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拉满 女主全片飙演技,确实感觉这类电影很小众很难拍。
但任素汐还是演下来了,十分的不容易。
李晨在里面感觉真的是打酱油,可能起到了几个补充剧情线的作用。
带出故事背景之类的,但感觉导演把李晨删了,直接靠任素汐回忆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然后接下来的剧情也就是个小虫子互动,睡觉时的回忆闪回。
作为观众的我个人感觉确实一般。
闪光点 也就是女主的演技撑起一整部电影,剧情线少的可怜,但这种荒野生存剧也不能要求太多。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出小贱贱的《活埋》。
画面 别具一格的荒漠视角风格,身临其境谈不上,但代入感是真的有,看的时候不停的在喝水。
观影贴士 看荒原一定要提前买好水,全程无尿点。
昨天看了“荒原”(严重剧透),怎么说呢,结构简单,如果不想的话也能看。
但是吧你风景也没拍的多好看,故事吧也感觉怪怪的不好仔细去推敲。
专业人士看了会不会很无语,我看了就是觉得吧又暗戳戳讲妈妈不怎么样很不必要(什么妹妹跟了妈妈,其实想跟的是爸爸,但是妈妈经常在外面潇洒又去马尔代夫了,妹妹镜头钱还要哥哥给,妈妈都不记得哥哥名字什么的),活着的人无人在意,死去的人拼命追忆,我不懂。
中间妹妹走到第三天,快走不动了,突然哥哥一个留在手机里的定时遗言视频,讲我的伤只能坚持24小时,你不要折返(这里强调我觉得很尬,三天了你叫她折返她得有那个力气回去找你一起死哦),然后食物和水全都给妹妹塞包里了,讲你只能一个人走出去,当时就觉得,本来还能坚持觉得四天能走到坚持坚持能救哥哥,麻蛋现在直接坚持不了了一起死了算了拉倒吧。
不是不能留遗书,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在第三天这个时间就是为了告诉女主你还有水吗?
任何一个在无人区讨生活的人不会检查自己行李的吗?
那么小的包,任何一丝活的可能,任何包里的东西有机会都会用上的吧。
全程女主的冲锋服和里面的亮白色防晒服抢镜,真的好白好干净,最后求救烧行李那里脱衣服,真的全身上下里外都特别干净一尘不染的,这是无人区滚了六天的人,咱就是说演员吧多少还是得牺牲一点。
剧组吧你这是拍电影就一个人你都整不像还能整啥也不知道。
塔克拉玛干版钢木兰花开始觉得是部大号广告片,丧心病狂的近景高清怼脸【赞助商标志】特写中间是暴走一根筋过期萝莉见天地见众生空即是色与自己和解当哥的够腹黑,关键时刻也没有掉链子全程非常地不专业,还多年出入无人区的高端玩家?
老子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干过半年的志愿者,对于沙尘暴还是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发言权的,遇到沙尘暴最忌讳的就是顺着风走,最佳方式是就地避风,有障碍物挡着最好然后补给点居然没有提前确认过物资,卫星电话这种保命神器一旦损坏怎么补救的预案也没有!
万一后援车队错过了呢?
未虑胜先虑败就凭一腔孤勇少年气?
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
不重视水包!
长途步行一分一毫的多余物品都是不应该携带的,还佳能单反。。
愚蠢的两脚兽,不作不死打火机的密封效果是真的牛,卫生巾鞋垫这个是真有效(亲测),特别重要的手台居然没有挂失手绳,也只能说编剧最大了最后获救点离人类文明(马路)目测就一公里吧,基建狂魔可不是乱说的,塔克拉玛干铁路了解一下最后的最后,某为手机北斗定位,祥瑞御免百无禁忌!
