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回了趟家,终于把买房的事情敲定了,年初的时候本来说等工作这边定下来了看具体是在哪个区域就买附近的房子,结果等到9月份正式敲定的时候,北京的房价通过三个月时间已经快翻了一番,之前咬咬牙能够努力的首付这下估计是彻底没戏了。
钱已经拿出来了,最后万般无奈决定在西安先买一套。
我妈一个人在那边跑了几个楼盘,每个楼盘都给我拍照,给我介绍,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女人,拿不定主意,我这边白天要上班,晚上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每次跟她说干脆就买XX,她总是第二天又拿出一个新的楼盘,终于有一天晚上她差不多给我发了四五条59秒的语音向她爆发了,我脱口而出说,你老说些有的没的,每次跟你说你又老不听我的,以后这种事别问我意见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以后别给我发了。
微信当时发出去就后悔了,但是一是嘴硬,二是我确实每天回家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图片和视频还有七八条长语音特别烦躁。
当时觉得既然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把话摊开也没什么不好。
然后就是沉默,她过了10分钟给我发了条语音,10秒。
我当时觉得特别尴尬,就是尴尬到不想点开不想面对,我不知道她是生气还是悲伤,不知道她怎么看我,不知道我这一盆冷水她能不能支撑住。
我第二天地铁上点开第一条的。
10秒。
语音转文字的截图。
第八集结束的时候我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这下又回归家庭俗套drama了,好不容易看到这么美好的剧,第八集就原形毕露要开始修罗场,第九集的时候我恨不得把兰德尔从屏幕里抓出来对她吼,你妈这么做都是爱你啊,他要不爱你,你这种没人要的黑小孩肯定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无论他遇到什么事,你都愿意支撑起他吗?
」「愿意」「你愿意将这个男孩养育成男人吗?
」「愿意」「你愿意鞭策他,让他成为最棒的自己吗」「愿意」「你愿意忍痛也要将他抬到更高的地方吗」「愿意」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吃外卖,情绪还没到位,眼泪就下来了,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哭,眼泪就滴到饭里。
「忍受一个秘密36年,一定很孤独吧」看到这里突然忍不住嚎啕大哭,一直哭了半个小时才缓过来。
亲情一直是我的泪点,每次看到亲情相关的电影总能想到一个人把我拉扯到大的我妈,我朋友都说我是个妈宝,但其实孝顺如我才知道怎么说话伤她最深。
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父母的死穴,叛逆的时候总知道怎么才会让他们闭嘴。
机智如兰德尔肯定知道如果真的恨自己的母亲应该做些什么,可是他却只列了一个单子,这个单子是给妈妈看的吗?
他是用来排解自己的。
这部剧最伟大的地方不是虐到你哭,他用这个世界最美好最纯净的感情去让绝望的你感受这个世界值得我们留下的事情。
流泪从来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最简单感动,就是面对这么纯净的感情感动身受。
感谢This is us,每看一集都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喜爱多一分。
真羡慕里面的三个孩子,他们怎么会有这么伟大的父母,伟大到快赶上我妈了。
还好我定了周末回西安的机票。
后来我又听了一遍我对我妈说的那句话,感谢微信,那句话无比清晰,没有一点断断续续,完整地保存了我的疲惫,我的抗拒,我的不耐烦,我心底的嫌弃和一切我当时想要传递给她的恶意。
看美剧《this is us》完全是因为《请回答1988》,本来是想看看号称美版的1988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让我意外的看到了东西方文化情感差异如此之大,忍不住想写一写。
第一个差异是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
《请回答1988》虽然是韩国的,但是对亲情的描述我觉得完全符合中国家庭。
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我们中国好像是男强女弱,尤其是中国古代男的可以三妻四妾,读书做官,女的只能三从四德,卑躬屈膝。
看起来好像父亲是一家之主,但实际上母亲才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守孝一般都是对母亲,父亲也就是草草应付,遇到李逵这样的大汉求饶时,也是说家中有老母亲,没听说过家中有父亲求饶成功的,而一个大家族到最后都是由一个老太太说了算的,比如《红楼梦》的贾母,而《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是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的缩影。
《请回答1988》里塑造了不同的妈妈,温柔的坚强的暴躁的,虽然他们不挣钱,却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没有妈妈的阿泽总是比没有爸爸的善宇更可怜。
我们中国人对母亲是有很深的情怀的,长江是母亲黄河是母亲学校是母校,没人管自己的学校叫父校,也没人管长江黄河叫父亲河。
易中天就曾说他看朱自清的《背影》越读越觉得这就是一个像母亲的父亲形象。
由此可见,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母亲才是第一位的。
跟我们丧偶似的婚姻和丧父似的家庭教育相反的美国,父亲反而是第一位的,他影响着孩子的全部成长,《this is us》中的三位成年人回忆里都是父亲的影子,父亲的勇敢,父亲的教诲,父亲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深深印进了孩子的一生。
第二个不同是家庭教育。
不得不说在教育理念中,美国人更文明更进步。
