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丧尸围城的戏码很多全程高能,牢牢抓住了观众第二季文戏很多,但却非常拖沓除了背叛世子的侍卫死的时候让我动容其他时候我全程都是😶😐😑🙄😶😐😑😬🙄而且bug真的多到死1.老师中那么多枪还能爬起来把那么重的门闩打开2.直接把赵大人打死啥事儿都没了偏偏辛辛苦苦救活然后被女儿用茶毒死3.中宫娘娘不处死见证了这一切的医女反而把她关到地下室暴露自己更大的秘密是爱吗?
是责任吗?
不 是为了凑够6集所以中宫娘娘到底哪里厉害了?
4.丧尸吐那么多血到人嘴里不传染????
5.元子要么死要么继承王位怎么滴,公布真实身份不行吗????
偷偷藏起来养不可以吗????
6.国家一团乱麻太子却把国家交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还说这样对国家更好😕😕😕😑😑😑这个逻辑我真的没明白7.最后那场破冰的戏码很早就跑到冰上了不早做准备在那儿愣着 这几集一直不得劲就等着结尾给我来个精彩的一次性过个瘾结果结尾就这????
打扰了打扰了
打5星都是咋想的?
是没看过好的故事吗别说好的故事了 编剧就差拿刀架在我脖子上让我接受设定“我想是这样的”,“因为要拍第三季”,“别问”人物动机 逻辑自恰啊 让一个故事顺其自然合理的讲出来不好吗说是权谋剧 我一直没看到权谋在哪里 毫无城府权谋的小白兔世子pk脱离老赵亲信只有侍女的一国之母?
都敢假造诏书卖官鬻爵了还今天砍两个杂兵明天6个轿子3个轿子 黑帮片格局都比这个大吧?
双方野心写在脸上放成熟权谋剧里都活不过两集 看到还有人说老赵引丧尸国王和世子内斗 世子两难 不砍可以消灭世子 砍了世子罪人身份坐实 我满脑袋问号你都能绑架国王了还小孩子过家家呢?
大臣有点脑子的人就会问吧国王瘫痪了你带他去骑马打仗?
但是问完就拉倒了 也没下文 这叫啥权谋啊 直接把明朝也给你呗 反正你就是牛逼 编剧设计的 接受就好了 再说海源赵氏 设定是朝鲜第一名门望族 全片没有看到是如何把持朝政 权倾朝野的 这么在乎血脉传承的老赵 结果宗族势力约等于零 儿子死了可怜到要靠赵老八这种废物出来充门面 不过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树倒猢狲散的典型代表 我不懂朝鲜兵权是如何调拨 懂得解答一下 但从中央军倒戈也不难看出所谓的“全境各道很多人支持赵氏”也仅仅是编剧生拉硬套的设定 就是支持 用爱发电 别问为什么 你不用管 一国之母更是可笑朝中毫无亲信权臣没有朋党为0的情况下能架空国君到最后势力除了几个侍女就是老八再说世子 第一季看下来很明显是要营造一个自幼没有安全感博爱天下的庶出世子成长为杀伐果断以民为本的一代君主 暂且可以理解他年少时代的政治幻想“仅仅依靠儒士贴小广告到达清君侧的目的”但不能理解一个毫无加持的庶出世子要兵权没兵权要谋士没谋士唯一的一个老师抗击倭寇回家守丧3年在父王生死不明时就敢为了天下苍生勾结党羽谋反逼宫的爱民如子世子形象 牺牲一切却将胜利果实让位把社稷根本李氏朝鲜的五百多年国祚给一个毫无血脉传承刚出生的贱民野种 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内忧贵族剥削饿殍遍地外患倭寇虎视眈眈丧尸瘟疫横行的国难之际你去5人组队研究生死草 等20年发育期可爱小baby就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了?
可当下怎么办 一个婴孩能做什么?
各朝历代这种情况要么外戚专政要么宦官扰乱朝纲 甚至挟天子令诸侯直接改朝换代 有人世子说让位是因为忌惮赵家势力残余 不想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可是元子才是赵家势力最大的借口啊 你这一波操作又为赵氏续命20年 口口声声为了百姓 这时候又拿百姓来场豪赌?
按照以上的人物逻辑你能这么干 那看来让位确实是对百姓的最优选择了 那让旁系血脉不好吗?
丧尸没啥好说的不需要逻辑爽就完事了 但是第一季丧尸直冲火堆为了视觉冲击全身火焰特效带头冲锋到了第二季裴斗娜那么小火把一众丧尸不敢上前 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这季整体还是可以给6分 但确实是不如第一季 瑕不掩瑜 挺好看的 但绝对没有些营销号吹的神剧9分如何如何就太扯了 预期8-8.2差不多
原文我发在2020.3.17澎湃私家历史。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6110 今年三月,《王国》第二季终于回归。
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的背景下,这部讲述架空时空中疫病袭击朝鲜半岛的韩剧显得多了几分现实色彩。
虽然剧中时空与人物均是金银姬编剧的虚构,但她并非毫无根据地架空,而是化用了不少朝鲜王朝(1392-1910)的历史故事。
僵尸抗倭、君主失德——壬辰战争前后的朝鲜政局 《王国》的故事主线是,某一年朝鲜国王去世后,尚年轻的王妃赵氏(朝鲜国王正妻活着时被称为“王妃”,死后才被称为“王后”)与其父赵学州(时为领议政)为继续独揽大权,便让李承熙医员使用一种名为“生死草”的植物使国王复活。
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活,而是让国王变成一种“丧尸”状态。
这样一来,赵氏一族才可以拖延时间,让宣称怀孕的王妃顺利生下元子。
然而王妃并没有怀孕,而是计划偷用其他孕妇的儿子作为己生。
此时,庶子出身的王世子李仓则被贬至远离汉阳的东莱府(今属釜山市东莱区)。
此后的故事便围绕王世子李仓率领众人对抗不断扩散的丧尸瘟疫而展开。
这样的历史设定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壬辰战争(1592-1598)前后朝鲜的政局。
首先,疫病从东莱开始向尚州等地蔓延,剧中的东莱府使,也就是世子的老师安炫曾利用丧尸军队来对抗日本,在文庆鸟岭(今属庆尚北道文庆市)成功阻拦了日军北上。
这其实部分借用了壬辰战争的爆发路线。
1592年四月,丰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长﹑宗义智率领先遣日军进攻釜山。
此时釜山佥使郑拨正在绝影岛打猎,没有做任何防御措施。
随即釜山陷没,郑拨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日军占领东莱府,东莱府使宋象贤战死,之后日军得以一路北上。
直到该年年底,明军入援朝鲜,战局才发生转变。
