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耀祥真的老了,没有当年柴九的那种正当年的“火气”,神态眼神也有点刻意,可能是状太浓或者滤镜的问题。
暂且抛开剧情不谈,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TVB这些年的剧尤其是合拍剧对主角人物的刻画几乎都在往“政治正确”上面走,主角永远都是好人,要么大忠,要么就是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正或邪、对或错、忠或奸总是分得太清楚。
巾帼枭雄1里的柴九为了吃饱饭什么都做得出来,偷吃了一顿狗肉被彭铿发现,甚至愿意叼着狗骨头爬一条街;巾帼枭雄2里的刘醒为了保住工作在非凡哥面前低声下气受尽屈辱...而柴十七一个生意失败负债累累的人凭什么凭着三两下嘴皮子功夫就能免除债务获得女总裁青睐,这样也都算了,为什么柴十七在面对自己的伯乐时居然可以如此的自命不凡自视清高......柴九对待康宝琦、刘醒对九姑娘,在我看来才是一个普通人在遇到伯乐时该有的表现,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说教,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然后就是我最想吐槽的,柴十七三番五次提辞职,去骂七爷,这么对待自己的伯乐就是为了坚守自己那正义的价值观?
柴十七整部剧里都在当好人、教别人当好人,乱世下能活着已是万幸,这种“伟光正”的人物刻画反倒让人物有点失真了。
#巾帼枭雄# 1122一开局就因为戏外没找某演员,被粉丝打了很低分,看完后觉得6分出头一点,算上粉丝打低一分,这个分也差不多了。
我觉得某些粉丝也别老纠结没找谁谁演了,按照之前某戏的情况戏扑了主演喷剧组,这片换了演也一样,然后演员又开喷,场面更难看这片感觉像合拍方找了几个内地写手,最后找香港编剧和编审挂名拼一起……没啥主线和指引发展,都是把情怀桥段尽量凑,像拼段子似的……最像TVB自己安排的剧情,就是“力捧”男二男三了,尤其男二已经好几部这种分饰几角、凹人设的安排,然后演员又很刻意演出来……记得公公出宫前面神作后面尴了,就是最后两周特地安排他“大反转演另一面”,刚好也是这男女主……男三就是好几部都这个造型演的戏,都差不多,总是差一点够不到“角色”的感觉……另外其实女二这戏里也挺一般的,她别的戏之前都不错,刚好下一部戏又是她,可以马上证明下自己整体上除了剧情节奏,回到横店拍的,别的合拍片是色调问题,它这个还有点像现场打满灯光似的特别亮……还有场景虽然大,但总感觉“很布景”,还不如厂里那几个小场景有生活气息,尤其街上路人演员都是配音,珠江台配音感很重
第十三集的剧情有点让我有很多疑问,就是说,萧正楠不是部长吗?
手上有兵权,所以警务处长,一个警察,怎么可能有权利去抓当兵的,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
他手下那么多兵,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松的抓住?
就算是市长,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吧?
但是萧正楠就突然越狱,突然就被枪杀,那么萧正楠的这个角色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搞懂。
然而萧正楠死的时候,又说“家姐,我会回来的”,这是灰太狼每次要吃羊,失败后,就每次都说这句台词吗?
那么萧正楠为什么每次死了,都还可以复活呢?
这些疑问还没解开,第二个疑问就出来了,第四次救了胡定欣的黎耀祥,苏醒后居然有短暂性失忆,虽然失忆,但是却记得萧正楠,你说是不是选择性失忆呢?
但是在紧急关头,这个记忆就回来了,又在股东大会上帮了胡定欣,然后马上就好了,还好到省钱的两个人坐一辆人力车,这摆明了就是互生情愫了,要不然干嘛这么近距离?
