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过新版亮剑,先说说两版李云龙的形象,两版李云龙都很有“桃花运”。
旧版李幼斌演的李云龙给我的感觉是太老了(目测有年近五十的感觉),而且还综合貌丑、粗鲁、没文化、土得掉渣于一身。
我之前喜欢旧版李云龙这个角色,但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这样一个粗老男人,竟能获得美女们如此的倾慕,秀芹喜爱他还好理解,但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兼文艺女-田雨却也爱上他,以及那个中俄混血美女对他一见倾心。
凭什么呀?
就凭他够老够丑够粗够没文化吗?
或许有人说是她们爱他的男子汉英雄气概,我军中有英雄气概的男人又不只他一个,为何唯对他情有独钟?
其实我看到的旧版李云龙个性更多的是匪气和痞气,综合以上,美女们爱上旧版李云龙实在缺乏说服力和不合逻辑,除非美女们有意在玩自虐。
看了新版,我觉得黄志忠的相貌和气质更适合演李云龙,至少在“女人缘”方面更适合演李云龙,为何?
黄的长相不差年龄适宜(目测三、四十岁吧,李云龙也就这个年龄),虽然演的李云龙也没文化也粗鲁,但粗中不缺乏幽默感和细腻的情感、有狡黠、洒脱和桀骜不驯的个性,也不缺乏男子汉英雄气概,这是能打动靓女心的元素啊。
就凭这点,新版李云龙在“女人缘”方面更具说服力和合乎逻辑。
之前看旧版亮剑,觉得它是个经典,但看过新版后就没这种感觉了。
虽然有人骂新版糟蹋旧版经典且有硬伤,但旧版的硬伤也不少且拍得粗糙。
新版其他主要角色也演得出色,整体拍得比较精致细腻。
看过新版后回看旧版,竟然发现看不下去。
客观地说,就我个人而言新版亮剑拍得不错,黄志忠版的李云龙超越了经典。
★ 作为观影备忘,不参与讨论 ★…………………………首播时间: 2005版:30集。
优酷(有蓝光)。
2011版:40集,浙江卫视首播。
2011版的播放平台:腾讯视频(有蓝光)/ 爱奇艺(无蓝光)。
导演: 2005版:张前、陈健。
2011版:杨阳(作品有心术、将夜等)。
编剧: 2005版编剧:江奇涛,以及作者都梁。
2011版编剧:作者都梁(单独把关)。
………………………… 【李云龙】:(两版男主都无话可说,精彩至极,导演好眼光)★2005版:李幼斌,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生。
2011版:黄志忠,国家一级演员,1969年生。
小说中,李云龙生日是1910年12月,湖北大别山地区。
1936年(26岁),在红四方面军。
1940年(30岁),带领“新一团”参加苍云岭之战,击溃坂田联队。
2011版,增加了李云龙的前传,年轻的李云龙出场时,应该20多岁。
战场上敢杀敢拼,战术灵活,脑子快,作战戏份很过瘾。
爱护战友,护短,讲义气。
…………………………【赵刚】(小干部,小政委): 2005版:何政军。
(老牌演员,政委气质。
他更适合出演中后期的老资格干部)。
2011版:任泉。
(符合年轻的小政委角色,外柔内刚。
在生活上对李云龙照顾的无微不至,生死之交)。
…………………………【楚云飞】(国民党): 2005版:演员张光北。
(气质很阳光,缺一点点傲娇、贵气、和郁郁不得志的失落)。
2011版:演员果静林。
(把这个角色的隐忍,无奈,演出来了。
后期的怀旧,以及对国民党的失望,把握得比较到位。
可惜的依然是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
…………………………【其他演员】:孔捷(老战友): 2005版:由力。
2011版:吕一丁。
丁伟(老战友): 2005:王全有。
2011:林强。
(两版丁伟,没选对演员,演技方面缺乏个人色彩,看完均为路人)。
魏大勇(和尚、武僧、警卫员): 2005:张桐。
√ 2011:金盛宇。
(也许是化妆原因,不太符合武僧的人设)。
段鹏(警卫员): 2005:张笑君。
2011:武强。
(表情有点像宝强,比和尚讨喜)。
孙德胜(骑兵连长): 2005:江水。
2011:阚金明。
(为什么不使用配音呢?