其次,剧中已成为丧尸的国王,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战争中仓皇出逃义州、弃首都与百姓于不顾的宣祖李昖(1567-1608年在位)。
该年四月底,日军北上京畿的消息传到汉阳后,李昖大惊失色,召见大臣们商议北逃的计划,但遭到激烈反对。
但李昖心意已定,决意北行,在临走之前册立庶次子光海君李珲(1608-1623年在位)为世子,让李珲召集各路勤王军﹑义兵与日军对抗。
李昖北逃后,愤怒的朝鲜民众烧掉了掌隶院与刑曹所收藏的公私奴婢文籍,又入内帑库抢劫金银,并焚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弘文馆所藏书籍与承政院日记等文献也在这次暴乱中化为灰烬。
可见金银姬编剧在创造朝鲜国王与世子李仓的形象时,参考了李昖与李珲的事迹。
同时,她将国王设定成丧尸,也可以解读为是对李昖的讽刺。
在当今大多数韩国民众的认知中,李昖就是一位无能懦弱的君王,金银姬编剧将他设定为丧尸,绝不会在韩国引发争议,反而会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再次,李昖原配懿仁王后朴氏无子,在她去世后,李昖又另娶继妻金氏(仁穆王后,1584-1632)。
后来金氏生下嫡子永昌大君李㼁(1606-1614),自然给李珲的世子之位造成冲击。
可以说,《王国》的故事背景框架化用了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前期的朝鲜政治史。
外戚、权臣、腐败、饥荒——瘟疫的温床 金银姬编剧在化用宣祖李昖统治期间的历史故事之外,又将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晚期的历史进一步添加到这个框架上来。
十九世纪后,朝鲜王权逐步衰落,大权由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等数个势道家族把持。
势道是韩语中对政权的俗称,势道家就是千万人之上、国王一人之下的权臣。
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权力都集中在势道家手中,国王不过是个摆设。
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等家族通过与王室的联姻,构筑了自身的权力基础。
如安东金氏出身的王后有纯祖李玜(1800-1834年在位)的纯元王后(1789-1851)、宪宗李奂(1834-1849年在位)的孝显王后(1828-1843)﹑哲宗李昇(1849-1863年在位)的哲仁王后(1837-1878);丰壤赵氏的则有孝明世子李旲的妻子赵氏,后被追尊为神贞王后(1808-1890)。
其中安东金氏掌权最久也最为著名,直到神贞王后在哲宗李昇去世后将兴宣大院君李昰应(1820-1898)之子李熙指定为下一任国王,即高宗(1863-1907年在位),才结束了安东金氏的势道统治。
在纯祖李玜的执政晚期,由孝明世子李旲(1809-1830)代理听政。
李旲一方面想压制势道家族的权力,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家族出身的大臣来处理朝政,而且不可能完全不顾忌王室女性的立场,最终,李旲压制势道家族,重建王权权威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
在他去世后,权力仍然被安东金氏等势道家族把持,这些家族出身的人士占据了朝中的要职,也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与分裂。
可见剧中的王妃赵氏与海源赵氏一族,很可能影射的就是神贞王后与丰壤赵氏,但是在人物创作上,又加上了安东金氏一族的影子。
安东金氏一族惯用将本族或依附本族的人士任命为备边司堂上的手段,从而把持朝政。
而朝鲜后期最高议政决策机构——备边司召开会议的地方正是宾厅,这样的场景也多次在剧中出现。
但势道政治并不是十九世纪突然出现的情况,外戚专权的苗头早在十七晚期就已出现在朝鲜政坛上。
如肃宗李焞(1764-1720)就让舅舅金锡胄(1634-1684)长年担任最精锐部队——训炼都监的都提调来控制军权,李焞一朝频繁发生政局变动,其背后常常都有金锡胄的身影。
训炼都监是朝鲜在壬辰战争期间模仿入援的浙军建置,又参考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一书后而设置的新式军队。
这个机构亦多次也出现在剧中,领议政赵学州也被称为提调,应该指的就是训炼都监的都提调。
提调这个官职在朝鲜的机构设置中亦经常出现,就领议政一职来说,按惯例也兼任备边司提调与药房提调(国王医疗事务小组的总负责人)。
十八世纪时朝鲜的王权相对强大,尚可以控制外戚们的势力膨胀。
但到十九世纪后,国王即位时大多年幼,大妃们得以垂帘听政。
大妃背后的势道家族们亦通过掌握训炼都监来控制军权,剧中的训炼都监听命于赵学州,也是这样历史背景的影视再现。
此外,剧中还出现了名为御营厅的军队。
御营厅是晚于训炼都监,直到1623年才建立的主要由骑兵构成的军队。
剧中让御营厅负责搜查被王妃囚禁的平民孕妇死亡事件其实并不符合朝鲜王朝的惯例,因为御营厅并不介入司法事务。
当时民间的一般案件由捕盗厅等机构负责抓捕犯人,由所谓的“三法司”——刑曹﹑司宪府﹑汉城府负责审理,而涉及到王室成员的事件则由义禁府专管。
义禁府是朝鲜的从一品特殊司法机构,负责按国王的命令逮捕并审问犯人,处理的都是王族犯罪及如谋逆这种大案要案。
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义禁府理解为朝鲜版的“锦衣卫”,但在大部分历史时期由士林派占据朝鲜政坛优势的情况下,义禁府的权力并不像明代锦衣卫那么大。
在势道家族的统治下,朝政日益腐败,加上灾荒与疾病的袭击,朝鲜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
此时的朝鲜赋税体制,即以“田政”﹑“军政”﹑“还政(政府在荒年时借给农民米粮,丰收时再加上利息一起归还的制度)”构成的“三政”体系陷入紊乱状态,加上天灾不断,甚至出现“黄口充丁(未成年人被算成军丁而征税)”﹑“白骨征布(死人被列在征税名单上被征收军布)”的荒唐景象, 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在电视剧第一季中,女医苏菲向奄奄一息的民众说道,只要等到朝廷发下的“还谷”(字幕误译为“黄谷”)就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实际上影射的就是十九世纪“还政”紊乱,还谷发放不及时的情况。
