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真是个硬核片 15年的电影 vr那时候也才开始广泛为人们所熟知 这部片子全程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 血腥 色情 加上这幽默 还有磕了药的音乐 这简直是一场狂欢 感觉就是玩了两小时真人fps主线还有点小悬疑 主要就是一个emmmAI?
在一个科学疯子的帮助下 摆脱超能力儿童控制 破碎其建立改造人部队阴谋 顺便杀了他的欺骗了主角的漂亮情人的故事 嗯 有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核心逻辑是 建立改造人部队在物质层面很容易做到 但在赋予改造人什么样的初始记忆才能使其成为有智慧的杀戮机器在意识层面存在问题 所以需要挑选激励者 即结果为成功的初始记忆 嗯 设定上还是很有逻辑的 剧情上emmm 大体上就是初始时送了个漂亮小姐姐当老婆 全程都是为了救老婆 结果老婆是boss情人🙃 于是杀妻证道 66666小姐姐真的挺漂亮的 海莉.贝内特所以你是要趴在那吐血 还是起来让他们吐血
亨利把舱门嗙的一声关闭时,奈何自己没文化,只会说一句:卧槽,真不愧叫硬核亨利啊。
我觉得导演肯定是游戏和跑酷得来的灵感。
当初有跑酷的人把自己的跑酷弄成第一视角的短视频,十几分钟看的贼尽兴,换成一个电影全部第一视角,说实话有点长,因为导演可能追求真实,好多地方就挺抖的,视线也不是特意固定,看的有点晕,不过把这些不适忍一忍,故事剧情也是硬核的。
整个故事流程就像游戏。
那个瘫痪的多角色大佬好像发布任务的npc,每到一个环节他就game over一个替身,利用率有点低。
导演的整个故事流程非常新颖,这种第一人称的表现方法真的让我感觉好像自己在逃跑,外加嗙嗙嗙的枪战,瞬间把我代入游戏体验。
最后那场多人对决,主角揭开自己胸口更换电池,给我一种自己变成生化人的感觉。
女主角长得真好看,后来我才发现她居然是神弃之地里的那个早亡的母亲!
真是胖若两人的感觉,虽然她胖起来也挺好看的。
本来是打算在iqy看的,评论里说删减了八分钟,因为上次从iqy里看波西米亚狂想曲删减版给我看伤了,剧情都不连贯好多重要情节都没有,为了避免麻烦,还是决定还是另找资源,看完只能说,这片居然才删减8分钟吗?
😂感觉要真动真格的删的话可能百分之三十都不能播吧。
《硬核亨利》这部电影全剧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类似于吃鸡一人称模式,并且主角从开头到结尾没有说一句话,只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并且还有一点升级的感觉在里面 ,主角从一开始始的懵懂被动接收任务到逐渐自发完成 譬如从开始的僵硬到后面能自主捡枪这一举动,就是一种升级的过程。
故事情节也是极好的,一开始围绕逃亡和营救妻子计划展开,发展到最后反转,“妻子”一说是个谎言,结局从心的没有选择救假妻子更加合理且具有戏剧性,更能体现男主角在不断升级
生化玩偶+记忆把戏,着实是戳到男生G点了。
不过第一人称着实晕。
在说说我的体验之前,先放两张截屏,来看看电影里最吸引人的部分。
第一位的观影感受是——刺激。
没有比在三伏天蹲在空调房吃冰镇西瓜更爽的事,也没有比端坐着看《硬核亨利》更刺激的事。
第一人称拍摄,这是前无来者、开创新世界的动作片表现手法,最大的效益就是,看得爽。
主角不露脸、不说话,看着他在废弃的破楼里跑位、扔雷甚至dropshoot,就好像自己在玩一局紧张刺激的fps,给自己附加一点“i am Soap”“i am Ghost”“i am Yuri”,all i need is my gun,where is the army?
gogogo rush B!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点拒绝3D晕眩症人群的因素,这部影片对这个人群实在是不怎么友好。
(不过忍着晕眩看完之后还吐槽,啊,我好晕,什么破电影之类的人也是很棒棒哦)主角从陌生的培养舱中醒来,观众随之得到的水中模糊的视角带来了诸多的疑惑,引人思索的剧情就从这个神秘又高级的手术台开始了。
一个温柔体贴又深情的美女告诉你,我是你的妻子,我爱你,外面是什么等会告诉你。
然后就出现了大boss,boss上来把你们的老窝搞个稀巴烂,还给你秀了一手原力!
