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年在大西洋上,背井离乡的炼金术师们从恶魔手中得到了一样东西——那便是永生之酒。
喝了永生之酒的人无论受什么样的伤都不会死,唯一的致死的方法是喝了永生之酒的人自相残杀。
然而船上的“永生者”们却在一个一个消失。
1930年代的纽约的黑道中,年少有为的菲洛、傻瓜盗贼夫妇、200年老不死的炼金术士和他的助手,以及菲洛从小的玩伴、豪门千金、恐怖组织成员、年轻的列车长……这一群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却因永生之酒的复苏让他们的命运开始复杂交错起来。
人心永远都是最不可测的。。。
前话:话说三条剧情线让我想起《卡拉马佐夫兄弟》啊。
我是在去年看的《永生之酒》,当时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op,这番就是op不能跳系列,我每次都美滋滋地听完 ,这是我强推这部番的一个重要原因,OP的含金量和剧情一样高,这才让人能熬过他那“不知所云”的前三集嘛!
然后是重头戏,这部番优秀在叙事手法,不是叙事多有深度,而是并列式的剧情推进紧张有力(但梳理一下其实还是发现有点乱,但重点不在于此),而结局很明显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三条故事线在结尾收束 ,执全番之牛耳,揭示了永生之酒以及主角们的秘密。
但是,由于前面叙事实在有点随意(确实蛮随意的,三条线直接放一起还是缺乏整合) ,所以稍微不留神点你就该看第二遍了。
不过,这是优点还是缺点呢?
也不好说。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动漫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叙事,尤其是度过前三集的难关后,苦尽甘来。
说的粗俗一些,就是爽感爆棚,剧情中的矛盾冲突纷至沓来,节奏完美。
实在是佩服编剧的改编整合,原作这几个故事是散的(人物是齐的,散的是叙事上的关联),不得不说这种改编既大胆又大方,如椽大笔令人敬服。
至于内涵方面,则是没那么复杂的所谓“永生的代价”(比较明显的就是它了),蛮好理解的,永生的代价就是永生嘛。
在这方面,要将它称为神番就差点意思。
做个总结。
叙事非常到位,10分;内涵虽然老套但是不乏新见解,加上我个人对所谓寓言故事的审美疲劳(这部动漫实在是完美避开这一点),我给9.5分;人设则是群像剧风格,算是百花齐放吧,9.5分。
动画制作无可挑剔,这才是老番的味,10分。
op:我吹爆这个op(Gun's and Roses),简直太传神了,完美契合该番的气质,欢脱的同时有种串联之感,爵士风不要太赞,11分。
综合一下,这番10分确实不过分,毕竟是骨头社的作品,我个人认为这部作品是要胜过无头骑士异闻录的。
该番核心要点就是三条故事线并进,在结尾完美收束,是一部节奏非常完美的番剧。
强推。
唔,虽然驴速超慢,还是把这十三集拖着看完了。
第一集第二集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故事太碎,开头就预料到会有不同的叙事手法,不算多么高明,打散重装而已,及至看过原著,发现每一部时间上接续人物间相关着墨有浓淡,虽然精彩,但要真的百分百忠于原著拍出来,那这片子非坏掉不可。
所以有些事初而懵懂,继而疑惑,毫无选择,只能如此。
不失为窠臼中的快乐。
基本上原著的前三本,就涵盖了这十三集。
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很是热闹。
披着血腥暗黑外皮的温暖故事,坏人消失,不同程度的好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强者依旧强,弱者在成长,这样的故事,要不分支成大开大合戏剧式表演的人物们,想不出该多单薄。
其实伏笔多多,炼金术士船上的那集,无疑是后来出场的众多俊男美女取之不尽的后备军团。
那一对雌雄大盗叽叽喳喳全场乱转,固然穿起了多数情节,却在过度与适度的边缘找平衡,就像第一集那个情报boss与小loli,长篇大论几乎没把我吓跑,而到了最后一集,尘埃落定草草收尾,像时间重来,别扭的不自然。
