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妖怪传

妖怪传,The Legend of Chinese Yao

主演:陈连山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妖怪传》剧照

妖怪传 剧照 NO.1妖怪传 剧照 NO.2妖怪传 剧照 NO.3妖怪传 剧照 NO.4妖怪传 剧照 NO.5妖怪传 剧照 NO.6妖怪传 剧照 NO.13妖怪传 剧照 NO.14妖怪传 剧照 NO.15妖怪传 剧照 NO.16妖怪传 剧照 NO.17妖怪传 剧照 NO.18妖怪传 剧照 NO.19妖怪传 剧照 NO.20

《妖怪传》剧情介绍

妖怪传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妖怪传》是由西瓜视频自制出品的、首档讲述“中国妖怪”的文化纪录片。在片子中可以了解到《山海经》等著作里极具个性色彩的 8 只妖怪,每一只妖怪都有它的中国故事。内容引入了专家和文献资料,采用动态漫画加真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带大家一起感受古人了不起的想象力,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中国人充满力量的精神内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网红女友人狗对对碰五彩梦香烟和热巧克力任侠野郎美少女的谎言:暑期班第二季国土安全第四季再造战士4:清算之日为爱狂乱彻夜之歌谤法:在此矣没事,没事,没事!弗拉维娅·多斯桑托斯:性之单口一号有轨电车运行了清醒梦2之疯狂快递亲爱的莉亚状态:未知开关新年前夜神探袁可立化妆师那小子不可爱怪盗Joker童话二分之一阿松第三季三个俘虏兵战神大汉风之群雄并起二杠三不是钱的事

《妖怪传》长篇影评

 1 ) 跟着《妖怪传》重温中国神话传说

妖怪传 (2023)8.12023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短片 / 戴修扬 / 陈连山“恐惧本是无形的,是人类面对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古人选择为恐惧安上姓名,服务它有形的生命。

面对不可知的黑暗与神秘,古人运用想象力,想方设法地度过灾祸,找回走向未来的勇气。

”总体而言,值得一看。

但,每集片首logo黑幕淡进淡出时候总感觉在拖时间,平均5~8秒。

看到有网友评论说片子太“浅显”,但如果深邃就要进入“学术性”了,在有限的制作条件下,要兼顾流量和深度真的难,毕竟这是创意短剧。

影片台词配音注意细节,“小心思”挺多,风格是新生代容易接受的“趣味性”。

每集片首“一句话概括”,片中引入史料讲述来龙去脉,引入专家科普背后的涵义,引入创作团队的思路,片尾点题式“小结”,首尾呼应。

此外,bgm也层次丰富,短短一集的背景音乐实现每个“节点”的起承转合。

个人喜欢的亮点之一,请来专家分析这些传说背后透露出的中国古代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朴素的愿景,让现代人试图理解古人的思维,理解“妖怪”产生的根源(社会文化背景)和演化。

现代流传的被搬上荧幕的玄幻相关影视作品,如《白蛇传》,改编于古代流传下来的通俗文学:冯梦龙著《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正如陈连山教授所言:通俗文学不是为知识分子而写,而是为广大老百姓所写,因此特别符合老百姓的心态,符合社会大众的艺术趣味。

其二,影片确实“科普”到了一些知识“死角”。

比如人们提起孙悟空,通常想到《西游记》,最多想到吴承恩,再无更多,有几个人想到孙悟空和无支祁的关系?

再比如提起蛇妖,有多少人会想到最早的蛇妖并非女性。

👍值得夸一下的每集开头的“妖怪总结”狐妖:与我们一路成长山魈:“中国制造”的山林妖怪,有点可爱龙: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象征姑获鸟:善于恶,双面皆是姑获鸟神鸟:中国人的浪漫宇宙天狗:反派由我制造无支祁: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自由蛇妖:(这个没有,确定不是漏了?

