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Gallo绝对是自大狂,说什么导演、编剧、剪辑、摄影、作曲集于一身,其实样样都不行。
以前认为韩国的那部《骆驼》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127/是我看过的最差电影,但看过这部后,才知道这部才是 。
我指的是电影,是整部片子的画面。
每一帧定格后,都是一副极致精美的照片。
清新的调子,仿佛是被阳光充满的水气球。
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温度,和风的凉。
还有隐藏的淡淡忧伤。
这是我想要捕捉到的画面。
过曝而退入浅白的色彩,自然的光斑,精心的构图,细腻的触感。
这部片子像在呼吸。
尽管它在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情节,只有微弱的喘息作铺垫。
它的画面太美。
爱上它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05年一月的时候写的,算起来看这片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要说的是文森特·加洛的棕兔关于加洛加洛16岁离家出走,带着三箱从打工的杂货店里偷来的罐头食品,只身来到纽约,肮脏富饶的彼岸之城,正值"Downtown New Wave"时期,加洛便整日泡在俱乐部里,和纽约的地下艺术家们混在一起。
1978年夏天,他在欧洲流浪,得意地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靠画画为生。
回到纽约,他住进小意大利区,被自己朋友制作的8毫米影片深深震撼,并开始制作超8毫米短片,进行绘画、雕刻创作,写诗,在电视剧和地下电影里频频露脸,还尝试着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他甚至曾经参加过好几个乐队。
他觉得绘画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他在斑驳的金属薄片上作画,那些作品看起来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文物,如他自己所说那是他自己记忆中的隐喻而已。
他在一段时间内还痴迷摩托车赛车,据称因为危险性实在太大,才决定干脆当演员。
1983年,艾力克·米歇尔在《The Way It Is, or Eurydice of the Avenues》一片中不仅给了他一个角色,还让他负责为影片配乐,结果竟然使加洛得到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音乐奖。
直到90年代,文森特·加洛开始浮现在银幕上,虽然大部分时间仅仅作为配角以谋得生存的资本,但他的身上有着一种天然并且强烈的存在感,像是简方达那样让人过目难忘,还是渐渐吸引了相当部分影迷的注意。
直到98年,推出了自己编剧、导演、主演、并配乐的黑色喜剧《水牛城66》,才开始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世人面前。
叫做巴德·克雷的一名摩托车赛车手,文森特·加洛本篇中的影子,5日的穿行,赶往下一个比赛地点。
与其说是不断寻找的5日,倒不如说是刻意丢失的5日。
如果说长川河谷彦在《青春杀人者》的最后为执念所困,不顾一切的出逃,而巴德,巴德·克雷——在村上的小说中即 在世界尽头中没有丢弃自己的影子并为之所困的人,则是为了能拼命留在过往而徒劳的出逃,并借此不断丢弃或者寻找亦或者是制造曾属于自身的那一部分。
为了摆脱而出逃(遗弃),徒劳的狂奔,到头来却依然走向可悲的过往,为了安抚可悲,又不断的制造(找寻),注定的悲凉。