要从中寻找解密的乐趣,这一部其实非常的不专业,但环环相扣作为点缀,又让人追的头晕眼花。
虽然不似原著,一时紧张得喘不过气一时温暖到会心微笑(大概我是文字控),但到底是正太一抓一大把,阴暗型男多多,时而灰暗时而明快的节奏感,极慰帖的配乐,看起来尽兴而欢乐。
很合适的op,那个人声版本也不错,真的有夜行车悠长与困倦感的ed,都很增色。
不计较改编的超过原著还是折损原著,非常多元素的调和,算是成功的。
最开始知道这部作品是因为《进击的巨人》动画放送期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巨人个大角色客串版永生之酒OP的video,当时只是觉得真欢快,简单去查了一下资料,也就作罢了。
这几天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永生这个词,随后浮现的就是这部动画的名字了,于是决定看一看。
其实看之前还有点顾虑:这部作品所涉及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
很不擅长应对这类型的片子,看样子又没有太多路人角色,着实脑袋疼。
毕竟下载完了,铆劲儿看吧,然后第一集看得我头昏眼花……但是当看到第二集的时候,我脑袋里想起了一个名字:盖·里奇。
犯罪集团,看似不相关的众人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动画的脚本让我想起了两杆大烟枪那部神作,立刻头不晕眼不花,浑身都有劲儿了。
故事安排上与两杆大烟枪颇为相似,而叙事风格上倒更像是云图。
几个时间点,零散的故事碎片拼凑在一起,繁杂却不支离破碎,犹如一幅拼图被一个高手用非常分散的方式拼接起来,加上性格各异的角色所增添的色彩,最后一片碎块放上去,整幅图便活了起来。
……
虽然一开始并没有看简介,但是流畅的动作,跳跃的音乐,以及有趣的剪辑方式和情节,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虽然第一集里并没有交代很多,雾刹刹的一大片信息迎面扑来,多主角的故事主线,跳跃的时间轴,但是仍不能阻止我们喜爱这部动画。
事实上,看到后面时,才能了解第一集得重要性,许多关键的情节,都已经为您铺垫好了。
当然也包括动画完结也还没有解开的几个不明画面,以及许多的附笔。
剧透一下,事实上,这些其实是小说的第六集的内容了......所以,握紧拳头,坚信第二部肯定会来临的!!
无法说最喜欢哪个人物,因为每个人都很有趣,菲洛、麦萨、冈多尔三兄弟,VINO,还有到处播撒幸福的傻瓜夫妇,看到最后,就连杀人狂拉德也变得可爱多了~~偶尔疯狂一下也不错哦~笑观众好像拼图一样,将所有的情节拼凑起来,真的是很新颖的方式呢,但是监督的功力之强使我们不会感到混乱,原小说其实是按照时间轴来叙述的,但是多主角的动画完美的表现了原作的真谛,人设和音乐恰到好处,超赞!!
这是一部优缺点很明确的番,而且有点低开高走的感觉(可能形容的不准确,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总结一下就是:前期时髦感爆表,剧情排布有点乱。
中期人物多的数不清,虽然都有血有肉很有特色和魅力,但全是英文名字加之混乱的剧情对记忆力一般的普通看客来说很不友好了,而且有的人物性格并不讨喜,而有些人物的动机和心理怎么说呢,就一言难尽。
后期故事的排布依旧乱,但是坑基本上慢慢的填上了,故事也基本上结束了,这里特别提一嘴,它后面有一段和开头呼应了,就是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角色,这波片场一走简直带给人震撼的感受,也让整体感观提高了不少,而且最后happyending,闹剧华丽的谢幕了,没有刻意去刀什么的,还是挺喜欢这种安排的。
总的来说,对于剧情党是比较煎熬的,人设党建议入坑,很有味道,结构框架和布局很棒,难得一见,音乐也很棒,作画和打斗也相当时髦,别的不多说,且看且珍惜吧。
爽!
酣畅淋漓地补番体验,太上头了,根本停不下来。
初看第一集,个人体验跟绝大部分观众差不多,懵了,“这谁跟谁,发生了什么,等等,这又是谁?