)看影片的时候翻了翻手上的一本旧书《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有的地方能吻合,有的地方不能,这并不代表主创不严谨或是如何,任何史料的研究都具有一定局限性。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9.5袁珂 / 1985年6月 /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神话传说届的大佬袁珂,据说再版的删掉了图片。

【九尾狐】————————————————

九尾狐《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

食者不蛊。

”郭璞注《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则云:“太平则出而为瑞”,又为祯祥之物。

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

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

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

’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此即郭注所谓“为瑞”之意。

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

九尾狐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封禅篇》),亦禹娶涂山神话之遗意。

“食人”之说渐隐,“为瑞”之说终张。

六朝时人李逻注《千字文》“周伐啟汤”,言妲已为九尾狐。

《封神演义》以妲己为九尾狐精,当即本此。

【山魈】———————————————

山魈魈,即“犭喿”,一作缲,或作臊。

《国语•鲁语下»韦昭注:“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缲,……人面猴身能言。

”《神异经•西荒经》:“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祖身捕虾蟹,性不畏人。

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

名曰山臊,其音自叫。

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

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多有之。

”《古小说钩沈》辑祖冲之《述异记》:“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断,旦往视之,见一材长二尺许,在断中,而断裂开,蟹出都尽。

乃修治断,出材岸上。

明往视之,见材复在断中,败如前。

王又治断出材。

明晨往视,所见如初。

王疑此材妖异,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至家当斧破然之。

未至家三里,闻中倅倅动。

转顾,见向材头变成一物,人面猴身,一手一足。

语王曰:‘我性嗜蟹,比日实入水破君蟹断,人断食蟹,相负已尔,望君见恕,开笼出我;我是山神,当相佑助,并令断大得蟹。

’王曰:‘汝犯暴人,前后非一,罪自应死。

’此物种类专请乞放,王回头不应。

物曰:“君何姓名,我欲知之。

’频问不已,王遂不答。

去家转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

’王至家炽火焚之,后寂然无复异。

土俗谓之山犭喿,云知人姓名,则能中伤人,所以勤勤问王,正欲害人自免。

”按又有*山都、*冶鸟、*山精、*枭阳等物,名虽不一,要皆山操之讹变。

山犭喿即山魈,狒狒类动物,流传演变,遂成多色。

【龙】——————————————————

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据此,则龙盖神物。

古者神人多乘龙。

如*祝融“乘開本”夏后启“乘两龙”,”群收“乘两龙”,*向芒“乘两龙”。

《大戴礼•五帝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谐春夏乘龙”,等等。

传说龙复可以驯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昔有扬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

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故帝舜氏世有畜龙 。

”宋代钱希白《南部新书》辛云:“龙之性麄猛而畏蜡,爱玉及空青,而嗜烧燕肉,故食燕肉人不可渡海。

”亦为异闻。

《广雅》云:“有鳞日蛟龙,有翼日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易》曰:“云从龙。

”又曰:“飞龙在天。

”龙之类别及情状略尽于斯。

【姑获鸟】———————————————

姑获鸟,亦名“鬼车”、“夜行游女”《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

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

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隐飞。

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

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

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

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原作“先得其毛衣”,“一女所解”四字据《搜神记》卷十四补),取藏之,即往就诸鸟。

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

一乌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

生三女。

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

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

今谓之鬼车。

” 按鬼车有九头,姑获鸟则无九头,九头当是后起之说。

又所记豫章男子事极类*田章神话;“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又类*女岐传说:或均是此类神话传说之分枝。

【神鸟】———————————————

金乌谓日。

隋康孟《咏日应赵王教》诗:“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

” 相传日中有三足乌,故以金乌为日之代词。

玉兔谓月。

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唐贾岛《贈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词:“著意登楼膽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 旧小说中恒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语,亦由此而来。

鲲鹏《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儿干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于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按此为寓言化之神话,其中包含一段禺彊由海神变为风神之故事。

