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黑钱》制作水准极高!
第一季第三集,空头药物,讲的是valeant凡利亚药品国际VRX的吸血故事,看完这个片子,你会理解美国药价和医保为何如此之贵!
医药利益集团如果不受约束,会吸血到何种程度!
valeant的策略很简单,找到一些冷门病的垄断药,其他公司都不生产,买过来后五倍十倍甚至几十倍地涨价,原来药费几十块钱一个月,涨到一万多美元一个月,基本上普通美国中产家庭都负担不起药价了,一辈子劳动的所有收入,都被制药公司给搜刮走了,我感觉,这些病人存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制药公司创造利润,每日辛苦劳作,就是为了给制药公司交保护费,完全成了制药公司的奴隶!
真正意义上的奴隶!
问题是,美国的医药利益集团,搞的这种现代奴隶制,完全合法!
参议院质询也无法改变结果!
药价还是降不下来!
比尔阿克曼,据说是顶尖聪明的babybuffet,也栽在这个公司上,亏了40亿美元!
从这一集中,我的体会是,再聪明的投资者,就算你再有钱,都不要过度重仓一家公司,更不要把仓位买到超过5%需要披露的程度,也不要介入经营,投资人就做财务投资好了,你不具备经营能力和行业专才的,万一公司管理层搞非法的事情,你可能因为股份太多而惹上麻烦,比尔阿克曼就被迫要去接受质询。
作为一个纯粹财务投资者,才能与这个世界保持足够超脱的距离!
《黑钱》制作精良,每一集都给人震撼,看到资本主义的各种陷阱和残酷!
================forcode:我甚至怀疑,《黑钱》是不是我国赞助拍摄的?
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残酷?
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医疗利益集团绑架全民的顽疾,也无法解决负债消费的陷阱,甚至无法解决简简单单的毒品问题,甚至还要将某些软毒品合法化,吸食大麻难道不是吸食海洛因的前奏吗?
就算大麻没有成瘾性、危害不如香烟,也没有什么好处,没必要解禁又一个类似香烟的软毒品。
我觉得,人太容易被操控、容易上瘾,不能给人尝试毒品的自由,那只会把人变成奴隶……纯粹由资本控制的国家,照样有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顽疾、黑暗和残酷!
再加上上周看的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大开眼戒》,据说揭露的是美国上流社会秘密宗教社团的淫扒,导演库布里克在此片公映前离奇死亡。
加上前几年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性奴岛事件曝光,印证了《大开眼戒》的真实性……资本控制的国家,各种变相的奴隶制也并不少见!
腐朽、堕落、残酷、黑暗!
================forcode:《黑钱》不比《黑镜》差!
第一季第四集,贩毒集团的银行,汇丰银行,为墨西哥毒贩和恐怖组织洗钱很多年,美国司法机构也有足够证据可以让该公司高管坐牢,却每一次都以罚款结束,这就好像你杀了人却只需要交点罚款就能过关一样荒谬!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汇丰银行这样的公司已经大而不能倒,成为了英国金融系统的支柱之一,一旦大动干戈,会削弱英国的财政稳定,英国政府向美国司法部门施压,阻止调查汇丰银行的洗钱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司法部的人实际上都来自各大律所,他们离开司法部之后,还是要回到律所赚钱的,如果真的彻底调查汇丰银行,那律所会丢掉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客户,这些司法部的人就赚不到四五百万年薪了。
所以,你发现了没有?
美国政界从普通的司法部官员来自律所、财政部官员来自高盛、总统接受企业界的资助,总统退休后可以给咨询机构做顾问,可以跟出版社签约赚千万级稿费演讲费……美国政界摆明了就是商界的利益代表,赤裸裸的维护大公司利益的,被收买的。
按照我国的标准,美国的政客都是公开在行贿受贿……所以,为什么美国的毒品总是禁不彻底、愈演愈烈?
从根本上来讲,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公司是毒品经济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在政界扶植了代理人,维护毒品利益集团的利益!
所以,并不是美国没能力彻底禁毒,压根就没真想禁毒,做做样子给选民看看罢了!