”乱序的叙事方式让人一头雾水。
但到了ep3、4,三条故事线逐渐开始产生关联,乱序的魅力开始展现。
就这样随着剧情推进,故事越来越明朗,人物关系也渐渐清晰。
每一次剧情的连接,伏笔的回收都让人豁然开朗,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ep13正剧的收尾更是让这种感觉达到了巅峰,爽的头皮发麻。
本作的优点也不局限于此,作为群像剧,角色的塑造也比较丰满。
带给人欢乐的笨蛋强盗夫妻艾萨克与米莉娅、以杀人为乐但深爱妻子的拉德、内向又不失勇气的贾古吉……这部番结束时,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一两个场景能让我记住他们(也要感谢这乱序的故事和抓耳的OP,不然我不会去记且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而且更棒的是,本作不仅是happy ending,结尾几对cp都成了,那叫一个甜啊,嗑cp大满足。
“发挥想象力吧,卡萝尔,去想象”结尾副社长的这句话, 为这个即将完结的故事延续出了广阔的空白部分。
期待日后仍能见证他们永无止境故事里的精彩一角。
这部作品的主要意义,相较于故事情节本身,更在乎于它的故事架构以及价值观体现。
它的显著特点在于:1 开放式架构。
《永生之酒》从牵涉范围,故事开始点,结束点,等等各方面都保持了开放式的架构。
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故事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和故事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就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就像副社长一样,刻意地让读者跟随着他一起想象:“你看那只老鼠,就是被注射了永生之酒的老鼠,想象它之后的鼠生。
是不是又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冒出来了呢?
”整个故事的淡入淡出效果很棒,故事既不因为某一个对象(个人,群体)的困扰或幸福开始;也不以某一个对象的成功或者失败结束。
2 多主角系统。
副社长绝逼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啊。
这个故事中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若你将其作为这个故事的核心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考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新视角会给你对这个故事带来一种全新的观感。
这是绝大部分故事所不能具备的。
绝大部分的故事通常只有极其有限的一个或者两三个视角,你透过这些视角,可以看到故事的全貌,但若是试图透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去观测这个故事,就会发小小说所提供的信息太少,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只能看到这个故事的某一个剪影,或者并不明晰的残缺不堪的过程。
成田良悟的这部作品,就像是个比较完备的大世界,当你透过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时,会在这个世界里看到一个属于这个人物的较为完备的故事。
由于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这个故事的悲喜剧性以及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也会大不一样。
3 多视角的评价体系。
在这个故事中,究竟谁是最强?
我认为这是极难下定论的。
即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强(比如克雷雅终究是爆了拉德桑的菊的),但至少多角度的最强还是显然存在着的。
甚至在单方面,最强之争仍然很模糊。
战力最强的是永生者还是克雷雅,甚或是解裤子?
情报之王是社长还是亨利,或者是副社长?
在拷问方面究竟是克雷雅还是奇克更强?
谋略方面切嗣或者拉克哪个更有城府?
人格魅力方面,艾玛,修依,麦萨,妃萝,哪个是万受之王?
即使让你依据自己的喜好去进行选择,依然拥有无数种可能性。
整体上而言,这部作品的构造是极力去中二化,哦不,去中心化,并且极为成功的。
在这一点上,我尚且没有看到哪部作品能够超过它。
==========================我是乱点鸳鸯谱==========================战斗能力爆棚的拉德桑却被维诺抓住了弱点,损失了一只手臂。
他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其实很有爱的杀人狂。
其杀戮并不是滥杀,而是要给人带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敬畏和珍惜,并不屑于杀死那些知道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
这个人让我想到安东·奇哥。
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家伙。
从来不作战的笨手笨脚的艾玛桑坚持以微笑和快乐拯救世界,却以个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恶魔先生的助力,连修依酱也视之为好友,说他是故事中的幕后推手,希望源泉也并不为过。
修依酱(不要和我争我这是吐槽)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和剧作家,由于不必担心死亡的来临,他冷酷又充满怜悯地利用世人的生命来上演一出出的剧本,时不时获得意外的结果,并借此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夏奈为他割断了自己的声带)这种疯狂但却充满美感的探究世界的方式也着实令我心醉神迷,并不通过战斗,而是通过智慧来追求世界根源的实力并非是拥有单纯热情的武斗派们所能理解的,仅仅因为教父形象就能够使一群战力非凡的不法分子为之干涉朝政,就个人影响力而言深不可测。
最刷新世界观的人当然是“维诺”克雷雅了。
综合战斗力无人能敌,而他变态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过是我做的一场梦而已——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中二的世界观如果是事实的话(故事确实是维诺的一场梦),这个故事的视角又被大大地改变了。
从这个视角来看,维诺根本就是“无敌”的,永生也顶不住你关电视啊对不对。
故事中的大反派塞拉德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他的主张从一开始的,试图通过吞噬他人来快速地了解世界,到了后来,吞噬普通的永生者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多少助益了,便力图使永生之酒的生产扩大化, 保留下拥有重大价值的人类,使他们为这个世界不断提供非同寻常的“价值”。
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冷酷果决,但他之对于世界并不见得是有害的。
能够将永生之酒该如何使用这一课题提升到政治层面的人,整部作品中似乎也就只有他了。
解裤子酱:个性十分奇怪的一个小不良少年,看起来无论是战斗力,人格魅力还是性格特点都不像其他几个人那么具有吸引力,这种羞涩温柔,怯懦又勇敢的小蓝僧严重戳中了他身边的大姐和壮汉(主要是壮汉啊有木有!
