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青春片有时傻傻分不清楚,名字还都是一个调调,什么《皮囊》(skin)《亢奋》《性爱自修室》,主打的就是一个冲击力(最近流行的一个句式)。
主角不仅长得成熟,恋爱观也很成熟,值得学习。
在彼此都不够冷静的情况下,他们会说,“我现在说出来的话会让我后悔,所以等彼此都冷静下来再对话”。
而女主面临校园霸凌,一度想要靠转学逃避,最终还是直面问题,才发现事态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对于恶作剧者,则勇敢予以反击。
Vilde这个角色可能并不讨喜,但是这部剧教会了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斗争,所以不要judge。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 be kind, always.
开始几集就想说这部剧虽然讲的是高中生的故事,但真的很老辣,可以反映到很多现实爱情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的应对)或许还不如剧中的主演那般成熟。
一开始Eva就是有秘密的,为何上了高中后与先前的好友Sara与Ingrid决裂,并且还在母亲面前假装仍是好朋友,她是心虚的,这显然不是普通的性情不和可以解释的,这个秘密也推动了全局的高潮,并且也佐证了最后一集Eva的决定。
“偷”了闺蜜的男朋友,Eva与Jonas的爱情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Eva一旦发现Jonas和Ingrid可能还保持联系,无论真假,就那一阵风吹草动,也可以放大心中的猜疑(这里好似一个谋权篡位的臣子,在上位之后,看底下的任何人都想造反,于是猜疑之心愈发严重hhh)。
她为了这段关系放弃了与闺蜜好友的友情,甚至于后来传出与Chris有暧昧,被朋友认为是水性杨花的女生,就类似于她毁了在原先社交网络中的自己,进入一个新社交圈子后,还要背负着这个秘密被发现的压力,像个定时炸弹。
其实最后会发现,嘴巴会说话是很重要的,什么问题都藏着掖着的,用谎言填补另一个谎言,最后还不是都会被发现,还弄得彼此不堪,何苦来哉。
Eva和昔日闹掰的好友Ingrid开诚布公,与Chris的“正牌女友”结成girl power,原谅与释怀都是建立在彼此真诚之上,一笑泯恩仇。
眉哥,真的,是个很好的男生,除了会抽烟和吸大麻之外,感觉在处理与Eva的争吵上面也不冲动,稳重啊这个小伙子。
洗澡的时候想到,眉哥的情绪稳定或许是因为他有一个多样且平衡的社交生态圈子,他认为“和朋友待在一起”与“和女朋友共度时光”是同等重要的。
相对于眉哥,Eva加入五美之前,她的世界里仿佛稳定的社交对象就只有男朋友眉哥一个人,她的妈妈常年在外工作,偶尔回家一次,给的钱比时间要多,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稳定的情感需求,所以她的社交生态是畸形的。
Isak,小动作和小心机太多了哈哈哈,做错了事自己理亏的前提下,还能在与Eva的争论中占上风,要不是看了第三季,知道一物降一物哈哈哈哈。
(btw 女Chris每次看Isak的眼神笑死了,怪不得主角采访中以为他们俩会有条故事线) 鉴于我看的版本翻译有点问题,也不知道Vilde和威廉有没有圈圈叉叉,有点迷。
但Noora和大佬真的很酷!
不需要那么多场面话,直击问题核心。
这部剧的神奇之处在于,你不仅会在看剧的时候,回跳去看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情节,在看完之后,还想再刷一遍!
我为什么在2022年才入坑啊!
第一季:我得先找到我自己,才能去爱别人,而且这个找寻自己的过程,别人的评价与想法都没有用,我必须是自己的。
前两集真的好沉闷,劝退了好几次。
后来因为很喜欢noore试图从第二季开始看,感觉有很多不知道前情就看不懂的人物关系,才从第一季开始看。
从第三集开始逐渐信息量变大,给我一种有点像在看八卦的感觉就逐渐有意思了起来。
Vilde的言行举止真的挺让我无语的,这几个女生能对她这么宽容是真的很大度了。
我佩服,真的做不到和这么麻烦的人做朋友。
Eva则是因果报应吧!