每次邂逅一个女子,巴德总是失望的开车走开,留在背后的是自己的残肢断体,悲伤被完整保留。
加洛在那辆破旧的货车的驾驶座前消耗掉了相当可观的胶片,树木、草坪、电线杆、路灯、悲伤的云层以及过往的风……一切都是刚刚制造的,却又飞速的被卷往摄像机之后。
怎样的风景,通通消失,对于巴德,眼前的都已是过往,真正的过往,却永远在眼前。
被风吹乱的头发下面,是永远再无法看清现实的眼睛,浸泡在过往之中,多年一直未曾醒来。
拖着影子行走,或是被生生割裂分离的影子,都无法存活空无一人的世界尽头巴德在空旷荒芜的高速路旁狂奔,驶向无的深处,阳光刺眼,耳边是马达嘶鸣及风的无力呜咽。
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逃离,去无方向。
影片随主人公的时间发展,如河流平静舒缓,有忧伤的歌。
这是加洛虚构的一个世界,除了过往,巴德一无所有,如那段在干涸的盐湖中骑车狂奔那一段所暗示的,整个世界一望无际空无一人,阳光下灼热而荒凉。
只是带着影子,漫无目的地朝向远处的幻影。
棕色的兔子仅仅出现了两次,实际的意义已经失去不复存在,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不具实意的象征:过往,以及巴德本身——便可理解巴德所想摆脱存在的非实际(或挽留不存在的实际)之物的徒劳和矛盾。
水牛城66 相比,没有所谓拯救,也许这所谓之物从来没有存在过。
真正存在的,似乎便是那出现在加洛的脑海中荒芜苍白,没有生气的干涸盐湖,之上只有风,以及阳光下摇曳的幻影。
《棕兔》在戛纳放映时遭到全场嘘声一片,《芝加哥太阳报》的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称之为“戛纳史上最差电影”,“看它还不如看我的结肠镜检查”。
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棕兔》却获得正面评价。
而在底特律试映会上,所有观众都安静坐到最后,放映结束时人们赞美影片导演文森特·加洛为“最酷的人”。
文森特·加洛说:“如果你不是怀着恨我的心去看《小棕兔》,那么你会看到一部美丽的电影。
否则你就什么都看不到。
” 这是一部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极简主义电影。
一位男人失去他生命中最爱——他怎么也无法忘记他曾经爱过的唯一女孩,一个他将永远爱着的女孩。
在从新罕布什尔州出发去加州参加摩托车比赛的路上,每天他都徒劳地尝试着忘记…… 生活是很简单的,痛苦也是很简单的。
一个人开着车穿越北美洲,没有什么惊险,内心一片荒芜。
镜头很美,不是美得叫人心碎,而是在一个人已经心碎的同时,自顾自地美。
博尔赫斯在《读者的迷信的伦理观》的最后这么写道“大理石会使大理石绝望吗”,他后来做出的回答是乐观的。
这个盲老人,有着如此绵韧的力量,昨天夜里我带着这句话睡着。
他当然应该如此,并没有更多的灾难降临在他身上。
萧红在濒死时写道“桌子可以吃吗”,她死于饥饿。
没有什么人是死于心碎,心碎并非致命的疾病。
所以,当这个男人驾着摩托车,在雪地里一次又一次失败地发动引擎,我没有感到丝毫的怜悯,我承认我有那么点忧伤。
因为我知道他的心情,我知道他在这个雪地里营造的镜头意味着什么,知道他甩掉一个又一个路遇的、对他怀着些温情且不乏真诚的期待的、多少都有那么点性感的女人,是为了什么。
我也知道每个人,每个我认识以及不认识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在生活里落跑,为什么会在最大的壮丽面前扭过脸去。
大理石会使大理石绝望吗?
是的,大理石会使大理石绝望。
每个人使每个人自己绝望。
至少,在某一时刻,每个人都没有逃脱过。
有着独立制片的一切优点和缺点,《水牛城66》本来就够闷骚的了,在这部片子里变本加厉,没看出痛苦,相反自恋自怜的让人恶心!