看完后去搜了下影片的幕后,任素汐说这个戏对她来说最难的是时间上的跨度,为了追光追密度,不可能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拍摄,所以我需要把还没拍的冒险过程脑补出来,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因为在每一天的冒险过程中,妆不一样,身体重量感也不一样,缺水程度也不一样,眼睛里的东西也不一样。
为剧组加一星
这大概是她至今为止所有出演电影里最失败的一个角色,完全无法让人共情,本来她那口方言味极强的普通话也算是个人特色,但是出现在这部电影里直接就让人出戏的不行,使全片显得像是一部儿戏,全片看不见任何角色塑造,只看见一个顽童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自言自语。
纵然有电影本身的问题,但是核心还是她这个主演的问题。
毕竟这是她完全主角的独角戏,角色失去个人魅力使得一切都那么苍白无力。
这部电影算是让任素汐完全展露自己演技的欠缺所在,脱离了剧本角色的舒适区,她的观众缘仿佛全部失效,话剧式的表演方法完全游离在电影质感之外,仿佛就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小剧场里自言自语,看得观众只剩下出戏和尴尬。
真的让她挑大梁塑造角色完全等于没有,相信她演这片子是吃了苦,但是有什么用呢?
电影用角色说话,观众不是来看你有没有吃苦的,通篇就是完全感觉不到她对这个角色有用过心揣摩去塑造,国外那么多类型片当老师,如果演不好抄都抄不好吗?
只能解释为对角色还是不够投入,这真的和剧本无关,再烂的剧本这也是你的独角戏,剧情逻辑可以扯淡到天上,但你是唯一主角,焦点都在你身上,你多少能演出几个亮点吧,这么好的机会展现个人演技的独角秀,结果是完全没有,给你来了个毫无记忆点满屏尴尬的白开水。
看来以往那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更多的还是剧本角色加持,真的游弋在自己的安全区之外,她的角色演绎可以说完全跟演技不搭边了。
或许任素汐可以考虑转型歌手,这算是全片唯一个人能力还在线的内容了。
这部电影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此类电影的一次尝试算是拓荒者了。
首先感谢破浪观影团提供的点映和导演交流机会。
提前欣赏了这部题材新颖的国产电影。
荒野生存主题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保护电影题材的多样性是爱电影的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短90分钟聚焦一个人,讲话一段经历。
很符合一个豆瓣小组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只爱90分钟以内的电影”。
在这个电影越来越长的时代,能看一部只有90分钟左右的电影真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导演分享他舍弃了很多剧情和桥段。
就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慢节奏的故事,这个时长还是很不错的。
节奏渐入佳境,跟随主角每况愈下的艰难独行和层层递进的内心世界,观众也跟着进入一段生命探寻之旅。
几段比较喜欢的画面和情节:1.丛林看到哥哥的视频后拼命奔走气喘吁吁的情景与哥哥视频里沉重的喘息声相互交叠,既凸显了亲情的纠葛,又隐喻了命运的交叠。
2.丛林第二次治疗伤口后,镜头逐渐往上推,直到画面切换,无尽的沙漠并没有出现尽头,展示了一种苍茫无力感。
3.丛林“水分内循环”那段戏,一个长镜头下,人物慢慢消失了沙丘的后面,这个拍摄女性上厕所的镜头非常巧妙又毫无粗鄙感。
(个人比较反感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很多男性小便的画面,毫不避讳,反而还想以此凸显一种男子气概,展现了男性叙事主体的自以为是,对比而言,这个女性小便的表现手法就含蓄很多,还能显出一丝唯美。
)电影的另一大特点是女主角的独角戏。
敢于让一个女性角色撑起一部电影,导演的魄力不容小觑。
任素汐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得不说,穿户外服装、长手长脚的任素汐也太美了!
