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很不喜欢看台剧,真的,当年周围的女生疯狂地追着《命中注定还有你》的时候,我对此不屑一顾。
因为我一向对台剧不来电。
但是,无意中的机会,我看到了下一站幸福。
在我平时,一眼看到是台剧,从不多看一眼,但是还好,还好男主角是吴建豪。
是个说要禁欲到结婚的吴建豪。
看康熙来了的时候,觉得这个男人真的是个男人。
从纵欲过度到禁欲,有多少男人敢于直面和正视呢?
惊艳于吴建豪的转变,他帅气的短发,或许是吸引我的很大原因。
追了差不多到第7集的时候, 我已经追不下去了,因为我觉得剧情已经落入俗套了,(其实很多偶像剧都是很俗套吧),但是还好,我眼前一亮的是梁小乐。
即使知道剧中的小乐可能是很完美的一个小孩,即使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设定的结局,但是还好,还好有很好的配乐。
我最喜欢的配乐是丁当的《亲人》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感觉就像是深切地体会到他们之间,或者是所有人之间对于爱情,现实的无奈。
如果说男女主的爱情是所有电视剧的重点,或许难免流于普遍。
但是还好,有以茜拓也花痴心。
以茜,拓也,花痴心,这些配角,他们的爱情其实也很让人感动,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人,默默地帮着自己,默默地爱着我们,可是总是一次次地被伤害,被忽视,难道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也是编剧安排的吗?
所有所有的还好,组在一起,变成了我继续追下去的感觉。
我很少这么执着地追一部戏,并且把小说也给看了。
看了小说的结局,也就很想知道这剧到最好是个怎样的结局。
又或许我们已经知道其实一定是大团圆结局,但是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们关注的应该现实中怎样的人?
不要问我,只要抱着我,不要爱我,做我的亲人。
把所有人都变成亲人,这种感情会不会比较好?
这种感情是不是已经超越了爱情?
我对这部剧最深的感触是:信任,很重要却又很难达到...... 多年前,光晞的妈妈不信任他的爸爸,执意分手结果酿成了惨剧; 光晞康复后,光晞的妈妈和以茜不相信他承受得了慕橙的离开,于是编织了一个谎言; 拓也出事的时候,慕橙怕光晞误会,就偷偷当掉了戒指筹钱却引发更大的误会; 似乎从光晞恢复记忆后,就一直在质疑慕橙和她的感情(其实深层次是对自己的怀疑、不信任),才会不住地患得患失,感情危机频频; ...... 信任,或许真的是一种稀缺资源。
但我相信,一个人越是质疑全世界,其实内心越是想纯粹、牢固地信任一些东西。
被质疑的人不好受,质疑的人更难受。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学着信任,去相信尽管眼前有种种艰辛,但驶入下一站,幸福总会出现的......
最近經常反覆聽丁噹的「我愛他」,這首超級芭樂的歌,在『下一站幸福』的催化下,竟變成一首令我難忘的歌。
那種對愛情無比堅定的信念,依然強烈撞擊我的心。
我總是想起女主角梁慕橙用她的方式深愛一個男人:六年前,他們被迫分手,分手以後,她發現自己懷孕,明知道他們從此天涯相隔,不可能有結果,她卻仍堅持生下孩子。
別人都認為她傻,何必為了一個遠去的人葬送自己可能幸福的未來,然而,她卻覺得孩子是上天送給她最好的禮物,是她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的唯一寶貝。
她從來沒說她有多愛他,但在我看來,她的愛已是極致。
女人愛一個男人的極致,或許就是不管情節有多壞,都願意生下他的孩子。
因為這是彼此最深的連結,也是永遠不會分離的證據。
很多人都以為不管愛或不愛,當分手已成既定事實,兩個人最好的關係就是不再有關係。
可是這世上也的確有像梁慕橙這樣的人,一旦真心愛上一個人,就再也無法失去,即使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她也要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轟轟烈烈的愛情也可以細水長流。
她愛他,就是最強大的信念;她愛他,就可以承受一切。
而這,也是我對愛情的信念。
回想過去,我總是憑直覺愛上一個人,我對愛情的認知只有愛與不愛,沒有適合或不適合。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我非常懼高,以前最怕走兩座山之間的吊橋,有一次和當時愛的人經過吊橋,他見我躊躇不前,告訴我:『妳別怕!