美国整个权力就是被各种资本家、利益集团把持控制的:毒品资本家(毒贩)、金融资本家(高利贷)、医药资本家(黑心药厂)、石油巨头(污染源)……资本家控制权力,真的是人类的终极最佳模式吗?
未必!
================forcode:为何不要投资不道德的公司?
比如veleant这样的吸血制药公司,砍掉研发费用,不做创新,而是收购冷门病种的垄断药物,不断提价来获取暴利,这样做是合法的,但非常不道德。
为何不应该投资这样的公司?
除了出于道德良心的考虑之外,还因为这种引起公愤的公司,迟早会要被舆论攻击、引发政策制裁,最终利润是不可持续的……================forcode: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请进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健康”,将返回下载链接。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上传到了百度网盘。
在本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痛风”,返回的链接包含此文件。
================本文首发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最有趣的莫过最后一集,直接说特总是个大骗子不义之财,也可以理解为应有之财。
所谓气候变暖因素,现在更应该知道人类活动影响,微乎其微。
一个副高的压制就可以让广大华南、西南地区迎来缺电的60年一遇酷暑。
汽车尾气造成的?
1、德国大众,尾气排放造假,不了了之!
2、小额无抵押高利贷,中外皆然,只不过放贷的自我包装成体育运动家、受害的印度部落等!
3、先说了十分钟科普你啥叫股票做空。
这个威朗制药很像“安然”。
4、汇丰的洗钱,最后以和解付款形式结束。
但,一切还是如初,撒旦的依然归于其!
2.12刚看第一集讲大众,看完百味杂陈,原来保时捷创始人还曾与希特勒过往甚密…2.13看完第2集跟第3集。
看豆瓣评论,发现有豆油在攻击这部片子的观点,有可能被政治干预了。
想说的是即使是纪录片,拍摄方也一定存在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跟立场,不论这些立场是否有被干预。
但其价值在于,它可能揭露了一些被公众在之前可能忽略的事实或现象。
提示公众不要摔倒在那些之前已经有人摔倒过的坑当中。
或提示是否有机会从立法的角度组织这些也许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本质上这跟韩国及印度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而且更加直接。
第3集至少是目前看到拍得最好的一集。
网搜Valeant发现这么一条新闻[中国资本 1.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抗衰老护肤品牌 Obagi],不禁YY是否Valeant的把戏会换壳在中国上演,还好,收购的只是化妆品公司。
而不是慢粒性白血病…
纪录片片名和内容非常一致。
片子很深入地探讨了一些美国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从汽车废气装置数据造假到民间贷款,药企疯狂提高医药价格...这些企业的违法敛财行为大致有这么些特点,1.受害者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医药这里甚至可以波及到每一个美国人,因为大家基本都得买医保;2.企业高层基本都知道违规行为,但是在后来被相关询问或者调查的时候,依然抵死不认,声称自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3.和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要慎之又慎,片里的贷款公司就是利用在合同中分散重点内容迷惑借款人;4.要么死,要么战斗的情况,那就战斗吧;5.一些公司高层在公司经营严重违法的情况下,竟然还能逃离指控,全身而退...不知道说什么好;6.Trump一直都是一个商人阿,正好还提到了我看过的第一季的<学徒>,他的很多决策涉及政治也涉及商业,这一点很明显,但是以哪个为主,为优先项,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倾向性太过于明显了。