尤其大风吹得衣服贴紧身体,在一望无际的横向空间里,这样一个瘦高的竖向线条无疑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画面的重心。
最后那场夜晚火光戏,把任素汐的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rose吹口哨之后,女性求救的又一经典桥段。
听过瓦依那和任素汐合唱的《大梦》以后,才开始注意到她。
《故乡,别来无恙》,看了几集,坚持不下去。
偶然在视频平台看到这部电影是她主演的,于是去看了一下。
整体来说,任素汐饰演的妹妹角色很真实,但故事情节的讲述不够紧凑,人物心理刻画不够细致,感觉不如同类题材的《坠落》。
最后看到演职员表才注意到,哥哥是李晨饰演的。
任素汐唱的主题曲也好听。
任素汐确实是个才女,能演能写能唱,完全符合以前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定位。
对荒原的印象还停留在艾略特,残忍的四月,连丁香花都不忍停留,在痛苦中完成死亡、欲望、记忆的互相凝视。
当中国版的荒原通过荧幕呈现,说实话并没有很期待,只是被“女性个体之旅”的简介吸引。
情节很弱,好像一切悲剧本可以避免,但还算流畅,一路走过来的困难和行动都具有现实合理与价值合理。
因此不必谈情节和叙事,至少在片子内部能够逻辑自洽。
*镜头周传基老师说,cinema是运动的艺术,翻译成电影实在糟糕,因此在运动中不存在构图,这是个摄影/绘画概念。
《荒原》主题的特殊性造就了镜头语言的特殊性,因为是一个人的影片,所以不存在对切或双人镜头,因为在无人区,也不存在复杂的场面调度,仅仅是对于人本身、从皮肤到呼吸的特写,足以叙事,好几次镜头几乎要把脸吞没,对着逆光的太阳,光线被可视化,荧幕会放大特写的细节,于是观众与她一起疼痛、一起感受死亡。
远景实在漂亮,同样是大片荒土和人,《黄土地》的传统文化压抑到这里变成死亡的直接胁迫,《东邪西毒》的城市孤独到这里变成存在本身的孤独。
记得有个镜头她从夕阳下走来,远景变到中景,一种翻滚着的史诗感从地平线涌出。
*宗教/神与人我并不擅长讨论宗教,但它让我相信超越生命部分的存在,如同《冈仁波齐》的朝圣,没有亲历过的人是不能妄加评判的。
后段她看到一个死人(幸好这不是她父亲),在濒死体验的幻像下她超越了生死时空与亡灵对话,在一片梦呓般宛如泉水的蓝色中,似乎是灵魂离开肉体前的苏醒。
她醒来,绝望地往嘴里塞进一只蚂蚁,然后把红毯披在死尸上,用石头在他边上搭一座小塔,撒一把细沙——这个时刻我落泪,那是她为另一个生命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她以一种极为超越的神圣态度完成了对死亡的超度,这与她第一次看见死亡羚羊拿出相机拍摄的态度完全不同,第一次她还是俯视死亡的,第二次她便平视死亡了,多么饱含宗教性的神圣时刻。
细心观察影片后段,配乐也越来越偏向吟唱般的圣诗。
当她克服了人的困难后,她便具有了某种神性,体现出来就是最后一段,被无数人圈点的一段——我再次不争气地落泪。
通红的火光照在脸上,干瘪的皮肤看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与阴影交错的近乎表现主义的摇曳,力量,一种自女性体内生发而出的生命的力量,顺着火光燃烧——是影片的第二次燃烧,不同的是第一次她被动而这次她主动,火是绝望也是希望,在一切都燃烬迸发碎片之时,也是一切被打碎重建、被赋予新的可能时刻。
她是那样执着和用力,你不忍心叫她再死一次,于是她的生命再度延长了观众的梦。
*女性主体导演很精准地把主角设置成女性,也让止血的卫生巾某种程度具有了合理性。
如果把荒原看作是抽象的困境,属于女性的,我也愿意接受这个故事,想起《深海》中的南河,这里的哥哥也起到了“救命”作用,只是多了亲情的屏障,南河的形象大概是太满地贯穿了,我总也爱不起来,这里我看到了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她的活着出于一种更本能的层面,尽管这个本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连接,这倒无可厚非。
她完成了真正意义的自我救赎,尽管我不赞成苦难,尽管这些苦难在现实中可以避免,但抽象来看,她的“自我成长”是相对成功也成熟的。
我永远相信任素汐老师。
如果想要一个人安静下来,很值得看如果追求商业快感,不必浪费90min
🎬 《荒原》一场大漠孤烟里的生命救赎,兄妹两人为寻找父亲踏入无人区,在痛苦煎熬的茫茫大漠徒步六天。
第一天,他们轻松上阵,步履欢快;第二天,他们尽情地欣赏沿途风光;第三天,他们驻足拍照,感叹青春;第四天,他们意念松动,重拾信念;第五天,他们饥渴难耐,精疲力尽;第六天,他们绝望无助,寸步难行;第七天,她已气息奄奄,垂死挣扎。
短短七天恍如隔世,也是生死一周。
恶劣绝境中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危险和死亡。
丛林用了七天的时间,在缺吃少水的情况下,在受伤崩溃的境况下,一路上拼命摸爬滚打,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希望,毋庸置疑,她是一个孤胆英雄。
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戈壁荒漠里,唯有前进的脚步才是希望曙光,目光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不要害怕孤独寂寞,它是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
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程,需要自己一个人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
当你觉得前面没路的时候,千万别害怕,一直往前走,路就在脚下!