有些道德底线真的不该越过啊!
害人害己。
Sana总体还是很酷的,唯一感觉怪怪的点是她怎么会提议让小伙伴们去勾引高三的学生以便进入他们的party来提升她们几个的popularity。
感觉和她后面的表现有点出入。
Noora我真的爱啊!
这么又好看又酷,三观又正又有勇气驳斥那些不正当行为的女生我爱了。
好想有这样的朋友,也好想成为这样的人。
很好奇William这个在第一季看上去是个大渣男的人,咋在第二季追上她的。
Chris存在感不强,没做什么坏事也没做什么好事。
因为听说了第三季的小天使Isak的故事,让我对这部剧产生了兴趣。
但看到说一半是Isak对性取向的挣扎,后面又是Evan躁郁症。
在我对人物没啥感情和了解的时候,真的不想看这些一看就挺痛苦的剧情,不想跟着一起伤感。
便想从第一季开始看,培养一下感情。
第一季的Isak一点都不小天使,简直搅事精。
他笑起来的牙缝让我感觉hmmm请你抿嘴笑。
抿嘴笑的时候倒还真挺天使的,薄唇的弧度好好看。
看到他拆散Eva和Jonas真的挺气的。
但和女主找他算账时发现他爸爸离开了,妈妈精神崩溃时顿时心软一样。
想到他其实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在挣扎,估计因为暗恋Jonas所以看到他们两个卿卿我我很难受才做出这些事情来的,又感觉,唉气不起来。
怎么说呢?
也许这就是青春吧!
会犯傻,会做错事,挺真实的。
主角没有光环,不是完全没有错的。
剧里也没有谁是坏人,每个人的言行都有自己的动机。
挺有意思的故事。
花一个寒假看完的挪威剧,共四季,每季集数10到12不等,每季主角不同(但属同一集体)。
会一时兴起看个通宵,也会闲置好几天再突然拾起。
其实寒假看了很多书剧影,但不是每部都能随心所欲地写出一大串东西,所以我只写第一时间能写出来的感受(毕竟豆瓣......),以下属于刚看完后并不专业的个人直观(sui)感(sui)受(nian)。
回归《skam》本身。
看剧初,以为叙述的是大学生的情感与日常,后来剧中说,Hartvig Nissens Skole高中。
哇高中?
每天开趴不时野战随欲同居对眼就啵充斥着毒与性的挪威高中生活?
得,又是一国外放纵式的青春校园片儿,说尽叛逆与潇洒。
讲真,一开始就当很普通的青春片看的,接着看下去全靠颜值(划重点)。
但是后来越看越发现,不简单。
不得不说,《skam》群戏写生的条理是不错的。
从挪威五美的小群体,一集一季地牵扯出一个大集体,看起来不和或是想不到会有关系的,最后竟然也能在同一个趴上通过几个眼神慢慢挖掘出隐藏的故事线,千丝万缕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交叉的关系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再者,每一个人设都很丰满。
Eva、Noora、Isak、Even、Sana、Vilde、Chris、Eskild ...... 一般能让我记住名字的外国人都是很好玩很有趣的人,而她们的名字我都差不多能记住(虽然是简称),鉴于此,看剧时几乎能在她们的头上挂个包含名字和个人特征的气泡标签,同时每看一集又深入了解一些。
Eva和William没谈恋爱时随处约炮,遇到对的人时又专一得像只忠犬;口红女神Noora酷美而不食人间烟火,初遇William时又傲娇得不像话(颜值绝了衣品深得我心);Vilde花痴傻气的表面隐藏着极其冷静的内心世界,乐观是想用自我暗示度过艰难生活;Isak起初一副心机很重的病娇模样,后来发现完全是小天使啊小天使连Sana都问他到底是何方神圣(超喜欢);Even笑起来很好看应该是人生圆满的典范,却突然半夜全裸跑上街头原来是躁郁症患者(莫名对精神疾病很感兴趣有解读人物和疾病关系的冲动);Sana的穆斯林角色尤其细腻,遇强时的强势反击与自我信仰危机时的茫然无助着实窝心 ...... 一句两句说不清,毕竟人类是复杂的动物,但我想说的是,她们都太可爱了。
这些人设的丰满让我从一开始的吃瓜看剧变成了切身体会,因为我好像发现,看起来不会有共通点的挪威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其实都是具有同样烦恼的小孩。
其次,剧情的设定走向也没有很落俗套。
说实话,青春校园片儿看多了有时会觉得做作且索然无味,但是《skam》让我觉得,一切撕逼、缠绵、反目与和好,看起来都十分的理所应当。
其实我无法明确定位这部片儿的类型,青春片?