另外,剧中在确定死亡人物身份时,往往参考的是标记有人物出生年份与姓名的“号牌”。
这是当时通行的类似于今日身份证制度的“号牌法”。
该制度早在太宗李芳远(1400-1418)统治期间就已提出,但并没有施行。
后来李芳远之孙世祖李瑈(1455-1468)在全国的两班与良民中推行了此法,从此国家权力开始有力地介入对国民人身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贱民们没有“号牌”,这也意味着,朝鲜王朝在国家层面并不把贱民视为“人”。
朝鲜社会极为讲究身份秩序与嫡庶差别,若是嫡出的两班子孙,可以继承两班的身份,如果是庶出,则转落为中人,也没有参加文科科举的资格,只能参加医科﹑译科等杂科科举。
但如果是贱民的话,则是世世代代永远是贱民。
曾与出使北京的朝鲜使团有过多次交流的清人吴昆田(1807-1882)曾感叹到:“(朝鲜)但专尚世阀,名分截然,等级极多,士夫世世为士夫,庶人世世为庶人。
庶人虽有才德,无以进用。
其中各有等级,有两班焉,士夫出入东西班之称。
有庶孽焉,士夫之贱生。
有中人焉,医官译官之类。
有吏胥焉,有徒隶焉,阶级一定,十世不得免。
”剧中赵学州的侄子赵凡八尽管不学无术,但凭着两班身份和伯父的关系,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东莱府使的职位,正是这样的社会风俗的体现。
电视剧第二季中亦多次借用十九世纪历史事件的标志符号。
在世子李仓被人误会杀死早已死亡的国王,而王妃赵氏尚未生出元子之时,备边司堂上(即堂上官)们在宾厅讨论万一王妃生下女儿的话,是否要提前安排可能即位的王室旁系人士。
有官员建议可以考虑流放在江华岛后遭赐死的鲁成君的子孙。
这里的鲁成君影射的是思悼世子李愃的庶长子恩彦君李䄄(1754-1801)。
李䄄因可能对兄长正祖李祘(1776-1800)的王权产生威胁而被流放江华岛,后因其妻其儿媳信奉天主教而遭到牵连处死。
1849年,宪宗李奂突然死亡,年仅23岁,死时无嗣。
坊间传闻年轻的国王是因为长期沉溺酒色,纵欲过度而亡。
在他去世后,在江华岛以砍柴为生的李昇(恩彦君李䄄之孙)被纯元王后金氏指定为下一任国王,也就是哲宗。
李昇原本就缺少必要的政治教育,也无任何政治经验,在他统治期间,极其依赖安东金氏一族处理政务,造成安东金氏一族势力进一步膨胀。
此外,剧中的安炫在死后又通过“生死草”转化成丧尸,从而给赵学州致命一击。
此时安炫出场时背上背着的“帅”字旗,模仿的正是在1871年美国军舰入侵朝鲜半岛,即“辛未洋扰”中战死殉国的鱼在渊(1823-1871)将军的旗帜。
可能在金银姬编剧看来,安炫的行动与鱼在渊颇有类似之处。
Netflix官方给《王国》配的中文字幕采用的是韩语汉字词直接汉字转译的方式,所以剧中称赵学州为“大监”,这一称呼也被直接转译过来。
实际上,在可称国王为“上监”之外,朝鲜对高阶官员亦有多种别称。
十九世纪的李圭景对此有如下的概括: 今之大官,正卿以上称大监,亦自三国始。
新罗武职,有大官大监、队大监、大匠大监、头上大监之类,非武职无此称,今则转为文武尊官之通称。
至于令监,则堂上绯玉员之通称。
堂下官之称进赐(俗音罗阿里(나으리)),未知何谓。
而唐时郭子仪为中书令,故号郭令公,乃尊称之辞。
我国以银台(即承政院)为中书,故呼承旨为令公。
而通政以上称令公,自十许年来,不曰令公而曰令监。
也就是说,“大监”一词原是武官的专称,后来也可用于称呼一品与正二品文武官员。
而“令监”一词可能来源是郭子仪的别号“郭令公”,“令公”渐渐转为“令监”,变成称呼正三品堂上官与从二品的官员的用语。
而正三品堂下官以下,则被称为“进赐”。
赵学州身居正一品领议政的高位,自然会被称为“大监”。
“令监”一词在当代韩国社会仍被使用,一般用作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笔者也注意到在韩剧《辅佐官》里,韩国国会议员的幕僚们不分国会议员的性别,而在日常交谈中称其为“令监”的情况。
“生死草”源头之谜——义州商人的对清贸易 第二季末尾,李仓等人虽然暂时扑灭了丧尸瘟疫,也除掉了留存在朝鲜境内的“生死草”,但在一次野外搜查中,李仓一行意外发现了有朝鲜民众跟随湾商,从中国购入了“生死草”。
可以大胆推测,该剧第三季很可能涉及到十七世纪清朝(后金)与朝鲜间的两次战争,即“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
1627年丁卯之役后,朝鲜与后金结为兄弟关系。
1636年丙子之役后,朝鲜脱离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封贡体制,正式奉清朝为正朔,接受清朝的册封,成为清朝的朝贡国。
到了十七世纪晚期,清鲜之间的关系渐渐平稳,双方间的贸易规模随着政治关系的稳定而不断扩大。
义州这个边境城市在朝鲜对清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朝鲜方面来说,对清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义州商人,即“湾商”。
义州在高丽时期被称为“龙湾”。
湾商通过结识常年出使清朝的朝鲜译官,以及贿赂边境官员等方式,渐渐掌握了对清贸易的主导权。
湾商们甚至参与使团前往北京,全面介入对清贸易。
如1780年朝鲜派往清朝的庆祝乾隆帝八旬生日的使行团,就有湾商林景赞随行。
湾商们又与朝鲜国内最有实力的大商人松商,即开城(开城别称“松京”)商人联系在一起,通过松商们设置在朝鲜商业要冲的商铺兼物流集散地的“松房”将进口的清朝商品销往朝鲜八道。
松商们将人参输往日本,从日本获取大量白银,这些白银又成为松商购入清朝商品、参与对清贸易的本金。
此外,深受清朝市场喜爱的朝鲜人参与红参也可以用作朝鲜方面的交易本金。
十八世纪中晚期,湾商与松商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并与朝鲜官员勾结起来,扩大对清贸易。
如水獭皮本是朝鲜对清贡品之一,也是在清朝市场颇有人气的朝鲜货物。
由于这项贸易的获利十分丰厚,湾商与松商便勾结权势之家偷偷在朝鲜大量收购水獭皮,再买通边境的官员,将此物违禁卖去清朝,甚至造成朝鲜官方在筹措贡物上遇到困难。
松商又勾结生产高丽纸的僧人,在朝鲜官方挑选贡纸之前,抢先一步把质量最好的买走,以偷偷卖去清朝,赚取丰厚利润。
在对清贸易繁荣的情况下,大量奢侈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加速了朝鲜内部崇奢风潮的蔓延,标榜“俭朴”的英祖李昑(1724-1776年在位)非常看不惯这样的风潮,曾批评到:“似闻士夫家,多有貂皮衾不知名之馔。
奢侈何至此之甚耶?