戈壁滩上的荒原,落日余晖,残阳似血,漫天黄沙晕染着波澜壮阔,残酷孤寂见证着别样浪漫。
在这里,我们见天,见地,见自己。
在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里,生命如此渺小,却又无比强大,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英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亟待穿越的荒原。
而我们都在自己的荒原里,挣扎求生,顽强拼搏。
眼前的困境,目前看似高不可攀,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这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处小丘陵。
世事变幻莫测,但我们在无常中追求永恒,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人生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
冷暖相遇,便有了雨;春秋相逢,便成就了岁月;天地相交,便铸就了永恒。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
而那些打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变得更强大。
荒原 (2022)5.5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冒险 / 左志国 / 任素汐 李晨
无剧透,可放心食用。
电影是国内鲜有的女性荒野求生题材,画面很壮美,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任素汐一个人出演,宣传主题是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演,一个人看,一个人思考。
电影讲的是女主遭遇突如其来的荒野求生的经历自我救赎的故事,也是失去与得到的故事。
拯救自己从来只有自己,挣脱执念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
悼念失去、执着弥补往往会搭进去更多,然而又如何呢,一切重归残酷、平静的生活罢了。
看之前又期待又有些犹豫,男女主的形象气质似乎不搭,海报很有质感。
可能是基本没有什么预期,看的时候比较舒适。
男主时长不多,剧情没有逻辑性问题,不出戏。
而且电影整体质感很好,喜欢西部片、公路片、纪录片、荒野求生、女性主题题材、自我救赎,喜欢ost的,都能找到亮点。
片尾曲一定要听,声音一出来就觉得很有味道,歌词也耐读。
一直在后面找是谁唱的,结果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任素汐,有惊喜到。
get到了任素汐的演技,虽然剧情起伏不跌宕,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甚至察觉到了她的性感,哈哈。
在极端状态下对其他生命(包括人类)的共情和尊重,有惊无险后对命运甚至对自己的嘲笑,那种倔强的野性的生命力很打动我。
区别于很多野外求生主题的影视剧,生存是残酷、唯一且必须的选择,这种似乎是更加女性化的视角的讨论很珍贵。
国内对于女演员似乎更加苛刻,这是一部很好的彰显演技的电影,同样的男演员如果出演此类角色一定更有讨论度。
而这么小众的题材,这么小众的拍摄手法,出现爆款几乎很难,拍的人、看的都都知道,可那有怎么样,任素汐多了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多了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看。
影像试验,像综艺不太像电影。结尾烧掉自己行李和衣服,让我联想到《地心引力》的大结局——唯一像电影的地方。
垃圾rsj
特立独行的女性和电影
基本只有大漠的风景和任素汐的痛苦面具,整个故事推进的动力不足。
空有一类型片的壳,里面装的还是那套已经被拍烂的国产片固化叙事。女性的生存都已经受到挑战,第一时间记起的还得是父亲、哥哥和家庭。最后只能是演员模拟荒野求生测验,观众承受忍耐力测验。
概念大于水准?