普通话有点累)。
沈泉(独立团的二营长): 2005:没有?
2011:田征。
(貌似新增的角色,演的不错,牺牲时令人惋惜)。
田雨(护士,妻子): 2005老版:童蕾。
2011版:甘婷婷。
(总体而言,两版都不太符合“田雨”的角色,选角真的很重要)。
杨秀芹(牺牲的媳妇): 2005:梁林琳。
(淳朴,年轻率直的农村妇女干部)。
√ 2011版:演员周知。
(不够质朴)。
…………………………【敌方士兵,以及配音】:2005版:日军配音用的日语,咿咿呀呀长篇日语,听久了有点累。
2011版:日军演员大部分日本的,配音用的是国语,接地气。
(因为这个剧,日文对话很多,很占篇幅,有几段长篇对话超过15分钟…个人观感,普通话的配音更轻松)。
#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就说这个表情 ,是演员自己的理解 还是导演的指导?
这什么玩意儿啊 ……………………………………………………
忍不住吐槽的新亮剑《亮剑》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小说之一,10年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精品书系堪称本本精品,乔良的《末日之门》,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二次战役的一个连队的《穿越死亡》,项小米的如史诗般荡气回肠的《英雄无语》,以及都梁的《亮剑》都是如今中文作品中少有的将英雄气概和人文关融为一体好书。
可惜了如今翻拍的《新亮剑》电视剧,把一个好故事硬生生拍成索然无味的平庸之作。
《亮剑》书中的抗日战争,细节多多,到了电视剧全部没有了。
书中用野狼峪白刃战反应八路军部队的勇,特别对日军关东军部队士兵的高昂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上刺刀退子弹的训练有素做了特别的细节描写,与之对比的八路军士兵装备差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有,看起来都饥寒瘦小,如此依然奋勇向前,刺刀见红的战斗。
如此充满画面感的故事电视剧号称投资很多却没有拍出来。
常常是号称营级规模的战斗,却在画面上只有100人左右的场面,这导演是把抗日战争的华中战场拍成了50年代的进山剿匪。
国产军事片中的群众演员扎堆没有战术队形、抱着机枪打连发、步枪射击不瞄准、手榴弹乱扔等等二逼镜头在《新亮剑》中遍地都是。
小说中开篇时攻山头的阵地战,野狼峪是伏击战,那么阵地战的防御工事,伏击战应有伪装,既然是没有。
要么大投资是噱头,要么这大投资被浪费了。
小说中特别虚构了山本一木特种部队,来描写战争是以国家实力为背景的勇者较量,堪称是《亮剑》中的一段高潮。
日本的“精锐中的精锐”,与打仗不循常规的李云龙部,还有美式装备的楚云飞晋绥军部队,三者交锋应该是特别精彩的一段。
可是电视剧《新亮剑》中完全是把这段拍失败了。
败笔一:加入一段李云龙接手孔捷的被特种部队重创的独立团,用了半集内容讲李云龙分析独立团和特种部队遭遇战的戏,完全让后面李云龙新婚之夜遭遇特种部队的突然性没有了。
败笔二:描写山本特种部队偷袭杨村独立团一段中,特种部队明明有使用飞刀的尖兵和狙击步枪的狙击手,却先被岗楼上的哨兵发现,结果哨兵又被连发的自动武器击毙,非常不合道理——这是夜间偷袭不是闯大门砸场子。
小说中反复突出了枪法精湛的老兵都是用自动武器的短点射来压制敌方火力的细节,一方面提高射击精度一方面最大限度得发挥有限弹药的战斗时间。
结果在电视剧中:“精锐的精锐”的山本特种兵们全部连发……而且无数个镜头中都是几个特种兵连发射击居然在百米距离内还让八路军士兵从容跑掉……败笔三:山本特种部队使用的明明是英国斯登冲锋枪,李云龙大言不惭的说是德国冲锋枪。
小说中让特种部队采用德国MP38/40冲锋枪不仅仅是因为MP38/40是二战最优秀的单兵武器之一,而且具有极高的近程射击精度和机械可靠性,秉承德国机械制造的一贯风格。
这种装备既适合山地作战(便携可靠)也适合进屋作战(也就是现在流行的CQB,近距离作战),所以电视剧的此处细节再次失败。