”李昑在位期间,多次下令“禁奢”,并禁止从清朝购入如“纹缎”等奢侈品。
不过社会风潮并没有因国王的禁令而发生改变,到了十九世纪,这样的风潮进一步加剧。
按朝鲜燕行使的记载: 余尝入燕,见译员中与群胡贸易,则无一养生日用之具,都是具玉香缎诸般奇货,而珊瑚一枝,琥珀一块,价至银三四十两,有缨子一件,造以蜜花而呼价银子八十两,吸烟一个,斵以真玉,而论价银二十两,余外所买,莫非此类。
饥者不得为粟,寒者不可为襦,而万里外国,岁岁来贸,以无用害有用,蠹国病民者,是孰使之然哉?
红参四万斤,毕竟尽归于此等换买。
每见我京钟街(今首尔市钟路一带)上,摆列百货娱人耳目者,太半自燕都琉璃厂而来者也。
显然朝鲜两班们看不惯这样的奢侈风潮,并认为对清贸易的繁荣无益于朝鲜的国计民生。
但实际上,朝鲜从清朝购入的物品不仅仅只限于奢侈品,书籍也是当时朝鲜从清朝购入的大宗物品。
包括天文历法知识在内的天主教书籍,以及乾嘉考证学的书籍等流入朝鲜,给朝鲜思想界的发展带来新变化的可能性。
同时,对参与贸易的译官﹑商人等来说,对清贸易给了被排除在科举仕途之外的他们可以安身立命、积蓄财富的绝好机会。
当时朝鲜的大富豪们往往都是译官,所以剧中人会说出:“跟着湾商去中国赚钱”的话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bug多到我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就nm各种严重离谱 那么重要的粮仓是个正常领导都知道重兵把手防止难民饥饿抢粮 还只被一个人溜进去给点燃了?
守卫是在通宵追第二季是吧?
世子带那么点人风风火火正面杀去老赵的中央军大营?
他早知道有内奸的老赵在调戏世子跟丧尸皇帝互杀后已出了自己儿子被杀的气 为何不处死世子 不处死就算了还能让医女进去和世子沟通?
医女又不是他心腹 他的侄子令牌就能管用?
医女还能在老赵眼底下把安大人变丧尸?
安大人变丧尸兵群中直接ko老赵?
护卫看戏?
老赵一动不动等被爆?
更尼玛离谱是最后冰湖 提前到达不砸冰?
(一群人冲过去能保持完好的冰层不会是薄冰 所以提前砸是不会让整个冰面碎掉 东北生活的人尤其懂) 等丧尸到了才开始用枪打 之前是编剧让你们保持祥和的气氛 美妙的静态摄影是吗 最后能理解编剧是想让世子皇叔出场点化世子想明白王以民为天 放弃王位 但是一句话就把世子点化升仙了?
心理活动描写一点都没有 太牵强了吧 这么久铺垫世子要接过李氏皇族血统大旗 铲除海源赵氏 为国为民 瞬间转化 就算世子是为了避免残余赵式反攻互撕 那这个假元子上台还是代表赵氏家族利益啊 赵老八就是赵氏 就看到他在刑场没下令杀人他就不能代表以后的赵氏家族利益了吗?
那他叛变世子放走他大伯赵大人不是已经说明立场了吗?
世子还是还发动过儒生政变的人这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
女医在救治老赵后得知泡水能救人 在后来和世子碰面的时候居然没告诉他??
搞的最后世子被咬掉水又活过来一脸懵逼?
拜托啊!
女医自己的绝对使命就是研究这个瘟疫的治疗方法?
这么重大发现居然不第一时间告诉当权高层?
好比非洲医生发现埃博拉的救治办法后没有第一天汇报上层 等睡一觉第二天想到了才汇报?
宫斗那里还有一个巨大bug 世子冲进宫殿不杀中殿 他们出去准备对抗丧尸的时候留一批兵在宫殿里干嘛?
是爱吗?
是责任吗?
是封建道德的底线让世子不敢告诉中殿 后妈 我爱你?
蜜汁操作 个人感觉中殿放完丧尸的同一时刻 镜头这边世子一举斩首中殿才更为精彩 也把世子塑造得更为丰满立体 尼玛 世子这一季真的太孔圣了 看得真是瞌睡全无 但凡真的热爱看优秀的电影剧集 都应该把剧情和逻辑放在重要的位置 再去探讨演技 摄影 光影 配乐吧?
不然权游最后一季除了剧情崩 其他也都挺精良的 吐槽只是第一季的精良让人期待一年 不喜勿喷 感谢
到最后就不好看了感觉又烂尾了,本来对第二季充满了期待,所有丧尸片都不能好好的有个有个结局吗?
感觉为了多出几个续集 末尾强加的生死草剧情,满怀建国大业 励志发奋图强带领百姓走向小康生活的李苍竟然不要皇位去查生死草?
转型赏金猎人了?
等于自己掌握了权力就不好着手调查了?
还有既然知道病患怕火和水为何一早不充分准备?
元子的铁线虫不是都清除了!
弃剧弃剧 不好看了
这部剧真牛逼,特别是最后这个“由王入侠”的结局。
屠龙少年完成了他该有的战役,保护了他该保护的人。
但最后,他选择不成为恶龙。
在这个被饥荒和暴政充斥的国度,居庙堂之高,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最初的病疫来自这个国家的王。
”这个隐喻可是相当反骨。
有罪的,可不光是剧中的反派,还有这个靠着剥削建立起的等级制度。
不愿为王,把王位给一个血缘不明的婴孩。
还有一重含义。
所谓的王室之血,并不代表天然的,上位的正当性。
第一季时,大反派的儿子质问世子,“如果你不是世子,你以为你凭什么坐这个位置?
