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时正读高中,每天买参考消息。
所以也算是半亲历了这场风波。
当时让我很疑惑的问题是,那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的最高法院,为何如此低劣的做出了一个明显有失公平的判决:停止计票。
在我看来,很理所当然的应该重新计票以确定最终是谁的选票最多。
在有如此多无效票的情况下还公然禁止计票,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4年之后,又遇到类似的事情:台湾大选计票风波。
同样是打到最高法院。
连战主张因陈水扁诈演枪击事件,应判选举无效与当选无效,最后也是被最高法院双双驳回。
这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但凡介入政治事件,再好的法院都会算出一笔糊涂账——让“坏人和无赖”得逞。
但我们不妨引用两个真正让坏人得逞的判例: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以及著名的“世纪大审”辛普森杀妻案。
这两个案例详情我就不赘述了。
它们共同反应了一个基本的原则: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
回过头来看布什诉戈尔案(很古怪的是,居然原告被告是反过来的),为何最高法院的多数方会认为不应继续计票?
首先,当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之前,佛罗里达州务卿已经宣布布什当选,也就是说,从程序上讲,布什已然当选(不管中间有多少猫腻)。
其次,戈尔要求重新计票,并得到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支持。
这个判决无视此前依法按程序确认的结果(布什领先300票并确认当选),无视当前客观情况(是否可能在短短3天内完成计票),也无视未来可能的结果(如果未能按时完成计票,布什仍然会合法当选)。
如果按照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重新计票,却又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按照佛州法律,将由佛州政府(也就是布什弟弟的政府)指定选举人。
到时候不管重新计票的结果戈尔是否翻盘,都无法阻止布什当选。
然而,如果戈尔真的在重新计票中翻盘,布什的总统合法性将遭受严重质疑,这对于整个国家将会是一场严重的宪政危机。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中戈尔说“就算我赢了,我也赢不了”。
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文斯对多数方的判决表达了异议意见,其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我们或许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到底谁是今年总统大选的赢家,但最终输家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对法官作为法治公正的守护神的信任。
”这段话其实是道出了最高法院在这场纷争中的无奈。
他们自认为出手挽救了这个国家,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宪政危机,却为此背了一个干涉政治的黑锅。
按照规矩,总统的选举由选民的选票决定,并在国会确认。
就算要扯皮,也应该到国会去扯),而不应该扯上最高法院。
在《华氏911》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在确认程序上,许多众议员发言质疑布什的当选。
然而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最高法院一锤定音,才让这场闹剧戛然而止。
随后的国会确认程序上,众议员们也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却没有任何一名参议员附议(法律规定必须有参议员附议,抗议才有效)。
难道民主党的参议员们心里不清楚这个结果对他们有多不公平吗?
但他们心里更清楚的是,最高法院为什么会做出此前的判决——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宪法的尊严。
电影中,贝克得意的说道:“大街上没有坦克,说明这个系统发挥了作用”。
他确实应该为此得意。
--最后罗嗦一下关于台湾大选的判决。
如果台湾最高法院秉持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原则,这样的判决自然合理。
如果说是陈水扁因为枪击案骗出很多悲情选票,这样很不公平的话,那也只能怪台湾人没经验。
轮到08年大选,这不就平平安安没什么事了么——大家有经验了。
同样的,美国04年大选,同样有了经验,也没闹上法院。
2000年布什vs戈尔佛罗里达选票之争本是个枯燥题材,HBO《选票风波》却把它拍得有层次有体温有味道。
智慧、手段、伎俩尽管使,但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双方始终坚守宪法与法律底线,正当、磊落、有风度。
赢家输家都强调让世人分享美国价值观。
我们反复分享了,最新这次是奥巴马胜选。
我不由得慨叹,若说我们生活得挺滋润,美国价值观立即证伪之!
好莱坞显然比我们更热爱音乐,一部勾心斗角的政治题材电影,钢琴依然弹得那么动听!
James Baker, Bush竞选幕僚核心人物在选举结果最终确定后,对全体竞选班子的话:关于这次竞选,大家可能会有很多看法:我们最终只领先了154票;佛州的州长就是BUSH的弟弟;最高法院给我们的判决。。。。。
等等;但是我想让你们记住的是,其实每次记票我们都赢了,没有输给GORE。。。。。
重要的是这个制度起作用了!
