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带有“幸福”的影视剧,剧情基本上很坎坷,老马一家快要把悲情都集中到自己家了,一家子都是暴脾气,马风=马蜂
唉,前面的亲情,中间的爱情,后面的友情,呈现的都挺好的,残酷的真实着,可是,因为有一个大大的国情,硬生生的把这些好好发展的感情弄的不伦不类畸形发展。
老马成为“坏分子”的那个大环境之下,虽然在外面谨小慎微的小心着,可是回到家还是老婆的主心骨,还是一大家子的当家人,虽然社会是畸形的,但泯灭不了那种亲情的吵吵架斗斗嘴的热乎乎暖洋洋。
老婆依旧忙里忙外唠唠叨叨操心不断,女儿经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的失恋,儿子们调皮捣蛋情窦初开,在家里,老婆孩子对父亲还是又敬又怕,在公安局查到那把“中正剑”的时候,老婆儿子是着急的是分担的,在马拉被老莫抛弃后,父亲是愤怒的母亲是心疼的,弟弟们是出手报仇言语相向的,这样的一个亲情融融的大家庭,看到酣畅淋漓,如痴如醉。
难得一见的好剧,佩服导演细致入微的表现,佩服编剧再现了那段我们不太熟悉的历史,佩服演员们扣人心弦的表演。
在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起来的一潭死水的时侯也挡不住年轻人的荷尔蒙分泌,马拉被老莫的强劲攻势卸下所有的铠甲和衣裳,马鸣也在徐丽娜的曼妙身段和无限温柔前初尝了禁果,最小的马风也最无辜的被家人认为偷拿了姐姐的内衣。
穷怕的莫文辉在姑妈的压力下被迫分手,那个时代,不是金钱比现在重要,而是,你有本事也赚不到钱,计划体制,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计划的,所以人们对于一切不按计划来的事情都充满了各种好奇和窥探,也正于此,马鸣在巨大的压力阴影下在徐丽娜的手术单上犹豫怯懦,一向乖乖的孩子在责任和担当上总是缺少勇气,两段美丽的爱情就是那样的残酷的扼杀。
马拉痛走日本,马鸣忏悔无奈。
有人说马拉在后面表现的有点变态,自己都要结婚了也不让莫文辉结婚,看到马风的媳妇,扔钱让他离开,可是我觉得,在那个年代里能够做出未婚先孕的事情来,是足以说明马拉独特个性,敢作敢当的,在老莫提出分手后,狠心头也不回的离开,是足以说明心底是多么深深爱着莫文辉的,为了那个爱情,离开温暖的家去睡在日本的衣柜里,坚强有些赌气报复的努力,也是说明这影响其深,阴影其大,初恋之美好,失恋之毁灭,高傲之落魄,对以后的马拉所作所为有影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换做别人,早就自杀或者疯了。
至于后来的事情,有些戏说了,马鸣的廉明怎么就那么不顾一切,难道他不是血肉之躯?
马风的道路怎么就那么偏离航道,不知道编剧这么糟蹋那个维护全家的可怜孩是为哪般,马拉的偏执惹得麻烦一次又一次,但又好像是推进剧情发展,一遍又一遍的证明马鸣的铁面无私,黄爱国的投机倒把。。。。。。
但是整个剧情看下来,正面人物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应在人间,“坏人”却招人喜爱的又爱又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大不过的国情的时代剧的需要啊!