中国的重男轻女中国的长子为大,《请回答1988》里父母为了省钱总是让宝拉和德善一起过生日,没有鸡蛋,就不给二女儿吃,德善总是穿宝拉剩下的衣服,冰激凌也是偷偷给只给弟弟买,德善居然没有扭曲的心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是东方人,从小就理解这种不公平。
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this is us》里,他们为了孩子的公平焦头烂额,举办三场不同的生日party,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还是觉得西方的教育更自由更棒。
第三个不同是婚姻。
西方人开朗,东方人内向,从情感表达上是大不同的。
《this is us》充满love口头禅的婚姻下隐藏着危机,而《请回答1988》在冷漠的表层下尽显温情。
西方人强调婚后的自由梦想和soulmate,而东方人对soulmate的理解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要羡慕别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印象很深刻的是德善妈妈在雨中挑伞的那场戏,诠释了我们对携手一生人的感情,就是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请回答1988》害怕的是父母再婚,而《this is us》害怕的父母不再婚,这是一个挺大的不同。
西方人解放着天性,我们压抑着天性,西方人激发着欲望,我们隐藏着欲望。
有一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在意心理疾病,那么强调公平,结果变态好像特别多,各种心理疾病。
而我们好像真的没有那么多。
“当坏事情发生,当我们沮丧,当我们感到生话不如意的时候,没有柠檬会酸涩到不能制成柠檬汁,你接受了生活给你最酸的柠檬然后把它做成酸甜的柠檬水。
”“每个人一路走来,为生活带来了自己的颜色,尽管这幅画不是什么神作,你得琢磨出让线条持续下去,每个方向都无限延伸下去,因为这就是生活。
”“无论你是个被抛弃在消防站的弃婴,还是一个一百多公斤的胖姑娘,这就是你。
但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
”“你之前问过我一个问题,我现在爱你什么,所以我先从最明显的一点说起,我爱你身为人母的样子;我爱你依然是在任何一个房间里最漂亮的女人;我爱你笑逐颜开的模样;我爱你跳舞滑稽的样子,不去刻意也跳得性感反而因此更性感;但最重要的是,我爱你依然是很多年前只为了要去唱歌而从相亲中逃走的那个女人,你不仅是我伟大的爱情故事,你还是我难得的幸运。
而我们的爱情故事,我知道现在感觉不像那么回事,但宝贝,我向你保证,故事才刚刚开好。
”“知道自己快死了是什么感觉?
就好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像碎片一样衣我周围翻飞而我在努力地去抓。
当我孙女靠在我的腿上熟睡时,我想努力抓住她的呼吸触碰在我身上的感觉。
当我逗得我儿子发笑时,我想努力抓住他的笑声。
记住他放声大笑的样子。
但现在这些片段飞得越来越快,快得我难以抓住。
我能感觉到它们正在从我指尖溜走。
存在我记忆中:孙女的呼吸和儿子的笑声很快就将消失了。
我知道你觉得现在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但并非如此。
所以别再装得那么冷漠,把握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趁着你还年轻利落,把握机会。
因为在不经意间,你就老了,变得步履蹒跚。
那时候再想重来也没机会了。
”
2016秋季档唯一溢分神剧——《This Is Us》
在Sufjian的温缓涓涓的
神剧!
神剧!!
神剧!!!
在脑中拍案叫绝!
[以下剧透预警]为什么会有孩子夭折这种事?
无论是多大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两个人的人生从此都有这么一朵阴霾。
我好怕,我很怕!
看过了
此时的内心无比柔软,但丝毫不软弱反而充满了力量,情感是我的力量源泉吧!
其实最好几分钟又惊喜又害怕,生怕编剧串low了,看到照片还以为这就是联系,有点小失望?
继续看下去才终于可以抛掉这份失望!
神剧!!!
无论第二集怎么样,就单101就足矣!
单拿出来也是一部溢分电影!
#ThisIsUs #SoMuchLove此剧配乐也神了:片头是Sufjan Stevens2015年的神专
神了!!!
神剧!!!
神剧!!!
神剧!!!
20161103增加虽然是Jack和Rebecca的Big three,可kevin从小因为太过“正常”而被忽视,用心思让爸爸多陪,而且还因为爸爸的去世而故意“记恨”爸爸;kate对于肥胖的小情绪,本以为泳池边妈妈捕捉到了,心中还暗呼还好,没想到生活中还是有妈妈没有捕捉到的kate的受伤,因为这kate和妈妈关系不好真的好残忍。
前面讲的randall是最“惨”的,从小知道是领养的,见到一个黑人就在想是不是他的生父,randall从小就聪明懂事,为了不让自己显得特别故意考差,从小就活得好费心思好辛苦,没想到现在而言算是相对幸福的,两个爸爸都好爱他。
曾以为William的到来有点安享孩子成年照顾,对William有点不爽,然而看到William对kevin说的话,还有照顾孙女,还有对randall的改变,真的觉得,randall能找到他真是太好了,泪奔TAT
喜欢这个酸甜可口的柠檬汽水。
(有剧透哦)这一集最开始三胞胎迎来了自己的36岁生日,一个是身材好颜值高的三流演员,一个是不能控制自己体重的胖姐姐,一个是投行老板的帅气黑哥哥。
随着剧情进展,我们知道他们的父母在36年前的医院,由于意外第三个孩子胎死腹中,机缘巧合之下,领养了被父母丢弃在消防门口的黑哥哥,于是,3个可爱的孩子穿着一(zhen)模(de)一(hen)样(chou)的婴儿服时,笑得那么灿烂可爱。
我印象中最深的三场戏,一个是帅弟弟在录制现场的爆发,一个是黑哥哥与亲生父亲的相认,另一个是在医院的走廊一个做了一辈子妇产科的医生对一个新晋奶爸的忠告。
首先,帅弟弟在现场的那一番话真是让人羞愧,“节目太烂,不是编剧的错,也不是电视台的错,是你(guan)们(zhong)的错,你们为什么要看这种烂玩意,正是因为你们的要求太低了,所以我们才安于现状。
”“把我捧上天的你们也真不要脸,赚这种钱的我真不要脸,所有人都不要脸。
”所以一系列烂剧,脑残剧的罪魁祸首使我们?