最后一集说了一扒拉然而都不是川普违法赚黑钱的实锤。
只是让人知道了这个人地产生意做得一般,但擅长包装自己。
好歹第二季讲川普女婿地产生意现金流的由来还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首先,在提到老川的业务不是每个都成功然而他只字不提失败的部分,实在是很下作。
实际上公司有失败项目是很正常的现象,看的是成功的项目带来的利润是否能盖过亏损。
另外,只强调负债,不明说同一个时期确切的资产数据以及杠杆比率,也是一个很下作的障眼法。
并不为他洗白,只是以上论据并不严谨。
同时,很少有哪家有良心公司会自己跳出来说,抱歉我的公司是一坨屎,要破产了别救我让我自生自灭。
正常创业者的思路难道不该是想办法挽回吗??? 况且这片子自己也说他夸张的包装确实带来了利益,制作组真婊啊,你不也靠夸张这些有的没的所谓的论据做成纪录片给自己带来点击率吗。
其二,他的盲目自信,过度包装,拖欠尾款,推卸责任,等等,没得说肯定是恶劣行为,我也绝对不赞同这些行径。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按照制作组的逻辑,护肤品厂商都该下地狱,毕竟人家动不动就宣传年轻十岁,斑点全无,皱纹减少一大半呢。
在这个肮脏的社会,一个百分之百英明睿智还清廉的人反而还当不了总统。
其三,一个商人本质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但通过包装使自己重新获利,也算是一种非传统的能力。
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帮川普做宣传,他邪门本事还不错,商界范冰冰啊,还自带炒作技能,包装费都能省不少。
最后,这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验证川并非商业精英,从而推论他从政定是灾难。
按这逻辑,里根是个没有名气的四流小演员,因此也是他当总统时美帝查无此国。
制作组不可能不知道,政客皆是包装出来的,随便拉一个出来深究背后都是及其肮脏。
哈里斯、拜登、克林顿这些民主党的脏东西光是台面上谷歌搜的到的丑事就一大堆了,要点脸吧。
若川普是左派的人,同样的故事,大概故事就被美化成: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男人 - 天之骄子,爱吹牛 - 有个性不做作,泰国生意失败 - 敢于尝试,到处挂自己名字 - 小机灵鬼,临近破产五次 - 千锤百炼终出深山。
结论:期待跨入政坛大干一番。
并不是川粉,从不粉任何政客,他推卸责任给逝者、勾兑腐败方等的行为也让我无比反感,只是这一集实在是被制作组恶心到了。
目前看了两集,第一集讲的是川普的事情,看到他的脸的时候我都震惊了,还好第二集就不是关于他的事情了,要不然我真的会弃剧。
除了知道他是懂王以及前一任总统外,我还真的不太了解为什么川普那么有钱。
看了第一集之后,我的感想就是1川普一直都short of cash吧after赌场失败 2真的有钱人真的会让银行欠他钱,川普欠了多家银行很多钱,但是银行决定不让他破产,因为too big to bankrupt,银行还每月给他几十万的allowance 无语 3 人至贱则无敌。
川普作为富二代房地厂商的业绩如何我不知道,但是他和王思聪相似的一点就是都很会利用流量。
在他破产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怎么做生意,怎么赚钱呢,拍广告啊,也是服了,还有那么多广告商找他包括麦当劳。
我生气的一点,这也让纪录片里被采访者生气的是,两个同事因乘坐他公司的飞机而出事故去世了,川普还利用他们俩。
被采访者打给川普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人家都已经去世了,他们的家人还会阅读报纸,川普的回答是他们都死了,这有什么关系吗。
第二集则是详解大众汽车尾气排放超标事件。
之前学习ESG的时候大概了解一点,看了这一集,真是绝了,大众高层领导真是会掩耳盗铃啊。
没有安装排放装置就算了,还在软件上作假。
都被NGO 组织查出来并被加州政府组织反复测试,他们居然还说你们的检测不准确,你们让学生参加检测有差错。
后来有些中高层背锅,CEO 肯定是罪魁祸首,还好意思说不知情。
“如果你相信笔仙的存在,那你就可以相信他不知情”哈哈哈。
不过开头就说了大众有很大的sales压力,压力来自于董事长,他很多产--事业和私人生活,和四个女人生了十二个孩子。