我牽著妳走,一點都不危險。
』『萬一橋斷了怎麼辦?
』『橋斷了,我也牽著妳一起掉下去。
』從那一刻起,我不怕走吊橋了,因為我知道即使閉上雙眼,他也不會放開我的手。
我開始相信只要彼此相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也曾經以為只要堅持不放手,就算一起墜落也不怕疼痛。
只要有愛,女人就能無所畏懼。
因此,我也曾經差一點就和當時愛的人公證結婚,即使朋友都說我瘋了,我還是偏執的相信:愛,就是一切。
只要他和我一起面對,我就不害怕。
直到那個男人如夢初醒的告訴我:『我們不適合,妳不要那麼天真,有一天妳會後悔。
』可我依然堅定的告訴他:『我愛一個人從來不後悔。
』他只是搖搖頭:『男人和女人想的不同,愛情沒有那麼簡單,無法極致,就必須節制。
』至今,我依舊認為男人所有的理由都是因為不夠愛女人。
男人總以為,愛,是放手讓對方自由,總是給自己許多退路,總是把節制與成全當成愛的最高境界。
然而事實上,愛情並沒有那麼複雜,就像梁慕橙的愛,只能往前,沒有任何退路。
對女人而言,真正的幸福不是找一個條件適合的人,而是相愛的人願意努力為她改變現狀,把不適合變成適合,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不放開她的手。
因為深愛,無法退而求其次。
這是梁慕橙極致的愛,也是我的。
對談文章請看:http://blog.sina.com.cn/u/1400240930
故事进行到第十站,我们才看到爱情两端的拉锯,一方是楚楚可人的单亲妈妈,一方是落落大方的未婚妻,我很期待成熟男人任光晞面对这个两难境地的选择,该是怎样一番痛苦挣扎。
如果是六年前的光晞,我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慕橙。
那时的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所谓的上流社会。
他满眼充斥着虚伪浮夸,工于心计的女孩。
漂亮爽朗,率直善良的以茜,在一堆耍大小姐脾气的张艾莉之流里却是那么的不同。
母亲的勒令还有何董咄咄逼人的态度,尽管使光晞产生逆反心理始终不愿亲近她,但他的的确确欣赏她,这个浑身散发天使光芒的何以茜。
若是光晞先遇上以茜,会同她在一起吗?
我相信会,编剧也相信,所以才有了六年后那一幕浪漫的求婚,这分明是连我们也动心的相知相许。
六年的时间长得可以改变整个人生轨迹,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摇身一变成了众人钦羡的知名律师,从视金钱如粪土到金钱至上论,让我们几乎要怀疑那不过是顶替了任光晞这个名字的另一个人,他和梁慕橙,和六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不曾有过任何交集。
六年后的光晞应该爱以茜,在情理上在道义上,这是一种充满责任和担当的爱,也是使六年后光晞的稳重形象更具有说服力的爱。
六年后的光晞套用了一道公式:光明的前程+合适的伴侣=the perfect ending,他的生活他的爱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中,名为现实主义。
而浑身裹挟着浪漫气息的梁慕橙注定是要来打破这道公式的。
一遇到她,光晞的眼神立刻就变了调,有着说不出的温柔和煦,六年前如此,六年后还是如此。
她的柔弱与坚强,她的隐忍与守望,她的清贫与富足,如果说六年前的光晞是被这些美好品质所吸引,我想六年后的光晞更多的是一个男子汉天生具有的保护欲,落难公主需要王子的拯救,不是吗?