胡定欣靠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了,还不叫醒,你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
朝夕相对,两个人自然有好感,但是就是不说出来,胡定欣舍不得回家,想和黎耀祥多待一会,然后就走了,又回来,要求黎耀祥跟自己一起走走散散步。
然后陈晓华遇到危险,虽然说是黎耀祥摔跤,开了两枪,但是呢,事后又怕胡定欣的手枪走火,还特地翻人家包去检查手枪。
胡定欣看到了也不生气。
你说这两个人眉来眼去的,没好感,都是假,那么胡定欣是在等黎耀祥开口,还是说黎耀祥觉得这样的感情是不可能的,索性就不说,踏踏实实的做助手,辅助呢?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悲伤的感觉就好像预示着这两个人的感情很难有结果一样。
第十四集几乎就是开始在讲感情的事情了,没什么太大的故事出现,导演开始慢慢推动这两个人的感情,好在胡定欣主动表白了,但是黎耀祥就是逃避,你看黎耀祥逃避感情,拒绝人家,说白了,就是怕高攀,人家有钱,他没人家有钱,地位的悬殊。
不过用高速镜头拍摄的一段的水花戏,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预示的是这种感情是镜花水月一般。
女人为了爱情,总是会哭,胡定欣也哭了。
第十五集我感觉剧情是不是有个漏洞?
罗天宇为什么之前打不过曹大虎,然后现在居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过?
而且曹大虎还那么胖他的样子呢?
不过罗天宇很聪明的找黎耀祥做时间证人,现在做事情有头脑了,只是不明白曹大虎那么厉害,当初差点要了罗天宇的命,那现在怎么会怕到死?
不过第15集也算是在水剧情,没什么故事讲的感觉,就是在水剧情,不过罗天宇知道陈桢怡喜欢自己,自己说不喜欢对方,而陈桢怡撒谎纹身的事情,其实有些爱不是爱,有些爱就是嫉妒,就是幻想,陈桢怡嘴巴祝福,心里就是嫉妒恨。
这样的感情是危险的。
所以陈桢怡的结局一定会是导演写她领盒饭更适合,回东北,我就不觉得适合了。
理论上作为上海人或宁波人的七十七,不一定会看但可能会看的传统戏剧目叫“越剧” 七十七在倒数几集唱来唱去的一首曲目 是粤剧“红烛泪” 由 唐涤生先生作词 红线女演唱,同时也是任白电影 《摇红烛化佛前灯》 的插曲 1954年的产物 你七七相逢,光天化日唱越剧牡丹亭之幽媾不好,唱什么红烛泪唐涤生, 何许人也?
香港沦陷(1941)前的七十七或许不知道 但“南海十三郎”一定会知道 【粤剧粤曲】《红烛泪》(红线女)_哔哩哔哩_bilibili
先来点有趣的,盲猜巾帼枭雄系列中的数字游戏。
柴十七和七爷,名或号里都有数字,“柴十七”叫起来还有点拗口,有没有特别含义?
难道编剧给角色命名时图省事,随便加个数?
结合前两辑大胆猜测,这里头可能暗戳戳玩了个数字梗。
为什么?
因为乘法口诀早就告诉我们:七七四十九。
一个“七”,一个“十七”,合一起就是“七十七”,也即“7+7”。
不仅加号凸显了“女主+男主”强强联手的设定,而且“七七=四十九”,自然想到“四十九”可拆作“4+9”,也即呼应第一部中的四奶奶与柴九,何况其中一个还同姓,指向很明确吧!
最初给巾1角色起名时,当然主要为贴近角色身份。
“九”与“狗”在粤语中同音,起名“柴九”包含了角色低贱出身的设定,也与特定情节关联。
到了巾2,女主叫“郑九妹”又带有个“九”。
单从人物背景看,好像剧中并无确切说明“九妹”这个“九”的由来。
恐怕从那时起,编剧就已经开始在玩数字游戏了。
大家有没有相似的感觉?
巾1中最突出的是柴九线,不论人物刻画,还是情节推进,都非常出彩。
到了巾2,许多高光时刻转而放在了九妹这边,烧鸦片、杀少佐、救刘醒。
不是说男主那边不够出彩,而是男主出彩的桥段,主要落在女主与兄弟家人身上。
九是个位数最大,而巾1中最出彩的男主叫“柴九”,刚好名字里带九最大。
于是到了巾2索性改由女主名字里带九最大,会不会早已在暗示:巾2主角剧情是对巾1原有的高光铺排进行了对调互换?