)的萌点让他们纷纷对其关爱有加,器械有加,OOXX(大雾)。
解裤子作为不良少年团体的领袖,其决断力,战斗力,亲和力等各方面都十分优秀,虽然大约不符合大部分骚年们心目中那种仗剑闯天涯的杨过形象(每个骚年心目中的自我完美形象大概都是杨过吧?
),性格有一点点变态,但其成长资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罗尼桑:这个故事中的另外一个“源头”,所有永生之酒的“来源”,无所不能的炼金术师,恶魔桑。
艾玛桑的好基友,因为常常被艾玛桑推倒而总是傲娇地扶额(大雾)。
站在炼金术顶峰,一定程度上置身事外地观看这一出出好戏的罗尼桑着实令人高山仰止,甘多三兄弟:拉克桑作为外交部的大将风度使得甘多家族在黑帮斗争中处于一种十分优雅而有利的地位,其冷静的判断头脑和不凡的身手也使得他在这帮独具个性的人像群中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最重要的是和麦萨桑轮流爱护妃萝酱的事迹令人心驰神往(Oh, tell me I'm wrong!!)。
奇斯桑是个默默守护家族的主妇形象而贝尔格虽然略暴躁但萌点多到过分何况让人觉得十分可靠。
奇克:动画表现过少了。
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
由于“同理心”损坏了,而成为作品中最能够承担“拷问者”这一身份的人,对拷问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继承了钟表匠父亲在技艺上的一丝不苟,恐怕克雷雅也得向他学习拷问技术啊。
我其实最喜欢思考的问题是把切嗣君交给奇克君的话,他会不会很怀念菲尔梅特呢。
唔我真是太恶趣味了。
亨利:daily days里的死鱼眼,喜欢吃小零食。
难道就没有人和我一样萌这个家伙么?
间谍水准一流,操控情报手段高超,连前FBI成员尼古拉斯也被他玩弄在手掌之中,深得社长信任,极少数能见到社长真面目的人,反正他一出场我就被萌得七荤八素。
伊芙:本作中如同天使一般圣洁而勇敢的存在,兄控,虽然我认为伊芙视角也会是个好视角,但是若让我从伊芙视角出发观察这个世界的话我会变得很崩坏(请大家原谅)达拉斯:一个人渣的妹控。
说实话我觉得他和衣服俩人凑在一起就够写一部那神马小说了。
咳咳。
俩人之间的那神马情真是密不透风,无缝插针啊。
sigh。
我就不继续崩坏了大家请尽情YY,如果有写出那神马同人的话请务必艾特我。
麦萨桑:(喂,为毛现在才提麦萨桑和妃萝酱!
不好意思,我走题走开心了,忘了这俩传说中的主角)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概指的就是麦萨桑了。
在本作中是个少有的人格完人。
但性格相比于很多比较变态的人类而言,缺乏坚毅勇敢的一面,总是逃避自己的罪责,不敢与塞拉德正面抗争。
深爱着自己的小男宠妃萝。
妃萝:性别为男的小萝莉,特长是卖萌,傲娇和少年健气拳(喂喂喂!