感觉piapia打脸啊,可是难以置信的是我竟无法反驳,我觉得说得好对的样子。
这是一个既没有重口味的噱头,又没有大IP的粉丝,没有闪瞎眼的主角光环,也没有那些亮的晃眼的好莱坞导演,就只是简简单单娓娓道来讲一个不知不觉让人流泪的温暖故事。
Kelvin,卖肉担当,舔屏的颜值,流口水的身材,可是出演的情景剧就只是不穿上衣抱着宝宝喂奶,无需演技,无需情绪,利用自己博得观众的哄笑声,可是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终于在一次次的刺激下,他爆发了,离开了这个让观众认识并记住他的情景剧,可是这样牛气冲天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回到了亲人身边,脆弱得像一个不安的孩子,他回思考:“如果我只能接《靓男保姆》这种戏怎么办?
如果我就时这种水平的演员呢?
我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他的不安他的脆弱他对虚无缥缈理想的坚持,使他在Kate身边像一个不愿长大的男孩子,亲人是什么?
亲人是我们受伤了委屈了转过身后的安稳港湾,是我们可以依靠的肩膀,是啊,“每当我们遭遇不顺时,没有柠檬能酸到不能做出柠檬汽水那样的美味”(真心挺鸡汤的,不过,还好,不腻不咸)Kate,她没有哥哥那样的好身材,她非常非常胖,当她脱光之后忍不住称体重却极度害怕,用蜷缩的脚趾以及上秤前摘下耳环的表现,真心想说这个演员太棒了,这种心理活动的具象表现才是优秀导演与演员该有的素质啊。
在Kate生日这天,打开冰箱,看到贴满了便利贴用来阻止自己吃垃圾食品的冰箱,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我为什么回到这种地步呢?
我怎么会变成这幅样子,你是我这辈子唯一美好的事情了,kev”“我可没那么好,得了吧”“所以我才更惨,我憧憬着自己梦想的生活,有一份真正的事业,嫁一个老爸那样的男人,做个妈妈那样的老妈,我把自己的梦想吃了个精光”“你想我怎么安慰你,只要能让你好受点,你想听什么,我就说”“让我别再自怨自艾之类的,让我减掉这身该死的肥肉”下定决心的妹妹主动去参加了互(pang)助(zi)会(ke),进而认识了一个有趣可爱的胖子。
“我现在不能和一个胖子谈恋爱”“那看来我得减肥了” so sweet 有没有?
这样的哥哥请给我来一打,谢谢,自己的人生再怎么不如意,在亲人身边我们总能获得慰藉,因为他们不会嫌弃糟糕的我们,他们对我们有的只有鼓励跟支持,而生活总是再将我们打到谷底的时候,又为我们带来那一点点的希望。
Randall,是一个黑哥哥,生活富裕,家庭幸福,在36岁生日这天他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义愤填膺的表达了自己现状很好,摔门而去之后主动返回邀请亲生父亲来到自己的新家庭做客,“想必你爸爸一直都以你为骄傲”直戳泪点又一语双关的话语,即使我没那个运气陪你长大,即使我当年做错事,将你丢在消防门前,你,一直以来也都是我的骄傲。
最后一个故事发生在36年前,没错,这是3个孩子出生的故事。
Rebecca和Jack有了自己可爱的孩子,原本可爱的三胞胎由于难产只剩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原本一直以来的医生由于阑尾炎手术接生换了一个新的老头子,一个温柔温暖可爱幽默善良有安全感的人。
“我能跟你分享一些人生心得么?
我去年失去了妻子,她得了癌症,所以我这个年纪还在工作,只是想消磨时间。
我们结婚了53年,拥有5个孩子,11个孙子,但是我们失去了第一胎,接生时夭折的。
说实话,我之所以从事这个行业,我过去五十多年都在接生,数都数不过来,但是过去的每一天,我都会想起我失去的那个孩子,现在老了,我想正是因为我失去的这个孩子,因为他让我选择了这条路,我才能救回数不胜数的孩子,我想也许有一天,你会变成我这样的老人,并向一位年轻人娓娓道来,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酸搬的酸楚,酸会变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最后,他们收养了黑哥哥,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家,来让我们鸡汤一把,记住这句话。
Took the sourest lemon that life has to offer,and turned it into something resembling lemonsad.40分钟的时间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生活中的故事,他没有狗血,没有上纲上线的高度,只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故事,36岁生日成了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天,辞职,减肥,原谅抛弃自己的父母,成为新生命的希望,可是无论怎样,他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苦有甜的生活,简单但是不知为何从心底升起一股暖流。
最后,期待后面的故事。
最近做了一个公众号,做一些电影电视的分享以及推荐,希望看到的朋友们可以多多支持哦!
刚刚看完18集,距离我看第17集居然隔了一两个月,怪我懒(不爱下载,acfun 没了),却让我冷静的对待对所谓结局的期待。
心平气和的打开,却久久无法平静。
那一场让两个如此相爱的人的忽略对方自说自话的争吵,真的让我震动。
这就是婚姻,如此真实。
也许是自己的情况刚刚好容易共鸣吧。
作为一个一岁半的宝贝的妈妈,我真的能够理解bec,看到有人评价她在最后一集太mean,是的,jack 作为一个父亲和老公真的堪称完美,这个贯穿全剧的基调几乎已经让我无从反驳,但是,一定有什么,一定有什么。。。
是的,这个为家庭牺牲自己梦想,辛苦努力赚钱(他曾经也想来一家自己的装修公司),隐忍(很多次,他也很疲惫,但是为了bec 的追求,还是选择装作全力支持,默默照顾孩子),智慧(对bec 和孩子都充满了智慧,几次试图找回他们夫妻间的温存)的爸爸,是的,就像jack的台词,他在经济上精神上都支撑着这个家庭!
