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树》献礼十八大的影片,单位组织去看的。
一般这种影片自己的话我应该是不会去的,但是这回单位组织,去之前特意在网上看了看影评,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太累了,累死了。
整个影片用一种代入回忆的手法,儿子去寻找爸爸工作过的足迹。
爸爸,你真的死了吗?
片子还是不错的,回来我找了拍摄花絮看,抗洪的场面很宏大,也很惊险,演员们很辛苦。
还算是不错的一部片子。
看过这部片子很久了,现在想起来依旧流泪不止,我不知道我的眼泪是为了什么,只是在想到这样一个人就这么离开我们心里觉得很难过。
现实我们所能看到的贪污和官场潜规则已经让许多人都麻木了,也不再选择选择相信。
但其实,我们的身边不是还是有这样的人吗?
这样的傻人,这样忠于理想对人民忠诚的人。
说他傻,其实他不傻,他一生,信奉着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直到死前依旧干的都是自己最想做,无愧于自己的事儿。
说他不傻,他却忍病痛工作那么久,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中,直到死依旧惦记的是别人家是否盖好了房子,暖气是否覆盖等。
在别人的影评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是你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不是说政府去大肆宣扬某种错误的价值观,而是,这样的一个人,内心的执着与信念根本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导演在拍摄他的时候,并没有刻意描绘和渲染,他就是那么一个本真的人。
我们眼中的不可思议虚华不实,在他行动下只是真实和实际。
在本部片子中出现的人物,也有很多都是本着自己信念踏实做事儿的人。
片中,刚开始会议中李林森推选刘佩琦(具体角色名字模糊了),他也是一个埋头苦干,不会邀功的实在人。
就像李林森说过的一样:我能做的就是不让老实人吃亏。
我们看到了现在太多的贪污腐败,但也请相信,我们身边,你的身边,也有这样脚踏实地工作的人,这种官。
看完雨中的树,我流下了眼泪,没有太多,只是一两滴而已。
喷子别说我扭捏造作,键盘侠也别骂我没有感情,我只是电影开头那句话里的平凡人,伟大与否只能让后人评价。
我是开着弹幕看电影的,弹幕不多,我也没有什么意外,毕竟这是一部不怎么出名的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也没必要强迫大家都一起感动。
弹幕很有意思,一些人发弹幕说自己来看某个演员,没看到,很生气,骂骂咧咧;另一些人发表情感,觉得很感动,说看哭了;还有些人说很真实。
确实很真实,这是一部传记电影,一部关于一个普通的党的干部的传记。
然后我来到豆瓣,发现大家居然出奇的一致,对这个电影都不看好。
有人说电影是命题作文,又在赶工期,没拍好。
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不清楚一个电影的具体流程,也不懂什么炫技。
至于赶工期,我想生活中处处存在吧,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一个计划按部就班地在走,处处都有变化。
如果人生好像被设定了一样,那人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
至于水平高与低,那我就更不好评论了,第一我不懂,非要问问我的愚见,我只能说很不错;第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件事情成功与否往往不决定于一两个人,如果有人非要拿这种英雄主义的观点看问题,那没考上清华北大或者连高中都没上过的人(中国本科率仅4%),都是loser吧。
或许都是失败者,但是也没必要吹毛求疵,我们只是观众,不是评审。
还有人说,单位组织观看,领导先跑了,还说应该让领导学习一下“不能欺负老实人”。
我承认现在党的干部有一些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会存在。
中国有蛀虫,外国也有;组织里有好吃懒做的,您家里也未必都勤勤恳恳吧。
看到问题,吐槽是大家的权利,说话又不犯法;看到问题,对照自己,也不失为君子之风。
我还看到有人说,李林森思想有问题,地球少了他不转,自己在寻死。
前两天我听我一个朋友说,打仗的时候要假装中弹,那样就能活下来,还能升官发财。
我反问一句:那我们怎么打赢的?
我们的党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九死一生,终于实现了多少人想做没有做成的解放事业,如果都想着从中分一杯羹,怎么可能成功?
李林森是榜样,他是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榜样,我们宣传他不是让所有干部都不吃不喝,而是为了提醒某些干部,心里到底装着谁!