),是个早晨刚接受了男友麦萨送的帽子晚上就和女友恩尼斯私奔,然后隔三差五地去勾引拉克的小贱人。
健气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从他的角度出发就完全成了我帅我健气,我有后宫我自豪的少年后宫剧了。
略惨不忍睹。
切嗣:性别为男的小萝莉二号,特点是腹黑,傲娇,多疑,实际上是抖M属性,整部戏中他最幸福的时刻恐怕莫过于被克雷雅蹂躏,再次回想起心爱的菲尔梅特的时刻了。
说实在的,虽然切嗣在故事中得以发挥的机会不多——实在是因为他身边的“纯粹”的人太多了。
这些人的目的太过纯粹,以至于超乎了他的预计——对正常人的预计,使得切嗣的手段受到了很多限制。
以切嗣的城府去横扫世界是颇为轻松的,尤其是他那张幼齿傲娇,我见犹怜的小脸蛋儿,足以使他成为整部作品中最棒的一名阴谋家。
恩尼斯、夏奈尔: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一号和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二号。
说实在的在这部满满是基情萌点的作品当中总觉得被拯救的三无少女这样的萌点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了。
艾萨克、米莉亚: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
大家都觉得这对白痴夫妇是把剧情连结起来的重点。
其实我对他们俩的解读是这样的:数列勇者(n):勇者0(麦萨,甘多,妃萝),勇者1(解裤子,尼斯,不良团伙),勇者2(恩尼斯),勇者3(切嗣),勇者4(克雷雅)等等,出城打怪练级,遇敌,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打一下就死赚得经验还多。
于是大家开始疯狂地虐白痴盗贼夫妇A和白痴盗贼夫妇B。
再接着大家注意到了彼此。
“啊,原来你也在这里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啊!
”于是大家开始组队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
白痴盗贼夫妇就像是国王史莱姆(经验高,容易死,被舞娘姐妹用针刺一下就爆掉了)一样的存在啊!
长相很萌,吸引仇恨值,帮助练级神马的。
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萌物。
副社长:整个故事的讲解者,其评语独到而富有魔力,为《永生之酒》揭开了其意义背后的意义。
他就像是成田良悟自己的化身,在这个故事中给人们作导读。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在故事中的影响力不才是最大的么?
顺带一提,他和成田良悟本人必然都是傲娇的萝莉控==========================我是乱点鸳鸯谱结束==========================《永生之酒》里,自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主角。
配角是那些,为了展示它所衬托的人物的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往往只有比较单薄的一面或两三面,人格塑造并不完善,也就是说,配角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剪影的扩大化甚至是绝对化。
当一个故事中,只有一两个主角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意识到,“主角以外的那些人物太过单薄了,实际上一个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当故事中的主角足够多,人们大脑意识的捕获能力超载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忽略掉那些单薄的配角的身影。
人的大脑在阅读小说,戏剧作品时,就好比一个但目标或者多目标的追踪瞄准仪。
当可追踪目标的数量还没达到上限时,他们就会追踪一些其它的目标,进而发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模式与自己之前追踪的主目标们不同,它们的行动模式单一无趣,无需追踪也能够被捕获”。
从而意识到,故事就是故事,它所创造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但当你的追踪能力满载时,你可能就很难有余力去追踪那些十分不引人注目的配角,这个故事从而给你带来一种类似于在观察真实世界的感受,使得你的观感更加丰满舒适。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单个目标的行为模式复杂度和魅力,使得读者(观者)可追踪的目标数减少;第二种是增加目标数量,即广度,撑爆观者的追踪能力。
而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圆满撑爆你追踪能力的故事。
《永生之酒》在不失深度地广度扩张上做了极大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这是我深爱此作品的重要原因。
我想,看《永生之酒》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多元化,开放化的心态,知道选取一个角色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
作为一个故事阅读者,尽可能地转换角度地去看世界,让这个世界保持它本应具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有多少人就至少有多少种故事”,读小说,通常就像刷机一般,是在“刷入世界观”,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作者的世界观刷入自己脑中,如果刷不进去的话,就会对小说进行排斥。