不过他确实是铁腕的样子,估计他要CEO以及下面的人完成销售额,CEO按正常方法无法达到就造假了。
-20230405看了第三集,比高利贷过之而无不及的payday loan公司,让我松一口气的是创始人/公司老板Scott Tucker判刑十八年,他的律师因为参与业务也入被判四年。
开头就是下雨天灰蒙蒙的,工程在启动,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才慢慢一点点理清头绪,原来是法院来拖Scott的车了,最后看到那辆很大的卡车开出去了,不知道拖了几辆,网上一搜好像有大概十辆左右被拍卖用于补偿受害者。
对于Scott本人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很励志,白手起家,开大公司赚钱,顾客能从他这儿接到从其他地方借不到的钱。
每次他回答问题都避重就轻,可能也只有这种人才适合当高管吧,yue。
他声称自己的公司合法,但是从检查记者,律师和检方来看,他成立公司之初就套用了原住民的壳,因为州政府对原住民没有执法权,呵呵,任何一个合法的公司都不会这样做吧。
而且从视频来看,他们是倒叙的,抽丝剥茧,很多借款者根本不知道Scott开的公司,他们是从别的地方借的钱,但是那些都是S公司的外壳,本质还是他的公司,真是狡兔三窟的感觉。
你说你放款利率高也就算了,合同条款有误导嫌疑,只要借款人第一次还款日没有完全还清,他们就把还款额归为服务费,本金完全没偿还,最后借款人需要偿还四五倍真的是太黑了。
因为片段里播放了好些接线员和借款人的对话片段,感觉在他家公司当operator肯定很奇人,一方面被上面告诉公司是合法经营,并被要求按照另外一个地方(原住民地区)的标准工作,另一方面被客户质问并责怪。
他家的很多客户是工薪族,也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被骗了一次也就不回来了(S还好意思说我们服务好质量优,顾客才会不停回来),而且当接线员解释了之后他们就明白了,就是被骗了,所以才有人向上检举。
当然,判决13亿的罚款听起来挺高的,要知道,S公司获利三十五亿,受害者达到一百五十万人,而他本人就用这些钱去赛车啊过着奢侈的生活。
我觉得记者说的挺对的,拿着这样来源的钱,他居然还想出名。
虽说法院是杀一儆百,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么贪,没有那么爱出风头,也许就不会选中你了。
S本来有个兄弟,S着重业务--科技啊,行业前沿的时候,他的兄弟负责人事,当公司一度壮大到一千多人的时候,也是他的兄弟认识每个员工并维持家庭一样的氛围,后来法院判决下来了,他兄弟自杀了,哎。
S的女儿觉得他是无辜的,S的脸上是欣慰的表情。
04112023看了第四集,真的挺气愤的,关于医药行业。
一般来说医药行业领先公司还是值得那么高的市值和收入的,毕竟他们研发花了很多钱,产出是珍贵的药物能够拯救性命。
但在这集讲的威朗制药不是这样,Pearson在2008到2016年间担任公司CEO,他做的就是砍掉研发费用然后借钱收购,之后抬升必需药品的价格。
这集患者好惨,她都不愿意露面,她的丈夫还挺好的,一直搜索,读研报,抗争。
三万分之一的概率的病,一天需要吃四次药,不吃药会死,然而威朗却将这种药的价格提升了几百倍,当时它的市值也增长了几百倍。
也挺无语的,很多华尔街机构看好威朗还持有他家股票,这也更加彰显了做空者的特立独行和厉害。
法米--本来要去读数学PHD后来去了医药咨询,然后被大佬看重去做空,这是她第二笔做空交易。
另一头澳大利亚也有投资机构做空,前者从医药行业和药品看出公司有问题,后者从财报分析出单价提高。
anyway,高潮在威朗想要收购另一家好医药公司,并拉了Bill Akman--Pershing对冲基金创始人和CEO游说其他股份持有者。
真的奇怪,Bill不看财报的吗,还是只和Pearson聊天,反正他到后来都没发现威朗的问题,还一直加仓。
好消息是那家公司有白马骑士收购了,坏消息是威朗接受了调查并在法庭上称会调低药品价格后,患者仍然支付天价药费。
太惨了。
威朗还说如果病人说经济情况不允许买不起药,他们会免费给药。
真的吗, 他们从来没有实现过吧。
都是公关吧。
04132023又看了一集,HSBC,这家银行也太罪恶了吧,没啥剧情或故事性,非常简单,就是这家银行明明知道他们在为贩毒集团洗钱,可是他们还在这样做。
美国某年举行了听证,各大机构啊记者啊什么的都非常激动,期待给HSBC重罚,结果只赔了十几亿,现场有人提问HSBC季度利润都有几十亿,这样的处罚过轻了吧?