然而被拯救的却是任光晞。
六年前,慕橙的真诚和坦荡唤醒了他糜烂至极的人生,六年后,来自慕橙传承的小乐以同样的真诚和坦荡挽回了他泯灭的良知。
身为医生的以茜救得了光晞的性命,但救不了他迷失的自我。
完成人格救赎的从始至终都是梁慕橙,不是什么回忆和机缘,也不全是由于血缘亲情,慕橙对光晞的吸引是源自心灵对心灵的拯救。
在这个物欲横流,混浊不堪的世界里,她是他心底最后的坚守,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膜拜。
这才是爱情中最伟大最崇高的部分。
六年前的故事中,光晞有好多次向慕橙伸手的镜头,寓意深刻。
彼时他面对爱情的姿态就像他在冰场上的承诺一样,不顾一切地保护她,纯粹而直接。
六年后,他固然不再纯粹,可是她宽容而博大的爱会向他敞开双臂,这是幸福的召唤。
小时候,我的爸爸从来没有用自行车载过我。
大了以后,也没有坐过爸爸开的车。
一直一直,我一个人坐公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念书,去工作,去旅行,去未知的远方。
有些人是不适合有孩子的,可悲的是没多少人有这个认知。
我喜欢小朋友,做义工时候的那个宝宝,好乖,她让我抱抱。
她小小的身体好软,要好小心。
然后她就笑了。
可惜,我小的时候长得不好看,也苯苯的。
某同学有次和我讲,如果下次下大雨,你打电话给我,我在可以开车去接你。
我好像永远也不会打这个电话,可是那一刻我的心很温暖。
可惜的是我们没机会一起坐一次公车。
我第一次去滑冰,是和中学的朋友们。
模模糊糊也不记得什么了,好像我的女友有一直拉着我,我都没有摔跤,然后她后来就和家人去了加州。
那时候,她一直对我很照顾,我记得有坐在她的自行车后面。
虽然我很胖,可是她还是骑得很快,都超过旁边开助动车的。
别人讲我们这群小姑娘怎么疯疯癫癫的,可是我们真高兴。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帮助我回忆起所谓的爱,信任,承诺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
故事里每一个人都很幸福,这样的感情多纯粹。
因为喜欢的人努力,因为爱人而被救赎。
一切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尤其在事业落寞的时候,人生低谷的时候,更是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工作热情。
但所谓的时间考验究竟是多久,10年,20年,还是50年?
这个问题尚没有定论。
肯定的是,现在很多作品一出现就过时了,被遗弃在巨量的信息堆下,等待着未来的史学家在考古中再次发现它。
《下一站幸福》是2009年播出的偶像剧,15年后再次重温这部剧,发现它依然可以在爱情、亲情方面唤起我们的共鸣,在社会议题方面激发我们的思考。
就此而言,可以说《下一站幸福》经受了15年时间的考验,不愧是偶像剧巅峰之作。
狗血框架包裹下的血肉内容这部剧充斥了偶像剧常见的要素:富二代、灰姑娘、癌症(脑瘤)、失忆,看简介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狗血电视剧。
富二代任光晞在大学里遇见了在大学食堂卖便当的灰姑娘梁慕橙,二人经过一系列事件相爱。
期间富家千金女二何以茜同样爱上了任光晞。
任光晞有一次晕倒后检查发现是脑瘤,男主妈妈(圣德大学方董事长)逼迫女主离开,以让任光晞得到女儿家族的医疗救助。
女主被迫撒谎离开,和男二(花拓也)一起来到花田村生下了男主的孩子。
男主手术痊愈后丧失记忆,机缘巧合男女主再次相遇,失去记忆的男主再次爱上女主,并且之后恢复记忆和女主结婚。
但看完电视剧后,发现这部剧在狗血之下还是有血有肉的,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可以说这部剧逻辑通顺、发展自然。
比如任光晞在检查出脑瘤之前,就给出了其吃止痛药的画面,以及不小心晕倒的画面,让我们感到脑瘤的情节不是那么突然。
人物智商在线、擅长抓重点。
比如当任光晞初识梁慕橙时,他试图逼迫女生脱衣服以羞辱她,梁慕橙流下泪来,哭泣道:你们男人都一样啊,这样欺负人很好玩吗。
任光晞马上制止她,转而问道:你们?