在自己那小算盘里是不是只有自己,是不是只有一己私欲!
李林森是为不可多得的优秀党员,他是一盏灯,照亮每个人内心的黑暗。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心肺肠子拿出来拾掇拾掇,看一看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
还有人说,李林森不会干事,乡党委书记就干些琐事,就弄些没啥水平的事。
这些人啊,你们真正去过农村吗?
你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农村吗?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活在网络里的四亿都不到。
网友们,不要觉得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宰,我们只是中国人的小众而已。
党和政府要服务的是全体中国人,而不是全体网民。
确实是琐事,确实是小事,但是在李林森看来,这不是小事,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
红军每到一个地方,不仅仅是打土豪分田地,还要帮老百姓打井、种庄稼、办学校!
这是小事吗!
国民党的兵天天训练,他们在老蒋的指导下也不屑于做这些事,他们现在在台湾。
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在意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一桩桩、一件件小事!
为什么?
老百姓也都是普通人,给他们讲大道理就好像我们也烦这些一样,他们在意的是身边的小事!
写到这里,我很激动。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我也只是平凡一员,未来的路还扑朔迷离。
我扪心自问,我做不到李林森这样一心为民,我也希望过上自己的小生活,无忧无虑无烦恼。
但是,我是党员,我不能这样,这是一笔良心债。
还记得前两天家里吵架,吵完之后,我一个人坐着思考: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什么呢?
吵完之后还不是要继续生活。
突然一惊,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生活本来就是小事,就好像上班总觉得太屈才,上学总觉得太无聊,在家里又觉得没什么劲一样。
或许几千年前的孔圣人,也只不过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写写典籍、教教学生、在政治场里不得意发发牢骚、骂骂执政者。
生活确实平凡,生活也没有它本质上的意义。
所有事情的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想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的卓越,我们需要李林森的一颗心:哪怕只是一颗普通的雨中树,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组织任务,观看了影片,主要还是为了看王志飞,这是一个勤恳的演员,演戏一直很努力,虽然小女友的事影响到了他的情绪,但一部艺术化了的事迹记录片能拍到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演员表演我不想做过多评价,毕竟这不是一部艺术片,没有评价的空间。
我只是在看完影片以后感叹,这样一棵树要撑起一片干净的天空,是何其难啊,太累了,确实累啊!
愿只愿能有一片林,一整片森林一起撑起一方澄净的天。
首先要肯定几位演员的演技是很不错的,好几次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_<(除了这个演儿子的,是演技不行还是情节安排本身就无趣,凡是有他的情节,一律表示没感觉),这里想吐槽下,他跟他爸爸的对话实在太难接受啦,“儿子,我太累啦,我累死啦”“爸爸,我不害怕,我太想你了”。。。。
说一遍也就算了,连着三四遍啊,伤不起。
还想说,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不是纯碎累死的吧,他是生病啦!
光看他们对话,要不是后面说到肝癌晚期,我在电影前半部分一直以为,他爸爸是活活给累死了。。。
几次在水里干活、救人的场面,我就在想,是不是因为这个死了?
是不是因为那个死了?
原来最后他是干巴巴的病死在医院里,既然不是累而导致死,怎么一直浑身湿淋淋的说自己累死了。。
另外还想说下,这部电影到底是想传递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啊?
这好人早死,而且后面他还说,他很后悔啊,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都没做好,而且你看看他老婆,那个年纪轻轻活受寡的惨样子。。。
看了这个片子,这是让那些在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干部们不要只是为官,还要放下工作重视私生活咯?不要累死累活的,省的跟主角一样,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么这个主角变成反面教材了???
最后,市里会议上,李林森对紫雾乡乡长上调的推荐,特别是他说的那段话,让我深有感触。
也许这个电影的宣传并不能改变世界,但现实中确实如此,老实人总吃亏。
仅是个人观点,也许我眼光短浅,非喜勿喷啊!