影片节奏缓慢,有点沉闷的感觉。
很多人都不能忍受。
比起伊朗导演的《樱桃的滋味》来,我觉得这片子已不算闷了。
《樱桃的滋味》也是一个男人开着车上路的故事,只不过这个男人要寻死,要把自己埋在樱桃树下。
一路上遇见的不同的人,和他们一番谈话,然后又开车上路,直到遇见下一个人,如此循环了N次,节奏缓慢地我无法忍受下去,然后快进到结尾就不看了。
我不明白为何这部影片遭到恶评,我倒觉得不至于这么烂,而且还是一种享受。
首先,是因为这个闷骚男人,整部影片就是看一个帅气、忧郁、性感却又懦弱的男人——Vincent Gallo的表演。
此外,电影原声很棒,音乐衬托下流淌出来的画面(比如那个湛蓝加纯白的盐碱地的画面),让我能够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
除了大多数人都认同的那首milk and honey之外,我还很喜欢那首forever away,应该是死亡民谣吧,在我看来很灵魂的。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此片最后劲爆的性爱场面了。
看到这里,一切已揭晓,没有人再说闷了吧,呵呵。
不过,纳闷的是,一个摩托车赛车手竟是如此压抑与懦弱的性格,确实少见。
独立电影的写实可见一斑,呵呵。
之前看过《水牛城66》,非常欣赏文森特·加洛的文艺气质【1】开头赛车长镜头【2】人像大特写【3】虚焦镜头【4】拍摄对话,机位十分诡异【5】跳接【6】连上厕所小便都要拍一个镜头【7】偶遇第二位美女,男女主角互相回头看,女主抿嘴唇【8】第三位美女,街边妓女,撩头发、抿嘴唇【9】人物半截子在镜头外面以上是《棕兔》的特点,感觉很少有人这么干,看完很是过瘾,不管后面有没有吹喇叭的镜头,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科洛·塞维尼愿意给文艺青年文森特·加洛作出牺牲,你情我愿,何乐而不为
职业赛车手巴德·克雷独自驱车行驶在美国的公路上。
并不干净的的玻璃车窗外是变化的景色:小镇与城市,绿色的郊区与雪白的盐碱地。
漫长的路消失在夜的深处,又在黎明伸展出来。
从俄亥俄州,到加利福尼亚……巴德去寻找一个叫做黛西的姑娘。
一路上遇到几个女孩,她们都有花朵般美丽的名字。
巴德停下来与她们说话。
紫罗兰Violet加油站。
我拖着下巴在看店。
他走进来,我们随便的聊天。
来往于此的汽车司机大多粗糙蛮力,他们的脖子或者胳膊上会有纹身。
他与这些人不一样。
他安静望着我,注意到了我的首饰。
那是我手工制作的,我很喜欢随身佩带着它。
他请求我离开这儿与他同去加州。
我们只是刚刚认识,有点拿不定主意。
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幽幽的,有点忧伤。
我给舅舅和舅妈写了便条,就上了车。
他轻轻吻了我。
下车的时候,他又叫住了我,他的手指抚摸我的头发,碰到了的我的耳朵,我想到了长久厮守的恋人。
我去房间里收拾远行需要携带的随身物品。
这是我的第一次远行。
内衣,袜子,还有纸巾洗漱用品,我喜欢的CD。
大半个家都放进包里了,我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真希望他不会笑话我,我抱着着鼓鼓的包走出小屋。
公路上没有了他的车。
阳光真暖,站在那儿,我的头晕晕的。
周围的景物都似乎是梦境。
这是我美好而短暂的初恋。
2百合花Lilly记不清是上午还是上午了。
独自一人对于时间难免迟钝。
我注意到了他。
他的表情有点落寞,似乎藏着故事。
他拎着饮料瓶经过我的时候,我看着他希望他能够停下来。
有些男人似乎很懂女人的心事。
他似乎读懂了我的意思,停下来坐在我身边亲吻我,吻让我感觉到温暖。
我并不年轻和漂亮,但是他抚摸和孩子般的吻很让我享受。
真的,激情并不是可靠的东西,只有温柔的东西能够日久弥新。
我很喜欢他吮吸我有点干涩的嘴唇。
我睁开眼,看到他的表情有点伤。
似乎哭出来了,他用双手捂住脸颊和眼睛。
我安慰他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与之分享。
他实在悲伤,我无法挽留住他。
他慢慢离开,像我先前的男友一样。