”发问的不是什么好人,却是个好问题。
以世子的心性,这一路走来,他是承担不起这一问的。
在封建背景下,创作出一个相当好的人物,就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风险在于,这个时代给他的东西,他看破了,然后不要了。
从“弑父”开始,这个结局走向就开始铺就了。
并且这是双重“弑父”。
杀君父是被迫,杀师傅是主动。
这是跟儒家的“天地君亲”相当彻底的决裂。
当这俩人都不在时,不再有人站在他面前给他遮挡风雪。
少年成人了。
在这之后中,他身上的“父性”最来越强。
跟赵憨憨说,你做得很好。
结局时走入一片光明中直至消失,宛如“圣父”。
我相当喜欢这个结局。
武士还可以和赵憨憨同窗对酒,少年依然可以和人仗剑天涯。
本文系节选,完整版首发在微公号“未来电影局”,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李尸朝鲜》第二季以寄生虫来解释丧尸瘟疫,直接点明了故事的社会批判、政治隐喻,关键词就是“控制”。
线虫寄生在人身上,把人变成行尸走肉;贵族寄生在百姓身上,将百姓当鱼肉:权臣寄生在王权身上,把国王变傀儡;小国在大国的夹缝间生存,也可以看做是寄生行为的变体。
前两季的背景设定在“壬辰倭乱”后,历史上的壬辰战争牵扯中、日、韩三方势力。
按照剧作借鉴历史的调性,第三季也会涉及外敌,而全智贤这个角色就是解读外敌势力的关键所在。
东北亚丧尸宇宙-关于第三季的猜想。
《李尸朝鲜》借鉴的历史事件是1592-1598年两次倭寇入侵,史称:壬辰战争。
剧中庶子出身的世子,原型就是-光海君,他经历倭乱,于1608年继位,到1623年被堂侄联合大臣废黜,史称:仁祖反正。
第一季里云浦沼战绩碑上写着:丙寅年九月初庆尚观察使安炫大监,率领500百官兵击败30000倭寇。
壬辰倭乱之后,首个丙寅年就是1606年。
主线故事在云浦沼大捷三年后发生,时间是1609年。
第三季在七年之后发生,时间是1615年。
可见,剧作的故事线和历史现实基本一致。
第二季中,出现了两个新角色,全智贤饰演的神秘人和流放归来的鲁成君,正好对应了外敌入侵和宫廷内斗的双线设计。
第三季的剧情发展肯定也会借鉴相关的历史事件。
宫斗线借鉴的历史是:仁祖反正。
剧中被放逐江华岛的鲁成君,原型就是发动政变李朝仁祖,虽然他在剧中是世子的堂叔。
他隐居时以钓鱼翁自居,却熟读《汉书》,还发出国家混乱、民以食为天的感叹。
导演还特意放了一组朝鲜平民与他对比,凸显他雄心不减,韬光养晦的本色。
这种人物不像是善茬。
剧中代替大哥登基的元子血统存疑,这在王国高层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元子之所以能稳坐大位,怕也不单是忠臣辅佐,而是海源赵氏的力挺。
除了血统存疑,元子体内还有残存的线虫,赵学洙、中殿娘娘生前做了很多丧尸试验,个中秘闻还未完全解开。
剧中的另一个新角色-粪坑太监,原来就是中殿娘娘的手下。
片尾他一副反派模样,下季肯定会作妖。
元子体内的线虫危机,会是第三季的爆点。
宫斗线会围绕着鲁成君,元子及粪坑太监等人物展开。
鲁成君或许会成为最后赢家。
外敌线借鉴的历史是:满洲女真崛起。
世子在调查生死草贩卖事件时,当地百姓说草来自中国的鸭绿江,神秘人全智贤一身劲装,武力值满满,指向性已经很明显了。
我们重点关注下第三季的时间:1615年。
当时整个东北亚大致有五股势力,自西向东依次是日本的德川幕府,朝鲜的李氏王朝,东北的满洲女真,林丹汗统领的漠南蒙古诸部以及大明王朝。
与朝鲜关联密切的就是日本、女真、大明三股势力。
倭寇势力已经登场了,第三季强势登场的外敌必定是建州女真。
建州又名满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时间,恰好就是1616年。
在此之前,女真势力就已多次到朝鲜地区劫掠,而剧中世子赶赴的地区正是毗邻女真,屡遭劫掠的咸境道。
正史上1615年之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1616年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建立后金政权。
1619年萨尔浒之战爆发,大明王朝日薄西山。
1623年朝鲜李朝“仁祖反正”,光海君下台。
1627年满洲势力入侵朝鲜,史称:丁卯胡乱。
1628年崇祯帝登基,同年魏忠贤等阉党覆灭。
1632年皇太极讨伐林丹汗,征服蒙古诸部。
1636年皇太极荡平朝鲜,逼迫李朝改正朔。
1642年满清取得松锦大捷,宁锦防线崩塌。
1643年李自成大破孙传庭,明朝进入倒计时。
1644年清兵入关,后逐步统一全国。
很明显,1615之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事件就是“满洲女真崛起”。
朝鲜地区在随后的日子会被两度征服。
韩国电影《最终武器:弓》《南汉山城》就讲述了满清入侵朝鲜的历史。
《王朝》第三季的故事发生在1615年,仅仅在4年之后,就爆发了决定整个东北亚走向的战役-萨尔浒之战。
联系到朝鲜人能用500丧尸击败3万倭寇,那萨尔浒之战,满清势力以少胜多取得空前大捷,会不会也是用了丧尸大法。
第二季中医女舒菲在冻谷发现丧尸,当时尚州还未沦陷,里面的丧尸却早已存在,他们是谁激活的?