除了我,还有谁这样欺负你,马上意识到她的继父有问题。
伏笔前后呼应,结构对称。
在男女主最开始互相有好感的时候,他们一起养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并为它取名小乐;等到女主不得不离开男主的时候,小鸟也挣脱笼子飞走了;待女主生下了孩子,我们知道她给他取名小乐;后来男女主再度重逢、关系缓和之后,他们又在散步时救下了一只小鸟。
剧情充满了大量生活细节、细腻动人。
比如男主丧失记忆后,就像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女二教他鞋带的口诀“ 兔子长出大耳朵,绕过树,跳进洞里,拉紧”;女主一个人带着娃在村里生活的时候收入拮据,在刷碗用完洗洁剂后,她并没有新开一瓶,而是在原来的空瓶子里灌上水摇摇继续用。
上述这些剧情设计都很重要,足以体现了编剧的功力和细心。
我觉得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男女主的感情足够可信。
我想真正的感情都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努力,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如果一方很有钱,那么付出金钱是轻易的,从而可能是不可信的。
在剧里,男主任光晞作为留级了好几年的问题学生,愿意为了梁慕橙努力学习法条、向自己讨厌的公司法务请教。
在丧失记忆后,他为了重新获得和女主在一起的相似感觉,就从头开始学习法律,为此用眼过度被医生警告。
女主的付出同样是巨大的。
为了让男主获得成功几率更高的手术,她不得不撒谎离开。
发现自己怀孕后,她还是将孩子生下来,每天送羊奶、种花、替村长工作,尽管工作辛苦还是将孩子健康快乐地抚养长大。
男女主出于对彼此的爱而付出了代价巨大的心血、汗水,这说服了作为观众的我们,让我们相信他们之间的爱。
庸俗化时代的爱情选择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爱情已死的庸俗化时代。
不要说爱情,连最基本的信任可能都是稀缺的。
表面上,我们在抱怨着爱情难寻,实际上我们又何尝在寻找爱情,不过是依据家庭、学历、外貌、工作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最优化选择罢了。
如果不看剧情,只看外在条件,一方是寰宇集团董事长女儿、儿科医生、高学历海归、漂亮温柔的何以茜,另一方是父母双亡、在大学卖便当、高中毕业、漂亮温柔的梁慕橙,也许我们也可以理解任光晞母亲的选择,她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精英律师后,和门当户对的何以茜在一起。
但剧中一系列铺垫让我们相信任光晞和梁慕橙是彼此的命运,二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结局。
这一切不是建立在男主一见钟情、见色起意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情节设置给出了可信的、有说服力的答案。
这些情节设置都意在让男女主双方彼此“看见”。
对,就是看见。
见过梁慕橙的人有很多,但首先从她的言行细节中察觉到她在被继父伤害的,是任光晞。
任光晞作为圣德大学千人斩,交过的女朋友很多,但首先发现他的童年创伤的人,是梁慕橙。
看见,需要有强大的同理心。
这在现实社会中是非常困难的,当前的社会鼓励极限竞争、优胜劣汰,我们似乎没有时间、没有心力去看见别人了。
我们更想躲在自己的壳里,害怕自己伸出柔软的触角后,迎来的不是友善和回应,而是伤害和冷漠。
最终,能够看见对方的人只能是少数,或者因外在的一系列指标性条件太过于耀眼而看不见,或者对外在的一系列指标性条件不满意而不愿意看见。
久而久之,我们真的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人,在失去了集体的庇佑后却难以重建属于自己的家庭港湾。
《下一站幸福》鼓励我们有时候就要多管闲事,学会看见别人,在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基础上才能重建信任和亲密关系。
这也就是项飚老师所说的重建我们的附近的应有之义吧。
让人焦虑烦躁的控制型亲情任光晞的妈妈方董事长作为圣德大学的管理者,行事干练,但对自己的孩子控制欲很强。
她按照社会主流的成功标准从小严格要求孩子,在上辅导班的时候不考虑其兴趣爱好;长大恋爱的时候也希望其与同属精英阶层的何以茜结婚,对身处底层、没有学历的梁慕橙是嫌恶厌弃的态度。
我们能深刻理解电视剧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牵绊,对方董事长的阻挠行为感到愤怒。
但是在现实中,家庭里的爸爸妈妈也倾向于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根本上,大家都遵循着一套类似的择偶标准、一套类似的成功学模板。
整个社会运行的规则已经完全被作为成年人和过来人的爸爸妈妈们所内化,他们不再质疑,而是高效地、实用主义地为孩子们选择那条最符合这一规则体系的学习路径、恋爱路径、婚姻路径、事业路径。
这种越俎代庖的控制真的让孩子们快乐幸福吗?