而《永生之酒》却是一个提供给你十分多样化的世界观来选择刷入的N in 1游戏卡,N in 1本身也恰恰是它想要刷给你的世界观之一。
让《永生之酒》带给你全新的故事观乃至世界观和故事体验。
这部番我是用一天一集的速度看完的,现在回想过来或许更适合用两三天一口气看完,观感会更爽一些,毕竟这不是个什么复杂的故事。
一开始我大概花了五集才认住了所有人的脸和名字,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记忆,这样的大杂烩出场容易造成口碑的两极分化,有些人觉得很好玩儿,有些人觉得作者根本就没在好好讲故事。
平时看到有趣的地方都会截图收藏,这部番里收藏的都是Issac和Miria的故事,好多人把他们称为傻瓜夫妇,傻人有傻福,但是我不想这么叫他们,他们应该被称为神仙夫妇,单纯善良,乐于助人,还在乱世永久且幸福地活着,性格让人喜爱,是不错的朋友。
这部番的鸡肋之处在于期待深挖的剧情完全没说,导致了大多数人物设定虽然立起来了,但是不够饱满。
观众可以做到的只能是接受某某人物的设定,但无法通过前因后果来透视人物的内心,这就多少有些膈应,说服力不强,新奇也是一时的,最终还是会被人遗忘。
比如白衣男子是个滥杀无辜的人,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怎样了,我们不得而知;永生的宗教首领是如何被人发现的,为什么进了监狱,他的三观和主张具体有什么深意,我们不得而知;妹妹为什么要执着于寻找实质上是纨绔子弟的哥哥,铺垫不到位;街头小混混们为什么要行侠仗义,应该再多一些笔墨解释;铁道追踪者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判决着众人的命运,很随心所欲,但也很无聊;黑道三兄弟和菲洛等黑帮头目纯粹打酱油,只是剧情中的过客。
还有几个人物虽然着墨较多,但是都很扭曲,或者毫无必要。
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小男孩想表达出作者的什么观念,看不出来;哑巴姐姐和人造姐姐都是先受制于人后被爱感化,设定重复,完全可以删掉一个;最后三集出场的扳手小子完全让人一头雾水,虽然看的时候明白作者的意图是用一个新人来说明故事是永不完结的,人物是互相关联的,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影响观感,会降低观众对已有线索的专注程度和吸引力。
而且,虽然作者始终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但实际上真真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只有神仙夫妇、纨绔子弟和情报社,其余的角色都是硬生生往他们的路线上靠才能相遇,要么是一开始就和永生之酒相关,但是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地证明“人物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这一中心了。
而且情报社堆了好几个人上来,是在是多余;对纨绔子弟的刻画也实在是平庸,没什么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剧情的构思远远称不上精巧和细致,故事的设计比较拙掠和粗糙,说是展现了不错的群像,但多想想就觉得人物性格扁平单调。
我觉得整部剧的亮点就是神仙夫妇的搞笑,白衣杀人狂和铁路追踪者的打斗,片头的作画和音乐,其余真的没什么了。
所谓的多线交叉的叙述手法,就是看的时候一时很爽,但是相信我,你也能做到:把自己身边几个人物的故事线先梳理好,然后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编进去几段,最后一拼凑,大功告成。
我没有看过原版的小说,不知道上述提及的坑和不足在小说里怎么样,但是单看动漫感觉的确是太乏味了,甚至有理由怀疑这是作者随心所欲的作品,压根就没被编剧审核过,就是一摊流水账,真真是没什么特别的故事。
没看过原作小说,但就动画本身而言,叙述的故事着实非常无趣。
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了故事主干,发现这确实就是讲了几个没什么意思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十八世纪的一条船上,一群炼金术师召唤出了恶魔,这群人喝下了永生之酒,成了不死之人,然后一个欲望强烈者意图获得永生之酒的制作方法(为了炮制更多的不死者?
然后......吞噬......?
呵呵哒),吞噬了几个不死者,被制服,末了逃脱。
——这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带了几分神秘色彩和几分猎奇元素,还算吸引人,但是同样是炼金术师这样的题材,钢炼则讲述了一个意义分明、人物丰满、条理清晰、逻辑圆满、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是编故事的能力棋差一招。
第二个故事:十九世纪的列车杀人事件。
嗯,看上去是三方乱斗,哦,也许是四方,Vino 算一方的话。
第一方是绑架议员妻女的团伙,意图通过胁迫列车人质威胁议员释放一个人(原谅我故事里面大部分人物名字都不记得,因为实在过于混乱)。
第二方,白衣人团体,又名变态杀人狂团体(我自己起的,他们确实就是为了杀而杀),意味不明。
第三方,保护者团体,保护列车人质,与另外两方对抗。
第四方。
Vino,列车员,保护列车,屠戮为乱者。
这么梳理下来,第一方姑且理解为通常意义的绑架犯,第三方是永恒的保护弱者的正义一方,第三方就完全是莫名其妙,加进来纯粹为了搅乱故事节奏,增加阅读难度,且目的不明,意味不明。
唯一有点特色和亮点的也许只有列车员这一方,“扭曲的正义”还算是比较值得一叙的内容。
——整个事件其实按正常时间线看下来非常简单,并没有什么很有价值的故事内容和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故事发生在列车事件前后不久:之前,永生之酒事件,傻瓜夫妻意外获得永生之酒,众人分食,成为不死者,同时干掉了大boss?