可是bec 呢?
她的台词也处处戳心,I don't have a life ,是吧?
对于多少女人,这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就是,她被生活所迫,只能是母亲,妻子,仅仅如此,已经耗尽了自己,她在演唱会前对那个“前男友”说,如果我10点还没睡一定是在追剧,是啊,这才是一个三个孩子的妈妈的日常?
她歇斯底里的敏感,觉得jack 对自己追求梦想并不是真心支持,难道不是因为太多的牺牲和压抑,让她太珍惜太兴奋眼前的机会,她太享受,却又充满负罪(关于巡演的那集,她表达的很清楚了)她在第二天早上,眼睛湿润的对Jack说,昨天的争吵方式,我们并非真心的,但是内容却是真的,很感动,两个人有着成年人应有的沟通方式,有时候,夫妻之间会在吵架时候说的话,一定6分真实,4分冲动,因为所有的不满都来自真实的感受。
我看到bec眼睛里小小的绝望,他们之间已经有一些东西无法改变,即便是Jack 的表白让他们回想起彼此的爱情,可生活还是无法逃避残酷的一面。
也许有人说,我太悲观了,是的,每一个婚姻不都要面临这些么,并不代表无法继续爱和包容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清晰的看到,最好的婚姻其实并不是彼此放弃自己,去成全爱情,而是彼此站着对方的身边。
一开始选择这部戏是因为它的好口碑,看了几集之后更觉得的很适合目前的自己,因为作为一个新妈妈,许多许多问题都是我正在面临的。
其实Bec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做妈妈的准备,她从最初的排斥,到改变,实际上是因为对Jack的爱,对他们小家的爱。
而有了孩子,她最初是痛苦焦虑过的,因为有了孩子,她已经被迫开启的母亲模式,那一段我代入感其实挺强的,那种新妈妈的痛苦,委屈,那种丧失自我的感觉。
但是女人最无法挣脱的自然规则就是母性,它会让你本能的用全部的力气去爱孩子,根本无从遁逃,那种责任感,即便在痛苦再累,母亲都会绷劲自己,努力照顾孩子。
不是抱怨,其实从三个孩子来到开始,bec的人生实质上已经丧失了很多关于自我的选择。
没错,生孩子——也是Bec的选择,很多妈妈在最初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并不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决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bec在知道自己怀的是三胞胎的时候的反应和Jack就完全不同,不仅是对物质的担忧,她已经意识到这将改变她的人生,只是被生活推动,被Jack的爱包围,这一切都在无声中默默进行着。
这一季直到这一集Jack才走下神坛,但我却觉得其实这才是编剧写jack最好的一集,他也有委屈,他很爱bec,但是他只是做到了无愧我心,却无法尽如人意,还记得三胞胎小的时候,Jack去酒吧酗酒的一段,bec给了他最后通牒,好在他及时回归了,但是有多少父亲会被疲惫现实压垮不得而知。
我始终觉得他与bec是平等的,他们的付出是平等的,社会太容易给负责的爸爸投去赞许的眼光,却太容易忽略妈妈毫无保留的牺牲,婚姻、养育、自我实现,这之间需要某种平衡或者取舍,很多时候选择的机会很短暂懵懂,后果却需要久久回味。
期待下一季,请保持真实。
#The best way to honor sth/sb's legacy,is by taking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how he lived his life and having it shape the way I go on living mine.一般不提前打分,但是上面这句话,是献给This is us 最恰当不过的总结。
期待季终,谢谢。
忽然觉得吵架都是好的。
妈妈也有三个孩子,我小时候也经常和姐姐、弟弟吵架,争抢妈妈的爱,妈妈带我们去下餐馆,买衣服。
我的生命里也有过非常美好温馨的场景,和姐姐一起试妈妈买的衣服,3个女人叽叽喳喳,弟弟在客厅打游戏啊,一瞬间就长大了。
只是,我们没有一位像Jack一样智慧的父亲。
如果我遇到了像Jack一样的男人,我一定要嫁给他,然后我们一起养育3个孩子。
Jack是多么棒的一位丈夫,多么伟大的一位父亲呀。
即使有了3个孩子,忙了一整天后,他还是不忘让妻子分享她上台表演唱歌的事;他知道感恩节妻子拼命想做好带回父母家的蔓越莓酱是多么重要;在妻子生气不让父亲来接困在半路上的他们时,他拥抱了妻子,说也许我们可以住这个森林小屋;他会因为18年来仅有一个地忘记给妻子goodbye kiss而自责不已;他会在妻子担心女儿阑尾炎的病时,安慰她说,"You are a good mom"……他是那么让人有安全感,那么地富有同理心呀,永远能从任何环境中提取出快乐……我想如果嫁给像Jack一样的男人,应该不用担心婚后被生活的琐事所消磨吧,他总是能看到你和孩子。
已经忘了是什么机缘巧合而发现这部美剧的。
《This is us》,中文译名,《我们这一天》,或《我们的生活》。
直译过来——这就是我们,似乎更贴近整部剧的精髓,它事无巨细地展示着五个人的生活。
This is real.This is love.This is life.THIS IS US对我来说,Friends 是部epic的美剧。