释文云:“鲲,音昆,大鱼名也。

崔譔云,鲲当为鲸;简文同。

” 郭庆藩云:“方以智日:鲲本小鱼之名,庄子用为大鱼之名。

’ 其说是也。

《尔雅 •释鱼》:‘鲲,鱼子。

’鲲即卵字,古音读如关,亦读如昆。

庄子谓绝大之物为鲲,此则齐物之寓言,所谓汪洋自恣以适己者也。

”鲲字古当为鲸字,乃北海海神禺疆之神状。

禺彊之神状,或作鱼身手足,则“北冥有鱼”之鲲也;或作“人面鸟身”,则“化而为鸟”之鹏也。

释文云:“鹏即古凤字。

”而凤又即古风字,大鹏即大风,是北海海神作力风神之神状。

鲲化为鹏,乃海神禺彊在一定季节又兼其风神之职司。

【天狗】————————————————

天狗天狗释义① 《山海经•西山经》:“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太平御览》卷九〇五引(《秦(辛)氏三秦记》云:“有白鹿原。

周平王时,白鹿出此原。

原有狗枷堡。

秦襄公时,有天狗来其下。

凡有贼,天狗吠而护之,一堡无患。

”此或即天狗“可以御凶”之谓。

天狗释义② 星名。

《晋书•天文志》:“狼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

”天狗释义③月中凶神名。

《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

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

”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

”【无支祁】—————————————

无支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引《我幕闲谈》:“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

禹怒,召集百灵,授命夔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

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

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

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祆石径,奔号聚绕,以数干载,庚辰以戟逐去。

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

”此段文前又有记,略云:永泰中,楚州刺史李汤,闻人见龟山下水中有大铁锁,乃以人牛曳出之。

刹时风涛陡作,有一兽形如猿猴,高五丈许,白首长鬣,雪牙金爪,闯然上岸,张目若电,顾视人群,欲发狂怒。

观者畏而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曳牛入水去。

当时李汤与楚州知名之士,皆错谔不知其由。

其后李公佐访古东吴,泛洞庭,登包山,人灵洞,探仙书,得《古岳渎经》第八卷,乃得其故。

上所引禹降无支祁事即此经之文。

《戎幕闲谈》即李公佐作,所谓“岳渎经”云云,盖文人故弄狡狯。

然亦略有当时民间传说依据,则六理鉴举通公約传金牛之传说是也。

此禽行:举即古之*酸。

雙之尼,牛或猴,此猴形之无文祁所由生也。

无支祁虽为李公佐幻设虚构,然与李公佐同时之李肇已于其所著《唐国史补》中隐括而为“淮水无支奇”条,云:“楚州有渔人,忽于淮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以告官。

刺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

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

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日无支奇。

’”刺史李阳者,即李汤。

无文祁神话,遂流被民间,演为僧伽降伏无支祁或泗洲大圣降伏水母故事。

元吴昌龄《西游记》杂剧写孙行者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语,后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叙*孙悟空神变奋迅之状,或亦受其影响。

【蛇妖】————————————————

白娘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略谓:宋绍兴年间,杭州有李将仕生药店主管许宣者,于西湖遇美妇白娘子及使女青青,同舟避雨。

遂结为夫妻。

婚后,白屡现怪异,许不能堪。

后遇镇江金山寺寺僧法海,予一钵孟,令持归罩其妻。

白、青被罩钵中后显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

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峰寺前,令人搬砖运石,砌成七级宝塔,名雷峰塔。

留偈云:“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白、许事见诸记叙虽始于《警世通言》,而民间相传已久,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云:“杭州男女瞀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

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

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

” 后来相传,乃有白娘子盗灵芝、水漫金山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加人。

然于众多传说及写本中,亦恒有封建性糟粕存于其间,如白娘子报恩、许士麟祭塔之类。

白娘子或径称白蛇,初无名,后乃传说名为素贞,许宣或传为许仙,青鱼或传为背蛇,皆传说之演变。

 2 ) 《妖怪传》首档讲述“中国妖怪”的文化纪录片

水墨风格的封面真的特别吸引我。

刚开始因为封面看的。

后来观看这部纪录片,可以了解妖怪也可以可爱又迷人,以及他们在《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古籍中的故事。

据影片主创团队介绍,影片邀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连山担任专家顾问。

它采用动感的动画片和现场解说相结合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体验古人伟大想象力的时代。

