割裂的。
形象不成立,这就是我很难对曲江河共情的主要原因。
除了曲江河的形象可疑,剧中反派也不够看。
剧中大反派是孟川生,曲江河一母同胞的好哥哥。
正反派之间有深厚兄弟情,这个设定与《狂飙》的设定很相似。
事实上,《消失的十一层》确实像极了《狂飙》。
《狂飙》的正邪对立,就是人情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高启强和法治社会的捍卫者安欣之间的PK。
《消失的十一层》中,曲江河会大义灭亲,与一奶同胞的哥哥孟川生智斗勇,剧中的戏剧冲突和《狂飙》一样,同样是人情和法治的碰撞。
就前八集的内容来看,我们难以get到孟川生像高启强那样,邪恶形象也会有的魅力。
高启强的魅力在于,他作恶是希望高家人过上好日子,家人是他的软肋。
而孟川生的形象更黑暗,更邪恶。
他为了掩埋罪恶,亲手杀死了小舅。
孟川生不具备高启强那种反派角色的邪恶魅力,就是因为他缺少为亲人牺牲的奉献精神。
孟川生对曲江河的好,更像是一种居心叵测的人情投资,而不是一种兄弟间的深情厚谊。
比如说,第五集,六一儿童节,孟川生主动陪伴曲江河的女儿七月。
乍一看,孟川生陪伴侄女是一种善,但这也会让曲江河的父亲形象更加尴尬。
七月就吐槽曲江河,“你还没有大伯了解我。
”
对七月来说,再好的大伯依旧是大伯,再差的父亲依旧是父亲。
她更需要父亲的陪伴。
有个明显的事实是,但凡孟川生真的对七月好,最优解是提醒曲江河,让他回家陪伴七月。
然而,第五集的剧情是,在七月爷爷的提醒下,孟川生才主动给曲江河发信息了,而不是他标榜的打电话。
再比如,七月爷爷需要换心脏支架。
孟川生又是让老爷子住高档病房,又是主动提出用进口支架。
他口口声声标榜这是兄弟情分。
然而,背负着惊天命案的孟川生知道,田江河对他逃脱法律制裁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他对曲江河的投资越多,曲江河被他收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他逃脱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就越高。
就前八集的内容看,曲江河代表的正派形象,孟川生为首的反派形象,两者都难以让人产生共情,《消失的十一层》恐难大爆。
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是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漫长的季节》的导演辛爽改编《坏小孩》,发现原著中张东升的杀人动机是钱。
他改成了张东升为了个人尊严而杀人。
我们觉得为钱杀人会让观众不喜欢这个人物,对他不能产生强烈的共情,人物就会变得很平面。
“影视剧和小说不一样,我们看小说其实是更沉浸的一种方式,但电视剧必须在一开始就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共情才行。
”除了让人难以产生共情之外,《消失的十一层》的叙事效率也不太行。
第一集,卓越和梅雪在野人山发现野人,也在这里发现失踪多年的邱社会偷袭野人。
他们非常关注邱社会的行踪,野人这条线似乎被抛弃了。
卓越智商在线,他应该能意识到,邱社会偷袭野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野人线被抛弃,完全让人无法理解。
这部剧的时间线,做得非常草包。
主要的时间线有两条,一个是2007年,一个是2013年,然而两条时间线混成一团麻。
第二集开头,鑫发矿业发生械斗,明显是2007年的事,警方的车却是2013年的标志。
械斗发生后,警方通缉邱社会,通缉令上是2007年。
两条时间线搞乱了。
2013年这条时间线,做得也是乱七八糟。
第四集,赵明亮给曲江河发信息,手机时间有特写是2月25日。
这个时间线肯定是错的。
第五集明确提到六一儿童节。
第七集中,曲江河取头骨那天是6月5日。
头骨发现到修复时间是十天,也就是说,赵明亮逃跑被杀的时间应该在5月27日到6月5日之间,不可能是2月25日。
我要认真对待这些时间细节,因为《消失的十一层》本来就强调了时间的紧迫。
曲江河争取10天修复好头骨,孟川生答应停工十天,就是人财两空的大冒险。
一旦头骨事件被揪出来,在2007年9月19日消失的十一层就会重见天日。
我说了这么多,也是对国产悬疑剧爱之深,因此责之切。
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不用太多才华。
时间线的紊乱,足以看出主创们多么不用心。
这些时间细节都是有特写镜头,有些刷剧经验的观众,都能觉察到这些漏洞。
我应该依旧会追更《消失的十一层》,曲江河被流放,明显是扮猪吃老虎,孟川生开始用各种糖衣炮弹,他的拉拢是真的拉拢,我希望是在考验。
否则的话,孟川生的智商也太让人意外了。
最后,求求《消失的十一层》少用一些自作聪明的双关语了。
第八集中,曲江河与孟川生在波涛汹涌的海边钓鱼,孟川生吐槽曲江河,“你拴个铁片子,能钓上鱼来吗?