观众还在期待的时候,你老婆拉着你就溜了!
从飞机上信仰之跃之后,你个改造人和神奇的老婆都没啥事,观众应该已经开始好奇你们的神秘飞机和你老婆的体质,还有这三人奇怪的关系。
然而你老婆觉得这不重要,她对你非常有信心!
勇敢的少年啊,去创造奇迹吧!
单挑一群大兵之后,老婆消失了,但是你不着急,观众也被突然出现的另一个帅比惊着了。
从车上下来啪啪啪啪几枪干掉了剩下的大兵,出场骚包程度仅次于《赤焰战场》中老男神布鲁斯的漂移下车开枪。
这是本片中最令人惊艳的角色。
然后就是一路突突突,杀杀杀,干掉小boss再直捣黄龙杀掉大boss救回美丽的老婆!
xd剧情肯定是这样没错了,观众看到这里也深信不疑。
高潮就在这里开始了。
而吉米是本片高潮中最重要也最吸引眼球的角色。
他带领主角杀出新手村,不断调整升级,理所当然地带着男主角做系列任务,男主的精神状态也很好,深信不疑自己复活的使命就是去杀掉那个金发帅哥boss,抢回老婆。
(在这个升级过程中,可以看出亨利在改造之前应该是个战士,或者说士兵,他从一开始被一群雇佣兵打得无法还手,逐渐变得职业化、机械化,杀人行云流水,对枪械的熟练度一直是满级,对脸上爆掉的人头也是淡定得不行。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跟着好几个吉米杀来杀去,也不怀疑每一个吉米到底是谁,这一段,足以看出主角设定的不足之处。
没有脸,观众不能直观感受主角情绪、内心、思想;不说话,人物肖像在一味地跑酷杀人中逐渐淡化,观众渐渐失去对主角的好奇和进一步期待。
但是,这就是个嗨片,谁管那么多呢?
我相信,没有看过的潜在观众,在被其中一段剪辑视频吸引而来或者是被几句简单的剧情介绍吸引之后,是不会介意这点瑕疵的。
接着讲吉米,从最初出场的干练杀手形象,到后面的流浪汉吉米、瘾君子吉米、胆小科学家吉米、嬉皮士吉米(我最爱这一个 ,“higher self,ego?
”)、狙击手吉米、瘫痪的吉米(本我)、绅士吉米、莫西干吉米、上校吉米,一共十个吉米,每一个性格和外形都截然不同。
这是最出彩的人设,也是演技最吸引人的一位( Sharlto Copley )。
随着剧情推进,一个个吉米相继出场,就像一个个任务的高级npc,每一次吉米出现,都让我眼前一亮,并且惊喜有余。
在这个十分硬盒的电影中,刨除亨利的“show”,吉米应该是最棒的亮点,观看时应多注意这位强大的镜头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吉米自称是“吉米叔叔”,而上校吉米称本我为“my father”,虽然所有的吉米都是由一个意识操纵,但是,他们舞台剧式的表演和分工,似乎展现出Jimmy这个科学家孤独而坚韧,悲惨又乐观的内心世界。
狙击手吉米在自杀前的一分钟,向亨利半开玩笑式地说明他的性取向像箭一样直:)跟大多数套路一样,在通往boss关卡的电梯里,吉米领了便当,并且揭示了主角的存在是真实的。
“those memories ,they are real.They are you.Trust them.”做完最后的战前动员,主角闪亮登场,用新一代的电池供能,打爆了上百个新代半机械士兵,还靠着两针肾上腺素,把站起来的士兵又打了一遍。
这一段的打戏说实话,吸引力下降了,作为替代的是,主角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出来。
boss发动暴血技能,原力操控,主角只能感叹: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这一段女主和boss的表演都很值得一提)躺在血泊中,在悲伤的bgm中被艾斯黛儿背叛,boss告诉你真相,并且发动嘲讽技能,“you...little...pussy”这让男主回忆起了真实的记忆,他的父亲(蒂姆罗斯的绿色制服总让我想起他在《无敌浩克》中扮演的那个自大狂军士)发动技能“军师的轻语”,主角get拳刺,偷袭成功,打败boss。
在直升机里,面对女主的魅惑,使用“坚定”,保持清醒,击杀女主。
可以说,这是一部让人看得过瘾的爽片。
一切对拍摄手法和剧情的批评都是不值得的,尤其是拍摄手法。
看这个就图个痛快嘛。
13年看了几乎一镜到底的MV以后就燃了安利了无数人,期待了这么久,长篇幅对讲故事能力要求很高,第一人称的角度真的太棒了,有点像玩真人版游戏;喜欢导演用极牛逼的拍摄和演员拍出随意的现实感;主角全程不露脸也是想哭;音乐太棒了节奏太棒了头摇起来腿抖起来;为什么最后片名加了个亨利?