街上没有坦克,在人心最动荡和不安的时候的权力的和平移交,这是对我们的信仰,和宪法的力量的一次考验。
Gore,竞选失败后的演讲:。。。。
我知道我的支持者们都很失望,我也一样,但是,我们的失望必须被我们对国家的爱所冲淡。
这就是美国,我们把国家置于政党之前,我们会一起站在我们新总统的身后。
在今晚的政治斗争结束以后,我相信,就像我父亲说的那样,无论失败多么难以接受,但是它能和胜利一样震撼灵魂,释放荣耀。
Bush,竞选成功以后的演讲:。。。。。。
共和党人是为了我们国家谋福祉,民主党人也一样。
我当选不是为了政党服务,而是为了国家服务,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是每一个美国人的总统,不论种族和背景,也不论你是否投我的选票,我将尽力为你的利益服务,而我也会尽力赢得你们的尊敬。
凯文斯派西曾一度被“小金人后反应”困扰,像哈利.贝瑞一样,这位表演技艺稳健,擅长驾御各种性格人物的演技派在得奖后就一直没接过配得上影帝称号的好角色,《Recount》一片让人看到他翻身的曙光,斯派西在片中将扮演戈尔总统的副参谋长荣.克莱因(Ron Klain),他也是协助戈尔针对当年投票结果对佛罗里达州征服提出诉讼的法律顾问.
下下来半个月了,冲着spacy的面子才看的《recount》,之前已知道一些2000年美国总统内幕,从一开始,gore就没赢的机会。
bush真牛,他的当选充分印证了国内的一句俗语“千好万好、不如有个好爹”,查一查他的简历,做生意老赔钱,但就是有风投愿意给他投钱,从政老出问题,但就是有人给他擦屁股。
老美的民主就是那么回事,用选举人团票来替代普选,国内好多人总以为老美就是民主的最佳代表,嗨,没钱你去竞选试试。
所谓民主就是一句口号,跟“公平”他老人家一样,纯粹在梦中和文学中才出现,其他任何场所你都见不到他,他和上帝一样,你总是祈祷他会出现,可惜呀。
写到这想到了刚结束的美国大选,奥巴马背后一定有金主,就因为他是个黑人,不想投票的人都去了,大伙看看他当选后的作为吧,如果他真心为普通老百姓做事,那他就不是总统了,而是个上帝,可惜,上帝是不存在的。
如果形势需要,再往后老美很可能会整出来个女人总统、移民总统。
这么多人帮助bush当上美国总统,纵观八年来的种种,此大哥的总统做的够成功,911就帮他的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先打阿富汗,再打伊拉克,很奇怪他咋没在下台前打下伊朗,是他的投资商们算了笔帐感觉没搞头还是美军实力不够。
kevin还是那么魅力无敌,快奔pacino去了,毕竟,年龄大了。
影片最后,Ron Klain在机场问James Baker,他是否能够确定,真正优秀的人已在选举中胜出?
他是否能够确定,这个胜出的人会成为一个好总统。
这个问题,在四年之后,美国人似乎仍无法回答,直到八年后的今天才似乎有了共识。
但无论如何,就像James Baker那段话所说的——"But more important than all that is that the system worked. There were no tanks on the streets. This peaceful transfer of power in the most emotional and trying of times is a testament to the strength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o our faith in the rule of law."
2020大选处在余音绕梁阶段,看这部电影时有几点感触,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近半年来的滔天争议,我最大限度的描述一些可能是公认的事实。
1、电影:互相攻防,各有胜算,最后赢家始终存有悬念;2020年大选:从大选投票日开始,几乎全部主流媒体都断定拜登赢了、川普不认输,并认为没有可靠证据证明大选存在大规模舞弊,斥责川普言论里包含了太多太多阴谋论。
2、电影:大家都在现有制度内、法律框架下玩耍,大家都是文明守法的三好公民、高素质人才;此外,电影中没有提到任何外国势力。
2020大选:2020大选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从重要性上来看,不是如何重新计票、重新计票的标准是什么,而是收到的选票是否合法、是否应该被计入;此外,有关本次大选被外国势力干预的言论甚嚣尘上,绝非可被忽略的小话题;3、电影:各级法院处于中立方,判决的尊严、执行力都得到了保证,且与竞选双方保持距离。
大家都一边严格遵守着法律,一边努力钻法律空子。
2020大选:法院是否始终中立呢?
法院判决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呢?
竞选双方是否都严格遵守了法律呢?
争议太多,见仁见智吧。
4、电影:双方竞选团队吵得让人脑壳疼,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无比想让上帝一剑劈死这群一脸疲惫却鸡血满满的家伙,一个人但凡少点理智都会唾弃这种争吵不休的制度,可也正是这种制度让电影的结局散发法治和公民社会的光辉。
2020大选:感觉竞选双方想干死对方!