的确和“人世间”的框架有点像,但那个年代家庭构成也的确差不多,就是辛柏青撞角色了,都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当官的还都涉及拆迁。
剧里很多老面孔,老马居然上半部过世了,老马家的幸福往事没有老马了,刚开始杀猪还挺逗,那时候台词也比较大胆,和老婆在床上可以骂骚话,和儿子在洗浴店儿子们也能光屁股。
老妈存在感不强。
大姐和老莫最终和解终成眷属,不理解为啥姑妈要反对,搞得分手了老莫也没去英国,大姐在日本攒钱还挺快,从日本寄冰箱应该很贵吧,老莫最后和马风的推心置腹真的蛮感人的,的确有姐夫的担当。
马风马鸣从俊俏小伙子变成辛和涂有点落差,尤其是涂的杀马特造型看着闹心,还好剧情还算连贯。
马鸣人设更丰富,从青春期的懵懂到仕途上的坚定,就是和初恋在废弃图书馆也能打野战有点惊。
初恋母亲反对也是不合情理,依当时的社会风气应该是不崇尚钱多的,甚至是排斥钱多的,崇尚的应该是成分好的,尤其初恋又是一个刚刚被平反的资本小姐,家里应该不缺钱,明显马鸣一个名校大学生的条件比广东有钱的大老板强啊,可能就是为了强行be叭。
马鸣后来找的背景强的老婆,也看不出来发挥什么作用,主要还是发小同学在助推,结果推着推着去吃免费饭了,感觉老婆更适合和发小在一起。
陈紫函表现一般,还不如演初恋的演员抢眼,吴秀波演得挺有魅力的,最后马鸣劝发小自首时说“你一走了之考虑过被你坑害的老百姓吗”,我真的笑出来,这台词也过于伟光正了,为了正面示范还是让发小自首了,但其实马鸣的理由还是不能说服我的。
马风的人生的确是被坑的一生,从小背锅,大了也被同学被大伯陷害,连孩子都是替别人养的,人肉沙袋看着就疼,不过有些底层人民就是这么艰难的。
整部剧前面节奏轻快,尤其林永健在改造何赛飞在厂里的戏份都挺逗的,从大姐去日本就开始狗血,六月这部剧的人设一般,在日的戏份三倍速都懒得看,还有马风在广东牵涉走私的戏份,即使有李立群也看不下去,倒是最后几集因为地块资本问题剧情还是有点小高潮的,马鸣秘书是个熟脸,再叠加于和伟吴秀波辛柏青的演技,看着过瘾
年代戏这种类型我非常喜欢,随着年岁不断上涨,我将会越来越喜欢。
讲述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几十年的变更跌宕,是描绘一个大时代最浓缩就是精华的做派。
在戏中,看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是听说的一些事情,感到无比的怀旧——怀念那青春如歌的岁月,虽然幼稚,但是真挚。
中国的电视剧制作,每过几年就喜欢怀旧一轮回。
如今,火了两年的谍战戏热潮之后,年代戏又回来了。
但是,中国人做的年代戏,有非常短板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戏剧走向必须高举主旋律,必须与现行的宣传路径相一致,否则只能难产,或是黑户。
历史是长河,日夜涌动,均匀冲刷着河里的每一块石头。
中国的宣传口径,10年一个标竿,在某种程度上,是河上浇注的大坝,以为某一段他拦住了,水涨上去了,很多他不想让人看到的石头就不存在。
所以,年代戏都有一通病——上半段与下半段严重脱节到冰火两重天,很多年代大事件、很多生活经历就不得不避讳、甚至不能涉及。
更甚的是,年代戏的结尾,必须与“和谐”正相关,于是,洒狗血的大结局是必须的。
我喜欢马一毛这个父亲的角色,非常的真实。
尤其是马一毛为了养活全家偷了一点猪下水就被打成坏分子后,治保主任当着全家人宣布处罚决定,全家人都举手宣誓“打到坏分子”,全家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霉催的体制,企图杀灭一切人性,但人性如同冬日的野草,压得弯却压不倒。
山东倔县耿庄的父亲,也许经常窝窝囊囊,但是却是全家的精神领袖。
符合中国儒家的审美。
中学生黄爱国上课期间被隆重接走,这个情节也非常真实,因为我曾亲身经历。
那个时代,虚荣与虚伪并重,其实所有人都在演戏。
全家人都为马鸣出人头地做牺牲,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一刻在这一点上极度放大。
马鸣说:这个家里,谁的命也不比谁的尊贵。
这个观念超前20年。
整整20多年,前10多年浓墨重彩,人物各个丰满,因为越远的事情越好讲,越可以往细里说,后10年,只能竖立一个清官形象,粗粗带过,因为越近的事情越不能说,越是要戏说。
所以,高干子弟、红顶商人、路数通天的黄爱国只能放弃潜逃、临危托孤,自首了事以谢人民;草根出身的马鸣伸张了正义、保住了官位、全家大团圆、光明大结局。