而片尾神秘人在全国各地贩卖生死草,正是选择类似冻谷这样的地方种植。
该剧一向以脑洞著称,相关的逻辑其实不算太严密。
我们可以顺着剧情进行更加大胆的猜测,与编剧斗斗脑洞:全智贤在片尾的造型是:一身劲装,腰跨弯刀,身披盾牌,扎两条麻花长辫。
这种妆容与朝鲜人不同,联系到她在朝鲜全国批量贩卖生死草,还在咸境道内做丧尸试验,这一切都指向建州女真势力。
此时,建州女真与明朝的矛盾正逐步升级,大战一触即发。
女真部刚刚崛起,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而朝鲜地区即是女真势力觊觎的对象,也是他们需要提防的明军盟友。
朝鲜最初的丧尸瘟疫,正是女真部在冻谷用生死草试验所得。
世子平定变乱后,女真势力逐步掌握了丧尸秘术,他们在咸境道内秘密炼制出一支丧尸奇兵。
这么做即削弱了朝鲜王国的实力,为彻底征服朝鲜打下基础,又获得了秘密武器,增加了对决明军的胜算。
4年之后,萨尔浒之战爆发,《绣春刀;修罗战场》里,沈炼与陆文诏遭遇的敌军不仅仅是悍勇的满族武士,可能还包括武器化的丧尸大军。
而固若金汤的关宁防线,随后也会在此项秘术的攻击下,全线崩溃。
史书记载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百姓生啖其肉,其实他死于皇太极在北京城下发动的一次丧尸奇袭。
陆文诏在萨尔浒之战逃出胜天后,将此项秘闻传至关内。
魏忠贤的阉党势力,崇祯帝的信王势力,乃至李自成的闯王军势力,都围绕着“丧尸秘术”展开明争暗斗。
妖人魏忠贤在失势后,甚至想将自己炼制成长生不老的丧尸王,最后被满清特工赵靖忠诛杀,机要信息却在乱战之中泄露出去。
1642年,神秘瘟疫在陕西关中爆发,将军孙传庭启用医生吴又可救灾,几经努力下虽勉强控制疫情,但实力大损。
孙传庭于次年被李自成一举击杀,明朝开始倒计时。
关中的这次瘟疫,正是出自闯王军势力的试验性传播。
到1644年,满清统一全国后,一度封禁了这项秘术,但云南王吴三桂乃关宁铁骑出身,对此早有耳闻。
他结合苗疆的巫蛊,做了广泛试验,企图制造出更加悍勇的变种,以挽救三藩战争中的危局,但最终失败。
他本人也在湖南衡阳病逝,留下湘西尸王的无数传说。
7年后的1685年,康熙大帝在雅克萨之战中最后一次启用秘术,沙俄势力惨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后续还有很多题材可以挖掘,如义和团、天平天国……,感觉这个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
关键就看全智贤在第三季的表现啦!!
好酷的表情啊
莫里斯·布朗肖认为,好的作品中,作者作为一个设计者、操纵者的角色会消失。
观众所见,只剩下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如水银泻地般自由展开——或者说像自然有机体般生发开。
即使布朗肖要求作者的消失略显激进,但一部作品让情节自然而然地发展或者陡转,让人物自然而然地言说和行动,这并不失为一个好标准。
本剧没有做到,其刀砍斧凿痕迹很重,宛如工业化时代的机械设备制成品,带着浓重的合成机油味和齿轮摩擦声,较之第一季失去些许灵气。
譬如结尾,李苍以为生民立命为名,将皇位让与襁褓中的婴儿,且该婴儿身世血统当时还尚未查清。
在富有现代旨趣的背景音乐中事了拂身去,李泌归山。
这什么人啊?
什么动机啊?
故事背景设定的李氏朝鲜,可是完完整整地继受儒家道统,有明一代发展出的高度精密化的儒家政治体系和意识xt体系,李氏朝鲜大约是全盘继受的。
须知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李苍摆脱不了他的时代,其他所有人也摆脱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说他不大可能会有这种想法,即使有这种想法,那除非所有的制度设计、理论形成、宗法礼教全都失灵,外加当时所有人都完整接受十来年现代国家的公民教育,否则李苍这种一时激动想回到初民时代,成唐虞尧舜三代之美的做法,根本不可能。
再者,他自己不会想到来这一出,跟着李苍混的人更不会想来这一出,因为看到这么一个有赵氏血缘的婴儿直接上位,臣下的第一想法估计是自己被李苍演了,李苍是走了,自己跟着李苍一路诛杀赵氏清君侧,现在待在这儿或迟或慢就要被赵氏势力剁掉脑袋,李苍一说出要走人,其臣下自然的反应不应该是血谏,苦谏乃至兵谏么,剧中为何整的跟现代公务员国家一样。
另外,旁边那位刚被从牢狱中放出来的大臣,是对儒教国家的zz秩序和游戏规则没有任何了解么,即使要杀掉婴儿,从古至今有谁会在君臣都在的情况下将选择明摆地摆在桌面上,喊着杀?