喜剧片?
情景剧?
太多的元素融合,也并没有显得杂乱,反而让这部剧层次更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很擅于在日常的人物对话中道出易懂的哲理,不突兀也没有说教的抵触感,特别是小天使和Sana的对话让我想了很多,毕竟我有女朋友,我是女生。
最后,《skam》的制作剪辑与bgm让我挺惊喜——很有自己风格的霸屏大黄字(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让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体现人物复杂内心的长镜头虽然我觉得有点太长但是再耐心一点能体会的东西又会有不同;bgm不用说了我已经收了好几首而且让我想起了《G&T》。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颜值与价值并存的剧,让我看见挪威的灵性,也让我看见了能产生共鸣的上下皆有触碰的生活。
令人羡慕的友谊与爱情是高中时期独有的礼物,毕竟就算头破血流也是需要一往直前的勇气的。
希望我还有。
突然想看,就从第一季开始了,不知道第三季很火。
第一季是eva的故事,我看完只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羞耻的事,无论他or她有多完美,总该成长的,skam让我感受到众生平等,sana也真的给了我很多指导。
我看第一季的时候很痛苦,拍得太真实,感觉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但是我看得云里雾里,差不多到最后才觉得好看起来
青春是一群有点疯狂有点无厘头又有点成熟的人,做着有点冲动有点随性又深思熟虑过的事。
大家各有立场,好像所作所为都合乎自己的道理。
但是视野又太过狭窄,只看得清眼前。
在模糊中探索自我,探索爱情,探索友谊,探索宗教、政治、道德,探索世界。
其实第一季的故事非常简单,eva背叛闺蜜抢走她的男朋友,她终日活在愧疚和自责中,并且在与jonas的感情中也极度缺乏安全感。
她不停地怀疑,抓住一切蛛丝马迹,脆弱、敏感、总是在哭泣,她已经忘了本来的自己。
争吵、拉锯、和好,日复一日。
最后当所有丑闻爆出,她受千夫所指时,她终于开始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初衷。
我不停的思考skam是什么。
对于eva来说,是她背叛闺蜜,她万念俱灰时与另一个男孩亲热;对于jonas来说,是他偷偷吸大麻;对于薇尔德来说,是她对威廉的无尽迷恋和随风摇摆的态度;对sana来说,是被人另眼相看的宗教信仰;对isak来说,是不明的性取向。
高三的学姐告诉eva:或许你觉得跟男孩亲热就是最drama的事件了,但是等你再长大一点,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这不值一提,你的skam无人在意。
或许这就是青春,我也常常被突如其来的尴尬记忆攻击,万分后悔当时为什么做出如此没脑子的事情。
skam第一季告诉我们:放轻松,你的skam无人在意。
有点羡慕挪威的青少年们,16岁17岁在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文化教育就已经在用如此温柔贴心的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没人喜欢说教,那就举个真实又贴切的例子来讲故事。
我知道你们在做什么:抽烟喝酒开party吸大麻,也会为成绩发愁,为社团活动烦心。
男孩女孩们之间有着疯狂的磁场和吸引力,炙热的感情要喷发式的表达出来。
这都是ok的,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能良善、能正视自我、能包容、能自信、能勇敢的生活。
学着点,清醒点,别再给16、17岁的埋在卷子中的懵懂少年们看无脑的垃圾青春片了。
油腻的恋童癖,偷偷宣扬的白瘦幼审美,好像不够漂亮就不配获得精彩生活的离谱价值观,女主角永远美丽善良且白痴,女配们永远恶毒、绿茶且矫情,收起这种严重与现实脱节的二元论吧。
没有人过的是国产电视剧里的那种高中生活(极个别作品除外),清醒一点制片人导演和编剧,请睁开眼看看现在的青春期少年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再去拍剧吧,ok?!