顺便提一句:同样是出身德国枪械名家的H&K MP5冲锋枪是CQB战术和特警的典型代表,MP38/40的德国血统在今天依然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败笔四:电视剧中是说特种部队对独立团获得了200:0的战绩,可是孔捷和李云龙检讨战术时的镜头中地面上的八路军尸体只有20个不到。
既然山本部队目的是八路军指挥部,结果仅仅是对独立团重创,那么事后都没有趁机向附近的友邻部队通报并协同友邻部队扩大战果,实在是遗憾——这只能说明拍电视剧的导演和军事顾问们都没有搞清楚特种部队的作用。
小说中金门炮战中,李云龙组建的解放军特种部队不仅突袭敌军重兵基地而且还呼叫炮火支援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在当时掌握正面战场优势的日军特种部队更应该有所作为才是——所以电视剧只能画虎不成反似猫,而打虎英雄也就沦为打猫英雄了。
败笔五:建议导演复习一下80年代那部经典的《野鹅敢死队》,好好拍拍班排级冲锋突击的场面,既然是一部突出战争场面的电视剧,即使是拍不出《兄弟连》《风语者》《太阳泪》的水平,即使有很多穿帮(虽然好莱坞A级也有穿帮),但也请至少拍得认真一点。
最后一个遗憾——田雨。
田雨也是一名军人,而且出身书香门第,是大家闺秀而且很有见识思想,小说中无论是困难年代还是最后结尾田雨都是一个敢作敢为有所担当的女性形象。
正是因为田雨的存在和影响,让李云龙在亮剑故事中从一个单纯的铁血战将成长为一个为了军人荣誉、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而最后亮剑牺牲的英雄。
《新亮剑》中的甘婷婷造型水灵漂亮,却只是一个花瓶,完全没有了故事里面田雨的灵魂。
如果说亮剑原故事被阉割是因为河蟹原因,那么人物塑造的失败则是导演最大的失败,而且人物演绎过程中气质的缺失则是演员最大的失败。
剧本没有了灵,人物没有了魂。
豆瓣5星制,我给《新亮剑》打两星,一颗星给片尾曲《再见了,我的战友》,一颗星给楚云飞为首的国军将校们的制服诱惑。
最后,用小说结尾鄙视翻拍的新版电视剧,10年前当第一次看到这一段时,热泪盈眶,虚构的小说人物讲的是祖国沉重的历史。
对面敌占岛上那功率强大的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
一股宏大的铺天盖地的音乐声像飓风一样掠过海峡,这是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那首著名的《葬礼进行曲》,肃穆、悲哀的音乐过后,往常那娇滴滴的女人声音没有出现,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广播员缓慢的声音传来:……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
……现在广播在抗战中曾与李云龙将军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原‘国军’第二战区上校团长、现役‘国军’陆军中将楚云飞的悼念文章,楚将军引用南宋词人刘克庄《满江红》词作为开始: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
猿臂故将军,无功极……
为什么没有半颗星。
和老亮剑比诚意少了80%,少80%的分没有错。
导演完全不注重剧中除了经典片段以外的剧情和场景,还有诸多细节。
经典片段使劲的造,太过功利,全剧审美和现代化和剧背后,幕后人员的环境背景也是现代化了,可以说是东施效颦的非常功利了。
一部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最主要是看完之后留在心里的东西,而不是浮在表面的技术手法之类。
所以啊,任何时代都有相应的经典的,所以我觉得技术手段真的不能作为一部作品评价的主要,或者重要因。
除非是烟花表演。
说实话,我对这一版亮剑看得不多,但是它真的极大地激起了我的吐槽欲望。
讲真,它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差,但也决谈不上多优秀。