官员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让银行破产。
what the hell。
为一般机构洗钱也就算了,可是HSBC为贩毒集团洗钱真的很严重,因为相当于间接杀人,真是无语了,无论是HSBC总部,从上至下的文化,屡次在法庭上说sorry但从来不改,还是美国DOJ之后drop了对HSBC的调查。
04172023好像这一季要结束了,昨天看的是关于加拿大枫糖事件,我感觉也没啥故事性,不过三个盗贼倒是增加了drama。
主要讲的就是个体户和Federation工会组织的对立,前者希望自由市场,后者逐渐monopoly,不加入他们不听他们的话就是违法(中央机构也这样认为,后来官司上诉到那里依然维持原判,即个体户应该服从工会,要不然就算是走私,无语)。
无可否认,工会成立的愿望肯定是好的,通过控制市场供给来稳定价格,加入公会的个体呢旱涝保收,虽然收入不会很高,但是后来真的太过分了,感觉就是想控制个体,榨干他们的所有剩余价值,凭什么人家不加入你们就是违法就是走私,女主人公就想着早点退休,快二十年了吧都不可能实现。
而工会因为收集各方糖浆,多余的糖浆已经在自家仓库储存满了,在外租了仓库储存,引来了觊觎,主要是两个头目,一个小司机帮忙运货,在工会年度审查存货时被发现,那时候偷盗价值已达千万(一大罐糖浆1080加元大概,纪录片说比原油贵三倍...)。
总的来说,内容十分贴合“黑钱”的定义,有些评论说这其中有政治倾向和不说美丽国自己的事,那对这些已经暴露的事件也不该说么?
因为片源的关系,第五集没看到,聊一些细节和小的感受。
1把大众和希特勒扯在一起,就连攻击者自己都说,这招有些黑,但是当用人做废气试验的时候再出现那个画面,效果还是相当厉害的。
2发薪日贷款,真怀疑我们国内的套路贷是不是受这部影片的启发,那个赛车手竟然还认为自己是合法的生意,还参与制片,心理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好。
那个养女的价值观和骗子如出一辙,未来可期。
3不讲究科学的医学收购的背后是欺诈保险公司和垄断药品大幅涨价,股价的上涨有利于股东利益,仅仅只是华尔街罪恶方式的一种,所以没有实业的美国迟早要自掘坟墓。
做空也是一种赚钱好的策略,只是华尔街的另一种手段,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好人。
4香港汇丰的黑历史,主观放松监管,帮助墨西哥贩毒集团洗钱,而美国司法只是罚款了事,只是五个星期的利润而已,美国司法的虚假性昭示于天下。
汇丰,一家一直不道德的公司,打击华为也是他们干的。
6全面了解了川普同志的发家史,也明白了为何喜欢推特治国和喊着正义凌然的口号,当一个经营实体失败的商人通过类似传销和宣传的方式引起美丽国群众的支持并当选总统后,切实为他们感到高兴,希望2024再见川普君的王者归来。
payday loan这集看了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讲,scott tucker不值得进监狱。
finiancial industry就是这样的,包括信用卡公司,贷款公司,房子mortgate公司,次级贷款公司。
2008经济危机 次级贷款 CDO 都是违法操作引起的 也没有人进监狱。
只能说scott tucker做的太大而又不足够大,动了既得利益者们的奶酪 仅此而已。
wells fargo, boa这些机构每天做的都是洗钱的 交易 但因为他们是大银行 怎么做都是合法的。
对一个事件的论述 其道德判断若从单一方面就下定论,就大加批判 ,忽略事件始末及其复杂性 甚至对相关事件的挖掘有明显而不合理的偏重 那其价值将大打折扣。
这部片子便是一个大打折扣的典例。
举第一集为例,环保与发展是一个永远在道德天平上不断增减以维持平衡的两者,然而这部剧如此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方甚至毫无讨论,一味地追求至高无上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美政府塑造成了一个环保捍卫者,并一致对外,对欧洲的企业与政府严加批评。
第一:显现了对社会道德体系认识的不足或是有意忽略。
第二:对美国本国的类似问题只字不提而一致对外的态度难免令人怀疑纪录片本身之客观性。
有价值的纪录片应当是独立的,客观而中立。
这部片子能让我们听到一方之言,但仅仅是一方之言,和两相冲突之利益团体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行批判的一方之言,没有太大区别。