你以为那鱼傻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曲江河回答他,“现在就流行这种钓法,能不能钓的上来,那就看手艺了。
”这种用弦外之音的双关语,就像“不要抱怨,抱我”这样的土味情话一样,真是让人尴尬死了。
我就说一个点,警察抓人时十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响着警笛进村,请问你是犯罪分子你跑不跑?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现实中警察抓人肯定会便衣分批进场埋伏吧?
就算是特警支援,也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来吧?
顶多是远离村子集结然后包围村子出入口。
我能想到闪警灯,响警笛的场景只有追捕犯罪分子时才能出现,这么烂的梗怎么还会在现在的刑侦剧里出现。
现在破案剧就是必有内鬼跟反派都是好兄弟主角孤胆英雄这不又一个狂飙
24集,是个尴尬的集数,很容易拖沓成他是谁,讲得比较好的是尘封十三载。目前来看,节奏有点慢了,希望后续剧情给力,别辜负各位好演员。cosplay大佬真的很有意思。
大失水准,剧情太拉胯。但愿白夜2不要拍成这样
为啥写这个选题……
[爱奇艺]想要成为《狂飙》的心思简直溢出屏幕。奇怪的反腐背景,仿佛只是为了塑造相爱相杀的兄弟,但走向撑不起来,无论什么欲望都流产了。
主旋律的一塌糊涂
唉,演技在线,但是挡不住整个剧情都存在bug。正方太多视而不见,把所有的破案光环都加在主角身上。还有那个没他正好,存在即不合理的徒弟和他女朋友,唉。。。感觉整体是一部形式重于一切的剧。白瞎了演技了。。。
17集这个线人咋还自己秃噜自己出来,惨。20集拍的啥哦,好水的剧情。就问这个小警察有牺牲的必要吗?最后两集也太水了,潘粤明被男二吊打了,对戏哪里。
看到20集想弃剧 老太太裹脚——又臭又长
反黑刑侦剧,开篇反派直接亮明牌,主演的演技都在线,最重要的是潘粤明这次是真的瘦了,比白夜追凶的时候瘦。
编剧有问题,可惜了好演员,名字很悬疑,没悬疑
不懂为什么才5.3分,希望不要只看一集嫌慢就打一分。我完整追完之后觉得是很好看的一部剧。果靖霖这个演员以前不熟,但真是老戏骨哇,潘粤明一如既往的演技派。很喜欢里面的卓越。剧情是非常有意思的。大结局之后的彩蛋简直是亮点。
不是很懂悬疑剧在第一集片头序幕就把事由、核心谜底、反派包括片名意指全交代了的迷惑行为,看啥呢请问?但凡涉案,本质是猫鼠游戏捉迷藏,哪怕是主旋律扫黑反腐也要藏吧……片方不会沾沾自喜觉得大家可以看全知视角下的拉扯吧,幽默哦。悬疑、犯罪、警匪、刑侦几个类型在国内的区分乱七八糟,侧面反映行业内也没多少人搞清楚什么叫类型叙事,类型化比工业化还任重道远。
坏人失败的原因往往就是坏的不彻底,大哥最信任的二弟和副总先后背叛,这也是坏人不可逃出的困境。以威胁和利益相交的关系终究靠不住。至于这部剧,愣头青的徒弟人设有问题,莽撞,就像是为了突出结尾大哥的狠辣而存在的角色,师父和师爷两代人都不能保住他,总体来说一般吧
看了9集,两星半,故事底子还可以,电视剧基本元素该有的东西还是有的,
果然人心不足蛇吞象,赵明亮就是不懂见好就收,都上人贼船了还妄图安全下船,拿了钱就跑得了,威胁人你看看这不彻底下线了。
剧本表演按快消论也不及格。
细节禁不起推敲,刻意的蒙太奇也比较多,为了所谓的「悬疑」而悬疑。+1星只能说还能有点小小的亮点
及格的国产刑侦剧吧,分怎么这么低,是我对国产剧要求太低还是看潘粤明就带滤镜了,也可能是我在潘粤明之外的场景一直开倍速导致过滤掉很多剧情杂质。。。前几集不太好,毫无吸引力的开篇,不过后面渐入佳境,剧情发展很连贯,每个人被捕都有完整的证据链,而且摄影真的挺不错。不过不必要的配角、不必要的台词太多了,几个小警察一点魅力也没有啊让人难以下咽,给孩子的台词写得太成人化,此外其他演员演得都完全到位。潘粤明帅老头一位,要是造型师能给老头子穿点正肩的衬衣就更好了
爱奇艺的悬疑剧这几年做得都挺有特色。严鸽真的是双商都在线,也很敏锐,为了案件和曲江河又是探望罗海又是找春凤的,真是完美诠释一个人民警察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