如果说Friends讲尽现代美国年轻人的友情、爱情、性爱、家庭、事业的个人选择,This is us则涉及到美国更多实际的问题及现象:种族、酗酒、越南战争、阶层、同性恋小孩、领养、肥胖、家暴、政治、明星,当然也涉及婚姻、亲情、性爱等等。
而每一个切面的涉及,都让我内在涌起些许温热的情愫,许是这些问题确在美国有所目睹。
和豆瓣上的很多评论一样——我也几乎是每集都落点泪。
不要误会了,这不是悲剧,泪水都是因感动而出。
其实,这部剧到了第三、四季已经不如第一、二季那么打动我时,我仍然忍不住把剧追完,迫切想要知道剧中人的下落,因为我曾被他们每一个人的脆弱和闪光点而打动,但也有看不惯他们作为而产生厌恶情绪的时候。
他们是真实的,有血有肉。
嗯,这就是这部剧的魅力。
此外,整部剧也充满着人类种种情感的思考。
仔细看,也是在看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生如何被内在信念所深深影响着。
Right. This is life and life is comlicated.剧的开始,由四个分别过36岁生日的人展开。
四个人看似毫无共同点,分别展开着自己的生活,一集下来汇成一个圈:他们是一家人。
加上母亲,整部剧讲的就是这五个人的故事。
整部剧绕着父母的成长、相识再到孩子们的出生到现在而展开,时间线频繁地穿插,把不同年代的故事编织在一起,却毫无突兀感,不得不佩服这部剧的剪辑师。
复杂的时间线,不用借用字幕来说明时间,人物的装扮,画面的色彩已经说明一切。
不得不说,这才是精良的剧作。
Jack和Rebecca是一对人人羡慕、地球爱情典范的夫妻,相爱且甜美,诚然也经历过吵架与危机,但地球上最好的婚姻关系莫如是了。
其中有一幕是,晚上他们吵架,早上起来后,R发现J在房门外睡了一宿,因为即便吵架,他也不愿离她太远。
Jack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是剧中神一样的人物。
作为breadwinner,精神层面更是家里的每位成员的坚实靠山。
其实Jack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父亲是个常常家暴的酒鬼,成年后J为了保护弟弟而主动参加越南战争,却在战争中失去了弟弟。
回国后,绝口不再提战争的经历,完全没钱,几乎有了上顿没下顿,命运却让他在此时遇见最美的女孩儿Rebecca.R的举手投足都极美,生于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父亲视之为明珠。
不得不啰嗦一句,和父亲关系好的女孩儿,最终婚姻都有好的归宿。
虽然父母并不赞同这桩婚姻,R勇敢又敢爱,义无反顾地选择与Jack结婚,可以说,他们婚姻的每一天都是美满的,即便也有过危机,即便也有为孩子们而抓狂的时刻,但我还是无法想象地球是否还有比他们更美满更令人艳羡的婚姻。
说回到Jack,普通工薪阶层,从来把家庭看成第一位,当然他有他的挣扎和黑暗——酗酒,战争的创伤,但对待家人总是不遗余力的关心与爱,所以对Rebecca来说,还是三个孩子,Jack是完美的丈夫与父亲,是山,是天。
三胞胎在生产时,一个孩子夭折。
同时医院出现了一个被抛弃的黑人孩子。
夫妻决定收养这个黑人小孩,因为接生医生说了那个酸柠檬和lemonade的梗——如果生活给了一颗酸柠檬,那就把它榨成甜柠檬汁。
同个家庭的三个孩子,有着迥异的人生,而他们的个性塑造和生活轨迹都与青春时代父亲Jack的意外去世有关。
在他们的人生中,一直怀念着父亲生前带给他们的爱与教导,同时又逃不出父亲忽然离世带给他们的创伤与挣扎。
Kevin,帅气高大的白人小孩,好莱坞明星,有着帅气的面孔,魅力可以让他睡到世界任何一个女人,渴望真爱却总是伤害真爱。
永远深爱着小学时就相恋的初恋女友Sophie,上演与其结婚又离婚,又把她追回,再次伤害的桥段。
K和父亲一样,有酗酒的问题。
K的出场Kate,白人女孩,从小敏感,和妈妈一样喜欢音乐。
小时候看着自己加大码的衣服,和妈妈M号的裙子,至此和母亲的关系变得乖戾与敌对。
但母亲永远不知为何及何时她爱的小公主对她产生敌意,这种敌意父亲死后的青春期更甚。
有时,人和人之间隔阂的产生是如此突兀。
相反,K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
只是父亲忽然离世,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唯一懂得欣赏她的人。
Kate愈加放纵自己,一直和肥胖问题做斗争,像一只小刺猬。
童年的Kate和父亲Jack的关系很好
Randall,被领养的黑人小孩。
聪明,极其上进,关爱家人。
长大后进入公司高层,家庭圆满,后参与政治成功竞选city councilman。
成功的Randall因为长期太过紧绷,经历过几次严重的精神崩溃breakdown. 他似乎总在不断证明自己,不知是跟为了得到爱有关,还是为了填补对于身份迷失的空白。
后来费尽心思找到生父,却说到:外面是我的梅赛德斯奔驰,我用现金买的,只是因为我喜欢,但这一切与你无关。
当然这是他负气时的说法,善良的他转瞬又带着第一次谋面的生父回他的家。
Randall的身世使他永远与复杂为伴这部剧的妙,在于讲述了三个孩子从幼年、青年、中年时期的整个家庭故事,时间线不断穿插,观众也乘坐时光机看着他们的故事和成长。
那么,这样的一部剧解答了我怎样的灵性困惑呢?