其实巾2对巾1中的不少人物性格都做了相对应的扭转,这种事先通盘考虑的设计,是有迹可循的。
有了巾1巾2的解谜思路,到了悬崖这一部,破解数字游戏就比较顺当、简单了。
巾1、巾2虽相继播出,但二者风格还是有所不同。
巾1更偏向戏剧化的夸张,类似于同个制作团队早前的不少作品,更因柴九这个角色有了悲喜剧元素,戏味更浓。
巾2主题与背景更宏大,整个格调也相对平实沉稳,更有大剧之风,更着重于情感张力与家国情怀。
而这回名号中都有数字七,且七七四十九,或已暗示在立项时就已定位,这一部对标的是巾1悲喜剧的戏味风格,而非延续巾2的偏写实格调。
从时代背景看,这回也与巾2有重叠,更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故事。
具体到角色层面,名号中数字同时有“七”,或暗指人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势均力敌;二人都是缺缺的“七”,不再以“九”为大,显然各有各的不足,或将在互相成就、救赎中有更多变化的空间。
所以这回,不如就当作巾帼枭雄系列在传承中回归到最开始那样,重新开启的一部剧,新人物,新玩法。
如此盲猜,纯属娱乐。
或有些穿凿附会,如有不同看法,付诸一笑就好。
==========有趣与感性的分割线===========娱乐之外,聊点感性的。
老实讲,年中被推送该剧的巡礼片,连看一遍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知道那是面向招商的,重在唤起大众市场对经典系列的回忆,复用了不少巾1巾2的标志或场景。
然而隔了十五年再续前作,直叫人感慨物是人非。
等到先导预告片出来时,反而觉得这部新作开始有点意思了。
招商完成,这次主打的是面向观众,不再卖情怀,立足剧中故事人物,有了初见的轮廓。
其实早在巾2时,编剧就复用了巾1中不少桥段、场景甚至台词。
且两剧前后脚播出,更容易被发现。
可能因为巾1主角生死与共的情义、似有还无的感情十分动人,且巾2的时代背景放在巾1之后,很多CP粉把巾1巾2视作前世今生,非但不反感,反而更为两剧中那些似曾相识的、联动的情景及台词津津乐道。
然而过了十五年,难道真要再搞一出来凑足“三生三世”?
先把这问题搁下,换个问:有多少人,会有以下相似的追剧经历?
过去看剧很杂,只要好看。
在港剧这块,大男主的《创世纪》看过,也曾觉得又当又立的叶荣添比不上爱妻号经典反派许文彪;大女主的《金枝欲孽》看过,也曾觉得该剧结尾处的悲剧式批判,将宫斗戏的主题拔高了几个等级;此外如欧阳胖胖,一段时间他的剧一部接一部,因为开心,可不久就审美疲劳了。
法证1是因为前头看过《鉴证实录》和几季CSI,只觉得该剧的本地化改编很成功,而法证2明显改动了剧集重心不提也罢,连带到后面的法证3就没看了。
类似的追剧体验还有不少,而具体会留意到巾帼枭雄系列,却是在疫情期间的无聊时。
早前听过“巾帼枭雄”这个剧名,觉得有点老套,随便看了巾1中一段,见一大家子古装人在吵架,心想又是争产?
又是溏心?
就没看了——溏心2的宅斗与煽情确实厉害,时不时就往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劲搓,但整个看下来后,会觉得精神上有些虚脱。
原本溏心12与巾1巾2的编审就是同一个,张华标,非常资深,有很多出色作品。
但稍微看多些港剧就会发现,在其编剧编审的剧集中,经常有相互借用的桥段,而大多时候,他总有本事把相似的桥段改一改变出新花样,例如巾1中的柴九线。
有没有人会觉得,柴九与四奶奶的人物关系,可能是从溏心2中莲子蓉与荷妈的片段扩展出来的?