皆大欢喜?
maybe。
然后还有黑帮乱斗事件,萝莉找哥哥事件,这些事件都不痛不痒,其实发生在什么时候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也不记得是在列车事件之前还是之后了,但这重要吗?
更甚,这两件事发没发生对故事主体有影响吗?
如果说这是为了塑造人物,那么在这两事件里,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吗?
抱歉我没有看到。
所以谁来告诉我这几个故事串联起来究竟要讲什么?
是要揭示什么社会黑暗?
反映什么人性弱点?
人性抗争?
也许有人说作者就是想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惜也并无意思可言。
故事本身不痛不痒,连起来看也不觉得有什么深意。
一个好的故事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主旨,起码在这个作品里我没有看到,“永生之酒”也许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只是一个关键词或者说是主题对象,况且在片中,永生之酒可以说只是一个附加属性,也没有探讨“永生”的话题或者人性在追求“永生之酒”所反映的复杂面(驳杂的人物中貌似只有召唤恶魔的那个人和大BOSS表现出了对这个物件多面性的追求)。
也许就是题目所说的只是讲一场乱斗,那确实还真是“乱”(叙事混乱)和“斗”(各种打斗画面)。
个人觉得,这个作品过于偏重玩弄叙述手法,频繁的改变时间线并没有起到丰富故事多面性的作用,只能增加理解难度,(倒是起到了故弄玄虚,拔高B格的作用)。
加之故事本身并不出彩,可以说平平无奇,为了故弄玄虚而故弄玄虚,人物塑造失败,每个人都想着墨,但每个人都很单薄,且有刻意追求猎奇的意味,并无真实感,加之动画没有主旨,也起不到推动和烘托主旨的作用,唯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只有傻瓜夫妻(比较逗)和vino(身手太逆天?
maybe)。
综上,我觉得这个作品,确实叙述手法可以给人有趣和新奇之感,但故事平淡,主旨不明,人物杂乱,说实在话,这种实验性的叙事尝试是非常加好感的,但众评8分是封顶了的,如果个人打分最多6分,但豆瓣上却高达9分,着实不能理解,只能说明作者故弄玄虚的本事的确高强,平淡的故事本质被花式叙事手法给悄然隐藏,从而博得阵阵掌声。
而众人看故事也不论本质,被花拳绣腿唬的团团转。
不懂好在哪里 讨厌这种各种插叙倒叙 把本来不复杂的故事复杂化的手法 看的根本就不是故事 而是在看叙事手法
下了很久很久,断断续续才看完,有点太费脑了,三个时间段的事情在交叉叙述有点乱,角色喜欢,故事不错,艾米丽夫妇最喜剧。
到了后期形式已经超过了内容,和无头类似的玩脱的感觉,不愧是同一作者他好像只会写这一类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的想法由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
神作 成田良悟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人与人错综复杂的联系性 可看性甚于DRRR
诡异的叙事风格
结尾蛮喜欢。
把叙事结构完全搅乱,把观众当猴耍就能叫神作了?打高分的都是M吧~
日本动漫现在也难见这样好的故事了。
從煉金術士開始爛,我更被結局雷到了…………………………
只看見一大堆變態。
亚人借鉴(chaoxi)的又一对象?不好看,人物塑造非常辣鸡,剧情也很平淡,想阐述什么完全说不清楚,直接导致看完啥都不记得。插叙,倒叙存在的意义不应该是创造悬念再解释清楚么,完全看不出有啥悬念,整个作品平淡的像杯水。
还可以吧 线索乱中有序 但就是不怎么让人很好奇下一集会怎么样
确实太神了,又讲究技巧又特别好玩,每个角色也都很奇妙,老是看到半夜3点钟……感谢友邻推荐
最后依然是艾扎克和米莉雅,在那里笑闹,再重的永恒都承担下来。节奏够快,元叙事玩的也还差不多。其实可惜了一个好题材,没有放慢的时候,没有让人真正把它当做故事来享受的时候。
很棒的叙事方式。
各种看不懂
成田良悟你这个妖孽~你的小说怎么都这么好看.改成的动画也是~
似乎在装逼
看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