这是现代社会签订大宗商品买卖合同的思考方法,不是儒家伦常体系内的思考方法。
这么做是要把失礼不义的铁帽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扣在李苍头上,其心可诛。
要之,这是一种近代及以前的儒教国家根本根本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
诚然,现代文化产品做到那么精细化没必要。
但是比起来第一季,这第二季斧凿人为的痕迹实在是太显著了,剧中的场景、衣冠看起来是比较细腻的,但是就是人物,特别是最后那段,太脱离那个时代,硬生生嵌套进去十分现代化的灵魂,带着东方主义的想象,方枘圆凿。
另外,冰湖那段戏真的,忍不住就想起来绝境长城外琼恩雪诺领衔的冰湖大战,真的忍不住。
=====我船防剧透=====
朱智勋你很会撩头发哦“Break the Wheel” 是风暴降生丹妮莉丝参加维斯特洛大选时的 slogan。
这位候选人历经火与血,一路解放奴隶无数,无私助人类抵御凛冬。
很遗憾,在 2DB 的抹黑下,丹妮面对铁王座却没能兑现诺言,反而变成轮。
自第一季放送起,《王国》就被拎来和权游对比——这边外戚最大,争权热火朝天,那边异鬼/瘟疫压境,死亡面前众生平等;流亡的私生子/前朝继承人/庶子在民间辛苦打怪升级,最后以救世主之姿返回权力中心。
不过权游 S8 恶臭在前,我们已经知道了 2DB 的剧本不配拿来和本剧相比,我就想借用一下破轮的隐喻,为世子李苍在权力巅峰转身离开的抉择鼓鼓掌。
离开不是因为世子圣母手软,而是他看见了父辈们不曾看到也无法看到的另一条路。
他在 101 发誓要创造新世界,这个目标在季末终于脱离纸面,具备了沉甸甸的实感。
让渡权力自然并非世子一开始的打算。
他生来就认为自己要继承王位,自小被教育是自己是王室血脉、是“国本”,世子对赵家的痛恨,原因除了对方时刻要自己命以外,剩下的几乎就是认定对方在 anti 君为臣纲、不惜枉顾百姓也要动摇国本独揽大权。
他对王位的态度还停留在一个“我值得拥有”的层面上(所以小赵 102 怨气冲天地控诉 “你凭什么这副你们都是虫子的模样,你到底做了什么呀,你不过生来就是世子而已”),他的具体行动也依赖于两位父亲的指导:安炫:您该回到自己该待的地方;没人能保护您,您要保护您自己;除了保护自己以外,还要和不义作斗争,这样才能扶正大义。
父王:你一定要活下去。
虎狼环伺中,生存欲和争权欲搅在一起难以分辨,世子的所有选择和心态都能体现出明确的方向:为了生存可以做任何事,包括趁父王重病时谋反,算是 necessary evil,他之后也会感慨自己和捉虎队恶人并无差别;讨伐赵家回到“自己该待的位置”,又因为赵家贪得无厌欺压百姓,所以这点约等于对抗不义,并衍生出“我要做和他们不同的人”——这个目标仍然是以他人为标尺。
因而旅途起点的世子并非完全独立。
他毕竟被深宫塑造,格局并没超脱被动的生存游戏和权力游戏。
此时的他发誓解救百姓于水火更像一个候选人写在 manifesto 上的天真承诺,他实际上对真正的民间疾苦一无所知,101 走进贫民窟还会用手帕捂鼻子;此时的他仍旧极其重视自己的血统,先是斥责小赵“竟敢对王室血脉动手”,102 对峙时又说“我是天选之人,我要用王室血脉惩罚你”,毫不掩饰居高临下和 entitled 之感——依然是“我值得拥有”。
他被逼进了民间和前线,并非自愿要做救世主,只是遵循父辈的指导行事。
当然,一个无实权又被富养的世子,想要立刻跳出深宫逻辑、实践自由意志也太难了。
12 集的公路片是世子从普通善良的无权王族向黑暗骑士的进化。
在极快的剧情节奏中,他的所有抉择看似都只是见招拆招,然而他目睹万民哭嚎,自己又和他们并肩作战,生存和复仇之外的同理心同情心与责任感推动他本能地奔跑在前线,其实这才开始逐步理解两个游戏之外的东西。
他甚至字面意思上手刃了两位父亲,实现了完全的独立——儒家孝道当先,为了实现最终目标,世子突破了旧秩序的枷锁,此后再无闪回,一切决定由他自主做出。
这种成长是肉眼可见的。
“民”后来居上和“王”并驾齐驱。
到了 205,世子对中殿拔剑要求她退位,已经不再用“代表王室惩罚你”、“我来拿我该得的”这些理由了。
最后一条启发性的外界输入来自被放逐的堂叔:王室和贱民的血都是红的,没有区别。
但如果没有堂叔说这句话,世子会对武英的儿子动手吗?
且不说贵族和贱民的边界感在瘟疫中被一削再削,世子是一切的亲见者,且不说世子是善良的世子、他无法对婴儿下手,我认为世子领悟了血统传承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和这场战斗的终极意义——讨伐赵家和继位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他第一集的造反宣言终于得以实施——创造新世界。
他的队伍中所有庙堂之上者都仍然是轮子的一部分,他们(包括一些现代观众)仍在用古典权力玩家的视角思考问题。
御营大将提醒他元子并非王室血脉,第一季和他造反的文官警告他留下元子江山仍会大乱。
这自然都是封建贵族的好意劝谏,并带着两位父辈的遗愿——正统继承人登台,国本已固,拨乱反正。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唯一的候选项。
可如果世子杀掉元子上位、赵家余孽趁机再掀战乱,那么轮子并没有被打破,贵族的争权内战仍由百姓埋单,王室血脉贵于贱民,以至于新王朝仍由无辜之血奠基。
这就是世子最初要与之划清界限的东西,是他承诺自己不会去做的事情。
只是他在 12 集后才真正明白要如何将言语化为行动。
而作为唯一一个在前线杀出了黎明的王族,这个决定由他做才合情合理。
新世界的创造原来只需要一个人的牺牲,只要李苍牺牲了自己生而就有的特权,那么战乱就将平息,国家就将稳定,一个没有王室血统的平民之子因而完成了王做不到的事情。
轮子就这样被打破了。
血统贵贱、阶级之分、真假国本、王国上下伺机蠢动的夺权势力,所有隐藏导火索被世子的一个决定粉碎。
此时的世子也许比任何人都配得上王位,可他无限接近巅峰之时利用自己的天生血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新世界设定一个光明的背景故事。
这个世界保持着封建王朝的表象,实际根植于平等和牺牲。
李苍于这个新世界,竟然完美诠释 “A hero we deserve, but not the one we need right now”,之后跑遍全国变身疫情专家,竟也完美贴合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韩版布鲁斯韦恩就是你了。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然而它有第三季,所以围绕哈维·元子·登特的谎言一定会被拆穿。
当人们意识到元子并非正统继承人、新世界的建立基于一个封建时代不能接受的谎言,那么第三季的李苍不得不回来扫尾了。
这是网飞的锅,不要怪角色。
整个故事已经很完整了,两季把 “Blood” 和 “Lineage”(编剧判词)的主题延展得很优秀。
国仇家恨交织,明线讲疫情之凶猛,暗线批判窃国者之贪婪,表面上灾情仿佛由几个不幸事故的堆积引燃,实际上是操纵者踏着贱民的血骨争权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局。
S1 相当于 S2 的大型预告片。
和逐渐铺陈展开的 S1 相比,S2 动作场面更多,变成了战斗番,虽然有一些非常炫酷的段落和让人拼命鼓掌的动作戏,但我完全理解一些观众更爱第一季的叙事并对 S2 的某些 bug 感到失望。
我相信引入新阴谋的 S3 会回归 S1 的节奏。
我对前两季最大的不满源于剧本对医女的忽视。
本剧中很难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agenda,虽然剧情过得快,但是医女之外每个人的背景和性格都覆盖到了,永信、武英、赵学州、赵凡八、中殿娘娘、两集死的赵范日、新角色御营大将等等,可以看出戏份再少编剧也有能力突出角色性格特点。
裴斗娜的角色很不幸是所有人的工具人,医女就只有救死扶伤、善良勇敢这些相当不走心的泛泛设定,希望她的塑造问题能在第三季解决。
就算不写感情戏,也麻烦把女主角认真写一下吧。
Kingdom 确实稳当网飞在海外市场推本土化的最成功典范。
剧集制作成熟精致,用本土明星和本土背景讲了一个国际化的故事——就算各国观众完全不看韩剧不懂韩国,也能被这样一部 exotic 得恰到好处的制作吸引。
它节奏利落,丝毫没有填充剧情的废戏,虽然可以被打上丧尸剧和动作剧的标签,文戏毫不尴尬还相当引人入胜,整体精悍又意味深长,能看出导演和编剧态度认真,颇费苦心,并不追求快餐般的狗血戏剧。
这是同类美剧梦里也做不到的事。
ps.中殿的 bitch vibe 太足了,和瑟曦简直是失散异国姐妹。
冰湖大战让我想起权游 S7 无视逻辑的抓衣柜小队集,当然比后者拍得好多了,也没有机械降神。
S2 的动作戏几乎都是团战,能明显地注意到每个人知悉周边环境并互相照应,尤其是王宫里那个 40 秒无剪切的长镜,近战远程盗贼吉祥物的排列相当好看。
看演员狂奔我感到好累,为什么东方丧尸这么勤勉努力,都学习欧美同胞散步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本剧感情线几乎没有,所以完全可走贵乱线。
我萌所有人X所有人(世子医女,世子永信,永信医女,永信凡八,凡八医女,上一辈大三角,赵家父子X世子,赵家兄妹X世子、中殿医女等等,斜线前后可以没有意义)。
万万没想到 AO3 只有 6 篇文?!