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但可怕的是,当有一天我们成为了爸爸妈妈,我们也很难逃脱这个怪圈循环。
我们可能依然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从而在他很小时候为他报很多辅导班、监督他好好学习;我们可能也会忧虑孩子在恋爱结婚的时候一时疯狂,没有看到婚姻背后所附带的利益结合。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式的现实,而我们别无选择。
现实中大部分家庭是农民家庭和城市工人家庭,父母也许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但阶层分化的社会异化了他们的爱,他们的爱充满了阶层下滑的焦虑和阶层上升的渴望。
《下一站幸福》挑战了这一主流标准。
方董事长和孙子梁晓乐的互动,以及她对梁慕橙作为单亲妈妈的体认,最终使她接受了她原本要以离家来抗议的这幢婚姻;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和儿子任光晞进行沟通,在尊重他的意愿、相信他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事业的发展。
这一叙事实际上简单化了父母一代和子代的矛盾,方董事长和任光晞之间存在的是对爸爸死因的误会,误会的解开基本上缓解了他们母子的紧张关系。
虽然方董事长希望任光晞娶何以茜,但当任光晞取消婚礼后,她除了离开家以外并没有其他过激的行动。
这也许是因为她本身作为精英阶层的一员,在经济上、社会地位上都不存在高程度的焦虑。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我们渴望亲情,迫切想要摆脱控制型亲情,那么父母一代和子代可能都需要对已有的主流评价标准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警惕,父母一代不要将这些标准变为束缚孩子的枷锁,子代也不要在这些标准的影响下抱怨父母的无能。
偶像剧的改良主义图景《下一站幸福》之所以是一部好作品,是因为它的确抛出了那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根本性问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不过作为偶像剧,它寄希望于人的良心和善良本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展现了一副改良主义但同时也是空想主义的图景。
寰宇集团的玻璃工厂发生了污染泄露,污染了花田村的地下水和土壤,村民的生计和身体都受到了损害。
但寰宇集团和环保署勾结起来,掩盖了泄漏事故,而且通过诈赌的手段获得了花田村的土地,强制村民搬离。
任光晞本来作为寰宇集团的女婿去息事宁人,软硬兼施劝说村民赶快搬迁,但是在梁慕橙的劝说下,转过来揭发了这一泄漏事故,不仅为花田村村民保留了土地,将玻璃工厂搬离此地,而且为村民争取了高额赔偿、土地修复和体检福利。
这一事件后续的发展堪称魔幻,电视剧中没有展现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在现实中,任光晞不可能通过和方董聊天摊牌的方式就解决问题,双方必然要经历一场惨烈的厮杀斗争。
可以想象,如果任光晞要新闻爆料,方董可以删帖压新闻,而且这很有可能会得到环保署的支持;如果花田村村民抗议,那么方董可以分化花田村的村民,对村长和销售班班长等村庄头面人物许以重利,其他村民可能会作鸟兽散。
在强大的资本力量面前,尤其是获得政治支持的资本面前,企业生产附带导致的污染、暴力拆迁往往让人束手无策。
电视剧还借由律师职业讨论了法律的价值问题。
任光晞在剧中帮助一个有钱商人打官司,虽然这个商人侵害了自己家帮佣的年轻女儿,但任光晞却帮助他在法庭上获得了无罪的判决。
少女感受到了对法律的幻灭,质疑法律为什么没有成为保护弱者的武器,而是成了富人逃避罪责的工具。
任光晞和梁慕橙一起,最后阻止了少女对商人的报复,并为她提供了去圣德大学上学的机会。
少女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呢?