5、电影:最终当选总统的布什发表获胜演说:“……共和党想要为整个国家谋利,民主党也一样,我不是被选出来为政党服务的,而是为整个国家服务,美国总统是每一位美国人的总统,无论种族,无论背景,无论你们是否投票给我,我都将尽我所能为你们的利益服务,力争赢得你们的尊敬”2020大选:当选总统拜登发表获选演讲:“……我以民主党员身分光荣参选,我如今将成为美国总统。
对于没有投票给我的人,我也会努力以赴,无异于投票给我的民众……”最后说一段:把美国制度无限美化,妄图单单依靠制度就能阻止人性之恶的人,应该是吃撑了;把美国制度无限丑化,妄图以此抬高自身的人,应该重修幼儿园;带着电影传递给你的美好自信闯荡现实,没被铁拳锤打过的人,谈论美好等同于空中建楼阁;
又见Kevien Spacy,这个男人的魅力实在是……不说什么了我。
不过说实话,这个片子我很难去看懂,还是看完之后在豆瓣上将美国选举制度补了个课,让我去看这么一部片子就好像让老外来看我们文革时期电影一般,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特有的政治环境,我实在是看得一头雾水……但是又不忍心打两星,就冲着这个男人,我还是给了三星。
讲述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因选票的特殊性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以2000年布什戈尔之战为背景,讲述了美国政治中的一个实例。
这部电影也很系统地呈现了2000年美国大选的情况。
评论家说明谁赢得了福罗里达州,谁就赢得了选举。
最终布什成为了美国的第四十三届总统大选。
当然有的人满意,有的人不满意。
由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票数相差不是很大。
并且在网络公布的数据和新闻数据不同,原因是一台投票机错误地计票。
所以戈尔的支持者们想通过票数重计的方式挽回局面。
人们权力阻止戈尔发表演说,终于在戈尔发表演说前让他知道了事情真相,在人们强烈要求重新计票的的情况下,佛罗里达开始了重新计票程序,但是这个州的法律限制了重新计票。
经过分析之后,甚至觉得人工计票才是最公平的,但是人工计票是有限制的的,首先是法律限制,即除非软件或硬件错误的情况下才能人工计票,其次是人工计票需要大量时间。
因为在这个州的有些地方计票器不先进,导致大量无效投票。
最终的结局没有反转,布什胜利,戈尔落选。
在这部电影中,重新计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戈尔决心赌一把,还是有其他的阴谋?
我们要搞清楚地是,就算重新计票的结果会出现什么状况。
首先,当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之前,佛罗里达州务卿已经宣布布什当选,也就是说,从程序上讲,布什已然当选,不管这中间布什是否耍了心机,。
其次,戈尔要求重新计票,并得到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支持。
这个判决无视此前依法按程序确认的结果(布什领先300票并确认当选),无视当前客观情况(是否可能在短短3天内完成计票),也无视未来可能的结果(如果未能按时完成计票,布什仍然会合法当选)。
如果按照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重新计票,却又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按照佛州法律,将由佛州政府(也就是布什弟弟的政府)指定选举人。
也就是说,不管是否重新计票,都无法阻止布什当选。
然而,如果戈尔真的在重新计票中翻盘,布什的总统合法性将遭受严重质疑,这对于整个国家将会是一场严重的宪政危机。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中戈尔说“就算我输了,你也赢不了”。
所以这才是戈尔德最终阴谋。
而事实也在另一部美国纪录片中得到了证实。
布什当选总统之后,许多人对他的总统合法性质疑,但由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才没有进一步的抗议。
知道911时间之后,布什才在美国政府奠定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以至于在2004年能顺利连任,并且在众多总统中也算是比较有成就的一位了。
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文斯对多数方的判决表达了异议意见,其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我们或许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到底谁是今年总统大选的赢家,但最终输家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对法官作为法治公正的守护神的信任。
”这段话其实是道出了最高法院在这场纷争中的无奈。
他们自认为出手挽救了这个国家,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宪政危机,却为此背了一个干涉政治的黑锅。
按照规矩,总统的选举由选民的选票决定,并在国会确认。
也就是说就算有争议,也是国会的事,而不应该扯上最高法院。
在纪录片《华氏911》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在确认程序上,许多众议员发言质疑布什的当选。
然而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最高法院一锤定音,才让这场闹剧戛然而止。
随后的国会确认程序上,众议员们也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却没有任何一名参议员附议。
难道民主党的参议员们心里不清楚这个结果对他们有多不公平吗?