第一集的主角“狐妖”和我想象的与众不同。

在这一集中,了解到在中国古代神话传承初期,狐妖原来是多以祥瑞的形象出现。

追溯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商周到秦汉,如今广为人知的“九尾狐”形象其实是频繁出现在墓葬中的。

对此,陈连山教授指出,“九尾狐”的“九尾”其实蕴含着古人“子孙后代”的奇妙寓意。

而且狐妖形象也有所变化,换一种角度是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是真实的反应。

每一个故事都能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文化。

 3 ) “‘狐妖’伴随着人类的成长终于在今天找到了它最生动最多彩的定位”

就个人观感而言,这是一部特别适合作为学生课外知识拓展或者普通观众闲暇之余观看的科普性纪录片,主题内容特别且丰富,表现形式生动且多样,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

目前只看了前两集,先说整体评价:推荐!

影片每集大约在13分钟左右,不长的时间里没有一句话多余,短小精悍。

1. “中国妖怪”文化主题我个人而言,并不经常观看纪录片,虽然有心想要多学习,但往往因为纪录片的慢节奏很难认真沉下心去观看。

本部纪录片选择以“中国妖怪”为切入口,在猎奇心理上就吸引了我的关注。

原本以为是基于《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古代灵异、志怪小说改编的单一故事向视音内容,在经过2倍速降至1倍速的反复观看中,发现不仅于此,导演团队在认真的讲述着中国传奇文化。

第一集选择了“狐妖”这个代表性的妖怪。

提起“狐妖”,脑中蹦出来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封神演义》里祸国殃民的苏妲己,恶毒却实在美丽。

事实上,影片中的第一个“狐妖”也的确由刻板印象引出,一袭红衣,上调勾人的妆造,倒是符合印象中的助纣为虐。

但紧接着画外解说词“她只是漫长狐妖历史中的片羽”,便揭示了影片所要讲述的内容并非拘泥于“狐妖”的负面印象,相反,导演正是要打破这种单向度认知。

第一集开篇引入从妲己的真实历史形象,到“狐妖”一词由正到邪再到理中客的历史评价发展,影片结合文献材料,选择性重点的讲述了妖怪文化的演变。

在纪录片小组里,曾看到一个帖子“你们觉得纪录片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帖主率先表态“真实性”,“因为真实发生过,所以一个真实的事件往往包含了关于历史的、人性的巨大的信息量。

”“传说“并非是现实的完整客观诠释,本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去揭秘“传说”,而引出真实。

通过本片,我了解到“狐妖”最初竟是象征美好的词汇、动物的尾巴被作为后代子孙繁盛的象征、狐妖的褒贬与原始宗教的兴盛没落有着重要关系等一系列与我之前浅薄知识完全相反或者未有涉猎的正确科普,这对一个想要学习而时常犯懒的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而解说词的一句“妖怪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想象力”更是让我开始对这个领域的文化产生好奇。

一部好的纪录片带给受众的思考不应该只局限于展演出来的有限时长,更应该能够带动受众去探索视音背后的无限可能。

这一点,《妖怪传》对我个人而言,它做到了。

这也是我觉得它适合作为学生课外知识拓展观看的重要原因。

2. 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内容诠释以第一集为例,纪录片采用情景演绎、真人讲述、动态漫画、专家采访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现“狐妖”的历史文化。

近些年的纪录片不断创新形式,努力以更新潮、更生动的视听语言扩大受众群体,这与我之前以为的文化纪录片有着较大不同,以网络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的调性则更精化了这一特征。

但在这一点上,也是我给本片评价为四星的原因。

对于文化内容的讲述,多数会习惯于正经、严肃的科普更具有权威性,但太过直白的输出会让人觉得枯燥。

影片将中短视频的平实活泼与内容的有理有据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来自西瓜视频创作人李天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的讲解,都让内容有了更为深度的可信赖感。