法律不是完全中性的,它是由人制定、由人阐释、由人执行的。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还记得政治课背诵的内容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要小看这句我们习以为常的考点。
当经济出现难以弥合的不平等裂痕时,建立其上的上层建筑真的可能是毫无瑕疵、客观中立吗?
再往前走一步涉世未深的时候看偶像剧,看的是男女主坚贞不移的爱情;进入社会后再看偶像剧,感觉经典偶像剧就像是21世纪的空想主义作品,建构了爱情、亲情和社会的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男性不仅具有足以提供安全和保障的财力、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同理心、温柔敏感,善于觉察女性的内心并愿意付出理解和帮助;乡村社会充满人情味和互助,不是互相攀比、捧高踩低;企业愿意放弃利润,承担污染的责任,保护村民的健康;律师不是站在富人一边是非不分,而是愿意冒着吊销律师资格证的风险,为受到伤害的女性寻求真相和正义。
《下一站幸福》抛出了问题和矛盾,但并没有向我们解释这些问题和矛盾为何会一再产生。
它提供的这些想象是我们所渴望的社会图景,但是没有提出我们如何才能从当前的社会现实走向这些图景。
我们需要再往前走一步。
我之所以喜爱拯救桥段,是因为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太容易被替代,人的生活颠簸流转,环境不停地更换,朋友不停地更换,情人不停地更换,就连血肉相连的亲人也会随时轻言离去,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或大或小的痕迹,以让我们成为了今天的我们。
所以一个人对我们而言的重要性,就视乎他所留下的痕迹大小。
而拯救,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影响,是深深嵌进了生命的痕迹,那个人从此有了别样的意义,决不是后来者可以比拟,所以拯救拥有了这种不同于其他关系的不可替代性。
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有向善的本能也有向恶的本能,所以爱、同情以及其他等等正面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向善的本能,但人在某些时候,会认为自己丧失了向善的愿望,而激发出一个人这种正面的情感,让他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那就是拯救。
拯救其实是很玄东西,有时候并非需要你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奉献,多么真诚的热爱,它更多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小得连当事人都没有察觉。
《魔王》里只需要徐海茵就着图书馆和煦的阳光灿然一笑,吴承河就仿佛看到了圣母玛利亚慈爱的救赎,《痞子英雄》里陈琳甚至根本不知道小马这个人,然而却让他感觉到了“我还是一个人,我还可以爱”,而《下一站,幸福》里,当梁慕橙在冰场上无意间讲起的巴哈G弦之歌的故事时,她不知道她已经让任光晞心中的冰川轰然倒塌。
光晞和慕橙爱得深切,他们之间是那种“非他不可”的情感,但我以为,所有“非他不可”感情的产生,都是因为拯救。
慕橙生活在一个冷漠的世界里,孤立无依,光晞让她第一次有被人保护的感觉,当他出现教训她继父的时候,连他身上的外套颜色都让人心情愉悦。
但其实打她继父这件事,谁都做得到,拓也一样做得到,所以关键不是光晞做了什么,而是时机、以及彼时慕橙的心境,那种得到拯救的感觉,任何人无法替代,以后也不会再有。
而慕橙对光晞的拯救和影响,不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事实上我对慕橙有着些许怨恨,过于坚强的女子,以至于不停地伤害所爱的人。
并不是选择让自己伤心的做法就是伟大,在我看来,这样更像一种自私。
慕橙不会不明白自己对光晞意味着什么,她分明听见光晞说过,她让他觉得这个世界还没有太坏,她让他觉得自己还有救,她让他有了想要活下去的念头,她拯救了光晞,她是光晞的信仰,难道她不知道,摧毁一个人的信仰,比夺走他的生命更残忍?
她为了他的生命选择离开,为了他如今的“幸福”选择欺骗,却没有想过,这只是她所想象的他的“幸福”,“幸福”的感觉是只有当事人自己体会到的,旁人不能代劳,慕橙她是凭什么就决定了,怎样的光晞是“幸福”的?
正如阿朱决定要为父亲与萧峰的恩怨牺牲生命一样,她死了一了百了,可是留下的人怎么办?
让对方失去最爱的人,真的是为对方好?