做事认真是我的优点,但我发现自己太过「精进」。
更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个有事业心及上进的人,我的目标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追求更好更多更快;进入灵性世界后,这份上进依然伴着我,大量读书、学习、更新自我、做内在功课……成长是很明显的。
但却总不满足,有着永远无法填补的空白与空洞。
不仅外在无法settle,内在也如是。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在一次次的自由书写中,答案逐渐显现。
问题就在于太过于精进,而不懂得放松。
弹簧若是一直绷着不反弹,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反弹的能力。
太过精进的原因是,我一直想要变得「更好」,而再往深处看,这内在的根本信念是「我不够好」。
因此每一个想要「更好」,都在昭示自己「我不够好」。
说回到剧情,三个孩子进入40岁,生活也逐渐理顺,Rebecca却显现出有帕金森病的症状。
一个分歧由此开始。
诚如前面所说,R具有美妙的歌喉,年轻时想要做歌手,遇到J后满心投入美满家庭。
从小衣食无忧,勇敢选择自己所爱。
这样的她,在面对病症时,R选择与家人度过最后的时光,不愿把宝贵时间浪费在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她是那么愿意看到并享受生活的美好。
对于这一决定,三个孩子中,Kate没有什么意见,Kevin非常支持。
Kevin喜欢演戏,Rebecca喜欢唱歌,他们骨子里是自由随性的人。
Rebecca做出决定后,K开车带R去看她最喜欢歌手的故居,开心地去餐厅吃饭,可以说,他们在一起seize the moment.而Randall却坚决不同意母亲不治疗。
最后,他用情感勒索的方式祈求母亲去医院接受治疗,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对家人不曾全力以赴,怕自己日后后悔。
Randall的坚持,导致这个家庭第一次真正的破裂。
因为他无法忍受“失去”,以及“失去掌控”,而对自己、对家人都带来了伤害。
即便如此,Randall也并不可恨,R的内心缺失与空洞,是爱他的白人父母无法填满的。
同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的Randall学习极认真,即便暑假一家人去泳池玩耍,R也带着书;Kevin从小就喜欢fun,随意逃课,窜改试卷分数,想要的东西会想办法得到手。
记得一次,小Kevin想要去收集球星卡片,Rebecca因为碎事太多而拒绝,K泄气道:you are not a fun mum(你不是个有趣的妈妈)。
后来R带K去,他们一边吹着泡泡糖,一边刮卡片,是一段fun moment.反观Kevin和Randall,我忽然对于自己的困惑有了解答。
Randall崩溃后,是Kevin来安慰我在自由书写中写下:Relax and have fun, 这是线索。
可是如何才叫Have fun呢?
Have fun , 翻译过来是,玩得开心。
在美国,如果你要出去玩,家人会对你说have fun;即便是高中生出去约会,家长也会对孩子们说have fun. 中文里似乎没有这样的语境和文化。
回到我自己,怎么样才能have fun呢?
还是不知如何下手。
于是,我在内在智慧的帮助下,写下:How to have fun:> Be humorous> Worry free> Show your vulnerability,don't hide it> Make fun of yourself> Learn to appreciate small things> Don't makea big deal of yourself> Do what you truly enjoy> Do something stupid幽默一点、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懂得嘲笑自己我把这三点放在一起,提醒我自己Don't be so serious! 一直以来我就非常严肃认真。
在美国的时候,不吸大麻不抽烟喝酒不超过两杯不去夜店不纹身没有不良嗜好。
如果没有做些“有意义”的事,我便觉得自己在浪费光阴。
对于任何事情我都极度认真,尤其是工作。
因为这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记得2014年暑假刚到美国,还没到开学,我就去学校的career center开始着手改简历。
说实在的,我总在想,如果我当时不这么serious, 应该会有更多的fun moments!!多些幽默,多些放松,不要总是那么紧绷着,不苟言笑。
尤其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不担忧emmmm.... 我们总是在担心这担心那,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钱不够用、别人不够喜欢自己等等。
放下,放下,通通放下。
一旦觉察到自己在担忧,把担忧甩出去,回归当下。
展现你的脆弱,而不是隐藏它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好强。
它当然帮助我达成外在的成就,但也阻挡我快乐的能力。
此外,关于脆弱,从来不袒露,希望展现给外在的都是最好的一面。
其实外在的生活看上去再好,作为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烦恼脆弱的一面呢?
在脆弱之上筑起的围栏,也挡住了快乐与爱的能力。
做自己真正享受的事情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对我来说,从小我都做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事,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自己truly enjoy的事情。
其实我仍十分喜爱看书、写作、看电影,但当我为了功利的原因而逼自己做这些事,久而久之,喜爱的感觉淡去了。
做事情如果能少一些目的性,专注过程,就会有真正的享受及热爱。
做点傻事儿我们都在忙得变得聪明,变得聪明以获取更多。
谁想做点傻事儿呢?
我喜欢的作家Natalie Goldberg说,下雨了人们都在往屋内跑,想着还有健康保险才放心,只有傻瓜作家才让自己淋个痛快。
若干年前,还记得一个朋友说,他在意大利旅行的时候,所有中国游客都在mall血拼,他在公园里观察蚂蚁一整个下午。
听上去挺傻,但有趣!
一直以来,我还受困于——无法找到那个终极真相,我知道真相有很多个层次,但我一心只要体悟the ultimate truth! 内在为此而焦灼,无法满足于当下的状态。
阿玛斯在《自我的真相》一书说,弄清楚我是谁,这件事对“真我”没有任何好处,它无法为真我带来任何改变。
但是对你的头脑而言,这件事却会带来很大改变,因为除非能找到答案,否则你的头脑是无法安歇下来的……疑问会继续存在,直到没有任何疑问为止。
剧中,Randall的大女儿Tess发现自己是蕾丝后,本就在青春期的她变得更加困惑,对于终极问题「我是谁」有着更深的焦灼感。
有一天叔叔Kevin来访,Tess对他吐露心声:"I thought coming out to you guys would be the hardest part, but instead, I just have a million more questions about myself. Like what clothes make me feel like the real me? What books should I be reading? What movies should I be seeing? When will I finally decide to tell my friends?"我以为向你们出柜是最难的事情,但其实,我还有一百万个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比如什么衣服穿起来让我更像我自己?