本来冲着周申编剧去的,刚开头对话一股脑儿把人物关系全部抛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看了一半重新检查了一下演职员表,才发现是演员周申……所有需要解决的困境都没有出乎预料的,日常逻辑也存在问题,戈壁徒步难道不应该昼伏夜出吗?不穿防沙套鞋里进那么多沙子脚居然没磨破?情感线单薄,父亲的形象只是重复了好几次的唱歌吃烧烤的影子,没有一点故事的支撑。能不能好好研究一下《坠落》,看看人家是怎么一边剧情推进一边把友情和父女亲情融入其中的……
非典型性冒险电影,类型、故事框架都有一定先锋实验性,全篇几乎是任素汐一个人出演,但“丛林”完全是她演的角色中新一次演技突破。
导演的功力浪费了任素汐的演技,浪费了大漠的无限可能
意料之外还不错,评论里说的拖沓、无聊也没感觉到,反倒觉得节奏尚可。全片除却少数几处特效几乎都是实拍,再配合着杜比厅的音效,特别身临其境,甚至会感觉自己正陪着任素汐在戈壁沙漠里求生🥰。真的毫不夸张,任素汐在里面的表演特别真实,无论是角色的一些小动作和表情还是她在处理伤口时的反应和下意识动作简直和我自己一模一样。我觉得任素汐是那种越看越有魅力的演员,简直爱死她了。
《荒原》讲述一个坚毅、勇敢的女性如何在艰苦环境中独自求生,“丛林”的名字赋予角色勃勃生机,任素汐极具生活气息的表演使这个角色更加可爱,她不甘于隐入黑夜和荒原,是国内银幕极为罕见的女性形象。独角戏向来最考验功力,导演在序幕就用一场风暴警醒观众,大自然需要我们常怀敬畏之心,片中所呈现的荒漠戈壁景观壮美、残酷,令人震撼。女主角“丛林”行走在无边荒野里,不是独自一人,仿佛背负着全人类对抗自然的决心和魄力。她点燃行囊,拖着一团熊熊烈火在黑夜里前行,像极了涅槃重生的凤凰。主角丛林的几次恍惚片段都很亮眼,无论是身处巨大的骨架之中,还是与探险者进行跨越生死的对话,都让人感叹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影片其实很有勇气,气质清冷独特,虽不是大众惯于接受的题材类型,但它的出现让人心怀期待,每一种尝试和坚持都有价值!
你看到的是执着,我看到的是无知无畏。
在大自然面前,人真的是微不足道,在无人区,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任素汐把一次一次经历了绝望之后内心活动诠释的十分到位,特别是看到希望后难以掩饰的激动,很难不被这样的画面所打动,真心推荐的好片。
电影一般,但任素汐很好
本来期待的是《坠落》式悬疑求生,结果是人与自然的纯粹互动,低吟浅唱的宗教式配乐与鼓点无不在彰显着面对自然与超自然的敬畏。有些时候的大远景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怼着任素汐脸的大特写又展示了人类生命力的顽强。生命力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流动的,其实特别喜欢中间死者入梦的片段,自然与超自然在那一刻发生碰撞,只剩下对地球对生命力的感慨。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够极致,完全可以做成一部极简的自然主义电影,在景与人和幻像之中参悟生命力与超自然。
6.0/10,生存综艺任素汐版,导演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用上下左右前后360度的拍摄角度对着任素汐来拍,中间穿插着荒原的早、中、晚等各个时段的景观。至于梦境&幻觉&闪回部分,关于对死亡的恐惧的梦境是有趣的,关于父亲&哥哥的记忆闪回是无聊的。总之整体感觉比较闷比较尬,如果能突出一些对生存的渴望或许会好一些。
任素汐对李晨说的那句“你怎么那么衰啊!”是全片主旨!建议所有女性都去影院观摩,亲眼看看这个父权社会究竟给女性带来了什么?连亲情尚且如此窒息,何况是其他关系呢?所以,扯啥女性主义太早了,先走出这片沙漠再说吧!
任素汐的表演代入感极强,抗住了整部电影画面和音乐有加分,体现了荒凉和绝望的感觉节奏的把握和困难剧情的推进还有进步的空间中国电影市场需要这样的作品和好演员,片尾任素汐编曲填词演唱很惊喜
丛林与幻觉对话那段毛骨悚然,与父兄的回忆也意外地有惊悚氛围,包括红色信号弹照亮任素汐的脸,导演应该很擅长拍恐怖片才对…
因为任素汐而关注的电影,任素汐确实符合我的期望值撑起了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的舞台。商业电影当下的市场环境,导演敢启用一个曾经的文艺片女主拍一部不刺激不玩心跳的电影,是勇敢。故事留有余白,女主的荒野求生技能可能来自于儿时父亲的传承,但电影剪辑和节奏把控有些碎,感官体验上比较零乱不清,电影最后半小时不足发力。导演和摄影是干柴,却没把任素汐这把烈火烧起来了,有些表演是真的好但有些也趋于模式化,自由发挥的空间被自我困缚了。最后的幻觉真真假假,任素汐在信号弹下的solo戳到我了,大结局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