西瓜视频创作人:李天飞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但就画面的衔接上来看,在情景演绎与专家讲授之间,初看觉得有几分突兀,跳转的太过突然,前一秒还沉浸在故事演技中,下一秒就跳至教授的专业科普,在观感情绪上出现断连,以至于在适应视觉画面上忽视了真正饱含内容的听觉知识。

实际上,我觉得对于这一类的纪录片,能够在20-30分钟的时长,个人观感为最佳。

目前妖怪文化的讲述是线性,可以再立体、丰富一些会更好,有些意犹未尽。

 4 ) 测试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11211166666789!(3.5$9&(35(7890&(;6$?:?$!&;35790)43)?;5$&96:)78!(4)&8!579$;478!;6!7;67655443

 5 ) 妖怪,除人和神以外存于天地间的超自然生命

我是95后,小时候看《山海经》和《故事会》以及志怪小说,就对书里边那些妖怪和异兽很感兴趣,一直心心念念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系统介绍这些妖怪和它们背后故事的影视剧或者纪录片。

闲来无事在抖音刷到这个,本来想着打发时间随便看看,没想到一口气就看完了。

这不就是我小时候想看的那种纪录片吗?

如果没看这部片子,我现在都不知道九尾狐在魏晋以前是吉祥的象征;也才知道原来山魈是年兽的前身,爆竹的由来是人们在大年初一烧竹子为了驱赶山魈;古代龙的原型有鳄鱼、蛇和雷电,这种神兽也是从汉高祖开始,才跟帝王有了某种象征关系;也知道了郭璞这个文字大家,注解过《尔雅》和《山海经》,姑获鸟在他笔下有女人和恶鸟两种形象;也知道了神鸟的形象最开始是金乌,后来又是鲲鹏。

这种非常有趣的科普类型纪录片,很适合全家老小在闲余时间一起观看,既能增长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增进感情,很好很出彩的一个作品。

 6 ) 良心纪录片

也是在他人推荐下看的,本人对纪录片不感冒,不过看了妖怪传之后对纪录片有改观了🤩先说画面,切换得很巧妙、流畅,并且质感很好,既保留了纪录片的质感,但是又没有强硬科普的生涩。

选题很新颖,个人感觉纪录片更多的是讲述有实感的东西,比如动物、人物、著名事件(或许是我看纪录片比较少…),但这个选择了大家都知道但了解不深入且又不失趣味发挥空间的妖怪,感觉很创新,也有吸引力。

再就是演员的演技、讲述人员的科普,都很自然,让人容易接受。

印象最深的就是干宝的内心os哈哈哈哈,自己吐槽自己,也挺好玩的。

还想继续看,坐等更新👻

 7 ) 走心的观后感

通过朋友推荐看到了这个记录中国神话的网剧,从小我就比较喜欢看一些带有神话故事的小说电视剧之类的,没想到这个剧竟然整合了好多我喜欢的角色。

好开心(●°u°●)」。

自我感觉这部剧不光是一个网剧而是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一个文艺复兴,每集都会讲述一个妖怪的故事,让我从中体会到老祖宗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小时候经常看一些日本的动漫,七龙珠火影忍者之类的,里面很多人物就有我们自己的神话故事。

希望此剧能够让更多人学习到中国的文化故事也能够有更多的启发来继续推动我国的传统文化。

再次非常感谢西瓜视频推出此类视频,希望西瓜视频越来越好。

 8 ) 妖怪传

是被这个封面的画吸引进来的,一开始还以为是某视的新纪录片,古朴中又带着一点童风,很像元日系列的画风,又对精怪小说之类的很感兴趣就点进来了,是讲述"中国妖怪"的文化纪录片 看了第一集《狐妖》感觉还不错 妆造个方面还是比较符合角色特征,纪录片引证据点专家和文献资料, 此外还有漫画和真人穿插其中 生动又起 小朋友也可以观看 从聊斋到这个纪录片 以往人们常常谈狐色变,还以次吓唬哭闹的孩子 ,看完这个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吧 ,由古及今算是对妖怪文化的一种历史陈述, 喜欢志怪小说的朋友可以蹲一下 每周五12:00周更一集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纪录片 #民间故事#讲故事 #妖怪传#志怪小说