我该读什么书?
我该看什么电影?
我什么时候该告诉我朋友真相?
Uncle Kevin and Tess没想到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K对Tess说了也让我极为受益的话:"I've never been through what you're going through right now . . . so I'm not gonna sit here and pretend like I know how you're feeling, OK? Because I don't," he said. "But this whole idea of not really knowing who are you are deep down inside? That's my life story . . . One thing that I have learned? I don't think we figure out exactly who we are all at once. I think it happen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like piece by piece."He continued: "Take me for instance: A couple years ago, I get close with your dad and I find a piece of myself. And then I meet your aunt and I find another piece of myself. Honey, I think that's sorta how it works, you know?I think we go through this life slowly but surely, just collecting these little pieces of ourselves that we can't really live without until eventually we have enough of them we feel whole."“我从来没有体验过你此刻的经历,我不会坐在这里假装我懂你的感受,因为我不懂。
但是,关于我们不知道我们内在深处的自己到底是谁,我有自己的故事,我学到的事情是,我认为我们无法一次性地了解到我们到底是谁。
我觉得,它发生在很长的时间段,就像拼图一样一片一片地(找到)。
比如,几年前,我和你爸爸关系更近了,我找到自己的一个碎片。
然后我又遇到你的阿姨(K当时的约会对象),我又找到一个碎片。
亲爱的,我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运作的,你懂吗?
我认为,我们十分缓慢地经历着自己的人生,但总会一片一片拾起关于自己无法割舍的碎片,直到最终,我们感觉到完整。
”
~The End~•photos from Unsplash•
可能要等全部写完了才知道。
第一集确实精彩,四组线索并行出场:一对即将迎来三胞胎的年轻夫妻Jack和Rebecca,一个自命不凡的二流肥皂剧男演员Kevin,一个深受超重问题困扰的姑娘Kate,一个拥有完美家庭和事业的黑人男子Randall。
同一天里,他们各自迎来了或许是人生中最大的问题和挑战,还好,他们都挺过来了,而且解决的都还不错。
然后这四根线并到一起,拧成了一股绳,第一集结束了。
这时候,你才来得及“哇”了一声。
没错,第一集编剧蛮炫技的,但如今只靠炫技能赢得人心和口碑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大冬天的,大家还是需要点touching的东西来温暖一下。
This is us厉害就厉害在讲的都是我们身边那些琐碎:琐碎的沮丧、琐碎的愤怒、琐碎的恐惧,但最终,会有一个温情脉脉的袋子把它们收藏起来,交予各人妥帖保存。
Kate——Big Girl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Kate,因为超重,被人叫“big girl”。
体重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从小被朋友们嘲笑和孤立,被妈妈要求吃“健康食品”,长大成人后她依然在严格控制热量摄入,但体重从没减轻过,于是她三不五时地暴饮暴食,或是因情绪问题要服用药物,结果更胖了。
她的生活和理想,变成了只有减肥这一件事,36岁的生日蛋糕,被她贴上了Don’t touch the cake!
的便签条。
她在互助会上认识了一个非常风趣的男人Toby,彼此都有好感,但她还是说:我现在不能跟胖子交往,因为我在减肥。
原本打算参加一次就走人的Toby说,好吧,那看来我也得开始了。
可Toby随随便便减了7斤,她严格遵守饮食标准,加大运动量,却只掉了1斤2两。
蛮孤独的,那种感觉,应该是被上帝遗弃一样的孤独,是那种无论怎么用力也无法浮出水面的恐慌和孤独。
肥胖是Kate的问题,但体重问题,似乎每个姑娘都有。
你再把肥胖替换成其他问题:婚恋、年龄、容貌、家庭…都成立。
但Kate并不是一个loser。
她聪明,独立,有得体的尊严和自信, 工作能力出众。
有一集里,Toby要和她出去约会,她说,今晚不行,周日是橄榄球之夜。
Toby说,那我们一起看。
Kate说,不,我想自己看,It’s my thing。
“Your thing…is sad.”“Not to me. This is something that I do alone.”尽管她30年来一直在为体重苦恼,在遇到Toby的苗条、有品位的前妻后也感到恐慌,但她的自我空间从未坍塌过。
这才是真正的BIG GIRL。
Kevin——被人无视的二流肥皂剧男演员的一生
Kevin是Jack家的长子,Big three的头儿,却毫无老大哥的样子:一直无法真正接纳弟弟,从个人事业到私生活都依赖妹妹的打理。
他看起来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一张标准好莱坞帅哥脸,肱二头肌的线条在T恤下也很分明,因为主演了一部很受欢迎的二流情景喜剧而家喻户晓,走在街上每个人都认识他,能随口喊出他角色的名字,要跟他合影。
人人都爱他。
但事实是,36年来,Kevin一直过着被人无视的生活。
第四集讲的是某个普通夏日,全家去游泳池纳凉的戏,非常棒,是戏剧级别的剧本呈现,奠定了剧中各个人物的命运主线和性格基调。
在那一集里,小Kevin独自在拥挤的泳池里慢慢滑向深水区,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有一个小男孩生死线上沉默又奋力地挣扎,包括他的父母。
他没有呼救,是因为之前他喊了无数遍“Dad,watch!
”,却一直没有迎来期待的目光。
最终他成功了。
8岁的Kevin,在死亡边上打了个滚,最终还是回到了安全区,他先是趴在泳池边上气喘吁吁地休息了一会,然后一个人爬上岸,终于向父母爆发了长久以来的质问:“我差点就淹死了,你们有在意吗?