阿朱在萧峰最困难时一直陪伴,却在他得到拯救后转身离开,她和慕橙一样那么自以为是。
大概美剧的做法才更值得效法,剧里的角色们之间也会有误会,也会有隐瞒,但他们都很快坦白实情,让对方自己做决定,自己做选择,这才是尊重对方的做法,正如知晓一切以后的光晞满脸不屑地对以茜说的“你有你的做法,我也有我的。
”明白真相后的光晞变回了以前那个恶魔,被慕橙拯救之前的恶魔,让我有点不寒而栗,慕橙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巨大,连他的生命在这影响面前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信仰崩溃的他谁的话都不会再相信,不论慕橙的话、以茜的话、他母亲的话,说得再动听、再真诚,他的表情,就像对着世上最恶心的东西一样,如同所有没能被拯救而畸变的人们。
《笑傲江湖》里的岳灵珊无疑是非常爱林平之的,但她的爱太过盲目幼稚,非但不能让林平之感觉到美好,反而让他厌恶,《守财奴》里风太郎对绿是爱之深恨之切,他小时候对她的憧憬越是深刻,如今对她的报复就越是极端,但我不能责备绿没有拯救风太郎,当年她也不过是个无知的小女孩,而长大后,一般正常人都不愿意与性情堕落的人多接触吧,如《痞子英雄》里何小玫那样天使一样的姑娘即便是虚构世界中都是少有的。
拯救与爱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它比相爱的关系更牢固,更不可磨灭。
拯救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不过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表情、语言、动作,却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足以用一生来铭记,在人生往后的岁月里,不能被他物所代替。
文学来源于生活,虽然我们身边没有恶魔,更没有天使,但人和人相处,必然会相互影响,当这种影响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让我们更热爱生活,让我们觉得生命很有意义,这就是属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小小的拯救。
光阴荏苒,这部剧离我第一次看它已经十年了,重温光晞失忆后的每一集都泪流满面,这部剧治愈了戏里的所有人,也治愈了戏外的我。
全剧最让我感动的,是光晞对以茜说这六年曾对她真心过,以茜抹了一边的眼泪另一边又掉下来,记忆闪回她对光晞每一个动心时刻,如果不是真的爱,谁会付出六年青春去爱一个男生呢,从傻子照顾到律师,分手从没纠缠,女二真的很好很好,所以光晞对她真心过,可是她爱上的不是真正的任光晞,六年空白记忆的那个光晞才是属于以茜的,如果光晞没有失忆,以茜从始至终都不可能入局。
其实光晞真的就是喜欢慕橙这种款,温柔坚强美丽需要他保护的女生,而女二这种阳光大小姐从来就不是光晞的款,我认为,六年后失忆的光晞,再一次爱上了慕橙,是他对女二的责任和感动压抑着他。
所以在恢复记忆之后,他第一个找的就是慕橙,对其它人他没有发泄怨恨,唯独对慕橙要实施“报复”,是因为他太在意她太爱她了,其实人都可以不理会,但他必须让慕橙回到他身边。
所以光晞真的是我最爱的男主,他太明白自己要什么了,果断专情的光晞真的是我永远的白月光。
光晞,慕橙。
小乐今年18了哦,你们一定要在平行时空永远幸福,下一个18年我们继续相见❤
再一次被猴子带动看偶像剧下一站,幸福~名字似乎很对未文艺女青年的胃口对于吴建豪的记忆潮水般苏醒F4里发型怪异的美作,却是四个美少年中我最喜欢的从少年阿虎发现短发更适合他,分明的轮廓,坚毅的眼角,淡淡的不耐烦,有李俊基的味道从不会刻意关注星星们的消息当自己曾关注过的星星再次出现,才会想想这些年他们的际遇从初中到现在,这七八年间他的曝光率还真是低不过已经足够让男生蜕变成男人一样的浪荡公子内里是不同的PTSD儿童,从配角升任主角美作距离任光晞已经好远,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差异七八年前的自己也顺势出现剧集追下去,也算是和昔日星星的一场重逢这是我最愿意见到的画面:他有所改变,却还能让我认得是那时的他至少从身形上来看健身是他持之以恒在做的整个气场让人欣慰,这些年他过得还不错曾经的美好也没有走远,会回来
你听过巴哈的G弦之歌吗?