 9 ) 八怪“作妖”,演绎我们的故事与文化

有这样一句关于中国鬼怪电影的网络流行语,“建国后不许成精”,相传是广电总局曾规定“建国后的影视作品中动物不许修炼成精”,这点虽已被官方辟谣,但近年我们确实很少在国内影视作品里看见“妖怪”的身影。

而2019年,美国网飞(Netflix)公司制作一部科幻动画短剧《爱,死亡和机器人》,火爆全网,其中有集弥漫东方风情的“狐狸jing”故事,在天马行空的西式科幻里脱颖而出,也让久未看见妖怪的中国观众倍感亲切。

由“狐狸jing”主演的《狩猎愉快》,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一段混合了蒸汽朋克与晚清殖民地景象的人妖奇情,而狐妖之底色,则源于中国经典聊斋故事。

这部短片让久未登场的中国妖怪,收获了不少海内外粉丝,但也让中国观众意犹未尽:下一次看见中国妖怪,还要等多久?

还是在海外作品里?

2023年4月,由西瓜视频自制出品的文化纪录片《妖怪传》,正式上线网络平台。

该剧选取了八只中国妖怪,串联《山海经》《述异记》《聊斋志异》等古籍典故,从妖怪的历史,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妖怪传》作为首档讲述中国妖怪的节目,以“妖”描绘了我们的文化,讲述着华夏历史,让感叹“看不到妖精”的观众,一次看够中国古人的无限想象与瑰丽文明。

该剧第一集就选择了经典妖怪“狐狸jing”。

但是狐狸jing并非完全等同现在社会语境里的“美艳又狡猾的坏女人”。

狐妖有过很多种形象,很多种性格,有善有恶,有强有弱,而每一种关于狐妖的描述,都跟彼时人们的“心情”有关。

如最早描绘狐妖的典籍《山海经》,将其视为祥瑞之迹:“……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尾意指动物尾巴多,象征后代子孙繁盛。

但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却形容狐妖为不祥之征。

由于那时社会矛盾激化,人们转向关注自身处境,而狐狸偷鸡偷鸭惹人厌,自然就被描绘成了坏妖精。

直到明清,中国思想始发变革的时期,蒲松龄尝尽封建社会冷暖,以志怪小说言志,以狐寓人,为狐正名,在《聊斋志异》里把狐妖们写得有情有义,也接地气,深讨老百姓欢心,广为后世流传。

妖怪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妖怪传》一集短短十几分钟,就告诉我们一只妖怪的演变,可以折射作者们的认知与价值观,进而放大表现整个社会的思想变化。

妖怪也不仅是宏大叙事的投射,它还潜入每个人的生活。

就像第二集“山魈”传说,开篇即警惕凡人不要告诉山魈其名,否则会被纠缠;接着换作小孩的视角切入人与山魈的相遇,唤起我们小时候被大人告诫“不要告诉陌生人名字,否则会被妖怪抓走”的警告。

当古典奇谈与日常记忆联系一起,就显示出了妖怪的故事,其实早就被更改和散布,并深深浸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妖怪传》的价值与乐趣,不仅仅在于重述民族历史或唤醒个人记忆,还在于它新奇的表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该剧结合了真人与动画的形式,邀请民俗学专家解读妖怪故事的历史渊源,携手演员重建妖怪传说的虚构现场;同时,配合国风动画渲染过去的奇幻氛围,演绎古人幻想的“作妖”场景,不时还启用相当时髦的创意短视频形式,例如Vlog(视频博客),让故人以第一视角,解说并还原故事里的一天。

表述的趣味性,让节目更易于被传播和理解。

纵然中国妖怪史自成一个庞大的宇宙,肯定没法在八集短纪录片里展现其完整的历史构架,但《妖怪传》足以让观众一窥中国妖怪的奇特之美,感受妖怪们的文化价值。

 10 ) 值得观看!强烈推荐!