这部戏,导演、演员、幕后其实都已经尽心尽力,只是无奈从投资商到编剧对执政者、标题党的奴颜媚骨、拍马逢迎,只能感叹:好大一座烂尾楼,地基打得不错,但是越往上盖越底气不足,只好弄一形象工程,外面靓里面糠。
说点高兴的事:八局王牌精英来串戏,谭忠恕的马一毛,这个老头我很爱。
刘新杰的黄爱国,带着齐佩林的肖杨,合伙整马鸣。
看到这一情节,诸位,我穿越了,笑得合不拢嘴。
最后说一句:我最喜爱的年代戏,是建国五十周年推出的《一年又一年》,同样主旋律,但是真正立足小市民,感情真挚不做作。
还有一部戏——王志文、刘佩琦的《无悔追踪》,1995年作品,从公映到禁映到解禁,一晃15年。
冲着这段经历,你应该知道他的内涵深度和胸襟动人。
很有机缘,这两部戏的片尾曲全是由我很喜爱的歌手朱桦演唱,最感动还是《无悔追踪》片尾曲《假如还有来世》里四句歌词:冰冷之后才知道 什么叫灼热 灼热之后才知道 什么叫生活生活之后才知道 什么叫对错 对错之后才知道 什么叫爱过
这是部很好的剧集,但大多数人没有看懂,但也没有权利要求大多数观众能理解这部由一个朴素的真理所表达的深奥,由平庸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深刻。
演员的表演是令人难忘的,信服与成功的。
几十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社会全景刻画的极其生动,令人感概万分。
可能是删剪的原因吧,整部故事的述诉虽然算完整但并不流畅,这是唯一的不足。
平凡的人生将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宁静!
首先说非常喜欢莫文辉这个角色。
主要想说说马鸣,我真的不想说他做错了什么,但是自始至终都透着别扭,马一毛对他的偏爱甚至于溺爱,马风为他的牺牲,马拉为他的奉献,马妈妈对他的包容,为了什么?
难不成只是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而光耀门楣?
但是即使是这一切换来了马鸣的出人头地,全家人得到了什么?
除了不能吃不能喝的面子以外,全是马鸣在家人有难时的唱高调,这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吗?
不觉得特别冷血吗?
马风入狱是马鸣亲自指示的,马拉入狱时,马鸣躲起来了,老莫入狱是马鸣把警察带来的,面带笑容,好有风度。
如果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小家都保护不好,还谈保护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难道不可笑吗?
徐丽娜为马鸣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只是漠视与被动的应付,我从来没有感觉到马鸣真正的深刻的爱过徐丽娜。
虽然旁白说的马鸣多深情似的,但是感觉很苍白。
徐丽娜以身相许而至有身孕,马鸣却是很懦夫的选择了沉默,在打胎后医生让签字时是让人瞧不起的胡斯文挺身而出。
多么有讽刺意味,作者是不是故意的?
吴秀波演的黄爱国真是让人爱,虽然从剧情来看他是反面角色,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讨厌他。
也许他从安排马鸣给他老爹带路到与小娜的婚事都是投资,但是至少他很真实。
但是马鸣一口一个千千万万的马家,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高调唱的。
而且最后黄爱国居然还被他说服自首了,这样的结局只会在现在这个时代的电视剧里有,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小于百分之零点零零三。
为什么喜欢老莫?
听听他在最后关于黄爱国的事情上,对马鸣说的一席话,要是您会听谁的?
是不是比马鸣那所谓的党性化处理上好一万倍?
不信者可以借鉴老主任对马一毛服役期间,马风在逃期间回家时的表现进行参考?
在这个扯蛋的时代里,该演戏的时候演演戏,在该糊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比那上纲上限的高调比起来是不是更让人信服,是不是可以让大家的努力不会白废?
黄爱国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他对马鸣说:你被教育毒害了。
对啊,我现在就在反思,我从小受的教育与现实的冲突。
往往越是好孩子越没有出息。
想想在马鸣对马一毛的检举信时,马风半夜翻墙撬锁将信偷走,这个反差,会不会让你感觉到马鸣的学白上了,而马风这个混混真爷们?