北欧是我所喜爱的土地,经济积累决定了生活系统的人性,极昼极夜频添特别,虽说长期的熬夜带来抑郁提升,高纬土地与海洋气候下,重牧的人居少了重农的美味与闲适,但五彩极光谁能不爱,雪山瀚海又怎么拒绝,大概磅礴自然与特殊习性也奠定了亲自然的设计基因。
skam第一季女主衣服忍不住截图,温暖的包裹与素色质感正合心意。
帽子、围巾、外套,简单的搭配就很出效果,北欧风像是梦中的牵引,如纯棉被子般给人安心的温暖,《指挥家》里荷兰女主,《布鲁克林》里爱尔兰姑娘…深绿、土黄等贴近自然的衣品色系,让人忍不住保存收藏。
北欧风服装无疑是与欧美金发白肤和高挑身材相搭的,虽然无比喜爱但总是不敢轻易尝试,南方小个子女性,户外晒黑的黄皮肤,免不了担心:若是亚洲人黑发黄皮肤,会否在黄色围巾衬托下显得发黄?
大码外套显得个矮?
黄色衣纹是否杂乱?
希望后续能有答案
演员都是漂亮的,所以我们愿意看,大家都爱美丽的面孔,所以有人说,丑人没有青春。
但也不尽然。
美丽的一群人中间,也有最美丽的一两个,最美丽的人,依然有他们自己要面对的课题。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要过那道坎。
只是你以为漂亮的人容易过,但其实只是过了很多次的人容易过。
再者以结果论,过来人都是勇士,有些人已经倒在坑前面了。
跟着剧喜怒哀乐了一天,我喜欢里面每一个角色。
好剧就是里面每个人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它并不单独服务于主角出现,它有它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又想起那句:我从一个时候起,就不再从剧中学到什么了,就只是看剧。
那就也许是共鸣吧,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过,看完剧最好的感受就是你觉得人生真他妈的值得过。
ps这里明明是第一季的剧评,结果刷完短评以及剧评,我已经被剧透完了……
最初想看这个剧,是因为听说里面有同志情节,不过据说第三季才有吧。
开始看前面两集的时候一直觉得头晕,因为镜头离演员太近,而且有时候会觉得镜头在晃动,看了几集之后慢慢适应了。
这个剧好像每季的主角不同。
第一季主要围绕Eva和她的几个女性朋友Noora,Sana,Vilde,Chris每天的日常生活展开。
她们几个应该是高一的学生吧,外国的高中生活是不是就是恋爱呀,派对呀,吸毒呀?