在此我想对剧中的人物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赵刚赵政委,任泉饰演的前期赵刚可以说还不错,但可以看出他真的无法饰演出那个经过战火洗礼后的中后期的真正的孔夫子挂腰刀式的政委。
何政军版赵刚在前期气势可能有些太过,那任泉版在中后期还是可以说毫无威严气势,令人失望。
其次便是楚云飞,其实新版的大部分角色性格与形象较老版都做出了一些改变,这或许是演员的原因,也或许是原作者都梁的要求,这我不清楚,但可以接受。
有些网友可能接受不了类似于楚云飞、和尚这些与老版大相径庭的角色形象而给予差评,在我看来是不够客观的。
楚云飞在新版里是一位具有贵族气质的儒将,我可以感觉到编剧可能想把他塑造成那种对于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喜怒不形于色的形象。
这我可以接受,但有些地方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和尚这个角色其实转变的还不错,的的确确令我耳目一新,机灵滑头,但又流露出一种深受佛寺影响的僧人气质,仔细想想有一点花和尚鲁智深的影子,明明杀人如麻,百无禁忌,但身上却还隐藏一种佛性。
我是想这么理解啦,但是我觉得通过和尚常做佛礼来表现这些太过幼稚了点。。
孔杰还可以,丁伟就没什么可说的啦,完全照着老版的演的,然后照老版差了十八条街不止。
张大彪和段鹏的形象是最令我失望的,这两个人在我看来形象有些重合,都给人一种咋咋呼呼,没头没脑单纯团长迷弟的感觉。
段鹏这个角色属于半原创,原著中是后期李云龙手下特种部队的队长,剧中抗战时期便投靠李云龙,内战时担任师属侦察连(可以说是特种部队的前身)连长,李云龙的爱将。
老版的段鹏刚入伍时土里土气,老老实实,但却从许多方面透出他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
而新版段鹏却成了冲动易怒,常常头脑发热的形象,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侦察连长呢,武功再好,顶多也就当个警卫员,在老李监督下行动就完事了。
老版段鹏后来虽也成了暴躁分子,但那是他在军队混久了,老兵式的的暴躁,和冲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张大彪则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这个角色可以说几乎是原创的,原著中他出场极少,而且算是个普通的单纯身手较好的连长。
剧中他可是团参谋长,属于3号首长,亦是李云龙最器重的爱将,怎么能是个警卫员似的角色。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批评了: 整个剧最有问题的,便是人物的气场,每个人的气场,面对不同人的气场。
在我看来这毁了这部剧。
既然叫亮剑,那不得不和老版做出对比,首先便是李云龙,李云龙平常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都不在乎。
但是看过老版的人都知道,他怕师长,怕旅长。
才有旅长>李云龙>天王老子的梗。
什么叫怕,其实和我们说的“怕老婆”差不多,一是真怕,毕竟哪有不怕上司的,二便是尊敬。
但新版李云龙与旅长的几次谈话中均嬉皮笑脸、手舞足蹈,毫无尊敬可言,这是表面,重要的是二者的对手戏中李云龙的气场完全压制住了旅长,所以才给人一种新版旅长演的不行的感觉,其实这不是演员一个人的问题,两个演员都要背锅。
当然,最大的锅当属导演。
此可以对比老版,老版李云龙在上级面前都是一改土匪气质,点头哈腰,几乎就成了狗腿子,与旅长的气场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一目了然能制住李云龙的人是什么样子。
而新版则让人感觉旅长凭什么当李云龙的上级,或者李云龙这熊样儿在军队怎么还混得下去。
剧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这种问题,例如从始至终赵刚在气场上无法压过李云龙,这很难给人一种二人是平级,是经历生死的战友,是一辈子的兄弟的感觉,导致赵刚角色的淡化。