但在此基础上,巾1赋予了柴九更为完整、独特的成长与蜕变路线,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
坦白说,若非有柴九这个角儿,或许还会一直把巾1当作是溏心的古装重载版,放在一旁。
之所以会再次对巾1产生兴趣,正是无聊时刷到柴九与四奶奶的片段,继而看了全部剪辑;有人推荐巾2更好,就又看了巾2;后来还把巾1完整看过,如此才真正注意到这个系列。
也正是从那时起,注意到张华标这位资深编剧,注意到剧中一众主角配角。
女主演员,原以为她早在金枝1那时就是女主了,没想到她那是以最初的女配演出了女主范,当然金枝1其实更倾向于群像刻画;对男主演员唯眼熟尔,没想到其现实中的励志程度,竟不亚于剧中柴九,更没认出港版《西游记》的猪八戒也是他演的,相信巾1巾2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其旧有的印象。
配角中也有不少出色的,如惠英红,在《创世纪》中只是很普通的小角色,没想到在巾2中的演出那么有爆发力,所以很快跃升影后一点都不奇怪。
这些人都堪称港剧里真正的演员,他们都曾演过不少大家熟悉的、经典的剧集。
可对他们的整体印象中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似他们这群人,在各自的路线上积攒了从艺的全部能量,刚刚好,都在这个系列尤其是巾2中,集体迸发了出来!
在一众主创最成熟、最美好的人生阶段里,能为观众留下经典,岂非幸哉?
夫复何求!
就巾1客观来讲,不论编导演把柴九这个人物刻画得如何鲜活生动,多少都会看出同个制作团队、甚至同个演员过往剧集中的影子。
若不是巾1后期给柴九安排了“劫后余生”的重大转折,使之快速转变为真正的枭雄,并与四奶奶达成情义两心知的情感升华,巾1的后劲恐怕也不会那么大,或许也就不会很快有后边的巾2。
所以回顾这个系列,不禁感慨当年的成功总有些机缘在其中,更对该剧的编剧编审很是佩服。
张华标能够在类似题材中植入差异化主题,能够对相似的桥段进行重构再造,赋予角色足够的生命力。
此外,还注重戏剧性之外的合理化铺排。
仍以此系列为例。
本质上,巾2的郑九妹是巾1四奶奶的镜面。
正反一体两面,两个都深明大义、甘愿为崇高目标而牺牲自我,只不过出身不同,手段不同。
本来这种圣母类型并不讨好,但编剧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做足了铺垫。
巾1中是受到父亲影响,而她之所以会赏识、重用柴九,是因她自己也曾是底层的厨娘,受过冤屈受过苦。
而对巾2的女主,剧中花了较多篇幅去讲她小时候被拐的经历,既为她一再保全、迁就丽华提供充分动机(报恩),也为她早早觉醒继而烧鸦片、多次救小孩提供了充足动力。
相比那些只顾拼凑刺激剧情不讲基本逻辑的爽剧爆剧,这种扎实的编故事能力,于现时已不可多得。
随手一查,张华标早在90年就曾做过一套叫《人在边缘》的年冠剧集。
当然,谁都无法保证相同的编创经验每次都能成功,他也有些剧集出来后是不行的,这当中涉及到编导演整个团队的太多因素。
但就巾1巾2来说,除去主题价值,从另一角度去看,充沛且合情合理的戏剧性,加上编导演近乎完美的组合,或许才是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
相比巾1,巾2走得更远。
除了格局更大,整部剧前前后后设下了多少情节伏笔与细节呼应!
剧中一些段落的镜头,显然经过了分镜台本的深思熟虑,很有想法。
看巾2不时会感叹:原来出了名流水线制作的港剧,也是可以很艺术地玩镜头的!
回顾至此,归结一句:巾1或为“无心插柳”,但巾2,绝对是建立在巾1编导演充分磨合之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全身心付出才可能成就的经典。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性,注定了该系列的经典可一而不可再。
经典已成过往,时隔十五年,很多人与事都变了,不变的或只是怀念经典的记忆。
所以,早从那一部几乎被所有人开除出系列的《谍XXX》开始,不管是以前的监制,还是现在的编剧,背后的制作方早已在想办法重构这个系列。
有趣的是,有人拿溏心3当反例 ,说明系列“富不过三代”。
但别忘了,那个强行把一个横沟正史阴暗身世变态悲剧人格外加妄想挖宝当皇帝的偏执狂与一个人见人爱无比伟光正何其大公无私到一再牺牲自己女人的高大全历经千奇百巧拼接成双胞胎兄弟的缝合怪早已首当其冲代本系列应了劫。
嗯,玩笑而已。
前世今生,已近乎完美。
就算剧中人物命运各有遗憾,那也是使之成就经典的遗憾之美。
或因此,悬崖这一部才会重新对照巾1之初,尽量设计出不同于前两部经典的人物与故事。
时隔十五年,想要再现经典?