有点让我想到英剧《皮囊》了。
不过《皮囊》颜值更加高吧。
第一季的女主Eva被设定为她们五人组里最漂亮的一个,不过我一直觉得Noora最漂亮。
弹幕里也一群叫Noora女神的家伙。
哈哈哈。
刚开始女主的性格并没有让我欣赏的点。
倒是Sana一出场就很酷。
后面也有不少非常讲义气的情节。
Noora不仅仅是有美貌,同样是智慧担当。
在Vilde被William上完就甩无法释怀时,点醒她。
在Vilde被William言语羞辱时帮她怼回去,结果一不小心被William看上了。
弹幕里的提示似乎说之后的季里他们俩会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女主被Vilde骂水性杨花时替女主说话。
是呀,凭什么同样是出轨,大家都指责女生,男生却什么事都没有。
有时候,女性生存环境恶劣,女性自己也“功不可没”。
我是从哪里开始感受到女主魅力的呢?
女主勾搭别的男生被他的女朋友打了之后,以为自己被高年级的拉入了黑名单,害怕地去找学姐理论,结果学姐说我很忙,没空管这么小的事。
这对女主来说非常不容易,因为之前她被队友指责,被人寄带月经的恐吓信等等,吓得她想转校。
而当她敢于直面所有的事时,她最初认为的那些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居然就一一解决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女主也越来越漂亮了。
虽然最后女主还是和男朋友分手了,但她自己也的确获得了不少成长,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女主和男朋友分手的情节是不是也可以列入分手教科书?
把应该说的话都讲清楚,把要做的事做完(虽然弹幕里一直在争他们到底是打分手炮还是回忆又或者只是想象在打炮,我还是觉得他们就是打了分手炮,所以分手炮算是分手前最后要做的事吧^-^)。
看起来虽然像是因为好基友Isak的奸计让女主和男友分的手,
但女主自己也说,因为男友最开始是自己以前的闺蜜的男朋友,所以当自己和他在一起时,就已经开始越来越讨厌自己了。
所以抢闺蜜男友这样的行为自己都接受不了呀。
开始就是错误,在心里也种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既然他能够背叛闺蜜和我在一起,所以他也可能背叛我。
地基这么不稳,就算没有基友的挑拨,估计也得分呀。
Isak在第一季当中算是腹黑的形象,可是弹幕里一片叫他小天使的。
莫非是因为他是gay又长得不错么?
期待他在后面两季中的表现。
PS:剧中的校医也特别可爱,总是一不小心就上演性教育片。
办公桌上的假阳具也是非常抢眼。
PPS:另外剧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就是mandag星期一,tirsdag星期二,onsdag星期三,torsdag星期四,fredag星期五,lørdag星期六,søndag星期日。
每一集都会跳出几次星期几几点几分,然后开始讲故事,这感觉就像是用视频来写日记。
被第三季惊艳的我其实一开始知道第四季主角是sana的时候,也犹豫要不要看,会不会好看。
看完第三第四季我又觉得第一二季好像没啥必要看。
然后:也太好看了吧!!
觉得配角们也好珍贵。
1. 第一季第一集的标题跟“荡妇羞辱”有关,这个概念就不用多说了。
看了第一季好几集都不知道 Eva 和 Ingrid 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从“站主角没错”的省力方法,而且 Ingrid 还用“你看起来像个荡妇” 说了 Eva, 心想哼 Ingrid 就是个反面人物。
但知道了 Ingrid 和 Eva 之间的友情开始到结束的缘由,似乎也没有那么说得清谁对多一点谁错多一点。
在洗手间 eva 拉住 Ingrid 说清楚那段,越发觉得 Ingrid 是个酷女孩啊。
她忍住眼泪说“no more shit” 好动人!