我都要沉到池底了,但你们从来不看我!
你们忙着不要让Kate吃太多,不要让Randall感觉自己是被领养的,但是同时,Kevin呢?
哦,他死了!
”“Do you even care?
”就是贯穿Kevin36岁人生的疑问。
他想和身边的人沟通,但妹子们只想和他亲热;他想严肃地对待表演 ,但导演只想让他脱下上衣面对镜头;他希望观众理解他离开二流肥皂剧的原因,但人们只热衷于转发他在片场的发飙视频看热闹;他从西海岸跑去东海岸想用戏剧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演员,但制作人只想用他依靠二流肥皂剧积累的人气来多卖几张票。
Kevin的一生(至少到目前第十集)都被定格在了那个炎热夏日的泳池边——向周遭熙攘的人群大声质问:Do you even care?!
没有人理他。
这种人群之中的孤独,是我们普通人最常体验的,它贯穿每个人的生命始终,随着每个人对生命力感受的级别高低而在各人的生活中以不同面目出现。
有人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有人奋力否认它,而有人可以坦然接受。
【说到这,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微博搜搜看Louis C .K曾经在《柯南秀》上的一段访问,说的是关于“拥抱孤独”这个事儿。
看完就会明白为什么他能做出高级喜剧来。
】但就像他28年前没有溺死于泳池一样,成年后Kevin也没有溺死于人群,可能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原谅。
泳池边他原谅了父亲,虽然也埋怨母亲偏心,却是三个孩子中唯一没有和母亲闹僵的那一个。
舞台剧导演因为他身上最讨厌的标签才雇了他,合作的拿了托尼奖提名的英国女演员瞧不起他,但这也并没影响他每天为这个角色付出最大的努力。
比如感恩节时,他听说Olivia从不过感恩节不是因为她是英国人,而是因为童年时破碎家庭的悲伤记忆,于是邀请她去家里过节,理由是:我爸去世了,我妈和他最好的哥们结婚了,我有一个严重超重的双胞胎妹妹,我还有个领养的黑人弟弟,他最近刚找到他亲生父亲,但是他父亲却快死了。
你不想来见识一下我这个家庭多有趣吗?
啊,大智若愚的傻白甜。
真是讨人喜欢啊。
这是一个等待你扫一下的二维码
从thanksgiving那集开始弃剧。家庭剧我真的觉得Morden Family好太多太多!
这啥,美版张嘉佳么。抓住你就一通猛灌鸡汤,真的是硬灌,不管合理不合理,就一季也就罢了,还要拉长到第二季。真拍个七八季还不知道爸怎么死的还怎么着(不过这也不是重点吧,留这个悬念的意义呢?)多少集都严重拖沓,比韩剧都慢……
无感。。。
请.....请回答1979?
3.5吧 浓缩型鸡汤 剪辑是亮点 我就想知道绝世好男人Jack是怎么死的
第一次领略到冬歇的感伤 一口气追到ep10零星泪光搅拌鸡汤。简直怀疑竟然美剧可以细致到这样>< 分镜和切换的衔接都很自然 ((可是即便有这样温情12分的父母也难以平衡每个孩子成长里的情绪 it's for the first time to be as parents.why do i take this too harsh and mean to them???
政治太过于正确,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讨厌这种为了续订而故意拖延的结尾,本来应该有四星半的剧集落了这么个裹脚布的感觉也是闹心
感觉整个幕后团队都是共和党的党魁。看看电视剧,大热的从modern family 到 shameless到这部,真是毫不留情的右转
这部剧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诚,叙事节奏,过去和现在的穿插,感情极其克制但又不乏张力十足的表达,以及一帮零差评的优秀演员。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个老友闲谈,谈笑间分享生活感悟。非常棒,给5星,但它明显有高于了5星的溢分水平。
美剧果然还是不靠谱,前十集惊艳,EP13以后质量下滑,EP15彻底崩掉,之后基本就是中国婆媳剧的水平,最可恶的是,美剧那种演了一季白演的套路继续存在,第二季不会看了。
有几集挺好的,生活变迁的落差和唏嘘。然而这种汤喝多了容易腻,并不利于健康。
端着做人或经营婚姻太累太假,正如本剧90%的时间都在用心煮鸡汤,看得自私冷淡无能软弱的我极度怀疑人生,想跳入画面求被拯救;幸好最后一集父母线撕下面具,才略有真实感;打乱时间线的叙述,有别于一般家庭剧,战线也拉得太长了,还有第二季,救命~
8.5分。神级编剧,故事很简单,但就是出乎你的意料。02 grandma and miguel; 03 hi, rendall
看完犹豫了几天,温情掩盖,女性视角下似乎是Bec的悲剧。她并不想要孩子,之后为了三个孩子牺牲掉演唱事业和生活,努力把一切粘合起来。几乎每集都会落泪,穷而早逝的丈夫,暴食症而恨她苗条的女儿,怀念父亲而别扭的儿子们,因生父而恨她的养子,她一直就是那集努力把风雨留在屋外的状态,for what。
虽然一开头我就猜到编剧的小巧思了【嘿嘿,到最后看着三胞胎分别躺在摇篮里还是泪目了啦~。坚持了五集,鸡汤精下太多了啦。
过去与现在的联系,继承很好,但是美国人那种drama感太浓,每集都是一开始制造矛盾,然后冲突爆发,然后和好,反而抹去了人物成长的连贯性
浓缩鸡精,又臭又长
这爸爸太棒了
寒冷天气里的小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