不大可能了。
可以延续的,或只是巾1巾2中“强强联手”的戏剧性,以及编导演“强强联手”的共同努力吧!
所以不如平常心看待,这一次,只当作十五年后回归系列初心的一个小小纪念。
在开播之前,借由这个系列回顾多年来“欢乐儿童追港剧”的经历,也算是为过往的美好记忆画下一个句点。
其实记忆中还看过不少精彩、经典的港剧,从《上海滩》到《大时代》,再到90年代的武侠,还有《寻秦记》等等,太多了。
之所以拿巾帼枭雄系列来举例,是感觉这个系列经历的轨迹,一定程度上映照了港剧(或具体限指其背后制作方)的发展与变迁:从当年类型化的守正创新,到众志成城铸就了经典;从外来干扰的一时混乱,到现在重新开启的努力。
十五年过去了,大家娱乐的选择多了,在影视这块的选择更是极大丰富,却时常感到选择太多,什么都选不下手,追剧的时间反而少了。
有人说新港剧的港味变了,有时一年连一部想看的都找不到。
其实不只是港剧,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等等,全都是差不多的趋势。
爆剧爽剧或可以通过制造话题、模式化生产出来,但经典?
比较粗浅的解释或许是,影视中好的故事、好的角色都被反复用过了。
互联网如此发达,大家见多识广,看过太多好东西,嘴刁了。
尽管理性上知道港剧经典是见一部少一部,很羡慕那些还没看过多少的“后生女后生仔”。
但无论如何,在感性上还是希望新港剧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以此为念,愿今后有更多追港剧的“欢乐儿童”!
金庸武侠剧,巾帼枭雄前两部,猴犀利的。
可惜现在退休了。
戚其义,杜琪峰是他的门生,家国情怀能拍的那么震撼人心,金牌监制功不可没。
在拍楚汉骄雄时,把史记,资治通鉴看全了。
老一辈工作者真是认真扎实。
不是离那个演员就戏不成功,当然监制编剧的配合也看天时地利人和,大部分还是靠监制的功力。
TVB人才流失严重,演员也是新人难有大梁角色,全是些老人担当主演。
希望TVB能逐渐再创辉煌。
在第一集,黎耀祥帮女主角解决那个银行的危机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的漏洞了,因为我觉得这么简单就能解决,谁不会呢?
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女主角的弟弟想害他,让她的银行破产,但是他弟弟竟然有半副身家存在她银行。
而且各个地图各个背景镜头切换的非常突兀,一下子又到了杭州,一下子又到了上海,一下子又找一大群人开会,就中间那个镜头转换的感觉就像看短剧一样。
而且在一集的时间之内,同时又展开两条故事线,一边在谈生意,另一边又搞个什么帮派的谋杀,老实说,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那三波人到底是干嘛的。
还有女主角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就是刻意把自己的声线压低,显得一种很霸气的样子,但是呢就只有气而没有声,每次听到他说话,我都想给他一个氧气瓶吸两口。
《巾帼枭雄:悬崖》的故事线是放到了黎耀祥虽然和自己父亲是中医,为人看病为生,但是却有灵敏的商业嗅觉,可以洞悉到商业的很多市场经济走向,所以这部剧主要就讲述黎耀祥这个角色,作为商业奇才的故事。
那么商业奇才是如何被胡定欣这个伯乐发现并且赏识到最后重用的呢?