而且恐吓信也不是她做的。
2. 恐吓信就是 Iben 写的了。
其实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 Iben 好像就是那种没啥脑子的啦啦队长,有一个日常勾搭各种人的男朋友。
Iben 撞见 eva 和男朋友 Chris 两人在卧室慌慌张张的样子居然也没怀疑,听 Chris 说 eva 因为男朋友的事情觉得很难过,然后就真诚地跟 eva 分享自己遇到渣男的经历(但没有意识到现在的男朋友也···)之后听闻 eva 跟 Chris 乱搞之后就纠结姐妹们一起去打 eva 了··· 你就会觉得这妹子不仅不聪明还冲动···还作出投递恐吓信这种吓人的举动(信背面是姨妈血啊imagine that 假的都很吓人好吗)但是这剧里面大家的优点就是讲道理和有勇气,所以 iben 后来和 eva 就处在女同学们的团结战线了。
再放一张静态图
3. 最后一位想提的就是第二季的 mira 了。
(老实说因为这位的名字只出现了一次所以我不知道有没写错)noora 和 William 的漫长互动间,时不时出现这样一位略显成熟的妹子。
好像是和 William 有暧昧关系,而且看上去绝非善类的样子。
人家也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她帮助 noora 知道那个混乱的晚上 William 他哥有没有那啥 noora, 不仅如此,作为从小就认识 William 家人的人,她也告诉 noora 更多关于 William 的事情,不然 noora 咋能知道呢!
(关于我们要好好学习,青少年尤其要如此的启示来源)那场 noora 和 William他哥的对谈,虽然 noora 善用法律抵挡住了坏人的威胁,但并没有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哥当然没这么好心解释清楚了,回头肯定还添油加醋告诉了 William。
所以 mira 太重要了!
但是即使 noora 这个非常有是非观正义感很强的妹子一开始也不敢问她,觉得她“looks like a bitch”(当然也有前面误会她跟 William 可能有暧昧关系的原因啦)。
找不到太多图片就用这张吧,我觉得她和 iben 都属于脸上有肉肉的好看
这张角度好像显得更好看这部剧真的没有完美的人,第二季我看到豆瓣上有个评论说 “noora 终于走下神坛”,主角们各有各的好,配角们以及更多人的生活,也可以是很美好的。
感谢编剧和演员们(William 他哥是长得有点像 psycho, 虽然也不丑吧嗯)。
最后一分钟还在反转,笑死了,所以为什么第一集别人喊你gay还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你明明就是啊。但Isak跟Eva的几场对手戏还蛮有苏感的,演BG也够看。
我是为了看小天使才去看第一季的😝😝😝
非常生活
高中校园那些破事
还行。就是有点土。
前两集仍然处在不知所云和寡淡的观感中。 @2021-09-01 20:59:53
这剧是不是不应该从第一季开始看啊,平庸无趣的异性恋情侣之间缺乏安全感的日常太难看了,怪不得每季要换主角,就登场五分钟的角色都比 Eva 讨喜啊
想到了那些年看过的《皮囊》 五星
各种高中女生扯头花 谈恋爱 搞派对 美国流行文化害死青少年 可能看多了怪逼女主eva这挂的普通女生总觉得肤浅又幼稚 晕了 这种青春真挺无聊的成长在哪呢 唯一羡慕的就是性教育了
流行音乐播放器 有点尴尬
有点子失望呢……
前两集仍然处在不知所云和寡淡的观感中。
第一季真的蛮无聊的,除了william向noora告白说的 你他妈真的太漂亮了 有点波澜,其他观感一般
想起了skins
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的个性,与《Skins》相比都相距甚远,这是小国制作与大国制作的区别,还是我先入为主的区别呢?
弹幕一片青春的共鸣我感觉也蛮微妙。结尾特别可爱,分手也合我心。想和Noora+Sana+Iben还有酷酷的高三学姐们做朋友,转念一想这样的朋友我已经有了,有点开心,看得也开心,但还没开心到把欠那半颗星补上w →av7628322
2017.3 沈阳-北京 女主无特点,Vilde三观正傻白甜,绿绿全都知道,Noora白左,结局彰显北欧本色…
这般模样才真实
怎么睡呢,大概是因为第三季先入为主且光环太大,这一季就觉得soso ,另外还附加了对eva和jonas的负面印象...
哈哈哈哈哈🐮🍺啦~柜门关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