巴士上糟老头太可爱了要取跟踪器还被扇了一巴掌,还去问Gayest Jacket在哪买然后被烧了哈哈哈哈,要被烧死了还Be in touch哈哈哈哈哈太朋克了;俄罗斯--真·战斗民族
标题我检查了三遍,应该没写错电子游戏的初衷就是体验,从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成的《PONG》到《使命召唤》,体验是电子游戏永恒的卖点之一当年的《HALO》亮瞎了我年少的狗眼,之前的RPG游戏需要大段文字交代剧情,想想你玩一会儿游戏看两页小说什么感觉。
而《HALO》借助当初XBOX的机能将完整而宏大的故事情节通过电影化的手法展现给玩家是什么感觉真的碉堡了再到《使命召唤4》,更好的游戏画面,更牛的电影化手法,留着英式大胡子操着英式口音的英国队长带着你雪地伏击,带你出生入死,跟你交流,和你互动,和你一同展开故事情节,感觉好像自己体验了一把电影人物,简直完美。
回到《硬核亨利》,导演明显受到了同样的体验刺激,于是决定把当初仿照电影而做的游戏再还原到电影里这主意真是不错如果再多用点斯坦尼康就更完美了,镜头晃得的确有些难受影片里好多向《使命召唤》致意的情节,老玩家看到一定很有感觉,事实证明,这种借由NPC交代故事情节的模式更适合快节奏的情节推进,又不影响动作场面,未来可以多搞一搞,而作为“车枪球”游戏大国的美国,剧本和题材简直用之不竭无奈FPS视角产生的晕眩感并非人人都能适应(事实上我的很多朋友都晕这个)故事情节在很多人眼中是该片硬伤,或者说可有可无的铺垫,其实故事还是很有诚意的,尺寸拿捏的非常好,如果没有这样出彩的剧本,这部片子恐怕评分要下降个一两分。
虽然之前也看过一个类似题材的电影(人老了脑子不行了,记不住名字),女主角每天死一遍因为他是专供游客娱乐的游乐城里的克隆人。
不过那个片子动作场面太弱最后,片子血浆和情色镜头够硬核,对得起硬核两字,难得的好动作片
看过的一定都深有同感,头疼有没有,眩晕有没有,是不是感觉画面要是再来一个360度后空翻,就能吐出来……这就是俄国人的威力,看来俄国导演伊利亚·奈舒勒在指导《硬核亨利》之前一定是个《使命召唤》系列迷,剧情的结构发展正好就是一集优秀的使命召唤系列,从主角的诞生之后一直做任务,最后击杀BOSS,这是每一部使命召唤游戏的模版……令人庆幸的是导演没把视觉拉往太空,要不那种失重的画面感,可能多伦多电影节的评委都会吐。
俄国的电影若是在如今这样类似洪水猛兽般的大环境中,真的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工业国家工业性质太强,在电影艺术这个层次上难以给人留下好印象,但最近两部俄国电影有点有让我大开眼界的感觉一部就是《硬核亨利》另一部是《穿越火线》,前者作为一部动作商业片,我认为算得上成功.后者得着重来说说,《穿越火线》这个一听就好似三流山寨片名字的感觉,但其内容是很严肃的,描述了2008年8月8日至18日俄罗斯跟格鲁吉亚之间关于南奥塞梯的一场现代化战争,这可能是两国历史上很严重的一个节点,但俄国的导演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用弹片血浆来装饰整场战斗,而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战争,以一个母亲寻子的经历来描述战争,现代化的飞机,导弹,坦克,这些本应是战争主宰的东西,却成了一个寻子故事的装饰品。
由此看来,俄罗斯的电影不但不狭隘,而且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按步旧搬目前电影商业话趋势的成熟模式,而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这对于电影市场来说是一种新鲜的血液,对于电影界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模式。
不得不说,战斗民族,除了战斗搞艺术也是认真的!