第一集开始的时候,没有马上就交代这一点,也没采用倒叙的剪辑手法,而是用了正序的手法,前2分多钟就是以远景,先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年代是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1920年代的时候,然后再以中景,向观众交代生活的这个地方,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最后就是近景,人物的出场。
至于这个人物是谁,在前面这2、3分钟没交代,但是在接下来马上就交代了,是黎耀祥的爸爸,而黎耀祥欠银行的钱没还,所以要被封店。
这个时候就是黎耀祥的耍无赖的性格,直到陈晓华和自己爸爸想拿钱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胡定欣想见黎耀祥了。
在故事的发展上,似乎有点快了点,胡定欣就这样的进入故事,然后黎耀祥就三言两语的说着真话,自己的看法,就和最开始的时候胡定欣喝水,所有的下属也喝水,然后要等她放下杯子,大家才敢放下杯子,就如同黎耀祥说的,胡定欣的银行,不改变,明年就会发生挤兑。
因为拍马屁的人太多了嘛,都不敢说真话了。
第一集从前半段的剧情发展,马上就明白了黎耀祥这次作为第一男主,角色和之前第一部的人物性格是差不多的。
而对于胡定欣的人物设定,导演则带了一些神秘感给到观众。
比如说在胡定欣回大姐家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会被伟强,自己的侄子数落,然后二姐就吃自己的饭,不吭声,最后为什么胡定欣一巴掌给了自己的侄子,就这样离开,也没说自己二姐任何,那么这里的反转什么时候会发生,观众不知道,但是观众从有限的信息中中是不难得知,这一定有个什么故事,一定是胡定欣说的“耳听三分真,眼见未为实”。
二姐的男朋友是不是胡定欣抢了,反转的故事肯定要留到以后,慢慢的让观众看到胡定欣在剧中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
但是呢,第一集比较搞笑的剧情还是有的,就是龙先生包下了陈晓华家的旅馆的时候,要么是杀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还手之力的住客。
然后继续“包酒店”。
要么就是遇到能打的罗天宇,就跟对方称兄道弟。
甚至到最后,萧正楠的出现,也是因为能打,身手好,于是就也让住下来,是不是比较搞笑呢?
看似龙先生一行10多个人,个个都有枪,但是呢,遇到能打的,就是一群人拿出枪吓唬吓唬人,然后就又请人家吃饭啊,做朋友啊。
这所谓的包,好像没意义了吧。
第一集整体上的感觉还可以,剧情不是很能吸引观众,但是也能看,毕竟这霸道女总爱上普通中年男的故事,目前来看是讲述黎耀祥这个商业奇才,但是故事到最后会怎么开展,25集的剧情会不会比《黑色月光》更好看,TVB的台庆剧,能不能这次好评如潮,那就要继续看下去,才能给出自己的心中的影片分数啦。
就第一集的话,我觉得可以给到7分。
作为《巾帼枭雄》系列的第四部,《巾帼枭雄之悬崖》将复杂的女性成长故事拍得酣畅淋漓,戏剧性十足,根源在于它在持续不断的危机爆发与危机化解中营造出了当下观众喜爱的快节奏爽感。
女主“七爷”邓桂婵作为“上海十爷”中唯一的女性,强大独立且有勇有谋,但高处不胜寒的她,接连遭遇了资金链断裂、二把手背叛、仇人找上门等一系列内忧外患。
每一次邓桂婵都站在了悬崖边上,但每一次她都迎来了绝处逢生,比如开局掌管的银行出现挤提危机时,她和男主柴十七强强联手,以“同归于尽”之法逼迫新爷收手,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
大女主并非空喊而出的口号,而是在一次次危机中自然勾勒出的女强者形象,是在无限接近真实的语境下传递出的坚韧女性意志。
邓桂婵出身商贾之家,兄弟姐妹众多,但亲人却更像陌路人,甚至哥哥都是自己在商场中的敌人,同时,在上海商界她虽贵为“七爷”但实际上却是被隔离在外的异己,《巾帼枭雄之悬崖》借由邓桂婵展现的,是当时女性所面临的深层社会困境。
也是因此,前期的邓桂婵既是丛林法则的遵从者也是它的践行者,但这并非《巾帼枭雄之悬崖》的价值底色。