男人无论多么不同,他们唯一相同的就是想离开你。
我又点燃支烟,然后打算离开这儿。
3玫瑰花Rose那是一个奇怪的家伙。
真的奇怪。
我记得他。
开始他开车经过我离开,后来他又开车折转过来。
他问我的名字是不是露丝,我说是。
我当然不是什么露丝,至于我叫什么名字,我没有告诉他。
是的,这是我们的职业,我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我以此为生,但是我当然不会一直做下去,再过一段时间我想告别这种生活,我要结婚生子。
上了车,他却沉默。
我喝着饮料,抽支烟,与无聊的世界互相打发。
他停下车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我收了他的钱,看着那个家伙离开。
我再也不想见到这样的家伙,他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这种感觉真是糟糕。
算了,我不想提他了。
你能不能带我找个旅馆,我只想和你好好的做爱。
真的,我是这街道不错的姑娘,你会喜欢上我的。
三个女孩均不是巴德的黛西。
巴德开车继续前行。
偶尔有温暖碎片般的回忆在脑海里打晃,然后又沉淀下去。
通过巴德的叙说,慢慢我们知道黛西的故事。
雏菊花Common Daisy的前世今生.在罗马神话里,雏菊是森林中的妖精-贝尔帝丝的化身花。
森林的妖精是活力充沛的淘气鬼,受到这种花祝福而诞生的人,可以过着像妖精一样,明朗、天真快活的人生。
当然生活告诉我们永远快活的人只能是神话里。
黛西是雏菊花。
巴德的黛西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
拨转时间的钟。
黛西与邻家男孩巴德两小无猜。
巴德家的游泳池很糗,黛西家的游泳池很棒,他们经常在黛西家后院的游泳池里嬉戏。
黛西的家庭就如同电影《水牛城66》中的男主人公家庭,妈妈并不真心关心黛西。
这个女儿并没有改变她什么。
只有巴德真心关心她。
长大后他们在一起了。
巴德很爱黛西。
黛西爱巴德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
黛西怀了孩子,在过些时间巴德就会多了一个角色——父亲。
黛西是雏菊,她喜欢快活。
巴德责怪黛西,黛西应该知道未曾出生的孩子并不需要这些,除非黛西不想要孩子,也不想自己在一起。
他想让黛西快活点,他们去酒吧看乐队的小型演出。
巴德在卫生间里偶然看到黛西和陌生的嬉皮青年们在兴奋地做爱,他奔逃而出。
这个解释或许是真相,但不会让巴德心安。
也许事实会是另外的一番。
在酒吧的小型演唱会,黛西有点兴奋,就跑到卫生间里吸食毒品,三个嬉皮青年尾随而至,他们强暴了黛西。
巴德看到了此幕,感觉到呕吐,他奔逃而出。
折转回来的时候黛西已经躺在救护车的担架里咽了气。
巴德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深深懊悔。
黛西是怎样的姑娘,也许并不重要;黛西是否爱巴德,也不会再重要;甚至黛西是失踪,还是活着并不重要,巴德暂时找到了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答案。
黛西慢慢轻了,不再沉重。
把悲伤吐出来后他驱车离去。
两个人在幻境取得了一定的和解,无论这个和解多么虚妄。
孤独,悔恨与绝望。
只是这些灰色的词汇还是一如既往打得如同兔子短促的尾巴紧紧尾随着巴德。
巴德戴上了墨镜,巴德的世界在公路上不停地流转。
一部简单到极致的公路片。
中间的部分快进看了,但并非没有意义,对于特定心境的人来说是有观看意义的。
结尾最开始又出现了拥抱,和水牛城一样,这个导演的拥抱能让我感动,电影里的男人变成了男孩,女人变成了母性,你可以完全相信他的脆弱和绝望,这个导演孩子气的绝望的拥抱,这个处境可以完全的共情。
女主毋庸置疑的话语和消失的场面也让人难过,这个导演就是可以真诚地让我在几个场面里感到难过,即使前面我都没仔细看。
结尾男主依然行驶,是时候安排一个标准的电影结尾了,但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个结尾呢,难道前面还不够伤感和无助吗?