一个疯狂的fps玩家以导演身份做出了这个献给所有fps玩家的礼物一睁眼就介绍主角身份的妻子,半机器人的主角设定,突然闯入的恐怖组织,拥有异能的嚣张BOSS。
这内味满满的开场啊,是不是影片不到几分钟,游戏玩家们脑海里就已经闪现了一堆游戏。
别急,接下来还有影片里主角不断逃亡的场景更像是“关卡设计”拉满的一个个不同地图的关卡初逃亡的跑酷玩法,后楼层的潜行和枪战 飙车上的经典fps机枪扫射,森林里的武士刀对坦克 高楼的狙击战 与npc角色的配合护送目标 打完肾上腺素的楼顶群殴肉搏……总结一下玩法就是:跑酷 潜行 楼层逃亡 单人突突突 飙车战 机枪奖励关 高楼狙击 武士刀对坦克 肉搏战射击游戏上主角常用的枪械类型也是一个不落悉数登场男主:步枪 双步枪 突击步枪 冲锋枪 狙击枪 榴弹炮 机枪 武士刀 军用匕首 手榴弹 吉米则后补上了常见的消防斧和rpg吉米是真的够兄弟,能抗能打有事他也是真上啊,还担任主线npc推动剧情,快死了都惦记着兄弟,既鼓舞男主,也扫清了他的迷茫。
我玩游戏有这队友npc我能乐死哭死!
另外剪辑和配乐,以及音效的戛然而止都太爽了,搭配从头打到尾的酣畅淋漓的打戏,既有游戏的爽又去除了由我那些菜鸡操作导致的憋屈每一处场景和情节,每一个人物和对白都在仿照fps去设计,处处都让人会心一笑全无尿点。
不过碍于有些人连射击游戏都晕,何况这全程大幅度抖动的屏幕,毕竟镜头和现实物理学不是游戏,许多动作和镜头晃动不是想调就能调,而一些没有射击游戏情怀的人看了这睿智度拉满的老套剧情,唯一的反转还是大部分人估计早都猜到的妻子,那么整个观影体验就成了剧情降职,打戏晕人,很多人打三星也就不为过了不过作为玩过那么几款射击单机游戏的玩家而言,对不起,我要打一百分!
一百分!
战斗民族出手啦<图片1>硬核Henry来了!
这部4月8日于北美开画的,战斗民族出品的第一人称视角,90分钟动作冒险电影,可谓是游戏一代才能创作出的作品。
影片的灵感,来自于俄罗斯导演的原创音乐录影带,大受欢迎后,他找到了投资方,衍生成了90分钟的动作电影,还请来了沙尔托·科普雷和蒂姆·罗斯助阵,据说这是史上第一部,整部电影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动作大片。
电影全片充满了:突突突,突突突...制作团队在拍摄的过程中,一直在解决各种各样的拍摄难题。
这部90分钟的电影,拍摄了120天左右。
动作演员不是头戴着装配了GoPro的装置,就是嘴里咬着GoPro,做各种冒险动作,真的是很辛苦。
GoPro,我咬!
<图片2>又见华谊兄弟投资这部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小玄儿在北美院线的独立影片前,看到华谊兄弟的大LOGO出现在片头了。
影片除了加拿大的VVS Films制作公司,又见美国STX Entertainment 的联合发行和华谊的标志。
这一切都源于2015年初,华谊美国项目公司宣布与罗伯特·西蒙的新电视电影工作室:STX娱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以总投资额5000万美元,预计在2017年底前,也就是未来的两年内,双方联合投资、拍摄、发行合作不少于18部影片。
不得不说,这个公司选片的品味都很个色,主要以惊悚片为主,小众博眼球系列。
2015年乔尔·埃哲顿自编自导的《礼物》,2016年惊悚片《灵偶契约》,这部《硬核大战》也是其中之一。
小玄儿看到《灵偶契约》已于4月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了。
相信未来更多小众电影中,会继续见到STX和华谊的身影。
《硬核大战》还在2015年多伦多电影节的午夜疯狂展映单元,一举拿下了人民选择奖,颇受年轻人的追捧。
只不过这部R级的影片,应该跟《死侍》一样,很难在国内上映了。
<图片3>第一人称视角镜头首先,所谓的第一人称视角,意味着什么?
观众角度的第一人称意味着:“Henry”就是“你”!
也就是说观众就是男主角,男主角就是观众。
并且,男主角将从头到尾都没有脸!
因为作为观众,我们在屏幕上所见的,只有Henry的两只手,以及偶尔下坠或者倒地才会进入视线的双脚!