那是在绝境之中诞生的心动旋律。
就像光晞和慕橙的的相遇。
一个因为父亲的离开误解母亲而放任人生腐烂的男孩。
让光晞觉得眼中的世界,虚伪而卑劣。
一个本该过着无忧无虑额公主的女孩,却因一场意外夺走了她的一切,从此过着悲惨的生活,却必须面对比故事中更残酷的现实人生。
放弃梦想或者努力挣扎。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注定会有坎坷的经历。
光晞也从开始的不屑一顾到打赌和慕橙学会,到帮助慕橙打赢继父骚扰的官司,让两人一点点靠近彼此,信任彼此,爱上了彼此。
然而光晞被查出了癌症,光晞悲观的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不想让慕橙难过开始借口疏远慕橙,却又忍不住关心慕橙,最终慕橙知道光晞生病,鼓励光晞陪伴光晞。
光晞的妈妈不喜欢慕橙的生世让慕橙离开光晞,无奈的慕橙只能选择离开。
手术成功后的光晞忘记了一切,一切从头开始,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律师,还有个美女医生女朋友。
慕橙也在花拓也的家乡带着她和光晞的儿子相依为命。
可能是小乐对父亲的执念和需要,上帝给了他们相遇的机会。
光晞被派单慕橙和小乐住的地方法律劳务,又被安排住在慕橙家,尽管他已经不记得她们母子了,但是通过相处他们的心在靠近,父子之间的血缘让他和小乐不舍离别。
知道光晞会醒来,但是恢复记忆的戏还是很精彩,很触动人心的,结婚前一晚清洗记忆手环看到他和慕橙的过去,一切记忆都回复了,光晞痛苦的表情和颤抖的手指,都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愤怒难过。
经管经历坎坷,但是属于你的幸福终将是属于你。
恢复记忆的光晞霸道总裁范夺回慕橙和小乐,一家人或者幸福的生活。
很喜欢剧里面的两首歌丁当的《我爱他》和品冠的《我以为》,每次拓也难过的望着慕橙配上《我以为》都会哭,心疼拓也得付出,他对慕橙和小乐的守护很温暖。
最后感谢导演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让我们相信,幸福不会缺席,可能会晚到,愿大家都收获幸福。
补码,印象中很狗血
这部剧充分给观众演示了“偶像剧好看起来,能把丑男主变成大帅比”。可以说,我是冲着吴建豪那张脸撸到大结局的。车祸,失忆,癌症这种桥段共同存在的电视剧,居然在二刷时,还是很感动,主题曲也加分不少。爱情给人希望,真好,虽然我不太相信爱情。
看完了~还算喜欢
剧情还不错
看了两集,就知道有多难看了
冲着小盆友去的。
剧情有点老套不过不妨碍外貌协会荣誉会员观察主角长相哈。演花拓也的小帅锅我真的好喜欢你平时吊认真起来有点紧张的小模样阿哈哈。
小小彬很可爱
为毛我看了就是不哭,别人都哭死
简单的幸福
小彬仔啊~哦呦呦呦~
= = 大悲大喜一下(11)
慕名而看 很失望 那么地老套~
我要任性地给五分 真的已经忘了情节是啥 只记得当时哭惨了 我爱他轰轰烈烈最疯狂 我的梦狠狠碎过却不会忘 bgm配上丁当的我爱他 简直了
太好看了,哪是为了看这剧,专门买的蝶子。
说实在的我就是喜欢不起来也很奇怪。
画风纯净~故事狗血~但还是可以看的~~PS:这样不就是靠近了,谁叫你们大人莫名其妙~~
好多好多年前看的一部台湾剧,那一年台湾剧特流行,很火,都是追着看的,安以轩和吴建豪,还有小小彬,当时喜欢的不得了,现在在看,觉得当时好傻啊😂
翻身之作
吴建豪这么多年过去了 你还是这么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