邓桂婵并非完美主角,而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成长型角色。
在与柴十七相互利用、相爱相杀的过程中,柴十七的理想主义理念与邓桂婵的现实主义理念逐渐中和,基于此,人物性格的转变水到渠成。
在最新剧情中,提出要将五分之一的资产捐给穷人小孩,供他们读书的邓桂婵,已经初显巾帼本色。
可以说,正能量的价值观输出,正是《巾帼枭雄之悬崖》成功的根基。
《巾帼枭雄之悬崖》中,恃才傲物但古道热肠的柴十七、命运坎坷但坚守底线的韦豪、医者仁心的柴医生等,都在诠释剧集浑厚的正向价值底色。
这些人物与一度背叛邓桂婵的阿仪、三重身份的反派林茂财等,共同构成了复杂立体的群像图鉴。
继承《巾帼枭雄》系列内核精神的同时,《巾帼枭雄之悬崖》也结合当下影视行业的新变做出了大量创新,比如借助邓桂婵与柴十七的化学反应为年代剧注入轻喜剧色彩,比如融合悬疑元素,利用“林茂财身份之谜”强化叙事吸引力。
不难看出,今时今日港剧正在悄然蜕变。
不知道是不是编剧跟黎耀祥有仇还是视帝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我没看前面 但是看了骂员工那一段 太爹味了 像董事长训人大会 我要是他员工我白眼都得翻到天上去 什么爹味中年男来了没几天比老板还大牌 我还以为他救了全公司人性命 幸亏这部剧只在大湾区出名 不然得被冲爆 然后说着粤语但是场景是内地剧这种感觉好奇怪 还是不要炒冷饭了 都馊了
其实这一部剧,服化道很好,演员都很好,跳开这个系列,单看这部剧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叫了这个名,不得不同前二部进行比较,剧情有些平淡,没有一二部那样的跌宕起伏。最大的缺点就是同第二部有太多重复的台词了。
后面真的乱套了……
失望,95搭8
靠胡定欣和黎耀祥的演技撑起全剧 结局挺感人的
为情怀,也打满分
男女主颜值不过关,其他还行。
还可以
好难看,毫无逻辑,女主人设莫名其妙,剧情跳来跳去,女二男二的戏可以全部剪掉。邓萃雯不接是对的。一样是内地买剧,腾讯出烂剧概率几乎百分百,相比之下优酷的好很多。
被胡定欣圈粉了,演得不错~都很棒!
不管多少次听到“红蝴蝶”都会泪目回想到曾经童年追剧的时光。
烂到家了,TVB现在编剧都是10岁儿童吗
决定打五星,请给胡定欣视后。有几个让人很心疼七爷的片段:对十七说和朋友吵架很难受,十七第三四次要离开永业银行在街上硬是拉着十七,十七失忆后每天去医院帮他回忆,表白被拒掉落水里哭,找龙督军救十七赌了自己的命,唱粤剧的时候把十七的手交给澄澄时真心祝福但又心痛的眼神,逃难香港得知十七没有和澄澄拍拖的生气但又开心的样子。很能共情她也觉得很喜欢她,无论是开始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还是后面有善心但还是干练的,还是得病后不想喝马尿有点小孩子气的样子,都很戳我的点。 虽然实际上胡定欣和黎耀祥年龄相差很大,但也还是能感受到满满的感情。
看不出故事的逻辑性,七爷和柴十七第一次见面就邀请对方陪同去外地谈生意和看望亲戚,胡定欣的沟通方式哪像个企业家,还一家人当着外人面吵架。两个人突然交心更是莫名其妙。其次,住宿客人明知没房间还硬要住,正常人不可能这么无聊,杀手更不会引人注意。实在看不下去了,编剧但凡脑子正常都写不出这剧情。说别人恶意差评的,怕是来洗地的吧?
保底都值3星,打12的要么只会拿前作拉踩,要么看都没看,放现在起码在港剧里也算中规中矩,吊打真正的12星国产剧都不是问题
巾帼枭雄的灵魂是邓萃雯,消费情怀你直接像法证先锋那样一年一部吧,这滤镜真的难看
《红蝴蝶》的故事还是有被触动到
哈哈哈哈没看过前面几部我觉得挺好看的停不下来😂女主的臭性格感觉跟我好像😬就是她有钱多了……男女主有点像我想象中的女危男成🌝挺好玩🤔影视里面难得有这种有明显缺点,咋咋呼呼死要脸不择手段经常没啥用要靠男主,还要用凶的大女主很好诶~平时这种剧情男女互换就是很常见的生活日常(陈自瑶冷笑.gif)
25集腾讯 TVB586
前半部分好看,就是天天打边炉。
虽然比不上一二部,但也算还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