你们人呢?
预料到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没有预料到表达不同看法的方式是以骂取人 还是骂完就跑 拉黑了事 了不起 了不起 果然不是一个量级的 脑子果然好使 有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说 大家讨论 如果觉得骂人可以让你显得你赢了 你脑子好使 那你开心就好 一会这不合理一会那不合理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就是这部剧居然有丧尸 [手动狗头]还有就是有人说结尾提到中国就是黑中国了 怎么怎么拜托 他说的什么仔细看看行不行 我觉得挺好的 全程看的津津有味唯一遗憾的就是太少了 不够看觉得结尾强行续命大哥 想让人家继续出 还不让人家留扣子?
要求有点高啊 话说 全剧高潮后 感觉怅然若失而已 又不是以后都不行了别紧张
2.5 感觉题材本身可以挖很深,不知道编剧们在搞什么,没什么逻辑可言,故事线的推进也慢到离谱。丧尸跑酷plus版,我竟然能看完这些生理疼痛,佩服我自己。
本季的高潮就在安炫大人身背军旗诈尸还魂咬下赵学洙面皮的那一刻。看到结尾说生死草是来自中国鸭绿江的时候,喝着鸭绿江水长大的我,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好东西”为毛要出自我的家乡,搞咩呀?!中药有一味叫冬虫夏草的药,就是虫子和菌类的植物的结合体,不知这生死草的灵感是否来源于此?
剧情纯粹胡来了...场面没有看点,文戏也没有爽到,安炫大人这死而复生演的又是哪一出?
用我的尸骨筑起你登上王位的梯,而你必将捧着我的头颅以命换命,以痛失所爱换取黎民苍生。如果张艺谋生在韩国,这绝对是最适合由他来导演的项目。
还不如第一部.....剧里的所有人都太蠢了而且好多事不符合逻辑....全局看下来居然没有一个喜欢的人物,特别是世子,怎么会有让人如此不喜欢的正派男主🙃结局也是让人无语...还不忘黑一下中国,怎样?是所有瘟疫的起源都要说是中国嘛🙃冲着全智贤来看的,结果就是结尾一闪而过🙂希望有全智贤的第三部会好看一些吧🙂
剧本太粗糙了,满眼的漏洞
烂,编剧变成低级韩剧,最后还烂尾!还要拍第三季!
哪里差了啊?保持水准好嘛,观感很爽。只是这季重点宫斗权谋,但是多少还是弱了很多,中殿娘娘简直太让我失望了,以为她会憋啥大招呢,没想她爹评价的没错,整个一奸险狡猾且蠢,她好像隔壁权游的瑟曦啊!本季对瘟疫的来源有了很详细的解释,虽然并不是那么简单,结尾带出一大坑,全智贤回眸杀好带感,期待第三季。给我快点拍!
恩熙好好写signal2吧
不明白评价为什么会这么高,朝鲜军队真的不行,这么弱的丧尸都打不赢。剧情无脑。
宫斗太像权力的游戏了,然而王后的智商比瑟曦低多了,全都是臭棋,智商和mad king差不多;群众演员好多啊,还好卖力;打僵尸图个爽那这个剧还行,不过要烂尾了…想看裴斗娜和全智贤还要等两年…
简单来说,我不会再看第三季了。
有点失望…
烂出天际,粗制滥造的令人发指,较短的每集时长,莫名其妙的对白表演和剧本行动线。俗套元素疯狂用就是赶时间的最好佐证。
国外的宫廷斗争和中国的朝廷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似乎每个人都不喜欢动点脑子,结局更让人无语,简直浪费时间。
这季太莽了吧节奏快得离谱反而很崩
就……全员降智槽多无口,这政治权谋水平真的是低的连一个弯都不带拐的,我只能说你们开心就好……
恶政隐加一星
感觉第二部为了凑时长搞得七零八碎。老师是怎么知道苏菲在闻庆鸟岭的?(众位反应明显是惊讶老师中枪,苏菲发声后立刻躲避了)怎么知道苏菲会去和世子碰面?怎么知道苏菲手里有生死草的?料事如神啊!第一季的主要人物死的真是随随便便。苏菲完全是工具人,随叫随到,别人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诸多别人没发现的联系她一眼破解,无间道玩的6,孩子也她抱走的,很多扭转局势的行动都寄希望于小小医女身上(不好意思就是觉得世子无能,大部分时间都很被动。中殿娘娘很强,可惜后期赵学州强行降智
前期开那么大,现在又圆不过来,还以为反派多厉害呢,都不如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