又例如钱伯均背叛楚云飞那场戏,楚在气场上遭到钱的完全压制,楚成竹在胸,喜怒不行与色的形象气质失色不少,给人一种楚单纯是个面瘫的感觉。
PS:在这儿我还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尚这个角色无论在新版还是老版都属于受到团长宠爱的内臣,即平日在团部生活上甚是威风,指手画脚,然而实际只是一个战士,并无实权。
包括他欺负段鹏那段,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是老兵,他可以那样“横行无忌”仗着的正是团长的宠爱。
而老版段鹏不一样,他虽被团长看重,但并不是和尚那般当做兄弟一般的照顾,而是当做未来的得力干将培养。
所以段鹏刚来时一直都很低调。
而新版段鹏真正成为了警卫员二号的角色,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为和尚报仇是他催促士兵集合的时候。
那个举动是段鹏所不能做的,因为当时的段鹏只是个新兵,无论多伤心、愤怒,他都无权命令士兵,就算是传长官之令,也不能以那种语气,除非他和和尚一样是团长的“内臣”,借团长的威风,新版也的确如此。
但败笔是,张大彪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由团长的爱将,变成了团长的小弟,这导致了团长有三个“小弟”,搞得团部内部给人的感觉混乱不堪,也就是大家吐槽的好好的独立团像极了土匪窝,从团长到参谋长到士兵都他娘的像土匪。
PS2:老版亮剑,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王喜奎,我觉得大家对他的解读出现了偏差,他并不是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个神枪手的角色。
在我看来他只是独立团里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兵形象,枪法准,刺刀狠,凶狠且无惧死亡,他牺牲的那一段这在我看来亦是老版的精华之一,导演、编剧、演员通过这一段让我真真正正见识到了李云龙口中的野狼团是什么样子,喜子就像做困兽之斗的老狼,令人胆寒,演员精湛的演技令”皇军十分佩服你的勇敢精神“这句台词无比真实,亦用几分钟的戏份,就令观众记住了王喜奎这个角色。
而新版在前期对喜子这个角色的过多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特殊,这在我看来有些多此一举,这虽然能在他牺牲时多赚些眼泪,但却因为他的特殊性难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看到整个独立团,整个野狼团的风貌。
这也是新版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新版虽补充了不少情节(对,那叫补充了情节,不叫细节),但在细节处理上差了老版太多。
PS3:我认为孙德胜、王喜奎还有和尚牺牲的部分新版过于冗长,煽情过度,当然这点就见仁见智吧。
《新亮剑》是都梁不满老版自己组织重拍的。
遗憾看了不到10集,没有看到耳目一新的东西,放弃看下去了。
想来想去,老是这样把握战争场面的水平,真不知都梁到底不满意老版什么地方?
是故事叙述老版没按他的要求讲全?
新版最突出是很多人期盼的“高清”宽屏幕,人们遗憾老版没有高清。
那么当然对高清宽画面有期待,能看到更壮阔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战斗场景?
我最不满老版对战斗场面的太土太拙劣的描绘。
李云龙带着画面里不超过10个人的“一个团”,在一个狭窄的小土沟里冲向坂田联队。
这算啥场面!
击败坂田联队,(我们的电视剧总是神秘的称呼日本军建制,实际有夸大神话日本军的意思。
联队就是一千多人的意思,和李云龙的一个团一千多人旗鼓相当,只是武器数量差距大)是亮剑剧里李云龙最精彩最得意的一场战役,理应描写的最为浓墨重彩!
实际上拍个有气势的场面不是很难吧?
你架个升降臂,俯拍一下,有个一两百人出现在画面里,向高处冲锋,应该足够壮观了,那是远比10来个人冒充一个团在画面里糊弄观众要强的多!