1 来自于生活中的事情,人物刻画有血有肉,真实。
2 宣传的价值观比较成熟,健康、家庭、工作,不能牺牲一个去做好另一个,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保证健康,家庭幸福的基础上好好的工作,不然留下妻儿悲伤在世,是多大的痛苦。
这种电影肯定就是党务工作室才会播的啦 而窝们也会为了拿个活动证明去捧一捧场 会前签个小到, 放映后答几个问题, 拿几个小礼品(零食), 蓝后再签退, 2个小时就这么过啦 平时的窝肯定会低头仔细把玩受姬的, 可昨晚窝就抬头认真看清官了. 在看到窝大iphone在清官之妻手中时, 其实还没什么反应. 窝要说的是后来回答问题的事. 党务的师弟师妹们还是蛮有心的, 怕窝们这些混证明的太无聊, 搞了个抢答环节, PPT上挨个粗线每个工作人员的受姬号码, 谁要先打通了电话, 谁就可以起来回答那贬低窝们智商的问题. 当时窝就跟同去的疼疼说"肯定是那些个爱疯的酷爱啦不用说!" 结果大出窝意料. Q1:影片的名字叫? 这题由某个女生抢到. 窝打过去听到"您好, 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Q2:影片的男猪脚叫什么名字? 某个痞男抢到(此男共走了四次狗屎运). 窝:"您好, 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Q3:男猪脚的职务是? 另外一个女生抢到. 窝:"您好, 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 乳齿这般, 其中窝们隔壁再隔壁宿舍的一位女生中了两次, 因为她用的是大NOKIA的非智能机!!! 厉害吧! 啥火腿肠三星爱疯还要按粗拨号键盘什么的闪边儿吧!!! 蓝后是第8还是第9个问题居然给窝拨通了一回, 卧了个槽啊!!! 这10个问题就这个窝忘了啊!!! 俺的Q:隋向义在XX乡建造起了什么加工厂? 卧槽窝连后面"他们出技术出建材, 我们出土地出人才"的台词都记得啊, 就是不记得前面他说了什么加工厂啊泥煤!!!ლ(ಠ_ಠლ) 俺憨憨地说:"什么建材加工厂吧"蓝后还把记得的台词背了一遍, 主持人小哥愣了2秒, "好吧, 起码也对了'加工厂'三个字. 礼物!"(这三字不就在题目里么小哥么么哒QAQ智商堪忧的大笨象骑士夜书
镜头不断将一个打乒乓球的演员拉近,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乒乓业余高手的专业整治生涯。
他大概不会打高尔,或是没有机会接触,或是地区偏僻,尽管影片对此没有描述,从他身上全然不具舶来贵族运动的傲然分析的。
他比较入乡随俗,抑或说是更接地气,为啥这样说呢?
在万源这个蜀中这么潮湿的地方,他像当地的四川人一样对辣椒怀有一种毫无造作的土著情感。
他可亲可敬更可爱,能够将乒乓球,我们的国球玩出专业的味道。
也正因为对国球的娴熟,对本土的熟谙,使他身负使命、心怀良知地融入党的事业。
他很有职业操守,做了“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萝卜”的实事,每每出现险情都值守到最后,不辞辛苦、废寝忘食地工作习惯也为他后来的病痛埋下了祸根。
他实实在在的干事情,一步一个脚印为大家所见,终于提携重用,于是他便可以施展才华。
他颇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识人韬略,挖掘出霞光乡的优秀乡长,让老实人真正不吃亏。
他深谙为官之道—正大光明,不裙带亲属,不任人唯金,不惧“三年知清府,十万雪花银”的消极思想,他的凛然正气让贪恋权钱的官员肃然,大大书写了清白廉洁的为官正道。
他为人很有口德,总是放大别人的优点,也有公仆一样的心肠,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这点正如他的名字—林森,他想幻化成棵棵大树荫蔽一方子民,哪怕风雨也不惧怕。
可他也“抠门”,常常吃方便面,买个军用胶鞋、打个摩的时,也使出犀利的砍价刀。
还有,他也不大解风情,本来祥和愉悦的圣诞晚会被他严肃地搞成寓教于乐的人生宣言—“你我他,都是善良的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你得用善良这根缰绳勒住七情六欲这匹野马”,影片在此以亦正亦反地诠释他丰满的个性。
作为人子,他极力对老父亲呵护尽孝,同时他也作为人夫、人父、人友,影片只略略带过,转而以他们对他的爱反衬他的光芒,毕竟影片就那么短短106分钟,作为主旋律的影片已经够了。
他作为人,作为遵循着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天地生灵,患上了劳累的肝癌,然而比较圆满的是乒乓高手在爱妻的陪伴下度过了生命尽头,最终他的灵魂飘逸于空间、山河、田间、巷陌、天涯,于小小陶钵中创造有容天地,于灯光晕染处照出一方暖意。
《雨中的树》是献给党十八的一首英雄赞歌,看了李林森的事迹之后我被他的光辉形象深深的感染了。
林森同志的一生完美的写照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程,这就像是我们学会吃饭一样,不论我们今后将如何发展我们都必须先上好这一门课程。