<图片4>观众从男主角的视角看世界,在昏迷中醒来,被性感女医师救助,改造成高科技的义肢身体,看起来就像《攻壳机动队》那样,不过不是100%的机械身体,只是手脚被换,身体也需要充电。
听起来有些衰,不过战斗能力还是数一数二的。
<图片5>其次,这位Henry同时也是没有对白的。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来的及安装语言系统,影片中他90%都是动作戏,需要有沟通的时候,比如和女友对话,和同伴打招呼,他只会用点头和手势,来表达自己在想什么,观感来说,还挺酷的!
<图片6>不过,他的对手戏演员有话要说。
这位当年因《第九区》“大虾”一角而成名的沙尔托·科普雷,接下这部影片还真的是他的品味。
不过《第十区》遥遥无期,他开始尝试其他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部《硬核大战》里,他说他的表演,全部是对着镜头完成的,摄影机镜头或者GoPro镜头。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看到沙尔托·科普雷一如既往的疯狂演技。
之后愈演愈烈,开始一人饰演多个角色,嗨爆全场,是影片中和Henry并肩战斗的,可视的角色。
<图片7>之后,再来说说Henry的第一人称视角动作戏,开始的身体机能预设,像是带着观众进行一段前情提要,铺垫Henry的身世和现状,以及接下来女朋友被大反派“阿肯”抓走,还不停的派军队来追杀他,企图夺取他身上的技术资料,用于制造更庞大的义肢军队。
于是,在影片剩下的80分钟里,Henry为了救出女友,穿越莫斯科,从地上到地下、从街头到酒吧、从城市到郊外,战斗能力也是逐渐升级,从巷战到追车,再到飞机大炮,Henry单挑和群战的能力简直逆天。
影片中更多的展示了不同武器的应用,第一人称视角,让观众体验了精准爆头,真人CS一般的攻坚战,手雷丢出完美抛物线,更不用说,那些高空攀爬,失重下坠的刺激观感。
而影片血腥的程度也是R级里,非人类的级别,因为Henry很多对手也是半机械人,他常常需要把敌人开膛破肚,找出心脏后吃掉,开玩笑,找出心脏后,拔掉电池。
而他自己也常常需要充电或者更换电池,所以他不是撕别人,就是撕自己。
<图片8>剧情和镜头一样剧烈转换(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光是打打杀杀的荷尔蒙暴力打斗,肯定是撑不下90分钟的,影片必须还有剧情和故事,于是开篇就变成了科幻、爱情加犯罪。
而大反派之所以屡攻不下,是因为他也有“特异功能”——隔空取物。
这位名叫“阿肯”的金发小哥,简直就是俄罗斯版“万磁王”,伸手敌人就飞远的节奏,也是醉了。
任何近身攻击都不起作用,还一直使用“坏人”最喜欢的招数,欺负男主角的“女人”。
而剧情不满足于,只是Henry追着反派打,很快给他加入了一个伙伴,毕竟Henry需要充电的说。
于是沙尔托·科普雷,简称“沙托”饰演的Jimmy就登场了。
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很快就会发现,这个Jimmy总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突然出现,之前受伤的地方,似乎也没有大碍。
他一边帮助Henry明了当下的处境,一边给他治疗和充电。
<图片9>竟然还制造出不少喜剧效果,比如郑重的交给Henry一把钳子(用来夹碎坏蛋心脏后面的电池),一部手机(GPS定位坏蛋),和一个任务(杀死谁都杀不死的反派)。
就这样,Henry一手地图,一手钳子,就踏上了打怪兽的道路。
<图片10>男主其实还挺帅的,就是没机会露脸。
<图片11>几次大战之后,Henry来到了Jimmy的基地,发现原来Jimmy曾是大反派手下的科研人员,失败之后变成了残疾,还惨遭丢弃。
Jimmy这才将自己的意识,放到不同的身体里,进行他的复仇大计,而他的本体,只是一个瘫坐在轮椅上,带着头盔的残疾人。
两人争执之后,面对共同的敌人,还是统一了战线,决心一起消灭反派头目,于是影片最后的“狂欢”开始了。
基地作战,之后回到敌人的总部大楼,和更多与自己相同的机器人血拼,Henry此时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女朋友救助的士兵,而是这个邪恶工厂生产出来的杀人机器。
<图片12>漂亮女人都会骗人Henry一直打坏人的节奏,还不够男人,因为有软肋被抓在坏人的手里。
不过这个唯一的牵绊,如果是假的呢?
比如每个从死亡状态醒来的人,都会被植入同样的记忆?