遗憾新版杨阳导演又是低角度仰拍,又是不到20个人在画面里冲锋!
这样是很容易充满画面,却太老一套了。
新版杨导蔑视观众眼球的地方比比皆是。
说是李云龙带着全团又杀回重围去救张大彪,你救人去了,杀到就应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来展开战斗。
可是杨导给我们组织了一个英雄群像的合影!
全团都围拢在李云龙身后,站住了没有赶紧投入战斗,大家看着李云龙一个人手持机枪扫射!
干嘛哪!
表演秀?!
合影亮相?
有这么打仗的吗!
反扫荡突围,张大彪,沈泉一队台词是剩下30人。
遭遇敌人埋伏,硬闯过去。
杨导设置了反复重复的画面,爆炸,几个人倒下,这样反复演好几次,那么沈泉一彪人马15人早就没人了;后冲的张大彪15人又在爆炸搏斗中倒下几个。
最后又冲击,在画面里竟还有近20人!
老版里土工作业最后扔集束手榴弹一场是比较生动有趣的,当然比较夸张,战场挖那么深的那么多那么长的壕沟,一下午绝不可能。
新版里的土工作业场面基本没了,和敌人斗嘴皮子的也没了。
这场李云龙第二得意之作,也就失去了神采。
渡河遭敌机轰炸,李云龙和楚云飞各持机枪走到背靠背位置,走的很假!
理应是紧张激烈的躲闪之后凑到一块的,这里却是商量好了走台的样子。
渡口瞭望塔被炸翻,场面一片狼藉吧;可是烟消云散之后,渡口一片平整干净,什么都没炸过的样子。
最为搞怪的是骑兵连长最后与敌人拼命时,忽而左手拿刀,忽而右手拿刀,这权且可以理解;但那八路军的臂章忽而在左臂,忽而在右臂就无法解释了!
都梁偏爱日军隆重列队向死去的八路军致敬的场面,这是很不合适的!
日寇来中国杀人放火,倒成了谦谦君子了!
倒成了双方公平争斗讲求礼节了?
什么“厚葬”八路军,难道战时他们还要抽时间花钱给八路军买好棺材不成!
中国古时的厚葬不是随便说说的,要打幡出殡的。
都梁先生这样美化日寇匪夷所思。
他们有人性吗?
拍摄辛苦不能和成功划等号。
当年一部《亮剑》真的是风靡荧屏的,众多卫视争相转播。
有些人会说,旧版的情节很多不符合情理,但请想想旧版的时间还有当时的一些新闻。
如果旧版有新版这样的投资,战争场面会没有新版的好?有些话还是思考了以后再来发表高见吧,别随便就来装什么高人! 旧版说实话我是看了很多遍的,尤其是李幼斌老师表演感情戏的时候,确实堪称形神俱似,入骨三分!当然很多人说旧版的情节十分粗糙,但是如果旧版投资够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这问题的。
新版不是不好,但相对旧版来说,真的是少点“精髓”。
有人说,旧版里面的群众演员表演的不够到位,请问你看了几遍?那个群众演员演的不怎么样?旧版当时能如此风靡(不风靡何来翻拍?),若那些群众演员十分垃圾,怕是整部戏会被毁的吧? 《亮剑》其实可以作为一本教科书,尤其台词,新版里面很多台词直接套用旧版,实在是因为旧版台词确实够绝,没必要改!新版确实加了很多感情戏进去,但论感情表演,李幼斌老师的诠释才叫到位。
想想李幼斌老师,李幼斌老师是厚积而薄发,表演了二十多年,才在一部《亮剑》中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之前,李老师也有一定名气,但确实是一部《亮剑》让李幼斌老师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实力男星,堪称大器晚成! 新版若没有老版做对比,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也只能说是不错!