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决定了一个人的所有,如果我们的品行很差,那么我们能够把自己养活就是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但是如果我们的个人修养高了,那么我们就自然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林森同志的个人修养是高尚而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热情友爱,能和身边的同事朋友和谐友好相处,工作之余能一起娱乐;他严于律己,在工作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弄虚作假、贪污受贿;他体谅他人,时时刻刻的为大家着想,急人之所急,并帮助解决困难。
他的热情友爱使他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得到同事和朋友的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瓶万金油。
他的严于律己使他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受到别人的闲话,因为打铁还要自身硬。
他的体恤民情使他的工作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得到谁对他们好。
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家里事处理好的话,那我们想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是很困难的。
首先我们的能力连家庭的事情都不能处理好,又怎么能够去处理好更加复杂的国家大事呢?
且放下这个不谈,我们如果没有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就去治国平天下,那么后者一定会受到前者的影响,就不能够全身心地去做国家大事了。
难怪过去的政治家好多都有不错的贤内助了。
尤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为朱元璋的明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这不是在沙场上杀敌,但是马皇后的帮助让朱元璋能够更好地杀敌。
因为马皇后的贤德让朱家的治理井井有条,家里的人和睦相处,朱元璋的齐家就显得更加简单了。
所以齐家也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
李林森同志在齐家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是个好父亲,留与儿子有无数的快乐与欢笑;他是个好丈夫,与妻子的感情坚定不移、相互关心支持;他是个好儿子,与父亲很默契,能够相互了解对方的思想品行;他是个好哥哥,当自己不能够满足妹妹的要求的时候还是能够处理好兄妹之情。
当今的官员好多都不能处理好家里的事情,所以不能够全力地工作了。
李林森同志在齐家方面为我们作了一个好的榜样,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作为一个真正的有感情的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然后,我们所追求的一个更高的层面就是治国平天下了。
有的人说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得到的,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现今科技发展,信息发达了,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有一定的政治敏感的话还能够大致预测国家的走向。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能够紧跟上国家的发展,并时刻准备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贡献都算是治国了,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消费购物、辛勤工作都是一种贡献。
李林森同志,在国家公务员的岗位上为实现这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他工作时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国家的利益,群众的幸福,没有一丝私心,为大家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时候仍然坚持在工作前线,哪怕走路的时候都摇摇欲坠了也不后退。
并且他的鞠躬尽瘁是有方法和技术的,在当组织部长的时候不是盲目提拔干部,而是用正当渠道,严格考察,用人唯贤。
《雨中的树》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对人生的感悟更深了,让我对党员这个词更加了解了,这将会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让我们现在好好的努力打好基础,去默默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影评者,因为我经常只会注意到主人公说的某句话,往往这些话代表着正能量,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还太天真,其实我希望自己以后看问题能够更全面些,好坏兼顾,但最后能把好的吸收进去。