该片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与“鬼”有关的内容,并通过画面、音频等元素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很好的视听体验。

然而,影片的内容较为浅显,对于一些非专业观众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同时,影片在讲述故事时采用了比较生硬的叙事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纪录片,但是否适合大众观看需要观众自行判断。

《妖怪传》是一部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鬼怪文化相结合为主题的纪录片。

通过片中对不同地区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介绍和分析,以及相关文物、艺术品的展示,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鬼怪元素。

而随着科学的发展,鬼怪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物,如纸扎鬼、纸糊鬼、画像鬼等等。

这些民俗文物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鬼怪的信仰和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

例如,纸扎鬼就是一种将人的尸体制成纸扎品并进行祭祀的做法,这种信仰在中国古代很流行。

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我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够深入感受到其中的内涵和魅力。

总的来说,《妖怪传》是一部电影纪录片,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元素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妖怪传》短评

比较轻松有趣的解读妖怪文化

6分钟前
  • 德敛於
  • 推荐

6.0/10

7分钟前
  • 稻草人
  • 还行

信息量不大

11分钟前
  • mOuSer
  • 还行

让人看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子。最让人惊叹的是夺回羽衣后带着三个孩子重回故乡的姑获鸟。

12分钟前
  • 想飞的鸵鸟
  • 推荐

从每个妖怪的最早记载开始讲述,随着朝代更替,史书上的记载逐渐变化,妖怪的形象或变化、或丰满成我们现代社会所熟知的样子。每种妖怪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影响因素,了解古人为什么需要妖怪其实也是在了解我们自己。引入妖怪和文人自述更添一份生动和有趣吧

15分钟前
  • 大饼小饼
  • 还行

非常有趣!好喜欢这样寓教于乐的短片

18分钟前
  • 多啦。
  • 力荐

题材很不错👍但感觉介绍的还是有些简略了

21分钟前
  • 杉栘山一莓
  • 还行

1、狐妖:苏妲己、阿紫、婴宁、辛十四娘;2、山魈:狒狒作为原型,喜食虾蟹的小山神(妖怪),年兽的原型;3、龙:青龙、应龙(麒麟的祖宗)……帝王的瑞器,龙的传人,中国人永远的精神象征;4、姑获鸟:恶鸟与女人,织女的前身;5、神鸟:金乌--背负太阳的神鸟;鲲和鹏,天与海;6、天狗:天狗食月--月食的非科学解释;7、无支祁:力大无穷的水猴子,齐天大圣的前世;8、蛇妖:女娲与伏羲,人类繁衍的寄托;蛊惑人心的女性,《白蛇传》--真爱与勇气的象征。

26分钟前
  • 云海听涛
  • 还行

浅淡妖怪,可爱有趣。一方水土,养一方妖怪。

31分钟前
  • 眯眯眼的敏敏
  • 推荐

科普知识稍微有点浅,但胜在有趣,动画和配乐优秀,让人观看的欲望,这就是纪录片成功的地方了~

36分钟前
  • 浩子菌
  • 推荐

太短了太短了(蛮有梗的哈哈哈哈哈

4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虽然讲得很简单,但蛮有趣

41分钟前
  • 多笑点儿
  • 还行

了解古人的浪漫

43分钟前
  • 微信用户
  • 还行

不是很推荐

47分钟前
  • 老山黑妖
  • 还行

姑获鸟这集蛮有意思,整体有点浅,不过勾起兴趣也够用了,以及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平台用自家创作者的植入,有一些确实还挺生硬的(^^;;

49分钟前
  • 某S
  • 还行

就是预告片大杂烩呗,呵呵,没劲

53分钟前
  • JAM
  • 很差

75 动画比真人有意思 真人太演了

57分钟前
  • 😈👿Ryan陳無常
  • 还行

很喜欢第六集天狗篇里陈教授的一句话,“研究妖怪,是为了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创造妖怪”。

1小时前
  • Eva
  • 力荐

还不错,挺有意思的

1小时前
  • 闵大白
  • 还行

可可爱爱,适合中小学生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