就是因为有老版做参考,所以很难成为经典!虽然在奇艺的点击率上亿,但是那可能是因为有很多《亮剑》迷的原因,翻拍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不想吸引眼球都不行!有些时候不能光靠数据。
一部电视剧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支撑起来的,不说任泉那正在逐渐“进步中”的演技,先看看楚云飞的扮演者吧,新版和旧版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新版里面虽然加进去一点感情戏,让楚云飞的个人形象更加饱满,但要论对角色的诠释还得看旧版,旧版不论从个人气质、语气来说,明显比新版更胜一筹,更是对一个热血军人的诠释。
回头在说说政委这个角色吧,何政军的表情可谓该内敛时候内链,该爆发时候爆发,拿捏十分到位,反观任泉,虽然其演技比以前有所成熟,但还是不能完全表现出政委的那种气质来,明显何政军演绎更到位!再说说田雨的扮演者吧,旧版中的童蕾真的给人感觉是眼前一亮,怎么说呢?正所谓不施粉黛,出水芙蓉,完全是一番江南美女那种清秀的本色,再看新版,好像很少有震撼的感觉!核心角色李云龙更是毋庸多言,孰好孰坏更是一目了然! 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是演员成就了一部戏还是一部戏成就了演员,比如电影《英雄本色》和影帝周润发,话说当年周润发拍《英雄本色》之前,江湖号称“毒药发”,几乎部部都是票房惨淡!一部《英雄本色》成就了发哥,成就了其在江湖中无人可敌的地位,谁敢说《英雄本色》中的情节没有任何纰漏或者瑕疵,但还不是同样风靡整个时代!同样,李幼斌老师的《亮剑》虽然也有不少漏洞,可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部戏的喜欢。
谁敢说有十全十美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有时候缺陷才是真!就好比《英雄本色》一样,《亮剑》也是剧本好,演员(李幼斌老师)更好!
毕竟原作才几年,你就敢翻拍。
如果没有李幼斌版的这部评分不至于这么低,可也不会有李版的轰动效果,大概也就淹没在二流国产战争戏之中了,拍出来是糟蹋的亮剑这个好剧本,亮剑也就火不起来,火不起来就不会有人翻拍,那观众就损失了一部经典电视剧。
所以说这一版亮剑存在的意义只限于再次证明了翻拍超不过原作这一版除了多出了部分剧情外,其他的基本没变化,包括台词、说台词的语气。
什么都一样你还翻拍个什么劲,后半部也没拍出来啊接戏的演员也真敢,看看原作你有超过他们的自知之明吗?
他们的演技先不谈,单是和角色的契合度原作已经做到了很高的程度。
两版之间观众肯定要做比较的,新作也许有进步之处,可原作之所以经典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一眼看上去优劣自辨。
一部作品好不好,通常只需要一眼就够了,只看了一小段就忍不住换台的电视剧成得了经典吗
第一集阻击战的时候,为神马他喵的我堂堂国军将士一个一个都是畏畏缩缩的小日本样????
拜托!
21世纪了正常点好不好亲
很难得不是简单的翻拍,比起老版增加了许多原著内容使作品更有深度,可惜服化等方面配不上这么好的演员和剧本
总体感觉还可以吧。
看的时候感觉不错,没那么烂
05版至少还能看。这个就真的……
和老版的亮剑没法比
黄志忠还不错……挺喜欢的……可是整部……护士那段看得我都要吐了……
经典
没法比
两颗星,多的细节和黄志忠
是哪儿来这么多人冲过来打了一星啊?就算比不上老版也没那么糟糕呀
高一点,6.0
一模一样的干啥呢干啥呢,钱多啊
政委虽然书生但也是戎马生涯只能说珠玉在前吧
导演觉着我们需要更水嫩的汉子?
个人还是喜欢老版,,不过,,男男女女帅气了许多,,挺好的吧。。
什么鬼
其实不应该这么差的,但确实不如老版
所有人物都不如老版可爱。特别是和尚。
雷霆战将
黄志忠在演李幼斌