看了一些人的影评,赞扬的也有,吐槽的也有,也很佩服有些人的真知灼见,,影片的编剧有些地方的确有些矛盾,比如男女主角的衣着仿佛就不是一个时代的,男主如此节省,家人却用着iphone等等,也看到一位评者的话:在中国,想要衬托出一位官员的伟大,必定要折射出社会的黑暗。
在这里,我想写下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句话。
人心就得在土里泥里受煎熬。
我们的生活习惯,人生观社会观都在受着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个人成年后有着怎样的气质,与他之前的生活环境真的有真很大的关系,这点在进入大学后深有体会,是否举止优雅,是否落落大方,是否够亲和,是否够坦率,是否够真诚,是否够这样我总觉得这与环境影响和内心冲突有关,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气质在这二十几岁的时候便定型了呢,不是吧,生命还有很长,为何我们偏要如此在乎这几年的时光,我相信青春要多做事,做好人,做善良的人,爱父母,爱家人,但是我也相信这些年的修身养性能够提升自己以后的气质。
这就是我说为什么人心就得在土里泥里受煎熬,每天翻阅着手机上的新闻快报,在我眼前飘过的尽是这个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看得多了也就淡定了,似乎每天不出点车祸,不多点花边新闻,不来个雷死人不偿命的奇葩这一天就不算完整。
在这些泥里土里我是被同化了呢,还是保持着我的初衷呢,异或我是否清楚自己的初衷,是否有这些初衷呢?一位好友说;生命本来就是要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简单是因为我们那份珍贵的童真,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开始变得复杂,在复杂中思索着,挣扎着,从而涅槃或者堕落。
而到了暮年,我们走出了那个惹人眼花摇摆的大网,删繁就简,生命又回归简单清晰的脉络。
其实这好像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定律,最初是从高中时做数学题中感受到的。
正值青春,我欣然融入尘土飞扬的泥里土里,去寻求粒粒晶莹的金粉,来打造一朵金蔷薇。
从未想过自己会堕落,但也期待着涅槃一般的感受,如若没有这种感受,生命岂不是没有意义了,相信每一次纠结都是一种进步,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欣赏一种生活,既不受世俗的羁绊,又不脱离于社会,铺平自己心中的矛盾,真实快乐地舒展自己的生命。
但是关于初衷呢?
我清楚吗?没有初衷,何来坚持?
还有一句话,一位好的领导必先以德服人。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高中时的好友,那时只觉得她有一种大将风度,这种风度一直给我以正面能量,其实我期待生活中更多这样的人。
在我因为一些事情困惑时,她便说了这句话。
人要善良,但是单单善良在我看来却没有太大用处,甚至有时候会被愚昧无知所掩盖。
但是于一位好的领导来说,善良又是其前提。
所以,内敛并内化这些东西,付诸于行动吧。
倘若不能内化,那只能说明还未懂得,而我们班的人颇懂得内敛之道,这也许是因为倘若不能使自己变得优秀,优秀的人也不会在你面前表现出来吧。
标准的主旋律烂片→_→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还是不能太强求。。。。
嘈点太多了好么……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生活,买一堆不防水的鞋,吃一堆辣子。自己艰苦得不行,老婆用的是IPHONE。好刻意啊!
问题很严重
太过了...不够话说回来中国的贪官都变得有这一半好中国就有救了
太矫情。
达州取景
其实还是蛮感人的。。。
两星半。叙事太乱了。前面的节奏太快了。
十八大期间开党会老师放来看的,我无力吐槽。
很感人
个人包场。亚克西!
两点五分给王志飞!两点五分给我的眼泪!
哭得稀里哗啦了,太无私了,要我选的话绝对不要选这样的爸爸,真的。。。
豆瓣相关电影推荐豆列有两条:1.广电总局推介26部十八大献礼片。2.没有最低分,只有更低分。~
这部电影教育我们,要好好活着,别太累了。
灌输主旋律的影片,从各个方面塑造人性的闪光点,实在是太耀眼了,以至于当我们对比现实时充满了梦醒式的绝望。影片中的领导总是肝癌晚期鞠躬尽瘁累到死,现实中的领导也常肝癌晚期花天酒地喝到死,让人情何以堪。不过,感动还是有的,潸然泪下以暴露我们还纯真的期望。
(2012.11)
单位要求去看的,其实是一部好片子,只是掺杂了政治色彩,但是的确会感人。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不论导演能力,不论是否主旋律,给四星。眼睛酸,心堵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