于是电影就这么直接结束了。
下载比不上看碟没有字幕 声音太轻文森特加洛是个文艺中年准确来说 我是先听了原声大碟才看的片 片子也没有看完音乐很美 来自独立地下唱片公司 封套是口交 爵士 民谣 没有歌词文森特加洛的眼珠是没有感情的他一再的透露出自己喜欢口交的倾向 两部电影都是甚至在网上拍卖精子ck model,导演,演员,音乐,画画……这样的男人便是纯种的文青ok 即使这样 我还是被征服了我承认我看这些电影只是为了看他他电影里的女人 都只是满足他内心欲望而生的道具 活生生的充气洋娃娃而已
vincent长相虽然我不喜欢,但是他是天才啊
不喜欢
这类电影的共同点是,如果看得你心烦意乱、不知所措,那么它就赢了。
本部片子,台词不超过50句。90%公路开车,10%床上开车。
chloe 發光了..。daisy, violet, lilly, rose(rosa?)...單純的vincent gallo說...
极简主义电影。加洛一个才华都溢出来的男人(自编自导自演兼摄影指导和配乐)偏偏喜欢演软弱易破碎的角色。还忽悠了科洛塞维尼(自己当时的女友)演av。。。。。就冲这个我就得给推荐啊
文森特加洛 风格依旧个人化严重 粗糙实验又美丽
意思非要撕碎在你面前才能成为朱砂痣?!loser 腊鸡 你才他妈的whore 活该一辈子只能靠意淫高潮了
救护车开走半个小时后,我终于来写。本想今夜看猜火车的,结果偶然刷到片单注意到这片一下子被“比利”劫走了。瞅了眼剧照,又去看了下演职人员名单,因为对水牛城无奈的爱而立马变心选择了这部。前半小时一些相似之处让我不得不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联系水牛城而去做对比。而这个问题很快彻底消失,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部电影。极其私人化,文森特无敌自恋也的确有能耐。注定的两极分化,贯穿的压抑孤独感,看这片你必须有耐心,还能忍得了那些直白的对女演员非常不友好的镜头内容,坚持到最后十分钟,也许才能在瞬间读懂一切。讲真,当黛西说出那句台词时,我大脑跟着宕机,坐起身来缓了一分钟,终于看懂了故事的兴奋感让我想把刚刚面对的性交戏份而降至的两颗星点到四颗星,后来冷静仔细想想还是取个中间值。毕竟镜头实在太恶心,伤害女演员伤害我。
美其名曰公路电影,实则傻逼空无一物。最后女的给男的口交那段竟然是来真的
真是寂寞的人啊。Gallo真是全能的电影人啊,连摄影指导都兼了——纯粹的作者电影哈,压边构图非常有特点。音乐用得很好,刻骨铭心的寂寞通过软弱的赛车手这一路悼亡之旅展现。那场H从调度到剪辑都做得极好,结尾略欠一点。言而总之,看这部“极简主义电影”需要心境。
醉酒吸毒引发了一起难堪的事故,幸存者一直处于悲痛埋怨和自责的恍惚状态,无以安身。由于偏实验性质,有些晦涩沉闷。
情绪电影,几乎是快进,只为了找到那个颇具争议的大胆场面,结果也不过尔尔。
你觉得找个伴侣就可以排解寂寞,可是伴侣在你身边你才知道,这感觉不对...剧本不硬,画面来补,vincent gallo 风格下的影像真的很美,很孤独......
呕!!!!!!!!!!!!!
虎头蛇尾莫过于此,本来有个很好的开局却搞了个A片的结尾,浪费了开头的格调啊。
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电影。它没有规则,全凭感觉,一条公路直到头,我们抬起摄影机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电影。他裸露情绪,裸露身体,和臆想中的爱人blowjob。想起了纯粹明媚的《九歌》。
自恋到病入膏肓
男人的愚蠢幻想全世界都一样😢
Gallo也没传说的中的那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