一个女朋友的牵绊,让他们唯命是从,于是Henry怒了。
最后的厮杀变成了暴走模式,在大反派落马后,Henry登上机升级,面对这个欺骗他的“女朋友”,分分钟踹飞。
而这个漂亮的小妞,还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听从你的内心!
”,于是Henry就把机舱门关上了,当然“女朋友”在门外。
小玄儿清晰的听到,电影院最后一排的男生,笑得很邪恶。
<图片13>这部制作周期只有120天的电影,真的是分分钟打破传统的电影拍摄方式,镜头的切换和角度,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晕眩感十足,要不是中间出去休息了几分钟,呕吐电影院也是可能的。
导演:伊利亚·奈舒勒说,在拍摄电影的120天里,开始爱上了导演这个角色,相信制片公司也是抱着给年轻人自由尝试的空间,而冒险之作了这部影片。
该片仍以7.1分高居IMDb,观众口碑不错,不过专业置评的Metascore就只有51分了。
影片彩蛋,昆汀电影里的御用演员:蒂姆·罗斯,最后出现了几分钟,饰演男主角回忆中的“父亲”。
“父亲一席话,照我去战斗。
”,Henry最终打败了坏蛋和女蛇精,也是醉了。
午夜场时分,想过瘾的朋友,表错过这部电影,让我们一起静待资源。
<图片14> 2016年4月18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FPS玩家的海洛因
现在已经看不了这种片子了
真不喜欢第一视角。
剧情糙得厉害,就像看别人开挂打了一个半小时的CS....二三十分钟的新奇有趣过后,随即陷入无聊聒噪。。
第一人称。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叙事也是脑残到了新高度。cyborg才是真正的Homo sacer~整部电影的点题之处就是几口大麻跟两管肾上腺素,而大反派靠一条蕾丝内裤坚持到了最后。虽然我不是唯电影叙事而论的人,但是起码的结构总是要给出来的吧。要说有什么可取之处,那就是切断主角语言之后对声音的凸显。
第一人称吃鸡开挂模式,不适合玩游戏会晕会吐玩家。全程血腥爆头杀人鞭尸,俄罗斯说好的战斗民族呢?都成战五渣了,催吐爆米花电影!!!
第一视角看的直晕
第一人主观视角打满全场,金属音乐下暴走全程有怒火攻心的做派,镜头摇摇晃晃,很像在玩CS,使命召唤。血淋淋的肢体,黏糊糊的内脏还有俄罗斯妓女的尖菠萝这些cult元素我都很爱,可是片子实在是太长,剧情走向又很单一,不免有些审美疲劳。
看伪纪录片从来不晕的我开场五分钟已经撑不住了~~~主观视角别用广角镜头拜托!!!晕死我!!!!!!!!!&amp;……&amp;%¥¥……#
真的是很爽啊,感觉在看第一人称游戏直播,虽然剧情差了一点。中间最爽的还是和吉米一起逃出实验室。最后的结尾一般啊,感觉女友的记忆应该是被篡改了,不然干嘛要废这么大的力气。
如果能接受第一人称视角带来的冲击和眩晕,这绝对是神作!配乐很棒,游戏般的观影体验,每个镜头都不忍错过。
要是做成游戏来说, 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技术动作,现场特效,还有人力。视觉效果是一样的,毕竟第一人称成本很低,电影就不一定了。观感和玩第一人称游戏差不多。
神作。像是自己通关了一部冒险游戏,一次性通关暴走的体验太丰富新奇爽了,另外影片内核也是很燃,绝对值得一看。PS:有彩蛋,第一段片尾音乐以后传来了电话声,然后是Dr.Jimmy的声音,他说“Henry, if u can receive this message, I have one more thing to need you do”很可能有续集!
其实没啥新鲜的,游戏的再一次入侵,挑战摄影机的主观解释权。但再重申,形式不是完全不写剧本的借口。
借鉴了大量丧尸片元素的全程第一视角高能爽片,在视听效果上是很High的,不是啥新鲜玩意,只不过比以前的作品更彻底,更极端。
对不起 我晕
全程主观镜头,不停的打打杀杀,还很晃,真的有点累。
如果不晕这种拍摄手法的话,这片子就是一个突破和创新,将FPS游戏现实化的表现
摄影师辛苦,加根鸡腿吧!
主观镜头 暴力 血腥 俄罗斯 动作 我幾次看到快吐了, 幸虧他及時停下來解釋一下來龍去脈, 弄清所謂大魔王與老王還有智障等等的關係, 可惜最後沒有交配看也不是幸福快樂永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