这部片子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可能来自于两个原因:1.制作方过度依赖对事件之批判来充实并加强作品本身的丰富度及调性,反而呈现出一个过于平面的结果。
2.制作方可能有一个既有立场,而非完全独立,其声音服务于一个特定群体。
总听来说,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还是不错的,里面说的有些事以前还真不知道,权当增长一些见识,但是具体对于那些时间要有一个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显然光凭这个骗片子是不够的。
其中第三集和第四集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以前对于做空这个行业知之甚少,只看到他们在金融市场里投机倒把,没有创造什么真正的社会财富,缺分配利润,但是drug short这集吧,的确需要做空的人来摧垮那些虚张声势,价值远远被高估的企业。
前一阵子幸瑞和爱奇艺被浑水盯上,也的确引人再次审视他们的经营模式(爱奇艺不清楚,感觉在中国搞一个土生土长的咖啡品牌,没有喝咖啡的文化传统,定价还很高,的确很让人怀疑这样的公司的盈利状况)hsbc对于这种毒枭洗钱走私的容忍既令人震惊又在情理之中,政府的罚款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从毒枭的黑钱中所获的利润可能比这个多的多,而正如片子里说的管理者也会手下留情,因为当他们从现任的职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可能就会开个法务公司和这样的国际银行做合伙人,或者直接到公司做法务。
可能hsbc在这些国际大银行中不是唯一的一个吧,面对这样的unjailable class, 像我等平民能做的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选一个不是那么邪恶的吧。
看了該紀錄片後,感覺就是只要企業夠大、權利夠大,其實所有的錢都不是乾淨的,因為乾淨的人都在揭發骯髒的他們。
拍得有点乱,各集之间没有联系
没说到深处
看完以后觉得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不是什么主流媒体报道就代表一定是对的 独立思考 多读多看多想也是真的
大众竟然如此公然地欺骗消费者。
说过很多遍了 VW只是尾气有些问题 但产品质量摆在那杠杠的 不比那些纸车门垃圾有毒内饰各种断轴的要强他妈百倍 这也叫贪腐可耻的话 那些生活中真正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让你叫爸爸的你是不是甘心叫下去 简直就是避重就轻的最经典例子
看过了Valean那一集讲医药的,之前也写过药价高涨的报道,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美国企业怎么发的不义之财。
2.26 E1-大众排放门,2.27 E2-发薪日贷款,2.28 E4-HSBC洗钱,3.1 E3-威朗制药涨价
网飞又一神作。咱就不说资本家的嘴脸了,我要是能达到这些丑恶资本家十分之一的本事,我应该就不会花时间在这里写豆瓣影评了。咱也不说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了,我要是能有这些揭露资本家丑恶嘴脸的媒体、ngo、平民十分之一的韧劲,我应该就不会用豆瓣影评这个渠道去抒发我的感受了。哎
我们没有找到威朗公司涉及违法的行为,这才是整件事里最可怕的地方。
故事性很强的纪录片,可惜故事本身并不好看
倾向性是很重了,描述现象多于探究深层原因,左如我也看不大下去。可是第三集好好看啊(。
虽然…但是…
就药厂那集拍的比较引人入胜,其他平平了。
原本以为是故事片结果竟然是纪录片。但有时候现实比故事更为魔幻,无论是大众的所谓的废气排放作弊设备还是根本和高利贷无异的PAYDAY LOAN,都让人不断刷新三观,资本家的本质切切不能忘记!
再次直面杀人还要吃骨头的资本主义
关于疫苗、关于滴滴、关于P2P……其实都可以看看这套纪录片,so close to our situation
第一二集很棒 三四集还可以 第五六集就直接呵呵了
本来20分钟,半个小时的节目,非要拖一小时,无非是仿效传统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枫糖那集(第五集),为什么有人要反对商会都说不清楚,浪费时间。PBS的Frontline制作至少高一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