但他们心里更清楚的是,最高法院为什么会做出此前的判决——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宪法的尊严。
他们的抗议会给整个美国丢脸,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议员们必须为它争取荣耀,而不是把丑事一闹再闹,直到人尽皆知。
这场重新计票本来就是美国政治上的一场闹剧,是美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笑话。
美国自身应该加速完善自身的法律机制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据说是绅士间的较量。
战斗中卑劣手段无所不用,战斗之后轻松握手……这个可能是我的感触。
看这电影眼睛会忙的不亦乐乎。
对话太多,忙着看字幕,演员的表演反而看不真切。
那些对话又和故事关系密切,实在不能不看。
每到这种时候就悔恨当初为啥不好好学外语。
这大概算得上一部纪实战斗电影。
就像两个人打架,展现的全是你来我往的招式、拳脚。
至于两人的出身背景,为啥打架,各自靠山,师承门派,以致昨晚睡的好否,晚饭吃得是啥一概不讲。
上来就一顿老拳,鼻青脸肿你死我活。
我想选举大概也是。
党内有党,派内有派,各自有山头,各有财阀支持。
你先要在党内胜出,才能两党相争。
到了最后投票时就是短兵相接了。
有点像赌博中的一翻一瞪眼云云。
不过知道结果的电影看着没什么悬疑,只当又从新复习了一遍事情经过,补充了若干细节。
拿彼西洋外藩的故事想我邦有点唏嘘,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唏嘘过后还不是一样要吃饭睡觉挣钱养家……无端给自己多了些烦恼。
这些唏嘘不想也罢。
老啦德恩挺有意思的
民主的议程艾伦索金提到的场景例子
有时候,过分的写实非但不能接近真相,反而会滋生远离事实的无趣。
橘子汁州佛罗里达真是人杰地灵,小小一块土地,竟然是人口第四多的州。所以到底是谁赢了?难说。只能说整个过程中小布什没输过,选出了美国历史上智商最低的总统,在任八年,一直在战争,小布什是我有印象的第一任在任美国总统,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克林顿传记。以前对戈尔的印象就是他看起来挺和善的,极其热衷于环保,上奥斯卡颁奖典礼宣传环保。理想主义,敢想敢做,最后我都跟着哭了。回天无力,又分外委屈的感觉,实在心酸。唉,一声叹息。拥有如此成熟的选举制度和丰富的选举经验,竟然能选票设计有问题、投票的公民不会投票、计票的机器也有问题……这些技术问题解决了,就用不着人工计票了,省了多少事。不得不想到国王班底里的话:人一生有几个瞬间,你以为是明天,其实是昨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戈尔真的冤真的惨啊。但没有一蹶不振,着实强大。
就算早就知道结果,还是会跟着剧情一步步走啊,政治和法律,永远都是相互利用的吧。善用规则才是王道啊。总觉得凯文史派西的角色还挖得不够深。不过当然,我们国家似乎短时间之内很难发生类似故事,只能看看美国人的热闹了。劳拉邓恩真是个有意思的演员!
开始了么已经结束了的政治小品。劳拉邓恩的角色很棒,但是这样塑造女政客太成心了。
一次又一次感叹Laura Dern真是个好演员。对民主的信仰以及国家的热爱在贫富种族和话语权面前等诸多不平等面前成为可笑的幌子。引以为傲的历史传统与对所谓初心的笃定在不堪入目的手段计量下异化为跟丫死磕的执狞。
想想2020。。。。美国大选也是混乱。。
不喜欢这种题材
为啥最后一段开始主旋律了……
民主究竟是什么?在一个号称制度最完善最为民主的国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再次证明了制度的正确与力量。”中国缺少的是这些,而不仅仅是这些。
都是商人,一边夸自己的产品好,一边批评别的产品。00后甩了甩脑袋,举着手上的廉价牛仔裤:“便宜货大甩卖了,大甩卖了。”
片子本身重现了2000年选举的新闻,HBO还是站民主党这边的,当然结尾还是很正确的落地。劳拉邓恩演的州秘书真是好玩,政客之外还有这样的人存在。
近期看的三部选举电影里最无聊的,一副受害者面孔的民主党20年后靠阴兵选票扳回一城,也算是风水轮流转了,America win again
民主不是万能药,美国民主的精髓是均衡博弈,党争的黑暗,但是我们有什么资格批评美国呢? 权力的和平移交,we put country before party。08年5月上映的,政治目的很明显嘛。4G高清版。
不是很感兴趣
“你不能认输”…“我不能赢,即使我赢了,我也不能赢”…“大街上没有坦克车,权力的和平移交,在情绪最为激动和不稳的时期,这是对我们的信仰和宪法力量的试炼。”——“怎么叫做政治家?政治家就是找有钱的人要钱,找穷人要选票。就是让有钱人和穷人都相信自己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关键的少数’
对于一部政治片来说,这更像是一部对于美国式民主嘲笑的电影。法制尽管看起来很麻烦,但可以避免真正的大麻烦。为什么很多人爱看科幻类的电影?是因为实际上我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事物,所以国内很多人关心政治。
好看
在2020年胶着的大选期间看这部老片别有一番风味,凯瑟琳一开始就说,如果重新记票,除非有一场飓风,结果两边的政客和律师就在茶杯里一层一层搅起了一场飓风。影评最后立意还是认可系统,相信国家先于政党,谁也没预料到16年后,更先进技术出现,可“打孔屑”也换了一种形式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