最后,同上面的几位评论一样,支持前二十集是好剧情,最后的几集纯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而出现这样的畸形的剧情。
有点想吐,太晚了,洗洗睡了。
片尾曲不错:今生今世遥不可及今生今世遥不可及 词曲:李健 多想拥你在我怀里 却无法超越那距离 美好回忆渐渐地远去 盼望今生出现奇迹 无尽的想念 荒了容颜 无助的爱恋 从未改变 无尽的想念 荒了容颜 无助的爱恋 从未改变
细看下来,可以看做大陆版的光阴的故事(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3334160/)...虽然侧重点可能有些许偏差,但时代的变迁也尽收眼底,高考状元,淘气的小儿子,大女人的恋情,这简直就是光阴的故事两家人的事情,缩影到了老马一家.也许在细节把握上稍显不足,但是在大的方面的思想反省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看到了16集,后面却还无从评判但看这集数,和光阴的故事差不多,估计可以演到接近现在的时候剧中还出现了邓丽君的歌曲,这些东西在光阴的故事中也出现了,当然咱们也有那时候自己的回忆.比如那些顺口溜和革命歌曲剧中大胆的刻画了马拉的爱情部分,虽然剧情老套,甚至就是那些偶像剧中搬过来的,但在那个年代,却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甚至对于那些青春期的懵懂,安排在了学习好的大儿子身上,这也与光阴的故事如出一辙当年看到光阴的故事,就在想大陆什么时候能够有这样的片子,想了想金婚,但却也过于刻画夫妻俩的爱情部分了,省略的其他人,老马此剧巧妙地绕过文革时期的描写,也就是孩子们小时候的描写,虽然略显遗憾,但想导演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只有再等下去,当tg能够更坦然的面对这些事情虽然起了一个比较土的名字,但这也符合大陆的特色,向光阴的故事这么文艺的名字,估计都难以吊起广大中老年人的兴趣吧(笑
这几天重看了这部老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还是引起了内心的许多感慨。
老马家一家人从父辈起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及至三个子女,也都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漂泊起伏。
有的时候,并非我们主动去选择漂泊。
而是时代,是命运,是生活这个无形的推手,推着我们去漂泊。
如果当年的莫文辉没有经历那一次抉择,他娶了马拉,那马拉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
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还是养尊处优的阔太太?
是否要永远依附男人来生活呢?
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家庭背景,人性的瞬间虚弱,导致了他们的分离。
经历了堕胎,遭受着流言蜚语的马拉不得不远渡重洋,去日本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在日本的经历对马来说是一系列的苦难和磨练,洗马桶,刷盘子,住地下室,受到歧视和羞辱,被动的谋生,主动的寻求出路。
在她被命运推着往前走的时候,她也许没有想过这一切会给她带来怎样的蜕变。
但是改变是必然的。
那个乖巧甜美的弄堂里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眼界开阔,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对自己的生活也能说了算的大女人。
这一番漂泊,从一定意义上成就了她,她比以前有了更大的人生格局。
虽然最终兜兜转转,她跟莫文辉再次相遇,免不了又是一番情感纠葛。
但今日的马拉与昨日的马拉已经不一样了,她在生活上,在感情上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不知她是否感谢命运,让她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很多时候是命运推着我们一直一直走,甚至造就了漂泊,但那些倔强的往前闯的人,漂泊又会成就他们的命运。
虽然还没有看,但就冲着林永健演的,这部片子也值得推荐。
何赛飞嘛,总觉得说话的劲儿看着很别扭。。。
中国拍这种剧本,比偶像剧要好N倍。
剧名字起错了吧。还好演技都在线的
吴秀波很不错。
个人较偏欢喜马风,一个人为家扛了那么多,只有老头子特别能理解他。老王家也要给力,我的时代快来啦
每集看着都生气
敢不敢再求大求全一点 敢不敢再莫名其妙一点
太磨叽,看不下去
冗长,现实得很。不过还是推荐的。马副区长的形象太光辉鸟
只是为了看吴秀波。
评分这么高?
今生今世遥不可及 好听!
马拉的感情生活好坎坷,绕了一大圈还是最初的那个男的,但是女人的青春就这样被耗废了
0
我真没看出你们家哪幸福呢,除了去世的老马爷子,男男女女的都那么矫情。四位编剧是想看谁能最先恶心死观众么?
前面还不错
越来越悲凉的生活。各种演员如走马般。
大陆拍这种片子神马的最爱帮老妈老爸一起看了
烂片,林永健老册老,自私鬼,可怜的马风,还有根娣阿姨,臭袜子又臭又长五十集咋演到的
哈嘲
开始的10几集还行,后面完全烂尾,所有人物都崩了,连点逻辑都没,连于和伟也没法吸引我看下去了
喜欢林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